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建秋的世界

    美國駐德國特使理查德格雷內爾說,德國對北約“虛偽”。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柏林的首席外交官表示,德國政界人士對北約國防開支的目標不夠。

    格雷內爾認為,德國不願意在2018年對阿薩德採取軍事行動是“不對的”。

    而德國對於這位特使是:

    美國大使的“時間可能已經不多了”。暗示要他滾蛋。

    美國追求的是一個根本無法達到的目標,美國常年藉著北約的名義到處發動戰爭,但是由於常年的戰爭,美國一度入不敷出,他希望拉更多的夥伴來對戰爭的開銷進行分擔,尤其是歐洲國家,特別是比較富裕的德國。

    問題在於,德國由於二戰的問題,並不喜歡戰爭,德國國內對美華人胡亂發動戰爭意見很大,而且德國國內有很強大的牴觸戰爭的情緒,如果美國需要歐洲出錢,就需要歐洲,特別是德國在北約內部有更大的話語權。

    問題是美華人又不願意賦予歐洲更大的話語權------------簡單的說,又想讓馬兒跑,又想讓馬兒不吃草。

    歐洲實際上自身不會受到什麼威脅,對歐洲威脅最大的是俄羅斯,俄羅斯自身經濟不好,俄羅斯GDP和南韓GDP差不多,歐洲的軍費是俄羅斯軍費的好幾倍,歐洲沒有理由去怕俄羅斯,再說德俄之間的關係還不錯,實際上拋去一戰和二戰,俄羅斯和德國的關係一直都還不錯,俄羅斯當年還有沙皇的時候,娶老婆最喜歡找德國女人。

    葉卡捷琳娜,作為俄國女沙皇,她其實就是德國安哈爾特-查爾布斯特親王之女,也就是說其實算是德華人,她到俄國的時候連俄語都不會說。

    前段時間歐盟發起了歐洲防務計劃,打算自己造飛機,美國一直懷疑歐盟是想找機會把自己排除在歐洲防務計劃之外,二戰結束這麼多年了,也是該結束歐洲對美國的依賴了。

  • 2 # 大國縱橫

    ▲特朗普(左)與默克爾(右)▲

    之前的歐洲(除俄羅斯之外,以下同)是美國堅定的盟友,在重大立場上都保持了同美國的高度一致,美國也很照顧自己的小弟,自己吃肉也讓小弟能有口湯喝,這叫互惠互利,是一種雙贏選擇。但這種局面從特朗普上臺後就被徹底打破了。

    特朗普的世界觀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是美國的,別的國家都是因美國的存在而存在,都是為美國服務的,包括歐盟在內。因此,在特朗普眼裡沒有兄弟之情,只有利益之分。

    ▲只愛美國的特朗普▲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果不其然,特朗普上臺後歐洲這個盟友就被美國無情的拋棄了,此後雙方就分歧不斷:在伊朗問題上,歐洲想要保全伊核協議,避免刺激伊朗重啟核試驗。但美國卻要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可勁兒刺激伊朗。

    ▲魯哈尼(左)與特朗普(右)▲

    在北約問題上,美國認為歐洲這些年一直在佔美國的便宜,美國在北約會費上面出的錢太多,強制要求歐洲各國提高本國的軍費比例。而歐洲認為北約主要是為美國服務的,旨在防範美國的最大敵人俄羅斯,因此,美國多出錢是應該的。

    在中導條約問題上,歐洲想盡量把兩個大國留在中導條約範圍內,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但美國卻主動退出了中導條約,將歐洲放在俄羅斯導彈的炙烤之下。

    ▲普京(左)與特朗普(右)▲

    在敘利亞問題上,歐洲一直想要在敘利亞保留一定的武裝力量,對阿薩德政權保持一定的壓力。但特朗普卻生出了從敘利亞撤軍的想法,這讓歐洲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分歧要是放在之前的美國,都不是問題,美國會顧全大局,維護盟友的利益。但現在的美國已非昔日之美國,你永遠猜不到特朗普總統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在他眼裡,歐洲和中國、俄羅斯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要違背了美國的利益,都將遭受美國無情的打壓。

    面對美國這種背信棄義的做法,歐洲已經受夠了,他們開始紛紛譴責美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德國媒體發出了“從此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了”的呼聲。但是,歐洲也就僅限於發發牢騷,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不信你在背後捅一下你大爺試試,看你大爺怎麼收拾你。

  • 3 # 謝金澎

    人自重者人恆敬之,反之則不然。

    美國以自身實力做世界領導,原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無論這個世界多麼清靜,總是需要一個有擔當,能夠承擔起全球責任的大國出來主持公道,維持秩序。所以美國只要是做公道的事情,並沒有哪個大國會反對他。比如911後美國出兵阿富汗,消滅塔利班,不但沒有大國反對,反而提供了很多方便和支援。

