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香新語
-
2 # 左養右學育兒
1、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他人的好思維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法。如同學、街坊、教師、英豪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仿照的目標。不論家長的言行是過錯的仍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入的影響。因而,家長在日常日子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核自己的言行。
2、環境薰陶
家長要有知道地發現良好的日子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家庭是子女日子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日子,處理好成員之間的聯絡,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原則,構成聯合友善的家庭氣氛,樹立有條有理的日子次序,以薰陶子女的夸姣情趣。
3、批評懲罰
批判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維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峻不良思維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判懲罰時,首先要全面瞭解狀況,把握不良思維行為的詳細情節和嚴峻程度,從過錯的實踐動身,批判是指出危害、思維本源,否定其思維行為,使之感到慚愧和痛楚,進而發生改正過錯的動力。批判時不要譏諷,不要奚落,不要咒罵。懲罰主要是掠奪某種權力,而不是體罰,不是凌辱人格和糟蹋身心。
4、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日子次序是培育子女傑出習慣的有用方法。輔導子女組織日子起居,安置好日子環境,教給子女學習組織和使用時刻,使之有條有理。要讓孩子自己組織,家長能夠在旁指點。
5、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的詳細做法:一是說話,家長依據子女的思維實踐,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必定的道理,說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情緒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譏諷。二是評論,家長與子女一同評論。評論時要尊重孩子,耐性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念,也要耐性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念不正確要勇於供認。
6、實踐訓練
實踐訓練的內容相當廣泛,如習慣周圍環境,訓練身體,日子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外交等等。進行實踐訓練,首先要孩子清晰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詳細要求(怎樣做),鼓舞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訓練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踐才能動身,交給的使命和提出的要求必須恰當。要答應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能過火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半途中止訓練。
7、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維行為給予必定和好評。經過必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奪更大的前進。表彰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闡明原因,並且應以精力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8、輔導課外閱覽
9、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
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鋪、工廠、農村去,或許去訪問同學、親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視野,觸控社會,知道社會。
-
3 # 若1980185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我們表姐妹三家五個孩子,性格都不一樣,用同樣方法教他們只有一兩個接受,講道理不聽,非要吃棍子才聽,有的你一說就聽,還有打也打不聽,說也說不聽的。
-
4 # 花開相惜花落相依
這個怎麼說啦,要看孩子解釋那種教育,有的孩子一說就聽,有的孩子怎麼說都不聽,非要打他才聽,孩子的本性很重要,還有就是父母,老師後天的教育更重要,從小就要讓孩子聽話,有素質,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成長。
-
5 # 書唸的婦人
教育的確是一件很複雜的事,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關於教育的書籍和理論層出不窮,但是,落實到具體生活和實踐中,家長還是感到十分迷惘。
我本人也有類似感受,好在最近在一系列的育兒書中,我發現了這本《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這本書一共給出了75條黃金教育法則。不同於以往教育類書籍的長篇大論,《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理論結合實際,在每條黃金法則的最後,都有“教你這樣做”部分,
為家長們提供了具體場景中的操作步驟。我們既可以在閒暇時通讀學習,也可以在遇到問題時,找到具有針對性的一兩條法則,當場閱讀,解決問題。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的作者是艾麗卡·雷斯切爾(Erica Reischer),她是芝加哥大學心理/人類發展系博士,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艾麗卡·雷斯切爾迫切想要找到教育子女的最佳實踐方法,但她發現,很多教育類書籍儘管有著高深的學術理論,但能讓家長真正執行到現實生活中的好方法卻少之又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艾麗卡·雷斯切爾開辦了一個父母研討班,召集了一批優質父母共同探討教育好方法。《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就是綜合研討班的學術研究和資料經驗的成果。全書主要講了親子教育的三個內容:
糾正孩子不良行為
打造孩子正向品質
建造良好親子關係
讓我們用一個案例來體會《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的黃金法則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融會貫通的。
想像你有一個十歲的女兒,她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被你禁止參加晚上的同學生日宴會。此時,她正在房間裡衝你大喊大叫地說:“我討厭你!你從來都不理解我!”
