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童丶哪吒煮歷史
-
2 # 破乞
1.“和親”是中國古代一項與異族之間保持暫時和平的辦法,歷史上也有很多因為和親而名留青史的中原女子。名義上她們都是“公主”,但實際上,皇帝哪裡會捨得真的把自己的公主嫁到那樣遙遠的地方去受罪?所以很多都是出嫁之前從宮女中挑選出來封的公主。
2.和親當然不只是將公主嫁過去這麼簡單,同時還要配送大量的嫁妝。其實就是透過一定的妥協來換取朝廷的某些目的。當然還有的和親算是上朝對匈奴的一種撫慰,彷彿是皇帝給臣子的一種賞賜。
3.中原人向來就看不起遊牧民族,把遊牧民族的地方稱作苦寒之地,遊牧民族很少洗澡,一股臭味。私下猜想,一般人不願要這樣的女子,琴棋書畫一竅不通,一字不識,還一股羊騷味。不過遊牧民族經常將王子放在中原當人質。
-
3 # 牧漁子
和親是個政治事件,也是政治策略,不是娶個老婆那麼簡單。
一、和親公主是政治的犧牲品,也是政治態度。之所以把漢朝公主嫁到匈奴,一方面是匈奴希望在姿態上保持對漢朝的壓制,一方面是漢朝為了換取邊境的安寧。匈奴單于連漢朝公主的面都沒有見過,根本談不上是不是應為漂亮而看上了。漢朝送公主和親是一種政治姿態,傳遞的是向匈奴服軟的訊號,來換取時間發展自己的力量。而匈奴在漢武帝之前的時代,一直保持對漢朝的進攻態勢,他們沒有必要向漢朝傳遞和平訊號。比如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王室的和親,那是相互的,是政治聯盟,是兩國和好的態度。而匈奴需要保持對漢朝的戰略壓制,你要是送個公主去恐怕會給匈奴本身傳遞錯誤訊號,各個部落也會很納悶,什麼,跟漢朝和好了,以後不能去南邊搶東西了?所以,匈奴不可能嫁公主過來。也就是說匈奴公主醜不醜跟能不能嫁過來沒半毛錢關係。
二、漢朝皇帝執行的是韜光養晦的政策,遲早要對匈奴進行反擊的,根本沒有娶匈奴公主的必要。漢朝自劉邦遭遇“白登之圍”後,一直被匈奴按在地上摩擦,這些恥辱在漢朝皇帝中一代一代相傳,並銘記在史冊中。漢武帝劉徹之所以那麼很匈奴,拼盡全國之力也要復這個仇,就是因為他從小就接受著要報大漢朝百年恥辱之仇的教育。你想,哪個皇帝還會想去娶個匈奴公主來掣肘自己。當時匈奴兵強馬壯,保持著對漢朝的戰略優勢,匈奴公主要是真嫁到漢朝,那地位恐怕不是皇后也是後宮一霸,到時皇帝該把她放在什麼位置呢?這不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這個暴脾氣是要把匈奴趕盡殺絕,不是想和平共處,所以,也不會有娶個匈奴公主的想法。
匈奴公主生在草原,被漢朝人認為是野蠻民族,非禮儀之邦,匈奴女人不懂琴棋書畫,不會紡紗繡紅,根本不是漢人眼裡的“美人”。也許長相不差,但皇帝見了估計也沒性趣。但匈奴公主沒有嫁到漢朝,跟長相真沒關係,而是當時的政治決定的。
-
4 # 鹹魚翻身周星星9527
這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漢朝皇帝與匈奴和親,目的在於穩定匈奴,獲取邊境的安穩。送去美女的同時,還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圖的就是一時安穩。再說,嫁過去的女人,也不是什麼公主,或者真正的王室女子。而是一些宮女或者獲罪家庭的女子。皇帝認了乾女兒,封了公主,再嫁過去。匈奴的女子,不知道長得醜不醜,但是一點可以肯定,肯定沒有中原女子溫柔,懂事。北狄之地,文明並未開化,文化程度絕對的不高。皇帝們是看不上她們的,娶了也是娶個麻煩。哈哈,個人的觀點,笑納咯。喜歡的話關注我一下。
-
5 # 執著的放牛娃
每個民族的姑娘,都有長的好看的,匈奴也不例外,所以說"匈奴公主長得都醜"是不對的,至少不是漢朝皇帝不娶匈奴公主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漢朝皇帝之所以不娶匈奴公主,主要有兩個原因:
▲匈奴公主
一、漢武帝前,敵強我弱,匈奴人不會把公主下嫁漢朝就漢匈關係而言,女人其實就是一件禮品,是政治上表達誠意的工具。和現在中國送熊貓給其他國家,目的和功效都差不多。
自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後,漢朝就對匈奴敬而遠之。對內,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積蓄實力。對匈奴,咬牙忍耐,透過和親的方式,以最小的代價,把一個帝國未來發展的機會壓在一個個女人的胸脯上,直到漢武帝時,這種局面才大為改觀。
從匈奴的角度來講,所謂和親,就是漢朝用女人來換取短暫和平、求發展。既然大匈奴強而漢朝弱,他們骨子裡根本看不起漢朝,普通匈奴人尚且不與漢人通婚(張騫除外),更何況他們高貴的公主殿下?嫁給漢朝皇帝?一個弱者,他配麼?