    但是,打完阿富汗,中情局用一袋洗衣服炮製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出兵伊拉克,當時就遭到了德法俄等國的口頭反對,美國依然我行我素,武力攻打、蹂躪了伊拉克的主權,把伊拉克變成了中東恐怖主義溫床、禍亂之源。然後把薩達姆粗暴的絞死了,伊拉克翻了一個底朝天,卻什麼也沒有找到,美國既沒有解釋也沒有道歉,因為美國認為他們是美國,錯了也是對的。

    然後是奧巴馬和希拉里,不但輸出意識形態發動東歐顏色革命,還攪動中東風雲,搞出了阿拉伯之春,一直東移,把和平演變搞成了武力鬥爭,在敘利亞點燃戰火。直到俄羅斯出手遏制,同時又點燃南海紛爭。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開始倚老賣老不自重了,口口聲聲要永遠領導世界,靠什麼?難道就靠美國不可一世的軍隊?歷史上很多軍事強大的國家都因為妄自尊大,頻繁發動戰爭而灰飛煙滅。無論是羅馬帝國還是奧斯曼帝國,最近的教訓就是納粹帝國。

    到了特朗普時代,美國已經連基本的臉面、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就是要全球人民做奴隸來養活美國,沒有理由,因為美國優先。不但自己製造敵人,到處惹是生非,連盟國也不放過。不但剝削、壓榨他國的血汗,還不許他國在任何領域超過美國。而且無論是英國女皇,還是德國總理,都不能在美國獲得基本尊重。特朗普半點政治家的風範都沒有,完全就是街頭霸王、任性BOY。這個時候的歐洲真的很難再忍受了,不但錢要上供,連一點面子都不留。

    歐洲開始不再把未來全部放在美國的菜籃子裡,而是加強獨立的經濟體和傾向於獨立的軍事防務體。這下又惹惱美國了,嚴厲警告歐洲正在做破壞歐美關係的事情。美國可曾想過,納粹德國當年就是這樣讓歐洲綏靖,然後吞併歐洲的。

    對於歷史上吃過大虧,有切膚之痛的歐洲來說,難道真的要等到美國露出獠牙要吞併全球時才開始進行安全獨立?顯然,歐洲的政治家們還沒有麻木到那個程度。歐洲可不想找一個想要把自己吃掉的領導,於是,歐美之間在合作中防備的新模式開始了。“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的論調產生了,這才應該是歐洲應有的姿態。

    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永遠都是最大的風險。而這個別人,已經表現出了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的野心。

  • 4 # 淡然小司

    其實這是德國《世界報》早在去年G7峰會後做出的一個論斷,《世界報》認為這次峰會的結束或許可以作為對未來美歐關係的註腳: “從今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顯然今天的德國與美國的關係,讓德國又想起來這幾年來美國的改變。因此對美國的反感已經成為了德國的難以跨越的門檻,成為德國心中的弊端。▲沉思中的默克爾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給美國與盟友之間帶來了巨大的隔閡,尤其是西方國家,更是對特朗普的做法十分厭惡。畢竟特朗普推行的是美國優先,特朗普自高自大的性格,在其執政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讓歐洲國家為此而承受了太多的責難,特朗普的一切做法都是以利益為出發點,哪怕針對盟友都要毫不客氣。▲高傲的特朗普

    在特朗普出席的兩次北約峰會上,美國都一直試圖強迫歐洲國家增加軍費,按照特朗普的設想,在未來2020年,歐洲國家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在未來2025年之前提高到4%。這對於西歐國家來說,是相當高昂的,不僅是德國,包括法國,英國,西班牙等都會為此付出更高的軍費開支。而且在這樣提高的軍費開支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來購買美國的武器。說白了,特朗普提高軍費的目的就是為了銷售美國的軍火,變相歐洲國家索要保護費。

    因此,特朗普拿德國開刀,兩次北約峰會上直接點名德國,稱德國的軍費開支過低,佔美國的便宜,坐美國的快車等等。特朗普的傲慢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帶來了很多的尷尬,讓這個曾經昔日的盟友變成了自己非常不願意見到的人。包括特朗普班組的成員,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更是橫加干涉德國的內政,讓德國政府非常憤怒,都要驅趕德國大使。▲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

    而美國在德國民眾當中的影響也早已經失去了當年二戰之後“救世主”的形象,在前蘇聯圍困柏林的時候,美國確實為德華人提供了大量的支援,美華人在德華人心目中早已經成了“佔領者”改變成為“保護者”。可是如今爆料出來的美國“監聽、威脅、挖坑……”等等近幾年一連串大事下來,裂痕更清晰可見。在今年2月一項民調顯示,近85%的德華人對德美關係看法消極;57.6%的德華人認為,應與美國保持距離。可見美國在德國心目中早都已經改變了認可,現在的美國並不是德國的朋友。▲眼前的糟老頭子壞的狠

