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某人1

    航母是可以被鑽地導彈擊中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精度和射程,因為戰時航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上運動著的,至於能不能擊穿航母,還得看鑽地導彈彈頭爆炸當量,因為航母飛行甲板不同於普通混凝土,而且一艘航母有幾十層不同厚度的甲板,想要擊穿航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只要擊中破壞了航母的飛行甲板,從而使得艦載機無法起降作戰,也就讓它喪失了最大的作戰能力

  • 2 # 一個有夢想的籃球

    航母是可以被鑽地導彈擊中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精度和射程,擊穿了航母沒多大意義也只能穿個窟窿,不能發生爆炸了。

  • 3 # 鷹視國際

    這種問題都比較膚淺!

    而是你得先解決如何靠近航母,

    以及定位航母。

    美國的航母打擊群,

    圍繞其周邊至少有三層以上防線,

    水下的核潛艇,

    天上的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全天候收集危險訊號,

    扇形展開的導彈驅逐艦、巡洋艦,

    航母上的兩個中隊七十架以上的大黃蜂、f35艦載機

    航母在作戰時會處於高速航行狀態,

    以躲避敵方追蹤定位,

    這就是為什麼航母殺手都是

    高速、能變道、能定位的彈道導彈,

    才有可能突破防禦網,不被攔截,

    對航母進行打擊。

    這麼說,

    美國的航母打擊能力,

    都沒有十分把握能打擊到自家的航母。

    鑽地彈又怎能投到航母上方呢?

    鷹視有專門關於航母編隊的防護網回答,

  • 4 # 梓蕤

    美國海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用退役的小鷹號充當箭靶,動用了魚雷,水雷,戰斧導彈後,最後引爆了安裝在航母上的炸藥後,才在第25天將其擊沉。而在1946年7月1日的“十字路口行動”,美軍試曝了一枚MK23A型原子彈,在爆炸中心800米的“獨立號”航母卻只有艦體上層損毀而沒有被擊沉。可見想擊沉航母是非常困難的。

    鑽地彈想要打擊到航母,必須得透過其防空系統。以美國航母編隊為例,通常組成3層的防禦環形陣。外層由E-2C/D艦載預警機,F/A-18E/F艦載戰鬥攻擊機組成,對敵方飛機和來襲導彈,形成第一波攔截。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伯克級驅逐艦則負責第二層防禦,伯克級驅逐艦上使用的SPY-1無源相控陣雷達,它可提供仰角90度和方位360度的覆蓋範圍,對高空目標偵測距離達到了450公里,主要以標準-2和標準-6來防禦漏網的地方戰機和導彈。最後一道防線則由各艦裝備的“改進型海麻雀”,中近程防空導彈,拉姆程序防空導彈,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等武器來承擔。

    美國海軍裝備的宙斯盾系統,只能夠攔截速度在3-4馬赫的目標。如果鑽地彈要想突破三層防禦,必須要以速度超過4馬赫的速度突防,才有可能打擊到航母。然而鑽地彈的主要分為以轟炸機或戰鬥機投射為代表的炸彈之祖,以及以彈道導彈搭載的代表東風-15C。搭載炸彈之祖的轟炸機速度最大的是B2-轟炸機。其最大飛行速度為0.95馬赫,炸彈之母受B-2的速度慣性飛行 ,最大著地速度撐飽了也不會超過0.95馬赫,而如果是自由落體投射也只有433米/秒。東風15C的末端速度在2.5馬赫-5馬赫之間,也很難有把握穿越航母的密集型防空導彈群。

    再者,目前大多數鑽地彈都是以空投為主,並不具備彈道導彈的變軌能力,而且沒有主動飛行能力下,只適合打擊靜止的攻擊目標,而不適合打擊移動的航母。而作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鑽地彈道導彈東風15C,其射程只有700公里,不具備全球範圍的打擊能力,若航母超過其有效射程外,就無能為力了,只有把發射車拉著到處跑才有可能。

