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升龍創意工作室胡老師

    小人書,被電腦,手機代替了,推桶軲,(木桶上的鐵圈)。人太多,路難走,走不開了,。用腳踏車鏈子自制的(鏈子槍),沒火柴了。完了。

  • 2 # 詩境笙音

    那時候的西鄉沒有幾家有電視的,更不用說電腦了!農村莊戶孩子從小生活在田間野外,場院街頭,除了幹一些放牛趕豬、割草剜菜等農活外,更多的時間是聚在一起玩土法遊戲。尤其到了農閒時候,更是孩子們玩耍的好季節,只不過後來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沒有幾個玩的了。那時候大致有如下的遊戲:

    1、跳房兒:

    這個遊戲是在地上畫出若干方框作為房子,先將沙包(或瓦片)仍在第一格內,單腿跳著踢著沙包穿過各格,然後把沙包仍在第二格內,依次進行,若腳踩線或沙包壓線則讓給另一方。

    2、打尜兒:

    一種男兒童遊戲。在地上畫一圓圈或方框為"鍋",人站在鍋內,用木棒將尜(15釐米左右的圓木兩端削尖)擊出,另一方拾尜後向鍋內扔,扔在外面時,打尜人用木棒敲擊尜尖,尜跳起再用木棒打出,連續三次,然後根據離鍋距離要步,另一方用步量,如果量再打尜人要的範圍內,則讓給另一方。

    3、打水漂兒:在水面上擲瓦片或薄石片玩的――種遊戲。將瓦片沿水面擲出去,瓦片在水面上跳躍前進,比賽誰擲得遠。

    4、摸瘸子胡:眾兒童圍成一個圈,中間―兒童蒙上眼睛扮“瞎漢子”,另―兒童將――側得胳膊綁在腿上扮“瘸子”,並吹哨。瞎漢根據哨聲判斷抓瘸子,瘸子跳著躲避,抓到為勝。

    5、老鷂子叨小雞兒:一個人扮老鷂子(鷹的一種),一較大兒童扮老雞,其餘小孩扮小雞,順次抓住老雞身後的衣服。老鷂子設法抓住老雞最後面的小雞,老雞掩護,小雞躲避。――旦拉走最後的小雞,便不再歸隊,直到老鷂子全部抓完小雞為止。

    6、拱掉尾:遊戲內容是兒童靠牆站立,――隊兒童彎腰依次頂在站立兒童腰上。另―隊―兒童順次跨騎到各彎腰兒童背上,以剪子包袱錘定輸贏,嬴者繼續跨騎。

    7、佔山為王:幾個孩子搶佔土堆的最高點,能把別人推下去自己獨佔"山頭"者為王。

    8、打蛋兒:就是彈玻璃球,用手彈出玻璃球兒,使之撞擊入坑。

    9、掰手兒:兩人各把相同的一隻手互相握在一起,用力扳,比試臂腕力量。

    10、打寶:用紙折成正方形,由兩人輪流在地上摔打,擊打對方的,將對方的打翻為勝。

    11、打鐮兒贏草:割完草後每人準備一堆草,放在一旁,鐮相互倚在鬆土上,然後站在遠處輪流用磚塊或瓦片投擊,擊倒的草為已有。

    12、碰拐(也叫砸腿兒):一種富有挑戰性遊戲。兩人各將一條腿盤在另一條腿上,用手扳著,單腿著地,形成“拐”狀,用曲腿的膝蓋互相頂撞對方,被撞得站立不住,放開扳著得腿為輸。

    13、壓摞兒:做遊戲時――人倒地後。其餘人依次壓在倒地人的身上。

    14、搓泥錢兒:用兩片銅錢做模具,將泥團夾在中間擠成圓餅狀,曬乾後成得帶眼的圓錢狀泥

    餅,可以玩多種遊戲。

    15、拾砵骨兒:玩具為五塊小石子,一隻手把石子撒在地上,拾起一個向空中拋起的瞬間再撿起一個並把下落的那個接在手裡,依次把五隻全部撿在手裡。

    16、翻繩兒:這種遊戲是將環形線繩二人交替用手撐出各種花樣。

    17、將軍飽:就是剪刀石頭布,兩人或兩人以上同時一以將軍飽定輸贏的一種遊戲,西鄉叫剪子包袱錘,兩人或兩人以上同時伸手,握拳為錘,伸二指為剪子,五指為包袱。錘勝剪子,剪子勝包袱,包袱勝錘。

