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正在進行時
-
2 # 位長安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卻又爭議很大的問題,我的核心觀點就是既尊敬又不滿。
我們先將鏡頭搖向白帝城託孤,這一君臣恩遇傳頌千古的故事其實暗藏玄機,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這一段文字向我們傳達出三點資訊:
一是劉備對諸葛亮半信半疑,既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興漢大業,又擔心他大權獨攬,顛覆劉姓江山。“
君可自取”這四個字歷來分歧很大,有人說是劉備故意試探諸葛亮,將其置於爐火之上,以自立為漢中之王來徹底感化威脅諸葛亮。有人說是讓諸葛亮自己做決定,只要能興復漢室,選哪個兒子做皇帝或者諸葛亮做皇帝都沒關係。
我個人覺得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將蜀漢的管理大權與軍事大權都交給諸葛亮,這是對諸葛亮的半分之百信任與當時情況下的無奈選擇。
二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劉禪,劉禪後期的治國才能已經充分說明劉禪絕非等閒之輩,但是在劉備逝世時,劉禪不過17歲,還是個青春期的小孩,所以必須讓他對諸葛亮畢恭畢敬方能保證諸葛亮忠心耿耿輔佐漢室。
三是這個遺囑埋下了後面諸葛亮與劉禪的重重矛盾,這點下文會講到。
先說尊敬,劉備死後,諸葛亮把持蜀國政權11年,劉禪幾乎做到了大小國是全權交予諸葛亮負責。如《三國志後主傳》注引《魏略》中,後主劉禪曾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意思是說,國家政務由諸葛亮負責,祭天祀祖是我的事。
這其實類似於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即劉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女王”,只負責加冕祭祀等禮儀方面的事情,而諸葛亮類似於“首相”,全面負責蜀國大小事務。再比如《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言:“政事無鉅細,鹹於亮。”就是說蜀國無論大事小情,全都由諸葛丞相一人負責。
劉禪對諸葛亮之尊敬可見一斑。
再說不滿,我們先看諸葛亮對劉禪的態度,援引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出師表》中的文字:“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一個長輩告訴小輩:你不要這麼自卑,你皇宮中與我丞相府是一回事,獎懲應該統一標準。
我們看《出師表》中諸葛亮一共提到“先帝”13次之多,一篇文章一再說“你爸爸如何如何,當年我跟著你爸爸打天下的時候如何如何”,你讓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劉禪怎麼想?
“我爸爸我爸爸,那朕呢?”
諸葛亮過於負責,對劉禪就像對晚輩後生一樣呵護,卻忽略了君臣的本分。
加上諸葛亮過於嚴格,不讓劉禪耽於嬉樂,不讓劉禪沉迷女色,劉禪出去看了一次都江堰就被諸葛亮狠狠批評一通,可想而知劉禪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
所以劉禪17到28歲的成長歲月完全是在諸葛亮的精心呵護與嚴格管教下度過的。
劉禪無論多麼尊敬諸葛亮,內心肯定是不爽的,甚至是厭惡反感!
我們看諸葛亮死後劉禪的反應,
《三國志·譙周傳》記載:亮卒於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以速行得達。
翻譯過來:諸葛亮病死在前線,譙周聽說後,立刻起身往前線奔喪。而當時蜀漢中央下達了戒嚴令,嚴禁前去奔喪,結果大家都沒去成,只有譙周動身迅速,隻身趕到。
這段話告訴我們兩點:一是諸葛亮死後很多蜀漢官員都要去奔喪。二是劉禪下令禁止此行為。
此外,諸葛亮死後,很多人請求在成都給他立廟祭祀,百姓也自發在田間為諸葛亮獻祭,但是這些行為作為國君的劉禪都不同意。
最後,在群臣一再勸說下,劉禪才勉強同意,在沔陽為諸葛亮立廟。
不單如此,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刻下令廢除丞相制,大權攬於一身,真正做了蜀漢的實權皇帝。
這幾件事不正充分說明劉禪對諸葛亮隱忍多年的不滿在其死後的全面爆發嗎?
綜上所述,劉禪對諸葛亮既尊敬又不滿,怨恨不至於!畢竟諸葛亮對蜀漢一片忠心,且雄才大略保住了後蜀漢政權幾十年不倒,劉禪內心還是感激諸葛亮的!