    在鑽地能力上,炸彈之祖最大可以在69兆帕的鋼筋混凝土鑽深8米,而鑽地深度稍遜的東風-15C在面對航母甲板的硬度時可能就有點困難。航母都是採用特種鋼材,HSLA-115鋼擁有目前最頂級的高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在795兆帕,一平方釐米的航母甲板可以承受8噸重的衝擊力。如果航母靜止且不開啟防空系統讓鑽地彈打,炸彈之祖可以依靠其13.6噸的重量,在1萬米的高空投射下,以勢大力沉的衝擊力是有機會砸穿甲板的。但是這是和時間在賽跑,無論哪款鑽地彈,其引爆的延時引信時間只有3秒-7秒之間,留給鑽地彈挖洞的時間並不多,即使沒擊穿航母也會爆炸,而不是給鑽地彈充分的時間擊穿後再爆炸。

    而且航母內部有上千個水密艙為其提供浮力,這些水密艙是和各艙室隔開。即使鑽地彈擊穿了甲板後再往船底下探,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水密艙給炸燬或者擊穿。

    現在的航母都擁有優秀的損管能力,在航母被擊中後,損管隊會立刻搶修,以維持生命力。美國在中途島海戰中,就依靠優秀的損管使航母在被日本擊中後可以回血復活,這讓日本相當頭疼。損管隊是軍艦上最後撤離的人員,要在最後關頭盡最大的能力搶救軍艦,他們的命運與船聯絡在了一起,不僅是在救船,而且還在救自己的命,能不努力搶修嗎。航母有可能在損管隊的搶救下成為不死鳥。

  • 5 # 軍武吐槽君

    航母當然可以用鑽地彈來攻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艦導彈也是具備一定的侵徹效能的,因此也可以算是一種變相的鑽地彈。不過就目前的鑽地彈而言,威力大者如鑽地航彈,然而必須臨空投擲,完全不具備對航母的實戰性。威力小者如鑽地巡航導彈,雖然具備一定的防區外打擊能力,但是無奈裝藥太小,如果不是大機群的狂轟濫炸,也起不到什麼效果。目前真正能夠威脅到航母的只有我軍首創的東風15C鑽地彈道導彈,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一發輕傷,三發重傷,十發致命,戰時確實可以用來充當航母殺手!(導彈飽和式攻擊航母)

    鑽地彈有兩個分類,一個是鑽地航彈,一個是鑽地導彈,鑽地航彈通常由大型轟炸機攜帶,沒有複雜的制導裝置,個頭大,裝藥多,威力也很驚人。美軍目前最強的MOP超大型鑽地彈,對於普通混凝土工事的鑽深能夠達到60米,加強型混凝土鑽深也能達到40米,航母甲板雖然採用屈服強度在500Mpa以上的特種鋼板製成,但是以MOP鑽地彈的能力,擊穿十幾層甲板直接打到水下絲毫沒有問題!(美軍史上最大MOP鑽地航彈)

    鑽地彈的另一個分類則是鑽地導彈,鑽地導彈中的小個子叫做鑽地巡航導彈,巡航導彈大多數都是掛載在戰鬥機的導彈掛架之上,巡航導彈受制於平臺限制,彈頭體積較小,裝藥量比較少,例如美軍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重量1噸左右,配備鑽地侵徹彈頭時,其對於混凝土的鑽地能力只有約6米,基本上只能用來洞穿樓層和小型工事,如果用來攻擊航母,估計只能打穿兩到三層上層甲板。(美軍聯合防區外導彈)

    鑽地導彈中的王者屬於鑽地彈道導彈,而這類導彈目前只有中國的東風15C一種,東風15C攜帶一枚500公斤級的侵徹戰鬥部,鑽地能力雖然沒有公開,但是保守估計在20米混凝土層以上,雖然比不上MOP巨型鑽地航彈,但是鑽透航母半數以上甲板直接在中間爆炸完全沒有問題。(東風15C鑽地彈道導彈)

    如果要用鑽地彈擊沉航母,理論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鑽地航彈,鑽地航彈威力大,穿透能力強,配合智慧引信控制,可以確保鑽透至航母中心艙室後起爆,MOP鑽地彈裝藥量達到2.4噸,威力相當驚人,即使航母有水密艙結構,但是肯定也扛不住五發以上的MOP炸彈。然而很不幸的是,MOP炸彈必須使用大型轟炸機進行臨空投擲,面對航母戰鬥群全方位的圍追堵截,想要飛到航母頭上然後悠哉悠哉地投彈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鑽地航彈首先就被PASS了。(被鑽地航彈完全擊毀的伊拉克重型機庫)

