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陽侯

    因為他不夠果斷。

    漢武帝立了小兒子,就知道殺掉李夫人,避免出現後宮專權。

    朱棣當了皇帝,就知道把寧王封到南昌,避免出現王爺造反。

    咸豐雖然名義上立了顧命大臣,但是自己兩個老婆卻是仍然握有實權,自己的弟弟也不甘寂寞。於是釀成鉅變。

    這是一個平庸的人,也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 2 # 青言論史

    這就要談到晚晴最著名的一場政變——辛酉政變,又被稱為祺祥政變。

    咸豐臨終前指定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由他們輔佐年僅六歲的小皇帝。咸豐嚥氣後,肅順等人接管了最高權力,並決意將第二年改元為祺祥元年。

    然而顧命八大臣在接管權力的時候,卻嚴重損害了另外一群人,也就是小皇帝的兩位母親的權力。儘管咸豐的遺囑為所有詔令必須兩宮太后蓋章後生效,但是慈禧依然覺得自己被架空了,尤其是在肅順等人完全不把女主放在眼裡的情況下。

    而此時,身為大行皇帝最親密、最能幹的弟弟的恭親王,卻被咸豐排除在了八大臣以外,甚至都沒能擠進中樞之列。渴望獲得最高權力的恭王,和同樣希望垂簾聽政的慈禧,一拍即合。

    於是在逃難到承德的清朝皇室終於決意返回北京後不久,肅順等人就在迴鑾途中被人以大不敬的罪名捆了起來,不久以後就被斬首,家產也全部被抄沒。

    肅順死後,他定的年號也被廢除,改為同治。而祺祥這個名字,更多地被人提起就是和這場政變相關。

    這一場祺祥政變,無所謂誰對誰錯,也無所謂誰正義不正義,只是慈禧和恭王要奪權而已,但從結果來看,難說不正確。

  • 3 # 清水空流

    公元1861年,滿清第七位皇帝咸豐在熱和駕崩。這位大清第一位逃離北京的荒唐帝王,在30歲的時候就死了,由於唯一的兒子載淳太小,所以設立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用以輔佐新皇帝。從結果來看,咸豐的採取措施是錯的,任用的人選真是瞎了眼。

    應當說,咸豐的做法也是煞費苦心,為了避免康熙當年主弱臣強,鰲拜專權的態勢,咸豐設立了八位輔政大臣,便於分散他們的權力,在人員的構成上既有遠支宗室(太近怕篡權)。也有皇親和軍機大臣各個方面都包括了,而且讓兩宮太后慈禧與慈安分別掌控印璽。以免八大臣擅權。但咸豐意料不到的是,八大臣如此無能,不到一個月就被罷黜乾淨。

    咸豐的做法錯誤有三點,第一就是沒有明確指出上諭由何人釋出和草擬。這個是兩宮太后慈禧慈安與八大臣都要爭取的權力。第二咸豐放棄了帝胤集團任用,作為留守京師的恭親王弈忻是絕對有資格,有能力成為顧命大臣的,但出於怕弈忻成為第二個多爾袞被咸豐放棄。

    第三就是對於在北京大臣沒有任何安排,這些留守大臣和英法聯軍談判是有功勳的,咸豐的放棄,也讓這些大臣牢牢地團結在弈忻周圍,而且京師的軍權已經是被弈忻掌控。

    但八大臣最大的錯就是小看了兩宮太后,尤其是慈禧,他們完全意料不到,這個27歲的年輕寡婦有如此大的心機和決心,慈禧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趁弈忻來熱和祭奠之際,叔嫂合謀就決定了八大臣的宿命和結局。當然,當時又有誰瞧得起這個年輕的寡婦。誰有這個遠見和能力。這一點也許有點冤枉八大臣了。在回京的途中,慈禧和慈安提前四天回京,與弈忻和留京大臣商議,從新分配了權力,而八大臣對此渾然不知,也卻沒有控制住皇帝,而是護送咸豐帝的梓宮慢慢走,簡直是政治白痴。雖然讓一半的顧命大臣隨同前往,但北京的軍權已經被慈禧控制。八大臣先機已失。現在就等著張網待捕。

    待載垣和載恆入京以後立即被索納宗人府,而核心人物肅順在京郊被抓。八大臣的被抓和廢除,標誌著咸豐遺命的破產,而取而代之的是兩宮垂簾,親王輔政的局面。也拉開了慈禧48年得統治的開始。

