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迴圈

    所謂的康乾盛世,被一些人大寫特寫,是真實的麼?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要客觀公正。據所謂清史專家統計:公元1652年,順治九年,全華人口14448.3858萬,公元1713年,康熙52年,全國總人口2358.7224萬,公元1741年,乾隆6年,全國總人口14341.1559萬。不到100年,人口激增十倍,康熙到乾隆倆次人口統計,二十八年增長了7倍。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麼?

    這些數字是有大問題的,我們知道,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封建王朝的老百姓,是要按人頭交稅的,所以戶口管制非常嚴格,在皇帝眼裡,每個老百姓都是一個提款機,人口越多,人頭稅也就越多,不報滿報戶口那是要坐牢的。據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王世貞統計,他活著的時候,明朝人口有6330多萬,而到了順治9年再次統計,人口只剩下了1400多萬,也就是說人口銳減了將近5000萬。

    再看清朝皇帝實錄,康熙年間人口普查,統計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間統計的是大小男婦,也就是說,康熙只關心的是有多少人向他交稅,所以只統計16歲到60歲的男丁,老人婦女小孩不用交稅,康熙也懶得算,而乾隆為了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著的都算數,他爺爺有交代,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多出來的人口也不交稅,少了證明自己沒有本事,所以在人口統計上也是多多益善。

    明朝6000多萬人口 ,到了順治時就只有1000多萬人丁,即使按照三個人裡有一個人丁計算,在順治時期人口是減少了,而到了康熙年間人口也沒有增加,所以,康乾盛世,人口激增不過是滿清王朝為自己臉上貼金,為自己歌功頌德罷了,為了自己更好的統治尋找藉口的一個手段而已。

  • 2 # 閒來賞史

    一,戰亂之後的每個王朝初期,人口都有瘋狂的自然增長

      經歷戰亂之後,每個朝代初期都有人口瘋狂的自然增長。說到底,在戰亂中,人口被打沒了,土地空出來了,大家可以重新分配土地,自然有好日子過。

      在清朝初期,因為比以往朝代更誇張的屠殺政策,導致人口大幅度降低。於是清朝初期人口極速增長,並不奇怪。

    現在人喜歡的雜糧,卻是康乾盛世時的救命糧食!

      二,締造康乾盛世的三寶:土豆、玉米、番薯

      玉米、土豆、番薯原產南美洲,在明朝時期傳入,徐光啟曾對其研究推廣。這三寶首先由美洲傳到歐洲,然後由歐洲傳到中國。

      如今,土豆番薯最高畝產可高達萬斤,玉米畝產也高達1000多斤。更為重要的是,這三種作物非常耐旱,對地質要求不是太高。因此,清朝雖然耕地並不高,但很多土地依然可以種植這三寶。

    1820時清代人口分佈,西北和東北屬於禁止漢人進入的區域!

      對於農民來說,多收三五斗,就可能有一個很好的年景。而這三寶的收成,遠遠高於普通的稻米和小麥。如今有一種說法是,康乾盛世、吃糠咽稀,其實有一定道理,總歸餓不死,只是身體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強悍。

  • 3 # 翔哥197985202

    華人口起伏波動,與朝代更替,氣候變化有很大關係,一般政治穩定,國家強盛之際,人口一定是迅速發展,大清入關之際,由於常年戰亂,全華人口不到4000萬,經過順治,康熙,乾隆時代,人口已經過億,除了政治穩定外,全國經濟重心向南轉移,農業,工商業的發展決定了國家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了。

  • 4 # 達文有話說

    古代華人口,在清朝以前,從沒有超過一個億,到了乾隆五十年,人口達到了三億,可以說我們中國今天的人口規模,就是清朝奠定的。

    古代其他朝代也有不少盛世,開元盛世、永樂盛世等,但人口都沒有達到過清朝的規模。為什麼呢?

