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小麗6468
-
2 # 白老師談健康
小兒洩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主症的病證。由外感六淫,內傷乳 食,脾胃虛弱,導致運化失常所致。本病常年都可發生,夏秋兩季更為多見。因夏秋暑溼 當令,其邪最易內侵脾胃而發病。洩瀉為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嬰幼兒發病率較高。輕 證一般預後良好,處理及時,常很快痊癒; 重證起病急驟,洩下過度,易見氣陰兩傷,甚 則陰竭陽脫。若久瀉遷延不愈,可轉為疳證或慢脾風。
古代醫籍對洩瀉論述較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已有 “春傷於風,夏生飧洩” “溼盛則濡洩” 等記載。《小兒藥證直訣·五臟病》 中 “脾病,困睡,洩瀉,不思飲食” 已有 “洩瀉” 病名的記載。歷代兒科專著也都從病因病理、證候分類、轉歸預後等方面對 洩瀉進行了詳細論述。較為系統而又切合實用的分類證治,則見於 《醫宗金鑑·幼科心法 要訣》,其中概括地指出: “小兒洩瀉認須清,傷乳停食冷熱驚,髒寒脾虛飧水瀉,分消溫 補治宜精。” 其分類證治法則至今仍有臨床指導意義。
本病證屬西醫學的小兒腹瀉病。包括感染性 (如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 腹瀉 病和非感染性腹瀉病 (食餌性、症狀性、過敏性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腹瀉)。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主要發病原因為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及脾胃虛弱。主要病位在脾胃,因脾主運化精 微,胃主腐熟水谷,脾胃受病,則飲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汙而 下,而成洩瀉。
二、病機
1. 基本病機 清濁不分。
2. 常證病機
(1) 感受外邪 小兒臟腑嬌嫩,藩籬不密,易感外邪; 且脾胃薄弱,不耐受邪,若脾 受邪困,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清濁不分,合汙下洩,而成洩瀉。外感風、寒、暑、熱諸 邪均可致瀉,但常與溼邪相合,蓋脾喜燥而惡溼,溼易傷脾,溼盛則濡瀉,所以有 “無溼 不成瀉” “溼多成五瀉” 之說。故洩瀉雖有多種不同因素,但未有不源於溼者。
(2) 內傷飲食 小兒飲食不知自節,若調護失宜,哺乳不當,飲食不潔或失節,過食 生冷瓜果或難以消化之物,皆能損傷脾胃。脾傷則運化功能失職,胃傷則不能消磨水谷, 宿食內停,清濁不分,並走大腸,合汙下洩,而成洩瀉。故 《素問·痺論》 說: “飲食自 倍,腸胃乃傷。”
(3) 脾胃虛弱 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護失宜,或久病遷延不愈,皆可致脾胃虛弱。 脾虛則健運失司,胃弱則腐熟無能,因而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清濁不分,合汙下洩,而 為脾虛洩瀉。
(4) 脾腎陽虛 脾虛致瀉者,病程遷延,一般先耗脾氣,繼傷脾陽,日久脾損及腎, 致脾腎陽虛。命門火衰,火不暖土,脾失溫煦,陰寒內盛,水谷不化,清濁不分,並走大 腸,合汙下洩,而致大便澄澈清冷,洞洩而下的脾腎陽虛瀉。
3. 變證病機
由於小兒為 “稚陰稚陽” 之體,患病後易於傳變,故重證洩瀉患兒,瀉下無度,易於 傷陰耗氣,出現氣陰兩傷,甚至陰傷及陽,導致陰竭陽脫的危重變證。若久瀉不止,脾虛 木旺,肝風內動,可成慢驚風; 脾運失健,生化乏源,氣血不足,臟腑肌腠無以濡養,久 延失治可致疳證。
【臨床表現】
本病病程長短不一,可分為急性腹瀉 (病程<2周)、遷延性腹瀉 (病程2周~2個 月) 和慢性腹瀉 (病程>2個月)。
臨床表現亦輕重不一。輕型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症狀為主,食慾不振,或有嘔 吐,大便次數增多及性狀改變,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症狀,常由飲食因素及腸道外感染引 起。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逐漸加重、轉變而來,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症狀外,還有 較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中毒症狀 (發熱、煩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 克),多由腸道內感染引起。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1. 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5次或多達10次以上; 大便性狀有改變,呈稀便、水樣便 或溏便,可含奶瓣、食物殘渣或少量黏液。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口渴等症。
