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娜娃12345

    靖難之役可以說是中古歷史上鮮有的一次藩王謀反叛逆,並且最終取得了戰爭勝利的軍事行動。關於靖難之役的作戰路線一直以來都為人所稱讚,靖難之變中,無疑朱棣是在作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朱允炆在靖難之變中慘敗,最終江山易主。那麼靖難之役路線是什麼呢?

    靖難之役路線主要是燕王的軍隊從北京南下最終打到南京城的,其中經過了多起戰爭,可以說靖難之役路線出現了反反覆覆的調整。起初,燕王朱棣的軍隊主要是集中在北方的,當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進行謀反叛逆的時候,有很多的響應者都加入了燕王朱棣的軍隊,可以說是讓朱棣如虎添翼。

    朱棣得到眾多的支援,隨後便開始南下,一連攻打了多個城池,並且順利佔領了通州、薊州等。隨後朱允炆便開始與燕王朱棣進行了大戰,在雄縣的時候,朱允炆的明軍卻遭到了朱棣軍隊的襲擊,可以說是慘敗。然後又在真定開始大戰,結果一如既往,朱棣的軍隊大敗明軍。然後,朱棣的軍隊開始進一步南下,等到到了大寧的時候,朱棣的軍隊曾返回到北平,與明軍進行惡戰。

    次年,朱棣的軍隊開始於明軍再次於白溝河作戰,明軍再次大敗,然後朱棣便又進一步向濟南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最終成功地佔領了濟南城。後來,朱棣一直順利南下,終於佔領了沿途的大小城池,而同時得到了相關的情報,最終攻下了南京城。這就是靖難之役的主要路線。

    靖難之役朱棣的謀士

    明朝朱棣發動了一場靖難之役,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鮮有的一次藩王造反成功了並且登上了皇位的事件,朱棣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可以說與靖難之役的勝利有著密切的關聯,若非是由於靖難之役的勝利打敗了朱允炆,讓朱允炆的下落不知所蹤,朱棣或許也不會成為一統江山的帝王。

    而成就靖難之役的無疑是朱棣身邊那些謀士們,那麼靖難之役朱棣的謀士有哪些呢?

    中國歷史上對於謀士們的筆墨描寫其實是非常少的,其中為後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朱棣身邊的重要謀士姚廣孝。

    靖難之役朱棣的謀士姚廣孝可以說是發揮了無比重要的作用,若非是因為謀士姚廣孝的過人才智,或許朱棣未必能夠如此幸運地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並且最後登上了皇位。其實早在靖難之役發動之前,姚廣孝便表現出了過人的閱人能力,姚廣孝的為人可以說是深藏不露的,有著無比空明的洞察力,而起初朱棣對於姚廣孝的能力也是不曾深信的,但是自從姚廣孝對朱棣言說了關乎天下命運走向的大策方針的時候,朱棣便把姚廣孝當做了自己最為重要的謀士。

    靖難之役朱棣的謀士並不獨有姚廣孝一人,其實還有其他很多人,比如武將朱能,但是朱能在指揮作戰中體現的傑出才幹並不如姚廣孝那麼耀眼,因而姚廣孝也被人稱為是明朝第一謀士,如此褒美足以看出姚廣孝在靖難之役中的謀士地位以及作用了。

    明朝靖難之役

    明朝靖難之役是一次也被人們稱之為靖難之變,這是在建文帝時期發生的一次內戰。當時的燕王朱棣認為自己的才能比建文帝要強上許多,所以帶兵謀反背叛了朱允炆,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三年的時間,建文帝或許真的不適合做皇帝,而且為人並沒有多少謀略,而燕王就不同了,非常的有謀略而且十分機警,後來更是反叛成功成為了明太祖,這就是明朝靖難之役。

    明朝靖難之役其實就是燕王因為建文帝所提出的削藩表示不滿,而且他自己又覺得才能比建文帝強上千百倍,於是聯合了各個藩王,當然還是打著清君側的藉口組織的反叛內戰,靖難就是掃平禍亂、掃除奸臣的意思。當時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允炆,而其他的兒孫都被潛到了藩王的封地去,朱棣本來就有些不滿意,這次更是因為這些削藩動作而刺激了朱棣的心,在這種情況下靖難之役開始了。

