-
1 # 經典影視展播站
-
2 # 暱稱就是暱稱吧
中華大地歷經5000年滄桑鉅變,古代各行各業的傳統工藝也都湧現了代表人物。要說工匠,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魯班了吧,時至今日,從我們都知道的魯班鎖就能看出來,我們就能瞭解這個古代巨匠在人心目中的地位。
下面我們就瞭解一下各行各業的工匠祖師吧。
木匠、石匠、水泥匠木匠、石匠、水泥匠尊魯班為祖師
魯班,春秋戰國時期巧匠,姓公輸,名般,曾發明木製工具,後來很多精巧的建築都說是他建的。
中醫業中醫的工匠祖師是扁鵲。
扁鵲,姓秦,河北任丘人。戰國時期醫學家扁鵲創立望聞問切“四診”醫術。
屠宰業祖師張飛。
張飛,字翼德,三國時蜀國大將,在和劉備,關羽結拜前是明屠夫。現在屠宰行業在每年七月十三日祭祀張飛。
酒業酒祖杜康。杜康即少康,為夏代第五代君主。
皮匠、鞋匠皮匠鞋匠尊孫臏為祖師。
他是戰國時的軍事家,在齊國任軍師。相傳齊國士兵本來都穿草鞋、木鞋,行軍作戰極為不便,孫臏下令改穿皮製及布制的鞋。每年八月十八日集會祭祀,稱作“孫祖會”,祈求護佑。鞋行唱行會戲時,禁止上演《五雷陣》。因為該戲有孫臏困於五雷陣的情節,演出此戲,會傷害鞋行人的感情。
制筆、造紙業制筆祖師蒙恬,造紙蔡倫。
剃頭匠各地剃頭匠供奉的祖師不一樣。陝南是羅祖真人、陳七子、林川五。
廚師廚師以易牙為祖師。他是春秋時期齊桓公的近臣,長於調味。
火腿業尊宋朝宗澤為祖師。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為宋朝名將。相傳他發明了火腿的製作方法,流傳甚廣。
鐵匠、銅匠鐵匠、銅匠、銀匠和小爐匠,都以太上老君為祖師。
印染業染坊店奉東晉葛洪為祖師。 葛洪字雅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抱朴子》一書,曾在煉丹中提煉出各色染料,被後世應用來印染布帛、紙張。
醋業醋坊的守護神,銅川是姜子牙,叫“醋湯神”。 當地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姜子牙統帥周軍推翻商朝後,奉天帝之命封神。可是,他只顧封別人,而忘了封自己。後來重要的神職已被別人佔滿,他不得已,當了醋湯神。咸陽、寶雞一帶,則為醋姑(讀作“瓜”)婆,他是姜子牙的妻子,相傳也是醋的發明者。醋坊祭祀醋神時,點三炷香、一支蠟、一張黃表。目的是把神請來,保佑醋味香甜。
-
3 # 追記歷史
你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廣,歷史上不同時期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有很多,如果都翻出來一一列舉必定會成為一個長篇大論。一些非常出名的工匠大家基本也都熟悉,也就沒必要重複的再次解說了,今天咱們說一個奇葩的工匠皇帝,他把皇帝這個主業做得一塌糊塗,卻用自己一雙靈巧的手把副業木活做得風生水起,他就是大明王朝的明熹宗朱由校。
由於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原因,明熹宗從小就不務正業,不能說他大字不識幾個,但絕對可以用文化水平不高來形容。明熹宗成了皇帝之後,對治理國家毫無興趣,加之明朝當時的內政相當混亂,所以明熹宗更懶的上心去用心工作。這樣明朝內部派系鬥爭更加激烈,大名鼎鼎的太監魏忠賢就是在這個時期,被明熹宗委以重任開始把持大權,一時間大明王朝就好像成了魏忠賢的天下。
明熹宗不務正業必然就會有其他的特殊愛好,而這個愛好就是做手工活,比如木活就非常讓他痴迷。當時宮裡的一些能工巧匠做的傢俱,都無法讓明熹宗滿意,所以他就親自下手打造各種傢俱,他的木工思路很獨特,經常會突發奇想製造出些新鮮玩意兒。而且明熹宗所有的木工活都是自己親自下手,所完成的木器上都會雕刻上精美的圖案,史料上記載明熹宗的雕刻技藝非常精湛,所雕之物無不是活靈活現,他的木活技術比當時的能工巧匠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熹宗還是一個建築師,他親手設計和建造各種宮殿,當房屋建好之後,明熹宗就會站在自己設計建造的房屋裡細細品味,感受那一種特殊的成功之美。當明熹宗過完癮三分鐘熱度之後,就會把這些房屋摧毀,然後在腦海裡重新勾畫新的建築藍圖,隨後沒多久又會有一座新的建築拔地而起。明熹宗就這樣週而復始,將大量的時間用在木活和建築上,專心的研究各種各樣的新技術,絕對是一個工匠精神滿滿的個性帝王。
所以說從工匠精神這個角度來看,明熹宗是一個絕對合格的木匠,同時還是一個優秀的建築師。但他卻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國之君,一味的貪圖個人愛好,從而荒廢了整個國家。當然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愛好,但都應該保持一個合適的度,只有這樣才不會像明熹宗那樣黑白顛倒正副不分。
-
4 # 愛的頂點
李春是隋代的造橋工匠,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年)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跨度最長的敝肩圓弧拱橋。充分代表了中國勞動人民在橋樑建造方面的豐富經驗和高度智慧,把古代建築提高到一個全新水平
李誡北宋著名土木建築師。建造了不少宮廷建築,編寫有《營造法式》,是中國古代一部最全面最科學的建築手冊,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築學著作
張衡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發明家等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中國歷史上還有許多著名工匠,為我們華夏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貢獻!