    18、下三:一種棋類遊戲。棋盤為三個套在一起的正方形並用線分別連線,每條直線上均有三個交點。雙方輪流下子,在一條線上擺三個子為"三",可吃對方―

    子。擺滿後各去―子,走動,走成“三”也可吃對方―子,使對方只勝二子時為勝。

    19、下五福:一種棋類遊戲。棋盤為橫豎各五條線全封閉等距離相交,雙方輪流下子,擺成小方、直線或斜線均吃對方的子,擺滿後各去一子,成小方、直線或斜線均吃對方的子,將對方吃完為勝。

    20憋死牛兒:一種棋類遊戲。雙方各有棋子兩枚,將對方趕得無路可走為勝。

    21、棍打虎:一種牌類遊戲。自制棍、虎、雞、蟲牌各四張,抓完牌後出牌,吃牌規律為:棍打虎、虎吃雞、雞吃蟲、蟲搗木。

    將對方的牌吃光為勝。

    22、藏貓兒:捉迷藏。

    23、跑配兒:兒童來回追趕著玩。

    24、壓呼哈:或叫壓鼓嘎,就是壓翹翹板。

    25、塞料豆兒(也叫擠摞兒):冬天,眾人靠著牆向中間擠,取暖鬥樂。

    26、打(音duo)泥窩窩:把泥巴捏成窩狀,口朝下用力甩地上,讓其炸裂,誰炸裂的口大誰就贏了。

    27、丟手絹

    (示例一)打尜兒

    ​尜兒,一種兒童玩具,兩頭尖細,中間較粗。在高密方言中讀“繭兒”音。選取一段一拃粗、大半虎口長的圓木棍,把木棍兩頭削尖即成。 把尜兒平放在地上,尜兒的兩端自然離開地 面,手拿一塊二尺多長的窄木板(也有用類似長度木棍的),朝尜兒的前端砍下去,尜兒便 蹦起來,緊接著再朝著參兒往前揮板一擊,尜兒便被打向遠處,這就是打尜兒。 玩打尜兒時,要選擇一處寬闊平坦的大場院, 在場院的一端畫一個兩三步寬的大圓圈叫“鍋”,貼著鍋的外沿畫一個方框,叫“鍋門”。參加打尜兒的孩子,要分甲乙兩幫。如果有兩個孩子參加,就一對一;四個孩子,就二對二……若是三個或五個孩子成單數時,餘下的孩子就當“替工”,即兩邊都參加。兩幫分好後,至於哪幫先開始,就得透過“石頭、 剪刀、布”來決定了。 先打的是甲方,要把尜兒放在鍋門裡,一板砍 下去,再揮板把尜兒打出去。尜兒落地後,乙方要在落尜兒的地方把尜兒拾起來,瞄準鍋,把尜兒往鍋裡投,甲方的打尜兒者則用木板攔截。這樣,就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攔截住了,並且把尜兒打出去。這次,尜兒落地後,根據尜兒與鍋的遠近,甲方可以要出步數。譬如要了十二步,乙方要跑著跨大大半虎步量一量,如果十二步以內邁到鍋裡,甲方就算是要“冒”了,要冒了就輸了,要換乙方打尜兒;如果十二步邁不到鍋,甲方就贏了十二步。第二種情況是,甲方沒攔截住,乙方把尜兒投進了鍋裡,這樣乙方就贏了,換成乙方打尜兒。還有一種情況,甲方雖然沒攔截住,可乙方的尜兒卻沒投進鍋裡,而是落在鍋的外邊,那麼,甲方就可再打一次。

    ​在玩遊戲前,要預先約定,輸贏是一百步或二百步算一局。如果約定的是一百步,不管甲乙哪一方,誰先贏到一百步,輸的一方要“摸呼”。 摸呼,一般是在場邊指定一棵樹,輸的一方的 孩子要用棉帽子矇住眼睛,再用帶子紮緊,贏的方的孩子,還要把蒙上眼睛的孩子從背後攔腰抱起來,左轉三圈,右轉三圈,興頭起來,甚至轉七八圈,十幾圈,把矇眼睛的孩子轉得暈頭轉向,再放下來,讓他去摸指定的樹。矇眼睛的孩子被轉暈了向,不是朝相反的方向摸,就是往其他方向摸。看熱鬧的孩子就在旁邊給他提示:向那摸,向這摸……直到兩手摸到那棵樹為止。也有頭腦清醒的孩子,不管 轉多少圈,他都能辨清方向,朝著指定的樹摸去,不用費很大的勁就能摸到。 摸呼摸到了,就算完成了一局, 於是,再開始下一局。