    在人類人口研究領域,有一個著名的“馬爾薩斯陷阱”,指的是人口增長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料僅僅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

    “馬爾薩斯陷阱”的意識是,由於人口的增長和生存資料(主要是糧食)的增長不平衡,故人口水平受農業發展水平制約。所以中國從戰國末年,到清朝前期,由於生產力沒啥變化,盛世過後人口過剩超過人口和糧食的平衡點,馬上迎來亂世,然後再度輪迴,這就是中國歷史。

    那麼,清朝有什麼訣竅,能夠突破當時“馬爾薩斯陷阱”的極限,增長那麼多呢?

    首先得感謝一個人,還是前朝老臣,徐光啟。徐光啟是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他一生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翻譯了《幾何原本》《泰西水法》《農政全書》等著書,關於農學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有《農政全書》《甘薯疏》《農遺雜疏》《農書草稿》《泰西水法》等。最重要的是,從西方引進番薯。正是番薯和後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的引進,為清朝人口的指數增長提供了保障。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清朝的勸農政策。這裡的勸農並不是之前朝代勸農民種地,別出去惹事。清朝的勸農,是勸農民們不光種糧食,還種些經濟作物。比如種棉花、養魚,養蠶。這讓農業有了分工,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和生產效率。

    當然,清朝再怎麼折騰,也改變不了靠天吃飯的事實,這樣就無法逃脫“馬爾薩斯陷阱”。人口增長到了一定的臨界點,最後就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 5 # 情戀中國紅

    大清王朝康雍乾盛世,國泰民安,為何人口不斷增長。

    站在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回答。

    因為清朝初中期疆域面積不斷擴充套件與鞏固,逐步增長人口是正常之中。

    為了瞭解清初歷史,我們從清初四川省會閬中古城迎恩街開始。

    揭開閬中古城街道名稱__迎恩街神秘面紗的來龍去脈

    旅遊四川南充魅力之都,徜徉在閬中古城,最令遊客稱奇的是那些縱橫勾連的肥肥瘦瘦、長長短短,猶如長短句號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點綴著滄桑之意的古樹,繁複中見別緻,玲瓏中顯精巧,堪稱中國建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閬中山、水、城如唇齒般相襯相倚,人居環境妙趣天成,堪稱典範。

    自戰國中期巴國由於戰亂遷都於閬中以來,歷代帝王都將其視為轄治西南的重鎮,競相在此設定郡、州、府、道並苦心經營。

    三國時期,閬中便是聲名遠播的"古城"了。 三國蜀國名相諸葛亮把閬苑仙葩稱之為神仙居住的地方。

    尤其是唐初魯王靈夔、滕王元嬰相繼鎮守閬中時,按宮苑格局大興土木、廣建殿堂,使閬中的建築格調驟然上品位、成規模,始有閬苑之稱名符其實。

    此後歷代王子皇孫,朝廷命官在羈留這塊"風水寶地"期間,也紛紛廣聘能工巧匠,或興土木以建府第,或擇佳處以修別殿,逐漸使古城形成了獨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風貌。

    如今儲存下來的古街巷達61條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數以千計,總面積達2.1平方公里。

    閬中具有5000多年的文化歷史,2300多年的建城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風貌,已成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不可多見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專家學者譽之為“巴蜀古建築的實物寶庫”。

    古城的古街巷命名也挺有歷史文化底蘊: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白果樹街、古蓮池街、槐樹街; 有以名人、重大歷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官菜園街、狀元街、三陳街、良牧街; 以商貿命名的廣東會館、浙江會館、陝西會館; 有以地理風水命名的管星街、筆向街; 有以手工業發展內涵命名的機坊街、醋坊街、蒸饃巷……

    它們各有風貌特點和悠久的歷史。 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家AAAAA級風景區閬中古城以名人重大歷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歷史。

    明末清初,整個四川歷經戰亂30餘年,因而造成人口減少,荒地增多,曾出現過多次移民熱潮。 直到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清初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徵收賦稅,採取了一系列的增加人口,恢復生產的措施,因此發起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湖廣大移民俗稱“湖廣填四川”。

    在康熙、雍正間年自陝西、江西、湖南、湖北以及少數安徽、廣西,廣東等外省人士入籍四川閬中, 直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閬中轄區總戶數是12397戶(其中:男丁:28886人;女口:21251人;)總人口數50137人。

