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檀君,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 公元前425年

    是個傳說人物,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炎黃。

    是北韓族公認的祖先,建立了北韓(並非李氏北韓歷史上為了區分,一般叫古北韓)

    朱蒙,公元前59年~公元前19年

    公元前37年(中國漢朝時期),建立高句麗國,朱蒙對周邊民族和部落開始征伐,鞏固了政權。

    淵蓋蘇文,公元644年~661年(中國唐朝期間),唐朝數十萬軍隊幾次攻打高句麗,都被淵蓋蘇文擊退,因此被許多人認為是北韓半島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許多人認為他殘暴弒君, 鐵腕統治導致了高句麗後來的滅亡。

    李成桂,公元1335年-1408年

    1392年,李成桂發動兵變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北韓,定都漢城,稱臣於中國明朝。擁有很多的成就,破紅巾,平倭寇,卻元軍,徵女真等等。是北韓著名歷史人物。

    李舜臣,在十六世紀(中國明朝期間),日本大舉進攻北韓,李舜臣擔任北韓海軍總指揮,與日本海軍展開激戰,以弱勝強,守住了家園,李舜臣在露梁海戰中陣亡,他忠於祖國,驍勇善戰,是北韓人民的民族英雄。

    安重根,1879年9月2日~1910年3月26日

    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國哈爾濱成功刺殺了侵略北韓的元兇、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當場被捕。日本關東都督府地方法院判處安重根絞刑,於1910年3月26日在中國旅順就義。安重根被當今北韓和南韓分別稱為“愛國烈士”和“義士。

    金日成,1912年4月15日-1994年7月8日

    北韓政治家,北韓建國主要領導人及北韓勞動黨、北韓人民軍、主體思想建立者,曾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擊日寇,後參加北韓戰爭,率領北韓人民軍與中國志願軍並肩作戰,擊退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李成晚,1875年—1965年,

    南韓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獨立運動家,大韓民國首任總統。

    南韓獨立運動,締造大韓民國。

    北韓半島的歷史雖不及中國具有影響力,但與中國歷史一樣富有色彩,民族英雄輩出,名人太多了,我對北韓歷史瞭解的不完全,所以只簡單的列舉幾個。

  • 2 # 沙麓書院

    唐朝到底有多強大?白居易曾是北韓半島的國際偶像

    資料圖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文化輸出較為成功的時代,唐代可能是最突出的範例。早在宋代,“唐”就成為了東南海外諸國對中國的代稱。至今,“唐人街”也常常作為海外華人社群的代名詞。

    唐代文化當時在國際上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它又因何能在“文化輸出”上取得成功呢?

    1 現象:多國成為小號“唐朝翻版”

    唐帝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從鄰近國家向外擴充套件,經由陸海兩條絲綢之路,遠達中亞、南亞、阿拉伯、甚至非洲。

    其文化輸出形成兩個層次:

    對鄰國的影響十分深刻,東亞的日本和北韓半島、東南的越南等國,在當時幾乎完全按照唐的“模子”塑造國家,成為小一號的“唐朝翻版”,這種狀況被史學界稱為“中華文化圈”。

    對絲綢之路沿線上更遠的國家,文化影響可能沒有那麼巨大,但當時中國藝術、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多種發明,都在海外傳播併發揮作用。

    政治和法律制度輸出國

    唐代“文化出口”最大宗的“產品”是制度,日本和北韓半島的新羅等國幾乎是全盤複製唐朝,包括官制、科舉、戶籍、稅收、文教、都城建制等基本制度,這其中就有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

    同樣成為“東亞標配”的還有唐代的法律制度——律令制,“律”約相當於刑法,“令”約相當於行政法規。如今的中國法律史研究,常以日本律法文字作為依據來研究唐律,足見當時日本法律對唐制度模仿痕跡之深。

    國際人才交流基地

    唐王朝,尤其是兩座都城——長安和洛陽,都是當時的世界人才、學術交流中心。來自不同國家的眾多留學生入唐學習,培養了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姜公輔、崔致遠等為數不少的“中國通”級別人才,有些直接進入唐的官僚系統,有些歸國傳播所學的知識文化。

