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士影視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李顯被老婆和女兒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后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后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打破了這一平衡,並密謀除去李旦和太平公主,行武則天掌權故事。七月,接到密報的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誅殺韋后的“唐隆之變”,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為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太平公主在朝中的權勢和地位更加顯赫重要,李旦經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李旦會派宰相到她的府上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每當宰相們奏事的時候,李旦就要詢問:“這件事與太平公主商量過嗎?”接下來再問:“與三郎(李隆基)商量過嗎?”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覆之後,李旦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凡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計程車人更是不可勝數。由於太平公主權勢熏天,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佈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溫飽思淫慾”,太平公主又想找新刺激了。有人將胡僧慧範引薦給她,慧範善事權貴,曾私侍於韋皇后,現又獻媚於太平公主,公主遂與慧範通姦。慧範也借公主的勢力逼奪民產,羅致了萬貫家財。

    曾是上官婉兒情人的崔湜,也成了太平公主的面首。為了表示對崔湜喜愛,公主奏請睿宗,將其從太子詹事擢為中書侍郎。

    起初,太平公主並未把太子李隆基放在心上,不久因懼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轉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散佈流言,聲稱“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她常派人監視李隆基之行止,即使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知李旦。此外,她還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這讓李隆基心裡感到十分不安。

    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成朋黨,企圖加害李隆基,幸被大臣抵制。太平公主還曾乘

  • 2 # 11文化888888

    太平公主本是玄宗的姑姑,後因為和玄宗爭奪權力,被玄宗賜死,太平公主糸實力派,又不知道收斂,最終被玄宗除而後快。.

  • 3 # 書中有毒

    常言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句話用在唐代武則天死後到太平公主被殺這段紛亂迷離黑暗的歷史中,是最恰當不過了。皇權,都是皇權惹的禍。在皇權面前,什麼父子、母子、姑侄等等親情都不值一提。李隆基這個庶出的老三,皇位本與他毫無關係,可由於他先下手為強的狠勁與超人的智謀,最終完勝。他與姑姑太平公主都是被權力的酥油膩醉了心竅的野心家——由同謀者變成相剋者最後從肉體上消滅的過程,怎一個狠字了得,正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就看哪個先下手!刀刀砍在皇權的骨子裡。

    一代強人武則天死後,留下了巨大的政治真空地帶,牛鬼蛇神各路人馬搶佔登場分湯一杯。除了名義上的唐中宗李顯皇帝及衍生的韋氏家族安樂公主外,太平公主迅速搶佔先機承繼了母親武則天的政治遺產,成為大唐新崛起的一支唯一與皇權乃至韋氏家族抗衡的政治力量。相王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借力打力,聯合太平公主(二者各取所需)滅了韋氏母女,誅殺上官婉兒,直到李旦(睿宗)上位,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但此時,太平公主的勢力已如日中天尾大不掉,五位宰相中有三位是太平公主任命的——朝中大權大都落入了了太平公主的手中,太平公主不是皇上勝似皇上,眼看著另一個武則天就要崛起在朝堂之上,李隆基豈能心慈手軟?文的不來來武的,而且是閃電式的。

    有一個小插曲,很有趣,從中可見李隆基的沉府與智謀。剛上任九個月的宰相姚崇實在看不慣太平公主弄權,也為了讓李隆基坐穩東宮太子之位,便冒著很大風險向睿宗李旦建言(餿主意):首先剪除支援太平公主的王侯勢力,將他們派譴到各個州縣去;然後再將太平公主安置到洛陽,遠離京師長安。誰知睿宗不僅沒有采納姚崇的建議,反而將他的想法原原本本一字不拉地告知了太平公主(此做法值得深思)。最終,姚崇因挑拔皇帝兄妹關係,被貶為地方官。而李隆基眼見此景,表面上充耳不聞,實則無能為力,可見太平公主權傾朝野的程度。

    大唐帝國,前有武氏家族把持朝政改變李唐顏色的前車之鑑,後有韋氏家族禍亂朝綱意欲奪位的血腥教訓,李隆基當然不會讓歷史重演。他殺上官婉兒是這個原因,他殺盡韋氏家族也是這個原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可惜了,太平公主的節奏還是慢了半拍,或者說她的心還沒有母親武則天的狠辣,她本以為自己幫助李隆基父子坐上皇位,侄兒不至於向姑姑先下手或下死手。誰知,李隆基剛一登基的開元元年(713年),第一件事,就閃電式主動出擊,擊殺姑姑太平公主。是在太平公主幾乎沒有任何防範的情況下突然出手,將太平公主的一干黨羽一網打盡,斬盡殺絕,理由嗎,當然幾年前都想好了寫好了——定量謀反是最能置政敵於死地最絕決的方式,沒有之一。從此,從名義到實際上李隆基都成了大唐江山唯一的君主。