    這就是當時閬中人口發展狀況。

    清順治年間閬中古城一度成為四川省省會中心城市達19年之久。

    由此可想閬中所轄區域到處都是人煙稀少,雜草叢生有的地方還是荒無人煙。

    閬中蒙氏宗支先祖是在公元1679年12月,從陝西涇陽縣今咸陽市涇陽縣交龍堡移民四川閬中古城選擇北城門內北門井(振武井)區插棧為業。

    也使後來蒙氏一門三將軍譽以了“振武井”實至名歸的文化內涵。

    早期蒙氏一代祖公蒙元亨經人介紹與祖籍湖南,生於閬中人羅氏結為夫婦,以從事經營豆腐業服務川陝兩省民眾為生。

    於1689年12月,生有一子取名蒙應瑞字兆麟。 蒙應瑞自小就受到其先祖蒙善宇先父蒙元亨兩公的早期教導,常給蒙應瑞他講述蒙氏家族陝西咸陽歷史名人先祖蒙驁、蒙武、蒙恬蒙毅三世為國建功的歷史,他們在統一華夏的歷史大業中,建功立業,皇恩浩大,貴為秦代蒙家軍譽為“忠信”。

    也是世人千百年來文臣武將學習校仿的楷模,以及陝西涇陽今咸陽市三原縣交龍堡地名的由來, 並相傳蒙氏家族後裔每離祖在外定居後,後人定會有為國建功立業之人。如果從小就不勤奮學習,博學多才,長大後就是有機會,也怎能光宗耀祖,為國建功,這在蒙應瑞自小的心靈上打下了深深的記憶。 也使後來的他勤奮好學,習文練武。

    他從歷史中瞭解到蒙氏是中華統一後的第一個家族氏將門,也是歷史上僅有的被奸臣所害後,其家人免受滅門九族之害,但在子嬰和忠良們的大力保護下,被迫逃亡散居各地,有的族人還改名換姓。 做為蒙氏宗支一脈之後裔,他決心努力學習,長大後為國效力。 由於後來蒙應瑞的母親羅氏年僅38歲,因病早逝。

    年僅17歲的蒙應瑞肩負著照顧家庭以及對社會的責任。 他與父商議後,決定投筆從戎,也使家庭有一份穩定的工資收入。 蒙應瑞年滿18歲時毅然參加了大清駐川北鎮閬中行伍軍營。 蒙應瑞成了一名清代閬中軍人。 當蒙應瑞他初到營區時,各級長官和同事問起他為什麼要入行伍時。

    他說:“我是陝西名將蒙氏後裔,我的先祖是華夏名將世家,他們是秦朝蒙驁、蒙武、蒙恬蒙毅。 中華統一歷史之功臣,歷代文臣武將學習校仿的楷模,作為遠世後裔的我,出於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理應選擇軍營,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首先選擇戰鬥。”

    在行伍期間,他的話得到了將士們的高度讚賞。因此也成為鼓勵軍中將士的動力,也為他後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蒙應瑞投身於行伍生涯十餘年,聚文武於一身,果然不出其先祖先父所言,因得時而起。

    於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從徵西藏,在抗擊準葛爾兵入侵西藏的數年侵略戰爭中。 在高階將領的英明決策指揮下,獻計獻策,得到重用,深入敵營腹中智取敵軍高階將帥首級。 後使叛軍將士不戰而降,感謝各旗大將軍和大清皇上的寬容仁慈不殺之恩。 使長達數年間的西征戰勢因此取得了輝煌性的大勝利,西藏順利平定。

    蒙應瑞因此戰功顯赫,祖上三代蒙善宇蒙元亨蒙應瑞同時官拜大將軍。

    為迎接皇恩浩大在此建宅。

    中國歷史名人驍騎將軍蒙善宇(從一品)、驍騎將軍蒙元亨(從一品)、湖南鎮筸鎮今鳳凰古城總兵蒙應瑞(從二品)祖上三代同時同地因蒙應瑞戰功和家族遠祖統一名將世家秦時蒙驁、蒙武、蒙恬蒙毅忠君歷史教育後人在今四川南充市閬中市閬中古城北門威德牌坊東北方向前行20米處北門井(即振武井)處蒙氏三元將軍和駐閬中官民跪迎聖恩選舉晉升三元大將軍的偉大創舉。

