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蝸牛老楊
-
2 # 心向青山
東吳當然北伐過,而且不止一次。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而東吳曾經五伐合肥,可是東吳連一座合肥城都打不下來,還能如何北伐?
第一次,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
這一年,曹魏敗於赤壁,孫權隨即北伐,其中周瑜攻江陵曹仁,孫權親自攻合肥,合肥守將為揚州刺史劉馥,孫權圍城數月不克,最終撤軍。
第二次,公元215年
這一年本來是曹操南征東吳未果轉而出征漢中的張魯,於是便留張遼、李典、樂進防守合肥。
孫權看到曹操遠在漢中,便發兵攻打合肥。
但這一戰成就的卻是張遼,史稱張遼威震逍遙津。張遼將孫權團團圍住,淩統親率三百近兵衝入重圍,甘寧則引弓掩護,呂蒙、蔣欽死戰拒敵,之後淩統死戰救出孫權,眾人逃脫後皆痛哭流涕。
這一戰令孫權心有餘悸,即便是在許多年以後,張遼已經年老體病,孫權仍稱:“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第三次,公元233年
這一戰,孫權被魏將滿寵所敗。
第四次,公元234年
這一年,孫權趁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時,大舉圍攻合肥,這一戰守城的依然是滿寵,孫權大軍兵分三路,一路孫權親自率領,一路陸遜、諸葛瑾,另一路孫韶。
孫權久功不克,魏明帝曹睿親自率軍救援,於是孫權撤軍。
第五次,公元253年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其子孫亮即位,諸葛瑾之子諸葛恪成為託孤大臣之首。
公元253年,諸葛恪不顧眾人反對,領兵北伐合肥,守城的是魏將張特。
張特堅守一個多月,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率20萬大軍趕到,諸葛恪無奈只能退軍,退軍路上司馬師斷其後路,諸葛恪逃跑,魏軍斬首逾萬人。
因此,三國時期,蜀漢和東吳都是一根筋,蜀漢一定要出祁山,東吳一定要攻克合肥,但均無法成功。
與魏國相比,蜀漢和東吳的綜合國力相差甚遠,南方在當時遠未開發完成,三國的一統其實一直在等北方徹底完成整合。
-
3 # 講歷史的劉老師
首先,東吳實力是不比蜀國弱,但是人家並不傻,知道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
這裡要糾正一下,歷史上的諸葛亮主導的北伐只有五次,並沒有《三國演義》所講到的七次,況且如果真按照演義裡面進行的話,蜀國估計早就被北伐而拖垮了。再者,諸葛亮之所以要堅持北伐,匡復漢室,還於舊都,那是要報答先主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完成劉備的一生夙願。出師表裡面就有說到:“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從中也充分體現出了諸葛亮為臣忠誠、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高尚的人物形象,有關他的歷史事蹟也一直所受世人之讚頌。
而東吳為什麼不打曹魏,不是不打,而是真沒那個實力去打,原因有二。
一、實力不濟、為求自保
開始孫權也謀求過淮南合肥等地,但與曹魏的較量中,屢次失利,所以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與曹魏之間的巨大差距。也因此他開始為了自保而在公元219年偷襲了荊州,擒殺了關羽,東吳的地盤和人口由此擴大了一倍,孫權也在力圖縮小自己與曹魏之間的差距。
但自從東吳殺死關羽後,曹魏集團開始意識到東吳的隱患要比蜀漢危險的多,所以也開始一門心思想擊垮東吳。為求自保,在劉備病死白帝城,東吳擊退了曹魏的入侵後,東吳方面馬上派人聯絡蜀漢,迅速恢復與蜀漢的關係,雙方又開始締結同盟,對抗曹魏,防止曹魏方面把矛頭對準東吳。雖然也與諸葛亮聯手攻打過曹軍,但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去世後,東吳方面也是匆匆撤軍,自己連自保都有點困難,還想去攻打人家了,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二、內部困擾、地方叛亂不斷
