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北老實人
-
2 # 豫農鄉村每一天
2.一般在山林散養雞很少爆發傳染病,所以預防費用較低,主要是飼料成本和雞苗成本。
3.現在養殖國家有規模要求,最好去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諮詢一下,避免造成損失
。
4.其實養雞在養殖業風險是很高的,一旦爆發傳染病就不好控制,建議最好有專業人員指導。
-
3 # 豆豆妞妞媽媽
散養雞近些年逐漸興起,它們生長緩慢,活動範圍大,肉質和雞蛋口感更好,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在山區養殖過程中,有大量的優質青綠飼料,從而減少了人工投餵的次數和數量,減少了飼料成本,但是很多養殖戶並沒有因此而掙錢。
散養雞的現狀:成活率低
散養雞養殖興起比較晚,雞的品種繁多,每個地區天氣特點不同,很難形成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加上從業人員文化層次高低不同,經驗不足,導致很多新人養殖失敗。
在一線實際情況中,保證養雞的成活率,需要從場地選擇,常見病情防治方面下功夫。
場地選擇:
山區養殖,存在主要問題是雨水,潮溼的環境,天敵的捕食問題。選擇場地需要重點考慮這些因素。
水源:
養雞過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選擇水源一定要乾淨。我在一線遇到過一個情況,雞場附近有河水,但是裡邊生活排汙非常嚴重。新手養殖戶採用河水餵雞,導致雞的腸道疾病頻繁發生。
地勢:
地勢也很關鍵,儘量選擇山腰地勢平坦的地區,排水方便,Sunny可以照射的區域作為雞舍。太Sunny有很好的殺菌功效,可以減少很多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不要選擇山谷,一次發大水,可能會導致全軍覆沒。我的客戶就遇到過辛苦養殖幾個月的雞,最後什麼都沒有,損失幾十萬。
雨季長的地方,需要注意雞舍防水,加深排水溝或者採用雞舍內網養的方式,減少晚上雞群休息在潮溼的地面,發病率上升。如果晚上溼冷,扎堆死亡的情況會出現,就得不償失。
位置:
選擇的場地,要方便飼料進入,銷售成雞的出入。而且這些位置相對性野生動物活動的頻率也會少。
有的新手選擇深山環境不錯,但是養雞越來越少,最後死不見雞的情況讓人很頭疼。這些都是我們在一線遇到養殖戶發生的教訓。
選擇好位置,建好場地,還需要注意散養雞在各個階段的常見病,做好防治,才能提高成活率。
散養雞的常見病:
一 沙門氏菌。
散養雞的種源淨化不夠嚴格,沙門氏菌問題偏重,加上散養雞的育雛室都比較簡陋,育雛溫度不穩定,導致沙門氏菌是養雞的第一個關卡。
沙門氏菌主要表現就是雛雞白痢,雞雛羽毛蓬鬆,脫水,逐漸死亡。
對於這塊主要採用高溫育雛,雞舍育雛溫度從37左右開始,逐漸降溫,同時使用恩諾沙星等作為開口藥,減少沙門氏菌的危害。
二 受涼感冒。
受涼感冒是散養雞最常見的問題,也是導致散養雞高死亡的主要問題。育雛期間保溫性不好,育成雞淋雨,天氣變化降溫等,都會導致散養雞發生感冒。
散養雞抵抗力強,感冒不會導致雞直接死亡。但是反覆感冒會導致雞抵抗力下降,繼發感染大腸桿菌,發燒等症狀。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晚上扎堆,弱雞踩踏致死,同時發病嚴重的雞,產生敗血症,零星傷亡。
這樣每天的零星傷亡,在不經意間,成為了雞群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
應對措施:
1 天氣降溫注意雞舍四周擋風保暖,白天四周遮擋可以揭開,讓雞舍通風換氣。晚上遮擋,防止受涼。
2 散養雞凍不死,但是也怕冷。晚上雞舍溫度過低,可以人為隔斷,降低空間達到保溫,或者採用加溫的方式,給發病的雞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有助於雞病恢復,減少晚上踩踏死亡。
