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雲之下
-
2 # 鄉朗老三
說到魔芋這是一道不錯的菜,我家也種有魔芋,我們就來說下種植魔芋的方法吧,首先我們就是要選擇優質的土地進行種植,魔芋一般比較怕曬而且比較怕漬,所以我們要選擇一些有利於它生長的土地,我們在種植魔芋的時候,土地應該要選擇地勢比較高的,或者選擇一些排水比較良好的平地,土地的質量一定要好土壤也要非常的肥沃,這樣才能讓魔芋更好地發育。魔芋一般比較喜歡溫度正好的天氣,他適應的溫度一般在零上十度左右,這樣的溫度是魔芋生長最適合的溫度,所以說我們選擇在每年剛開春的時候進行播種,那個時候氣溫已經開始回升,所以說那個時候是最適合播種的,播種時土地做好相應的規格之後才可以進行播種,我們可以在土地按照一米到一點五米左右做壟,一般壟的高度要在二十五釐米以上,我們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比如種些同季的玉米之類的農作物,我們在壟的周圍也要進行挖溝這樣可以及時的排水,中心溝的深度要達到四十釐米以上,剛才說了魔芋怕曬,我們在種植的時候方向要選擇南北的方向,這樣效果可以更好一些。挑選魔芋種子很重要,一定要記住在選擇魔芋種子的時候要選擇一些沒有破損的也沒有斑病腐爛的魔芋種,一定要結合我們做好的壟進行播種,在種子上用細土在蓋上兩釐米就可以了。每畝地用的肥料大約兩百斤左右就可以了,我們兩肥料均勻的撒到播種的溝裡面,然後再用土把施撒的肥料蓋住,一定要記住的是不是施撒的過多,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3 # 常州二姐
魔芋種芋要點,如何對種芋要求,把關不嚴種芋帶菌不做防病處理就直接種入大田,是種植失敗的重要原因,預備做魔芋種的魔芋一定要認真挑選,剔除畸形,感病的魔芋,選擇外表皮光滑,皮色嫩黃,牙眼飽滿的。我家是陝西安康平利縣,我們家最早住山上,小時候我爸媽每年都是種魔芋,香菇養活兄弟姐妹,供我哥上大學,每年到秋天挖了魔芋從山上背下來賣,最早賣幾毛一斤,後來賣一塊多,現在有點貴了,賣好幾塊了,爸媽也種不了魔芋了
-
4 # 幸運的林星星
魔芋種植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一、魔芋種植細節要點
種芋把關:魔芋種植前,需要對種子進行嚴格的把關,才是防範魔芋發病的重要細節。一是要做防病處理,種芋帶菌種入大田,很有可能導致種植魔芋失敗。二是要預備做種子的魔芋,一定要認真挑選種芋,選擇表皮光滑無破損、外形周正無畸形、皮色嫩黃無病斑、頂芽短壯無腐爛的魔芋作種。
遮蔭環境:由於魔芋喜陰涼溼潤環境,不耐高溫強光。特別在低山區種植魔芋,夏季的高溫強光最易導致魔芋病害流行。種植魔芋需要遮蔭是很重要的細節。一是要選擇適宜的遮陰地塊,為魔芋生長提供環境。二是可以透過科學合理的間作套種,為魔芋提供遮蔭環境。不損植株:由於魔芋屬於淺根系作物,莖葉比較脆弱,經不住過於頻繁的農事操作,植株或根系一旦造成損傷,就容易造成病菌傳播。因此種植魔芋要儘量提前施足有機肥底肥,平時管理不必過勤過細,儘量減少追肥、中耕、除草、施藥等農事操作,以防範病害發生。二、魔芋種植好的方法
種子處理:魔芋種子播前處理的方法是:選晴天將魔芋種子置於Sunny下曬種2~3天,利用太陽紫外線殺死種芋表皮病菌。然後將種芋裹上稀泥漿,再用草木灰拌種。將上述處理過的種芋,進行一下大小分級,放在消毒過的苗床中,進行集中催芽育苗後再移栽到大田,這樣不僅可以確保齊苗壯苗,還可以減輕病害,提高產量。
遮蔭降溫:種植魔芋的遮蔭降溫,一是可以採取間作套種,如與闊葉林下套種,與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高稈作物間作套種等,也可以與紅薯套種,匍匍地面的薯蔓可以降低土壤溫度和平衡土壤墒情。二是在種植魔芋的地表覆蓋一層秸稈,夏季可以起到降溫、保墒、抑制雜草等作用,對魔芋病害也可起到一定防治效果。除草可採用草甘磷每畝1500ml或克蕪蹤每畝100ml噴霧。
防病蟲害:魔芋的病害主要是軟腐病和白絹病,可以魔芋出土後用72%的農用鏈黴素2500倍、或甲基託布津500倍液等,隔7天噴一次,交替噴3-5次。發現病株時,立即帶土挖除深埋或燒燬,並在窩內及周圍撒上石灰消毒。蟲害主要是蠐螬、地老虎等,可用乙醯甲胺磷、毒死蜱、呋喃丹等灌根。總之,魔芋的種植細節,主要是把好種芋關、作好遮蔭、勞作時不以使魔芋植株受損。好的方法主要是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間作套種覆蓋秸杆以遮蔭降溫、及時防治病蟲害等。以上分享如有不妥,敬請指正為謝!