    引領文藝和時尚

    唐代同樣是“流行文化”的塑造者,真可謂把“民族的”變成了“世界的”。唐朝的詩賦、圍棋、音樂、書法、繪畫風格、服飾文化、茶文化,都能成功引領風尚。中唐著名詩人白居易在新羅影響極大,一時成為半島“偶像”,甚至還出現專門模仿其詩歌風格的“效樂天體”(白居易字樂天)。

    外來文化的新傳播中心

    唐代的文化輸出之強勢,還表現在其對外傳播的不僅有本土文化,一些本是外來的文化型別,竟然轉而以唐作為傳播中心。這其中最典型的當屬佛教。佛教本源於古代印度,即便在唐代,印度也仍然是佛教的基地和學術中心,玄奘等唐代僧人西行取經即是明證。但風靡整個亞洲的佛教,卻是由唐王朝發起傳播的,而且傳播的是已經完全中國本土化的禪宗等佛教流派。

    2 過程:文化梳理適應時代需求

    唐代文化能成功向外輸出,要歸功於國內文化的整肅和規範。

    今人說起中國的中古時代,往往以“漢唐時代”相稱。但其實漢與隋唐之間,經歷了長期的分裂和混亂,文化、學術也不能避免。此間佛教、道教等新興文化在中國紛起,即便是傳統儒學也多分枝杈,對於傳統經典的解讀分歧甚重,正如《北史·儒林傳》所言“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中國文化在分裂割據的環境下宗派林立、自說自話,未知何者為正宗。

    面對這樣一盤散沙的局面,國際上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也根本搞不清到底該聽哪家之言,對外文化輸出自然更是無從談起。

    隋代重新奠定大一統格局之後,唐王朝真正推動了中國文化的梳理,從典章制度到琴棋書畫,唐代對文化的頂層設計覆蓋面極其廣泛。

    這種梳理並非一味地追求“本源”,而是與當時時代的需求相適應。古代雖然不像如今那樣日新月異,但終有時代的差別,更不用說唐代正處於社會、經濟環境重大變革的時期。將幾百、上千年前“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直接搬來,未必適應當時的需求,更未必得到受眾的歡迎——國內都不買賬,遑論“出口海外”?

    唐代的制度設計便是既有繼承,更有發展,將前朝南北方政權制度特點、及隋朝的制度,根據時代的需求整合起來,在初唐至盛唐形成了一套包含三省六部官制、科舉選拔制、律令法制、租庸調稅制等核心制度的規整體系。縱觀整個中國製度史,盛唐之制也堪稱最為整齊、清晰,也最容易學習、傳播的制度體系。這樣的“中國模式”,對自然、社會環境相似的東亞、東南亞國家來說,怎能不炙手可熱?

    儒學在唐代也重新獲得了整理和統一。早在唐太宗時,國家就以顏師古(著有《顏氏家訓》的顏之推之孫)、孔穎達(孔子嫡孫)等大儒主持重新編、注儒家傳統經典,在貞觀十四年(640)年完成《五經正義》的撰寫。從此官方太學傳授的是這套儒學,留學生來華學習的也是這套儒學,這就由頂層規範了儒學的“正宗”。

    在南北朝的割據環境中,不同宗教、民間信仰爭相搶奪生存發展空間,宗派林立,隨著唐代的積極梳理,各種宗教文化這才有了明確的“官方版本”。以佛教為例,由“初祖”達摩在嵩山少林寺創立的中國禪宗,發展到“六祖”時,已經是南北宗分立,兩派各尊自己的六祖、七祖,連傳承譜系都出現了混亂。唐代由官方角度終結了禪宗的南北之爭,確立南宗為正統,甚至有人認為這才是“中國佛教”真正的創始。

    3 交流:拋開芥蒂,對外平視

    文治武功都卓然於世的唐王朝,在文化輸出上的成績靠的卻不是文化侵略、文化霸權,唐代文化對外並未採取居高臨下的俯視姿態,而是以平等、對話的角度,積極進行雙向的文化交流。