面對這種情況時,你會如何應對呢?
糾正不良行為這個時候,優質的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免自己被孩子的話語激怒,與孩子對吼起來,在無形中讓孩子認可,粗暴的吼叫也可以成為溝通方式。
接著,優質父母不會放過孩子的錯誤,他們會嚴肅地對孩子說:“你這種大喊大叫的說話方式很不禮貌,請你改變說話方式,否則我將停止和你溝通。”
這是巧妙地按下了暫停鍵,給孩子設立了良好溝通的邊界。
當然,事情並沒有到此為止,你的女兒還在房間裡為了不能去參加生日宴會耿耿於懷。
二十分鐘後,你走進女兒的房間,發現她已經平靜下來了,但滿臉的不高興。
這時候,優質父母會巧妙運用黃金法則裡的“同理心”、“以理服人”、“讓決策過程透明化”、“利用自然後果的力量”來對孩子進行勸說。
他們會在孩子身邊坐下來,說:“我知道你不能參加這次生日宴會感到很傷心,畢竟,這是你最好的朋友的生日,如果是我,我也會傷心(同理心)。如果你去參加生日會,至少要到晚上九點才能回來,而你還有很多作業沒做完。晚上九點才開始趕這些作業未免太晚了(以理服人,讓決策過程透明化)。到時候,你會犯困,會出錯,萬一做不完,老師明天肯定會批評的(利用自然後果的力量)。”
大部分孩子在聽到這樣一番話後,情緒得到了安撫,明白了不能參加宴會的具體原因,也想到了事情可能的後果,都能徹底平靜下來,不再對抗。
打造孩子正向品質問題至此基本解決,但是,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把這次危機轉變為鍛造孩子正向品質的機會的話,你可使用75條黃金法則中的“指明方向”、“正面管教”“培養孩子自控力”,對孩子說:“小佳讓你們四點半去她家過生日,但一般的生日大餐都要五點半才開始。現在離五點半還有一個小時,如果在這一個小時內,你能夠完成大部分作業,並保證剩下的小部分作業能在二十分鐘內完成,我想,你就可以爭取出時間去過生日了。不過,你得答應我,把回家的時間提前到八點,以便你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剩餘的作業。”
這樣既可以滿足孩子去參加生日宴會的心願,又可以讓孩子明白,她能夠透過努力達成目標,無形中,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會得到塑造。
建造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個小時後,你的女兒歡天喜地地來告訴你,她的作業已經大部分完成了。在對她的作業過目確保她所說屬實之後,你就可以應用黃金法則中的智慧方法對她進行表揚。
艾麗卡·雷斯切爾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泛泛地對孩子說“你真棒!”或者“你真聰明!”而是要把表揚具體化,向孩子傳達出透過努力和自律能夠達成目標的資訊。
因此,你可以微笑著對孩子說:“你看,如果你足夠地專注,你甚至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多作業!我真為你感到自豪。現在,我就送你去小佳家參加聚會。”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剛才所有的不愉快完全拋在腦後,用“既溫暖又愛的法則”來對待孩子,運用身體接觸法則,抱抱孩子,說:“希望你在小佳家玩得愉快!”
至此,一次化解危機的過程就圓滿地畫上了句號。按照《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的法則去做,我們不僅解決了問題,提升了孩子的品質,還讓自己和孩子都得到了愛的滿足。
除此之外,《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還寫了關於孩子的特質、父母的自我建設,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愛心等方面的內容。這是一本全面、實用的書,我建議題主可以去看看。也許題主看過之後,也會和我一樣,不由自主地感慨說:“原來,教育這件事也沒有那麼難。”
-
6 # 教育幫幫
怎樣正確地教養孩子?
