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臺寺
-
2 # 一堂國學
堪輿術說,山管人丁水管財。
孔子的出生也與一座山有關。
這座山叫做尼山。孔子名丘,字仲尼,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尼山”而得。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父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
這就是古人常用的起名方法之:因地起名。
第二,因先天身體特徵起名
傳說叔梁紇70歲才生了孔子。
而孔子很可能是個“巨嬰”,因為“孔”在古代的解釋就是“孔武有力,高大威猛”!
可見“孔子”名字的除了其爺爺的父親是宋國的孔氏,還與其身材的特點有關。
又比如姜子牙,易牙,應該與牙吃特徵有關。
越王勾踐,與鷹鉤鼻子有關。
還有老子,傳說老子出生時已是老人模樣,所以世稱“老子”。
晉文公重耳,“重”就是“復”,古書說重耳比平常人多了兩個副耳,俗稱“拴馬樁”,其實這是一種基因缺陷,由此可見,古人有根據一個人的身體特點起名的習俗。
第三,因後天受刑而起名
類似先天身體特徵,還有一種是後天造成的。
如,孫臏,臏是一種酷刑,把膝蓋骨扣掉,傳說孫臏被同學龐涓嫉妒陷害,受了臏刑,世人便稱孫臏。類似的情況還有劉邦的大將“英布”,
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
第四,因嘉獎受賜而起名。
孔子的大兒子叫孔鯉,字伯魚。
是因為孔鯉出生時,魯國國君賜給了孔子一條大鯉魚。
到了唐朝,李姓皇帝喜歡賜姓。比如唐初名將、軍師徐懋公,受賜李姓,改名為李勣。
第五,與父母期望有關。
比如秦王嬴政,荀子名荀卿,漢代名將霍去病,劉備劉玄德,司馬懿,名仲達。
可見,到了秦漢時期,人們起名就很講究寓意期望了。
-
3 # 肖鄅
孔子取名為丘,有兩種說法。
一、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著明確的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
意思就是指,孔子頭頂中間低四周高。
二、在《孔子世家》另外還有一句“禱於尼丘得孔子”。
意思是,因為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山祈禱時生的孔子,所以取名為丘。
至於具體是哪種說法,不能確定,可能兩者結合,才是正解。
從先秦到秦漢,古人起名與字還是相對隨意,比較好理解的。
先說取名:
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左傳·桓公六年》
有信:即參照嬰兒出生時的情景取名。
有義:是說要人如其名,以德命名。這個名字寄託著父輩們對孩子未來的期望。
有象:也就是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特徵,要求名如其人。
有假:即是藉著假的事物取名,比如做夢時的場景。
有類:即嬰兒的名字和父輩相關。
再說取字:
1.按排行取字。如按照伯、仲、叔、季來取字。
2.名和字的意義互訓,相互解釋。
3.名和字的意義相對,互為反義。
以上——知新
-
4 # 榆木齋
古人取名的智慧
文:枯木
如何取名其實古代人比現代人要科學,因為即有姓氏,又有名和字,即便是重名重姓,然而很少重字。我們就來簡單談談。
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符號,有名有姓,名是個人獨享的,姓氏則是和別人共用的。古代是先有姓氏後有名字,“姓”從“女”從“生”,代表古代母系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血緣關係,也是部落的總稱。而“氏”則是部落擴大後下面的分支,同屬於一個“姓”,但是不是一個部落,比如古代有名的“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皇帝(有熊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堯(陶唐氏)、舜(有虞氏)等,都是同一祖先,但是氏族不同,氏族代表著來歷,也代表著貴族之類身份。後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姓氏也越來越多樣化,或祖先姓氏名字,或地名、職業、官職、居處等等,五花八門,非常豐富。
而名的出現則比姓氏要晚,剛開始就是用個人特徵或者生辰來命名,以區別於同姓氏其他人,如夏商周很多統治者都是用生辰來取名的,如“孔甲”、“帝乙”、“中丁”等等。隨著時代演化,姓名結合在一起,姓代表血緣關係,名代表自己,一般由家族長輩來取名。
古人除了“姓名”還有“字”和“號”,《禮記》裡邊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這也是後來女孩未嫁人稱為“待字閨中”的來歷),本來是貴族特權,平民只有姓名,連“氏”都沒有,更沒有“字”。古人的“字”是對“名”的註釋。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軻,字子輿(軻指具有兩木相接的車軸的車,輿指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曰諡伯陽等等。在古代直呼別人的“姓名”是對那人的不尊重,表示尊重時應該呼對方的“字”。
孔子(孔丘字仲尼)
古代姓名和字是不由自己的,是由血緣和長輩賜予的代表個人的符號。因此,一些人,尤其是中上層文人雅士,除了姓名和字以外會給自己取“號”,“號”多為對姓名的補充,表達了志向或者願望興趣等。比如李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這也是一些特權,因為在古代姓名不是隨便變更的,除非作奸犯科或者隱姓埋名,否則不能變更。如春秋時期范蠡,字少伯,歸隱江湖後,自號陶朱公,化名鴟夷子皮。
老子(李耳字聃)
隨著時代演變,人口的增長,到了漢朝,姓名字號變得越來越普遍,只不過字號還是一般侷限於富裕家庭,一般平民還是不會取字號,因為字號是為了和外界交往才用的,而女人則處於附庸地位,大多都是有小名而無名字,只稱為某某氏,這樣的習慣一直流傳到到清末。
-
5 # 天聖說歷史
在古代,【名字】包含【姓】、【名】以及【字】。古代為什麼要稱未嫁的女子是“待字閨中”?就是因為女子在滿一定的年齡之後要就要舉行笄禮並取“字”,以示許嫁。
《禮記·曲禮上》:“女子許嫁,笄而字。”
再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劉禪姓劉,名禪,字公嗣(阿斗是他的小名)。這樣看來,現如今,我們大多有名無字。這是因為在古代稱呼他人的字有尊敬之意。古人自謙稱名,他人則稱字。比如,諸葛亮字孔明。而劉備常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稱諸葛亮為“孔明”,而不稱他為諸葛亮或亮。
《儀禮·士冠禮》中:“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儀禮》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彙編,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禮法。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並命字,表示已經成年。那麼從先秦到秦漢,古人又是如何取字的呢?
