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知未是也

    戰爭的目的遠遠不止為了經濟利益而發動戰爭,雖然古代許多戰爭,包括近代和現代許多戰爭表面上看都是為了經濟利益,但戰爭的政治意義不可忽視,戰爭的根本意義就是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流血的政治,最終是為政治和外交服務的,完成政治和外交都不能完成的任務和所要達到的目的。

    古代任何戰爭都有其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比如秦滅六國戰爭,它的政治意義在於完成和促進了中華民族大一統,奠定了現在中國版土的基礎,開創了影響中國二千一百多年的封建帝制。其經濟意義不言而喻就是開疆拓土,統一了貨幣,為共同發展奠定了基礎。再比如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動搖了秦王朝對全國實行政治經濟統治的基礎,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任何戰爭同時又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消極方面。積極意義上面已經談到,而戰爭同時還具有巨大的破壞性和傷害性,每次戰爭都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口傷亡,據統計,中國古代每次立國之戰,人口都要減少一半以上,造成的經濟損失不計其數,所以戰爭是極其殘酷的,輕言戰爭無異於犯罪。

    戰爭具有兩面性,它可以使有的民族和國家從此可以強大起來,也可以使有的民族和部落從此從歷史上消亡。比如漢武帝發動的對匈奴的戰爭,河南、河西和漠北三戰徹底打敗了匈奴民族對大漢北部邊疆的侵擾,從此奠定了大漢民族強盛和世代相傳的基礎。

    研究古代戰爭,對於我們輕言戰爭,慎重初戰,不怕戰爭,用戰爭制止戰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只有認真研究、分析歷代戰爭,充分做好未來反侵略戰爭的各項準備,我們就能在未來戰爭中立於不敗之戰,確保中華民族長治久安。

  • 2 # 傳說故事

    我覺得問題可以從民族習性上來看,我簡單的將其分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

    遊牧民族發動戰爭的理由非常直接粗暴:缺什麼就搶什麼,搶奪發展起來就是戰爭。

    因為多次的小型劫掠使農耕社會非常困擾,因此古代中國地區對於遊牧民族都是逼他們進行大決戰,以此來徹底削弱遊牧民族的實力。

    農耕民族(也可以不叫這個,叫做農耕社會)因為生活的穩定,很多東西都可以從自給自足,對於因為缺少“資源”這一塊並不上心。農耕社會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統治者的野心。但是同樣也需要從多個層面上來看。

    1.高度集中的王權、帝權,統治者的野心使得其頻繁發動戰爭。

    2.階級鬥爭,因為王權的剝削,使得底層人民無法生存,因此爆發農民起義,屬於戰爭一種。

    究其根本,還是資源的搶奪和個人野心的展現。但是因為戰爭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代因為政局不穩定或者瀕臨破滅,戰爭勢必不可擋。

  • 3 # 夏有涼風61

    古代戰爭的意義,從古人類文明的開始,形成的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鬥,到國與國的戰爭,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傷亡和減少,糧食短缺,百姓流離,那發動戰爭有什麼意義了?不外乎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滿足人類最原始的征服欲,大殺四方。

    二,爭最高王權,想統治所有。

    三,掠奪資源,包括人口。四,擴張領地。五報仇雪恥。六,好大喜功。七,推翻壓迫,人民自我解救。八,抵禦侵略,以攻為守。

    隨著人類文明的先進和中國古代寫史官的出現,中國古代統治者也逐漸注重如何更好的治理國家,以便留待後人評說,名垂青史。而不是一味的戰爭。

  • 4 # 馬耷68581067

    我這裡說的"古代戰爭一般指兩類。即秦以前諸侯邦國間兼併,"滅諸侯邦國"的戰爭和秦以瓜改朝換代的戰爭。

    一、春秋時期。周朝的私有制和分封制度形成幾百個大大小小的邦國。周天子實際上明存實亡,不能號令眾諸侯邦國,邦國之間弱肉強食,形放了以春秋五霸為首的兼併滅小邦國的戰爭。稱作"滅國"。

