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度度狼gg

    一部《決戰中途島》又把太平洋戰爭的記憶碎片粘合起來,觀眾喜歡的是大製作的戰爭場面,影評熱衷的是故事情節和製作技術,軍迷則更關心戰役的成敗細節。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問一句話:中途島戰役日本人有沒有機會贏?答案是:有!為什麼又敗了?答案是:蠢!

    中途島,顧名思義,是它距離美國東海岸和日本的橫濱港都是2800海里,位於亞洲和北美大陸之間太平洋航線的中間點。雖然只是個面積不到5平方公里的小島,戰略價值卻極為重要,美軍建有機場等軍用實施。同時,它還是美軍太平洋艦隊老巢夏威夷瓦胡島(珍珠港)的前哨陣地,如果失去這個憑障島嶼,瓦胡島基地就會經常性處在日本人的海空威脅之下。

    在日本海軍1941年12月初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秘密出擊的聯合艦隊主力為避免被美軍海空力量偵測到,走的是北太平洋的航線,因此中途島實際被“冷落”了。而當日本陸軍席捲馬來半島、菲律賓的時刻,聯合艦隊要忙著進行空中掩護、海上運輸、水面支援等業務,暫時對遙遠的中途島沒什麼興趣。

    最關鍵的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戰略指導思想,並不是要“登陸美國”——總是有人會問這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山本五十六深知美日之間國力的巨大差距,他選擇奇襲珍珠港,是為了讓美軍太平洋艦隊至少在半年內無力干涉日本陸海軍在東南亞的侵略行動,以抓緊時間攫取戰略資源,由此,12月7日的攻擊讓日本人認為任務完成:太平洋艦隊已經被打趴下了。

    不幸的是,新上任的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反手就抽了山本一記大嘴巴,在珊瑚海海戰後立即部署了一次反擊行動:“轟炸東京”,1942年4月16日,杜立特中校率領16架陸基轟炸機在航母上起飛,對日本的首都實施了轟炸。其實炸彈沒扔多少,毀傷效果也不咋地,但是這次小小的轟炸所引起的蝴蝶效應,深刻地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程序。

    因為日本陸海軍首腦總是吹噓本土是“絕對安全”的,結果連皇宮邊上都捱了炸彈,裕仁有點急歪,可把參謀總長杉山元(陸軍)和軍令部長(海軍)嚇屁了,一邊報告這是意外,一邊緊急部署報復。首先討論的是美軍飛機從哪來的?有的說是中途島,有的說是航母上,總而言之美軍太平洋艦隊還沒有徹底趴下,仍然有能力反撲。

    這就是海軍需要解決的問題,於是進攻中途島被提到日程上來,否則皇宮再吃上兩回炸彈,軍令部長就得辭職或者剖腹了。而山本五十六更想幹的,是借進攻中途島的行動,把美太平洋艦隊的殘餘力量吸引過來一勺燴了,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於是中途島戰役準備開打。

    後來又發現轟炸完東京的飛機是降落在浙江東部的機場,那裡仍然由顧祝同的第三戰區控制,於是陸軍又火急火燎實施了“浙贛會戰”,目標是摧毀衢州、麗水、玉山等地的機場群,連準備實施的“五號作戰”都被延期了(進攻川渝的作戰計劃)。所以說,這16架飛機著實把日本人折騰的夠嗆,進而手忙腳亂開始了好幾波愚蠢的操作:

    第一波,中途島作戰是為了急於報復而匆忙發起的戰役,所以日軍的各項準備工作非常不充分,比如在珊瑚海海戰中受傷的“翔鶴”號、以及飛行員嚴重缺編的“瑞鶴”號兩艘大型航母,都來不及歸建參戰,削弱了聯合艦隊本來就有限的海軍航空兵力量,對作戰造成極嚴重的影響,如果有六艘艦隊航母參戰,情況絕對不一樣了。

    第二波,是情報的嚴重洩露,美國海軍情報局“魔術”小組在戰爭爆發後,逐步成功地解讀了日本海軍主要通訊系統“JN-25”的部分密碼。到了1942年5月間,“魔術”小組已經大致可以判斷和推測日軍的往來電訊含義,而日本海軍在電文中喋喋不休對中途島代號的提及,讓美華人略施小計就清楚了“AF”就是中途島、日本人正在準備進攻它,於是太平洋艦隊傾巢而出嚴陣以待。