    安史之亂前的唐王朝,對外政策上全面呈現出平等、開放的態勢,拋開了此前中國“華夷之辨”、“夷夏之防”的芥蒂,誠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的那樣:“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即使是透過武力征討的突厥、高句麗,在戰後唐朝都並未施以高壓,而是以和平和自主的原則與其展開正常的交往。

    唐代這種政策,也換來了極高的國際認可度,唐太宗被周邊國家稱為“天可汗”,心悅誠服地將他當作共同的君主看待。而唐王朝在用人方面是真正的不拘一格、“不辨華夷”:外國來華學習的留學生,可以參加唐的科舉並同唐人一樣入朝為官,甚至唐帝國一些文武要職竟是由“外華人”出任。

    唐玄宗時期的兩位名將,一位是日後“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出任唐三鎮節度使,統兵近20萬,另一位是戰功卓著、曾被封尚書左僕射(宰相之一)的哥舒翰,他們在天寶十一年曾有一次對話。

    安祿山對哥舒翰說:“我父胡,母突厥;公父突厥,母胡,族類頗同。”(這裡所謂“胡”,是指西域中亞的粟特)

    這兩位位高權重的“唐將”,居然都是實打實的“外籍人士”!唐代的開放、包容程度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背景下,唐對外的文化交流有來有往、兼收幷蓄,形成互動的格局。

    所以當時不僅是唐代文化對世界產生影響,外來文化也在廣泛地塑造著唐帝國的面貌。唐代有大量外來移民交流甚至定居長安、洛陽等大都市,他們的文化悄然發生著影響。

    社會的諸多風尚都可以看到外來文化的元素,如服飾、音樂等,唐代最著名的樂曲《霓裳羽衣舞》就是“胡樂”;另外像醫學、數算、天文等知識技術領域,唐代也積極吸收外來文化,來自印度的“天竺三家”——迦葉氏、瞿曇氏、拘摩羅以及波斯景教徒李素等,都曾任職於唐的天文機構,並參與甚至主導過國家的天文曆法編纂。

    外來的宗教——來自波斯的祆教(拜火教)、摩尼教,來自東羅馬的景教,來自阿拉伯的伊斯蘭教等,都在唐扎住了腳跟併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唐朝官方還專門設立機構對它們進行管理和保護,更在市坊之中為其提供活動場所。

    唐代在對外交流中的“平視”態度,並不意味著缺乏文化自信;相反,正是高度的文化自信,使得作為中國本位文化守護者的唐王朝,能夠充當文化交流中“自由主義”的倡導者,並在平等對話的格局下,自然而然地完成文化輸出。

    4 特色:塑造文化“拳頭產品”

    臺子已經搭好,但要是沒有名角上場也是難以吸引觀眾的。唐代官方在文化上成功塑造一系列的“拳頭產品”,著實“砸開”了文化“出口”的大門。

    唐代除去制度的“打包”輸出以外,文化上最大的招牌產品就是太學教育。唐代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經過官方梳理的儒學經典作為標準教材使用。公元682年新羅直接用“拿來主義”,在國內仿照唐朝建立國學,教授的也是整理過的儒家經典;東北的渤海國,設定“胄子監”,同樣是搬照唐的教育機構。

    外國赴唐的留學生,也是進入國子監學習,形成一套相當成熟的留學機制:留學生赴唐之前,須提出官方申請,獲准後才可入境,通常留學生是隨本國“遣唐使”進入唐境;留學生由唐的官方機構鴻臚寺負責接收管理,他們在國子監中,與中國學生一同進修;留學生在唐留居有時間限定,以九年為期,但根據實際情況也時有延期的特殊處理;留學生歸國也需要其本國向唐朝提出申請,表明歸華人數、姓名等項,獲得唐朝准許才可成行。這套完備的“留學教育產品”,又吸引了更多的國際學子前來留學,學成歸國的各國留學生,就成為了唐文化最重要的傳播者。