    而最近,就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都敢放德國總理默克的鴿子,顯然,美國政府已經對德國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這樣表現的美國怎麼能讓德國不生氣呢?因此《明鏡》週刊寫道,

    “即使德國政府努力表現出不生氣的樣子,蓬佩奧取消訪問仍然進一步表明,柏林和華盛頓之間的關係如今已經變得多麼脆弱”。

    ▲G7峰會成為了批判大會

  • 5 # 古姿觀察

    去年加拿大G7峰會期間,特朗普拒籤聯合宣告。美國與西方盟友之間的關係和裂痕凸顯,各國輿論都在熱議此事,還特意放出了各國領導人圍著特朗普質問他的照片。特朗普所領導的美國政府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大打貿易戰,對各國徵收鋼鐵和鋁產品關稅。這種無差別的打擊讓各盟國很難接受。這其中就包括德國,而且其還與美國不在一個問題上存在矛盾。

    (圍攻特朗普)

    總體而言,現階段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其實是兩種政治傾向上的矛盾。特朗普對於多邊主義具有天然的敵意,他認為各種國際組織和多邊貿易協議對於美國而言都是束縛。美國從這些組織和協議中並沒有獲得任何好處想,其他國家都在依賴美國,搭便車賺美國的錢。與美國相反,德國主流政治觀念就堅持多邊主義,而且致力於倡導自由包容的國際關係。德國在貿易方面,也一直是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的捍衛者。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特朗普與默克爾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也就很難談得來,更何況特朗普還是一個不懂得掩飾的政客。

    (默克爾與特朗普)

    在具體問題上。雙方在經貿領域的矛盾就主要就是集中在,汽車關稅方面。由於歐盟統一關稅,導致歐盟進口美國汽車所承受的關稅要遠大於美國。特朗普一直在威脅要對歐洲進口汽車徵收25%懲罰行關稅,召回平衡。在軍事與安全方面,特朗普也一直指責德國沒有履行承諾,將國防預算提高到2%。他還對德國與俄羅斯之間修建的“北溪2”號線頗有微詞,認為這將使得德國被俄羅斯所控制。特朗普還對德國的難民和移民政策指手畫腳,更是派了一個跟德國極右翼串聯的大使格雷內爾攪亂德國政壇。

    (閉眼是沒用的)

    國家與國家本身作為國際行為體,本身就不存在所謂領導與被領導之分。彼此之間的主權平等,只不過國家的實力的不同決定了國家地位不同。美國與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之間,主要是價值觀念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同。雙方彼此之間的政治互信非常高,但是這不代表彼此之間就不存在矛盾。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更多是經貿利益方面的爭端,而不是政治軍事的對抗。保守的特朗普不願意再讓美國為其所主導的國際秩序體系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這使得那些最先得到秩序福利的西方盟友們一時半會還難以適應。所以這才有了所謂“從此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了”的說法。這明顯就是突然“斷奶”後的不適期。

    (特朗普與德國)

    不過美國的政治從來都不是特朗普所說的算的,制度設計決定特朗普的政策不可能一直延續下去。如果民主黨在特朗普之後掌權,那麼也就是美國對外政策回撥的時候。屆時美國將會擁抱多邊主義,重視盟友體系和利益共享。

  • 6 # 浪花點點

    個人認為,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的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有德行講信用,這是做為領導者最起碼應該具備的懿範。但反觀美國,動輒武力威脅侵犯他國,有利的事情不擇手段也會介入,沒利的事情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會撤出。言而無信,活脫脫一副奸商嘴臉。

    2、要有容他人之量,所謂領導那是憑自身本事由眾人推舉而成,絕不是靠霸凌他人也取得。只許自己生存發展而絕他人之活路,這樣的“領導”實際上是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一旦惹的眾怒結局只會是連個普通人都做不成。

    3、要樂於分享發展之成果,積極提攜後進,這實際上才是做為一個領導真正應該乾的事情。但今日之美國卻正好相反,專幹一些挖絕戶墳斷人後路的勾當。

    4、要把構建和諧世界做為自身之首任,世界之領導實際上是地球之帶頭人,你的時時處處為地球家園的萬千子民生活考慮,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

    對照以上幾項,如今之美國哪配擔其重任,相反時下之中國卻顯得有點“領導”相了!