2. 多有乳食不節、飲食不潔或感受時邪病史。
3. 重證洩瀉及嘔吐較嚴重者,可見小便短少、體溫升高、煩渴神靡、面板乾癟、囟 門凹陷、目眶下陷、啼哭無淚等脫水徵,以及口唇櫻紅、呼吸深長、腹脹等酸鹼平衡失調 和電解質紊亂的表現。
4. 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細胞、紅細胞。
5. 大便病原學檢查可有輪狀病毒等病毒檢測陽性,或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細菌培養 陽性。
二、鑑別診斷
細菌性痢疾 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頻多,大便稀,有黏凍、膿血,腹痛明顯,裡急後 重,可伴有發熱。大便常規檢查膿細胞、紅細胞增多; 大便培養有痢疾桿菌生長。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 辨病因 大便稀爛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腹脹納呆,多為傷食傷乳; 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多為風寒所致; 瀉下急迫,水樣或蛋花湯樣便, 便次多,色黃穢臭,或見少許黏液,多屬溼熱。
2. 辨輕重 輕者病程短暫,便次不多,精神尚好; 重者瀉下急暴,量多次頻,神萎 思睡,面色蒼白或灰白。
3. 辨虛實 暴瀉量多,腹脹痛拒按者多為實證; 瀉下緩慢,腹虛脹喜按者多為虛證; 病程遷延難愈,或急或緩,腹脹拒按者多為虛中夾實。
二、治療原則
1. 基本治則 升清降濁。
2.具體治法 實證以祛邪為主,傷食瀉當消食化積,風寒瀉當疏風散寒,溼熱瀉當 清熱利溼; 虛證以扶正為主,脾胃虛弱應健脾益氣,脾腎陽虛當溫補脾腎; 虛中夾實宜扶 正祛邪,消補兼施。洩瀉變證,因正氣大傷,當急以益氣養陰、酸甘斂陰,或護陰回陽、 救逆固脫。
三、分證論治
(一) 常證
1.傷食瀉
證候表現: 大便稀爛,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 脘腹脹滿拒 按,肚腹作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食,夜臥不安,舌苔 厚膩,或微黃,指紋滯,脈滑實。
證候分析: 乳食不節,食積中焦,損傷脾胃,健運失常,故瀉下稀爛,夾有乳凝塊或 食物殘渣; 食滯腸胃,氣機不暢,故脘腹脹痛; 胃失和降,乳食內腐,氣穢上衝,故噯氣 酸餿,或有嘔吐; 食積化熱,上擾心神,故夜寐不安; 舌苔厚膩,或微黃,指紋滯,脈滑 實為乳食停積之象。
治法: 升清降濁,消食止瀉。
方劑: 保和丸 (《丹溪心法》) 加減。
方解: 方中以山楂、神曲、萊菔子消食化積; 陳皮、半夏理氣降逆; 茯苓滲溼和脾; 連翹清解積滯鬱熱。全方有調理氣機,消導積滯,滲溼和胃之功。
加減: 腹脹加厚朴、萊菔子消積除脹; 腹痛明顯加木香、檳榔理氣止痛; 嘔吐加藿 香、生薑止吐。
2. 風寒瀉
證候表現: 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 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 或咳嗽,舌質淡,苔薄白或白膩,指紋淡紅,脈浮緊。
證候分析: 風寒邪氣客於脾胃,運化失常,故大便清稀,夾有泡沫; 寒溼內阻,寒凝 氣滯,氣機不利則腸鳴腹痛; 風寒外襲,邪在衛表,可見惡寒發熱,咳嗽流涕; 舌淡苔 白,指紋淡紅,脈浮緊均為風寒之象。
治法: 疏風散寒,升清降濁。
方劑: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加減。
方解: 方中藿香、蘇葉、白芷、生薑疏風散寒,理氣化溼; 大腹皮、厚朴、陳皮、半 夏、桔梗調理氣機,消散積滯; 白朮、茯苓、甘草、大棗健脾和胃,化溼調中。諸藥共 用,有疏風散寒,理氣和中,化溼導滯,健脾和胃之功。
加減: 腹痛甚,裡寒重者,加乾薑、木香、砂仁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腹脹明顯者, 加大腹皮、厚朴順氣消脹; 兼有食滯者,去甘草、大棗,加神曲、山楂、雞內金消食 導滯。