    以唐詩為代表的“流行文化”風靡國際,也離不開官方的塑造。

    唐詩能夠成為時代標籤和國際風尚,絕非巧合。唐代根據當時貴族式微、知識普及的時代特徵,在科舉進士科考試中“以詩賦取士”;而進士科在科舉諸科中,又具有非凡的地位,非其他科目可比——“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為不美”。這樣一來,作詩成為當時的“全民運動”就不足為奇了。透過詩賦取士,唐朝也形成了“半官方”的“詩壇”,詩作好壞、詩人賢愚,需要經由詩壇的認可,想要渾水摸魚或者“自立為王”,大體是行不通的。

    圍棋、書畫的流行,也得益於官方的引導。唐代在中央設定有翰林院這一機構,設有“翰林待詔”官職,其中就專門有書、畫、棋、醫術、陰陽五行、僧道、天文等“待詔”型別。這些“待詔”,都是相應文化領域的專門人才,以其專業謀生。如“棋待詔”就幾乎集中了全國最頂尖的“職業”圍棋高手,真有“高手在民間”,也需要與其交手才能被認可。這不僅掀起了全國的圍棋熱潮,更讓這一文化領域真正的“大師”獲得官方的檢驗和承認,在國際交往中作為國家的文化招牌發揮影響。

    唐代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外來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對外來文化的接受不是隨波逐流的,而是根據自身的特點,將它們“中國化”。一些本是來自異域的文化轉而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招牌。佛教可能是最典型的案例,它雖然早在北魏的少林寺就開始“中國化”,但直到唐代,中國化的禪宗才被整理為一項如假包換的“中國文化品牌”向國際上推廣。這種將外來文化轉化為本國文化拳頭產品的現象,是不是讓人感到很熟悉呢?即便到當代,這也是文化輸出相當成功的一種正規化。

    這個古北韓人成了唐朝名將,屢立戰功,被武則天的酷吏逼死

    唐朝時,在北韓半島有三個國家,分別是高句麗、百濟、新羅。百濟在高句麗的支援下,入侵新羅。新羅是三國中唯一臣服唐朝的國家,於是向當時的唐高宗李治求救。李治派名將蘇定方前去支援,滅了百濟國。

    黑齒常之,百濟西部人,是百濟將軍又兼任郡守。蘇定方平定百濟,黑齒常之率兵投降。其後蘇定方囚禁百濟國王,又縱兵擄掠,黑齒常之憂懼不安,於是帶著十多個酋長逃走。黑齒常之招攬百濟散兵遊勇,憑藉險要的地形堅守城池,兵力發展到3萬人。蘇定方率兵進攻,不能攻克,於是黑齒常之收復了百濟200多個城市。

    蘇定方平定百濟後,被李治調走去攻打高句麗,留劉仁願守城,王文度為熊津都督,招降百濟餘黨。不久王文度死了,百濟舊將福信與和尚道琛迎立百濟王子扶余豐,企圖復國,率兵圍攻劉仁願。黑齒常之也響應福信等人,攻打唐軍。李治派名將劉仁軌前去支援,在白江口殲滅百濟和倭奴聯軍,再次平定了百濟。黑齒常之向劉仁軌投降,其後來到唐朝當了將軍。

    唐朝西邊國家吐蕃侵犯邊境,黑齒常之跟隨李敬玄、劉審禮等人攻打吐蕃。劉審禮敗,李敬玄膽怯,想撤退,被泥溝阻攔,而吐蕃佔據高地壓制唐軍。黑齒常之趁夜率500死士偷襲敵營,殺傷幾百人,吐蕃將領棄軍逃走。李治歎賞黑齒常之的才能,提拔他為左武衛將軍,代理左羽林軍,賞賜財物。

    吐蕃再次入侵唐朝邊境,李敬玄戰敗,黑齒常之帶精銳騎兵三千人夜襲敵營,斬首二千級,獲羊馬數萬,吐蕃將軍單騎逃走。黑齒常之被任命為河源道經略大使,他因此建議說河源是門戶,首當其衝,應該增兵鎮守。於是黑齒常之在當地建造七十所烽火臺,墾田五千頃,每年產糧一百多萬斛。由此糧食富足,土地肥沃,防備周全。