二、漢武帝后,我強敵弱,不屑於娶匈奴公主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小時候,他親眼目睹了姐姐南宮公主屈辱的遠嫁匈奴的場景,自那時就發誓有朝一日劍在手,斬盡天下匈奴狗。所以他登基後,立刻開始部署的作戰事宜。
他先是聚集重兵於馬邑,亮劍匈奴,雖因走漏訊息而無果,卻掀開了漢匈關係新篇章。此後,透過衛青、霍去病等將領持續不斷的打擊,匈奴元氣大傷,不得不遠遁漠北,舔舐傷口,並放低姿態,向漢朝低頭哈腰。再後來,匈奴內亂,實力大減,漢元帝時匈奴單于呼韓邪甚至主動向漢朝稱臣,請求成為漢朝女婿,於是便有了昭君出塞。
當我強敵弱時,為什麼漢朝皇帝卻從來沒想過娶匈奴公主為妻呢?
一是內心的驕傲感。我大漢文化博大精深,漢朝女人知書達禮,有些良好的文化薰陶,一舉一動符合規矩。這些,野蠻之地的匈奴女人,又怎麼能和我們比?
二是戰勝者心理。華人作為戰勝者,向來有寬恕原理。你看,當初你強我弱,你非得逼著我嫁公主過去了。現在,我強你弱,如果我也逼著你嫁公主過來,那和你有什麼兩樣?作為戰勝者,戰勝而不索取,才能更加體現我泱泱大國風度!就像後來明朝鄭和的艦隊,可以橫掃周邊國家卻沒有,而是為他們帶去和平。"能而不為",方為大丈夫,大國氣象。
總結語: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誰實力強,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匈奴強,所以他就逼著我們和親。
但漢民族是禮儀之邦,向來講究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寬於待人。所以,當我們強大了,我們更在乎的,是展現泱泱大國風度,各國各民族互相尊重,和平相處,親如一家,共同發展。
這是我們的文化使然,也是我們骨子裡面對和平的追求和愛好。如今,美國到處煽風點火,我們則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各國共同發展,和睦相處。兩種思路的對比,一目瞭然。誰優誰劣,歷史是最好的檢驗官。
-
6 # 凌煙閣論史
因為匈奴公主醜,才沒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匈奴幾十上百萬人口,選出幾個長得漂亮的不難,因此不是匈奴公主長得醜。
沒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因為匈奴沒有必要採用和親的方式與漢朝交往。
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和親,是漢朝的對外的一種政治手段;和親,是漢朝處於弱勢之時的權宜之計,強勢之時的態度宣示。
匈奴如果對漢朝採取和親政策,這將違背遊牧政權的天性,危害他們自身利益。
為什麼這麼說?請看凌煙閣下面的分析。
一、和親是漢朝的對外政策手段,由國家利益決定是否和親。公元前198年,匈奴冒頓屢次侵擾漢朝北部邊境。漢高祖劉邦很憂慮,問建信候劉敬該怎麼辦。劉敬說;“天下剛剛安定,士兵們因兵事還很疲勞,不宜用武力去征服冒頓。冒頓是用暴力建立的權威,我們也不能用仁義去說服他。唯獨可以用計策,使他的子孫長久做漢的臣屬,然而我擔心陛下做不到。”劉邦問:“什麼辦法?”劉敬回答的大意是:建議劉邦把嫡女大公主嫁給冒頓,同時給予豐厚賞賜,將來冒頓的兒子就是劉邦的外孫,他如果繼位,外孫子不會和外祖父對抗,匈奴就可以不戰而臣服。劉邦認為很好。因呂后捨不得親生女兒,最後從民間找來一名女子,與匈奴冒頓單于和親。
劉邦經過白登之圍後,瞭解了匈奴的強大,因此對於劉敬和親的建議立即採納。
此時,正是漢初時間,剛剛經過戰亂,國力虛弱。因此漢朝採用和親的辦法,安撫匈奴,以維持邊境的和平,這是處於弱勢時的權宜之計。
