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恐龍戰隊中的猛獁象↑

    但是很多人會誤以為猛獁象是一種跟恐龍差不多的生物,早在幾千萬年前就應該已經滅絕了,然而現存的證據表明,最後一隻猛獁象可能一直生活到了公元前1600年,而在那個時候,中國已經進入到商朝、古埃及的金字塔都已經建好1000年了——甚至於在古代原始人類的一些遺蹟中,可以找到用猛獁象牙齒做成的工藝品。

    ↑猛獁象其實離我們很近↑

    ↑猛獁象牙齒做成的工藝品↑

    對於猛獁象的滅絕,大體上有氣候說和人類捕獵說兩種。

    人類捕獵說就不用說了,畢竟人類從來對於體型龐大的生物有著一種奇怪的敵意,走到哪兒,哪兒的大型生物就要面臨滅頂之災,尤其是那些草食性的動物。

    而氣候說則是表示,是由於氣候的變化導致猛獁象棲息地的消失,從而讓他們不得不面對滅絕的命運。

    目前來看,氣候原因應該是猛獁象滅絕的主因。根據最新的研究,瑞典科學家對猛獁象基因進行了追蹤,分析了猛獁象在過去的遷徙和種群數量。結果表明,猛獁象在12萬年前的冰河期就遇到過一次種群數量劇減,當時的猛獁象由幾百萬頭掉到幾萬頭,而在地球回暖後種群數量有了恢復,但是2萬年前的一次冰河期,猛獁象的數量再次劇減。這樣的證據表明,氣候確實對猛獁象的種群數量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整個物種的滅絕。

    當然,人類活動還有其他物種的活動也加快了猛獁象的滅絕,但是相較之下,應該不是主要原因。

  • 2 # 匯惠會

    第一,毛太多,暖了熱死了

    第二,生態變壞,食物短缺

    第三,氣候變化,不宜生存

    第四,外星人或史前文明須要象牙,遭到獵殺

    第五,宇宙化學物理變化帶來滅頂之災

    第七,地球本無此生物,是外星逃難或堆屍場才有化石

  • 3 # 昕悅珠寶

    第一、吃太胖,肝硬化死一批。

    第二、爭配偶打架、死一批。

    第三、爭風吃醋、小三博位,死一批。

    第四、吃不上飯的、死一批。

    第五、買不起房子,凍死了一批。

    第六、還不起房貸,被逼死了一批。

    第七、缺錢花,把自己牙賣了,飢寒交迫死了一批。

  • 4 # 巧匠猛獁

    猛獁象即古象(學名“猛獁象""又名“長毛猛獁象”)。猛獁生存在亞,歐大陸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跟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區,猛獁作為一個物種,在1萬年前突然滅亡。

    科學家們的解釋也是多種多樣,人類活動,其他物種的活動加速了猛獁象的滅絕,

    但目前來看氣候原因應該是猛獁象滅絕的主因。根據最新的研究,瑞典科學家對猛獁象基因進行了追蹤,分析了猛獁象在過去的遷徙和種群數量。結果表明,隨著當時的氣候逐漸變暖,習慣在寒冷地區生活的猛獁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以後,草場植物也減少了,使得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供應,經常忍飢挨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整個物種的滅絕

  • 5 # 洪良

    說到猛獁象滅絕,必須要提到“新仙女木事件”。

    話說距現代最近的一次冰期,也就是末次冰期,發生在約11萬年前,北美和歐亞大陸上盡是大片的冰原。

    大約1.7萬年前最後的冰河世紀開始步入尾聲,兩極、北美和北歐的冰川開始消融,海平面逐漸上升,海水又一次侵入渤海、黃海等已被草原覆蓋的近海地區。正當大陸上暖意融融、草木繁盛,又一次冷期的來襲讓溫暖的復甦戛然中斷。大約1.28萬年前,地球表面溫度在數百年內驟降6℃以上,異常的寒冷持續了大約13個世紀,像是溫暖復甦前的“倒春寒”,地球迎來了地球史上一次令人矚目的降溫事件——“新仙女木事件”。

    說句題外話,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可能觸發地球系統的某種開關,讓氣候極轉直下進入極冷模式,正是“新仙女木事件”帶給人們的警示,也是電影《後天》描述的場景。

    仙女木是一種生長在北極地區的草本植物,只有在出現大範圍的寒冷事件時,這種植物才會蔓延至中低緯地區。而在距今1.28萬年至1.15萬年前的歐洲古地層中,中低緯地區也能夠發現仙女木的花粉。由於這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仙女木南徙,因此對應的時期被稱為“新仙女木期”。

    “新仙女木期”的突然來臨,讓整個世界措手不及,一些本來在全球變暖作用下已遷徙到高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大批死亡,長毛猛獁象就是這一事件的直接受害者。

