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宗講藝
-
2 # 長江39563631
(一)山水南北宗的由來
北宗山水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訓,見圖3,馬遠,夏圭等人,把山水畫分為南北是明大家董其昌的理論,南北宗論的提出者與最有力的推動者之一是晚明著名畫家、美術鑑賞家和理論家董其昌(1555~1636年)。關於南北分宗的言語曾一再見於他的題跋、畫論與著述裡,其中比較詳細並常被引用的是下面一段:
“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宋之趙幹、趙伯駒、伯驌,以至馬遠、夏圭輩。南宗則王摩詰(維)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人為張璪、荊浩、關(仝)、董(源)、巨(然)見圖2、郭忠恕(熙)、米家父子(米芾和米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
(二)董其昌與南北宗
其實把南北宋來評價山水是不科學的,看過千古流傳下來的作品,你會覺得南中有北北中有南,南北宗論首先在一個以董其昌為核心的小圈子裡獲得認同,比如他的友人莫是龍與陳繼儒的著作裡都有內容相同或相近的話。不過,由於董其昌的地位特殊,在東南地區隱隱然是藝壇領袖,附驥者眾多,這一論斷的發明權最終被歸於他一人名下,而南北宗論的命運也與對董氏其人的評價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在晚明乃至整個清代,南北宗論打著董其昌的標籤,逐漸成為一種後人認識山水畫發展的權威理論,進而演變為描述畫史的常識以及評判作品的套語。贊同、引用或沿著同一思路深化南北宗論的畫家和理論家很多,而力圖調和南北,或者表示懷疑的說法卻顯得很微弱,反而更襯托出這一理論的影響力之大。
(三)民國和今天的北宗山水
晚清時四王山水流行,其實王時敏等人的山水,受南宋影響很深,這是延續董其昌走王維王蒙的山水風格,民國的北京,大山大川莽莽山林的畫風示微,1921年以金北樓成立湖社為標誌,北宗山水確立了中國山水的風向標,金城弟子們大都熱衷於北派山水,如陳少梅的大量作品,南方的張大千也大量筆墨,寫一山景一草一木,見圖5.6,以特寫式山川入畫,他的弟子何海霞,把界畫的殿宇瓊樓亭謝樓臺割捨,也畫了許多北派青綠山水,溥心畬和啟功為代表的皇族畫家見圖8,也柔毫翰墨在北派江山,就是齊白石弟子李可染的山水改良,也走了這條路,只是鬱鬱蔥蔥的滿構圖中,柔進的光和影的效果,今天北派山水精彩的,我以為是北京的孫天牧見圖9,和天津的張洪千劉維忠等畫家,5別的還有很多不在一一介紹。
-
3 # 畫微言
畫分南北宗是董其昌等人瞎編的,複製禪宗理論,張冠李戴/斷章取義,又經董氏粉絲鼓吹傳播從而成了氣候。因其這一論斷揚南抑北,所以後學畫家多以南宗自居,又對南北宗這一理論加以演繹,從而使南宗儼然成了文人畫的代名詞。從而再沒人敢以北宗自居。董其昌本人學識淵博,是一位書畫大辭典式的鑑賞家和理論家,但其理論大都是人云亦云並無創造性,其畫品也不甚高,大都泥古不化,如果不是生拉硬拽式的認祖歸宗,他的畫倒是應該歸於北宗才合適。
發幾張董其昌的畫大家看一下可知。
-
4 # 恭一藝術講壇
北宋范寬、郭熙是最傑出的,李成、李唐都很出色,但範、郭二人是最出色的。范寬的大氣、壯觀、保滿無人能比;郭熙的形式感、主觀表達都非常出色。
范寬作品郭熙作品 -
5 # 一人筆記
題目:北宗的畫家都有哪些?他們的繪畫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我是一人。山水畫分南北宗,是對山水畫非常不好的事情。
將山水畫分,南北二宗的最大推手,明朝董其昌。董其昌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他的人品一直被被質疑。我個人非常不喜歡畫分南北這個說法。
畫分南北宗,現在不只是山水畫,也引申開來。不只是山水畫分南北,什麼畫都分南北。這是一個錯誤的論調。
山水畫分南北,不是件好事。看一看山水畫分南北,最主要的推動者,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
山水畫南北宗論形成確立有多個版本,不單單隻有董其昌推廣,不是董其昌一人,這個錯不能算在董其昌一人身上。
南北宗論,是晚明士大夫文人畫家董其昌等一波人,以禪宗南北兩個宗派來比喻山水畫的不同風格所創。按繪畫創作方法和畫家出身把山水作南北分野,把水墨渲染畫法的文人畫家比作南宗,視青綠勾填畫法的職業畫家作為北宗。
將王維和李思訓分別定位南北兩派的祖師,荊、關、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為南宗;以趙伯駒、趙伯彇和南宋四家李(唐)、劉(松年)、 馬(遠)、夏(圭)為北宗。
簡單說:南宗是文人水墨畫,北宗是青綠山水。
特別注意:董其昌極力推崇南宗為山水畫家的正統,貶斥北宗為行畫家。南北宗論在將“文人水墨畫”即南宗推向高峰,也限制了中國繪畫的多樣性發展和創造。之後青綠山水逐漸落寞。