說起疼愛孩子,每個父母都會說,疼愛孩子誰不會,還用教;但是怎樣正確的疼愛孩子,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成才,是要好好考慮的。下面我把育兒經驗分享給大家。
第一、要善於分享孩子的優點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寶貝,都是不可複製的獨立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做父母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發現,去挖掘,發現自己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加以培養,不要比較,不要攀比。別的孩子報什麼藝術培訓班,我的孩子也要報名,絕不能輸給別的孩子,不針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意願,盲目培養,把孩子變成攀比的物件,這樣是不可取的。
第二、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家長不但要關注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關心孩子的文化學習和心理健康,父母教育孩子時,要用積極快樂的心態去培養孩子,要把自己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孩子。
第三、要積極的評價自己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日常言行,不要隨意批評,否定孩子,否則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喪失自信心和自尊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如,容易是孩子形成自閉的性格。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當眾揭孩子的短,這樣會損傷孩子尊嚴,強化孩子的弱點。
第四、讓孩子感受身邊的愛,培養孩子的大愛精神
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愛心活動,比如帶他們一起去養老院做善事,或者經常給他們一些小任務,比如寫一篇作文:媽媽的一天,讓他們觀察媽媽的一天工作生活,經過他們的觀察,他們就知道父母的辛苦,也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學會愛父母。
對內向孤僻的孩子,要在生活上、學習上去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孩子知道大家都在關心他,愛護他,培養他們有大愛精神的人格。
第五、現在父母工作都很忙,作為父母儘量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堆積木,一起舞蹈,一起躲貓貓,和孩子一起享受時光,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世界,構建自我,在健康快樂中成長,知道生活是美好的,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
7 # 湛廬文化
湛廬君為你推薦一套由著名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寫著的“全腦教養法”書系。這套書系已暢銷31國,銷量突破了200萬冊,風靡全球,改變了萬千家庭的教養方式。在這套書系中,西格爾教授用腦科學的知識,告訴父母們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整合式大腦,構建全腦思維。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從全腦教養開始。
01.
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不少為人父母的人,可能面臨過這樣的困境:
孩子莫名其妙就發脾氣,完全不講道理,根本無法說服;兩個孩子剛才還在愉快地玩耍,轉眼間就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衝突,一個一直哭,一個不停鬧······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覺得不瞭解孩子,更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其實,這跟孩子的大腦沒有整合有關。
我們應該都知道,人類大腦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實際上,這兩部分不僅在解剖學上是分離的,功能也各有不同。
通俗地講,左腦喜歡秩序,是邏輯的、語言的和線性的。而右腦是全面的、非語言的,傳送並接受表情、眼神、語氣等訊號,負責接收和解讀情感資訊。簡單來說,左腦是邏輯思維,右腦是形象思維。
那父母怎麼才能幫助孩子整合左右腦,讓他合理地應對和管理情緒呢?
方法就是:當孩子產生情緒問題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聆聽和關注,而不是說教。
當孩子的情緒處於劇烈的波動中,這時是被右腦主導,如果父母用左腦式迴應去解決右腦問題,就會雞同鴨講,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理解。
父母應該先和孩子的右腦建立聯結,幫助孩子平緩情緒;接下來再把孩子引導到左腦上,關注如何理性地解決問題,這樣做,孩子才能聽得進去父母的話。
02.
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人類大腦除了分左右腦,也會分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下層大腦比較原始,主要負責我們的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還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反應與衝動以及劇烈的情感。而上層大腦皮層及其各個部分進化程度比較高,負責決策、控制力、自我認知、共情、道德等高度複雜的能力。
父母幫助孩子做好上下腦的合作,就能幫助孩子以更加全面的視角看待世界。
當父母發現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教孩子做一些控制過激反應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數數、用語言表達等,讓孩子清晰認識自己的想法,同時,父母還可以對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要這樣?什麼事讓孩子有這樣的感受?這時,孩子就會用上層大腦進行思考,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透過這樣的鍛鍊,可以讓孩子發展出人類更為複雜的心理能力。
03.
