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手工業時代,與大工業時代,哪個更需要多的勞動力?何況現在是自動化,智慧化的時代,人口分人頭,人手,人才等,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
7
回覆列表
  • 1 # 苟且之徒001

    人口老齡化真的是個嚴重問題對於孤寡老人,沒有自理能力,老齡化嚴重我們真的能無動於衷嗎。!!(今天看了網友一個影片,畫面裡的老人倒在太陽下的地面上,好心人給她水的時候,老人喝水的畫面真的讓人心疼)或許她的一生沒有做過很大的貢獻,沒有金錢和權利,也不是有知識有文化,但是我從她的眼神裡看到的是無奈,是對生活的生無可戀。 呼籲廣大網友各界愛心人士還有政府部門的領導,能夠伸出援手,或許我們覺得很不起眼的幫助,可能對他們的生活會帶來改變。因為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

  • 2 # 雲石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人口危機的輿論好像越來越熱。從資料上看,華人口出生率已經大不如前,而且就趨勢而言,未來大幅下跌更是不可避免。

    這一下,大家似乎都慌了。不僅官方輿論轉了風向,開始鼓勵生育,民間更是一片悲觀之像。一些所謂的磚家叫獸,這時候也趕緊不失時機的跳了出來,提出了一些所謂“按工資基數繳納生育基金,補貼二胎家庭”的狗屁建議。看這架勢,如果大家再不鼓著勁兒生,未來似乎就真要大禍臨頭。

    鼓勵生孩子這個方向肯定沒錯。只是就現在這形勢,再怎麼鼓勵也來不及了,到80、90後這一代老的時候,華人口結構的老齡化似乎已難以避免。

    當然,這話說的有點聳人聽聞,但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未必是瞎掰。

    我們現在說到人口問題時,都喜歡講勞動人口紅利,認為這是這些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基本優勢之一。這個理解其實是基於歷史經驗的角度來說的。

    何為歷史經驗?在這裡,指的其實就是過去幾十年到當下的社會平均生產力發展水平。也就是說,在現在這個文明發展程度下,每個人能夠發揮自己的價值,進而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多少財富。

    這套邏輯,迄今為止都是大致成立的。因為在過去幾十年,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直接主體都主要還是人。雖然在這個財富創造過程中,人也免不了要藉助各種機器裝置——比如汽車、電腦、工農業機械等等,但這些機器裝置大都需要人的直接操作才能運轉,才能產生效益。

    當然,也有一些不需要人類直接操作的——比如珠三角一些“黑燈工廠”裡的工業機器人,只要人先期設計好程式,他們就可以按照既定的套路,按部就班的工作下去,把財富給源源不斷的創造出來。

    只不過,這種工業機器人的運用還不夠普及。除了成本問題和複雜程度不夠外,最重要的是,它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極大的侷限性——它們只能機械的做出程式化的動作,對於非程式化的工作,它們應對不了。

    從上述解釋中,我們可以明白:現代文明條件下,人,依然是這個社會的財富創造的主體。要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那麼勞動人口,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即便是所謂的透過技術升級和知識開發培育出人才,也是建立在對人本身的改造基礎上的,並不改變人作為財富創造主體的本質。

    但問題是,這種局面可能持續不了太久了。從科技發展趨勢來看,AI人工智慧的技術積累現在已經到了相當水平,差不多已經處爆發的前夜。在未來幾十年,AI必將出現革命性突破,進而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發展形態。

    為什麼AI這麼恐怖?這是因為這一場技術革命,和以前的技術革命有根本的不同。

    以前的技術革命,不管它怎麼升級,本質上都不改變生產工具的輔助功能和被動屬性和。

    比如運輸工具,無論你是馬車、火車、汽車,還是飛機、高鐵,他們都終歸是得靠人來操作。就算近年隨著科技發展,在飛機、高鐵中植入了一些高科技,讓它們具備了一些自我操控能力,但這種程度還十分有限,它們的安全執行離不開人類的事先程式設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或者複雜情況時,也離不開人的直接干預。

    所以在以往的這些革命中,技術進步改變的只是生產工具本身,並不改變人類對生產工具的駕馭關係。所以這些革命,在消滅了一些舊職業的同時,也開創出了一些新職業,人類在宏觀層面作為財富創造主體的地位並沒有受到影響——甚至隨著文明的發展,社會分工的複雜程度提升,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量還在不斷增加。

    但AI革命就不一樣了。當人工智慧足夠成熟後,它就具備了足夠的能力,可以對生產工具予以直接駕馭——甚至它們的駕馭能力比人類要做的更好,而成本則更低。

    這就很恐怖了。汽車取代馬車後,馬車伕的職業消亡,但汽車司機的職業隨之興起;傳統農業和手工業被消滅,但機器化大工業又吸納了大量勞動力;這一系列轉換過程,會影響個人的前途命運,但並不影響社會人力資源的需求總量。

    但AI革命本質上就是人工智慧對人力資源的取代,這意味著,隨著AI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退出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程序,失去財富創造主體的資格——而取代他們的不是另一部分人,而是人工智慧!說的直白點,就是很多人將失去工作!