    在明朝的靖難之役中,朱元璋生前曾經說過如果遇到有野心不恭敬的大臣和奴才,那麼久一定要派兵鎮壓,從而來達到清君側的目的。而朱棣所用的藉口也是這個,覺得齊泰等人就是奸臣,定要全部絞殺消除。而朱允炆本身也並不是十分的有魄力,反而有時候會溫吞吞的,而且也並不擁有皇帝應有的頭腦和氣勢,本身就不讓朱棣更有戰鬥力,再加上在明朝靖難之役中用錯了將領,這樣一來朱棣對於建造自己的王朝就十分的有意義了。

    靖難之役死了多少人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面有一出十分著名的皇位爭奪的戲,歷來中國古代的帝王都會十分嚴格地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進行皇位的傳遞,而在大明王朝中,朱元璋卻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可以說朱允炆當上了皇帝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場血腥的皇位爭奪戰,被後人稱為“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死了多少人這個問題,歷來都是史學家關注的焦點,可以說靖難之役的死亡人數是十分龐大的,可以用一個天文數字來形容了。那麼靖難之役死了多少人呢?

    靖難之役由於是一場十分殘酷的戰爭,因此在這場戰役中真正死去了多少人也一直都是一個未知數,根據相關的估算,靖難之役中大概死傷過五十萬人,可以說與中國古代的任何一場戰役相比都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靖難之役中主要死亡的人是朱允炆的明軍和朱棣的靖難軍,其中朱允炆的明軍死亡的人數可以說是極為的驚人的,根據不科學的推算明軍大概死亡人數高達五十萬人之多,可以說朱允炆是徹底的大敗,而朱棣的靖難軍死亡人數則是十分的樂觀了,只有幾萬人而已。

    靖難之役死了多少人,可以說一直都是一個不確定的答案,至少可以說在靖難之役中有絕大多數的人們都遭受了戰爭的迫害,其慘痛的代價遠遠不是傷亡人數能夠衡量計算的,靖難之役中的傷亡人數的多寡也暗示了明朝江山的易主。

  • 2 # 噼裡啪啦嘞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擊敗朱允炆改年號為洪武39年,榮登大位。和平年代,百姓豐衣足食,國力強盛,國庫充盈,朱元璋做好了安排,在這種情況下,造反難度大大增加,為何藩王朱棣還可以成功了。

    翻閱歷史可以發現,通常是朝政有問題會引發爆動,賊寇反叛,或者是權臣當道,企圖造反再上一層,但是成功機率不高,即便成功,也還是會被推翻,比如王莽,李自臣,洪秀權等,然而朱棣成功了,還一直管理明朝到終點。

    首先,從人員配備方面。有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為了朱允炆可以管理朝局,高祖煞費苦心將一干文臣武將貶的貶,殺的殺,也算是把刺都除盡了。朱棣有黑衣宰相姚廣孝,精於相面,陰陽術數,能謀善斷,武有朱能,張玉,邱福。都曾跟隨朱棣南征北戰,出生入死。

    其次,決策失誤,一次次錯失良機。朱允炆性格猶柔寡斷,決定削藩後,朱棣入京祭祀,大臣建議扣下朱棣,而朱允炆顧念叔侄情誼,擔心後世議論他容不下叔叔,而放虎歸山。另朱棣開始謀反後,朱允炆下旨給大將,不要傷到朱棣,導致戰爭開始後,南軍投鼠忌器,多次圍攻朱棣即將取勝時,讓朱棣毫髮無傷的突圍而出。再次任命李景隆為總督軍。雖然兵多糧足,有平安,盛庸,瞿能輔佐,奈何李景隆只會紙上談兵,50萬大軍,卻節節失利,多次敗仗,留下俘虜跟糧草不斷充實朱棣的隊伍。即使這樣,朱允炆還是顧念李景隆先祖沒有處罰。最後在北軍圍攻南京時,李景隆開城門放朱棣進城。