3 雞舍使用棲息架,地面鋪乾燥的墊料,減少死亡。
三 病毒性雞病。
病毒性疾病,主要就是就是新城疫和流感的危害。散養雞很多沒有完善的疫苗防疫體系,但是新城疫和流感必須要做,這樣可以減少大面積的病毒性疾病導致的直接死亡。
四 腸道疾病。
散養雞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就是球蟲,絛蟲等寄生蟲以及繼發引用髒水導致的腸炎問題。這些問題跟雨水的頻繁有很大關係。
面對這樣的腸道問題,從選址,雞舍的建造上就要重視,做好場地的選擇,可以減少很多的發病率。
如果在人工補充飼餵的情況下,雞活動範圍在方圓200米左右,晚上多數會回雞舍休息,日常勤觀察雞舍糞便,發現球蟲及時控制,每個月定期驅蟲,可以有效減少腸道病發生。
做好這些基本工作和雞病的預防,可以有效的提高散養雞的成活率,從而讓散養雞養殖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
4 # 湘西村舒記
1.要控制好不要跑丟了和野獸偷襲,當然圍欄成本也不低。
2.在山林裡養雞,長期在林裡跑,傳染病的發病率比較低,所以預防費用較低,最主要是飼料成本和雞苗成本比較大。
3.要熟悉當地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現在養殖國家有規模要求,建議去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諮詢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其實養雞在養殖業風險是很高的,一旦爆發傳染病就不好控制,建議最好有專業人員指導。
5.還要了解當地的銷售渠道和行業價格,確保有自己的門檻和優勢,才能在同質化氾濫的行業裡,佔有一席之地。
最後祝你一切順利。
-
5 # 晨曦和玩具
之前在工作的時候就聽很多同事說過,現在的農村生活日新月異,令人瞠目結舌。起初還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等到回老家之後,就發現這是個事實。農村這幾年的改變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原本那些村裡的磚瓦房都已經被高樓大廈代替,而一些鄉間土路則被柏油路頂替。就是在國家取消了農業稅之後,農村的發展煥發了新的生機。已經逐步趕上了城市的步伐。但是卻有一些農村特有的行為也隨之消失了。
在釋出了一系列的惠農決策之後,農村的發展猶如朝陽。而為了不讓農村都是些留守老人,又開發了返鄉創業補貼這個名詞。很多離鄉上海的農民都趕回家鄉進行創業。一說起返鄉創業補貼,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具體內容就是對一些優秀的創業專案進行不定數額的補助。
但其實每個地方的補助標準都有所區別,但是農民選擇的專案卻大同小異,在當時的農村很多農民都選擇了包山頭養殖這個專案,他們選擇這個專案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他們都是農民。從小對養殖動物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做起來會得心應手,其次是包山頭補貼比較大,可以拿到不少的補貼基金。
於是在那段時間。農村就出現了一種養殖熱的現象,各種農民都爭相的去跑山頭,有養雞的,有養鴨的,也有養羊的。但凡是賣起來比較好的牲畜都有所接觸,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隨著近幾年的城市化,之前在農村盛行的包山頭養殖,如今卻鮮為人知,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啥呢?