    那麼,有多少人會失業?這個數字肯定是會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而不斷增長的。往遠了不說,就說未來三十年內,可預見會消亡的職業和失業的勞動力,這個數量就十分恐怖!

    最直接的就是司機。在2018年,只要對科技發展稍有了解的人,對無能駕駛的普及基本上已經不會有什麼疑問了。短則十年,慢則二十年,無人駕駛將會徹底取代人工駕駛。

    一旦無人駕駛普及,汽車司機這個職業基本作古——不會像當年汽車司機取代馬車伕、轎伕那樣,有新的升級版職業將其替換。這對僅將司機作為一個生活技能的普通人來說當然是個好事,但對把司機當職業的人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了!

    而放眼全國,這些專職司機有多少?這個沒有一個明確的總數。但根據交通部資料,2014年全國計程車司機總量是268萬人;這幾年網約車大爆發,全職網約車司機數量也應該只多不少,再加上公交、大巴以及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聘用司機,所以光以上專職司機的總量就在1000萬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專職司機群——大貨車司機,這個被稱作“公路上的遊牧民族”的群體,據各方的普遍估計,數量大約為3000萬人!

    總量相加的話,全國有大約4000萬專職司機,這個資料應該是大差不差的。

    4000萬人,還都是青壯勞動力!光一個已看得的見即將成熟的無人駕駛,在未來十幾二十年內,就會淘汰掉規模如此龐大的群體。想想都知道這是多麼恐怖!

    而這還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簡單記賬的小會計;保安、快遞員、流水線工人、翻譯、收銀員、客服、交易員,這些職業中的相當一部分,都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失去工作。

    這就是未來幾十年內,我們將要面對的現實!僅僅在中國,可能就會有上億的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這對維持社會正常執行來說,其實是個非常大的威脅。上億人口,而且都是青壯勞動力,由於他們的工作是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升級版職業來吸納。上億勞動力全湧入其他的所謂新興服務行業,肯定也是消化不了的。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只有一個辦法,發失業保障金——而且這種發放是長期性的。

    這筆錢就很恐怖了。按照現在的貨幣購買力,維持一個城市退休職工體面生存,一個月最少也得2000元——這還是老年人消費低;年輕人給兩千元,肯定是滿足不了的。而哪怕只翻一番,4000元,幾千萬人下來,也足以讓財政破產!

    而如果不給錢,或者給的不夠,那麻煩更大。說不好聽點,老年人給的少了,反正他們年老體衰,鬧事也鬧不了太大;青壯年失業人口給錢給少了,大規模社會騷亂肯定是免不了的——甚至哪怕就是給足了錢,以年輕人的荷爾蒙分泌水平,既然吃飽了沒事幹,肯定也會到處惹是生非。

    總而言之,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二三十年後中國的人口結構如果依然保持現在的格局,那才是真正的災難!到時候整個中國社會將不可避免的陷入印度化——即人口結構足夠年輕,卻又沒有足夠的有效工作崗位來吸納勞動人口。

    而屆時中國的下場,甚至可能連印度都不如——畢竟印度還有個印度教撐著。這個教的基本要義就是輪迴往生,告訴教徒今生受苦,來世就可以享福。靠著這點念想,印度的龐大中下層人口還真能對今生苦難默默忍受,不惹是生非。

    而華人就不一樣了。華人都是現實主義的無神論者,你說個為國生孩子都能被噴出翔,要大家相信什麼今生受苦換取來世享福的鬼話,大家只會逼上梁山跟你玉石俱焚——到那時候社會大亂很難避免!

