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羊羽o哥
-
2 # 醉生夢死江gg
Wi-Fi是IEEE定義的無線網技術,在1999年IEEE官方定義802.11標準的時候,IEEE選擇並認定了CSIRO發明的無線網技術是世界上
最好的無線網技術,因此CSIRO的無線網技術標準,就成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術標準。
Wi-Fi技術由澳洲政府的研究機構CSIRO在90年代發明並於1996年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專利。( US Patent Number
5,487,069)發明人是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Dr John O"Sullivan領導的一群由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組成的研究小組 。
IEEE
曾請求澳洲政府放棄其Wi-Fi專利讓世界免費使用Wi-Fi技術,但遭到拒絕。
澳洲政府隨後在美國透過官司勝訴或庭外和解,收取了世界上幾乎所有電器電信公司(包括蘋果,英特爾,聯想,戴爾,AT&T,索尼,東芝,微軟,宏
碁,華碩,等等)的專利使用費。
Wi-Fi被澳洲媒體譽為澳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技發明,其發明人John
O"Sullivan被澳洲媒體稱為”Wi-Fi之父“並獲得了澳洲的國家最高科學獎和全世界的眾多讚譽,其中包括歐盟機構,歐洲專利
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頒發的European Inventor Award 2012
,即2012年歐洲發明者大獎。
-
3 # 粵G小譚
朋友,你好!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WiFi其實是一種無線網路技術,它無需授權只要手機wifi功能正常即可連線網路,你既看不到,也摸不著很神奇。早期的發明是靠某頻段的頻譜自由使用,應用於超市的收銀機。後來由在澳洲政府研究機構CSIRO的教授約翰.沙利文帶領學生經過不斷努力研究,最終發明了無線wiFi網路技術。大概1996年WiFi無線網路技術在美國申請專利,後來經過不斷地測試完善,由於技術的成熟,WiFi被人們廣泛應用,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在2012年前後,由於國內人們普遍使用的是山寨機,手機上沒有wifi功能,連wifi是什麼都不知道,後來由於微信的出現,手機連線wifi後微信通話免費的功能深深的吸引了人們,人們對微信十分好奇,連80歲的阿婆也要趕潮流玩玩微信,就這樣wifi在國內被微信帶火了。謝謝大家
-
4 # 斜槓青年剛子
一直以來,Wi-Fi無線網路技術都被各界所“親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從Wi-Fi無線網路發展之初到現今的高速率和低成本,已經有20年了。它是如何“成長”的呢?從下文中你將有所瞭解。
1、起步階段(2000-2002年),獨立運營各自為政
Wi-Fi無線網路剛剛推出市場時,運營商並不感冒,倒是很多獨立廠商最先體驗了一把。很多服務提供商本著為高階商業客戶提供移動狀態下高速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目的,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建設Wi-Fi無線網路熱點的行列中。作為先行軍的一支,MobileStar是最先倒掉的,除了因為802.11b的安全標準並不成熟外,作為獨立運營的回傳成本太高,使用者側定價不合理,熱點的規模經濟不能有效體現等也是造成運營失敗的原因。由Intel和IBM支援的Cometa Network也隨後宣佈破產,獨立運營的商務運營模式伴隨著這些中小企業的紛紛破產而宣佈失敗。
在以後的幾年內,以批發方式為主的Wi-Fi無線網路運營模式才逐漸被公眾Wi-Fi市場所接受。服務提供商透過與其它服務提供商和場地運營商(如星巴克、麥當勞等)簽訂協議來實現更大範圍的熱點使用,以Ipass為例,iPass先後與AT&T, Sprint and T-Mobile等運營商簽署了協議,將運營商的3G資料網路整合到iPass的服務平臺中,使用者只需進行簡單的登入便可以盡享成千上萬個理想的位置,09年iPass實現收入1.71億美元,運營狀況目前看還是比較樂觀的。
2、發展階段(2003-2007年),共建共享融合發展