    古生物學家們描繪出了長毛猛獁象的進化歷程:大約500萬至400萬年前,差不多是人猿祖先開始出現的年代,最早的猛獁象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了。早期的猛獁象並沒有身披長毛,它們更適應低緯度地區溫暖的生活,然而地球上的變遷和陸地上的生存法則卻使得猛瑪象無法安守在原本生存的土地,隨著種群的不斷興盛,猛瑪象開始探索遷徙之路……終於,冰期的到來給了象群無與倫比的機遇,冰的增長使得海平面大幅下降,象群終於得以穿越紅海去往更廣闊的陸地。猛獁象象群走過歐洲、亞洲,甚至透過陸橋到達北美。遷徙的過程中,物競天擇,猛獁象們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進化。距今約80萬年前,在最寒冷的高緯度地區——西伯利亞,終於進化出了最早身披長毛的真猛獁象。

    距今1.7萬年前,末次冰期走進消亡,全球氣候開始轉暖,長毛猛獁象被迫北遷,活動區域越來越小,就在較小的種群已經適應相對溫暖的氣候時,一次忽然的強烈降溫——“新仙女木事件”給了最後的猛獁象群毀滅性的一擊。

    “新仙女木期”的嚴寒也給當時的古人類帶來嚴重的影響,大量的間接證據表明,當時的古人類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曾大量捕殺猛獁象,也是導致猛獁象滅絕的重要因素。

    距今1.1萬年前後,“新仙女木事件”結束,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間冰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全新世。

  • 6 # 小小小無語

    因為猛獁象是特化到適應寒冷天氣的,不可能南遷到赤道這種炎熱地區去的。到了全新世氣候變暖後猛獁的生存地被壓縮到西伯利亞地區。

    同時人類開始捕殺也起到了一定的捕刀作用,無論是尼安德特人還是智人都喜歡獵殺猛獁,這點可以從尼安德特人的洞穴中的猛獁骨骼以及智人山洞裡的壁畫可以得到論證。

    人類活動要是在更新世中晚期還沒什麼,但是到了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時,猛獁的數量由於氣候原因縮水得很嚴重。而人類的捕殺也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於是滅絕了。

    猛獁在古埃及人修築金字塔的時候在地球上還是存在的,這是離我們最近的史前動物之一。

  • 7 # 就叫圖南吧

    猛獁象生活在數萬年前的地球上,其生活方式與現代大象相似,但更為寒冷,亞洲象是現代大象中現存的最接近的後代。

    如果化石記錄可信的話,長毛象是上一個冰河時代常見的動物。猛獁象化石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所有大陸上都被發現了。猛獁象的體型與大象相似,但它們已經適應了冰河時代極端寒冷的氣候。

    猛獁象的頭骨更窄,耳朵更小,尾巴更短,也許它們和大象之間最明顯的區別是,長毛猛獁象全身覆蓋著一層毛髮。

    長毛猛獁象在冰河時代寒冷乾燥的苔原上生存下來,它們很好地適應了環境,當它們尋找食物時,用它們巨大的獠牙刷去積雪,並分泌出覆蓋在皮毛上的油脂,使它們遠離寒冷。

    但在一萬年前左右,它們的數量開始減少,最終在四千年前滅絕。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大型食草動物從地球上消失呢?我們看看這些證據,試圖解釋它們死亡的真正原因。

    猛獁象為什麼會滅絕?

    原因一:氣候變化

    科學家們一直對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的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原因很感興趣。更新世開始於大約180萬年前,但結束於1萬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代。大約在那個時候,猛獁象、劍齒虎、地懶、美洲原住民馬和駱駝的數量都減少了,最終滅絕了。

    猛獁象滅絕的普遍原因是,隨著地球開始變熱,世界的氣候對猛獁象來說變得難以應付,因為猛獁象已經進化到生活在更冷的地球上。由於這些大型哺乳動物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和環境,氣候變化被認為是造成這種損失的主要原因。

    猛獁象是食草動物,所以非常依賴從它們所吃的植物中獲取生存所需的所有營養——如果氣候變化導致一些重要的礦物質供應植物滅絕,猛獁象將遭受相當大的損失。

    原因之二:人類

    然而,雖然地球氣候的突然變化可能在猛獁象和其他大約一萬年前在地球表面遊蕩的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開始認為,人類的影響是重要的。

    當冰河時代結束,溫度和氣候變得更適宜居住時,世界上的大片地區開始適宜人類居住,人類向北方進軍,探索新的領土。

    隨著人類的擴張,他們接觸到了長毛猛獁象,他們獵殺長毛猛獁象。人類獵取猛獁象的肉、骨頭和面板。一些科學家認為,由於氣候變化,加上人類越來越多地進入棲息地,接觸和狩獵也越來越多,導致了棲息地的貧瘠,最終導致了它們的滅絕。