    這對現在擔心老無所依的80後、90後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

    畢竟社會養老這個東西,歸根結底靠的無非就是兩樣——一是錢,二是社會穩定。

    錢這個方面,人工智慧取代勞動力,不僅不會造成財富創造能力減弱,相反還會大幅增加——這意味著財富創造方面,其實未來是有保障的;而勞動力相對於現在的減少,只要不是太離譜,那麼不僅不會對80後、90後的養老構成威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他們的幸福晚年——畢竟冗餘勞動力減少;不僅社會整體負擔會降低(不用花錢白養他們),而且社會騷亂的風險也會降低——真要社會大亂,老年人絕對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總而言之,雖然人口結構的老齡化趨勢十分嚴重,但中國可能好巧不巧的,趕上了人工智慧這波浪潮,從而有了一個亡羊補牢的機會。只要現在能夠全面放開生育,雖然新生人口大幅下降依然不可避免,但社會結構並不會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畢竟,社會結構的合理標準,也是會根據時代發展而不斷調整的。

  • 3 # CEO交友

    小編你在說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在減少呀?英國?法國?還是?華人口每年都在增加,除非你腦袋進水了,分不清大小王了,才會說減少了。人口如果不增加,那中國14億左右的人口哪來的?1978年剛開始計劃生育時華人口大約9億,40年後14億人左右了,閉著眼睛就知道人口太多了,增加了。

  • 4 # 財經無忌

    老齡化肯定是我們邁入新時代不得不面臨的棘手問題。近年來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在需要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政府還要著手建構養老的長效運轉機制。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個稅改革的還有社保改革,社保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了,現今社保繳費基數不合規的現象將在未來消失。到最後算的時候,稅改得到的優惠可能還抵不過多繳的社保。政府也實在是沒錢養老了,多少地方政府因為養老陷入財政危機,那沒辦法,只能拿年輕一輩的錢來填補這個空洞。

    全面放開二胎、支援養老相關產業發展以及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等措施,才只是我們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開始。未來養老體系的完善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日本、俄羅斯以及部分西方國家的老齡化演進不能說是經濟下滑的罪魁禍首,但起碼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我們國家時刻記著這個前車之鑑。

    當然,我們也沒必要過分擔心。隨著新時代的來臨,人工智慧、大資料、資訊通訊技術的迅疾發展,未來,藉助這些前沿技術,我們很有可能探索出一條技術型、科技友好型養老道路。鄰國日本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他們的智慧養老、養老機器人等等早已佈局多年,已經或即將收穫豐收的果實。

    總而言之,老齡化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必然面臨的困局,整個世界範圍內,大家都在尋求解決之道。而整個世界已經聯絡得日益緊密,彙集全球智慧來突破這個難題,未來仍舊可期。

  • 5 # cnBeta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全球人口報告估計,等到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達到最高點--109億。預計絕大多數人口增長將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而等到2100年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長將會出現下降。

    資料圖

    全球生育率下降在某種程度上支援了聯合國的這一估算。20世紀初,全球平均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6個孩子。到了1990年,該數字下降到了3.2,而在最近的報告中,目前平均每名婦女生育2.5個孩子。據預測,在本世紀內,平均生育率將繼續下降,等到2050年將下降到2.2,到2100年則將只有1.9,這意味著到下個世紀全球人口將出現下降。

    當然,這只是一個全球平均值,實際上現在已經有90多個國家的出生率低於更替水平(每名婦女生育不到兩名孩子),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每位婦女平均生育4.6個孩子,對此,聯合國估計,等到2050年,該地區的總人口將翻一番。

    負責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研究表示,本世紀絕大多數的人口增長將發生在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例如,奈及利亞的人口將從目前的2億左右增長到2100年的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國--人口將超7億。

    聯合華人口部撰寫這份報告的研究人員之一Thomas Spoorenberg說道:“許多增長最快的人口來自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在這些國家,人口增長對消除貧困和不平等、對抗飢餓和營養不良、加強教育和衛生系統的覆蓋面和質量以及改善獲得基本服務的機會的努力是一個真正的挑戰。”

    反之,人口下降和老齡化的國家也必須面臨著它們的挑戰。一般認為,勞動年齡人口(25歲至64歲)與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應至少達到3:1。這被稱為潛在支援比,聯合國報告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一比率正在下降。

    日本目前的潛在支援比為1.8,是世界上最低的,全球有29個國家已經低於3。聯合國的這份報告預測,到2050年將有48個國家的潛在支援比低於2,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可能要面臨巨大的壓力,它們將需要在不斷下降的勞動力市場和日益昂貴的老年人經濟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Spoorenberg解釋稱:“65歲或65歲以上的人已經構成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年齡組,幾乎所有國家都可以預計老年人在其人口中的比例將會增加。各國現在需要為人口老齡化作出規劃進而確保老年人的福利、保護他們的人權、他們的經濟安全並獲得適當的衛生服務和終身學習機會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援網路。”