-
5 # 郭松民
真正優秀的工匠的都是無名的,比如見南京長江大橋的那些人!相反,有名的都是令人噁心的,比如建大褲衩的那些人。
-
6 # 鄧海春
觀古覽今,社會的需求使許多行業得以興盛。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仍有很多人秉持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觀點。如此一來,官員等被視為高階的職業中的精英被人銘記,而工匠這類職業中的佼佼者卻鮮為人知。縱然如此,還是有不少工匠在憑藉自身的才能留名青史,他們都是誰呢?
談及工匠,則必言魯班,他幾乎以一人之力為木工製作行業奠定了基礎。魯班本就出身工匠世家,習得一身木工絕學。屢次參加土木工程的建築工作,加之魯班自身的天賦,這讓他在工匠行業如魚得水。魯班極富創造力,他在路邊被鋸齒草劃傷,便由此發明了鋸子。除此之外,墨斗、鑽子以及曲尺等工具皆是魯班發明,現在仍在應用。
魯班雖為工匠,卻能影響天下大勢。魯班曾經為楚國製作雲梯用來攻打宋國,相傳雲梯能夠依雲而立,此言固然誇張,卻也有幾分真實在內。雲梯一出,宋國幾乎危在旦夕,逼得墨子都不遠千里來說服魯班和楚王。楚國的對越之戰曾因水勢流向而屢戰屢敗,魯班便順勢發明了鉤強作為舟戰作戰的工具,扭轉了楚國敗局。看似是貌不驚人的工匠,卻能影響國家大事,魯班“天子之巧士”的讚譽實在是實至名歸。
魯班是以其近乎全能的手藝而聞名,那麼同處春秋時期的干將則是僅憑鑄劍的工藝而聞名。《吳越春秋》中曾記載,干將曾造兩把劍,以他和妻子莫邪之名來命名兩劍。為使寶劍成為神器,夫妻二人皆投入爐中祭劍,最終成就寶劍之威名。後來吳王得到這兩把絕世寶劍,果然削鐵如泥。干將雖是春秋時期最負盛名的鑄劍師,但他終其一生只鑄造了干將莫邪兩把寶劍,不過這足以使他名流青史。直到今天,干將莫邪的故事仍在流傳,這不僅是對夫妻二人情比金堅的肯定,更是對他願意以身鑄劍的工匠精神的認可。
古往今來,從事工匠職業的多是出身卑微之輩,但是事有例外,九五之尊也會痴迷於木工活。明熹宗朱由校鍾愛木工行業,終日孜孜不倦地做木工活,甚至將做皇帝當成“業餘愛好”。魏忠賢拿捏住他這一軟肋,每當他做木工活時就來奏事,讓明熹宗不厭其煩。盛怒之下的明熹宗就將諸多事務交由魏忠賢打理,久而久之,明朝頗有大權旁落之勢。朱由校的木工活極為出色,凡是他看過的木器,他幾乎都能做出來。有一次,朱由校竟造了一座花園,其中流水潺潺,鳥語花香,俱是用木頭所做,令人歎為觀止。只能感嘆一代帝王投錯了胎,否則也可能是魯班一樣的人物。
其實,在工匠行業出人頭地的能人絕不在少數,只不過鮮少被人關注。譬如蔡倫是造紙業的大師,被奉為紙神;張飛是屠宰業的行家裡手,被視作屠夫鼻祖。行業無貴賤之分,人卻有成器與否的區別,只要能在某一行業持之以恆地努力,終究會名留青史。
-
7 # 使用者7975592460402
一、魯班,魯班是春秋時期魯華人,也就是如今的山東,又名公輸般,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工匠,至今仍被建築、木匠等多個行業奉為鼻祖。那麼他到底有哪些成就呢?