後來,漢朝經過70多年的發展,到漢武帝時已經有力量反擊匈奴的侵擾。在又一次大勝匈奴之後,匈奴主動派人來向漢朝求和親。
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又一次大規模出塞攻擊匈奴,漢朝大勝,消滅了匈奴軍隊八九萬人;匈奴被迫遷到很遠的地方,沙漠以南沒有匈奴的王庭了。此時,匈奴派使節到漢朝來求和親,結果被漢武帝直接拒絕。
這種情況下,漢朝實力強盛,此時漢朝對和親的態度,其實就是對匈奴的態度。同意和親,就表示願意緩和與匈奴的關係,匈奴也就敢向南靠近一點,不至於跑到那麼遠的北方寒冷地帶。拒絕和親,就表示不願同匈奴緩和關係,還要繼續打。
因此,和親這種對外政策手段,漢朝是根據國家戰略靈活應用的。
二、和親卻不是匈奴的外交手段。匈奴一旦對漢朝採用和親手段,將把自身陷於被動。和親這種手段,是儒家文明追求秩序的選擇。中原王朝在儒家文明的主導下,一般內斂,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是優先事務,外出侵擾其他政權很少。
而匈奴這種遊牧政權就不一樣了,處處需要主動。主動追逐豐美的水草,就是他們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如果被動等待,他們都會被餓死。
因此,匈奴對漢朝表示是否和好,只需要用行動表達就行了:好,就不來侵擾你;不好,就派騎兵經常來搶掠。
假如匈奴把公主嫁給了漢朝,那麼當草原遇到天災、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去搶掠漢朝呢?搶,公主就變成人質,公主被殺是小事,更嚴重的是把自身陷於不道德的境地。如果不搶,那將眼睜睜看著部落凍餓而死。這樣一來,和親反而成了匈奴作繭自縛的方式。
所以,匈奴沒有必要也不能對漢朝採取和親政策。匈奴自有他自己表達和與戰的方式。
三、為什麼和親只是中原王朝的專利?這是文化的特點決定的。儒家文明需要植根在定居的農耕文明基礎上。而農業生產的特點是週期長,春種秋收,至少要一年才能見到成效。這就特別需要穩定的環境。因此,中原文明(包括漢朝)的一大目標是保持和平穩定。
而農耕文明因為自然和人文的原因,有波峰期和波谷期。天災、氣候變化等自然原因,會導致農業欠收,國力就下降。改朝換代的戰爭,是人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低谷。漢朝初年就是後一種原因導致的國力衰落。
儒家文化在追求秩序的目標下,對外政策的手段非常靈活。漢朝有和親,後代還創造了稱臣、稱兒、稱侄、歲幣等等手段,這些手段的目標都是保持秩序,維護皇權。
王朝需要穩定,但有趕上國力衰弱,因此,用和親手段安撫匈奴,就成了漢朝的一個可選擇手段。
而當中原王朝強盛之後,和親手段又成了朝廷其他戰略的表達手段。
漢朝強盛了,對和親的態度就變了。漢武帝拒絕匈奴和親的請求,表達了不願意與匈奴維持現狀的態度。
漢朝時北方邊患只有匈奴,因此和親的目標很明確。後來到了隋唐時,因為遊牧民族有突厥、吐谷渾、薛延陀、回鶻等,還包括高原的吐蕃,和親可以達到的戰略目標就多了。
一是和親可以與遊牧政權結成軍事同盟。公元627年,西突厥和唐朝有意和親,以共同對付東突厥,最後被頡利可汗阻撓,和親沒有執行,但西突厥與唐朝關係相對更融洽。二是和親可以分化瓦解遊牧政權。公元597年,隋文帝用和親手段,成功地離間了突厥的突利可汗(小可汗)和都藍可汗(大可汗)之間的關係,減輕了邊患。
用和親來實現結盟、離間等目標,也是為了追求中原社會的和平與秩序。