3. 溼熱瀉
證候表現: 大便稀薄如水樣,或如蛋花湯樣,瀉下急迫,量多次頻,色黃穢臭,或見 少許黏液; 腹痛時作,食慾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或見發熱,口渴,小便短黃,舌 質紅,苔黃膩,指紋紫,脈滑數。
證候分析: 溼熱之邪,蘊結脾胃,下注大腸,傳化失司,故見瀉下稀薄或如水注; 熱 性急迫,溼熱交蒸,故瀉下急迫,色黃穢臭,或見少許黏液; 溼熱困脾,壅遏腸胃氣機, 故見神疲腹痛,食慾不振; 若伴有外感或熱重於溼者,則見發熱,口渴; 溼熱在下則小便 短黃。
治法: 清熱化溼,升清降濁。
方劑: 葛根黃芩黃連湯 (《傷寒論》) 加味。
方解: 方中葛根昇陽生津,解肌達邪; 黃芩、黃連清內蘊之溼熱。三藥共奏清腸解 肌,表裡雙解之效。
加減: 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理氣止痛; 嘔吐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嘔; 發熱口渴加 生石膏、蘆根清熱生津; 溼邪偏重,舌苔厚膩,口不甚渴,加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溼; 溼 重水瀉加車前子、蒼朮、茯苓燥溼利溼。
4. 脾虛瀉
證候表現: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於食後作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形體消瘦, 神疲倦怠,舌質淡有齒痕,苔白,指紋淡,脈緩弱。
證候分析: 脾胃虛弱,清陽不升,納運無權,故見食後作瀉,大便稀溏,色淡不臭; 脾虛不運,精微不布,生化無源,氣血不足,故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怠。
治法: 健脾益氣,升清降濁。
方劑: 參苓白朮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加減。
方解: 黨參、白朮、茯苓、甘草補脾益氣; 山藥、蓮子肉、薏苡仁、扁豆健脾化溼; 陳皮、砂仁、桔梗理氣和胃。全方有健脾益氣,滲溼止瀉之效。
加減: 脾溼甚,苔膩者,加藿香、佩蘭、蒼朮芳香化溼; 納呆者,加陳皮、焦三仙消 食助運; 腹脹不舒者,加木香、厚朴行氣消脹; 腹冷,大便有不消化物,舌淡者,加炮姜 溫脾止瀉; 若久瀉不止,內無積滯者,加煨益智仁、赤石脂、肉豆蔻溫脾固澀之邪。
5.脾腎陽虛瀉
證候表現: 久瀉不愈, 大便清稀, 完谷不化, 或見脫肛, 形寒肢冷, 面色㿠白, 精神 萎靡,睡時露睛,舌淡苔白,指紋色淡,脈細弱。
證候分析: 久瀉不止,脾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煦脾土,故見大便清稀,完谷不 化; 脾虛氣陷, 則見脫肛; 命門火衰, 陽不溫布, 陰寒內生, 故形寒肢冷, 面色㿠白, 精 神萎靡,睡時露睛。
治法: 健脾溫腎,固澀止瀉。
方劑: 附子理中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合四神丸 (《內科摘要》) 加減。
方解: 方中人參、白朮、甘草健脾益氣; 附子、補骨脂溫補腎陽; 吳茱萸、乾薑、肉 豆蔻暖脾散寒; 五味子斂腸止瀉。兩方配合,具有溫補脾腎,壯火散寒,固澀止瀉之功。
加減: 脫肛加炙黃芪、升麻升提中氣; 久瀉不止加訶子、赤石脂、石榴皮收斂固澀 止瀉。
(二) 變證
1.氣陰兩傷
證候表現: 瀉下無度,質稀如水,神萎不振或心煩不安,四肢乏力,目眶及囟門凹 陷,面板乾燥或枯癟,啼哭無淚,口渴引飲,小便短少,甚則無尿,唇紅而幹,舌紅少 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證候分析: 本證多起於溼熱洩瀉,由於暴瀉、瀉下無度,耗傷氣陰而致津虧氣虛。津 傷液脫,肌膚失養,故見面板乾燥或枯癟,目眶及囟門凹陷; 無津上承,故口渴引飲,唇 紅而幹,舌紅少津,啼哭無淚; 水液不足則小便短少; 氣陰耗傷,故神萎不振,四肢乏 力; 心失所養則心煩不安。
治法: 升清降濁,酸甘斂陰。
方劑: 人參烏梅湯 (《金匱要略》) 加減。
方解: 方中人參補氣; 烏梅、甘草酸甘化陰; 木瓜祛溼和胃; 蓮子、山藥健脾止瀉。 諸藥共奏益氣養陰之功。
加減: 瀉下不止加訶子、赤石脂、禹餘糧固澀止瀉; 口渴引飲加石斛、玉竹、天花粉 養陰生津; 大便熱臭、肛門灼熱加黃連、辣蓼清解溼熱。
2. 陰竭陽脫
證候表現: 瀉下不止,次頻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蒼白,氣息低 微,哭聲微弱,啼哭無淚,尿少或無,四肢厥冷,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欲絕。