  • 4 # 搞哥讀史

    咸豐是清朝運氣最差的皇帝之一,登基之後,面臨太平天國叛亂的內憂和英法聯軍內犯的外患,沒有過過一天的安生日子,30歲就得重病而死。

    咸豐臨終前,還不得不面對唯一的繼承人載淳年幼這一事實,沒有可以託付國家大事的長君,不得已採取了清朝歷代傳承的指定顧命大臣的做法,而且一指就是八個。《清史稿》穆宗本紀載:“七月,文宗不豫,壬寅,疾大漸,召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諭立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贊襄政務。”

    根據咸豐的考慮,在他死後,將由他的這八位親信暫時輔佐新帝載淳,“贊襄一切政務”。等到載淳成年之後,再自己親政。載淳長大之後,想怎麼處理這八位顧命大臣,就交給他自己去辦了。

    但咸豐萬萬沒想到,他親自搭建的這個權力架構,在他屍骨未寒之時,就被人徹底推翻。顧命大臣被廢黜,形成了兩宮太后垂簾、恭親王議政的政治格局,並且深遠地影響了晚清後來50年的命運。

    為何咸豐指定顧命大臣的遺詔會成為一紙空文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權力分配不均。

    帝王之術講究權衡,要拉一派、打一派,讓下面的人互相爭鬥,才能保住上位安穩。但咸豐指定的這八位顧命大臣,除了額駙景壽之外,全是以肅順為首的一幫“肅黨”,而景壽又是個不詩爭鬥的老好人。這樣一來,朝政大權幾乎集中在了肅順一人手中,威脅到了新帝的權力。而剛剛晉封太后的慈禧也是個權力慾很強的人,對肅順的侵權跋扈十分看不過眼。

    另一邊,作為咸豐親弟弟的恭親王奕訢,因為多年來的恩怨被咸豐所猜忌,被踢出顧命大臣之列。辛辛苦苦與洋人達成合約,挽救了大清,卻有功而無賞,還遭到八位顧命大臣的排擠。

    咸豐遺命對權力分配的嚴重不均衡,為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合謀發動政變提供了契機。

    第二、咸豐對慈禧的低估。

    在恭親王與英法聯軍議和期間,有不少風言風語從北京傳到熱河行在,說恭親王挾洋人自重,有自立為皇帝的異志。所以咸豐在身後的權力安排中對恭親王極力打壓,不給他一點篡位的機會,但卻忽視了自己的枕邊人,女人也不是省油的燈。

    由於肅順日常跋扈,得罪過後宮嬪妃。而且他們把“贊襄一切政務”弄成“處理一切政務”,冒瀆皇權,也引起慈安和慈禧的不滿。咸豐沒想到這兩個養在深宮的婦人,也有那麼一些政治頭腦,想到要和恭親王合作推翻顧命制度。

    以當時雙方的實力對比,若少了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的任何一方,推翻顧命制度的辛酉政變都不太可能成功。

    第三、咸豐遺命為大臣承寫。

    這是一個檯面上的原因,也是太后和恭親王推翻顧命制度的一個重要依據。

    《清史稿》文宗本紀載:“辛丑,上不豫。壬寅,上大漸,召王大臣承寫硃諭,立皇長子為皇太子。”其中原因,《晚清宮廷實紀》中有更詳細的描寫,咸豐在說完遺命後,因為病重無力執筆,最後遺詔是由顧命八大臣中的其中一人——可能性比較高的是杜翰——書寫的。

    既然遺詔不是咸豐親筆書寫,那口說無憑,太后和恭親王大可以不承認咸豐說過“贊襄一切政務”的話。後來給顧命大臣議罪的理由中,就有這麼一條:“則我皇考彌留之際,但面諭載垣等立朕為皇太子,並無令其贊襄政務之諭。載垣等乃造作贊襄名目,諸事並不請旨,擅自主持。”

    這樣一來,所謂的顧命大臣就不是出自咸豐遺命,而是這八個大臣自己寫進遺詔裡的,反而加上了一條捏造聖旨的重罪。而既然咸豐“無令其贊襄政務之諭”,那太后和恭親王推翻顧命制度,也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 5 # 坐古談今

    政治本身就是利益的衝突。皇帝遺詔又有何用?