1、發明
魯班一生中發明了很多在當時非常重要的工具,比如鋸子、曲尺、墨斗、傘、石墨、雲梯、雕刻等等(另外據說打井取水法也是魯班所發明)。而這些工具大部分對於今天的我們也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看見。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了。
2、推動中國古代建築行業發展。
中國古代建築基本是以木建造,而魯班的發明很大程度的推進了建築技術的進步,使當時的房屋建築可以建的更大更快更安全。1987年,中國建築協會設立了中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以此紀念魯班對建築行業的發展,同時學習魯班精益求精的精神,推動中國建築行業的發展。
二、墨子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同時也擅長工藝製作,堪稱是博學多才了,他的墨家機關術在中國歷史上也非常有名,他發明了桔槔用於提水,轆轤、連弩車、轉射機、籍車、滑車等用於生產和軍事,對當時的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8 # V587累
其實,“工匠”意味深長,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把做的事看成有藝術的生命體。本文精選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十大行業工匠宗師以供賞析。
10.名廚:伊尹
商湯時期一代名廚,有“烹調之聖”美稱。尤其是後來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說湯以至味,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影響較大。老子《道德經》所講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便是由此而來。
9.木匠:魯班
魯班,春秋時期魯華人,創造了大量勞動工具,諸如:鋸子、曲尺、墨斗、雲梯、石磨等,更是後世所有木匠、鐵匠、瓦匠的鼻祖。據悉曾製作一隻木鵲,可連飛3日而不落地,可謂匠心獨運。
8.屠宰:庖丁
高中時期學過的“庖丁解牛”,全程刀聲暗合音律,刀從牛骨縫中游走,可謂遊刃有餘。
7.畫家:顧愷之
素有“畫絕”、“中國畫祖”之稱,中國傳世名畫《洛神賦圖》便是出於他之手。
6.石匠:李春
隋代造橋匠師,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存世1500多年、結構奇特、造型美觀、居世榜首的趙州橋,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第一位橋樑專家。
5.煉器:歐冶子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華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為楚昭王鑄了三柄名劍:龍淵(即龍泉劍)、泰阿、工布。
4.玉雕:陸子崗
玩玉者,對明代的“子岡玉”不能不知。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據史料記載,明代蘇州的玉雕高手有賀四、王小溪等人,以陸子岡最為著名,雖區區工匠卻“名聞朝野”,其玉雕技藝享稱“吳中絕技”。
3.紫砂:供春
明正德嘉靖年間人,業界公認的紫砂壺鼻祖,所製作的樹罌壺後世無出其右,代表著紫砂技藝的巔峰。
2.建築:有巢氏
有巢氏,中國第一位建築師。史傳為人類原始巢居的發明者,巢居文明的開拓者。顧名思義,“有巢”就是人們要有地方住,是教人們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樹上用樹枝樹葉建造出簡陋的蓬蓋作為示範,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
1
???
最後一位請自行補腦!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上的工匠、手工藝人,從來難登大雅之堂。不管他們對華夏文化付出了多少心血,製作出多少奇珍異寶,其名也難入經傳。所以,傳世的工藝美術品,多見物而不見人;而名留青史的,卻往往是皇親貴胄們,即使是琺琅器,也堂而皇之地鐫上什麼“景泰御製”之類。這不僅在景泰藍文化中,而且在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史上,也是司空見慣的。
明代和清代的景泰藍製品,基本是在皇宮或官吏的直接控制下生產的。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明、清兩代的景泰藍,除器物上鐫的某年製造的年款外,均未發現留有某一工匠姓名的,而且有記載的文字資料也微乎其微。值的欣慰的是,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有關清代金屬胎琺琅器製作的檔案材料中,涉及到景泰藍製作的工匠有幾十位之多。我們從這些有關工匠的隻言片語的記載中,可窺見到清代內廷景泰藍製作情況之一斑。
潘淳 廣東籍。善燒琺琅器。康熙五十五年(1716)經廣東巡撫楊琳推薦,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主要從事畫琺琅器製造。“廣東巡撫奴才楊琳為奏事------廣東人潘淳,能燒法藍(琺琅)物件。
楊士章 廣東籍。善燒琺琅器。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廣東巡撫楊琳推薦,進內務府造辦處燒製畫琺琅器。因楊士章的技藝稍遜於潘淳,命其協助潘淳燒製畫琺琅器。雍正二年(1724)兩廣總督孔毓珣奏雲:“前任督臣楊琳任內,承養內廷效力。琺琅匠楊士章等十一人,俱家住廣東。向來各匠家屬每季赴總督衙門領養家銀兩,各匠在京房屋飯合俱為供備,逐日進內廷做工”。