-
3 # 文史磚家
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父子兩代皇帝,對蜀漢政權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算得上是帝國最值得感激之人。按照常理來推測,諸葛亮死後,劉禪應該對他進行隆重祭祀,而且要流露出無比感激之情,唯此才能激勵臣民、凝聚人心。然而從四點史實來看,情況卻並非如此。
1.在事實上廢止北伐事業。諸葛亮當政期間,念茲在茲的夢想便是興復漢室,為此他先後六次出兵北伐,即使每每失利而返也是百折不回。之所以如此,是諸葛亮深知,唯有北伐中原,才能顯示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使軍隊時刻保持旺盛的戰鬥力,避免軍備廢弛,同時也不辜負劉備臨終前的囑託(“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見《三國志·卷三十五》)。
由此可見,在諸葛亮的心中,北伐事業不僅是蜀漢政權的立國之本,而且是其在益州地區統治合法性的基礎,是君臣上下畢其一生都要追求的政治抱負。然而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卻叫停大規模北伐事業。雖然之後的蔣琬、姜維主持過一系列的北伐活動,但其性質早已變為小規模的騷擾,跟諸葛亮時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2.事實上廢除丞相,獨攬朝政大權。諸葛亮當政時期,因為有劉備臨終前囑託,同時考慮到劉禪年紀太小,根本沒有治國理政的能力,所以出於極端的責任心,便把朝政大權大包大攬下來,事無鉅細均由自己處理。在諸葛亮看來,這樣做有他自己的苦衷,但在劉禪和其他人看來,則明顯屬於權臣專制。尤其是隨著劉禪的年紀漸長,卻遲遲不能親政,他心中的那份焦慮、憤恨,可想而知。
所以在諸葛亮死後,為了防止權臣專制局面的重演,劉禪便在事實上廢除丞相職務,不再將其授予朝臣。不久,劉禪任命蔣琬為大司馬,費禕為尚書令、大將軍,讓他們分掌軍事、政務,且職責交叉、相互牽制。蔣琬死後,後主更是自攝國事,徹底解決了持續多年的“政歸私門”局面。
3.禁止臣民為諸葛亮奔喪。如果說事實上停止北伐事業、廢除宰相職務,只是劉禪在暗地裡表達對諸葛亮的怨恨情緒,那麼禁止臣民為他奔喪,則將這份怨恨情緒公開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據正史記載,諸葛亮去世的訊息剛剛傳回國內,劉禪便釋出命令,以防備曹魏趁亂偷襲為由,禁止臣民們到前線去奔喪。
限於朝廷的禁令,大多數準備奔喪者均未能成行,只有勸學從事譙周因為提前得到訊息,並且行動迅速,才得以到達前線(“亮卒於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以速行得達。”見《三國志·卷四十二》)。如果說禁止身負要職的官員奔喪屬於正常行為,但禁絕一切臣民前往,則在情理上講不通,而劉禪卻堅持這樣做,除了說明他內心怨恨諸葛亮外,此外再無其他合理解釋。
4.禁止臣民為諸葛亮立廟。諸葛亮治理蜀漢多年,深得軍民百姓的愛戴,所以在他去世後,民眾們在不能奔喪的情況下,便請求劉禪為其立廟,四時予以祭拜。然而對於這個合理要求,劉禪卻持否定意見,只是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才不得不同意這樣做。由此可見,劉禪對諸葛亮的怨恨和忌憚。
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共上表...於是始從之。見《三國志·卷三十五》注引《襄陽記》。
綜合以上四點來看,劉禪內心深處對諸葛亮充滿了怨恨,這也是他在親政後一再壓制民間對諸葛亮的懷戀情緒,並改易、廢止其政策的主要原因。此外,劉禪在任用親信、選納妃子等事務上也受到諸葛亮的全面干預,動靜不能自主,這也是他怨恨諸葛亮的原因之一。
然而,劉禪非常清楚諸葛亮在蜀中的巨大人望,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定,卻又不得不拉攏其家族,這也是劉禪後來將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召為駙馬的主要考量。畢竟劉禪不是傻子(演義中把他塑造成白痴形象,完全是為了取悅民間的好惡),很清楚情緒宣洩不要過度,江山的穩固才是第一位的。
-
4 # 潛魚遊
我不知道劉禪到底愛不愛諸葛亮,但如果有人說他不愛,他是會殺人的。(李邈上書詆譭諸葛亮,被誅殺)
劉禪即位時年僅16歲,劉備比他大46歲,常年在外征戰,聚少離多,相必也沒能教會他多少治國理政的經驗。而諸葛亮比他大26歲,從孩提時代就長期在劉禪身邊輔佐,是謀主但更像是一個父親的角色。
劉禪是個資質相對平庸的人,但他絕不是個蠢才,他明白自己的處境。外部環境,實力強大的曹魏是最大的威脅,孫吳在旁虎視眈眈,蜀漢的政權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而對內,朝中諸多功勳卓著的老臣,益州、荊州等幾大派系,應該如何制衡?對君王的執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輔佐他的丞相、相父諸葛亮一個人攬下了所有重擔。迅速和孫吳達成和解,同時逼退曹魏的幾路大軍。朝政處理得井井有條,賞罰分明,無人不服。他的權力直追曹操董卓,卻能恪守臣子本分,給了劉禪極大安全感。
劉禪很明白,如果權力放在自己手裡,因為自己的無能,國家會岌岌可危,自己很可能會成為忘國之君,身死國滅。如果權力放在諸葛亮手裡,並沒有被篡位的危險,即使每天玩樂也不會影響國家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但如果說劉禪的帝位是完全靠諸葛亮來維持的話那也不是事實,諸葛亮死後劉禪還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他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也一直在學習治國安邦的經驗,不得不說諸葛亮的帝王教育是成功的,並且把身後的人事安排做了周密的計劃和準備。
如果說劉禪自己沒有一定的能力,如何能在諸葛亮死後還能持續他三十年的帝位?即使最後被俘,仍能透過自身的素質爭取了較好的待遇,得以善終。自古以來亡國之君能善終的案例是極少見的。
-
5 # 楊角風發作
劉禪對諸葛亮的真實感情是什麼?他是否怨恨過諸葛亮?