    按照當時的道德標準,戰爭的目的是以打敗和打垮小國,達到兼併為大國一族的目的。戰爭的手段是以征服為主。例如,"五十步笑百步",就是說把你打敗,後退五十步算認輸,或割讓土地,或歸屬大國。所以,滅國不是屠殺。只是失敗的貴族失去封地而已。當時戰爭遵守周朝道德底線,目的是兼併土地資源和人口戶籍。

    到戰國時期,諸侯之間兼併形成"戰國七雄"。七雄大國個個都露出了統一中原華夏的野心,即所謂的"大爭"時代。所以,戰爭目的變成統一中原乃至華夏中國。戰爭結果以秦始皇統一華夏中國。建立起中央集權,郡縣管理制度的大一統中國。同時廢除周朝的分封諸侯制度。

    二、在秦以後以改朝換代為目的的戰爭。

    1.封建社會的私有制度決定封建王朝建立初期,其興也勃。但是在"家天子"延續中,形成無法無天權貴和達官們無視封建法規,貪汙腐敗,搞得民無生路,農民揭杆而起,這種戰爭的目便是推翻封建舊朝代,建立新朝代的戰爭。

    2.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必然導致多個兒子之間的皇權爭奪,若天子處理不當,或暴死,也可能引起皇權爭奪為目的的戰爭。

    同理,邊防大員(節度使)為戌邊(即遊牧民族搶奪邊關財物的邊防),掌握軍權過多,形成尾大不掉,又相互聯合,也易造成對皇權的威脅,帝王處理不當,也容易引發戰爭。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亂"。

    3.還有一種戰爭指日益強大的遊牧民族,即"胡人"入侵中原,改朝換代的戰爭。例如,蒙,清朝建立等等。

    中華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幾千年來,以漢族為主的農耕民族生產力發達,自然形成以漢族農耕文化為主的華夏中國。

    但是,廣大西南北地區,遊牧民族也不少。他們還處於奴隸制度的遊牧民族生存方式。風調雨順,自給自足尚可。一但遇天災人禍,物資突顯不足。於是,常在邊關,入侵搶奪農耕民族糧食物品,形成邊關戰事。這便是"胡人"入侵的以搶奪財物的戰爭。

    到今近千餘年,蒙,遼,金,清等等少數民族,逐漸同漢族通商交往密切,並且學習漢族文化。逐步從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過渡。史稱"漢化"。且在他們自身相互兼併中,日益強大。經過幾十年準備,發動戰爭,入主中國,建立過元,清中華大國。史稱,元朝,清朝。

    透過以上介紹,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中,大致可知,以搶奪財物糧食為目的的戰爭,發生頻繁。多以諸侯之間、民族之間,異姓之間產生。

    而真正具有"滅邦國"、"滅封國"、改朝換代的"大爭戰爭",則需要進行戰前準備。例如,糧食、軍用器械更新,人才網羅等等。古代生產力低下,一場大戰下來,往往休生養息幾十年或更大時間。

    所以,《孫子兵法》開宗明義,首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把戰爭與國家命運,人民的生死緊密聯絡起來,不僅指出戰爭在國家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確指出戰爭的政治目的在於確保國家的生存和發展。

  • 5 # 黃閏帝

    明未後金努爾哈赤發動對大明戰爭,一開始是為了生存。努爾哈赤靠八幅鎧甲起家,後金不事生產,一到冬天就搶,不搶就要餓死。有時搶不到大明就去搶高麗。

    後期發動戰爭就是搶地盤,搶資源。兼併蒙古遊牧民族使後金有了爭霸天下的本錢。建立政權後就是搶天下。

    用秦未一句話說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說明在混亂戰爭年代,諸侯爭霸的共性。每個大一統的朝代,都是不斷髮動戰爭,搶奪地盤人口資源的爭霸戰。

    和平時期發動戰爭,則是為了邊境安寧,打擊有可能抬頭的反抗勢力。如漢朝李廣、霍去病等,如明朝朱元璋、朱棣時期!