    (示例二)拾砵骨

    “拾砵骨下雹子,打的恁老婆仰嘎牙子”這是形容男孩子拾破骨的一句話!

    ​砵骨,是指像麻雀蛋那麼大小的圓形石子,這是我們當地的方言土語。拾砵骨,也是過去兒童們常玩的遊戲,尤其是女孩子最擅長,最常做。拾砵骨,是選擇五顆一樣大的小石子,用一隻手抓著。拾的時候,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顆石子,其餘的三根指頭和手掌握著另外四顆石子,緊接著,拇指和食指把捏著的那顆石子向上拋起來,而其餘的三根手指和手掌握著的四顆石子撒在地上,並反手接住拋起又落下來的石子。然後分四步,把地上的四顆石子拾起來。第一步是“拾個”。拋起手中的那顆石子,拾起地上的其中一個石了,再反手接住拋起的石子,並且口裡同時念著:“撮了摸一帶連二”分四次,把地上的四顆石子逐一拾起來。第二步是“拾對”。用上述同樣的拾法,一次拾起兩顆石了,叫做“一揢二”。分兩次拾起來四顆石子。

    ​第三步是“拾仨。也是同樣的抬法。因為地上只有四顆石子,也分兩次拾,如第一次拾的是三顆、另一次拾的就是一顆。或者反過來,第一次拾的是一顆,另一次就是三顆。但都叫做“一揢仨”。第四步是“盤大座”。即拋起手中的一顆石子,一下子拾起地上的四個石子,叫做“盤大座”然後,把手中的五個石子一齊拋起來,並將手繞五個石子劃一圈,再把五個石子全部接住,同時念著:“盤大座,盤大座,打筋隔煞”。做完“打筋隔煞”,就算完成了一局,可以接著再進行下一局。不管是兩個孩子,或是三四個孩子參加,誰完成的局數多誰贏。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接住,或該拾的沒拾起來,再回者拾的石子個數不對,都得停止,換成別的孩去做!

    (示例三)丟手絹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手絹是每個少年的必備品。在孩子的袖口或者肩上,母親總會別一塊手絹,粗布做的,方方的。晚上,母親會把它洗得乾乾淨淨,第二天起床時再別上。長大一些,手絹就從袖口和肩上轉移到衣兜裡,手絹也由自己來洗。直到上了小學,好像才徹底告別了手絹——一方小小手絹,像是時光和記憶送給我們的小小倉庫,珍藏著所有的歡樂。

    “丟手絹呀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她,快點快點抓住她,快點快點抓住她。”在熟悉的歌謠中游戲開始了。小朋友們先是利用“剪子包袱錘”推選出一個丟手絹的小朋友,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小朋友沿著圓圈外行走或跑步。在歌謠唱完之前,丟手絹的小朋友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個小朋友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小朋友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小朋友,丟手絹的小朋友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小朋友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講故事等。如果被丟手絹的小朋友在歌謠唱完後仍未發現身後的手絹,而讓丟手絹的小朋友轉了一圈後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輪丟手絹的小朋友,他的位置則由剛才丟手絹的小朋友代替。因此遊戲是大家圍成圓圈進行的,所以丟手絹的小朋友和被丟手絹的小朋友跑動時圈數不能太多,防止因跑動圈數太多而頭暈跌倒。

    還有一種玩法就是兩個小朋友拿不同顏色的手絹,一起丟手絹,在以往的遊戲中,都是單人單圈做,為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可以雙人雙圈,三人三圈……,遊戲的過程中,有一些學生往往只把手絹丟給自己的好友,這就會給課堂帶來不和諧的因素,造成學生之間的不團結。多圈組合既增加了遊戲的難度,又給小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遊戲機會。

    丟手絹遊戲的意義在於:

    1、有利於孩子應變能力的發展。

    此遊戲能有效促進小朋友身體基本動作的發展,提高大肌肉的運動機能。在遊戲過程中,小朋友始終處於主體地位,並保持著身心愉悅的精神狀態,這對形成小朋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具有積極的意義。

    此遊戲可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身體的靈活性和在公共場合的表現能力。

    2、成人也可以玩童年遊戲。

    對於童年遊戲的盛行,心理專家認為:這與70、80年代青年的成長年代有重要關係——現今的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小時候在家大都倍受呵護,如今踏上工作崗位,遇到最頭痛的問題不是能力,而是複雜的人際關係。因此,回到童年是很多70、80年代人的渴望。這種渴望透過玩童年遊戲可以得到暫時滿足。

    除了滿足內心的渴望,玩童年遊戲還有神奇功效——改善人際關係。心理專家表示:當年輕白領的人際關係壓力透過完玩丟手絹、拍洋畫、滾鐵環等童年遊戲釋放後,他們的人際關係會明顯改善。

    (示例四)藏貓兒

    藏貓兒這種遊戲就是捉迷藏,亦稱摸瞎子。即矇住眼睛尋找躲藏者的遊戲。最早只是一種兒童遊戲。兩千年前即流行於希臘,矇住一人雙眼,把他轉得不辨方向,然後大家向他這個“瞎子”呼喊取樂,矇眼者追捕,眾人躲閃,這種遊戲在中世紀成為成人遊戲。

    遊戲規則就是矇住眼睛尋找躲藏者,首先選定一個範圍,大家經過猜拳或一定規則之後,選定一個人先蒙上眼睛或揹著大家數數,可長可短,而其他人必須在這段時間找到一個地方躲藏,時間到後那個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為下一輪找的人。沒有被找到,且最後回到出發點沒有被尋找者發現的人,將不參與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為躲藏者。遊戲可反覆進行。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躲貓貓”遊戲更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好動、喜歡探索的需求。我們都知道孩子對外界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外部世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會發現孩子喜歡扔東西,這就是孩子控制物體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在探索物體的聲音。孩子能夠從無到有中體驗到快樂,同時也幫助孩子建立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客體永久性即物體不會因為被藏起來了而消失,他會永遠在那裡。而幾個月大的嬰兒如果眼睛看不到了,他會覺得物體訊息了,然後去找其他的物體。)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多玩躲貓貓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感知方位、學會等待、學會感知數以及延伸到用動作表達“藏”。

    附文:碰雞蛋

    清明節在西鄉人口中叫做寒食。寒食節這天是離不開吃雞蛋的,每年的寒食節媽媽都會煮上二十來個雞蛋,並告訴我們這些小孩子,誰吃的雞蛋多,這一年誰的身體就會最好,少得病不打針。小孩子們會比賽誰吃的最多,你三個我五個的一爭高下,即便平日裡再不愛吃雞蛋的,到了這一天也是要吃上一個,過節的儀式感必須要有的。吃完了雞蛋,我們就會開始兩個活動:畫雞蛋和碰雞蛋。

    畫雞蛋,是拿彩色的畫筆在雞蛋上圖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塗上紅、藍、黃等各種顏色,還可以寫上簡單的文字。小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認真的在雞蛋上塗畫,或求助於父母,把自己的雞蛋美顏一番。畫好雞蛋後,就開始出門碰雞蛋了。

    碰雞蛋就是將兩個煮熟的雞蛋碰在一起,看誰能把對方的雞蛋碰破,碰破了就算輸,不得不把破了的雞蛋吃下肚。我們這些小孩子帶著各自的蛋兒寶貝圍聚在一起碰對碰,比賽者小心翼翼的露出蛋頭,等著裁判一聲令下,就會聽見啪的一聲決出勝負,贏得興高采烈,輸的唉聲嘆氣。圍觀者目不轉睛的盯著兩個廝殺的雞蛋,看誰的蛋殼功力更厲害些。我們也會評頭論足,說出自己更看好哪一個,自己看好的理由是什麼。也會有些求贏心切者,拿著自家個頭較小的鴨蛋或鵝蛋冒充參加比賽,所向披靡的贏得小夥伴的感嘆和圍觀,不料被眼尖者一眼識出真面目,便取消了“參賽資格”。