    (1)遇到權力鬥爭的時候,什麼都不管用

    顧命大臣,即託孤大臣,在中國歷史上少有平安度過的。其原因就在於:先帝遺命很容易造成託孤大臣忘記自身的危險。以為先帝的遺命就是聖旨。然而,遺命說白了就是死去的人的命令。活著的時候,都可以造反殺帝更何況已經死去的人的命令。玄武門之變、霍光滅門,都是歷史。清朝雖然沒有這麼極端,但道理是一樣的。

    當活人在權力鬥爭到了一定地步的時候,故去皇帝的命令就是廢紙。更何況,咸豐活著的時候,他的許多命令都沒有人遵守,至少西南地區就沒人聽他的。被撤職“代理雲南巡撫”的徐之銘殺了雲南巡撫後,咸豐、肅順、兩宮太后、同治不照樣裝作不知,殺了幾個直接動手的,把這個幕後指使放了。所以,皇帝的命令算不算數也要靠皇帝本身能掌控多少軍隊。

    咸豐時期,整個中國到處都有起義,又有“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依靠的嫡系部隊就是蒙古王爺和各個王爺們掌控的部隊,而這些人與肅順等人的關係顯然並不緊密。

    (2)辛酉政變本身就是滿人貴族奪權的政變

    面對天下大亂的局面,咸豐和肅順對於“漢人精英”大膽擢用,例如肅順就非常支援湘軍、楚軍、淮軍的成立,同時,在各方面對於各地督撫組建的鄉勇也算支援。正是在肅順等人的支援下,形成了:滿人中央、漢人地方的格局。

    清政府的權力盤子兒就那麼大、坑就那麼多,漢人佔的多了,自然引起滿人貴族的憤恨。因此,肅順等人成了滿人貴族的“公敵”。

    肅順八大臣一沒有軍隊,二在“正統”和勢力上又不敵“兩宮一親王”。“兩宮太后”是主、是皇帝的直接代言人,恭親王代表皇族,八大臣能夠自保的只有“咸豐遺命”,但在天下人看來,“遺命”的重要性顯然不如皇帝的至親和兄弟們重要。

    因此,八大臣本來就沒有兵權,又主動讓出御前侍衛總管,把僅有的兵權都推掉了,頂著塊兒“遺詔”當然不堪一擊。

  • 6 # 澹奕

    咸豐皇帝不忍心立子去母,卻又同時擔心母后垂簾的事情發生,葉赫那拉氏會毀了清朝江山。所以一方面咸豐帝留權給皇后與懿貴妃,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顧命八大臣,所謂的權勢制衡最終演變成了劇烈的衝突矛盾。

    兩宮太后與顧命八大臣之間都想奪取實權,雙方關係無法調和,而先帝留下的“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璽,成為了八大臣的催命符。

    咸豐帝奕詝,清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這個風流成性的皇帝並沒有其祖宗康熙、乾隆那麼高壽多子,反而英年早逝而且子嗣單薄,唯獨懿貴妃葉赫那拉氏為其生育一子。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咸豐帝出逃死在了避暑山莊,臨終的時候非常糾結皇位傳承問題。載淳是其唯一的兒子,皇位自然是他的,然而當時的載淳還是個娃娃,如何能夠掌管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清朝江山?必然要有人代為行事。

    一般來說就是母后垂簾,然而咸豐帝皇后鈕鈷祿氏也就是後來的慈安太后,為人寬厚沒有心機,恐怕難當大任;而載淳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城府極深頗有手段,雖然後宮不得干政,但咸豐帝也沒有其他辦法。

    而咸豐帝也知道皇后不是懿貴妃的對手,恐怕終有一日葉赫那拉氏會大權獨攬,所以留下顧命八大臣贊襄政務。同時,給皇后留下御賞印璽,給載淳留下同道堂印璽(由懿貴妃保管),顧命八大臣票擬的所有旨意必須同時加兩枚印璽才能生效。咸豐帝如此安排的同時,還將當年被先帝議儲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排除在外。很顯然,咸豐帝不僅太低估了自己的愛妃,更加留下了巨大的禍患,那就是排斥了關鍵人物——恭親王奕訢。