-
5 # 花腰妹
第一次種植魔芋的時候,看到魔芋植株的外形的確有點嚇人,因為魔芋的莖杆有著蛇皮一樣的花紋,猛然間突然看到,特別像蛇,所以有點嚇人,看習慣了就不害怕了。好多人都說魔芋不好種,難管理,其實只要把握住以下3個細節,掌握好處理方法就可以了。
細節一:一定要選好良種。在很多人眼裡,總片面地認為魔芋和洋芋是同一屬性的作物,其實這是錯誤的。洋芋有很多個芽眼,可以順著芽眼切開種植,而魔芋卻只有一個芽眼,也不能隨意切開,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完整種植,以免感染病菌。
其次是魔芋種子的大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一般每個種子把握在50克左右就可以,大了成本高不划算,小了生長速度緩慢,膨大系數小也不划算。另外就是種子一定消毒,先挑選出無病、無蟲眼、無破損的魔芋良種,用1000萬單位的農用鏈黴素兌水50公斤浸種消毒1個小時左右後撈出,晾曬1至2天后再進行種植,可以有效降低魔芋病害的發生。
細節二:一定要半陰半陽。魔芋屬於半陰性作物,所以最好選擇在林下或者有適當遮擋物的地塊裡種植。在土壤的選擇上,以透氣性較好的沙土、紅壤土和黑壤土最為合適,就我們本地人來說,一般選擇在坡地處的核桃樹、蘋果樹、板栗等林下種植,也可以在包穀地裡套種。套種的方式最好是以起壟、理墒、撈溝的方式,種一墒包穀,種一墒魔芋,相互夾雜交叉種植。
細節三:一定要做好田間管理。好多人把魔芋當作懶莊稼來種植,其實魔芋要高產,田間管理最重要。首先要施足底肥,最好施用魔芋專用肥或者腐熟的農家肥,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魔芋種植後覆蓋上稻草、松毛、玉米杆或者樹葉等,既可以抑制雜草生長,還有保溫保溼的作用。
其次在中耕管理時期,切忌用鐮刀、鋤頭等農具進行除草,很容易讓魔芋植株受到損傷,感染病菌,所以要除草最好採用手工拔除。此外就是一定要注意病害的防治,魔芋危害最大的就是軟腐病和白絹病,所以要做好土壤消毒。如果發現有魔芋植株發病的症狀,要立馬整株拔除銷燬,並在拔除後的空穴內放入生石灰,以免病菌擴散感染。
-
6 # 老周說三農
魔芋種植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黔西北地區就是盛產魔芋的地方,魔芋喜歡生長在陰溼的環境,適應性強,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陰山和高寒地區都能很好地生長繁殖。在盛產魔芋的山區,山上都有野生的魔芋,過去耕地中的魔芋不是人工種植的而是自然生長的,當地群眾做魔芋豆腐是有一套的,人人會做,做得非常好,魔芋豆腐炒酸菜是當地的一絕。魔芋種植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1、種植魔芋的土壤要選擇疏鬆富含有機質或者腐殖質,土層要深厚,肥沃,排水良好。
2、魔芋種,由於魔芋種貯藏管理不當,種植魔芋時有的魔芋已經開始腐爛流水,如果不將腐爛的地方切除,經過消毒會種植都會完全腐爛,將腐爛的切除,多切點,只要保留住芽下面部分就可以。我們家鄉種植是在秋天,當秋天挖魔芋時選出可以銷售的大魔芋,小魔芋就在太陽下曬乾水分後就種植,一個大魔芋一年可以在它的周圍繁殖十個左右的小魔芋。規模化種植就要注意魔芋種,我在農村指導種植400多畝的魔芋,由於魔芋種是透過多方面才備齊,運到時有一些已經開始腐爛,也進行防腐消毒處理,並且曬幾天太陽,表面已經乾燥,但是種植出苗情況不滿意。冬天大量貯藏魔芋種是困難的,很難保證來年春天種植的效果。因此,在秋天種植比較好。
