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炎信

    章太炎的脾氣很古怪,連梁啟超和王國維都不放在眼裡,他和杜月笙本來是沒有什麼交集的。後來由於他的侄子犯事了。找不到解決的人,於是有人推薦了江湖地位很大的杜月笙,結果杜月笙把事情很圓滿的處理好了。在後來的交往中章太炎才慢慢發現杜月笙的為人和胸襟不簡單。

  • 2 # 花酒壺

    因為章太炎雖然身為名士,但恣意狂放,不懂經營。晚年的時候除了稿費沒有太多其他經濟收入,當時剛好他的侄子惹了事兒,章太炎朋友雖多,但是時代變化快,加上身處文化圈,卻也沒有太多官面上的關係,因此找到了杜月笙。

    杜老闆是有名的上海灘三大流氓之一,青幫頭子、法租界巡捕房捕頭、法租界華人理事,有錢有權又有勢。但苦於小混混出身,而且沒有文化,無法融入上流社會。

    因此兩人一拍即合,章先生為其改名、修譜,杜老闆為其擺平麻煩,奉上資物。

    但是關係不像大家可能想的那樣文人靠商賈過活,章先生是名士,杜老闆言行接待其實是很尊重的。

  • 3 # 史肆說

    杜月笙和章太炎結緣

    護法運動失敗後,章太炎寓居蘇州,因為他是革命元老、國學大師的身份,杜月笙一直想與其結識,但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始終未能如願,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杜月笙讓章太炎特別高看一眼!

    當時,章太炎的侄子在上海和人發生了房屋糾紛,就寫了一封信求到他這裡,但是章太炎如今“落魄”,對此事根本無能為力,於是他就想到了杜月笙這位上海灘大佬,於是就修書一封,拜託杜月笙幫忙,杜月笙看到自然也高興,滿口答應下來,三下五除二的就辦好了。

    辦好之後,杜月笙提出想要拜訪章太炎的打算。杜月笙幫了自己的忙,不好拒絕,章太炎也就答應下來了!

    相識,誇讚杜月笙

    杜月笙只上過幾天的私塾,說他目不識丁倒也不為過,但是他和黃金榮等黑道大哥不同的是,他成名後,一年四季,一襲長衫,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讓人根本看不出來是黑幫大哥!

    章太炎見到杜月笙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第一印象非常好,兩人相談甚歡。章太炎想感謝杜月笙,但一想,人傢什麼都不缺,唯有自己讀的四書五經,於是就提議給杜月生改個更好的名字。

    杜月笙自然也是欣然應允。於是他就引用《尚書》中的“笙鏞”一說,給杜月笙改名“杜鏞”,號“月笙”,國學大師就是不一樣,自己的名字只是稍微改動,就變得典雅莊重,飽含文化氣息,惹得杜月笙連連叫好!

    另外,杜月笙知道章太炎如今生活拮据,臨別的時候偷偷在茶几上留下了2000銀元的銀票,在以後得日子裡,每月都會給章太炎一筆錢。章太炎因此也非常高興!

    杜月笙知道這些自認為清流名士最注重個人名望和尊嚴,因此在拉攏的時候就巧使手段,不僅幫助人家,該儘量顧及到對方的面子、尊嚴。採用這種迂迴的方式,杜月笙拉攏了不少名人,如秦連奎,章太炎等人都是他的座上賓!(關注@微歷史看客,每天更新歷史資訊,剖析不一樣的歷史!)

  • 4 # 魏青衣

    章太炎對杜月笙的確是大加稱讚的,杜月笙出身貧困家庭,自小目不識丁,但杜月笙卻會識人,說實話,民國時期,能夠與杜月笙交惡的中國大人物卻是沒幾個。

    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這三個人也就是當時的青幫三巨頭,其中,杜月笙識人,黃金榮識才,張嘯林卻是在軍隊裡有些人脈。

    杜月笙的識人,表現在許多方面,儘管當時的杜月笙已經是上海一手遮天的人物,但杜月笙卻是從未在待人接物上落下個傳統黑幫大佬該有的惡俗形象。杜月笙經常是一襲長衫,文質彬彬,完全看不出黑幫大佬那種視財如命,視人命如無物的樣子。