宋三吉 江西籍。景德鎮畫瓷器工匠。雍正三年(1725)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作畫琺琅活計。怡親王曾稱讚其“技藝精工,行走謹慎”。
張琦 廣東籍。畫琺琅工匠。雍正年間奉召,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雍正五年(1727)曾告假還鄉,後又回到內廷繼續供職。
宋七格 山東籍。清雍正年間負責燒煉琺琅釉料的匠師。曾多次為清宮內務府造辦處試燒新品種琺琅釉料。雍正六年(1728)由他負責,為清宮內務府造辦處試燒新品種琺琅釉料二十餘種,其中有九種是當時造辦處及西洋琺琅釉料中所沒有的顏色。
同嶽、吳士琦、胡大有 江西籍。雍正七年(1729),三人奉召一同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雍正七年閏七月九日,據圓明園來貼內稱:本月初八日,怡親王交年希堯送來畫琺琅人同嶽、吳士琦二名,吹釉料琺琅人胡大有一名”。
譚榮、鄧八格、吳書、張景貴、喬玉、張自成、柏唐阿、李六十、胡保住、徐尚英、張進忠、王二格、陳得、王老格 籍貫不詳。均系雍正年間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雍正八年(1730)三月初六日,據圓明園來貼內稱:郎中海望持進畫飛鳴食宿雁琺琅煙壺一對,呈進。奉旨:‘此煙壺畫得好,燒造得亦甚好。’畫此煙壺系譚榮畫的,煉琺琅料是鄧八格,還有太監幾名,匠役幾名,幫助辦理燒造。奉旨:‘賞給鄧八格銀二十兩,潭榮二十兩。A其餘匠役人等,爾酌量每人賞給銀十兩。欽此。’本日,用本庫銀賞鄧八格二十兩,譚榮二十兩。首領太監吳書,太監張景貴、喬玉,每人十兩。催總張自成、柏唐阿、李六十,每人十兩。胡保住、徐尚英、張進忠、王二格、陳得、鍍金匠王老格,每人五兩。欽此”。
戴臨 籍貫不詳。武英殿待詔。《石渠寶芨》和《秘殿珠林》中都著錄有他的墨跡。雍正年間琺琅器書家。雍正九年(1731)琺琅葫蘆上有字“照朕御筆,著戴臨寫”。
鄒文玉 籍廣東。康熙五十六年(1717)曾和冷枚。徐玖、顧天駿、金昆等人合畫《萬壽圖》。雍正十年(1732)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因作畫琺琅百花斗方山水大碗得雍正帝賜賞白銀五兩。
戴恆、湯振基 均為江西籍。畫師。雍正十年(1732)兩位畫師改作琺琅活計。
胡鋐 江蘇籍。琺琅金屬鏨花匠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從雍和宮調進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雍和宮隨來的鏨花匠胡鋐所做的畫琺琅山水 酒杯,系造辦處鄒文玉所畫,此二人技藝甚好”。
王世雄 江蘇籍揚州燒製琺琅名工。乾隆年間曾一度活躍於京師(今北京),交遊甚廣,時人稱之為“琺琅王”。
何德祿、王成祥、楊加福、魏喜 均為清宮廷太監。乾隆元年(1736)奉旨,由乾清宮總管蘇培盛交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學燒琺琅”。
梁馮泰 籍貫不詳。掐絲琺琅藝人。乾隆三年(1738)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
黃琛、梁紹文、倫斯立、胡思明、羅福 、梁觀 廣東籍。畫琺琅匠人。乾隆四年(1739)奉召如同時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黃深、梁紹文每月錢糧銀八兩,倫斯立等四人每月錢糧銀六兩。
黨應時、胡禮運、李慧林 廣東籍。畫琺琅藝人。乾隆六年(1741)奉旨由廣東粵海關監督鄭五賽選送,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
胡信候 江西籍,景德鎮繪瓷器藝人,乾隆六年(1741)奉召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
羅福旼、唐金堂、曾五連 廣東籍。畫琺琅藝人。乾隆六年(1714)奉召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
餘熙章 廣東籍。掐絲琺琅藝人,乾隆十三年(1748)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
李應時 廣東籍。掐絲琺琅藝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供職。
黃國茂、黎明、梁亮 廣東籍。掐絲琺琅藝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黃國茂奉旨由廣東粵海關監督德魁挑選送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進宮時隨交做的腰圓琺琅片一件,經測試准許應役,命其在琺琅作供職,每月給銀五兩。所交腰圓琺琅片配做鍍金盒一件。乾隆四十八年(1783),太監鄂魯裡傳旨,將勝培殿內圓明園四十景燈片交他與黎明、梁亮分畫。
葉九、呂雲鶴、張二、王凱瑞、鄭永福、錢文學 廣東籍。掐絲琺琅藝人。原在清宮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供職,乾隆四十二年(1777),因圓明園西北門琺琅處有欽交御用緊要活計,傳掐絲匠六名,均調往圓明園琺琅處服役。
梁意、姚文潮 籍貫不詳。畫琺琅藝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進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