證候分析: 本證多見於暴瀉或久瀉不止,耗傷津液,陰損及陽,氣隨津脫。陰傷於 內,陽脫於外,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啼哭無淚,尿少; 陽氣將亡,不能充養,故面色 青灰或蒼白,氣息低微,四肢厥冷,自汗出; 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欲絕,為陽氣欲脫 之象。
治法: 益陰回陽,救逆固脫。
方劑: 生脈散 (《內外傷辨惑論》) 合參附龍牡救逆湯 (驗方) 加減。
方解: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 附子回陽固脫; 龍骨、牡蠣潛陽救逆; 麥冬、五味子益陰 斂陰。
四、其他療法
1. 中成藥
(1) 葛根芩連微丸 每次1~2g,每日3~4次。用於溼熱瀉。
(2) 藿香正氣軟膠囊 (液) 每次2~4粒 (或5~10mL),每日3次。用於風寒瀉。
(3) 參苓白朮丸 每次6~9g,每日3次。用於脾虛瀉。
(4) 保和丸 每次6~9g,每日3次。用於傷食瀉。
(5) 附子理中丸 每次6~9g,每日3次。用於脾腎陽虛瀉。
2. 外治法
(1) 丁香2g,吳茱萸30g,胡椒30粒,共研細末。每次1.5~3g,黃酒或醋調成糊 狀,敷貼臍部,每日1次。用於風寒瀉、脾虛瀉。
(2) 艾絨30g,肉桂、小茴香各5g,公丁香、桂丁香、廣木香各3g,草果、炒蒼朮各 6g,炒白朮15g。共研粗末,納入肚兜口袋內,圍於臍部。用於脾虛及脾腎陽虛瀉。
3. 經驗方
(1) 神曲、茯苓、焦山楂、焦麥芽各9g,炙雞內金3g,加水100mL,煎成30mL。每 日1劑,分3次服。用於小兒傷食瀉。
(2) 蒼朮粉、山楂粉各等份,研細末。每次1~1.5g,每日3次。用於傷食瀉。若久 瀉可加炮姜粉半份混合。
(3) 山藥研粉,每次6~9g,開水調成奶糊樣服用,每日3次,用於脾虛瀉。
4. 推拿療法
(1) 傷食瀉 推板門,清大腸,補脾土,摩腹,點揉足三里。
(2) 風寒瀉 揉外勞宮,推三關,摩腹,揉臍,灸龜尾。
(3) 溼熱瀉 清補脾土,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
(4) 脾虛瀉 推三關,補脾土,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骨,捏脊,重按肺俞、脾 俞、胃俞、大腸俞。
5. 針灸療法
(1) 針刺法 主穴: 足三里、天樞、中脘、脾俞。配穴: 長強、氣海。嘔吐加內關、 上脘; 腹脹加下脘; 發熱加曲池。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每日1次。
(2) 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闕。艾條溫和灸。每日2~3次,用於脾虛瀉、脾腎 陽虛瀉。
【預防與調護】
一、預防
1. 注意飲食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不吃變質食物。飲食宜定時定量,不要暴飲 暴食。食品、餐具要衛生,教育小兒飯前便後要洗手。
2. 合理餵養。提倡母乳餵養,不宜在夏季及小兒生病時斷奶。新增輔食應遵循原則, 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飲食營養搭配要合理。
3. 加強戶外活動,注意氣候變化,注意增減衣物,避免腹部受涼。
二、調護
1. 調整飲食,減輕胃腸負擔,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之物。食慾不振時不宜強 制進食,病情好轉後可逐漸增加飲食量。
2. 注意前後二陰的清潔衛生,勤換尿布,保持面板乾燥。每次大便後,宜用溫水清 洗臀部,並撲上爽身粉,防止發生臀紅。
3.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用藥,防止發生變證。
-
3 # 中醫的春天故事
建議先去醫院檢查,不要盲目吃藥
1、穴位
穴位選擇公孫。,此穴位在於腳的內側,第一個蹠骨基地部上方
2、效果
中醫認為按揉肝穴位。能有效調理脾胃。可以治療胃病,腹痛,嘔吐,腹瀉等疾病。對嬰幼兒因食物引起的便秘腹瀉,等症狀具有良好良好的效果。
3、按摩方式
讓孩子坐直,把腳抬起放在另一隻腿上。父母可以用手親我孩子的腳背。大拇指彎曲,指尖垂直揉按穴位直到孩子感覺到有痠麻為止。正常按摩2~3分鐘就可以了
回覆列表
看是啥情況的上吐下瀉了,我家孩子一般都是吃多後喝冷飲,容易上吐下瀉,要麼就是吃油膩太多,肚子受涼,簡單的就是啥也不吃,讓他把爛在肚裡的食物吐完,或拉完,如果能喝進去水,就煮點姜水加紅糖讓他先喝喝,看情況再找醫生或讓他吃點消食祛溼中成藥,一般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