3、魔芋喜歡陰,魔芋生長期間必須與高稈植物套種,如玉米,沒有遮陰作物,魔芋葉片容易被太陽直曬灼傷。
4、注意保護好魔芋葉片,魔芋就一棵單獨的莖分三片葉,光合作用也依靠這片葉,如果弄斷後,魔芋當年很難再長出新葉,因此,魔芋生長期不能讓牲畜或者人進入魔芋種植地。
5、注意追肥和排灌水,魔芋出苗後結合第一次中耕,追一次催苗肥,5月份追肥一次,然後6月份和8月份各追肥一次。如果遇到乾旱就要澆水,雨水分過多就要進行排水,保持土壤的溼潤。
6、魔芋的收穫,在秋天魔芋倒苗後,地下莖塊仍然在繼續膨大,不是倒苗就挖,要等倒苗後半個月才開始挖。
-
7 # 指尖東子
目前,許多朋友種植魔芋都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種植,這是魔芋生長不好、魔芋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沒有真正瞭解魔芋的種植技術,那麼它不會生長旺盛。所以為了保證魔芋豐產,就要合理地、有效地進行種植。下面就與大家來一起分享關於魔芋種植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有什麼好方法更能提高產量。選擇地塊
小塊邊角
種植魔芋的地塊,如果是選房前屋後的小塊邊角地,管理可以粗放,勿需嚴格要求。因種栽面積很小,利害關係不大;同時這種小塊邊角,大都位於房前屋後,土質一般較疏鬆肥沃。除了防止過於廕庇外,大都適宜魔芋的正常生長髮育。
大塊田地
根據魔芋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對大塊田地的選擇不能馬虎,而要精細挑選,要注意以下三點:
偏酸或中性土壤對魔芋生長良好。如果是鹼性土壤,不僅生長髮育不良,而且還會造成苗稈和塊莖逐步萎縮,直至枯死。為此在大面積種植魔芋前,有條件的應事先對土壤的酸鹼度( pH值)進行測定。
凡pH值大於7的,表明土壤偏鹼,不宜種植。凡pH值小於或等於7的,表明土壤偏酸或呈中性,適宜種植。但pH值也不能越小越好。因過酸的土壤容易板結,不利於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同樣也不利於魔芋塊莖的膨大。
對於無條件測定土壤的pH值時,可以採取以下簡易的識別方法來判斷土壤的酸鹼性,主要有兩種方法:
①根據土壤植被確定
凡有映山紅、馬尾松、青楓和山茶等生長良好的地方,土壤一般為酸性,因它們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但若有柏樹、艾蒿、馬桑樹和野棉花等生長良好的地方,則土壤一般呈鹼性,因它們是鹼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而中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則是柑桔、黃桷樹和油桐等。
②根據土壤質地來識別
一般來說,黃泥巴土呈酸性反應;石灰質土呈鹼性反應;沙質巖母質土呈中性反應。
如田中螞蟥多的呈酸性;螺螄多的呈鹼性。在地裡,蚯蚓多的呈中性。
但對於鹼性不重的土壤,也可以透過摻雜一些黃泥粘土,施用酸性化肥(如硫酸銨等)和有機肥(如人畜糞尿,漚制綠肥等)予以改良,使能逐步轉化為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即可種植魔芋。
魔芋雖較耐蔭,但它仍喜好Sunny。如要獲得魔芋高產,在山區必須選擇坐北朝南的陽坡種植,或至少也得半陰半陽,而絕不能種植在終日背光的陰坡。在平壩地區不能種植在高大建築物的背光一面或茂密的瓜篷樹下,否則也會象種在鹼性土壤裡的魔芋一樣,逐步停止生長,嚴重者也會化為烏有。