    康熙帝欽賜“元戎第”御筆鎦金宅匾和“宅第、宗祠、種植、休閒”四處荒地封地。

    開起閬中古城名祠今駐閬部隊北緣“蒙公祠”的由來。

    康熙六十年閬中蒙公祠內奉旨塑像供奉中華始母華胥、人祖伏羲女媧兄妹夫妻、名將蒙驁、名將蒙武、名將蒙恬、名卿兼將軍的蒙毅。

    從此也開起了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民俗節。

    川北鎮保寧府所轄制筆業和行伍業以及各界代表匯聚閬中古城蒙公祠祭祀人母華胥和名將蒙恬這一民俗活動在過去歷代《保寧府志》和《閬中縣誌》中都有簡略記載)。

    閬中古城迎恩街“元戎第蒙家宅第”的由來。

    閬中古城官菜園街“蒙家官菜園”的由來。

    閬中市雙龍鎮蒙家灣村“蒙家避暑山莊”的由來。

    閬中古城迎恩街“元戎第”蒙氏將軍府是康熙欽賜蒙氏家族四封地之一。

    宅第選址:原閬中古城北城門外過橋不遠郊區,坐東向西,佔地面積呈品字形4000餘平方米。

    典型的清代高官門闊五開間三進四合桅杆元戎府大院。

    從公元1721年“元戎第”蒙宅建設開始。 各地官商之後,也陸陸續續前往北門外建宅居住,使兒孫學習校仿蒙氏,為國建功立業。

    由當時的田氏,鄭氏,陳氏,沈氏以及後來的徐氏,常氏、孫氏、蒲氏、劉氏、馬氏、黃氏、盧氏、趙氏等官商百姓在此逐步建宅。

    後形成自然街道,其建築宅第,上至三代大將軍蒙家宅第,下至官商百姓之家,雖然錢財較為富足,但各自家庭都以勤險節約為本,除蒙宅二大門是上盤六角木榨斗拱結構外。 其它建築也從不顯躍奢華,更沒有豪華門額窗花基石雕刻。

    由於蒙氏從1721年起至1881年,歷時160年,共六世將門舉人世家,深受五位帝王特殊君恩,蒙應瑞大將軍也官至湖廣鎮筸總兵官成為古代帝制時期閬中走岀的最高級別的軍政長官,上馬管兵下馬管民統轄清乾隆初期八大兵備道“八大軍區”之一的鎮筸兵。

    加之此地百姓以蒙氏為榮,教育兒孫,後有田氏,鄭氏,陳氏,沈氏之後也深受川陝總督提攜之恩,皇恩浩大,為迎接皇恩思恩,受百姓抬愛,故名迎恩街。

    從公元1721年秋起至1999年9月,閬中古城迎恩古街歷時278年的歷史在城市與時俱進建設發展中變遷。

    它再次迎來了那輝煌的黃金歲月和寬敞明亮潔靜的康莊大道。

  • 6 # 白河夜船

    首先國泰民安,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會造成人口增加的。提問這樣問,應該是參考了現在發達國家良好的社會環境,人口增長率卻極低或者負增長的情況。但是要強調一點現在和過去是有區別的。第一,古代人沒有普遍接受現在社會所給予的科學教育,不知道巨大的人口會對社會造成危害,還有極低的教育成本人們可以提高生育率。第二,古代社會信奉人口多意味著生產力大、國力強的觀點,社會生產力不高所以只能增加人口來增加總生產力。所以人們會多生育。第三,古代社會都強調生育,政治上也和當今許多國家背道而馳。