  • 4 # 小方說歷史1990

    太平公主的失敗,從她個人的角度看分為衝擊女皇之位的失敗,以及與侄子唐明皇李隆基政治角逐的失敗。她沒能成為女皇以及被李隆基誅滅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在父權制社會下的李氏宗族,太平公主的身份沒有武則天分量高

    在中國封建社會,女兒在孃家是客人,而媳婦才是家裡的主人。雖然太平公主的原始出身比武則天高貴,但是在李唐皇室中兩人的地位並不一樣。

    武則天首先是唐高宗的妻子,然後是後來皇帝的母親。所以李治生病和去世後,人們可以接受這個妻子替丈夫和兒子把持家政。這個原因就是人們把武則天還看成李家人。

    即便武則天稱帝,人們也勉強可以認為這是李家媳婦替兒子把家業挑起來。最終武則天把這份家業又還給了李家,所以人們對她的行為勉強還可以容忍。

    而太平公主則大不一樣,她之所以身份顯赫,是因為她是大唐的公主。但她僅僅是皇帝們的女兒、妹妹或姑姑。等太平公主嫁人,比如後來成為薛家的媳婦和武家的媳婦,她對孃家李唐王朝的發言權就很有限了。在這一點上,太平公主的還沒有嫁到李家的韋皇后有優勢。

    (圖為電視劇《大明宮詞》中的武則天和太平公主)

    二、太平公主的政治經驗和實力不如武則天高

    武則天稱帝時已經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和五年的太后(致力於模仿她的韋皇后也不過做了僅僅五年皇后而已)。武則天致力於培養官員,所以從中央到地方,從軍隊到政府,到處都是她安插的人手。她長期參政執政,用人得法,惠民有方,威信極高,人們也習慣了她的長期統治。在武則天死後,人們對她的執政能力評價還是很高的。

    太平公主從武則天晚年開始參政,此後勢力節節攀升,在睿宗一朝達到頂峰,但這前後不過數年。所能影響的人遠沒有武則天影響的多。

    而且太平公主府雖然號稱“七位宰相,五出其門”,但她所能控制的官員其實很有限,僅僅限於最高層,缺乏真正的社會基礎。頗有一種奏摺上看天下的感覺。這樣的控制是不穩定的。

    三、太平公主的對手遠比武則天的對手強大

    武則天的對手是她的兒子們,而母親對兒子有莫大的權威以及名分上的優勢。古代講究孝道,兒子反抗母親要冒著大逆不道的壓力。從這個角度講,武則天的優勢比太平公主強多了。

    太平公主是其政敵李隆基的姑姑,而姑母對侄子遠沒有母親對兒子的權威大。而且李隆基殺死太平公主是為了安定父親的位置,而作為父親妹妹的太平公主只是個父親的附屬品,所以李隆基的倫理壓力要比武則天的兒子們小太多。所以李隆基的門客不費什麼力氣就剷除了李隆基對太平公主動手所承擔的孝道壓力。

    而且李顯和李旦雖不是十分庸才,但在講究實力的唐宮中就太平凡了。所以武則天對付他們毫不費力。而李隆基又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英主,政治能力遠比父親和伯父強。

    所以,實力不如母親的太平公主對付遠比母親敵人更厲害的李隆基,自然難以成功。直到生命最後她還在忙著廢強立弱,但這一步也沒有成功。那麼她離皇帝的目標就更加遙遠了。

    (圖為電視劇《唐宮燕》中的太平公主、李隆基、武三思)