    杜月笙雖然是文質彬彬的,但怎麼說他杜月笙都是沒什麼文化的人。

    反觀章太炎,章太炎可不是個普通人,章太炎有才,但也愛瞧不起人,尤其是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更是為章太炎所不齒,但就是這樣的章太炎,竟然能夠誇讚杜月笙。

    為何章太炎會誇讚目不識丁的杜月笙呢?俗話說,拿人家嘴短,吃人家手短,章太炎其實也曾經受過杜月笙的恩惠。

    章太炎儘管再有才,也不過一介書生,而杜月笙卻是實際上的整個上海灘地下幫派的領袖人物,兩人之間,本應該無所交集,但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兩個人有了聯絡。

    當時章太炎的侄子在上海灘犯了事,眼看就要遭遇牢獄之災,急忙向章太炎求助。

    聽說了侄子的遭遇,章太炎卻是大感頭疼,奈何,上海灘本就不是章太炎的主場,章太炎又是一個普通文人,自然沒有人脈救下自己的侄子。上海灘杜月笙的名號如雷貫耳,章太炎於是便想起來求助杜月笙。

    兩人本不相識,但兩人都是很有名氣的人,杜月笙收到了章太炎的來信,當即派人將章太炎請求的那件事辦妥,不僅如此,杜月笙甚至還在時候親自登門拜訪章太炎居所。

    要知道,求人辦事的人是章太炎,章太炎都還未登門拜訪杜月笙,杜月笙反而是前來拜謁章太炎,給足了章太炎面子。

    僅僅因為這件事,章太炎重新認識了杜月笙,原本在他心目中,杜月笙不過是一個會做人的地痞流氓,等到杜月笙親自放下身段拜謁他,這才讓章太炎對杜月笙的為人有了新的瞭解。

    就連杜月笙的名字,其實也是章太炎幫助修改的,杜月笙本名為杜月生,還是章太炎幫助他將生改為了笙,將杜月笙整個人的氣質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 5 # 歷史三日談

    杜月笙目不識丁,也沒有經受過系統的知識學習,他稱霸上海灘卻能不受非議不被人指摘飛揚跋扈,無非靠的是一個“誠”字。

    杜月笙能“實誠”到什麼地步?他為了打通關節,活動各方,那些被他行賄的人不會有罪惡感,反而覺得理所應當,份內的事情。

    還有像章太炎這樣的文化人,按說對於一個目不識丁的庶子,取得比他們看上去似乎還要高那麼一點點的成就,應該來說是很不感冒的。

    至少不可能再接受杜月笙任何的贈予或者說施捨,但是杜月笙卻可以做到讓這些文化人心安理得應當應分的接受錢財,絲毫沒有不舒服或者被憐憫的感覺。

    按照杜月笙的說法,他這是在發放俸祿,領受的人不過是在拿自己該拿的俸祿,也就是這個錢不是隻送一次,而是按時按點每月奉上一筆錢,當工資發。

    杜月笙始終覺得財散人聚,別人存錢我存交情,錢用的完,交情用不完,但是杜月笙給人“俸祿”卻並不是懷著有求之心。

    他奉予別人人錢財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做人原則,該給的一分不少,不該給的能給就給,杜月笙不但送給有文化的章太炎錢。

    這裡強調一個“用”字,而不是“花”,花完了就沒了,而用,則是強調功用,強調所達到的目的,杜月笙的錢向來是左手進,右手出,到底散出去多少錢,他斷然沒有根底。

    那麼杜月笙到底掙了多少錢,才能保證他如此大包大攬的用錢?

    杜月笙主要有兩大利源,一個是賭,一個是土,當然不是土坷垃的土。

    而是煙土的土,賭且不說,僅就煙土一行,杜月笙開辦有三鑫公司,老上海都叫它“大公司”,因為規模大利潤多搞壟斷經營而得名。

    杜月笙擁有煙土從海外進入上海灘及分銷的專線,1944年的時候,英租界煙棧土行交給杜月笙大公司的保護費就在百萬以上。

    而杜月笙本人經營的“大公司”,就是最大的煙棧土行,年盈利在五六千萬元銀元,這絕對是一筆曠世鉅款,當然正如錢所說,杜月笙沒有都留給自己,也留不住。

    鴉片貿易是荼毒生靈的罪惡貿易,能支撐這一行的買賣,那必然是手眼通天的人,在通天的過程中,軍、警、憲的關係。

    運煙通道上各路江湖豪傑的關係,還要堵住別人的嘴,搞好媒體關係,這是一個大工程,考驗著杜月笙外聯內結上下攀附的能力,而這所有的路子,就是用丁當作響嘩嘩的大洋鋪出來的。