幫助孩子掌控隱藏的創傷
我們在電視裡可能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
很多孩子們一起參加班級活動或者做體育運動,但總是會有一個怯懦的小男孩躲在角落裡,不說話不參與,只是靜靜地看著別人……
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小男孩性格孤僻,不合群等等。但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是內隱記憶造成的創傷。內隱記憶是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是在發揮作用。
當孩子的反應看上去反常且不合理時,我們需要考慮一下:
是不是某一段內隱記憶為孩子建立了某種心理模式?
對待消極的內隱記憶,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讓它外顯,幫助孩子去探索,讓他意識到,再進一步理解自己的經歷並且主動處理。
這可能和我們平常的解決方式不同。通常,孩子如果遭受了不愉快的事,父母會盡量避擴音起,怕再次刺激到孩子,但這其實也只是掩耳盜鈴,而且更是滋生了這件事對孩子造成心靈創傷的可能。
這時候,父母其實應該幫助孩子重新回顧這段經歷,配合孩子用講故事的方式去一遍一遍地感受,讓孩子增加掌控感。
04.
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大腦前額葉皮層是孩子的執行大腦,控制孩子做決策,專注於某件事。但孩子有時候可能會陷入某一些情緒帶來的感受,不能自己排解,這個時候,有些父母可能會責怪孩子,忽略孩子的感受。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不良感受。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們轉移注意力,並且教會孩子專注於這個情緒本身,但不被壞情緒以及由此產生的感受影響。洞察自己的內心是心理健康和幸福的開始。
只有關注心靈深處,才能感知對內外事務的反應,這個意識也是決定我們外在表現的因素。迴歸本源,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外圍的事務。家長要教會孩子做好這一點。
05.
幫助孩子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我們經常聽到大人或者老人對現在很多小孩的評價就是自私,不理解別人,不顧及身邊其他人的感受。大多數的孩子可能表現在只關注自我,比如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空間等等,這是因為在孩子的心裡,“我”的概念太強大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孩子的成長中,大腦是被經驗重塑的,所以每一次與被人的互動,都會影響和改變孩子的大腦,也會影響別人的大腦。但大部分孩子在成長中與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都不知道該如何理解和別人的聯絡,也就是沒有同理心。
父母要幫助孩子構建同理心,也就是用他人的視角看問題,理解別人的感受。在孩子與別人發生衝突之後,父母就需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修復關係。道歉是最基本的方式,當“對不起”不能解決時,還需要用行動來彌補。
所以,構建人際關係的基礎就是讓孩子擁有同理心,讓孩子學習從“我”到“我們”,這對孩子能否適應未來世界至關重要。
丹尼爾·西格爾教授說,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整合大腦發揮的作用是令人稱奇的,因為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其實是“柔軟的”,或者說是“可塑造的”。
這意味著大腦的工作方式並不會一成不變,我們可以用不斷地給孩子的大腦“佈線”和“重新佈線”的方式,最終為孩子塑造靈活的、整合良好的大腦。
那我們該如何為孩子培養整合大腦呢?推薦你看看腦科學家西格爾的經典著作“全腦教養法”書系,這套書系講到了父母該如何將全腦教養法運用在自己的育兒方式中,助你全面拓展兒童思維,為自己和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和更和諧的親子關係。
回覆列表
小孩的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全家人都要互相配合,教育好孩子。
1.以身作則,家長要給小孩好的榜樣。
2.立規矩,就要遵守,不然沒法教育孩子。
3.在不同的階段教授不同的規則。比如小學三年級以前養成習慣,學習時的坐姿、態度,吃飯的禮儀等等。但是四年級開始就要讓他把精力轉變到學習上面。
4.有時候可以家長可以多看點故事,用故事來講道理,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