    剩下的就是鑽地巡航導彈選手,美軍的聯合防區外導彈最遠射程可以達到300千米,勉強算是可以摸到航母的邊,那麼就假設幾架戰鬥機攜帶10枚聯合防區外導彈攻擊航母,並且全部穿透航母甲板後在內部爆炸,那麼後果怎樣呢?然並卵!這類巡航導彈除了鑽地能力弱之外,彈頭內裝藥通常只有幾十公斤,不僅夠不著航母甲板深處的動力艙和燃油艙,造成的毀傷也相當小,完全沒法擊沉航母,所以鑽地空射巡航導彈也被淘汰。(小型鑽地巡航導彈用來打打飛機地堡是足夠了)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一種,那就是鑽地彈道導彈,東風15C鑽地能力強,內部裝藥達到300公斤TNT以上,如果一發命中,可以鑽到航母水線以下進行爆炸,直接破壞航母底層水密艙結構,十發以上的飽和攻擊甚至可能直接將航母幹沉!東風15C的攻擊距離大約750公里,利用岸基發射可以在這種距離極大的威脅航母,讓其不敢靠近,減弱了艦載機的打擊範圍和航母戰鬥力,這就是所謂的區域反介入拒止戰略!(東風15C鑽地及毀傷能力)

  • 6 # 銳度何老師

    目前世界上鑽地彈有不少,但是,這些鑽地彈絕大多數都是:炸彈。

    鑽地炸彈,本身並沒有動力系統,無法像導彈那樣飛行。鑽地彈的使用方法是:掛在飛機上,到了目標上空,飛機投彈,炸彈自由墜落,充其量依靠彈翼,可以微調一下路線。

    所以用這種模式炸航母,明顯是不成立。幾乎不可能有飛機穿過艦隊的層層攔截,躲過戰鬥機、躲過驅逐艦、躲過中遠端防空導彈,飛到航母的頭頂,然後投彈,這個可能性幾乎就是沒有。

    而鑽地導彈,被披露的,也只有中國的一款:東風15C,鑽地版。

    東風15C採用的是侵徹戰鬥部,可以摧毀經過鋼筋混凝土加固的地下永久工事。 這種彈可以鑽到地下幾十米,然後再爆炸。用它來打擊航母完全可以,如果擊中航母,估計也是個貫穿傷,一發斃命沒有問題。沉不沉的無所謂,失去戰鬥力是肯定的。

    中國用來對付航母的主力是東風21/26這種中程導彈,有東風15C的基礎,完全可以把這種侵徹戰鬥部的技術移植到東風21/26上面。也就是東風21/26反艦彈道導彈鑽地彈頭版。搞一款這樣的彈在技術上沒障礙,如果使用,威力也非常可觀,把航母甲板打出個大洞,甚至直接砸漏船底,都完全可能。

    但這裡面有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彈道導彈是在大氣層外飛行,在末端重新進入大氣層,然後彈頭像隕石一樣,以20倍的音速砸向目標。

    中程彈道導彈的彈頭都有2噸重。2噸的彈頭,以20倍音速砸下來,不用裝炸藥,就是2大鐵疙瘩,航母也受不了啊。如果想增加擊中機率,可以把戰鬥部分成2個、4個彈頭,每個重1噸,500公斤,然後20倍音速砸下來,航母的甲板肯定是砸穿,砸塌。

    這種彈道導彈沒必要在彈頭上再做什麼花樣,沒必要安侵徹彈頭,用普通的金屬塊,不裝炸藥都能要航母的命。

    除了彈道導彈就是巡航導彈。但巡航導彈無法實現加裝鑽地彈頭。因為鑽地彈體積都很大,質量也很重。通常都在2噸以上,它也是需要靠自身的重量去實現鑽地的目的。而現在的巡航導彈,以最常見的戰斧為例,它的自重才1噸多,中國的長劍10自身重量2噸多,這還都包括戰鬥部,幾百公斤的炸藥重量。

    1噸多、2噸多的巡航導彈明顯無法再給他們裝上2噸多重的鑽地版彈頭。

    而且巡航導彈本身跟飛機也是一個性質,它就是一架無人飛機。即便是能裝上侵徹彈頭,它也需要飛到航母的頭上,然後讓侵徹彈頭自己鑽下來。這跟飛機無法飛到航母的頭頂是一回事。巡航導彈想裝侵徹彈頭,就得把導彈做的非常大,飛的非常慢,機動性更差,它的突防能力比飛機還要低2個臺階。