    但不管怎麼說,能把錢送的讓接受者舒服心裡毫無負擔,還能反過來說杜月笙的好,一旦他日有事,競相為其奔走,這本身就是有本事的體現!

    本文根據專欄《透過杜月笙看時代:直麵人心》相關內容整理!

  • 6 # 史不知味

    章炳麟是文化界中的革命家,又是革命黨中的文化家,然則人稱“章瘋子”,因心中自有一杆稱量天下人心的秤,所以頗顯憤世嫉俗。

    光緒皇帝被他罵成了“小丑”。

    康有為過壽,章炳麟送了一副對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康有為氣得說不出話來。

    袁世凱稱帝,章炳麟用袁給的二等勳章當摺扇的吊墜,然後在總統府鬧了一通,又罵袁“非惟民國之叛逆,亦且清室之罪人”,袁再生氣,也沒動他分毫。

    當然,章炳麟還罵過孫先生......他之所以退出同盟會,便是因為和孫先生不和。

    可是,罵人罵出了高度的章炳麟“章瘋子”,卻對一個出身江湖又目不識丁的杜月笙讚歎有加,頗讓人費解。

    難道杜月笙之為人為事,比之康、袁、孫等人還要更高一籌不成?

    杜月笙和黃金榮、張嘯林曾在上海縱橫一時,可時人對他們三人的評價卻不一,黃金榮被評愛財,張嘯林被評善打,杜月笙則被評會做人。

    杜月笙會做人,幾乎成了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共識。

    他出身於社會的最底層,3歲死了娘,5歲死了爹,8歲和他相依為命的繼母不知所蹤,從此寄人籬下。

    他流落到上海,辛苦打拼,卻又拼命揮霍縱慾,一度命懸一線,好在被姑母一頓亂救給救活了過來,隨後又經青幫“爺叔”黃振億介紹入了黃金榮公館謀事,這才得以迅速崛起。

    但是,他的崛起也離不開黃、賭、毒這三樣,只是他到底心中裝著更廣闊的理想,所以才會在崛起之後不斷地洗白自己,想要脫離江湖而躍入廟堂之中,為此理想,他大抵做了三件事——

    一是儘量放棄黑道生意,然後將手伸到合法的生意當中,如金融行業。

    二是多行善事,為國出力,換一個好名聲。

    三是結交軍、政、文化等各界名人,為自己織一張幾乎覆蓋了社會所有行業領域的“人情網”。

    杜月笙很會撈錢,但實際上他更會花錢,他曾經說過:“別人存錢,我存交情。”用錢來換別人的交情,對於杜月笙而言絕對是一筆物超所值的買賣。

    當然,杜月笙用錢打通了交情,卻用真心誠意來維持交情,他這個人很簡單,要麼不和你做朋友,要麼便真心地和你做朋友,這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這麼多人推崇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所以,上到總統黎元洪,下到深陷泥淖的“小癟三”戴笠,他都能夠誠心誠意地結交。

    黎元洪為酬杜月笙招待庇護之恩,讓秘書長送了他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消毒城南五尺天。”

    戴笠也一生記著杜月笙急人之所急的“一飯之恩”。

    章炳麟作為文化界的名人,又是和“孫黃”一輩的革命家,雖仕途不如意,可地位仍然尊崇,對於結交章炳麟,杜月笙可謂思之已久,只是囿於沒有門路罷了。

    但是,讓杜月笙沒想到的是,章炳麟卻自己主動“送上門”來了。

    章炳麟有一個侄兒住在上海法租界,後來和人發生了糾紛,一時解決不了,又懼於對方的身份背景,所以便想到了章炳麟。

    放在別的地方,章炳麟說句話,可能誰都會賣他幾分面子,可是發生在上海,又在租借當中,章的手便伸不進去了,怎麼辦呢?他突然想到了此時已在江湖上聲名鶴起的杜月笙,於是寫了一封書信給杜,讓他出面幫個忙。