  • 6 # Ex科學叨客

    隨著中國2020年各地生育率公佈,人口老齡化又成了社會熱點。2020年出生人口為1003.5萬,而2019年這個數字還是1465萬。可以說今天跌的非常嚴重。

    其實不光是中國,很多國家去年人口生育率都下滑很嚴重,比如南韓去年出生人數首次低於死亡人數。本來很多專家預測,因為疫情大家都呆在家裡,無事可做,可能會有一次疫情後生育高潮。結果事實卻是相反的。

    不去探討這個問題了。說一下人口減少和老齡化的問題。

    首先只要社會進步,生育率降低這是不可避免地。這是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會經歷的。我們看看地球上那些國家比較年輕,那些國家比較老。

    從這張圖來說,綠顏色代表老齡化國家,藍色代表年輕的國家。可以看出老齡化國家都是發達國家,而年輕國家都是非洲國家。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這些都是15歲以下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這些可以可以說是很年輕的。但是都是比較窮苦的國家。

    再看一張圖

    這張是65歲佔總人口的國家排名,日本第一。

    所以這樣看來,老齡化比一定就會是很大問題,起碼歐州,日本等國家老齡化的問題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並沒有引起社會性問題。經濟也是全球前幾名。日本也只就算排在美國,中國後面,是第三名。但是它卻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老齡化確實會影響發展速度,因為沒有青壯年勞動力了,而且社會負擔減重。尤其是養老,醫療。但是絕不是決定性因素,不如你無法解釋上面的圖,這個還是要看國家的治理手段的。

    有些國家即使在年輕,它的年輕人口也變不成勞動力和消費大軍。但是像日本這種,就很好的解決了人口老齡化問題。

    聯合國的定義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佔總人口7%以上時,人口結構稱為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超過14%時,叫做“老齡社會”。

      日本1970年日本老齡人口比例達到了7%,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14%的比例了。也就是說,日本從197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到1994年進入老齡社會。幾十年過去了,日本的經濟還是世界第三。所以人口老齡化問題可以向日本取取經。

  • 7 # 使用者1556519307987533

    新生兒數量下降是重大利好。近日公安部戶籍研究中心透露2020出生人口上了戶口的有千萬多。人口增速放緩。但也己經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總人口。仍然嚴重超標。房託水軍們借題發揮,象蝗災一樣鋪天蓋地發帖,有組織有預謀地製造人口危機論和出生率下降威脅論,販賣焦慮,誇大危害,製造恐慌。表面上看似憂國憂民,實際上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妄圖綁架輿論逼當局出臺鼓勵生孩子的政策,以達到賣房子去庫存的目的。它們以人口結構不合理為幌子,刻意迴避老人始終會死的這個事實。即使解放初頭三十年鼓勵生孩子造成暫時老人有點多,這些老人死了就剩下年輕人了。現在出生率降低是對以前生育指標被透支的修正。說明它們庸人自憂、杞人憂天、鼠目寸光。如果鼓勵生孩子,新生兒60年後又成了老人,老人更加多,無助長壽化,反而情況更加糟糕。非洲條件差,人窮命短,極少老人,人口結構年輕化短命化。而發達國家由於營養醫療衛生比較好,科技發達,人的平均壽命長,顯得老人多,房託水軍為了貶低它故意說成老齡化,其實是長壽化。說明長壽化是發達國家的專利,而房託水軍歌頌的人口合理結構相對應的是貧窮落後。由於人類壽命延長,世衛生組織把人的年齡段重新劃分:20一50歲為青年,50歲一80歲為中年,80歲以上為老年。這樣一劃分,老人還多麼?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未來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自動化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絕大多數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取待,人們無工可打。

    人口大國最不缺的正是人口。由於人口太多人滿為患,資源承受著巨大壓力,萬頃良田和森林湖泊因為人口增長太多而種了房子。上下班和節假日塞車嚴重,節假日旅遊景區水洩不通。停車一位難求。空氣水土質量變差,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環境遭毀滅性破壞。由於人滿為患,競爭激烈,工資低物價高房價高,無福利,35歲找不到工作。苦逼。人均GPD和人均資源低。民眾活得累。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都是人口少或地廣人稀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是幾百萬級別人口和少部分一二千萬人口的國家組成。全球十大人口大國有9個在笫三世界。說明人口數量跟生活水平富袷程度成反比並非偶然而是大機率。一個國家是否發達國家關鍵看人均GPD,而人均GPD和人口數量成反比。所以人口大國要成為發達國家,必須把人口大幅度降低到5億以下。對於人口大國來說,人口下降才是紅利,叫做人口下降紅利。公佈出生人口後股指飈升就是證明。鼓吹結婚生孩子者禍國殃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曼比季局勢緊張,美國會徹底放棄庫爾德武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