此時的運營商對Wi-Fi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其中尤以固定業務為主的電信運營商為代表。這是因為他們擁有優勢的寬頻ADSL,透過與固定寬頻形成捆綁融合,將會增強固網使用者在Wi-Fi無線網路覆蓋區域內的移動體驗。同時,運營商建設熱點的方式也變得更加靈活,除了自己投資建設和合作建設外,具有鮮明網際網路精神的社群建設模式也開始流行起來。
比如由英國電信主導的全球最大的WiFi社群BT FON應運而生。使用者只需要分享自己的家庭頻寬,在室外便可隨時隨地享用BT FON社群其它免費的熱點接入。雖然BT FON沒有給BT帶來直接的收入,但是,BT FON為BT固定寬頻和無線寬頻業務帶來拉動使用者增長、培養使用者使用習慣以及捆綁客戶的效果,從而間接地拉動BT的固定寬頻TOtBroadband的使用者收入以及無線寬頻BT Openzone的使用者收入。
法國第二大固定運營商Lliad在巴黎則透過在DSL和機頂盒預裝Wi-Fi無線網路模組,實現了90%的巴黎預覆蓋,迅速建成17.6個熱點,凡Lliad的固定寬頻使用者都可以免費登入所有熱點下載資料,此舉使得一年內其固定寬頻市場份額從41%上升到51%。
除了提供網際網路接入外,以UMA為特色的雙模語音業務也相繼推出。藉此移動運營商試圖透過將室內的移動話務從蜂窩網旁路到低成本的Wi-Fi無線網路上,可以大幅度節省在移動頻譜上的投資和蜂窩網路的運營成本,從而可以將授權頻譜和資金運用到更需要擴充容量的區域。2007年6月,T-mobile推出HotSpot@Home業務,在WiFi熱點裡實現語音VOIP業務,使用者只要每月交納$9.99,就可以在Wi-Fi網路內撥打或接聽無限量的免費電話。除T-mobile外,其它的運營商如Orange、Docomo、Teliasonera等運營商也相繼推出類似服務。但是,由於移動通訊費用的持續下調、相應UMA終端匱乏等原因,除法電的Unik還算比較成功,其他電信運營商雙模業務發展並不理想。
3、成熟階段(2008-至今),適度分流互為補充
在以FMC為理念的UMA發展陷入泥潭,Wi-Fi無線網路的發展舉步為艱之時,3G高速發展帶來的問題卻又帶給了Wi-Fi的大展拳腳的應用機會。
2008年在北美歐洲和日韓等3G發展比較迅速的地區,3G的使用者已經逐漸超越了總體移動使用者的20%,按照我們“20/80”的理論分析,進入20%就意味著3G技術的成熟和步入主流。加之iphone等UE超群的智慧終端不斷湧現,使得各種大流量的資料業務開始迅猛發展。與之相伴的就是網路容量的緊張和壓力,據分析目前3%的AT&T的iPhone使用者消耗了AT&T 40%的移動網的流量,甚至其基本的語音服務也都受到影響。
為短期內解決眼前棘手的這些問題,運營商不得不把希望重新放回在小小的Wi-Fi身上。08年起,AT&T針對使用移動網業務的智慧手機(如Iphone)和寬頻業務的使用者,開始免費提供無限量接入WiFi的服務,透過在電腦和手機安裝相關軟體,為使用者提供Wi-Fi與3G融合網路接入服務。同時,AT&T還透過一些非常規手段強制將一些應用分流到Wi-Fi無線網路,09年初手機電視軟體SlingPlayer Mobile進入了iPhone應用程式商店,但AT&T卻限制該軟體只能透過iPhone的Wi-Fi連線,而不能使用其3G網路。這些舉措極大地刺激了Wi-Fi無線網路的使用度,從官方披露的數字看,2009全年有大約85百萬AT&T Wi-Fi連線,是2008年連線數的4倍,其中在2009年第二季度中,超過49% 的連線是透過智慧手機為主的整合裝置產生的;在2009年第四季度,這個數字上升到72%。
事實上,伴隨著3G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運營商正在推出(或考慮推出)允許Wi-Fi無線網路訪問其PS域資料業務的服務,以緩解蜂窩網資料流量壓力,在新的市場環境下,Wi-Fi無線網路的應用又迸發出新的活力。
注:部分內容摘自網路,作者有刪改。
-
5 # 5G數字經濟產業圈
WiFi是1996年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專利。發明人是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Dr John O"Sullivan領導的一群由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組成的研究小組 。
無線網路被澳洲媒體譽為澳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技發明,其發明人John O"Sullivan被澳洲媒體稱為”Wi-Fi之父“並獲得了澳洲的國家最高科學獎和全世界的眾多讚譽。
擴充套件資料
其發明人John O"Sullivan獲得歐洲專利局的榮譽,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頒發的European Inventor Award 2012 ,即2012年歐洲發明者大獎。