當時東吳內部計程車族問題和反對孫權的叛亂分子也很是苦惱孫權。孫權也需要時間來消化佔領的荊州和交州,也需要時間來緩和自己與士族的關係,更需要時間去消滅江東的山越人。這一拖就拖了五年,五年時間孫權都沒有對外發動過大規模的擴張,直到公元228年,孫權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石亭之戰”,大敗曹魏軍隊,藉此一戰孫權在建業正式稱帝。
所以說,不是孫權不打曹魏,而是他的實力限制了他,東吳的實力與曹魏懸殊太大,根本打不贏,所以只能忍了。
-
4 # 歷史戲語
三國時期,曹魏最強是用事實證明了的;雄兵百萬雖誇大了,但少說也有一二十萬吧,戰將千員,就算一兩百戰將。
看看曹魏的實力,打垮袁紹這個昔日老大,那不是靠嘴皮子,靠的是實力。
曹魏北方整合,實力在東吳與蜀漢總和還強很多;諸葛亮數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最後一震動了曹魏;第一次兵進箕谷,前方趙雲,鄧芝失敗,退兵損失不大;馬謖街亭失守,讓蜀漢大軍差點退無路,進無道的地步。諸葛亮恐大軍難以保全,極速退兵。
最後一次和司馬懿決戰五丈原,火燒上方谷困住司馬懿,此戰若勝,曹魏更是恐慌不已。
諸葛亮六次北伐,均以失敗收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失算也。但能有北伐之心,憑蜀漢之力而不懼曹魏,其意義遠勝實際北伐。
諸葛亮北伐就是證明劉備夷陵之戰後,蜀漢的實力,雖不能攻取魏國之地,亦可讓曹魏不敢兵犯蜀境;以攻為守,好過固邊拒守。再者為了劉備夙願,匡護漢室,一統天下。
而東吳不是說的那樣沒有攻打過曹操,也是打過好幾次,主要是針對合肥,但都沒成功。
第一次是赤壁之戰後,曾曹操敗北,孫權親自率軍圍攻合肥,數月都打不下來,只好退兵。
第二次又是孫權親率大軍攻打合肥,反被張遼截擊在逍遙津渡口,差點被張遼擊殺,幸有孫權手下拼死突圍,才脫險。
第三次又攻打合肥,被魏將滿寵所敗,無功而返。
第四次又遇到滿寵不說,魏明帝親率大軍救援,孫權只好收兵。
第五次是諸葛格帶兵圍攻合肥,被魏軍守將張鐵採取只守不出的策略,讓東吳大軍一個月找不到突破口;此時司馬懿派弟弟司馬孚帶軍來救援,諸葛格反被司馬師截斷後路,斬殺逾萬人。
蜀漢如採取魏延之策,雖敗但給曹魏打擊很大,但諸葛亮認為此策太過冒險,沒有采納。自己六次都是從祁山出,為何不從另外一個地方進攻呢?孫權和諸葛格為何只認準合肥,不從其他地方進攻呢?假如蜀漢和東吳聯合攻取合肥,合肥就成為決戰之地了,若蜀漢和東吳勝,三國格局還要延續更久,若敗魏國更早一統。
-
5 # 歷史的陪伴者
三國曆史是中華歷史一篇浩瀚璀璨的詩歌,精彩的描繪了一個個歷史故事,尤其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更是把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寫的如同美酒般,讓人如痴如醉。為什麼東吳不打曹操呢?原因如下:
第一、實力不夠強大。
三國時期,實力最雄厚的是曹魏,其次是東吳,最後是蜀國。東吳自保有餘而取天下不足,他們最厲害的是水軍,但是取天下靠的是步兵和騎兵。東吳水師堪稱天下第一,步兵和騎兵卻遠不如蜀國和曹魏。因為東吳有長江天塹,所以水師則自保的武器,故只能自保而不能謀取天下。
第二、沒有充足的理由。
蜀國打曹魏是為了匡扶漢室,恢復大漢雄風。再次曹操把持皇帝,使得皇帝成為傀儡。而劉備自稱漢室宗親,自然有責任和使命匡扶漢室,在世人眼裡劉備是出師有名,打曹魏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是,東吳不一樣,就算東吳真來個清君側,世人都會說東吳想把大漢天下據為己有,那這和曹魏又有什麼區別呢!
第三、形勢不允許。
東吳的戰略方針跟蜀國差不多,也是先讓天下形成三國鼎力之勢,待另外兩國打得兩敗俱傷時,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東吳貿然攻打曹魏,那麼蜀國有可能趁虛而入,那麼最終坐收漁翁之利就是蜀國了。故而形勢不允許東吳攻打曹魏。所以,東吳的外交策略是聯劉抗曹。
-
6 # 盜帥夜留香YE
總結題主的問題,無非就是想問,明明有實力更加強大的魏國存在,吳國為何還是要針對蜀國?