董其昌認為文人水墨畫是正宗,青綠山水甚至匠氣十足。這一套評價標準,非常的不嚴密。但是在董其昌之後直到今天,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現在很多人談及國畫,就是寫意,只有寫意。
正因為董其昌這樣的簡單的分類南北畫派,後世很多董其昌的故事,貶損才能,貶損人格的非常的多,甚至強搶民女這樣的故事都有。董其昌到底有沒有這麼惡,真實情況我們不知道,但是董其昌這樣“開宗明義”,確實是為了一己私慾。
如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董其昌主張學古變古,但在書法神韻問題上的迷信觀念,卻比古人尤有過之”。董其昌在繪畫中也是專業。
董其昌看似開宗立派,實質是學古入魔,迷信古人。李志敏也是一樣,引碑入草就有點走火入魔。人是多面人的思維是發散的。李志敏和董其昌的有些觀點,我贊同,他們有些觀點,我反對。
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有高低之分嗎?分什麼高低,文人意趣等玄虛的分高低。這些都是形式大於內容。
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南宗畫家若能似,即為大家;北宗畫家若能不似,即為大家。因其做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和”之態,也就是“幾近於道”了。好聽吧,高玄妙吧。但是怎麼做才能似與不似,評判標準好壞的是什麼呢?找一位地位高,或是職位高的大書畫家,鑑定一下?
董其昌之後找北宗,只能找董其昌出生之前的北宗。董其昌這個畫分南北宗之說之後,青綠山水沒有歷史留大名的大家,這些北宗做不到不似。我們只能往前面找。
仇英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在董其昌出生前幾年,有青綠之王稱號的仇英,去世了。
仇英生於公元1498年,一說約公元1509年,在公元1552年去世。董其昌出生1555年。不知是董其昌幸運還是仇英幸運,他們兩個人沒有任何交集。
仇英的青綠山水,歷史評價是史上高峰。仇英死後三年出生,等到董其昌長大,青綠山水不再受到重視。畫分南北宗之後,整體氛圍對青綠山水發展太差太差。現在如果要學青綠山水,大多從仇英開始。
董其昌之後,有沒有好的青綠山水畫大家,沒有。畫分南北宗,是把畫分南北,還是規定畫只有南宗。
一人有感很多人意識到董其昌這套畫分南北的理論是有問題的,要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質疑董其昌人品的故事。歷史上很多人特別厭惡董其昌,所以才會汙名化。當然我不是在位董其昌說話,董其昌的人品就算再差,也不會差到傳說故事一樣。
畫分南北宗,現在不只是山水畫,也引申開來。有段時間不只是山水畫分南北,什麼畫都分南北。。
不過有個可喜可賀的訊息,畫分南北宗現在越來越不受重視,很多人刻意避諱這樣的說辭。
水墨和青綠都是中國傳統繪畫,分什麼南北宗,南派不是正宗,北派也不是正宗,文人畫也不是正宗,青綠重彩也不是正宗,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繪畫。
-
6 # 詩書畫賞析
山水畫至北宋時已經有非常高的成就,湧現了許多著名的畫家,荊浩,關仝,董源,趙幹 ,郭忠恕等多活動於五代宋初,開創北宋畫風…李成,巨然,惠崇,范寬,屈鼎,郭熙,王詵,米芾父子,等都是著名的山水大畫家!把山水畫推上了歷史的最高層。
荊浩:北方山水的開創者,山水畫全景構圖和皴法技巧,始於荊浩,提出"氣,韻,思,景,筆,墨"六要,用筆有″筋,肉,骨,氣"四勢之說…主要作品有《匡廬圖》,《關山行旅圖》,《秋山晚翠圖》等。
匡廬圖 荊浩
關仝:師從荊浩,有出於藍之說,喜作秋山林,與荊浩同為北方山水畫派創始者。主要作品有《關山行旅圖》,《秋山晚翠圖》,《山溪待渡圖》等。
(秋山晚翠圖 關仝)
趙幹:多活動於五代,善山水,林木,作品多為南方風景,具有山野情趣,主要作品有《江行初雪圖》等。董源:擅長山水,水墨山水,對後世影響很大,與巨然並稱"董巨",成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與李成,范寬並稱"北宋三大家,與荊浩,巨然,關仝並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主要作品有《瀟湘圖》,《夏景山口待渡圖》,《籠袖驕民圖》等。
(董源 瀟湘圖)
(董源 籠袖驕民圖)
郭忠恕:此人有點陌生,因臨過他的作品,又因他是河南洛陽人,作品造型準確,嚴謹精細,被推為"當時第一",絕對大師風範。主要作品有《雪霽江行圖》,《明皇避暑宮圖》等
(郭忠恕 雪霽江行圖)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宮圖)
李成:本為唐宗室,擅山水,以平遠寒林著稱,其畫聲譽極高,時稱“古今第一,為北方山水的主流。主要作品有《讀碑窠石圖》,《晴川蕭寺圖》,《寒林平野圖》等。
(李成 晴川蕭寺圖)