    清明碰雞蛋這個習俗源遠流長,寓意深遠。清明節在春節,正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時節,而雞蛋是孕育生命的象徵,所以碰雞蛋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對生命、對生育的敬畏和崇信。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雞蛋早已不是稀缺品,清明碰蛋的習俗也漸漸遠去了。

    這小小的“碰雞蛋”,並非是一時一地窮壤僻野裡的節俗,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表示“碰雞蛋”可溯及六朝時代。梁朝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就記載,荊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裡有“鬥雞、鏤雞子、鬥雞子”的習俗,並轉載《玉燭寶典》句“此節,城市尤多鬥雞卵之戲”。唐代詩人元稹在詩歌《寒食夜》中也載錄了這一民俗“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鬥贏時。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鞦韆別有期”。可見“碰雞蛋”是大有來歷的。

  • 3 # 慕容若

    現在35歲到50歲的人,應該是70年代到80年代出生的人,正是文革到改革開放之間的那個時期,整個國家的物質文化生活都還比較落後,人們的生活簡單樸素。

    那時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更別說網路遊戲,連電視機都很少,小孩子的娛樂活動主要以自給自足的形式進行。

    女孩們用粉筆在地上畫幾道線,拿一塊平整的石塊就可以“跳房子”;用布包幾片生鏽的銅線當底座,上面插幾根自家公雞的雞毛,就開始“踢毽子”;拿媽媽用剩的布頭,剪剪縫縫,裝上沙子,就成一個小沙包,找幾個人一起就可以玩“撞沙包”;幾毛錢買一根橡皮筋,兩個孩子對面站立用腿撐開,其他人嘴裡一邊唱兒歌一邊開始“跳皮筋”。

    甚至不需要任何器材,只需要一個場地,一群小孩就可以玩“老鷹捉小雞”,還有“我們都是木頭人”的遊戲。還有很多很多遊戲,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男孩們在暑假,喜歡拿根竹竿頂端綁個塑膠袋去粘知了,曬得跟煤球一樣黑也不怕。或者用長鉤型鐵棍推一個圓型鐵圈,叫“滾鐵環”,一群人推著嘩嘩地在路上跑很有氣勢。還有用爸爸的煙盒紙疊成方形的厚卡片,一摞一摞的,開始生猛地“打卡片”。

    當然還有高雅一點的“打玻璃珠”,地上挖個小洞,幾個人把玻璃珠放在規定的距離之外,用拇指彈向地上的小洞,進洞者勝。

    男孩也有不需要器材的運動,“鬥雞”就是一種,一條腿曲起橫放在髖部,另一條腿在地上跳動,幾個人以這種姿勢互相攻擊打鬥,不敵者輸。

    總之,七八十年代小孩子的遊戲,都是以粗放的體能鍛鍊為主,智力遊戲比較少,就是一些棋類。

    那麼,為什麼這些遊戲現在都沒有了呢?我來試著分析一下:

    1、科學技術的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電子遊戲紛紛湧入我們的生活,原來很原始的娛樂方式逐漸被替代。

    2、居住形式的改變

    原來的有大院的舊居民區都被新型高樓代替,人口密度加大,生活區公用面積減小,不可能開展上述遊戲。

    3、現在城市居民不再自己製作衣服,也不能養雞,所以就沒有剩餘的布頭做沙包,也不可能拔自家的雞毛做毽子。

    4、現在的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進頂尖學校去接受教育。為了考學,孩子的課餘時間,不是做作業就是上培訓班,孩子們沒有放鬆遊戲的時間,父母們也覺得以前粗放的遊戲不利於孩子智力發育。

    5、如果父母親覺得孩子需要體能鍛鍊,就會送他們到專業的場館打球,或者健身。再就是運動多半以體育考試為目標,會選擇800米跑,立定跳遠等考試專案,不會選擇他們認為不專業又沒用的傳統遊戲。

    這就是我的回答,不知您是否同意?

  • 4 # 小韓侃電影

    玩的東西也有很多,1,跳房子大家都知道吧,,2...到處跑著去看電影,也算一個吧,3,,,彈珠,,4....炮子槍,,5,,打土仗,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變化慢慢淡化了,現在我估計也就只有想想的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冠半決賽,利物浦5-2大勝羅馬,三叉戟火力全開,如何評價本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