    參考書目:《蒙曼說唐:太平公主》蒙曼/著

  • 5 # 史無止境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她生來極受寵愛,權傾一時。她在8歲時,以替已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雖然出家,但是還住在宮中。後來,吐蕃派使者來大唐求婚,點名要迎娶太平公主,但是她的父母怎麼會捨得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呢?於是,就修建了一座太平觀給她居住,讓她正式出家,這樣吐蕃就不會再要她了。681年,16歲的太平公主嫁給了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透過,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後來薛紹受一起謀反罪的牽連,武則天下令將薛紹杖責一百,結果薛紹餓死在獄中。當時太平公主正懷著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不久,武則天曾經考慮過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她的侄子武承嗣,後來,因為武承嗣生病而作罷,其實生病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原因,這次婚姻沒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武承嗣離政治中心太近了,而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失敗,其中就有政治上的原因。因此,太平公主不想再走老路了。690年,太平公主嫁給了武暨,人們通常認為,這次婚姻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採取的手段。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因為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開始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這個男寵就是著名的張昌宗。

    武則天認為小女兒的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洩。太平公主畏懼母親,行事也比較收斂。漸漸地,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武則天召回李顯,立為繼承人,並透過系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絡起來,以圖消弭未來的政治鬥爭。太平公主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李顯是唐高中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的第三子。683年底,高宗李治去世,李顯繼位,年號嗣聖,尊武則天為皇太后。李顯比他的父親李治更儒弱,一切政事都聽他的母親的。684年3月。只當了兩個多月的皇帝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又立他的弟弟李旦為帝,不過大權仍然掌握在武則天手中。690年,武則天把李旦也廢了,乾脆自己當了皇帝,改國號為周。

    705年,丞相張柬之等人發動兵變,誅殺武則天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同時逼迫已經82歲的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

    唐中宗復位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很受中宗的尊重。可惜唐中宗天生儒弱的毛病沒有改多少,他的妻子韋皇后效法當年的武則天,跟李顯同時出現在金鑾殿上聽政,獨攬大權。

    710年,唐中宗暴亡。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15歲的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后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后黨羽商議,改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太平公主遂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人誅殺韋后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

    這時皇帝還是韋后等所立的李重茂,當然沒有人願意讓他繼續當皇帝,但是誰也不敢出這個頭。還得是太平公主,在一天上早朝時,她走到她的親侄子李重茂面前,說:“這不該是你這個娃娃的座位。”說完,抓著李重茂的衣領就把他拎了下來,擁立他的四哥相王李旦為帝,李旦就是唐睿宗,他和他的三哥李顯一樣,當過兩次皇帝,也都被武則天轟下來過。

    太平公主因這番功勞而被晉封萬戶,三個兒子被封為王,為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太平公主完全繼承了她母親的堅強性格,對政治充滿野心。李旦在位時,太平公主透過哥哥的手控制政府。當時朝中七個宰相,五個都是太平公主的黨羽。

    在協助李隆基政變除掉韋后以後,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了權爭。她要求睿宗廢掉太子李隆基,並積極培植黨羽。此時,文武百官當中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數人外,大多數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到任何一人。

    712年,李旦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次年,太平公主準備起兵奪權。不料李隆基早有防備,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見黨羽被誅殺殆盡,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她的姑姑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

    太平公主從小驕橫,長大後陰險毒辣,野心勃勃地覬覦著皇位,夢想可以君臨天下。她雖也不乏心機和才能,也曾縱橫捭闔得意於一時,但終未能承傳其母,只能成為宮廷鬥爭中的犧牲品。

  • 6 # 文蹤旅跡

    太平公主死於自己的野心,死於權力的誘惑,死於侄子的強大。

    太平公主還真是大唐時代一個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人物。作為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女兒,太平公主從小生活在權力交鋒的光影之下,更是深得父母的寵愛。

    但是,第一次婚姻的失敗讓太平公主深切感受到了宮廷殘酷的味道。女兒何去何從,武則天頗費心思。她幹掉了武攸暨(武則天伯父的孫子,自己的唐侄子)妻子,做主把女兒太平公主嫁給了他。在這次政治聯姻之後,太平公主完全呈現開啟自己的狀態,生下四個子女,還紅杏出牆,包養男人,完全呈現一幅花花公主的模樣。就這還不算,她居然給自己的老媽推薦小三張昌宗。

    正是在這個階段,太平公主把手伸進了權力核心。武則天因為女兒像自己,常常和太平公主商議大事。女兒是老媽的小棉襖,太平公主對母親知冷知熱,言聽計從。

    在武周政權的漩渦裡混跡,太平公主的翅膀漸漸硬了。她慢慢捲入李武兩家的爭鬥,與自己從前的相好——母親的小三張昌宗等人分裂。在張柬之發動剿滅二張的行動中,太平公主表現出色,中宗李顯復位後,她受封“鎮國太平公主”,享有很高的榮華。