    吐蕃經營青海,黑齒常之前去偷襲,大勝,燒掉了吐蕃糧倉,並獲得羊、馬、盔甲不計其數。黑齒常之鎮守邊境七年,吐蕃畏懼,不敢侵擾邊境。李治念及黑齒常之的功勞,封他為燕國公。

    李治死後,武則天廢掉繼位的唐中宗李顯,臨朝聽政。這時有突厥侵犯邊境,黑齒常之率兵追擊,忽然與敵人遭遇。突厥3千騎兵正在穿盔甲,黑齒常之趁機以二百騎兵突襲,突厥兵倉促來不及穿上盔甲,紛紛丟盔棄甲而逃。傍晚時分,突厥大軍來到,黑齒常之偷偷派人伐木,在營中點燃,好像點燃了烽火臺一樣。這時大風颳起,煙火更盛,突厥兵懷疑黑齒常之的救兵來到,於是逃走了。

    又過了很久,黑齒常之擔任燕然道大總管,與李多祚等人攻打突厥,擊敗了他們,追擊四十里地。這時將軍爨寶璧想建立大功,於是奏請朝廷窮追突厥。武則天下詔讓爨寶壁與黑齒常之一起商議,而爨寶壁貪功,沒有與黑齒常之商議,便獨自追擊,全軍覆沒。爨寶壁僥倖逃回來,被下獄誅殺,而黑齒常之也受到牽連。

    這時酷吏周興等人誣陷黑齒常之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合謀反叛,黑齒常之被捕下獄,不堪凌辱,上吊自縊。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傳第三十五·諸夷蕃將》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

  • 3 # 西漂逐夢

    唐初,北韓半島上仍然是高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其中高麗常與百濟聯合,攻擊新羅。在唐幫助助下,最後新羅統一了北韓半島。

    從北韓半島入唐的人有多種原因:有使者,有宿衛質子,有留學生,有僧侶,有因災害來唐朝投軍的、有被唐俘虜的。

    其中不乏很多名人,下面就幾位重要的人簡單說一下。

    崔致遠:十二歲時隨著新羅商船入唐求學,透過賓貢科在唐朝中舉入士第一名,“一代三鶴(崔致遠、崔仁澆、崔承祐)中的第一位,曾任宣州漂水縣尉,後為高駢從事。時稱“海東第一人”、“東方理學之宗”。

    張保皋,是北韓三國時期的名人,原先在唐朝做官,任清海鎮大使,官拜一品。成功制止了販賣新羅人的海盜行為,經營著一支龐大的海上商隊。大力發展唐倭韓三國海上經濟。被稱作東方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金雲卿:曾任兗州都督府司馬,卸任後841年到淄州任長史。金文蔚:是賓貢進士,從工部員外郎卸任後,轉而去沂州府做諮議參軍。

    高仙芝:公元668年,高句麗的最後一個國王、他的官員和20萬名俘虜押往中國,一位名叫高士桂的戰士被唐朝俘虜後參加了唐軍。他的兒子高仙芝在唐朝軍事上屢建功勳,於8世紀中葉征服了塔什干,並將造紙技術傳給了阿拉伯國家。

    大祚榮:高句麗覆滅後,高句麗前將領大祚榮組成了一支高句麗和貊貉(一個通古斯族部落)人,帶領他們在滿洲的吉林附近定居下來,並在那裡成立一個國家,起先叫震國,於公元713年改名為渤海。渤海國的統治階級大多是高句麗人。

    泉獻成:經過五次封官,在天授元年,也就是690年9月,被封為左衛大將軍,屬於正三品職事官,後被來俊臣誣陷,縊殺而死。

    高藏:在高宗668年,被封為工部尚書。

    還有李正已、黑齒常之、崔承佑、樸仁範、崔匡裕、金可紀(記)、金夷吾、金巖、金立之、王巨仁、高元裕、金真德、薛瑤、金地藏、崔承祐、崔利貞、金叔貞、樸季業、金允夫、崔仁流、金茂先、楊穎、崔渙、金仁問、泉男生、泉男產、高玄、高質等。

    目前可知確切姓名的新羅賓貢進士一共三十三人,留學生數量是五十二人。

    有興趣的可以查閱《唐代高麗士人研究》瞭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的團建拓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