  • 7 # 儒道之主

    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籤2018年G7峰會的聯合宣告,德國《世界報》對此評論稱:從今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了。特朗普的一系列對外政策遭到了西方媒體(除了美國)的普遍批評,也引發了西方對歐美關係的擔憂,如“美歐關係已近崩潰的邊緣”等悲觀言論一大堆。類似《世界報》的這種評論並不少見,我們沒必要為此感到大驚小怪。

    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歐美之間在利益上產生了分歧,尤其是在特朗普上臺後,歐美裂痕加大。德美關係可以看作是歐美關係的一個縮影,但德美矛盾比歐美矛盾要更大。歐洲三駕馬車中的英國正在脫歐的路上,且與美國戰略捆綁,特朗普想要進一步控制、影響歐盟,自然會對法、德多有“照顧”——法、德是歐盟的領導者,若能把法、德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剩下的不難解決。

    特朗普的貿易戰、中東政策等都直接損害了歐盟的利益——在經濟、能源、軍事以及國土安全、難民問題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根本不顧忌歐盟的利益。特朗普的做法當然會引起歐盟的反對,使本來的裂痕進一步擴大。不過,因歐盟對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依賴性,可以肯定的說:歐盟儘管對美國不滿,但歐美關係短期內不可能徹底破裂,更不會走向終結,這是長期以來的共存結果。

    德國是歐盟一體化的主導國之一,再加上北約的軍費問題、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在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在巴以、伊核等問題上,德國都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等,特朗普要拿一個國家開刀,那就只有德國——相比於德國而言,法國與美國的關係更近些。德國《世界報》的評論雖然說的不能算錯,一個自私自利的世界老大,不僅是德華人不想要,整個歐盟都不想要。不過,《世界報》更多的是德華人在宣洩或者說是表達對美國的不滿。

    按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歐美關係確實存在著危機,但還遠談不上“危機重重”。特朗普若一直堅持“美國優先”,必將把歐盟推向更遠的地方,歐盟或將更加獨立自主。默克爾曾說過:“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應該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美國一直在阻止歐盟一體化程序。根據2019年2月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有57.6%的德華人認為應與美國保持距離。

  • 8 # 江淮聖手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裡外通吃,不管是盟友還是非盟友,六親不認,這樣的做法,難免不讓德國憤怒已極。

    德國是公認的歐盟領頭羊,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不是受二戰的束縛,安理會理事國應該有德國的身影,而這或能阻止美國對別國的入侵,或者對英法施加影響,不準其出兵為虎作倀。

    然而,美國以歐洲主人自居,愈發目中無人,頤指氣使,唯我獨尊,吃拿卡要,無所不來,儼然失去了領導者風範,根本不配在西方國家擔當龍頭老大的角色。

    歐洲國家多為風度翩翩的“紳士”,哪像美國嘴上大喊民主,背地裡盡幹些齷齪的糗事,干涉歐洲國家內部事務,逼迫他們提高軍費,撕毀《中導條約》、《伊核協議》和《巴黎氣候協定》,全然不顧歐洲的國防安全和未來發展。

    日本作為“七國集團”之一,理論上也在西方國家之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攜夫人前往美國訪問,特朗普竟然羞辱他,將其擠出紅地毯,這讓西方國家情何以堪?

    法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員,扮演負責任大國理所應當,衣索比亞將失事飛機黑匣子交給法方處置,足見其對法國的信任和尊重,然而美國非要暗地裡施壓,逼迫法國交出權利,這讓法國還有何顏面示人?

    德國與俄羅斯開展“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與華為進行5G通訊合作何錯之有?美國偏要無理取鬧,從中作梗,橫加阻撓,這是什麼道理?

    諸如此類的惡俗表現,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早已打心眼裡瞧不起美國,則美國還能成為歐洲的領導者嗎?美國只能領導美洲,從此休要在歐洲以領導者自居。

  • 9 # 人稱黎叔

    一句話,德國媒體反映的是美國盟國普遍的情緒,但美國的領導者地位沒有改變。

    (爽約德國總理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但同時,筆者認為,鑑於美國的實力仍舊並且還將長期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主要西方國家未來還是得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這一局面在可預見的將來當不會發生質變。

    請注意,儘管這一佔比離北約成員國協商約定的、到2024年軍費開支佔各自GDP2%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但它已經是德國自冷戰結束的199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這已被視為是德國領導人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讓步。特朗普一直在敦促歐洲盟國提高國防開支。其中,老頭子還一再批評了德國總理默克爾,指責她只拿出很少的錢搞國防,佔了美國的便宜。

    (被放了鴿子的默克爾)

    特朗普甚至還威脅說,如果成員國不能很快達到2%的目標,美國將會離開北約。

    這不,歐洲盟國中就數德國對美國的不滿最為明顯——近85%的德華人對德美關係看法消極;57.6%的德華人認為,應與美國保持距離。

    但也就是這個德國,如今已經不得不在增加國防開支的問題上依了美國,朝著軍費開支佔GDP2%的既定目標快速奔去。而且,若是硬要聯想的話,這還是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剛爽約,放了默克爾鴿子的情形下,德國政府做出的決定。

    對德國,筆者由此有理由相信,用不了等到大家商量好的2024年,這個歐洲實力最強的國家的國防開支就有可能達標。

    對西方國家,不把美國當領導和當老大,目前至多隻能是心裡想想。

  • 10 # 李建秋的世界

    美國駐德國特使理查德格雷內爾說,德國對北約“虛偽”。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柏林的首席外交官表示,德國政界人士對北約國防開支的目標不夠。