    猛獁象的數量在被人類獵殺的時候處於如此低的水平。一些專家認為,即使當時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每三年殺死一頭猛獁象一次,猛獁象也會滅絕。

    因此,雖然氣候變化給猛獁象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人類獵人可能是造成致命打擊的罪魁禍首,使猛獁象成為滅絕物種。

    原因之三:隕石或彗星

    2007年的研究表明,猛獁象的滅絕,至少在北美地區,可能是由於隕石或彗星撞擊地球而導致的。

    美國羅德島布朗大學的科學家們相信,他們已經發現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證據。由於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包括北美長毛象在內的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

    科學家們認為,一個大型的小行星或彗星會達到北美,導致冰蓋的融化,極端野火和強颶風的煽動,這反過來又導致了極端的大凍結冷卻稱為新仙女木期。

    新仙女木時期大約發生在一萬年前,當時世界正從上一個冰河時代開始變暖。然而,這是一次短暫的(700年)寒流,對北美和歐洲的氣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8 # 驀然若夢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

    猛獁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體壯,頭特別大,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一頭成熟的猛獁象,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門齒長1.5米左右,體重可達6~8噸。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釐米。從猛獁象的身體結構來看,它具有極強的禦寒能力。與現代象不同,猛獁象並非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而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裡。

    從發現的猛獁象化石來看,它們曾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區。西伯利亞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島的凍土層中,都曾發現過帶有完整皮肉的猛獁象,胃中仍儲存有當地生長的凍土帶的植物。科學家認為它們是死於突如其來的冰期,以至死亡後屍體被立即凍結,所以沒有腐爛。又由於千百年來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護掩埋,所以能完整地儲存下來。

    科學家證實,大約在距今20萬年前,最早的猛獁象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直至1萬年前,猛獁象才隨著冰川的消退而消失。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猛獁象的滅絕呢?

    科學家們曾經普遍認為是氣候變化導致猛獁象滅絕。歷史上氣候變化導致了很多古代生物的滅絕。猛獁象的鼎盛時期在第四紀大冰期。而大約1萬年前,第四紀大冰期結束,全球氣候迅速變暖,猛獁象被迫向北方遷移,活動區域縮小了,草場植物減少了,使猛獁象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面臨著飢餓的威脅,導致滅絕。另外也可能是猛獁象短時間內來不及適應環境,導致滅絕。但這一說法存在很多解釋不了的問題。在猛獁象生存的數百萬年間,也曾遇到過許多次氣候變化,而最後一次冰期的結束只是極為普通的一次變化。為何之前那麼多次氣候變化猛獁象都倖存了,而這次卻滅絕了呢?

    還有科學家認為是人類的獵殺導致了猛獁象的滅絕。考古學家發現了這方面的證據,1932年,在科羅拉多州的丹特地區發現了猛獁象骨骼,而遺骸上有長矛留下的傷痕。但是,捕殺理論也有解釋不了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遠古人類食物來源很多,雖然肉類佔食物的一大部分,但肉類來源很豐富,象肉佔食物的比例少之又少,所以這個需求量不可能對猛獁象這個龐大的種群構成威脅。

    還有科學家理性地分析了猛獁象滅絕的可能性,提出猛獁象生長速度緩慢,象類從懷孕到產崽需要22個月,而猛獁象生活在嚴寒地帶,推測其懷孕期會更長。在人類和猛獸的追殺下,在氣候條件不斷變化下,幼象的成活率極低,一旦它們的生殖與死亡之間的平衡遭到破壞,其數量就會不可避免地迅速減少直至絕滅,這是大自然的淘汰規律。最終,猛獁象以自己整個種群的滅亡標誌了第四紀大冰期的結束。

  • 9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猛獁象存在於更新世時期直到全新世早期滅絕。長毛猛獁象存在於最後一個冰河時期。在現代,猛獁象的近親是非洲象和亞洲象,猛獁象更喜歡寒冷的環境,除了南美洲和澳洲,猛獁象的化石遺蹟遍佈世界各大洲。

    猛獁象的體型與現代大象相似。一個成年雄性猛獁象可以站在2.7到3.4米的高度,平均體重約為6.6噸。這個大小和非洲象差不多,雌性比雄性輕,平均體重為4.4噸,肩高在2.6到2.9米之間。其他身體特徵包括厚厚的皮毛,比現在的大象耳朵小,尾巴也短。猛獁象有一個巨大的圓頂狀頭部,肩部有一個高高的駝峰,背部傾斜。這種傾斜的背部是隻有成年猛獁象才有的特徵。猛獁象的皮毛又厚又長,身體上部的長度約為30釐米,而兩側和下側的毛髮長度更長,約為88釐米。