    第三波,是日本海軍高層將領的貪心,為了達到既佔領中途島又殲滅太平洋艦隊剩餘力量的雙重目的,山本五十六設計了一個複雜的分段式列陣:登島部隊(由近藤中將率領,共計2艘戰列艦、1艘輕型航母、8艘重巡洋艦和20艘運輸艦,載著一個支隊5000多名鬼子兵),打擊艦隊(南雲中將指揮,轄四艘大型航母250架作戰飛機、以2艘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擔負護航的任務),以及自己親率的決戰艦隊,以“大和號”等三艘戰列艦為主。

    奪島就奪島,5000多日軍在如此海空優勢火力下,衝上島去消滅70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完全是小意思,非得動用南雲的機動艦隊進行空中打擊,簡直是脫褲子放屁。海戰就海戰,那麼南雲的四艘航母編隊就一門心思對付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包括航母),結果是一根軸的山本同時賦予了二桿子南雲兩個任務,由此釀成了他作戰指揮中最令人窒息的操作:炸彈魚雷來回換,玩哪?

    轟炸中途島的防禦設施需要飛機掛裝高爆炸彈,而對付美軍艦隊又必須使用魚雷,南雲忠一在短時間內連續下令更換彈藥,讓整個機動艦隊亂成了一鍋粥,甲板上堆積如山的彈藥,都成為了己方艦隊的催命武器,日本人這簡直是準備自焚的舉動,一顆美軍炸彈就足以讓一艘航母完爆。

    所謂的“黑色五分鐘”雖然是巧合,雖然不是決定戰役勝負的根本性事件,但山本五十六愚蠢的作戰計劃,早已經註定了這樣的結局。

    而南雲忠一這個“背鍋俠”其實只是箇中規中矩缺乏靈活性的海軍中將,偷襲珍珠港時放棄對船鎢和油庫的轟炸,早已證明了他的謹慎和猶豫。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面,他那令後世軍史作家們都感到窒息的“神操作”,從表面上看是他性格使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山本五十六的水平不行,你超前指揮坐鎮“飛龍號”就不可以嗎?

  • 2 # 歷史吐槽機

    敵我不分的鬼子(一)

    1942年10月12日夜,鬼子海軍第六戰隊在司令官五藤存知開始了又一次光榮征程,他以重巡洋艦“青葉號”為旗艦,帶領另外兩艘重巡加兩艘驅逐艦去炮擊瓜島上的亨德森機場。

    可是當第六戰隊來到瓜島和薩沃島之間的海峽入口時,卻撞到了美軍諾曼·斯科特少將率領的第64特混艦隊(4艘巡洋艦加5艘驅逐艦)。這時的情況就比較尷尬了,雙方處於海峽兩端,屬於狹路相逢,在黑天的情況下搏的是誰能先發現對方。

    要說美國佬的技術還是很牛的,他們的雷達率先發現鬼子,提前佔據了有利的“T”字橫頭陣位。然後美國佬的語文就不靠譜的多,斯科特少將正在考慮是否放近點再打的時候,輕巡洋艦海倫娜號發來無線訊號:“整不整?”

    斯科特回答的“收到”被海倫娜號錯誤的理解為“整”的意思!於是在少將先生滿臉懵逼中海倫娜號開火了,艦隊的其他船一看開整了,紛紛開始炮擊。斯科特當場就發飆了,臭傻子們放進點在打啊,萬一日本人掉頭跑了呢?

    其實那邊的武藤司令在美軍開火前也接到瞭望臺的報告,對面發現美軍艦隊,然而這呆瓜卻認為那是先前派出去的友軍運輸船。為了防止誤傷,武藤司令命令旗艦向“友軍”打出“我是青葉”的燈光訊號,還準備再砸一發照明彈出去。

    事實證明美軍壓根不需要照明彈指路,那個燈光訊號就足夠了,看到敵艦燈光亮起後,9條船二話不說就是一輪集火。可憐的青葉號直接被摧毀了兩個主炮臺和通訊系統,更悲催的是連艦橋(指揮中心)都被炮彈給洗了。

    尚在蒙圈狀態的五藤司令閣下被炸的兩隻腳都飛出了船體,落入海中,重傷失血中還在不停咒罵XJB開炮的友軍敵我不分,而且罵的還是喜聞樂見的“八個野鹿”。為了感念這位至死都不對“友軍”開炮的逗逼,鬼子大本營把丫追封為中將......