    格雷內爾認為,德國不願意在2018年對阿薩德採取軍事行動是“不對的”。

    而德國對於這位特使是:

    美國大使的“時間可能已經不多了”。暗示要他滾蛋。

    美國追求的是一個根本無法達到的目標,美國常年藉著北約的名義到處發動戰爭,但是由於常年的戰爭,美國一度入不敷出,他希望拉更多的夥伴來對戰爭的開銷進行分擔,尤其是歐洲國家,特別是比較富裕的德國。

    問題在於,德國由於二戰的問題,並不喜歡戰爭,德國國內對美華人胡亂發動戰爭意見很大,而且德國國內有很強大的牴觸戰爭的情緒,如果美國需要歐洲出錢,就需要歐洲,特別是德國在北約內部有更大的話語權。

    問題是美華人又不願意賦予歐洲更大的話語權------------簡單的說,又想讓馬兒跑,又想讓馬兒不吃草。

    歐洲實際上自身不會受到什麼威脅,對歐洲威脅最大的是俄羅斯,俄羅斯自身經濟不好,俄羅斯GDP和南韓GDP差不多,歐洲的軍費是俄羅斯軍費的好幾倍,歐洲沒有理由去怕俄羅斯,再說德俄之間的關係還不錯,實際上拋去一戰和二戰,俄羅斯和德國的關係一直都還不錯,俄羅斯當年還有沙皇的時候,娶老婆最喜歡找德國女人。

    葉卡捷琳娜,作為俄國女沙皇,她其實就是德國安哈爾特-查爾布斯特親王之女,也就是說其實算是德華人,她到俄國的時候連俄語都不會說。

    前段時間歐盟發起了歐洲防務計劃,打算自己造飛機,美國一直懷疑歐盟是想找機會把自己排除在歐洲防務計劃之外,二戰結束這麼多年了,也是該結束歐洲對美國的依賴了。

  • 11 # 大國縱橫

    ▲特朗普(左)與默克爾(右)▲

    之前的歐洲(除俄羅斯之外,以下同)是美國堅定的盟友,在重大立場上都保持了同美國的高度一致,美國也很照顧自己的小弟,自己吃肉也讓小弟能有口湯喝,這叫互惠互利,是一種雙贏選擇。但這種局面從特朗普上臺後就被徹底打破了。

    特朗普的世界觀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是美國的,別的國家都是因美國的存在而存在,都是為美國服務的,包括歐盟在內。因此,在特朗普眼裡沒有兄弟之情,只有利益之分。

    ▲只愛美國的特朗普▲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果不其然,特朗普上臺後歐洲這個盟友就被美國無情的拋棄了,此後雙方就分歧不斷:在伊朗問題上,歐洲想要保全伊核協議,避免刺激伊朗重啟核試驗。但美國卻要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可勁兒刺激伊朗。

    ▲魯哈尼(左)與特朗普(右)▲

    在北約問題上,美國認為歐洲這些年一直在佔美國的便宜,美國在北約會費上面出的錢太多,強制要求歐洲各國提高本國的軍費比例。而歐洲認為北約主要是為美國服務的,旨在防範美國的最大敵人俄羅斯,因此,美國多出錢是應該的。

    在中導條約問題上,歐洲想盡量把兩個大國留在中導條約範圍內,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但美國卻主動退出了中導條約,將歐洲放在俄羅斯導彈的炙烤之下。

    ▲普京(左)與特朗普(右)▲

    在敘利亞問題上,歐洲一直想要在敘利亞保留一定的武裝力量,對阿薩德政權保持一定的壓力。但特朗普卻生出了從敘利亞撤軍的想法,這讓歐洲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分歧要是放在之前的美國,都不是問題,美國會顧全大局,維護盟友的利益。但現在的美國已非昔日之美國,你永遠猜不到特朗普總統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在他眼裡,歐洲和中國、俄羅斯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要違背了美國的利益,都將遭受美國無情的打壓。

    面對美國這種背信棄義的做法,歐洲已經受夠了,他們開始紛紛譴責美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德國媒體發出了“從此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了”的呼聲。但是,歐洲也就僅限於發發牢騷,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不信你在背後捅一下你大爺試試,看你大爺怎麼收拾你。

  • 12 # 謝金澎

    人自重者人恆敬之,反之則不然。

    美國以自身實力做世界領導,原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無論這個世界多麼清靜,總是需要一個有擔當,能夠承擔起全球責任的大國出來主持公道,維持秩序。所以美國只要是做公道的事情,並沒有哪個大國會反對他。比如911後美國出兵阿富汗,消滅塔利班,不但沒有大國反對,反而提供了很多方便和支援。