結語:和親是中原王朝的專利。匈奴遊牧政權因為生存環境惡劣,抵禦風險能力低,遇到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只能冒險搶掠中原。是否搶掠中原,主要是客觀條件限制,與他們有沒有公主嫁到漢朝無關。農耕社會孕育的儒家文化,極度追求和平與秩序,因此為了這個目標,和親才成了一種手段。
而匈奴遊牧政權的生存,更多地依賴老天,當整個部族的生存出現問題的時候,只能冒險來中原碰運氣。他們不會因為有一個公主嫁入漢朝就不這麼幹。所以,匈奴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對漢朝採取和親政策,匈奴自有他自己表達和與戰的方式。
(完)
-
7 # 不是一隻好鳥
為何沒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的情況。
漢匈和親,是把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單于,並且隨同陪嫁大量的財物。如果要是把匈奴的公主嫁給漢朝的皇帝,那麼是不是要陪嫁大量的財物才合適。如果要是這麼做的話,就違背了匈奴是來搶劫不是來當散財童子的本意了。
就是漢朝這些士大夫對匈奴的認識方面,雖然漢朝初期經過戰亂,國力不強被迫和親但是漢朝的這些人是從心裡蔑視匈奴人的。自然的不能把匈奴人放到自己眼前晃悠。就眼不見心不煩。
還有一點,匈奴要是把公主嫁過來了,匈奴人就直接進入朝堂了。而漢朝的外戚掌握著很大的權利。從漢初的呂氏外戚一直到漢朝末年王莽代漢立新,外戚一直活躍在朝堂。雖然匈奴人沒有佔領中原王朝,但是卻直接佔據中原朝堂的高位。憑著匈奴的武力威懾和內部匈奴高官的引導,說不定匈奴人就和平統一了漢朝。
說句題外話,漢朝與匈奴的和親開始於漢高祖劉邦時期,憑著劉邦的人品別說長得醜點,就是讓他取一匹母馬,估計他也能夠捏著鼻子認了。
-
8 # 君山話史
很多人不瞭解和親政策,以為是因為西漢打不過匈奴,所以搞和親,下嫁公主來穩定匈奴。這是大錯特錯的。漢朝著名的劉細君公主、劉解憂公主都嫁給烏孫王,難不成漢帝國也打不過烏孫麼?和親的實質,是以夏變夷,以達到同化異族的目的。事實上,匈奴最終也是被同化了。
第一,婁敬為什麼提出和親政策和親政策是漢初婁敬提出來的。
當時婁敬對劉邦說:匈奴是化外之人,不是靠仁義可以感化的。那麼要用什麼手段呢?婁敬提出以公主下嫁匈奴單于,即和親。
婁敬的意思是這樣的:漢家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後,其子以後繼位,就是漢家皇帝的外孫,敵國關係便可以慢慢轉化為親戚關係。這種政策提出的背景,與中原華夏文化重親的傳統是緊密相關的。古代華夏文明是遠遠領先的,華夏政權即便武力不行,在文化上也是充滿優越感的。婁敬的本義,不僅是在血緣上改造匈奴,同時也是要把華夏文化滲透到遊牧民族中,也就是所謂的以夏變夷。
第二,為什麼漢公主嫁匈奴,而匈奴公主不嫁給漢朝皇帝呢?其實,婁敬已經講得明白了。嫁漢家公主,漢朝皇帝在輩份上就是匈奴單于的岳父,如果生下的兒子以後繼任單于,那就是漢朝皇帝的外孫。如果反過來呢?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那麼皇帝豈不要叫單于岳父嗎?這就吃大虧了。
很多人對和親政策有非常大的偏見,這是因為以當代的觀念去解讀古人,故而出現偏差。實際上,不止是漢帝國有和親政策,匈奴也有和親政策。匈奴也是把很多公主,嫁到小國去,比如烏孫、車師等,以增加在這些國家的政治話語權。因此,千萬不要把和親等同於示弱。事實上,歷史和親最多的兩個朝代,即漢代與唐代,都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
第三,以武則天時期一個和親例子,來看古代華人的和親觀念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瞭解古代和親的觀念,我舉一個唐代的例子。