這個問題應該爭議比較大,我也看過很多不同的猜測,在這裡我就和大家談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諸葛亮是兩朝重臣,受劉備臨終託孤,輔佐劉禪,無論是藝術小說《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筆墨都著重在諸葛亮鞠躬盡瘁之精神,以及諸葛亮輔佐後主的所作所為,卻很少談論劉禪對諸葛亮的真實情感。
其實劉禪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低能,劉禪畢竟也是帝王世家,平日耳濡目染也是攻伐謀略,肯定比一般的普通人要強。只不過和他的對手比起來,劉禪實屬無能,這也是為什麼劉禪成為蜀漢滅亡的最大的背鍋人。但是如果說劉禪是個任人東西的傻呵呵,我是不信的,他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要說劉禪怨恨過諸葛亮嗎,我覺得是怨恨過的,要說劉禪對諸葛亮的真實情感,我覺得劉禪是將其當作義父對待。有人聽到這可能說,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且聽我慢慢道來:
劉備死的時候對劉禪說: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並且和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兩句話可以體會到劉備對劉禪並沒有很足的信心,託孤當時劉禪已經快18歲了,不是小孩子,心智也成熟了,要知道孫權在18歲時已經獨攬東吳大權。劉備這兩句話無疑會影響到劉禪的心理,一開始對諸葛亮是尊敬、敬仰,如今又加上了忌憚、恐懼。雖然劉備知道諸葛亮忠心不二,但是18歲的劉禪是真的害怕。劉備死後,我敢相信,劉禪應該是過了一陣提心吊膽的生活,對諸葛亮馬首是瞻,說一不二,讓他往東他不往西、讓他打狗他不攆雞、諸葛亮尋思著明天得修修房,劉禪今天就得去買水泥。
諸葛亮雖然不是皇帝,實則是蜀漢的一把手,統帥三軍、主持內政,相比之下劉禪更像一個朝不保夕的傀儡政權。但是劉禪對諸葛亮的恐懼,也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淡化,諸葛亮寫給劉禪的《出師表》足以表明他的態度。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字裡行間除了類似於父親對兒子的囑咐和教導之外,也時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君臣之禮樣樣顧及,句句肺腑,語重心長。
前面我說過劉禪怨恨過諸葛亮,因為劉禪17、18歲正是表達對外界不滿的叛逆時期,有自己的想法,勇於否認別人的時期。但是因為白帝城託孤一事,劉禪不能也不敢忤逆諸葛亮,有什麼怨氣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咽,平日如果埋怨頂撞劉備幾句也沒啥事,畢竟是自己的親爹,虎毒還不食子呢。但是對諸葛亮不一樣,劉禪害怕自己就是下一個劉協,諸葛亮權傾朝野,蜀國將臣眼中只有丞相,哪裡有他這個徒有虛名的皇帝?所以他對諸葛亮肯定也是積攢了很多的不滿、怨恨之情。
同時,劉禪對待諸葛亮如同義父,其實諸葛亮日日夜夜對蜀漢的鞠躬盡瘁,平日對劉禪語重心長的態度,也讓劉禪漸漸安了心。
如果有人質疑這一點,我們不妨看一下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是怎麼做的!