    但是,打完阿富汗,中情局用一袋洗衣服炮製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出兵伊拉克,當時就遭到了德法俄等國的口頭反對,美國依然我行我素,武力攻打、蹂躪了伊拉克的主權,把伊拉克變成了中東恐怖主義溫床、禍亂之源。然後把薩達姆粗暴的絞死了,伊拉克翻了一個底朝天,卻什麼也沒有找到,美國既沒有解釋也沒有道歉,因為美國認為他們是美國,錯了也是對的。

    然後是奧巴馬和希拉里,不但輸出意識形態發動東歐顏色革命,還攪動中東風雲,搞出了阿拉伯之春,一直東移,把和平演變搞成了武力鬥爭,在敘利亞點燃戰火。直到俄羅斯出手遏制,同時又點燃南海紛爭。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開始倚老賣老不自重了,口口聲聲要永遠領導世界,靠什麼?難道就靠美國不可一世的軍隊?歷史上很多軍事強大的國家都因為妄自尊大,頻繁發動戰爭而灰飛煙滅。無論是羅馬帝國還是奧斯曼帝國,最近的教訓就是納粹帝國。

    到了特朗普時代,美國已經連基本的臉面、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就是要全球人民做奴隸來養活美國,沒有理由,因為美國優先。不但自己製造敵人,到處惹是生非,連盟國也不放過。不但剝削、壓榨他國的血汗,還不許他國在任何領域超過美國。而且無論是英國女皇,還是德國總理,都不能在美國獲得基本尊重。特朗普半點政治家的風範都沒有,完全就是街頭霸王、任性BOY。這個時候的歐洲真的很難再忍受了,不但錢要上供,連一點面子都不留。

    歐洲開始不再把未來全部放在美國的菜籃子裡,而是加強獨立的經濟體和傾向於獨立的軍事防務體。這下又惹惱美國了,嚴厲警告歐洲正在做破壞歐美關係的事情。美國可曾想過,納粹德國當年就是這樣讓歐洲綏靖,然後吞併歐洲的。

    對於歷史上吃過大虧,有切膚之痛的歐洲來說,難道真的要等到美國露出獠牙要吞併全球時才開始進行安全獨立?顯然,歐洲的政治家們還沒有麻木到那個程度。歐洲可不想找一個想要把自己吃掉的領導,於是,歐美之間在合作中防備的新模式開始了。“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的論調產生了,這才應該是歐洲應有的姿態。

    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永遠都是最大的風險。而這個別人,已經表現出了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的野心。

  • 13 # 淡然小司

    其實這是德國《世界報》早在去年G7峰會後做出的一個論斷,《世界報》認為這次峰會的結束或許可以作為對未來美歐關係的註腳: “從今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顯然今天的德國與美國的關係,讓德國又想起來這幾年來美國的改變。因此對美國的反感已經成為了德國的難以跨越的門檻,成為德國心中的弊端。▲沉思中的默克爾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給美國與盟友之間帶來了巨大的隔閡,尤其是西方國家,更是對特朗普的做法十分厭惡。畢竟特朗普推行的是美國優先,特朗普自高自大的性格,在其執政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讓歐洲國家為此而承受了太多的責難,特朗普的一切做法都是以利益為出發點,哪怕針對盟友都要毫不客氣。▲高傲的特朗普

    在特朗普出席的兩次北約峰會上,美國都一直試圖強迫歐洲國家增加軍費,按照特朗普的設想,在未來2020年,歐洲國家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在未來2025年之前提高到4%。這對於西歐國家來說,是相當高昂的,不僅是德國,包括法國,英國,西班牙等都會為此付出更高的軍費開支。而且在這樣提高的軍費開支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來購買美國的武器。說白了,特朗普提高軍費的目的就是為了銷售美國的軍火,變相歐洲國家索要保護費。

    因此,特朗普拿德國開刀,兩次北約峰會上直接點名德國,稱德國的軍費開支過低,佔美國的便宜,坐美國的快車等等。特朗普的傲慢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帶來了很多的尷尬,讓這個曾經昔日的盟友變成了自己非常不願意見到的人。包括特朗普班組的成員,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更是橫加干涉德國的內政,讓德國政府非常憤怒,都要驅趕德國大使。▲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

    而美國在德國民眾當中的影響也早已經失去了當年二戰之後“救世主”的形象,在前蘇聯圍困柏林的時候,美國確實為德華人提供了大量的支援,美華人在德華人心目中早已經成了“佔領者”改變成為“保護者”。可是如今爆料出來的美國“監聽、威脅、挖坑……”等等近幾年一連串大事下來,裂痕更清晰可見。在今年2月一項民調顯示,近85%的德華人對德美關係看法消極;57.6%的德華人認為,應與美國保持距離。可見美國在德國心目中早都已經改變了認可,現在的美國並不是德國的朋友。▲眼前的糟老頭子壞的狠