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則:
按排行取字。如按照伯、仲、叔、季來取字。
孔子的例子又來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而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叫孟皮,字伯尼。
三國時期的東吳孫氏兄弟就更齊全了,湊在一起正是“伯仲叔季”。孫策,字伯符;孫權,字仲謀;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
名和字的意義互訓,相互解釋。
孔子的愛徒顏回,字子淵。《說文解字》中:“淵,回水也。”
如屈平,字原。“平”和“原”的意思是可以互通的。《爾雅》中:“廣平曰原。”
諸葛亮,字孔明。明和亮也是一個意思。
名和字的意義相對,互為反義。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曾點,字皙,“點”(小黑)與“皙”(色白)。黑與白互為反義。
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字公休。“誕”為開始,“休”為結束。
當然,取字還有很多其它的原則,尤其是到了漢代,還有用典、用官名、用一些固定的逼格比較高的字等等,所以,取字是很需要技術含量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相比之下,先秦到秦漢時期在給出生的嬰兒取名時就隨意多了。
如何取名?
都說“人如其名”,意思是人的外貌或性格就如他的名字一樣,但也有說“名如其人”,意思是一個人的名字和他的人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這兩個詞語其實就分別蘊涵著古人在取名時的兩個基本原則。
目前發現最早的關於取名的文獻資料是春秋戰國時魯國大夫申繻與魯桓公的一段對話,魯桓公問該給太子取何名時,申繻答:
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左傳·桓公六年》
這是取名的五個原則。“人如其名”即對應“有義”。也就是“以德命名”。這個名字寄託著父輩們對孩子未來的期望,期望孩子長大後能“人如其名”。而“名如其人”即對應“有象”,也就是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特徵。比如孔子,名丘。之所以名“丘”有說是孔子頭上有凹陷,所以取名為丘。晉成公名黑臀,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了……
孔子形象
“有信”即參照嬰兒出生時的情景取名。鄭莊公姓姬,名寤生。“寤生”的意思是難產。因為武姜生他的時候難產,於是便起了這麼一個名字。
“有類”即嬰兒的名字和父輩相關。如魯莊公姓姬,名同。取名為“同”字不過是因為他與父親魯桓公姬允同月日。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記得甘夫人生阿斗那一段。
是夜有白鶴一隻,飛來縣衙屋上,高鳴四十餘聲,望西飛去。臨分娩時,異香滿室。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
阿斗名字的由來便對應取名五原則的“有假”,即藉著事物來取名。電視劇裡演的是阿斗出生後,劉備當即取名,其實按照先秦時期的習慣,貴族之家的小孩出生滿3個月後,才會起名的。當然,阿斗出生時已經是漢末了。再者,秦漢時期一個人通常會有兩個名字,一個大名,一個小名。比如曹操,大名是曹操,字孟德,小名叫阿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小時父親給起的名字實在是太俗了,難登大雅之堂。長大了,尤其是功成名就的時候是一定要再取個大名的。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取名雖然質樸,但好歹也算是一個人的專屬。相比之下,殷商時期的帝王取名是絲毫不用動腦筋的,只要查查“黃曆”就行了。
如:祖丁、南庚、陽甲、盤庚(盤庚遷殷的主人公)、小辛、小乙、武丁(婦好的丈夫)、祖庚、祖甲、帝乙、帝辛(商紂王)。
不知道您瞧出規律了沒,“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殷商的三十一代帝王名,全部都與天干有關。這與一段傳說有關,相傳天上曾有十個太陽,分別被命名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一日輪值,十天就為一旬。於是,商代帝王出生於某一日,就以這一日的符號作為名字,為了避免重複,就在前面再加上“大(太)”、“中(仲)”、“小”或其他字元。也是相當省事了。
所以,就整體來看,無論是名亦或是字,先秦至秦漢時期的名字是非常通俗好懂的(現代人覺得不好懂主要是因為不懂文言文)。名字中也包含著那個時期獨有的時代風貌。正如四五十年代一樣,很多人的名字中都帶有建國、國慶、躍進、軍、紅啊等等這類反應時代特徵的字。
不管怎麼說,名字伴隨我們一生,取名時還需謹慎!如果實在不知該給孩子取什麼名,我這裡有個12字的秘訣: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
參考:
《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雁俠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華人的名字別號》任繼愈,商務印書館