給大家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和我同歲的小劉就是搞過包山頭養殖的人之一。在之前一段時間,他都是在城市裡做市場生意,經過多年的辛苦拼搏,終於讓一家人都過上了比較滋潤的日子,同時手裡也攢下了一部分閒錢。當時更好趕上國家支援農村創業。於是他就想著,錢留在手裡早晚會貶值,還不如拿出去做一點事情,經過一定考慮之後決定回村進行創業。
懷著必勝信心的小劉回到農村進行考察,發現大部分人都包山頭進行養殖家畜。而且養殖戶大多都賺了錢了,他頭腦一熱就決定下手。透過親朋好友,他借到了30萬左右。不過在運營了半年之後。不但絲毫沒有起色,反而把30萬全部都折了進去,然後他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請了一個養殖員,隨後又投入了20萬左右,前前後後大約總共損耗了80萬上下, 在多人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出現了盈利的狀況。但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透過小劉這個案例,我們能夠了解到。包山頭養殖並不適合現在社會,他並不是有錢就能解決辦法的,首先要求運營的人要懂得這個行業,並且還要真心喜歡,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然後還要懂得市場操作這一方面。要學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收穫最高的利益,及時掌握市場的行情,這樣才可以成功。
現在很多人心情比較浮躁。像這種養成類的行業,並不怎麼感興趣。很多人覺得自己手裡有點錢,只要肯投入一定能獲得回報,但是真正去操作上一年半載才發現,根本就是無濟於事。於是很多人無奈的退出,對包山頭養殖業失去了信心。所以這曾經在農村比較盛行的包山頭養殖,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變得無人問津。
-
6 # 鴨王老常
你的問題應該是問:包山林養雞風險高嗎,是吧?
1.山林養雞,就像我們這常說的養跑地雞,在說法上和概念上,稍微有點噱頭,畢竟比籠養雞在肉質和口感上要好點,這是指概念和肌肉品質上。
3.投入這塊包括場地租賃和雞舍搭建,還有第一年養殖的雞的數量規模,每天的預算開支,做個規劃多久回收投入,預計投入的風險承擔,這個投入如果虧了,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有沒影響
4.銷量問題,銷路是整個養殖的重中之重,沒有好的銷路,雞的價格上不去,那就跟籠養雞沒啥區別,這樣就容易虧本,籠養雞天數短,山林雞要達到最低100多天的時間,一般是200多天出欄,這個週期每隻雞的成本肯定比籠養的高,那麼銷路不好,到出欄了批發給雞販子,價格起不來絕對虧,所以銷路很重要
最後我再來說下雞的損耗,病害防預工作要做好,和其它野生動物的侵害這些也很重要,特別是病毒防預,養殖的首要風險
再囉嗦一句哈,要有銷路,要吃的了苦,好多是剛開始說能吃苦,能堅持,結果有點小風波,就退縮了
最後一句:養殖需謹慎,投資有風險,
身價千萬,帶毛的不算
-
7 # 大西北農事
包山散養雞是近年來非常普及的一種養殖方式,也越來越成為養雞界的一種潮流。一般來說,散養雞的肉質會比飼料雞好,且價格也要貴得多,因此吸引了許多朋友飼養。
養殖管理】
一是飼餵加料,在生產時間中通常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雞的採食慾望,所以育雛期每天加料不少於5次,每次加料的數量不要太多。
二是分群飼養,種雞要進行強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飼養。
三是換料加砂,換雞料時要有一個過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時間完成該過程。
四是密度適當,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飼養管理工作都好,也難以培育出高產雞群。
總結:
要用科學的發展觀認真分析當前養雞業現狀,不要盲目跟風、一哄而上、應穩步健康地發展養雞生產,避免生產大起大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
8 # 農家營
一、行業前景
在農村創業養雞具有市場需求廣、投資相對較少、資金週轉相對較快等優勢,因此每年想進入到這個行業的人很多。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什麼都要講究“土“一把,養殖土雞,銷售土雞、土雞蛋成為很多新農人返鄉創業的首選。今年的行情持續飄紅,養雞人各個腰包鼓鼓,平均月收入幾萬或幾十萬,另很多人羨慕不已。
二、行業門檻看似低,其實隱形門檻卻很高把土雞養殖養殖當事業不是一個新鮮事兒,自古至今從業人員眾多,可能你的身邊就會有一些曾經養過土雞的人。可是養過土雞的人雖多,但能發家致富的不算多。
現在大家都說錢越來越難掙,其實縱觀360行,每個行業都變得越來越專業,入行的門檻也越來越高。20%的人賺著整個行業80%的錢,養雞行業也是如此,所以不要把養殖業的門檻看得很低。
很多人認為,養雞嘛,自己小時候就養過,很簡單,買來雞苗喂就是了,這還用啥技術!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愚昧的想法。用傳統的家庭養雞模式來創業養雞,這是導致很多土雞養殖戶最後失敗離場的根本原因!