    而最近,就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都敢放德國總理默克的鴿子,顯然,美國政府已經對德國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這樣表現的美國怎麼能讓德國不生氣呢?因此《明鏡》週刊寫道,

    “即使德國政府努力表現出不生氣的樣子,蓬佩奧取消訪問仍然進一步表明,柏林和華盛頓之間的關係如今已經變得多麼脆弱”。

    ▲G7峰會成為了批判大會

  • 14 # 古姿觀察

    去年加拿大G7峰會期間,特朗普拒籤聯合宣告。美國與西方盟友之間的關係和裂痕凸顯,各國輿論都在熱議此事,還特意放出了各國領導人圍著特朗普質問他的照片。特朗普所領導的美國政府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大打貿易戰,對各國徵收鋼鐵和鋁產品關稅。這種無差別的打擊讓各盟國很難接受。這其中就包括德國,而且其還與美國不在一個問題上存在矛盾。

    (圍攻特朗普)

    總體而言,現階段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其實是兩種政治傾向上的矛盾。特朗普對於多邊主義具有天然的敵意,他認為各種國際組織和多邊貿易協議對於美國而言都是束縛。美國從這些組織和協議中並沒有獲得任何好處想,其他國家都在依賴美國,搭便車賺美國的錢。與美國相反,德國主流政治觀念就堅持多邊主義,而且致力於倡導自由包容的國際關係。德國在貿易方面,也一直是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的捍衛者。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特朗普與默克爾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也就很難談得來,更何況特朗普還是一個不懂得掩飾的政客。

    (默克爾與特朗普)

    在具體問題上。雙方在經貿領域的矛盾就主要就是集中在,汽車關稅方面。由於歐盟統一關稅,導致歐盟進口美國汽車所承受的關稅要遠大於美國。特朗普一直在威脅要對歐洲進口汽車徵收25%懲罰行關稅,召回平衡。在軍事與安全方面,特朗普也一直指責德國沒有履行承諾,將國防預算提高到2%。他還對德國與俄羅斯之間修建的“北溪2”號線頗有微詞,認為這將使得德國被俄羅斯所控制。特朗普還對德國的難民和移民政策指手畫腳,更是派了一個跟德國極右翼串聯的大使格雷內爾攪亂德國政壇。

    (閉眼是沒用的)

    國家與國家本身作為國際行為體,本身就不存在所謂領導與被領導之分。彼此之間的主權平等,只不過國家的實力的不同決定了國家地位不同。美國與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之間,主要是價值觀念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同。雙方彼此之間的政治互信非常高,但是這不代表彼此之間就不存在矛盾。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更多是經貿利益方面的爭端,而不是政治軍事的對抗。保守的特朗普不願意再讓美國為其所主導的國際秩序體系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這使得那些最先得到秩序福利的西方盟友們一時半會還難以適應。所以這才有了所謂“從此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了”的說法。這明顯就是突然“斷奶”後的不適期。

    (特朗普與德國)

    不過美國的政治從來都不是特朗普所說的算的,制度設計決定特朗普的政策不可能一直延續下去。如果民主黨在特朗普之後掌權,那麼也就是美國對外政策回撥的時候。屆時美國將會擁抱多邊主義,重視盟友體系和利益共享。

  • 15 # 浪花點點

    個人認為,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的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有德行講信用,這是做為領導者最起碼應該具備的懿範。但反觀美國,動輒武力威脅侵犯他國,有利的事情不擇手段也會介入,沒利的事情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會撤出。言而無信,活脫脫一副奸商嘴臉。

    2、要有容他人之量,所謂領導那是憑自身本事由眾人推舉而成,絕不是靠霸凌他人也取得。只許自己生存發展而絕他人之活路,這樣的“領導”實際上是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一旦惹的眾怒結局只會是連個普通人都做不成。

    3、要樂於分享發展之成果,積極提攜後進,這實際上才是做為一個領導真正應該乾的事情。但今日之美國卻正好相反,專幹一些挖絕戶墳斷人後路的勾當。

    4、要把構建和諧世界做為自身之首任,世界之領導實際上是地球之帶頭人,你的時時處處為地球家園的萬千子民生活考慮,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

    對照以上幾項,如今之美國哪配擔其重任,相反時下之中國卻顯得有點“領導”相了!