    慈禧太后一心垂簾被顧命八大臣阻止,而八大臣行事每每也被兩宮太后妨礙,雙方之間火藥味十足,都想剷除對方。

    恭親王奕訢,當年曾經被道光帝議儲,所以咸豐皇帝對其非常忌憚。列強攻入京城,留守的奕訢卻誤打誤撞得到了列強的歡心支援。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秘密籌謀,聯合恭親王奕訢與醇郡王奕譞,聯合發動政變,竟一舉成功。

    咸豐帝怎麼都想不到,自己費盡心思安排,最終還是被毀得乾乾淨淨。而當時,慈禧太后27歲,慈安太后25歲,恭親王奕訢30歲。

  • 7 # 歷史大學堂

    中國封建社會是君權至上的社會體制,同時也是一個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會。中國歷史上有明確史書記載可查的皇帝有近五百人,但僅有一位女性皇帝,那就是武則天。但是,雖說中國封建社會執政是以男性為主導,但是並不乏女性政治人物,其中更是不乏掌管國家最高權力之人。

    這些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們,通常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皇太后,其中將“皇太后”這個身份發揮最“淋漓盡致”的絕對是非慈禧太后莫屬。而這位慈禧太后能夠在以防外戚和女性干政最為嚴密的清朝脫穎而出,不得不堪稱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之起始點,就是一份看似縝密卻漏洞百出的遺詔。

    圖1 慈禧(1835年—1908年)

    這份遺詔就是咸豐皇帝臨終前留下的託孤遺詔,這份遺詔內容主要有以下兩個要點:

    1. 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日後(咸豐皇帝死後)繼承皇帝位;2. 命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和尚書肅順等八人為顧命大臣(史稱“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

    這一切似乎很明確,父死子承,八大臣輔弼幼主(載淳當時年僅六歲)。

    但是這份遺詔形成過程有一個看似不重要,但是極為重要的漏洞,那就是遺詔並非皇帝親筆所寫,而是由軍機大臣代筆(代筆者很可能是咸豐皇帝老師杜受田之子杜翰)。當時的情況是,咸豐皇帝已經病入膏肓決定要立遺囑,為了證明遺囑的有效性,身處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召集了身邊所有主要王公大臣見證自己的最後遺言和人事安排。但是由於身體健康原因,不能親自執筆,於是“退而求其次”,由皇帝口述大臣代筆,再由皇帝過目閱覽蓋上御印,如此同樣具有法律效益。

    就是這看似“無所謂”的代筆,最後成了八大臣被奕訢等人攻擊之要害之一。理由就是咸豐皇帝託孤之時北京方面近枝王公和主要大臣均不知情,遺詔有八大臣矇蔽要挾大行皇帝所做之嫌疑!政治鬥爭,成王敗寇,成功者就是可以這麼理直氣壯的顛倒黑白!

    圖2 奕訢晚年照

    咱們接著聊遺詔之事。立完遺詔咸豐皇帝並沒有立刻駕崩,躺在病床上的他不久又做了一個決定,什麼決定呢?在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期間,所有諭旨由軍機處擬定,所擬定諭旨必須要開頭蓋“同道堂”印章,結尾蓋“御賞”印章,方可生效。這兩個印章的實際管理人就是兩宮太后。

    咸豐皇帝為什麼又想了這麼一出呢?

    咸豐皇帝一生動盪,雖然躊躇滿志,但是最後也沒能夠挽回大清王朝頹廢之勢,而且是每況愈下,內憂外患層出不窮,因此鬱鬱而終。咸豐皇帝知道,自己唯一年幼的兒子雖然承襲皇帝之位,但是處境不可謂不艱險。而眼前最為艱險並非外患而是“內憂”,這“內憂”指的就是朝廷各方勢力。咸豐皇帝擔心啊,他擔心自己在世之時,肅順等人可以忠心耿耿,唯唯是諾,但是自己兒子年幼,大權必然旁落,一旦肅順大權獨攬成了鰲拜第二怎麼辦?所以他想了“蓋章生效”這一招,意在透過皇太后制約八大臣,同時又為了避免母后專權,又透過八大臣限制皇太后,可謂是一箭雙鵰。但是,相互制約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雙方矛盾激化,中國封建社會的權力“食物鏈”之間的生存鬥爭規律是,越向頂端越血雨腥風,很快這一基本規律就再一次應驗。