如果把時間點放在赤壁之戰前後,那說蜀漢實力比較弱,還是情有可原的。
赤壁之戰前,劉備那就是惶惶如喪家之犬,茫茫如漏網之魚,連個根據地都沒有,完全談不上實力不實力的,甚至連一方諸侯都算不上。
赤壁之戰後,劉備襲取荊南四郡,又向東吳借了南郡,這才有了初具規模的根據地。
荊州原有七郡,南陽郡和二分之一的南郡在曹操手中,江夏郡在孫權手中,只有剩下的四個郡以及二分之一的南郡,才是劉備的地盤。
因此在這個時間段,劉備和孫權還是全心全意的聯盟階段, 孫權或許有些不爽,但絕對沒有想過要與劉備作對。
但荊州在孫權的心中,始終都是一個疙瘩。
不取荊州,孫權難安。
後來劉備取西川,益州基本上落入劉備之手,孫權就開始著手討要荊州。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孫權拿回去的。
但之後的孫權並沒有多餘的動作,而是選擇了與劉備議和。
直到劉備在漢中大敗曹操,徹底拿下益州全境的時候,孫權才真正坐不住了。
曹操始終都是懸在孫劉兩家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兩家始終都是在曹魏的淫威下猥瑣發育。
孫權也想過北伐,但是在合肥被張遼打得抱頭鼠竄,根本難越雷池一步。
可劉備居然在漢中正面擊敗了曹操,這在孫權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在孫權的心中,孫劉兩家雖然聯合,但是孫為主,劉為副。
可現在劉備居然大敗曹操,是否就標誌著孫劉之間的關係要逆轉了呢?
基於此,孫權才急於拿回荊州,從而遏制住劉備的發展。
只要劉備集團的發展,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孫權是樂於讓劉備集團去牽制曹操的。
所以我們看到,江陵之戰過後,孫權沒有絲毫擴大戰果的意思。
而且在夷陵之戰後,孫權也願意積極促成孫劉兩家的聯合,並且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也從未給蜀國使過絆子。
所以孫權之所以要跟蜀國作對,完全是出於一個自保的目的,並不是真的和劉備過不去。
-
7 # 曹老師xixi
蜀漢最弱確實不假,東吳實力比蜀強也不假,但是東吳沒有打曹魏卻並不是事實真相。三國時期,三個勢力相互開戰,只不過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以及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比如《新三國》《大軍師》中,後期對於東吳的描述不會太多,尤其是對於魏吳之間的戰事也是一比二過,所以導致吳國存在感很低,給普通人一種吳國後期沒有什麼事情的感覺。
實際上魏吳之間的戰役並不比魏蜀之間的戰役少,就不說曹魏主動征討東吳那幾次戰役,就是東吳主動打曹魏就有好多次,下面我自曹丕稱帝以後,孫權主動出擊曹魏的戰役依次列舉如下:
北伐江夏
226年曹丕三路伐吳結束後鬱郁而逝,孫權借曹魏政權更替,企圖北伐襲取江夏,以得到荊州全境,孫權親自率領大軍進軍江夏,命諸葛瑾牽制曹魏襄陽兵力,結果諸葛瑾很快被在襄陽的司馬懿所擊敗,而孫權遭遇了曹魏名將文聘的拼死抵抗,隨後魏臣荀禹前往江夏,於路乘山舉火,最終孫權懼怕退軍而走。
北擊山越
孫權在大敗曹休之後,於229年在建業稱帝,但此時在建業不遠存在一定的曹魏勢力威脅建業安全,山越地區的部隊作為曹魏在邊境的地方武裝組織戰鬥力十分有限,多次被孫權擊敗,後期山越地區被孫權劃入吳地。
再戰合肥
合肥一直是孫權佔領江淮地區的一塊心病,之前多次被張遼吊打,然後如今張遼去世已久,孫權於230年開始準備第三次親征合肥,此時合肥守將為曹魏重臣滿寵,滿寵集結大軍營建新城,一舉擊退孫權大軍。
四戰合肥
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聯合東吳共同發兵,孫權再次集結大軍四戰合肥,此時孫權是三路並進,十萬集結,全明星將領,對於合肥勢在必得,曹睿知道東線危機,親自率軍前往合肥,在曹睿的逼迫下,孫權又被滿寵擊敗,孫權在退軍過程中,還被滿寵追擊,傷亡慘重。
再戰江淮
238年滿寵重病撤離合肥,239年曹睿因病去世,孫權再次看到了佔領江淮的契機,趁著曹芳新立,曹魏政局不穩,240年孫權繞開傷心之地合肥,派大都督全琮直取淮南,大將軍諸葛恪攻打六安,結果被曹魏江淮地區最高長官王凌擊敗,往後東吳再無力北伐曹魏。
所以說,在諸葛亮出祁山的那麼多年裡,東吳孫權也不是坐著看的,也攻打了曹魏好多次,除了清理掉了建業附近巢湖南部的曹魏地方武裝組織外,其他的大戰役都是殘敗而歸,不愧是號稱孫十萬的男人,難怪有一句話形容曹魏中後期的戰局,“曹魏三線守國疆,西線打的直噢噢,南線坐地樂呵呵,東線經驗刷不停。”
-
8 #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關於題主的問題:三國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7次北伐(應該是5次),為何實力強的東吳不打曹魏?