WIFI無線網路上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無線上網,幾乎所有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膝上型電腦都支援無線保真上網,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路傳輸技術。實際上就是把有線網路訊號轉換成無線訊號,使用無線路由器供支援其技術的相關電腦,手機,平板等接收。
回覆列表
謝邀!雖然我們現在認為802.11無線技術是把個人計算裝置與智慧手機連線到網際網路的一種主要方式,但實際上它最初是為了連線收銀機而發明。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零售工具和收銀機(PoS)計算機系統製造商NCR公司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它的百貨商店和超市等客戶,在每次改變商店的格局時都不想重新佈線。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當時作出了一項裁決,開放了某些頻段可以自由使用,正是這項決定,啟發了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想法。透過在未授權的頻譜(而不是傳統的有線連線)中使用無線連線,電子收銀機和PoS系統可以很容易地在商店裡面移動,而零售商不必進行重大的商店翻新工作。
爾後,NCR將該專案分配給荷蘭辦公室之外的一個工程團隊,他們面臨著要建立一種無線通訊協議的挑戰。這些工程師成功地開發了「WaveLAN」,這被公認為WiFi的先驅。NCR不是將其作為一個純粹的專有協議來儲存,而是透過將其作為一個標準來建立起來,因而這個公司將能夠在無線連線市場興起時成為領導者。到了1990年,基於未授權頻譜的無線通訊IEEE 802.11工作群組已經形成。
利用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創新的擴頻技術能夠在噪聲環境中減少干擾並提高訊號完整性,WiFi的原始版本最終於1997年正式標準化,其工作時的資料流量僅為2Mbits/s,但卻為未來的發展奠立基礎。
無線乙太網
儘管802.11無線標準在1997年釋出,但並沒有立即廣為採用。較慢的速度和昂貴的硬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阻礙了其在大眾市場的吸引力,但其發展程序註定要改變。10Mbit/s乙太網是當時的網路標準,IEEE802.11研究小組明白,如果802.11也能夠達到這樣的速度,他們將擁有強大的競爭力。1999年,他們成功建立了802.11b,這種技術採用了與原802.11無線標準相同的2.4GHz ISM頻段,但大大提高資料流量到11Mbits/s,無線乙太網終於成為現實。在802.11b標準建立後不久,IEEE工作小組又釋出了一個更快的802.11a標準,它不再是工作在日益擁擠的2.4GHz頻段,而是執行在5GHz頻段,所支援的速度高達54Mbits/s 。 由於802.11a佔用的是5GHz的頻段,遠離了比較受歡迎(因此也擁擠)的2.4GHz頻段,因此即使在嘈雜的環境中也具有更好的效能。然而,與2.4GHz無線連線相比,更高的載波頻率也意味著其作用範圍縮小。由於802.11b具有更便宜的裝置和更好的工作範圍,證明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無線標準。但是,儘管與802.11a相比,802.11b價效比更高,但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當時的價格仍然不夠低,無線路由器和網路卡仍然會需要花費數百美元。 這一切在賈伯斯的一次電話會議後得到了徹底改變。那時蘋果公司正在推出新一代電腦,並希望將無線網路作為其功能的一部分。當時設定的條款非常艱難,蘋果公司的指定購買價格為99美元,當然其批次可能會很大。此時,朗訊科技公司已經收購了NCR公司,並最終同意了條款。 雖然最初這些似乎都難以實現,但蘋果公司的交易最終還是將WiFi交付到消費者手中,並將其推向主流市場。個人電腦製造商看到蘋果公司電腦的強大市場衝擊力,因而也希望在電腦中加入無線網路。很快,包括戴爾、東芝、惠普和IBM在內的主要PC硬體廠商都提供WiFi技術。 微軟也透過Windows XP增加了對WiFi的支援,並透過與朗訊工程師的合作,微軟將WiFi連線內建於作業系統,使用者無需安裝第三方驅動程式或軟體即可以實現無線連線。隨著Windows XP的釋出,WiFi能夠得以內建在全球數百萬計的計算機上,也正是的宣告進入WiFi的大時代。 無線革命 在2000年開始的初期,由於無線連線的優勢變得越來越清晰,無線網路得以迅速普及。隨著企業和消費者開始認識到WiFi的應用潛力,成就我們現在所謂的「移動運算」的雛型,無線熱點開始出現在咖啡店、機場和酒店。而家庭使用者中的許多人也開始利用寬頻網際網路,能夠輕鬆地在整個房子實現無線連線。 