    現在我們說一說使得清朝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康熙朝的“永不加賦”和雍正朝的“攤丁入畝,地丁合一”等政策導致人口激增的,這裡首先我們要解釋下“賦”這個字,指的是兵賦就是成年男子一生要為國家參軍的義務,如漢朝每個男子有義務每年去邊境三天,在一生中需要去國都一年(國度這一年包括來回費用國家承擔)邊境一年。此外還有“役”即政府工程時根據地方人口多少要求每戶派人出力,這兩者自古老百姓可以用財物抵掉,明朝實行“一條鞭法”清朝承襲發展為“攤丁入畝,地丁合一”,賦役合在一起,即丁糧合一,丁是人口役(可錢財實物物代替),糧為田租,根據經濟情況按田派丁,將有丁無糧著編為下戶,有丁有糧編為中戶,丁多糧多丁少糧多編為上戶,兩者合計共出多少丁多少糧,一起繳給政府,政府須要勞役時自己出錢僱人,形成了“富民出財,窮民出力“的局面。除此之外,康熙朝制定了“永不加賦”這一政策,即取消了人頭稅。清朝康熙時期,康熙五十一康熙帝諭大學士、九卿等:朕覽各省督撫奏報編審人丁數目,並未把加增之數開報7。天下承平已久,戶口日多,若按人丁加徵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土地並未擴大。應令直省督撫,將現今錢糧冊內有名丁數,不增不減,永為定額。之後在下詔書:凡盛世添丁,但續生人之丁永不加賦。此後以康熙五十年丁冊為準派稅以後之添丁,政府不加其賦。也就是在這個兩個政策的驅使下,自康熙五十一年以後華人口激增引來了一個高潮期,到乾隆十四年全華人口已經有17749萬人,到四十八年人口已有28403萬人,到了嘉慶十七年全國已經有36169萬人,清朝洪亮吉(乾隆五十五年榜眼,近代人口學說之先驅)曾說今日人口比三十年前增增加了5倍,比六十年前增加了10倍,比百年前增加了20倍。

    補充1:清朝國土面積很大,政府大量開疆拓土,移民墾荒,耕地面積擴大。如今的科爾沁草原就是當年過度墾荒的例子。

    補充2:我之所以沒有提到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這個和人口激增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確實這些高產作物可以養活更多的人,但是政府推廣和引入和老百姓種不種,種多少,作為平時日常主食是另外一回事,稍微有一些農業知識或者平時自己做飯的人都明白,高產作物的口味一直是其短板, 紅薯玉米都是明代隆、萬年間傳入中國的,但口感不如米麥,種植積極性一直不高 ,當然可能會有人說自己很愛吃土豆,玉米,紅薯幾乎頓頓都吃怎麼不好吃, 但是請明白你並不是將他作為主食,如果將米麵等主食撤掉以此為主食恐怕你就不會這麼認為,特別是紅薯食用之後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的種植積極性不高。在生產力不高的明清時期農民並不會在正常年節大範圍種植,同時老百姓向官府交租稅時,官府也並不會收這些,北宋時引入占城稻時,中國晚稻如紅蓮稻成熟需150天,味香但產量少;占城稻只需100天(後縮短至60天)即熟,但味道不好,屬於下等米,只供貧民食用,或作軍糧馬料,正賦上供米仍徵收本國晚稻粳米,老百姓自然對高產作物沒有任何的種植積極性。我們再以清朝為例 “ 乾隆五十年六月庚寅諭軍機大臣等:“閩省地方向產番薯一種,可充糧食,民間種者甚多。因思豫省近年屢經被旱,番薯既可充食,又能耐旱,若以之播種豫省,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著傳諭軍勒渾,即將番薯藤種多行採取,並開明如何栽種澆灌之法,一併由驛迅速寄交畢沅,轉飭被旱各屬,曉諭民人依法栽種。”紅薯乾隆八年即已傳入河南,但乾隆五十年仍需要皇帝親自叮囑河南官員在災年推廣種植,可見即使到了清朝中葉,農民依舊對這些高產作物沒有種植積極性。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清朝的人口增長高潮與紅薯、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沒有太大關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股收官,年度下跌為2008年來最差表現,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