    再次,朱棣雖多次身陷險境,冥冥之中卻好像有如天助。比如白溝河決戰,北軍即將失敗,南軍還在奮勇殺敵,卻突然變天,飛沙走石,妖風四起,竟然將帥旗旗杆折斷,南軍看到沒有了帥旗惶恐不已,朱棣抓住機會,將南軍打敗。而這樣神奇的現象還發生了不是一次二次,也許,這就是天意吧。

    朱棣本人文滔武略,有勇有謀,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戰攻赫赫,是朱元璋所有兒子中最像他的。僅僅因為削藩就興兵造反,怕是早就有想法只是一直沒有藉口吧。總之歷時四年,一路所向披靡,終於成功,最後在群臣的一次次苦諫中,登上寶座。

  • 3 # 折角歷史k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但是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並準備削除燕王。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朱棣見到幾位藩王先後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無法逃過此劫,遂一邊爭取時間一邊做戰爭準備。

    燕王朱棣也不過30萬兵力,將領只有張玉、朱能等人,相比之下,建文帝兵多將廣,朱元璋給他留下了耿炳文、郭英等開國將領,還有超過100萬的兵力,按照紙面上的實力,幾個藩王聯合起來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

    朱棣的弱不單體現在軍事實力上,從法理來說,他也處於劣勢,朱允炆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欽定的接班人,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按照中國古代傳統儒家思想,朱棣你再有能耐,即使你是皇帝的叔叔,也要嚴守君臣之道,而且朱允炆並非大逆不道,還很勤政,朱棣就更師出無名,最後只能打著"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發動戰爭,並不能讓天下人信服。

    這場戰爭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朱棣僅用不到四年的時間,攻下了帝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一場大火之後下落不明,朱棣成功從自己侄子手中奪取帝位。我們不禁要問,朱棣在如此劣勢之下,如何實現逆襲,難道僅僅因為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筆者不以為然,其實戰爭的勝負手不在朱棣,而是朱允炆,整個戰爭過程中,朱棣很少犯錯,而朱允炆卻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建文帝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太過仁慈,不可否有人,仁慈之人一定是好人,但對於帝王來說,這一套只能選擇性的用在盛世,如若身處亂世,仁慈就會誤事,年輕的建文帝似乎並不懂得這個道理,他竟然把仁慈用到了敵人身上,舉兩個例子:

    “靖難之役”之前,朱棣三個兒子都在南京做人質,建文帝既然決定要削藩,這可是讓藩王就範的一張王牌,但他太過仁慈,禁不住朱棣裝瘋賣傻裝可憐的那一套,終於還是同意遣回朱棣的三個兒子,這樣一來,朱棣起兵就沒了後顧之憂,朱允炆則失去了最好的把柄。

    還有就是戰爭剛開始,朱棣南下並不順利,甚至險象環生,朱允炆在這時下了一道命令,稱“毋使朕負殺叔父名”,言外之意就是不能殺死燕王,這道命令使前線將士不敢輕舉妄動,喪失了多次戰機,朱棣卻沒有領他的情,而且越戰越勇。

    建文帝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用人失誤,朱元璋去世前雖然殺了很多開國功臣,但並沒有殺盡,也許就是為了防止燕王叛亂,此時耿炳文、郭英雖然年事已高,不能親自上戰場殺敵,但指揮千軍萬馬完全不在話下,朱允炆偏偏啟用紙上談兵的李景隆為大將軍,結果在與朱棣對陣中,多次被擊敗,損失數十萬兵力,導致攻守形勢逆轉。

    李景隆多次失敗後被奪職召回,文武百官皆請求誅殺李景隆以振軍威,建文帝一概不聽,不但沒有給與任何懲罰,還力排眾議、大加寬慰,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靖難之役”建文帝並不是輸給了朱棣,而是輸給了自己,由於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用人戰略上的失誤,最後導致江山易主,如果朱允炆繼續坐江山,他不一定會比朱棣做得差,最後筆者不得不說朱元璋,為何寧願傳位給孫子,也不遠傳位能力出眾的四子朱棣,要說朱棣不是嫡長子,那朱允炆還不是嫡長孫呢,傳位朱棣就可以避免這場戰爭,老百姓也可以多出四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 4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靖難之役戰線主要是燕王的軍隊從北京南下最終打到南京城的,其中經過了多起戰爭,可以說靖難之役戰線出現了反反覆覆的調整。起初,燕王朱棣的軍隊主要是集中在北方的,當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進行謀反叛逆的時候,有很多的響應者都加入了燕王朱棣的軍隊,可以說是讓朱棣如虎添翼。