    發動戰爭就是對外的掠奪,“侵略”就是很好的解釋主動發動戰爭勢力。

  • 6 # 冥蝶讀書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類發動戰爭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奪取資源。錢財和糧食雖然是不同的東西,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屬性,那就是資源。

    資源可以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也可以改善人類的生存,也就是說可以讓人過得更好。人類不同的發展時期,對於資源的定義也是不同的。

    在石器時代,戰爭就已經存在。早期的漁獵時代,人類的戰爭目的其實跟動物類似,就是爭奪漁獵場地。一些動物會有強烈的領地意識,比如獅子,狼。在這個領地上,所有的獵物都是這群獅子或者狼的,這是它們賴以生存的資源。漁獵時代的人類其實也一樣,爭奪獵場,爭奪漁場,都是在爭奪生存必須的資源。

    當遊牧和農業文明分別出現時,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也就跟著變了。遊牧部落需要牧場,而農耕文明需要適合耕種的土地。遊牧部落之間會為了爭奪牧場發動戰爭,農耕文明則會為了土地發動戰爭。當遊牧部落有牧場也無法生存的情況下,便會向農耕文明發動戰爭,掠奪資源,保障自己的生存。而當農耕文明感到遊牧部落的威脅時,在適當的時機也會主動發起戰爭,保障自己的安全。

    商品經濟出現後,貿易能夠帶來大量的資源,貿易主導權的爭奪就會引發戰爭。商品經濟的財富還會以重金屬的形式存在,對黃金白銀的掠奪其實就是一種衍生。具體的表現比如對於絲綢之路的爭奪,漢唐在西域的戰爭;對海上航線的爭奪,英國和西班牙的戰爭以及後來的英荷戰爭等等。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掠奪主要是掠奪黃金白銀,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

    進入工業文明後,演變為工業原料和產品市場的爭奪,比如對石油的爭奪。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因素,跟這個都有很大的關係。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都是為了控制石油。

    人類文明的不斷升級,對資源的需求也在升級,但是那些古老的需求並沒有變,對於土地,水等資源,依然有引發戰爭的風險。

  • 7 # 井夫子

    其實古代發動戰爭的意義,多數還真不是為了錢財和糧食。當然不是說這兩者不重要,而是說這兩者或許是戰爭之中掠奪最為重要的資源,但卻不是發動的起因。

    舉個例子:

    周襄王十四年在泓水發生了一場戰爭。這場宋、楚兩國之間的戰爭,史稱“泓水之戰”,宋襄公也因這場戰爭而成了名人。

    這場戰爭發動的起因,其實就兩個字‘霸權’!

    而這兩個字,其實幾乎涵蓋了一半的戰爭起因。君不見項羽劉邦爭霸奪天下,三國三分只爭霸主,更有五胡亂華,元人進駐,清兵入關,種種原因不外乎奪地,奪民,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控君臨天下的霸權,而這才是起因。

    那麼,為什麼又要說只是一半呢?其實還有另一半的原因是‘壓迫’再看個例子:

    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建立的農民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起義的原因就是壓迫,所謂官逼民反,只要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為了生存,就會主動的挑起戰爭,稱之為起義,瞧一瞧當年張角等起義,黃巾軍引發三國之戰,理由無外乎如此。

    所以觀天下戰爭,‘霸權’與‘壓迫’為由的戰爭,可說十有八九。至於財糧,既然戰爭,那麼無論是有必要或是無必要的爭奪,自然也不能免掉。

  • 8 # 無限輪迴

    錢財和糧食,只是戰爭的附屬品。為了錢和糧食來打仗,就把戰爭看的太簡單了。普通士兵、群眾也許是這麼想的,但政治家、軍事家以及有眼光的人,不是這麼看問題的。簡單來說,明白三句話,就明白了戰爭的目的。