    圖3 咸豐皇帝,1860年10月13日《倫敦新聞畫報》

    自覺安排妥當的咸豐皇帝終於與世長辭。可惜他不會知道自己多方權衡考慮的人事安排,看似高明,其實就是一招臭棋。

    咸豐皇帝一閉眼遺詔就立刻公佈天下,顧命八大臣開始正式上崗“贊襄一切政務”。這個命令一下達,最先不滿的就是此時留守北京的近枝宗室權貴,其中最具影響力也是主要代表人物的就是恭親王奕訢。眾所周知,奕訢之能力在宗室皇親之中那是首屈一指,而且又是咸豐皇帝的弟弟,道光老皇帝遺詔中親封的親王。同時,前不久那場洋鬼子進京的浩劫,要不是奕訢多方斡旋,大清王朝的老窩都得讓洋鬼子端了,往大了說這是保住祖宗基業之功。所以,於情於理,都不應該將奕訢排除在託孤大名單,也就是核心政治圈之外。當時,朝野上下為奕訢鳴不平之人不在少數,這一支力量日後發揮了巨大作用。

    圖4 孝靜成皇后(1812年-1855年),奕訢生母

    話說回來,咸豐皇帝為何故意要將自己的弟弟們都排除在核心政治圈之外呢?咸豐皇帝難道不了解自己的弟弟奕訢之能力?實際上,恰恰相反,咸豐皇帝就是太知道自己弟弟奕訢的能力了,奕訢不但能力超群,更是膽大妄為。咸豐五年,身為首席軍機大臣的奕訢,利用咸豐皇帝含糊之機,竟然以皇帝名義給自己的生母尊了一個皇太后的名號。這種挑戰皇權的行為咸豐皇帝怎麼能放心?一想到託孤奕訢,立馬感覺如芒在背,萬一奕訢是第二個多爾袞呢?所以,咸豐皇帝必須要將奕訢排除在外,可謂是用心良苦。但是病入膏肓又流亡在外的他也僅能在遺詔中對身後之事做做文章,此時的他已經做不到精力旺盛之時對奕訢的全面壓制與掌控了。

    既然壓不住,那就得露頭。一直被皇兄壓制的奕訢,怎肯就此罷休?咸豐皇帝活著的時候,奕訢得韜光養晦,咸豐皇帝一死,就是奕訢厚積薄發之時。

    所以說,咸豐皇帝看似多方制約的人事安排,其實是將朝野力量分成了多股,而這些力量之間更是矛盾重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咸豐皇帝這大行皇帝之影響力逐漸淡化,敢於出頭挑戰甚至是質疑咸豐皇帝人事安排之人開始蠢蠢欲動。同時,各方力量對於權力掌控慾望的逐漸深化,他們之間的矛盾勢必迅速擴大。如此一來的惡果,就是導致各方力量你死我活的鬥爭,也就是常說的“政變”!

    圖5 熱河省,簡稱熱,省會承德市

    說實話,當時很多朝野之人已經預示到了咸豐皇帝的“如意算盤”根本維持不了多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咸豐皇帝前腳剛閉眼,後腳八大臣就開始和兩宮太后鬧彆扭,甚至是公開吵架,嚇得小皇帝都尿了褲子。而另外一邊,北京留守官員也開始立即行動起來,奕訢主動要求祭拜大行皇帝宮梓以探聽熱河虛實,趁機瞭解八大臣與兩宮太后之狀況。一切看似尋常行為,其實都是非尋常之舉。可想而知,咸豐皇帝期望的平衡根本無法維持!

    儘管人們早就預知當下的政體結構必然被打破,但是能夠預料到速度之快的應該不多。咸豐皇帝生前良苦用心的人事佈局,維持了多長時間呢?48天!也就是從咸豐皇帝去世,八大臣輔政開始算,48天之後八大臣被冠名反動團伙,兩宮太后和奕訢聯手將其徹底消滅。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知咸豐皇帝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圖6 同治皇帝幼年時期

    經過這次“乾淨利落”的政變之後,咸豐皇帝遺囑中的政治人事架構被徹底搗毀,取而代之的是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和恭親王奕訢議政的聯合執政模式,小皇帝的年號“同治”大有此意。

    然而,令太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同治”執政模式也沒持續多久被再次打破,這一次奕訢被踢出了決策層,這又是一次政變。這次政變標誌著大清王朝開啟女人當家之模式,這位當家的女人就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

    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拿破崙是如何鞏固一個帝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