魔芋枝葉繁茂,生長迅速,塊莖碩大和喜大水大肥。所以種魔芋的土層特別要求深厚,才能保水保肥,抗旱防澇,以保證魔芋正常生長。此外土壤質地也要疏鬆,因過於板結的土壤,會限制魔芋塊莖的迅速膨大。
注意輪作
當魔芋在某-地塊種植了2-3年後,就應進行輪作,以免因連續多年種植而使小魔芋繁殖過多,與大塊魔芋爭水搶肥或使土壤的酸性減弱而鹼性增強,抑制魔芋的正常生長。
整地要求魔芋是以收穫地下塊莖為主的作物,土層越深越松,塊莖越易膨大,產量也就越高,所以整地非常重要。種植魔芋的土地,要求深翻土層,深度一般應達2.5-3尺。但翻後不要急著耙細,以利於下層土壤接納雨雪,這既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可凍死病菌蟲卵。
到開春下種時,才耙細保墒。隨後再淺耕1尺左右,並耙勻耙實,清除石塊雜物,拌入牲畜糞渣肥,或經腐熟的秸稈雜肥。一般每畝應施4-6萬斤,若土質粘重的還可多到10萬斤。接著再整平,使土壤達到深厚、細軟、透水、通氣、肥沃、平整等要求,以利於調節土壤內的空氣、溫度、水分和養料的供給,為魔芋植株生長健壯,塊莖迅速膨大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種植時期魔芋的種植時期,根據山地與平壩的不同氣候和耕作習慣,可以分為冬種和春種兩個時期。
冬種時期
在氣候溫和、霜凍輕微、冰雪少見、地勢低的平壩地區,就可以在冬季種植。在11-12月魔芋收穫後,就立即下種或邊挖邊種。因氣候不太嚴寒,種下後(即或未挖的)塊莖也不會受凍腐爛,開春後仍可自行出苗生長。
春種時期
對於冬季天寒地凍、冰雪覆蓋的高山地區,因氣候嚴寒,魔芋塊莖在地下容易受凍腐爛而不能冬種時,就只有在氣溫回升後的春天進行。而對於特別嚴寒的地區,即使在春節下種,還應覆蓋塑膠薄膜進行保溫催芽或者再適當推遲下種時間。但最遲不能拖到三月下旬以後,否則會出現出苗太晚,生長時期過度縮短,影響魔芋產量的提高。
施足底肥魔芋是生長快速的高產作物,對肥料的需要量很大,而且耐肥力也很強,傷肥的現象極為罕見。加之魔芋的主要收穫物又是地下塊莖,因而施足底肥就顯得特別重要。此外如果有足夠的底肥,則後勁很大,除了可以長期供給魔芋整個生長期對養分的需要外,大量的農家雜肥還有使土質松泡,增加土壤酸度的良好作用。
同時,農家雜肥腐熟發酵過程中,還能釋放出大量的熱能,這又有提高土壤溫度,防止種芽受凍和提早出苗的好處。這對於氣溫較低或在冬季下種的魔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底肥用量:除了整地時拌入土雜肥外,在下種前還要施足底肥。通常每畝可施4-6萬斤,這樣就能達到魔芋全生育期總需肥量的70-80%以上。
肥料種類:一般人畜糞尿,禽畜廄肥,塘堰泥肥以及腐熟發酵的植物秸稈、樹葉雜草等偏酸士雜肥,都可作為底肥。因絕大多數的農家土雜肥既是“完全肥料”,又是富含有機質的“有機肥料”。它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如能增加保水、保溫、保肥能力;使土質由板結變疏鬆;使鹽鹼地減輕泛鹽泛鹼作用)和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但不能施用帶鹼性的草木灰和煤渣灰等。
此外,若土壤肥力條件較差的,還可混施少量的酸性和中性化肥,以使魔芋出苗快又整齊。施用方法:由於家畜肥有熱性和冷性之分,在施用時,必須因地制宜,進行適當處理和選擇,才易收到良好效果。如騾、馬糞,含有大量的高溫性纖維分解細菌,在堆積過程中,能產生高溫,因此屬熱性肥料。