    1.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這是國家政權出現以後,戰爭的本質。什麼是政治呢?政治就是劃分階級、集團,以及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用一句名言來說,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怎麼搞?可以透過外交,合縱連橫,也可以透過經濟手段,控制市場,也可以藉助天時地利,控制稀有資源。再有就是透過戰爭的方式,迫使敵人屈服。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策,該戰不戰就是下策。什麼時候採取戰爭的方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一句話:戰爭是為了實現政治目的。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經常互相攻伐,有時昨天還是對手,今天又變成了盟友。這些都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

    2.戰爭脫胎於原始爭鬥。螞蟻之間的大戰,獅子之間的爭鬥,等等,目的很簡單,為了領地。有了領地,就有了這個領地上的主導權。有了主導權,就有了食物、交配權、族群繁衍等。人類的戰爭,不像動物之間那麼純粹,充滿了陰謀詭計。戰爭的目的多種多樣:武王伐紂,號稱替天行道;安祿山造反,據說是因為楊貴妃;匈奴南侵,是為了劫掠財物,美國打伊拉克,據說是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等。有的像動物一樣:為了地盤。有的就是純粹搶劫。還有的是為了展示武力,取得其他資源等等。因此,錢財糧食,只是戰爭中低層次的目的,不是根本目的。

    3.戰爭的根本目的是永久生存下去。雖然戰爭原因複雜,但從根上來說,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如果獅子吃飽了肚子,資源充足了,就不再捕食了,直到再餓的時候。但資源總是有限的。人類總是無法高枕無憂,為了更好地活著,總是會貪得無厭地佔有儘可能多的資源,如果人人都這麼想,必然就會引發戰爭,結果就是:想活卻活不了。這就體現了中國戰爭哲學的厲害了:打是為了不打,不打是為了打好。

    因此,兵法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到城裡搶點兒錢財,都是細枝末節了。

  • 9 # 愛寶貝愛我大兒

    古代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無外乎這幾個原因:生存,資源,金錢、某種戰略目的和征服。下面來舉例依次說一下。

    第一個原因:生存。在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威脅,戰爭不斷,他們就是為了生存才不斷騷擾中國邊境的。遊牧民族依靠畜牧業為生,但如果趕上氣候惡劣草水不夠的情況,他們很難維持生計的時候為了生存就只能進攻以農業為主文明程度較高的中原王朝了。

    第二個原因:是資源,資源在古代也有很多種。在北方等遊牧民族眼裡衣服,糧食,兵器,鹽等等就是資源,他們發動戰爭就是掠奪一些這類的資源,但在中原王朝的眼裡資源又是別樣的東西,例如漢武帝為了得到汗血寶馬而發動的攻打大宛國的戰爭,這也是算是為了資源。

    第三個原因:金錢。打仗一方面掠奪資源另一方面就是搶奪金銀珠寶了,還有就是戰敗國要向戰勝國賠錢了,例如古代中原王朝最大的恥辱“靖康之恥”就是賠償了大量金銀給金國。

    第四個原因:戰略目的。為了實現戰略目的而打仗的國家肯定是國家的鼎盛時期,歷史上的盛世王朝了。例如秦國為了統一六國而打仗,漢武帝為了消除匈奴威脅擴大疆域而打仗等等。

    第五個原因:為了征服而打仗。這個原因最好的例子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鐵騎,他用總數不到20萬的軍隊,滅亡了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6億多人,征服的土地面積最大時超過4400萬平方公里,他的一生就可以用征服兩個字形容。

    以上就是我認為古代發動戰爭的目的,現在發動戰爭還有一些其他目的,在此就不說了。無論是哪種原因發動的戰爭,打到最後受苦受難的都是普通老百姓,雖然我們年輕的一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爭,但戰爭的可怕我們可以從紀錄片和影視作品中瞭解到,我們應該永遠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希望今生不會經歷戰爭。我們也應該為生活在一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而驕傲和自豪。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覺得滿意請點贊支援,謝謝。