    敵我不分的鬼子(二)

    1942年5月7日上午11時35分,因為偵察機的重重失誤,鬼子的祥鳳號航母遭到美軍群毆,在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兩艘航母的圍攻下沉沒。祥鳳號上839名鬼子就活下來203個,連艦長伊澤石之介大佐都餵了鯊魚。

    為了報仇大本營在下午派出大量飛機出去尋找美軍艦隊,這些飛機在附近海域晃盪了好大一圈也沒發現美軍,只好扔掉炸彈返航。當時的海上返航技術還比較落後,是用飛高頻無線電測向儀收集航母發出的訊號,引導飛機回到航母上。

    事情就是這麼湊巧,那天鬼子用的頻率和美軍約克城號航母一致,於是這一大群飛機就嗚嚷嗚嚷的跑到美軍特混艦隊腦袋上了,其中一隊甚至開始圍著約克城號盤旋進入降落程式。送上門的菜美軍當然不會放過,一通防空炮後,15架鬼子飛機見天照大神去了.....

  • 3 # 歷史還有哪些事

    要說戰爭中那些愚蠢到讓人窒息的操作,那不得不提到二戰中的義大利軍隊了,他們絕對是一支奇葩的軍隊。

    在二戰時,法西斯陣營最為強大的三個國家,就是日本,德國和義大利了。要說戰鬥力,德國和日本都是十分的強悍,給盟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但是義大利軍隊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當年,盟軍一支軍隊奉命進攻一個要塞,負責防守的就是義大利軍隊,盟軍本以為這下子是一個硬仗,但是沒想到,打了一會,義大利軍隊就舉白旗投降了。盟軍計程車兵也是很不知所措,怎麼才剛開打就投降了呢?一個義大利軍官解釋說:我們沒有翹棍,打不開這彈藥箱。這樣的神操作,義大利軍隊還有很多。

    1940年,德國開始進攻法國,當時義大利軍隊以沒有準備好為由,拒絕參戰,結果人家德國軍隊快要攻佔巴黎了,義大利開始派出軍隊,想趁機撈點油水。現實就是這麼打臉,義大利軍隊被法國的殘軍敗將打的潰不成軍,甚至還把戰火吸引到了義大利境內。要不是德國把法國打趴下了,估計義大利就該被法國攻陷了。

    還有一件更為搞笑的事,二戰期間,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也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了,但是他出名的方式很特別。1940年6月,巴爾博元帥坐飛機出行,當飛機航行到託卜魯克上空時,一發高射炮彈精準命中目標,巴爾博元帥當場殞命,而這發炮彈,竟然是義大利人自己打的。

    像這樣類似的事,還有很多,二戰中的義大利軍隊,真的是神操作,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拖後腿,二戰才能更早的結束。

  • 4 # 蕭武

    1941年9月,日軍集中十二萬人部隊,進犯長沙,第二次長沙會戰打響。日軍很快就突破了國軍二十軍,三十七軍擔任防禦的新牆河和汨羅江防線,一部正面向長沙方向進攻,一部從湘贛邊境一帶的瀏陽,平江向國軍右翼包抄,意圖在這個方向尋找圍殲國軍主力的機會。

    這時候,國軍第一線部隊已經被擊潰,紛紛向兩側山區轉移,正面抵抗的三十七軍則負責逐次抵抗,將日軍引向長沙附近的國軍預定決戰戰場,再由國軍以外線作戰的態勢對日軍進行反包圍,殲滅日軍一部分。但這只是預定的方案,實際上執行起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薛嶽這時候手裡的部隊數量其實是不少的,但是在關麟徵十五集團軍調離之後,戰區就缺乏一個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賴承擔主力的機動打擊兵團的任務。因此,薛嶽只能把剛結束了上高會戰的七十四軍火速調往前線來參戰。雖然這時候七十四軍已經完成了整頓補充,戰鬥力有所恢復,但因為遠離預定的決戰主戰場,因此薛嶽命令七十四軍火速趕往長沙以東防禦日軍。