    杜月笙收到章的信,簡直如獲至寶,在幫章炳麟的侄兒解決了麻煩之後,他還趁機以此為突破口,親去蘇州拜訪章炳麟,一番交談下來,章炳麟發現杜月笙為人坦蕩真誠,一身長衫,又文雅有禮,對杜月笙的觀感頓時為之一變,章、杜由此結交。

    此後,章炳麟每遇到經濟上的困難,杜月笙便總會適時地送錢過去,章也知杜的為人,所以毫不客套地手下,可見章、杜交情之深。

    杜月笙送錢,卻又沒有銅臭味,真誠坦蕩,這是章炳麟稱讚杜月笙的一個原因。

    除此之外,章炳麟之所以如此推崇杜月笙,還在乎於杜月笙的氣節。

    1932年1月28日,日本為了侵佔上海這個經濟之都,從而企圖控制國民政府的經濟命脈,突然襲擊了駐守滬上的蔡廷鍇第十九路軍,挑起了“一二八淞滬抗戰”。

    當時,日本為了能夠儘快攻佔上海,還制定了一個計劃,派一部分日軍借到法租界,繞到蔡廷鍇的右後側,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杜月笙獲知此事後,迅速將訊息告訴了蔡廷鍇和吳鐵城,然後為了爭取在日本實施計劃之前破壞他們的計劃,又出面組織了各國領事開會商討此事,當各國領事默許日本人借道時,他拍案而起:“好,東洋兵可以進租界、住租界、利用租界打華人。你們儘管透過這個議案,不過,我杜月笙要說一句話:只要議案透過,我請日本軍隊儘量的開來,外國朋友一個也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兩個鐘頭以內,將租界全部毀滅!我們大家一道死在這裡!”

    這話說得夠狠,可是卻沒人懷疑他能不能辦到,所以,日本借道法租界之事只能不了了之。

    杜月笙以一人破日本之陰謀,可謂壯哉,章炳麟聞之,豈能不讚嘆?

    1937年杜月笙再行一壯舉,屢拒日本人三千萬的收買,在日本特務眼皮底下逃離上海,擺脫日本人的控制,隨後傾盡家資為國出力。

    只可惜,此時章炳麟已逝,不然肯定又是一頓猛誇。

    總之,杜月笙的為人和氣節,為人所敬,所以才能得待人苛刻的章炳麟的稱讚。

  • 7 # 任說天下

    首先說明一下,杜月笙並非目不識丁,章太炎之所以賞識杜月笙,除了杜月笙自身的條件以外,還有一個原因,自古道:“受人滴水之恩,則當湧泉報之。”作為一代國學泰斗的章太炎自然懂得這個道理。杜月笙發跡之後,沒少佐助章太炎,所以章太炎稱讚杜月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杜月笙向來以急人之急著稱,社交之道更是高深莫測,成為一代梟雄上海灘青幫大佬的杜月笙,更加註重自己的名氣和地位。特別是杜月笙喜歡與一些文人墨客交往,他一改往日青幫老大的風采,也就是一般情況下黑幫老大出場都是擺出一副霸道的派頭,頭頂禮帽,眼帶墨鏡,嘴刁雪茄,一副盛氣凌人、趾高氣揚的樣子。可是杜月笙卻是與眾不同,他清楚的知道社會上人們對他們這幫大佬的評價,所以他不想被人褒貶,因此,一改常態。他只一身長袍裝束,長袖善舞,手拿摺扇,儼然一副學者風範。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還真以為他就是一個學者呢!

    那麼杜月笙混黑道的大佬怎麼就與國學大佬章太炎走到一起了呢?

    其實這也算是杜月笙的運氣,杜月笙發跡之後,一心想著結交社會名流,拉攏文人墨客。可是沒機會啊,總不能草率的就去拜訪人家吧!作為當時上海灘的聞人,杜月笙還是很要面子的。他知道章太炎的名氣和地位,可是沒人介紹啊,對不對,偏偏就在時候機會來了。

    當時,正趕上章太炎的一個侄兒在上海與人發生了房屋糾紛。因為叔叔章太炎在上海灘的名氣很大,所以這個侄兒就寫信求助與章太炎。章太炎收到信後,覺得這事很棘手。文壇上的事章太炎可以說自己出手很容易就擺平了,可是這事以他的專業根本不搭邊。管的話自己也沒熟人,不管的話還丟面子不說還傷了親情。這可怎麼辦啊?