以前在村裡,每家每戶房前屋後養十幾只雞,養殖密度極低,吃的東西也是主人家自己產的糧食或者吃剩下的飯。誰能告訴我,那個時候你家養一隻雞的成本是多少?
估計很多人答不出來,因為農村家庭養雞最大的特點就是養殖密度極低,而且不計成本,養的時間再長,反正也是自己家吃,成本高點無所謂。什麼時候出欄(宰殺),主要看心情,想一下你家養雞是不是這樣?
而土雞養殖一旦作為一個創業專案,就必須計算投入和產出,這就涉及到什麼時候進雞苗,一個批次養多少,養殖密度如何把控,如何進行科學養殖管理,如何進行疾病防治,如何選擇恰當的出欄時間和如何銷售等一系列問題,可以說這些問題直接關係到你養雞事業的成敗。
養雞不是養活就可以,還要養出效益才有意義!這一行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也正是因為行業隱形門檻高,不是人人能幹好,才留給我們現在養雞創業的空間!
三、養雞風險的大小關鍵在於什麼?養殖業往往是一個環節上的一個小小的疏漏都可能為你引發一連串大跟頭,這也正是為什麼人們常說養殖業風險大的原因。養雞風險是大還是小,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懂行業、懂技術和懂經營!打算養雞創業,想學養雞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新手學養雞,需要注意一定要找對“門”,迅速入行。有的人買了一大堆養雞的書來看,好不好?
一方面,很多書籍的內容偏理論化,書中的內容“搬來搬去”,簡單易行“接地氣”的內容很有限。有很多疾病的防治方法都已不再適應當前的生產,如流行特點、發病型別和流行毒株等都早已發生變化,甚至很多書中推薦的一些藥物已經被國家命令禁用。還有一些內容比如育雛溫溼度、防疫程式等,很多是針對白羽肉食雞之類的品種的,土雞並不完全適用。
另一方面,單靠養殖書籍或者自己逐步摸索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往往費力不討好,有時甚至更糟。
養雞行業的技術是相對成熟的,風險也是大多可控的。你若要把養雞當成事業來做,要發展必須快速回本、盈利。成熟技術就好比讓你理想之車馳騁在較為平坦的高速公路,更容易直達目標。你若披荊斬棘,耗時費力,拿青春和血汗錢摸石頭過河,探索經驗,是很難實現目標的!甚至很多人養雞多年,連品種和防疫知識都沒搞清楚,何談發家致富?也正是因此,要想養雞創業成功,系統學習行業知識尤為重要!