    此時日軍左翼擔任迂迴攻擊的部隊數量倒是不算太多,只有一個聯隊為主力的部隊在前面充當攻擊主力,在瀏陽,平江和長壽街一帶由北向南搜尋前進。這時候七十四軍如果以行軍姿態由東向西向長沙方向進行急行軍,那麼右翼就暴露給日軍了,一旦發生遭遇戰,情況就會對七十四軍很不利。因此,戰區參謀處長趙子立找到薛嶽和參謀長吳逸志,特別提出了他的反對意見。

    趙子立認為,七十四軍是當時國軍統帥部認為戰鬥力最強的一個部隊,是一個適合用於進行攻擊的部隊,如果用來在長沙進行防禦戰,這是很不利的,七十四軍的長處發揮不出來。所以,他認為七十四軍此時不應該向長沙方向前進,而應該向日軍側背方向前進,尋找從日軍側背發起攻擊的機會,這樣才是上冊。

    趙子立的這個意見其實和臺兒莊會戰時的情況有些相似。在臨沂之戰中,作為戰區主要機動打擊兵團的五十九軍奉命趕往臨沂戰場後,龐炳勳這時候確實已經快要守不住了,所以他很希望五十九軍進城,一起守城。但是張自忠認為,如果進城防禦,那就比較被動了,不如龐炳勳的部隊繼續堅持一下,五十九軍的部隊也不休息了,就直接從外圍攻城的日軍側背進攻,內外夾擊。這樣就造成了臺兒莊戰役之前的第一次大捷,也就是臨沂大捷。

    趙子立這時候提出的這個意見就和張自忠的看法類似。既然國軍第一線陣地已經被日軍擊破,那麼再讓七十四軍去長沙外圍陣地協助防禦,也無力迴天,無法挽救戰局的崩潰。所以,索性讓七十四軍趁機向日軍側背穿插,就可以將日軍突出的前鋒部隊分割包圍起來,加以殲滅,這才是上冊。即使這個計劃不行,也應該讓七十四軍在瀏陽就地構築陣地,迎擊日軍,這是中策,讓七十四軍長途跋涉去救援長沙,這是下策。

    但薛嶽和吳逸志都不同意,要求七十四軍必須克服疲勞,火速向長沙方向前進,參加長沙附近的決戰。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與趙子立聯絡時,趙子立還特意提醒了他,要他注意日軍從右翼發起突然襲擊。但王耀武並沒有接受這個意見,仍然在對日軍情況和地形都不熟悉的情況下,盲目執行戰區統帥部的命令,將三個師擺成一字長蛇陣,向長沙前進。

    七十四軍走到春華山,黃花市一帶,果然與日軍發生了遭遇戰,王耀武只好下令部隊擺開陣勢迎戰。但七十四軍長途行軍,疲勞不堪,行軍隊伍又拉得很長,首尾不能相顧,因此只能被動防禦。更糟糕的是,五十一師李天霞為了自保,擅自放棄了一部分原定由他的部隊防禦的陣地,讓日軍從這裡穿插進去,將七十四軍截為數段,全軍的指揮體系頓時被打亂,只能混戰。而國軍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全線崩潰。

    加上日軍再開始進攻之後,很快就召喚飛機進行低空轟炸和掃射,而日軍飛機轟炸很巧的是剛好打掉了七十四軍的指揮部,整個首腦機關被打掉了,王耀武失去了隊部隊的掌握,也聯絡不上下面的師,師也找不到各自下屬的團。因此,號稱當時國軍戰鬥力最強的七十四軍僅僅抵抗了一天,就全線崩潰,五十七師個五十八師傷亡過半,五十八師廖齡奇更是完全和部隊失散,只有李天霞跑得快,部隊相對完整一些。王耀武也在混亂中與部隊失散,差點被俘。

  • 5 # 筆下點史

    要提軍隊中的“愚蠢神操作”,那就一定要看看“國奉戰爭”期間的這一場戰役,這個故事是在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看到的。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因為故事出自《馮玉祥與國民軍--一個志願兵的札記》一書,如果不是看到是這本書,絕對不會信居然有這麼蠢的操作。

    前情簡要

    注:“國奉戰爭”指的是馮玉祥國民軍和張作霖奉軍的戰役,這個故事發生時間在1925年。

    這場戰役各方你來我往的,國民軍的張之江將軍就非常不得勁,覺得自己這正規軍,怎麼就淪落到要跟你這個軍閥玩起泥腿子肉搏戰了?就想著要用智謀打敗奉軍,為自己正名。

    韓復榘是當時張之江下轄第一師的師長,為了討好張之江,那是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計謀(是真的蠢謀),他來到張將軍的司令部,還要求單獨面見張將軍,說自己有重大的事情要彙報,張之江接見了韓復榘,後面就是兩人從司令部出來的時候......