    猛獁象的食物與現存的大象相似。它們是食草動物,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莎草和草。此外,猛獁象以草本植物、樹木、開花植物、苔蘚和灌木等為食。在很大程度上,食物因猛獁象的位置而異。一天之內,一個成年猛獁象需要大約180公斤的食物來維持生活。科學家還發現猛獁象吃糞便是為了促進腸道消化微生物的生長。

    猛獁象滅絕有幾種理論。其中一個理論是氣候變化。猛獁象和其他一些大型動物在大約一萬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和最後一個冰河時期滅絕了。冰河時期後,那個時代的其他動物,如大地懶、美洲馬、美洲駱駝以及劍齒虎也開始滅絕。所有這些獨特地適應寒冷環境的動物都無法應對地球的變暖。此外,如果氣候變化導致一種為猛獁象提供重要營養的植物死亡,那麼猛獁象的數量就會受到不利影響。

    第二種理論是原始人類是長毛象滅絕的原因。冰河時代結束後,有人認為這片土地適合人類居住,尤其是隨著人口的增加。當它們擴張到新的領域時,人類一定遇到了這些猛獁象,併為了食物或防禦而獵殺它們。加上寒冷的氣候,人類的狩獵導致了猛獁象的最終滅絕。

    其他科學家認為隕石或彗星是猛獁象滅絕的原因。這些科學家推測,撞擊地球並毀滅北美大型哺乳動物的同一顆小行星也殺死了猛獁象。小行星撞擊會造成毀滅性的結果。這些結果包括冰蓋融化、強風、烈火以及猛獁象等物種的最終滅絕。

    第四種可能的理論是基因缺陷,因為猛獁象的數量相對較少。種群較少造成沒有足夠的遺傳多樣性來生產強壯的猛獁象。幾乎沒有證據支援這些理論是猛獁象滅絕的唯一原因,有可能是幾種因素在共同作用,導致猛獁象滅絕。

  • 10 # 薩沙

    猛獁象誕生於非洲,後來廣泛分佈在除了澳洲和南美洲的所有大州。

    歐洲、亞洲、美洲北部都有猛獁象。

    猛獁象的特點就是毛很多,還有一層非常厚的脂肪可以防寒,有著長而彎曲的牙齒。

    它的體系巨大最小的成年猛獁象,也有今天亞洲象這麼大。

    而普通成年猛獁象肩高4米,重達6到8噸,一些較大的甚至超過12噸。

    由於體型過大,還頗為兇猛,除了人類,猛獁象幾乎沒有天敵,也沒有動物敢招惹它們。

    猛獁象和今天大象一樣,是群居動物,食草動物。夏季以草類和豆類為食,冬季以灌木、樹皮為食,生活在易於找到植物的草原。

    猛獁象曾經是地球的霸主,生存與500萬年到3700年前,在地球上整整繁衍了500萬年。

    它們鼎盛時期,曾經有數百萬頭的數量。

    不過,最後一頭猛獁象在公元前1700年的西伯利亞滅亡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時代。

    為什麼活了500萬年,卻突然在3700年前滅亡了呢?

    目前也有很多種說法。

    其一還是環境因素。

    猛獁象非常強壯,生命力很頑強。

    它們在12萬年前,曾經差點滅亡。

    當時地球突然氣溫上升,猛獁象從數百萬頭銳減到幾萬頭,靠遷移到較冷的地區得以倖存。

    在地球進入另一個冰河期時,猛獁象的數量恢復了過來。

    然而,2萬年前開始,猛獁象數量又開始銳減,到一萬四千年前地球開始回暖減少的更為嚴重。

    這主要是,2萬年前的冰河期,溫度下降過於嚴重。

    猛獁象雖不怕嚴寒,但他們生存草原上的植物大面積減少。

    當時猛獁象主要靠吃草為生,草原消失也就完了。

    由於食物匱乏,猛獁象無法生存,才出現大面積死亡。

    草原的面積銳減,出現了大量的森林。

    然而,隨著冰河時期的過去,溫度迅速升高,森林卻已經佔據了地球的主要空間,草原變得稀少。

    猛獁象持續缺乏食物,種群越來越少,基因也發生變化。

    此時長毛猛獁象與遠祖相比,有害基因變異增多,導致消化不良等胃腸不適,原本的硬毛也變得更光滑、更有光澤,無法抵禦低溫。

    所以,猛獁象越來越弱,最後一批只能在西伯利亞大草原艱難維持。

    到了3700年前,猛獁象徹底滅亡了。

    需要說明的是,猛獁象滅亡同人類獵殺沒什麼關係。

    人類使用冷兵器獵殺巨大凶狠的猛獁象,是極為危險的,沒人會這麼傻。

    不過,大家也不要擔心,它們還是可以活過來的。

    2012年,俄國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猛獁象屍體,提取到完整的DNA。

    2015年天津的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對媒體宣佈,猛獁象復活計劃正式啟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軍高層將領後來為什麼要刺殺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