新手小白也不要盲目拜師,“在養雞”或者“養過雞”並不代表就會養雞,很多老養戶在觀念和方法存在一些認識偏差和誤區的。你學習他的技術,一方面,他可能留幾手,畢竟很多關鍵的門道也是他死了好多雞以後總結出來的,讓你到養雞場工作也只是讓你當個免費勞動力,在場裡待半年估計也是雲裡霧裡。另一方面,他的技術可能也是有問題的。
下面我們來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雞舍建設。根據多年經驗,有八成以上的疾病都來源於圈舍環境問題,比如溫度、溼度、光照、通風和養殖密度等沒有控制好。而很多新手小白修建雞舍,多是找老養戶“照貓畫虎”相互模仿或者憑感覺自己摸索修建圈舍,這樣的圈舍在圈舍間距和舍內的光照、保溫、通風等方面可能存在“硬傷”,如果後期不懂因地制宜,精心細緻,不知道如何根據當地天氣變化,每天不同的時段適當的調整保溫和通風措施等,養殖管理難度很大,特別是到了冬季,很難養好雞。
再比如,在品種、公母、養殖方式、出欄時間等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老養戶批發賣一隻雞賺25元,但其實行業內的優秀水準一隻雞批發賣能賺35元,而且養殖風險也大大降低。養雞跟錯師傅,輸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目前網路上很多人免費教養雞,其實你瞭解清楚了也就知道為什麼免費了,基本上以網路銷售獸藥或賣雞苗為最終目的的居多,從養雞場基層工作幹起的技術老師實屬鳳毛麟角。這些以銷售產品為動力的“專家”絕大多數對場地選址和施工,日糧搭配,行情分析等方面的知識都是不夠專業的。
回覆列表
歲月如梭,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生活更是上了幾個臺階,無論是住房還是傢俱,吃穿還是出行,都和城鎮毫無兩樣。這一方面得益於國家對三農政策的不斷傾斜,例如取消了幾千年的農業稅,不斷的增加農業補貼,建設各種民生民心工程。另一方面來自於農民的努力。例如許多農民紛紛湧入幾百公里,甚至幾千公里外的城市打工。
特別是搞養殖的農戶,更是賺得盆滿缽滿的。記得大約在7,8年前,村民們開始承包魚塘,短短三五年的光陰,家家戶戶就把房子重新翻修並買了轎車。一時間,十里八鄉的村民都開始搞起了養殖,有養魚的,養羊的,養豬的,養牛的等等,凡是能養的基本上都想了個遍。養殖的技巧和方式更是層出不窮,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包山頭”養殖。這也是農村最為流行的養殖方式。
何為包山頭養殖農民因地制宜,承包一個小山頭,在半山腰或者山腳用鐵絲網圍一圈,或者周圍種一些花椒樹,然後在圈的山頭裡搭上幾個圈舍,一個休息的地方即可。一個山頭的年租一年也就近千元,這可比蓋圈舍的租金便宜多了。農民可以一邊養殖,一邊種點果樹,在加上國家還會給予一些補貼,三份收入下賺的錢十分可觀!
可就是這樣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現今卻銷聲匿跡。大多數人寧願費事蓋圈舍,也不願再包山頭養殖了,那麼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後來和從事包山頭養殖的老農聊起來後,他也給出了以下3個解釋。
第一,之前到處是包山頭養殖,是因為有些人的出發點主要是獲取國家補貼作為利潤,獲得無息貸款。過程是包山頭、建養殖場、買牲畜(大部分是相互借牲畜)、驗收、領補貼。老薛也感慨“有的養殖場空蕩蕩的,僅有看門的人和看門狗”。現在國家加強了監督和管理。而對於這些沒有養殖技術,沒有經驗的人來說,自然不敢“攬瓷器活”了,否則不但賺不到錢還賠本了。
第二,沒有眼光和時光。種養專案需要“兩光兩力”都具備才能成功。何為兩光?說的是眼光和時光,眼光是選準地址和專案,選錯了肯定會失敗(比如現在開始養鴨,自己所包在沒水的地方大,這樣一來就麻煩許多)。時光就是時間,種養專案往往要幾年的投入才能產生效益。兩力就是財力和人力,財力是投入的資本,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人力包含體力和腦力,不要小看腦力(技術),它往決定成敗。
第三,規劃問題以及養殖問題;農村的大山養殖方便,但弊端就是交通不便,導致許多收購商不願冒著道路坎坷的風險,即使有人願意來收購,運輸成本也十分的大。飼養的價格也要不上來。還有就是,包山頭養殖面積比較大,很多人不會合理規劃,比如飼養週期長了,要做到以養足種,以種足養,做好短中長三期規劃,有計劃實踐自己,提高機械化和電孑資訊化建設,開拓市場打造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