(李成 寒林平野圖)
巨然:師董源,擅長披麻皴,山頂多石塊,與董源併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主要作品有《層巖從樹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雪圖》等。
(巨然 雪圖)
惠崇:擅畫寒汀遠渚,意境虛曠蕭散,屬南方畫派。主要作品有《沙汀叢樹圖》,《溪山春曉圖》等
(惠崇 沙汀叢樹圖)
(惠崇 溪山春曉圖)
范寬:師李成,繼法荊浩,後自成一家,與關仝,李成,為北方畫派主流。主要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等。
(范寬 溪山行旅圖)
(范寬 雪景寒林圖)
郭熙:工山水,取法李成,常作巨峰高壁,長松喬木,回溪斷澗,煙雲變幻,意境清曠,提出高遠,深遠,平遠"三遠"。主要作品有《窠石平遠圖》,《早春圖》等。
(郭熙 窠石平遠圖)
(郭熙 早春圖)
王詵:英宗時駙馬,與蘇軾交好,擅山水,作設色山水,自成一家。主要作品有《漁村小雪圖》,《溪山秋霽圖》,《瀛山圖》等
(王詵 漁村小雪圖)
(王詵 溪山秋霽圖)
(李唐 釆薇圖)
(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趙佶 雪江歸棹圖)
(米芾 春山瑞松圖)
-
7 # 畫家梁彥強
我是畫山水的,就主要說山水畫吧,
宋代之山水畫,派別之紛演既多,作家亦於彬彬群立,系關同,李晨之後,范寬以作品峻撥逼人之氣概而突兀畫壇,形成了五代,北宋年間北方山水畫的三個主要流派。
巨然以其擅寫煙嵐氣象而與董源並稱“董巨”,形成了五代,北宋年間,南方山水畫的一大派流 。
至北宋後期,米芾父子崛起,又形成另一派,以李唐為首的,“南宋四大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開創了筆墨乾淨的新面貌,將宋代之山水畫推至新高峰。
范寬,字中立,又字仲立。今陝西耀縣人,初學李晨,去學荊浩。
後感“與其師人,不關師諸造化”,因移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不取繁飾,自成一家,下筆雄強老硬,山多正面,而折說有勢,山石用雨點皴,頂有密林,枝如丁香,水際作實兀大石。
屋宇籠染墨色,稱為“鐵屋”畫出了秦隴間峰巒渾厚,峻拔逼人的氣概。亦擅雪山,評者以為“得山之骨”“善與山傳神”。
傳世作品有《雪景寒林》《溪山旅行》等圖。
釋巨然,今江蘇南京人,開元寺僧,攻山水,南唐後主降宋,隨至汴京,居開寶寺。在學士院做壁畫《煙嵐曉景》,為時人所稱,師法董源水墨一體,擅寫雪煙嵐氣象與山川高曠之景,創長披麻皴。山頂多作礬頭,並以破筆焦墨點苔,水邊常作風吹蒲草。
與董源並稱“董巨”,存世作品有《秋山問道》《層巖叢樹》等圖。
郭熙(1068-1077)字淳夫,今河南溫縣人,熙寧間為圖畫院藝學,攻山水,取法李成,山不用狀關捲雲的皴法,畫樹杖如蟹爪下垂,筆勢雄健,水墨明潔。
早年風格較工巧,往年轉為雄壯,常於巨幛高做長松喬木、回溪斷崖,峰巒秀撥、雲煙變幻之景。
後人把他與李晨並稱為“李郭”,和荊浩關同董源、,巨然都稱為是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存世作品有《關山雪景》《窠石平遠》等圖。作有畫論,子郭思纂集為《林泉高致集》。
師其法者,至南宋紹興時,有楊世賢,張浹,顧亮,胡舜臣,張著等。
李唐(1050-?)字唏古,今河南孟縣人,擅長山水,變荊浩,范寬之法,用峭勁筆墨寫出山川運氣是,晚年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
畫水打破魚鱗紋程式而得渦漩動盪之狀,使睹者神驚目眩。承其畫風者有劉松林,馬遠夏圭,蕭照等,開創南宋一代畫派,對後世很有影響。
有《萬壑松風》,《清溪漁隱》等作品傳於世。
趙伯駒,字千里,宋宗室,擅長的金碧山水,學唐李思訓父子,筆法秀勁工緻,佈景周密,著色清麗,改變了唐人濃郁之風。
傳有《江山秋色圖》其弟伯驌,亦擅金碧山水和界畫,與兄齊名,存世作品有《萬松金闕》圖。
劉松年,今浙江杭州人,擅長山水,筆墨精嚴,著色妍麗,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景 ,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生長杭州擅長山水,取法李唐,能自出新意,下底遒勁嚴整,設色清潤,山石以帶水筆作大斧劈皴,方硬多稜角,樹葉有夾筆,樹幹用焦墨,寫橫斜曲折之姿態。多作“一角”、“半邊”、之景,構圖,有“馬一角”之稱。
夏圭,字禹玉,杭州人,工人物,尤擅山水取法,李唐,用禿筆帶水做大斧劈皴,稱為“拖泥帶水皴”,簡勁蒼老而墨氣明潤。樹葉有夾筆,樓閣不用界尺,隨手為之。景中人物,點簇而成。喜作“半邊”、“一角”之景構圖自成一格故有“夏半邊”之稱有《溪山清遠》、《江山佳勝》等圖