  • 10 # 魚兒讀書會擺尾

    搶奪錢財和糧食其實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古代戰爭的最終目的。多數古代戰爭的目的是攻城略地,有時候還有政治目的和軍事目的之分。德國近代軍事理論家K·yon·克勞塞維茨第一次提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著名論斷,認為政治是孕育戰爭的母體,“一切戰爭都可看作是政治行為”。毛澤東則明確指出,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是政治鬥爭的最高形式,“政治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再也不能照舊前進,於是爆發了戰爭,用以掃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礙。”而軍事目的則是消滅敵人,即毛澤東所說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戰爭的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

    以諸葛亮北伐來分析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的目的都有哪些。

    三國之時,蜀漢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國力、軍力都遠遠比不上曹魏,但是“一生惟謹慎”的諸葛亮卻偏偏一反常規、義無反顧地五出祁山,北伐曹魏,這既與諸葛亮的“謹慎”性格不相符,也妨礙了蜀漢的發展。這其中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透過發動北伐戰爭,諸葛亮能夠達到其預設的政治目的與軍事目的。

    第一,透過北伐戰爭,諸葛亮進一步樹立威信,鞏固他在蜀漢的地位。雖然諸葛亮被“白帝城託孤”,但是在此之前,諸葛亮擔任軍師中郎將和軍師將軍,主要是為劉備負責軍事保障的後勤工作,類似秦末蕭何的角色。劉備據有荊州時,他“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劉備入蜀,他“與關羽鎮荊州”;劉備佔領成都,外出征伐時,他留守後方“足食足兵”以供給。但是,劉備託孤後,蜀漢“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雖然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戰爭中,立有軍功,但顯然難以服眾。所以他便透過北伐立下軍功,以鞏固地位。北伐中,蜀軍攻取了魏國的武都、陰平兩郡,射殺張邰,並多次取得小戰役的勝利,使魏軍疲於應付。數次北伐戰爭,確立了諸葛亮的威信,鞏固了他的地位。

    第二,練兵練將。諸葛亮接掌政權時,五虎上將只剩下了趙雲一個,著名的謀臣龐統、法正也都已去世,於是他便透過北伐戰爭來火煉真金、選練人才,也正是在北伐中,蔣琬、費禕、王平、姜維等文臣武將就脫穎而出,而紙上談兵的馬謖這樣的人就被淘汰了。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蜀軍被殲滅的精銳就有七、八萬人之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所率領的蜀軍,實際上是一支新組建的、缺乏實戰鍛鍊的部隊,蜀軍街亭之戰的失利,固然與馬謖違抗諸葛亮將令有關,但蜀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又佔有有利地勢的情況下,“不能破賊為賊所破”,正說明此時蜀軍的戰鬥力遠不如魏軍。而當年,老將黃忠從定軍山上鼓譟而下一戰而斬夏侯淵,可見今時不比往日。所以諸葛亮希望透過北伐大戰來練軍。

    第三,就是奪取曹魏的錢財糧食土地,以戰養戰。當時的蜀漢經過多年大戰,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社會經濟發展已經停滯,“計益州所仰唯蜀,蜀亦破壞,三分之二吏民貧困”。諸葛亮便寄希望於北伐以開拓疆土,拓展糧食生產基地,就糧於敵,在渭南“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到蜀漢滅亡之時,“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士兵加上吏員十四萬多,佔總人口的近1/7,也就是說,蜀國不到7個人就要養活一個將士或官吏,再除去不能勞動的老人、婦女兒童,情況就更嚴重,所以諸葛亮不得不“以戰養戰”。

    第四,以攻為守。正因為蜀漢貧弱,當不得佔有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的全力攻擊,所以諸葛亮便以攻為守,使魏軍疲於應付,難以全力攻打蜀漢。清代學者王夫之說:“夫公固有全域性於胸中,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後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復也。其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焉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業務助理的工作是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