武則天時期,東北的契丹爆發叛亂,朝廷屢屢出兵,屢屢敗北,連名將王孝傑都死於非命。此時,突厥默啜可汗不失時機地表態,願意協助朝廷擊破契丹。不過,默啜可汗開出三個條件,其中一條是和親。但是大家注意,默啜可汗的和親,不是迎娶大唐公主,而是要把女兒嫁給大唐親王。
由於武則天無力剿平契丹,故而同意默啜可汗的條件。後來,契丹叛亂被鎮壓後,武則天要兌現原先的承諾,答應與突厥和親。公元698年,她詔令淮陽王武延秀前往迎娶默啜可汗的女兒。
這樁和親與歷史上以往的和親都不一樣,需要好好說一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帝王之家的女子出嫁到蠻族,並沒有中國帝王之家的王子迎娶蠻族的女子。默啜可汗卻反其道而行,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中國皇族的親王,自己來當中國親王的岳父大人。朝臣張柬之極力反對說:“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有迎娶蠻族女兒當王妃的。”武則天大怒,將張柬之貶出京城。
武則天選來選去,選中了自己的侄兒武延秀,帶著一份鉅額聘禮前去迎娶默啜可汗的女兒。這次和親最後沒成功,默啜可汗厲聲道:“我要把女兒嫁給李氏皇族,怎麼冒出了個姓武的小子?這小子可是唐朝皇帝的兒子?”
這件事之所以值得講,是反應了古代華人的和親觀念,並非今天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現在很多人認為,嫁公主的一方是吃虧的,其實不然。嫁公主的一方,一般是帶有“賞賜”的色彩,是居於優越感的一方,實質是以一個公主換取巨大的政治利益。正如張柬之反對的那樣,為什麼都是中國嫁公主到外地,而不是蠻族嫁公主到中國呢?因為中國皇帝是要當人家的岳父,不是要當人家的女婿。
回覆列表
那麼,漢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考慮什麼政治問題呢?
最重要的問題是“和親”。要知道,漢人對“和親”的理解和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對“和親”的認識,是用女人換和平。但漢人不這麼認為。漢人覺得,把漢朝公主嫁給匈奴,是對匈奴的一種“施恩”。因為漢朝天子居於中原地區,是上邦大國。匈奴居於邊陲地區,是蠻荒下國,所以說把公主嫁過去是“施恩”。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把匈奴當作“列傳”來寫。我們知道,“列傳”都是寫給那些“侯國”的。如果是“王國”,至少也得是“世家”。司馬遷的這個安排,也可以看作是漢人普遍的思維認識。
既然漢朝皇帝把公主嫁給匈奴,是一種“施恩”,那麼,把匈奴女子嫁給漢朝皇帝,那叫什麼呢?那可就是對這個女子極大的抬舉。問題是,漢朝皇帝有必要抬舉匈奴嗎?漢朝對匈奴一貫是“打撫”結合,抬舉了匈奴,對漢朝並沒有什麼好處。
除了考慮“和親”外,還有就是“德行”的考慮。古代皇帝娶嬪妃,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德行”。“德行”是一種禮儀問題。匈奴女子出生了蠻荒地區,從小很少接受“德行”的教育,因此,把這種沒有經過教化的女子娶到中原來,進宮當皇帝的妃子,顯然是不恰當的。
當然了,禮儀問題,其實也是政治問題。因為中國古代是禮治國家,禮儀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問題。
也因此,漢朝皇帝不會考慮娶匈奴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