    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因為兩個人出來的時候嘴角都帶著滿足的笑意。對外宣稱他們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計謀,準備要一擊制勝,把奉軍打的起不來。很多軍官都嘗試探聽內幕,均一無所獲,無人知道兩位大佬在裡面聊了什麼,只是感覺很驚悚。“火牛陣”的啟發,烤羊計劃出動

    12月14日,全軍指揮部都根據韓將軍的指令,在徵購公綿羊,先是內戰都停了,就是為了國際特快列車經過,好儘快採購綿羊。綿羊在天黑的時候就採購到了800頭,並且派出了一整個營的軍隊去趕羊群,全部屯圍到第一師部。

    這個時候,整個指揮部還是沒人知道知道,這位韓將軍到底要做個啥子?

    15日,戰爭重新打響,白天經歷了一天的戰役,時間又來到了晚上。韓復榘派士兵將羊的尾巴上全部都套上麻絮,最後點燃麻絮後趕向敵人的戰壕。驚恐的羊群在咩咩叫的聲響中衝向了敵陣,並且後面步兵旅跟隨羊群準備隨時衝鋒。

    “這一刻,士兵們知道了,原來你個狗蛋的韓將軍是要我們給敵軍送全羊宴??”

    敵人發現了帶火的飛奔而來的動物,在照明彈之下才發現是羊群,並且因為戰壕較深,所以可憐的羊群都在戰壕裡面團團轉,戰壕之中的奉軍看到這幅場景,笑得腿肚子都疼。

    韓將軍看到這種情況,勃然大怒,要求步兵旅立刻前衝,結果奉軍架起機槍就是一頓掃射,步兵旅非但沒有上到敵方陣地,反而落荒而逃(三百隻烤全羊就麼的了)。

    第二天,第一師的空地上被敵方扔來很多紙條(用石子捆著扔過來),開啟紙條發現上面全部都寫有:“感謝貴師贈送烤羊,有請師長以及將軍們前來赴全羊宴,我們準備了羊肉湯、烤羊肉、土豆燒羊肉、羊肉面、羊肉飯糰等十餘好菜,靜等貴師大駕光臨。”

    後來全軍的人才知道,這位韓將軍是參考了古代“即墨之戰”中的火牛陣啟發,後覺得可能成功才實行的;沒想到這個簡化版的火羊陣到了現代居然只能帶去烤全羊。

    “絕佳計謀”之炸水壩,神操作反轉守護水壩

    看到韓將軍這條計策敗了,駐軍臨時參謀長程將軍倒是又想出一計,並且覺得一定可行。

    運河以及白河上游地區有水閘以及水壩的存在,只要這個東西給炸燬了,那麼下來的水會將平原給淹沒。根據縣誌中有記載,在1920年發生了洪水,就是這邊使得下面平原水深達到了一公尺半(一米五),程將軍的意思大概明白了,就是要水淹奉軍。

    在後面的幾天,張之江都親力親為選取炸燬水壩的地點,但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突然想到軍中有蘇聯的顧問,就請來參謀一下。

    張之江

    蘇聯顧問丟擲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稱:“我剛剛看了一下,還是不要炸吧,因為奉軍的陣地是在一條約兩公尺高的的土崗之上,那裡是不會被水淹沒的,反而我軍因為地勢的原因會被淹沒,這會導致我軍必須向後撤離十到十五公里。”

    張將軍面如土色轉向程將軍:“你是上天派來懲罰我的,是故意的?從現在起我軍隊裡不要你這麼一號人,你馬上走,今天就給我坐最快的火車回北京去,趕緊去。”

    炸燬水壩的計劃取消,並且還要增派兵力前往防守水壩,以免敵軍前來炸燬......

    結語:

    我見過蠢的,沒見過這麼蠢的,每次都是自己人坑自己人,不單單是蠢的可以,是真的是要讓人窒息,都是什麼神鬼操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傷病和年齡是不是顏妮站上東京奧運會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