    朱棣得到眾多的支援,隨後便開始南下,一連攻打了多個城池,並且順利佔領了通州、薊州等。隨後朱允炆便開始與燕王朱棣進行了大戰,在雄縣的時候,朱允炆的明軍卻遭到了朱棣軍隊的襲擊,可以說是慘敗。然後又在真定開始大戰,結果一如既往,朱棣的軍隊大敗明軍。然後,朱棣的軍隊開始進一步南下,等到到了大寧的時候,朱棣的軍隊曾返回到北平,與明軍進行惡戰。

    次年,朱棣的軍隊開始於明軍再次於白溝河作戰,明軍再次大敗,然後朱棣便又進一步向濟南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最終成功地佔領了濟南城。後來,朱棣一直順利南下,終於佔領了沿途的大小城池,而同時得到了相關的情報,最終攻下了南京城。這就是靖難之役的主要戰線。

    朱允炆之所以在這場戰役中打了敗仗而丟掉了皇位,主要還是因為他犯了太多太多的錯誤。

    首先,在削藩這個政策上他執行得過於著急,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剛剛登基時的一個整體的形式。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分封的這些個藩王,在當時已經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朱允炆登基後,立刻就感受到了這些藩王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時朱元璋臨死之前給他留下的顧命大臣黃子澄等人也是極力的建議他開始削藩。建文帝採取了這個建議,而且在執行的時候愚蠢的採取了先弱後強的策略。他先除掉最弱的幾個藩王,反而把最強大的朱棣留在了最後面,這就給朱棣的造反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第二個原因是在用人方面。朱允炆由於當時還特別的年輕。用人方面並不是特別的老道。朱元璋臨死之前雖然給他留下了四位顧命大臣,但是後來的結果證明,他們給出的建議並不是很好的建議。另外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把有能力的人殺的是七七八八,留給建文帝可用的人並不是很多了。他除了聽信齊泰、黃子澄等人建議削藩的策略之外,在和朱蒂的對抗當中。他錯誤的用了李景隆這個人來作為自己軍隊的統帥。李景隆此人貪生怕死,儘管飽讀兵書但是在實踐當中表現的是一塌糊塗。在他的統領之下,明朝的軍隊屢屢敗給朱棣,這也導致朱棣基本上沒有費太大的事進就打到了京城。當時建文帝還是非常信任他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如此信任的一個人在最關鍵的時候背叛了自己。在朱棣打到京城的時候,竟然打開了城門放其進城,直接導致南京城失守。除了這些外在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內在的原因是無法改變的。建文帝此人的性格屬於偏文弱的,他從小就表現出一個儒生的特質。在自己登基之後就要面對朱棣這樣一個強悍的對手,這是他始料未及的,也是他難以招架的。所以綜合這些原因就導致了建文帝在這次戰爭當中失敗了,而失敗的代價就是江山易主。

  • 5 # 千解

    歷史,尤其是記載的歷史,肯定屬於勝利者,靖難之役也沒有例外。

    關於靖難之戰的記載,多如牛毛卻莫衷一是,願意看的可以去百度。我想說的是,朱棣靖難之戰的勝利,絕對包含以下三個不足與外人道也的因素。也極少見諸報端。

    其一,地下戰場。作為帝王的皇子,剛剛結束的戰爭中的戰友。朱棣在南京城必定早就結交了一系列可供驅使的重要人物,同時,對於朱棣這樣一個高瞻遠矚的人物,早就佈下層次分明的間諜網,可以在戰爭期間,源源不斷的得到南京城決策層的兵力部署和所有資訊,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其二,建文帝誤判形式,用人不當。對於一個承平多年的大一統帝國,一個藩王能戰勝中央政府的情況,史書不見。這導致建文帝在決策上有所遲緩,在用人上有所保留,在部署上有所輕視。可以預見,朱元璋誅殺功臣,刻意雪藏武將,對建文帝有著深刻的影響,以至於在選擇對陣將領時,一是無人可用,二是缺乏信任。亂了自己,方便了敵人。