這裡要分開來分析這個題目:
首先要看蜀漢為什麼要北伐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至於為何要進行北伐,要從源頭說起,這個源頭就是《隆中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軍事集團提出了一個清晰的發展戰略,原文為: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劉備軍事集團與諸葛亮一開始的目標是一統中原、還於漢室。這是蜀漢建國的核心精神。而尤其像諸葛亮這樣的儒生,國家與君臣觀念極強。當然這也成為他後劉備時期沉重的政治包袱。《隆中對》中規劃得非常明確:曹魏集團人才濟濟,不可迅速拿下,孫吳大地固若金湯,可以合作。先取荊州,後取益州,天下有變,則兩路齊發。這裡為什麼說天下有變就北伐,而不是東征呢。那是因為蜀漢堅定地認為篡漢者是曹魏,而不是孫吳。所以必須北伐,才能證明其起兵與最後建國的正義性。
當然,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決策,雖是在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以成霸業的正確軍事舉措和重要戰略方針。但也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劉備死後,留下一個爛攤子。朝野上下不平、接班人不力、蜀地三股勢力暗箱爭鬥。這三股勢力分別為:
第一股勢力是:劉備入川時帶去的荊州人士組成的“荊州集團”,他們佔據了蜀漢政權的主導地位。
第二股勢力是:劉焉父子入川時從東州帶過來的親信所組成的“東州集團”,即益州前一任主人。
第三股勢力是:益州本土豪強、名流人士和一些在當地德高望眾的世族所組成的“本土士族”,不受蜀漢政權的待見。
三股勢力矛盾重重,荊州集團與本土士族基本上算是強龍與地頭蛇的關係,劉備在位時多次鎮壓國。後劉備時期,諸葛亮採取親和政策,但仍舊不信任。且諸葛亮時期實行的是“嚴刑峻法”“依法治國”,士族集團頗有怨言。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益州疲敝,此城危及存亡之秋”。益州危在哪裡呢?此時諸葛亮早已與東吳結為友好同盟。赤壁之戰後,曹操已退回北方,曹魏對他並無威脅。其實,諸葛亮所謂的“危及存亡之秋”的“危”恰恰就在蜀漢內部。這也就是他要發動“北伐戰爭”的根本原因。因為只有透過發動戰爭才能轉移注意力,緩解國內的階級矛盾,達到空前團結的目的。
那麼反過來,我們再去分析實力相對較蜀漢強大的東吳,為何不進行北伐。
孫吳不北伐的原因這也得從東吳版的《隆中對》即孫權與魯肅的《榻上策》說起: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文中的魯肅的建議中,重點在於守荊州、據長江,三分天下,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意思很明顯,就是誰也吃不了誰,守住江東以觀時局之變。孫權雖一開始未在明面接受,但在後來的一切所作所為當中,無不貫徹魯肅一開始的建議。可以說如果蜀漢政權的守是“以攻為守”,那麼孫吳集團的守就是“韜光養晦”中略帶“流氓行徑”了。
況且,孫權是位極為成熟的政治家,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情義是為利益服務的。孫權沒有諸葛亮的政治包袱(平定中原,匡扶漢室),又有父兄二人打下的江山作為基礎,留下一批忠實的文武權臣相輔佐,而東吳富饒的物產又使經濟基礎較為穩定。此時曹魏依舊強大,蜀漢佔據長江上游,又有蜀地天險,易守難攻。如此,那就守著江東即可,沒有大動干戈的必要。
因此,這就是三國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5次北伐,而實力較強的東吳卻不打曹魏的原因。
回覆列表
我們現在知道的蜀漢在當時就叫“漢”,“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一直是其對外宣稱的口號,如果不攻打曹魏,那麼蜀漢就不會得到認同了。
蜀道難!蜀地雖然易守難攻,想得到長足的發展,把國家做大做強也是困難的。如果不衝出成都平原這個安逸的小盆地,那麼結果無非就是在安逸中消亡。
作為蜀漢的創始團隊,其成員大多是中原人士。他們不可能獲得蜀人的普遍認同,在蜀地也難免會有客居之感。作為古人應該更重視故土,所以打回中原應該是大家共同的願望。
反觀東吳,不管是孫權還是他的創業軍團都是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孫權繼承其家族的基業,不用揹負什麼滅曹興漢的重責,能夠成為一國之君於法於理都已經很難說通了。天下人盡知曹魏實力數倍於孫吳,況且江東之地是魚米之鄉,江東父老同心同德,孫吳沒有理由自討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