《名字與文化》謝豔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說文解字》許慎
-
6 # how8
據說孔子名丘,是因為他頭頂中間高四周低,像尼丘山。
為何如此起名?這就說到周朝以來,華人起名的一些傳統了。
先說一個故事魯國有個大夫叫申繻,他對起名很有研究。魯桓公的太子出生後,問申繻如何取名。
申繻說:“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這段話,總給了周人取名的五個原則和六條禁忌。五個原則是信、義、類、假、象。所謂信,即以出生時與生俱來的特殊標記為名;所謂義,是根據出生時的祥瑞現象命名;所謂象,是以相似之物命名;所謂假,是可以假託萬物之名;所謂類,是可以取與其父親類似的名字。
六條禁忌是:不能以國家名為名;不能以官職為名;不能以山川為名;不能以隱疾為名;不能以畜牲為名;不能以器幣為命。否則會引起諸多不便。
五條原則信,“以名生為信”,就是用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特徵取名。比如,鄭莊公,名“寤生”,就是因為他出生時難產。而晉成公名“黑臀”則是因為有胎記。
義,“以德名為義”,就是用嬰兒出生時出現的某種道德方面的徵兆取名。據說,周文王出生時,有一隻紅色的鳥銜著一封紅色的信簡停在產房窗戶上,信裡寫了一堆吉祥話。所以,祖父公亶(音“膽”)父認為周文王能昌盛周室,為其取名“昌”(此說很多書有記載,但恐怕是後人附會的)。
象,“以類名為象”,這個簡單,就是根據嬰兒的外貌長相取名。據說孔子名丘就是這個原因。
假,“取於物為假”,就是用嬰兒出生時遇到的事物取名。孔子兒子出生後,魯昭公送來鯉魚祝賀,所以孔子給兒子取名“鯉”。
類,“取於父為類”,就是用嬰兒出生時與父輩的類同點取名。比如,魯莊公與父親的生日相同,所以取名為“同”。
-
7 # 老頑童374236889
據說孔子生來腦門大如小山丘狀,也就是俗話說的梆子頭。這樣的孩子天生聰慧過人,故爾取名孔丘。古人取名字很隨意的。天干地支、山河樹木、珍寶俗物都可以的。
-
8 # 逆襲的諸行無常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叔梁紇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兒子,小妾為他生了長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請求納顏氏女兒為妾。顏氏有三個女兒,只有小女兒顏徵在願嫁叔梁紇。顏徵在時年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成婚於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故謂之“野合”。
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意為頭頂凹陷),大概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嬰幼兒囟門凹陷,與營養不良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步好轉。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仲”所代表是孔子在家的長幼排序,古時兄弟姊妹的長幼順序是這樣的,伯(或孟)最長,仲次之(也就是老二),老三是叔,季最小。如果兄弟再多了怎麼排序呢?“皇氏五龍”排序是伯、仲、叔、季、少,但這種排序只適用於五個兄弟姊妹。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以季為末子外,伯仲以外皆稱叔。
對於古人取名或字,各有其用。名,一般單指人的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稱呼其弟子時都用名,如稱呼子貢為“賜”,是因為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關於古人取名的原則,《左傳·桓公六年》寫得明確:“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此外,古人還提出了取名需避開的六條禁忌,分別是: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古時男子在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則在15歲舉行笄禮時取字,一般都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或師長所賜。稱呼字一般都是為了表示對本人的尊重,或朋友之間的相互稱呼。大多數情況下,字的選取與名有一定的聯絡。大多數情況名和字的意思都是相通或互為解釋,比如屈平,字原,古語中“廣平曰原”,所以兩者意思相同。
-
9 # 學國學網
孔子是一個尊稱,他的本名叫:孔丘。
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對孔子為什麼叫孔丘有很明確的記載: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意思是說:孔子出生的時候頭頂是從四周向中間凹陷的,所以給他取名叫丘。
關於古人是如何起名與字的,給您分享一個影片~您就明白了!
回覆列表
史記載,孔子因父母在曲阜尼山禱告後而生,生時頭頂四周高而中間低,故名丘,字仲尼。仲,因其兄弟序二,長兄孟皮。此亦後世呼“孔老二"之由來。孔為氏,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