  • 16 # 儒道之主

    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籤2018年G7峰會的聯合宣告,德國《世界報》對此評論稱:從今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的領導國家了。特朗普的一系列對外政策遭到了西方媒體(除了美國)的普遍批評,也引發了西方對歐美關係的擔憂,如“美歐關係已近崩潰的邊緣”等悲觀言論一大堆。類似《世界報》的這種評論並不少見,我們沒必要為此感到大驚小怪。

    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歐美之間在利益上產生了分歧,尤其是在特朗普上臺後,歐美裂痕加大。德美關係可以看作是歐美關係的一個縮影,但德美矛盾比歐美矛盾要更大。歐洲三駕馬車中的英國正在脫歐的路上,且與美國戰略捆綁,特朗普想要進一步控制、影響歐盟,自然會對法、德多有“照顧”——法、德是歐盟的領導者,若能把法、德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剩下的不難解決。

    特朗普的貿易戰、中東政策等都直接損害了歐盟的利益——在經濟、能源、軍事以及國土安全、難民問題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根本不顧忌歐盟的利益。特朗普的做法當然會引起歐盟的反對,使本來的裂痕進一步擴大。不過,因歐盟對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依賴性,可以肯定的說:歐盟儘管對美國不滿,但歐美關係短期內不可能徹底破裂,更不會走向終結,這是長期以來的共存結果。

    德國是歐盟一體化的主導國之一,再加上北約的軍費問題、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在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在巴以、伊核等問題上,德國都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等,特朗普要拿一個國家開刀,那就只有德國——相比於德國而言,法國與美國的關係更近些。德國《世界報》的評論雖然說的不能算錯,一個自私自利的世界老大,不僅是德華人不想要,整個歐盟都不想要。不過,《世界報》更多的是德華人在宣洩或者說是表達對美國的不滿。

    按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歐美關係確實存在著危機,但還遠談不上“危機重重”。特朗普若一直堅持“美國優先”,必將把歐盟推向更遠的地方,歐盟或將更加獨立自主。默克爾曾說過:“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應該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美國一直在阻止歐盟一體化程序。根據2019年2月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有57.6%的德華人認為應與美國保持距離。

  • 17 # 江淮聖手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裡外通吃,不管是盟友還是非盟友,六親不認,這樣的做法,難免不讓德國憤怒已極。

    德國是公認的歐盟領頭羊,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不是受二戰的束縛,安理會理事國應該有德國的身影,而這或能阻止美國對別國的入侵,或者對英法施加影響,不準其出兵為虎作倀。

    然而,美國以歐洲主人自居,愈發目中無人,頤指氣使,唯我獨尊,吃拿卡要,無所不來,儼然失去了領導者風範,根本不配在西方國家擔當龍頭老大的角色。

    歐洲國家多為風度翩翩的“紳士”,哪像美國嘴上大喊民主,背地裡盡幹些齷齪的糗事,干涉歐洲國家內部事務,逼迫他們提高軍費,撕毀《中導條約》、《伊核協議》和《巴黎氣候協定》,全然不顧歐洲的國防安全和未來發展。

    日本作為“七國集團”之一,理論上也在西方國家之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攜夫人前往美國訪問,特朗普竟然羞辱他,將其擠出紅地毯,這讓西方國家情何以堪?

    法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員,扮演負責任大國理所應當,衣索比亞將失事飛機黑匣子交給法方處置,足見其對法國的信任和尊重,然而美國非要暗地裡施壓,逼迫法國交出權利,這讓法國還有何顏面示人?

    德國與俄羅斯開展“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與華為進行5G通訊合作何錯之有?美國偏要無理取鬧,從中作梗,橫加阻撓,這是什麼道理?

    諸如此類的惡俗表現,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早已打心眼裡瞧不起美國,則美國還能成為歐洲的領導者嗎?美國只能領導美洲,從此休要在歐洲以領導者自居。

  • 18 # 人稱黎叔

    一句話,德國媒體反映的是美國盟國普遍的情緒,但美國的領導者地位沒有改變。

    (爽約德國總理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但同時,筆者認為,鑑於美國的實力仍舊並且還將長期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主要西方國家未來還是得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這一局面在可預見的將來當不會發生質變。

    請注意,儘管這一佔比離北約成員國協商約定的、到2024年軍費開支佔各自GDP2%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但它已經是德國自冷戰結束的199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這已被視為是德國領導人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讓步。特朗普一直在敦促歐洲盟國提高國防開支。其中,老頭子還一再批評了德國總理默克爾,指責她只拿出很少的錢搞國防,佔了美國的便宜。

    (被放了鴿子的默克爾)

    特朗普甚至還威脅說,如果成員國不能很快達到2%的目標,美國將會離開北約。

    這不,歐洲盟國中就數德國對美國的不滿最為明顯——近85%的德華人對德美關係看法消極;57.6%的德華人認為,應與美國保持距離。

    但也就是這個德國,如今已經不得不在增加國防開支的問題上依了美國,朝著軍費開支佔GDP2%的既定目標快速奔去。而且,若是硬要聯想的話,這還是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剛爽約,放了默克爾鴿子的情形下,德國政府做出的決定。

    對德國,筆者由此有理由相信,用不了等到大家商量好的2024年,這個歐洲實力最強的國家的國防開支就有可能達標。

    對西方國家,不把美國當領導和當老大,目前至多隻能是心裡想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裡的扈三娘為何能成為宋江的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