由於IEEER802.11工作團隊的努力,這種最初設計用於連線收銀機(參見第一部分文章)的專用無線協議已經成為無線網路標準的基礎,也正在改變整個社會的架構。 提高速度 802.11b在1999年問世,為無線網路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其便宜的價格讓消費者易於接受,11Mbit /s的速度使其足夠快速,從而能夠替代企業使用者原有的乙太網絡連線。在21世紀開始的最初幾年中,寬頻網際網路迅速被市場接受,支援802.11b取得了顯著地成功。無論是普通消費者或企業使用者都發現,和之前的DSL、有線或其他寬頻技術相比,無線是一種更好的高速連線方式。 隨著寬頻網際網路提供的高速度成為常態,消費者的電腦使用習慣也隨之改變。音樂/電影分享和串流媒體音樂等更高頻寬的應用,開始在消費領域愈來愈受歡迎。 與此同時,在商務需求上為達成,VoIP、檔案共享、印表機共享、以及桌面虛擬化等各種業務應用,無線網路必須提供更高速來與乙太網絡競爭。 即使在2000年代初期,802.11b能夠支援的速度也遠遠沒有達到非常高的水平。但在有線方面,10/100乙太網卻已經是一個普遍的標準。在100Mbit/s速度下,它比802.11b標準的11Mbit/s速度快了近10倍。扣除802.11b通訊協定本身的必要浪費意味著可以達到的最大理論速度是5.9Mbit/s,但實際上,由於802.11b使用的是愈來愈流行的2.4GHz頻段,實際速度證明比理論值要低。來自微波爐、無線電話和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干擾,意味著現實世界的速度通常不能達到5.9Mbit/s的標準(有時甚至不能接近這個速度)。 802.11g標準 為了解決速度問題,IEEE 802.11工作小組在2003年推出了802.11g。儘管802.11g使用與802.11b同樣的2.4GHz頻段,但卻能夠達到高達54Mbit/s的速度。即使扣除通訊協定必要浪費而導致速度降低之後,其理論最大值也可以達到31.4Mbit/s,足以滿足要求愈來愈快的家庭寬頻速度要求。 實際上802.11g並不是第一個達到54Mbit/s的802.11無線標準,802.11a在1999年已經實現了這樣的速度,但它所使用的是另一個單獨的5.8GHz頻段來實現上述速度。雖然5.8GHz的優點是具有較少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無線電干擾,但卻與802.11b不相容。考慮到這個情況,以及它較為昂貴的裝置,使802.11a只能夠在商業市場中得到一些訂單,並沒有大量普及家庭/消費領域等應用。 透過使用2.4GHz頻段而達到54Mbit/s的速度,802.11g在實現高速度的同時也保持了與802.11b的全面相容性。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此時802.11b已經被確立作為消費裝置的主要無線標準。與802.11a相比,802.11g的向後相容性以及更便宜的硬體裝置是很大的賣點,因此能夠很快成為消費領域,甚至漸漸地在相關的商業應用領域成為全新的、更加快速的無線標準。 802.11n標準 於2009年推出的802.11n進一步提高了802.11g和802.11a的速度。802.11n工作在2.4GHz或5.8GHz頻段(不同時執行),透過採用封包聚合(frame aggregation)提高了傳輸效率,還引入了可選的MIMO和40Hz頻寬,使802.11n的頻道寬度達到了802.11 g的兩倍。 802.11n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網路速度。在低端應用中,如果採用與802.11g同一型別的單天線作業,採用相同的20Hz頻道寬度配置,802.11n網路可以達到72Mbit/s的速度。另外,如果使用雙倍寬度的40Hz頻道,採用多個天線,那麼資料速度可能會更快,甚至能夠高達600Mbit/s(採用四天線配置)。 千兆速度級的無線技術 即將大規模採用的最新802.11無線技術是802.11ac標準,它擴充套件了802.11n,特別是在5.8GHz的頻段上實現了改進,在2.4GHz的射頻頻段中採用了802.11n的技術,因而可以實現向後相容。 802.11ac透過支援5.8GHz頻段,因而能夠實現巨大的160Hz的頻寬優勢,這在已經很擁擠的2.4GHz的頻段中幾乎無法實現。此外,透過波束成形(beamforming)和支援多達8個MIMO資料流,提高了可實現的速度。根據不同的配置,在路由器和終端使用者裝置都具有多個天線的情況下,所達到的資料速率可以從最低的433Mbit/s到幾個Gbit /s。 如果速度還不夠快,有更先進的802.11ad的標準(目前已經開始在市場上銷售),這種新標準使用的60GHz的「毫米波」頻段,即使沒有MIMO配置,也可以實現高達7Gbit/s的傳輸速度,802.11ad的主要問題在於:在60GHz的頻率下,無線技術的作用距離和穿透力都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