    思前想後,章太炎就想起來青幫的杜月笙,這個人交際很廣,江湖上傳聞說,只要這個杜月笙出手,就沒有他擺不平的事。正好,可以試試杜月笙的能力,於是章太炎就立馬寫了一封信差人給杜月笙送去了。趕上杜月笙正在為結識章太炎沒機會犯愁的時候,天上掉下來這麼一樁好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就這樣,杜月笙沒費多大勁就擺平了章太炎侄兒與人糾紛這件事。

    這事辦的漂亮,章太炎聽說後,對這個從未謀面的杜月笙是刮目相看。杜月笙呢也藉機會提出要去登門拜訪章太炎,章太炎欠人家一個人情,也就不好拒絕,於是就答應了杜月笙的請求。

    不久二人見面了,杜月笙與章太炎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也給章太炎留下了很深的好印象。久而久之杜月笙就與這個章太炎成了朋友。後來,在閒談之餘,杜月笙提到了自己的名字,章太炎決定杜月笙的名字不太響亮,於是就給杜月笙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杜鏞”號“月笙”,(原來叫“月生”)也就是現在杜月笙這個名字。

    一代國學大師能給自己取名字,真的是一件值得榮耀的大好事。就這樣,杜月笙與章太炎攀上了交情。後來,杜月笙每個月都要派人給章太炎府上送去一筆錢,接濟生活拮据的一代國學大師。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得到實惠的章太炎能不稱讚杜月笙好嗎?

  • 8 # 歷史百小生

    一個是國學大師,一個是青幫大亨,這兩個人怎麼會有交集呢?其實是源於杜月笙廣交友的性格。

    杜月笙發跡後,一次參加一個朋友的舞會,舞會上的人都是衣冠楚楚,杜月笙悄悄的把自己手上的大金戒指給收了起來,從此再也沒有帶過,不僅如此,他常年穿長衫,而且最上面的扣子一定是扣著的。

    杜月笙從小從社會的最底層混起,他最渴望的就是能被別人接受,能夠進入上流社會,能夠徹底擺脫他的“黑”身份。

    於是杜月笙廣交各界朋友,不僅有租界洋人,還有軍隊軍官、幫派大佬、金融界人士、工商界人士、文化界人士。而章太炎也是杜月笙想結交的一個人,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一個偶然的事件,讓杜月笙有了接近章太炎的機會。

    章太炎的一個侄子在上海與人發生了房屋糾紛,就寫信給章太炎求幫助。章太炎收到信後也大感為難,雖然他學富五車,但是解決這種官司問題,他並不擅長。

    正苦於沒有對策之際,有人提醒他可以試著找杜月笙幫忙。對於杜月笙,章太炎逼併不認識,但是也聽說過杜月笙的大名,知道他交友廣,面子大,上海灘沒有他擺不平的事。於是就給杜月笙寫了一封信。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杜月笙當即命人去解決這個事兒,沒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事後,杜月笙給章太炎回信,表示想赴蘇州拜見章太炎。

    欠了這麼大一個人情,章太炎自然不好拒絕。杜月笙非常高興,欣然前往蘇州。

    一番交談後,杜月笙給章太炎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覺得應該為杜月笙做點什麼,感謝他的援手之恩。但是以杜月笙的勢力,基本上市不缺什麼的。正好倆人聊到了杜月笙的名字。杜月笙說他出生那天正好趕上圓月。父親就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月生”。

    章太炎就想,這個名字略顯單薄,一番思慮之後,從《尚書》中為杜月笙取名“鏞”。號“月笙”。杜月笙聽了連聲叫好,從此就改名叫杜鏞,號月笙。臨走時,杜月笙悄悄的在茶杯下壓了2000銀元。

    而章太炎從此也改變了對杜月笙的印象,成為杜月笙的文人密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小眾的口紅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