    其三,朱棣的冒險主義軍事才華正中其時。靖難之役並不是一場穩紮穩打的常規戰爭,而是一場軍事史上人盡皆知的冒險主義軍事打法。這種打法,可以總結為:擒賊先擒王。儘管當時誰是賊誰是官很明顯,但是朱棣的這一冒險打法無疑是極具投機主意,這一點,有藍玉的影子,是朱棣軍事才華的集中體現,也是他輝煌一生的開端。

    所以,有時候,冒險並不是壞事,關鍵要知己知彼。

  • 6 # 喬江寶

    發起靖難之役的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朱棣(1360年一1424年),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任皇帝,年號永樂,在位22年,享年64歲。

    靖難之役的發生表面上看是因為朱允炆打算削藩所引起的權力鬥爭,實際上其根本原因還是出在皇權宗室的分封制,那種反動腐朽的“家天下"的觀念始終貫穿統治者的思想行為準則,這是農耕社會的頑疾和弊病。

    造成朱家骨肉相殘的始作俑者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國初,朱元璋一面限制削弱各級官吏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為此不惜大開殺戒。另一方面又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各重要地區世襲藩鎮,形成很多權力很大的半獨應政權,遊離於中央政權之外分封制發展到最終結局必然是威脅或顛覆中央集權。

    建文元年八月,朱允炆起用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十三萬討伐朱棣,到了真定,兩軍吒滹沱河交戰,耿炳文戰敗,退守真定,不在同朱棣的燕軍交戰。朱棣知道耿炳文是老將,有豐富的做戰經驗,所以圍困了三日就撤軍了。而朱允炆以為老將不能戰,就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取代耿炳文,這一刻起他就註定要失敗了。朱棣聽說後大喜,說道:“李景隆乃膏樑子弟,不習戰陣,必被我所敗“。

    十月,朱棣留下太子朱高熾防守北平城,他帶領人馬去解永平之圍,並順道進軍大寧收編了寧王的八萬精銳鐵騎。李景隆見朱棣離開北平立即率大軍進入到北平城下,正值寒冬時節,朱高熾命人往城牆上潑水,立時結為冰牆,攻城士卒無法攀爬。李景隆只好在城下駐軍。十一月,朱棣回師,城內守軍也衝殺出城與朱棣軍內外夾攻,李景隆大敗而逃。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與武定候郭英及安陸侯吳傑等合兵六十餘萬,進軍白溝河,與朱棣的燕軍激戰都督瞿能父子驍勇善戰,多次打敗朱棣的燕軍,由於統帥無能,號令不一,沒有把握戰機,結果被燕軍反撲,並縱火焚燒軍營,結果李景隆潰逃,士兵被殺或溺死不計其數。

    朱棣打敗李景隆後一路高歌猛進,先攻陷滄州,又攻陷山東的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寧等地,由於輕敵在東昌被鐵鉉打敗,朱棣的親將張玉戰死,朱棣也被鐵鉉圍困,險些戰死。應此對鐵鉉耿耿於懷。朱棣繞過濟南,由東河、汶上、鄒縣而至江蘇境內的徐州。這已經是建文四年二月了,燕軍陷宿州過淝河後與總兵何福和徐輝祖在齊眉山大戰,燕軍士兵多是北方人,不習慣南方水土,損失很大。

    就在這決戰關口,朱允炆卻抽調徐輝祖的軍隊回防南京,燕軍抓住時機大舉反攻,反敗為勝。最後經楊州、高郵、鎮江一路進抵至江浦,與金陵隔江相望。

    朱允炆的政府軍的失敗主要有兩點:一是用人不當,放著老將耿炳文和鐵鉉不用,卻起用草包李景隆。二是不懂軍事卻隨意干涉前方軍事活動,造成指揮混亂,士氣不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大蒜能不能漲到20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