元代湯垕《畫鑑》則認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寬三人而已”,又謂“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范寬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都對范寬的藝術作出很高的評價。
據文獻所載,宋代師法范寬的畫家有黃懷玉、紀真、商訓、寧濤等人,南宋的李唐好學范寬,其後又有馬遠、夏圭等人學習李唐,使得整個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幾乎全部出自范寬一系。
後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後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的影響。
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稱讚范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明朝大畫家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見,比如蘇軾雖然非常推崇范寬,卻覺得其畫“微有俗氣”,與古代中國文人淡雅風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國《生活》雜誌將范寬評為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第59位
郭熙的山水畫有熟練的技巧和深厚的文藝修養,善畫大幅作品,具有創造性,真實而微妙地表現不同地區、季節、氣候的特點,畫出“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之不同”,追求和表現不同地區的山水特點和季節氣候的細緻變化,真實、具體、生動,富有感染力,在山水畫中創造優美動人的意境。
郭熙的繪畫主張經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集》一書,系統而深刻地闡述了郭熙關於山水畫藝術的見解。
《林泉高致集》強調畫家對自然景物的觀察研究。文中不僅闡述了自然山水體貌結構的規律及其在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中的變化特徵,而且還特別強調畫家如何去發現和塑造山水的優美藝術形象:“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角度不同而呈現千姿百態,畫家應選取動人的景色加工提煉,經過反覆醞釀以造成富有理想和情趣的意境。
書中還列舉了一些詩歌摘句,有助於畫家從中受到啟示,產生意境新奇的構思。
郭熙強調畫家要有豐富的修養和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只有“所養擴充”,“所覽淳熟”,“所經眾多”,“所取精粹”,才能克服作品中的諸種毛病。
他對山水畫的取景與結構、細部與整體之間的關聯,筆墨與色彩的運用等方面也都有具體論述。對山水畫中的“三遠”(高遠、深遠、平遠)和四時山水景物的變化,如“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論述,至今仍被人們傳誦。
郭熙的繪畫創作和理論主張顯示宋代山水畫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尤其是他重視意境的創造更影響了後來山水畫的發展。
李唐的山水畫,變荊浩、范寬之法,用峭勁的筆墨,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晚年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人物畫初學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一家。
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並以畫牛著稱。李唐的畫風為劉松年、馬遠、夏圭、蕭照等師法,在南宋一代傳流很廣,對後世影響很大。李唐在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在杭州擺地攤,誰都可以想象他的內心一定充滿矛盾,但是生命的動盪沒有影響畫家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他的作品精緻華麗又大氣磅礴,雖然意氣始然卻又堅持理性。後人如果憑藉筆墨揮灑情緒,仍然可以借鑑李唐,他的創造是放縱和節制結合的完美典範。
回覆列表
南北宗為明代董其昌及其朋友所提,並逐步得到認同,他在題跋中將書畫與禪宗一樣分為南北,北派李思訓父子到夏圭、馬遠為代表,畫家畫重寫實,南宗以王維、吳門畫派代表,文人畫重寫意。於明清畫壇形式來說,有一定借堅意義,但是因為分類粗略,近現代不在以此為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