若用它作魔芋基肥時,必須先經堆積,待充分腐熟後才可施用,否則在發熱過程中易燒傷魔芋種芽。羊糞也屬熱性肥料,只是質地緊密,含水量少,因而腐熟分解速度較騾馬糞慢些。此外,雞、鵝等家禽糞肥屬上等有機肥料,養分含量比家畜糞尿高得多。如作基肥,更應充分腐熟,並與其它土雜肥混施,為宜。
牛糞就不同,屬冷性肥料。它質地較細密,含養分較低,而含水量高達80%左右。因此它不易通氣發酵,分解緩慢,在堆積過程中,發熱量很小,不經腐熟,就可直接用作基肥。在魔芋下種前,要先在開好的條溝和窩的底部,施一層牛糞渣墊底,或加少量的尿素(或硝酸銨)、磷礦粉、氯化鉀在內,如用複合化肥更好,再與底土拌勻後放種芋。隨即覆蓋一層牛糞渣,其上再飽灌人畜糞水後,覆土填滿即可。
種植方法通常,魔芋一般有以下兩種種植方法:
條播溝種
此方法常適用於大塊土地和種芋較小而又均勻的情況下種植。因條播溝種有方便灌水施肥,中耕除草,刨溝定向及節省勞力等優點。此外,在單位面積上條播比窩播的植株能接收更多的光照,有利於合理密植,提高產量。
在精心整地的基礎上,按種芋的大小和土地的肥瘦,定好方向,確定深度和溝間距離後,即可從一邊開始,刨一條溝,下一溝種,施一溝肥和覆一溝土。就這樣依次進行,並讓刨溝挖出的泥土恰好覆蓋在魔芋種上(覆土厚度應相當於種芋的直徑1-2倍為宜),以使一溝覆完,二溝又現,一環緊扣一環,依次操作下去,直到整塊土地下種結束為止,這樣還可避免重複作業使土壤保持疏鬆狀態。
打坑窩種
當地塊較小,或不便開溝的亂石地塊以及種芋大小懸殊的情況下,宜採用打坑窩種的方法。根據種芋的大小,先挖好窩,然後下種,施肥,覆土,直到種完為止。
總結:想要提高魔芋的整體產量,種植的方法很重要。要根據魔芋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方法來進行種植。無論是從種植地塊還是從施肥方法,這些都是需要重視的。只有在種植之前掌握其技巧,才能有助於提高魔芋的產量。
回覆列表
魔芋是一種陰性植物,對種植條件的要求較為嚴格,光照、溫度、水分、肥料、土壤。魔芋種植的土地,土質一定要疏鬆,還要有一定的營養,PH值在6.5-7之間。魔芋種植前,要將土壤清除乾淨。
播種前,要挑選優質的種子。以新一年挖的最好,同時注意色澤正常,種子無損害、破裂、蟲咬、黴變等,大小要在200-300克為佳。同時,播種前,要將種子暴曬1-2天,起到殺死部分細菌的作用,提高發芽率。最後還要用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減少種子附帶的細菌,使用木灰拌種。
適合魔芋種植的時間一般在春分末尾,清明節前,氣溫穩定在15℃左右時可以播種。全育期保持在200天左右。可以根據海拔高低來提前或延後播種。播種時,種芋不可與肥料直接接觸,必須蓋好土之後再施肥。密度不能過小或者過大。
由於魔芋的生長條件苛刻,要特別注意田間的管理。魔芋種植後,覆土要達到6-9釐米,在圖上還要覆蓋上5-10釐米的枯葉或者農作物,要均勻嚴密。9月份後要注意清除腐爛的覆蓋物。雨季過後要特別注意疏通溝渠,以免魔芋被長時間浸泡。除草時要注意春耕後使用除草劑,後期長葉子後需要改為人工除草。在7-8月份要對魔芋進行遮陰,可在周邊種植較高的作物來達到遮陰效果,例如玉米。
對於魔芋而言,最多出現的病害有日灼病、軟腐病、白絹病等。日灼病的防範可以靠種植較高作物遮陰來阻止。在6-7月間容易出現白絹病,這個可以在土壤周圍使用稀釋度為1%的石灰水,排除積水,對魔芋四周噴霧消毒。軟腐病可以透過定期深耕、排水,挑選有傷口、腐爛的種芋來減少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