    在李顯時代,太平公主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入朝政。但是,韋后和安樂公主涉足權力場之後,她們與太平公主形成了明顯的敵意。在消滅韋皇后的過程中,太平公主出力出智,被睿總李旦給予很重的封賞,她也成為大唐公主中享有榮譽權力最高的一個。以至於和李旦皇帝同朝議事,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凡是她想做的事情,從來沒有任何阻礙。

    然而,正在長大的侄子李隆基已經成為她繞不過去的坎。她想法子要廢掉太子李隆基。姑姑和侄子的矛盾猶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在李旦傳位李隆基之後,太平公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她和擁躉自己的宰相商量除掉玄宗李隆基。

    人算不如天算,太平公主失敗。李隆基清理姑姑太平公主和她苦心經營的各種勢力。她被賜死家中,結束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她有才,但毀於才。她有雄心,但毀於雄心。

  • 7 # HuiNanHistory

    太平公主被賜死的原因很簡單——謀反,意圖發兵誅殺唐玄宗李隆基。

    這位傳奇的帝國公主,最後死於政治爭鬥。

    武則天去世後,唐朝的政治爭鬥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在李隆基聯合姑母太平公主誅殺韋后、安樂公主後,睿宗李旦繼承皇位,而當時的實際掌權者是為皇太子李隆基。

    然而,太平公主深感李隆基不好控制,而李隆基則認為姑母野心過大。

    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日深,也就為日後新一輪的政治爭鬥埋下伏筆。

    延和元年(712),睿宗內禪於李隆基。

    這一事件促使太平公主決定聯合竇懷貞、岑羲、崔湜等人,意圖合謀推翻李隆基。

    得知訊息的李隆基則先發制人,在先天二年(713)派兵誅殺太平公主的親信黨羽,並將太平公主抓獲。

    在李隆基的堅持下,太平公主被賜死於家,這件事被稱作“先天之變”。太平公主的死亡,也意味著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以來,近百年的頻繁兵變終於暫時畫上休止符。

    太平公主的死亡過程就是這樣。

  • 8 # 趣談國史

    太平公主死於一個字:作。

    說來奇怪,大唐公主中盛產作女。比如太宗最喜歡的小公主——高陽公主,也是一個作女。她的夫婿是著名的貞觀重臣房玄齡的兒子。可是,這位公主大姐卻不愛俗人愛和尚,與辯機和尚上演了一出狗血大劇,最後差點把李世民氣得吐血而亡。

    太平公主呢,是高陽公主的親侄女。論作,她一點也不輸給自己的姑姑。

    太平公主有一個彪悍的老媽——武則天。而且,武則天的兒女中,武則天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太平公主。女皇曾經親自說過,自己的孩子中只有太平公主“類己”,也就是和她最像。

    不守規矩方面,太平公主絕對像武則天;野心勃勃方面,也像。可是說到本領和權謀,就差遠了。

    武則天做女皇時,是太平公主人生中的春天。那時候的太平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囂張到不行。

    武則天著名的男朋友張昌宗,就是太平公主試用後送給其母的。

    那時候的很多朝廷命官,要想獲得女皇歡心,先要討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府前,一直車水馬龍,貴客盈門。

    武則天死後,其兄李顯繼位。李顯的老婆韋皇后打算繼承婆婆武則天女皇當權的優良傳統。結果,太平公主柳眉倒豎,第一個不答應。她聯合侄子李隆基,乾淨利落地幹掉了韋后。

    然後,她的另一個哥哥李旦繼位。

    李旦有一個很牛的兒子,叫做李隆基,也就是後來的唐玄宗。

    太平公主仍想一手遮天,可是李隆基不答應。對於李隆基的不答應,太平公主也不答應。於是,針鋒對麥芒,是騾子是馬,只有大幹一場。

    很顯然,在李隆基這匹真正的良駒面前,太平公主只能算是一頭騾子。

    兵敗,當然要被殺。

    為了顧及皇族顏面,李隆基才賜給了太平公主三尺白綾,讓她自盡,留個全屍。

    太平公主一生,與安分二字無緣。她有充足的資本,讓她不斷地折騰,不斷地作,直到領取那根三尺白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暗黃粗糙,該怎樣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