    咱們小結一下,鑽地彈打航母:

    用飛機投彈,無法突破封鎖。

    用巡航導彈搭載,技術上不可行。

    用彈道導彈搭載,畫蛇添足。

  • 7 # 哨兵ZH

    任何武器都能用來打擊航母,但前提是要有能力擊中她,如果連打都打不中,那不管用什麼武器也是白搭的份。像題目中說到的鑽地導彈也一樣,用來對付航母肯定是可以的,只要能做到一擊命中,應該可以把航母重創,但問題是用裝了鑽地彈頭的彈道導彈來打擊航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鑽地導彈這裡預設是換裝鑽地戰鬥部的反艦彈道導彈,而不是轟炸機空投的鑽地航彈,轟炸機連航母的外圍防禦圈都突破不了),先來看一張已經發過好幾次的老圖:

    上面那種圖是美國用偵查衛星拍攝大洋上的尼米茲航母的照片,左邊的是全景影象,右邊的是區域性放大圖,從圖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從衛星的視角去看,即使是放大圖,海上的航母也就只有幾個畫素點那麼大,如果是從全景圖中找的話,那麼在海浪、雲層等干擾物的影響下,想要做到精確定位航母就更加不容易了。

    所以,對於需要在大氣層外飛行的反艦導彈導彈來說,從它們的視野看過去,茫茫大洋上的航母應該不會比上圖中的大多少,而且別忘了航母可不是固定不動的目標,而是一直都在移動的,彈道導彈打位置非固定的移動目標,本來就是把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如何保證彈道導彈的精度就是一個問題,這玩意不同那慢吞吞的巡航導彈,巡航導彈能做到在上千公里外打中一個窗戶大小的目標,但是射程在數千公里的中遠端彈道導彈可還遠遠達不到這種級別的打擊精度,對於中遠端彈道導彈來說,其打擊精度的圓機率偏差一般在幾十米至上百米不等。

    就比如曾經號稱打擊精度最高的彈道導彈,美國的“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為1800公里,打擊精度的圓機率偏差約為30米,假如今天的中程反艦彈道導彈都是這個精度的話,那麼想要在茫茫大洋上打擊一個長約300米,寬約70米的移動目標,難度還是挺大的。而在能保證擊中航母的情況下,那麼此時用不用鑽地彈頭都無所謂了,因為彈道導彈末端彈頭的速度可以達到20馬赫以上,這種速度下的動能,單純是砸都能把航母砸成重傷,更不用說加上戰鬥部的爆炸了,航母只要捱上幾發,基本上也就廢了。

  • 8 # 雛菊西瓜Peterpan

    對付航空母艦的難點根本不在用什麼彈去打,而是如何發現航母打擊群並想辦法突破打擊群護衛力量。沒有強大的戰略預警網路和完善的打擊體系就根本沒有資格談對航空母艦的摧毀,包括中俄在內的國家都不敢說自己有能力100%突破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更不要說一些小國家了。

    我看到有朋友提到過美國用25天才炸沉“美國”號航空母艦,所以得出“美國航母太過堅固,鑽地彈也很難破壞美國航母”的結論。其實要我說,這個推定和結論真是可笑至極。首先,美國對CV-66“美國”號的25天打擊測試並不是花了25天才把它擊沉,這25天當中美國將大部分時間用於實驗資料記錄和分析,每次爆破和打擊之後都要詳細的對安裝在航空母艦上感測器和其他記錄儀的資料進行記錄,完成後再進行下一次爆破和記錄。整個破壞和實驗分析一共持續了25天而非一刻不停的炸了25天才沉沒,如果美國僅僅為了擊沉這艘航母那麼絕對撐不過48小時。下圖為“美國”號航空母艦的遺照

    其次,想讓航空母艦完蛋有很多種辦法,一定要完全擊沉嗎?只要讓其失去戰鬥力即可而非一定要將其送入海底,甚至一個鐵炸彈將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破壞就可以了,或者一顆鐵炸彈將艦橋摧毀等等方式,只要存在一個那麼航空母艦即失去戰鬥力,退出戰鬥。所以“美國”號實驗不能得出“美國航母炸25天才沉沒、美國航母堅不可摧”的結論。下圖為美國海軍“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1967年7月29日甲板事故,因為艦載機彈藥意外點火導致一些後續問題使飛行甲板被炸出數個大洞,最終被迫撤出越南戰場進行大修,這就足以說明問題