當時受到諸葛亮打壓的益州本土官員李邈說:
“諸葛亮就像是呂祿、霍禹,如狼虎視物,我對國家的安慰感到擔心,今天諸葛亮死了,劉家的江山得以保全,真是可喜可賀。”
劉禪聽完就怒了,二話沒說就把李邈推出去斬首,可能這裡有人說這是劉禪在照顧荊州集團的想法。其實如果想平衡派系,大可以訓斥李邈一番,降職發配,即照顧荊州派系,又不至於太得罪益州派系。反觀劉禪直接把李邈砍了,這說明當時劉禪的確氣壞了。我們再看看劉禪如何對待諸葛亮後人的,諸葛亮的弟弟官至長水校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了其父的爵位,劉禪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劉禪對於諸葛亮的至親甚至親信都很好。
其實相權和皇權的矛盾是自古就有的,明朝張居正死後,年近二十的明神宗在別人的挑撥下,對於這位自己敬重的張先生進行了大清算,抄家都算輕的,就差把張居正開館鞭屍了。張居正家屬親信餓死、自殺、流放無一倖免,對比一看,劉禪雖然本事不大,但是知恩圖報,在做人的品格上劉禪還是不錯的。
只因為蜀漢一直肩負驅除國賊、匡扶漢室的任務,不允許劉禪平庸。由於國力弱小,君主就必須更加強大,不強大就是錯,也正因為如此,劉禪揹負了千年的罵名。
其實,即便劉備在世也未必能挽大廈之將傾,更何況平庸的劉禪。劉禪處在相權大於皇權的時期,就註定他要如履薄冰,即便是諸葛亮不反,也難保諸葛亮下面的人不會以諸葛亮的名義取而代之?劉禪一生基本都在斡旋蜀國各個派系之間尖銳的矛盾,在他當皇帝期間,無疑是說了不算的時期比他說了算的時期多得多,這裡面當然有諸葛亮代政的原因在。
所以我認為劉禪知道諸葛亮為蜀漢好也為他好,在人情和大義上,劉禪事其如父,敬重而又佩服。但是在個人私情上,劉禪肯定也是怨恨諸葛亮,畢竟自己被架空的處境幾乎貫穿了自己在位的所有時間段。
為什麼諸葛亮死後的29年,劉禪還是沒啥大的作為呢?我想,可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慣了吧……
-
6 # 逸帆go
劉禪對待諸葛亮,另一個例子就是萬曆對待張居正。可以肯定的是兩人都是周公一樣的人物,沒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但是兩人都是政治家不是教育家,這點比不了周公。萬曆的爆發比劉禪的爆發猛烈一些,僅此而已。本來還有一個霍光應該也能如此例的,但是他有廢立的記錄,就差一級了
回覆列表
劉禪是諸葛亮輔佐的第二位君主;諸葛亮是劉禪最主要的輔佐者之一。他們之間是君臣關係。那麼他們的君臣關係是不是像人們所傳說的那樣親如父子呢?從歷史上來看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融洽,相反,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少的矛盾。
本文就這個問題做一個簡單的探究:
一、諸葛亮曾經一度排擠託孤之臣李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際是安排了兩個大臣:諸葛亮和李嚴。他們的分工是諸葛亮主管政務而李嚴主管軍事。後來李嚴被諸葛亮排擠出政府之外並且削職為民。“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是諸葛亮獨攬政權的開始。
二、在劉禪身邊安插自己的親信。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除了表明了自己北伐的決心之外還向劉禪推薦了宮中和府中的託付之人。這也是說自己在的時候所有事情由我所決定,我走了之後也會有人代替我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成,根本不需要劉禪過問的。這像一國之君嗎?
三、對自己的處罰是降職而不降權。在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他也自動的承擔了自己的責任:自己上表降了自己的職務,但並沒有減少自己的權利。那麼,自己給自己的這個處分是有名無實的。四、自己不敢啟用有能力的人才。取得這樣的地位是諸葛亮夢寐以求的。只要是有一點辦法他是不會讓他人取而代之的,所以他就不敢使用有能力的人才。就是使用他們也絕不培養他們。
這種想法也使得蜀國後期出現了人才枯竭的現象:“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是一種多麼無奈的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蜀國的滅亡。就是這樣一位相父能和後主劉禪處好關係嗎?顯然是不能的。有那些表現呢?一、諸葛亮死後並沒有立刻建廟祭祀。諸葛亮死於章武十二年春。景耀六年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從死到立廟是二十四年的時間。二十多年都沒有為諸葛亮立廟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劉禪對諸葛亮的怨恨是很大的,絕不是國家沒錢為他立廟更不是忘記為他立廟。對一位對劉禪起著重大影響的相父是不會忘記的。二、國不置史,註記無官。稍通古義的人都知道“左手記言,右手記事”的道理。但蜀國從章武三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國家就出現了“國不置史,註記無官”的現象是值得懷疑的。從劉備死後蜀國的實際掌權者是諸葛亮。對諸葛亮這樣一位博通古今的淵博之士能不明白“國不置史,註記無官”的是嚴重的失誤。
就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推測:諸葛亮做了許多不敢讓人知道的事情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所謂的“失誤”。諸葛亮所做的無法載入歷史的事情又是劉禪所非常厭惡的事情也就造成了諸葛亮於劉禪之間的矛盾。所以才會出現諸葛亮死後二十多年才為他立廟祭祀的現象。總之,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並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美好,相反,他們之間的矛盾很深並引起了嚴重的後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蜀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