    打擊航母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發現航母並突破其戰鬥群而非用什麼彈去打,上面的“福萊斯特”號事故的起源僅僅是1枚A-4攻擊機掛載的“祖尼”火箭彈。下圖是蘇聯的US-A雷達海洋偵察衛星,上世紀60年代開始蘇聯為了對付美國龐大的航空母艦群建立了以US-A雷達海洋偵察衛星系統和US-P電子情報型海洋偵查衛星和電子情報系統對海上目標進行偵查和跟蹤,天基衛星提供目標初始引數之後還要依靠Tu-95RTS偵察機和Ka-25RTS直升機對航空母艦戰鬥群進行動態跟蹤和末端制導。

    然而效果呢?下圖就是天基衛星照射到的航空母艦,如果不放大隻是微不足道的畫素點。要知道太平洋麵積是1.8億平方公里,大西洋麵積7600萬平方公里,如果事先沒有準確情報即便靠高解析度衛星也難以短時間內準確捕捉到航空母艦,因為實在是太小了,就好比1公里外發現並分清楚蚊子的“公母”一樣。

    其次就是突破航空母艦打擊群的防禦系統,因為航空母艦不是獨來獨往的,他的行動都是基於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下圖是“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早期的防禦體系,外層防禦圈達到400公里以上,空中有E-2預警機的不斷監視,而外側“宙斯盾”艦的對空監控能力也在300公里以上。而整個打擊群的防禦能力除了F-18“大黃蜂”戰鬥機500公里外的攔截之外,4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就可以攜帶超過300枚防空導彈,射程由180公里到10公里,形成多層的防空網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飛臨航空母艦頭頂併成功將精確制導彈藥投下去,或者距離航母一定距離發射反艦導彈,其實很大機率在半道就被摧毀。

    當然,現在流行一種叫“反艦彈道導彈”的武器,從分類上講這就是彈道導彈,利用彈道導彈的速度特性突破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反導網路併成功對航空母艦實施打擊。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就發展過R-27K反艦彈道導彈,但是效果一般,除了需要上述我們提到的US-A和US-P衛星支援外,導彈本身的精度也是問題,很大程度要靠核戰鬥部彌補這個問題。隨後推出的DF系列反艦彈道導彈技術上有很大的突破,突防成功率和打擊能力上不容置疑。下圖就是蘇聯的R-27K,還可以用潛艇發射

    但是還是回到開始的問題,其實打擊方式有太多太多了,不要說鑽地彈,哪怕你用10枚常規航彈都可以讓航母喪失戰鬥力。如果連發現航空母艦這一點都做不到何來打擊呢?如果沒有能力突防何來打擊呢?打擊方式永遠不是問題。

  • 9 # 獨釣翁

    關於打擊航母,我看大家更多討論的是怎樣擊穿擊沉。我有不同的觀點。航母作為海上最大型的飛行平臺,對他的打擊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且對打擊敵人計程車氣成效尤其顯著。但不能因此而陷入非要擊沉他的誤區。目前國際上主要敵對物件就是美國,航母作為起飛戰鬥機及偵察機這個重要核心功能,美國都是採用蒸汽彈射起飛方式。正因如此,在甲板下面有很多的精密和高壓管道維護著彈射起飛系統的正常執行。如果一顆導彈攜帶足量的高爆彈擊中航母的甲板,其爆炸威力在甲板表面也許只留下一個坑,但其衝擊波對甲板下的與彈射起飛相關的精密儀器和高壓管道必然會造成重大的衝擊和傷害,直接導致系統的癱瘓。這時航母戰鬥機無法起飛(包含甲板表面變形),無法降落,已經宣告這艘航母主要功能的報廢,不需要擊沉他也必須撤出戰鬥行列返回維修,而且維修的時間不會很短,敵方的進攻力量依然受重創。所以我認為對敵方航母的攻擊,重點放在打得著即可,不必太過在乎和追究是否能夠擊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龍蝦纖毛蟲病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