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岔視角

    一、西漢完成了國家統一的任務。這個任務在漢高祖劉邦時期應該已經完成,完成時間比較短,給社會、政權造成的危害小——雖然還分封了許多諸侯王,諸侯,有事實上的國中之國。但這些諸侯王、諸侯都是承認和擁護中央政府的,是承認歸屬中央政府領導的。

    而北宋從960年建國,直到1004年還在進行統一大業,統一戰爭時間戰線過長(近半個世紀)。在此之前,重要的戰爭就進行了好多次。任務完成難度過大。

    二、西漢在劉邦時期完成統一大業之後,歷經文景武三代解決統一事業的遺留問題——削藩,其間也發生過幾次戰爭和武裝衝突。但整體過渡比較順利。最終解決問題徹底。最重要的還是在此期間,社會整體力量恢復很快,給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積蓄了力量。

    而北宋的問題要比西漢嚴重的多。其一,北宋事實上直到1004年,也就是檀淵之盟訂立的那一年,還沒有統一國家——以北京為中心的燕雲十六州還是遼國的國土。其實際國土面積與應該得到的國土面積差距很大。西漢政權沒有這個問題。

    三、西漢統一程序中一項重要的法寶就是分封諸侯,在皇權、功臣集團利益之間實行了利益捆綁。這種做法讓統一的阻力減小,為社會平穩過渡積蓄力量爭取了時間。

    而北宋推行的是文官政治。杯酒釋兵權就是用金錢地位購買功臣手裡的權力。這種玩法雖然能快速解決功臣背叛,實力派坐大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但國家軍隊戰鬥力因此得到極大削弱。這給此後的國家統一大業,國內平叛,對外戰爭……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影響。所以此後的統一戰爭才進行的那麼艱難——當然也一直就沒有完成這個任務。

    以上三點合在一起,結論自然就是——北宋困難。

  • 2 # 京川6

    應該是西漢政權建立難度比北宋大得多。

    1,史稱的西漢是推翻秦朝的暴政基礎上由劉邦建立的,而秦朝建國到滅亡只有15年,秦王建國後沒有殺功臣,所以秦國的軍事仍然十分強大。

    2,劉邦他們推翻秦朝也用了13年,可見難度之大。

  • 3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不能說誰開國困難和不困難,啥事不能離開當時的歷史環境,創業難,守業更難,夭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地緣政治環境註定華人民多災多難,秦始皇雖然滅六國統一天下,但是地方殘餘地主階級利益並不甘心受秦王朝統治,陳勝吳廣起義造反,大喊王候將相寧有種乎,他們憑什麼榮華富貴,王候將相也不是天生的,要奮鬥要鬥爭,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但是項羽有勇無謀,不聽謀士之言殺掉劉邦,讓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史稱西漢,是中國歷史上自秦朝之後大統一王朝,共二百一十年,開始建都洛陽後來又遷都陝西西安,在西域開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西漢政治制度沿襲秦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國制,中國的文學,史學,藝術成就輝煌燦爛,對外交往頻繁,成為當時世界強國,有個世外高人婁敬覲見劉邦說出治國方略,意思是,你進關中建都,關東再亂,退可以保有秦國故地,進可以與天下鬥,就象和人打架一樣,掐住對手的咽喉,狠錘後背,可以穩贏,你入關建都就是這個效果,劉邦得天下開始大封功臣,封王封侯,士兵可免勞役,明確既得利益集團的範圍,大家共享榮華富貴,所有漢軍都被賜大夫爵位,凡有大夫爵位者,有田5頃,也就是500畝良田,都成了地主,既得利益集團共有三百多萬人,佔有田地達50%以上,構成既得利益集團基礎。

  • 4 # 西府趙王爺

    當然西漢啊,劉邦和趙匡胤起點差距太大!

    劉邦從一個小混混做起,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劉邦最初只是一個,不喜勞作,遊手好閒的無賴之輩。雖然是個公務員,但泗水亭長這個職位,管轄範圍最多十里,根本沒什麼實力。而後他斬白蛇起義,以沛縣三千烏合之眾起家,於反秦鬥爭的起義大潮中崛起,從群雄中脫穎而出,最終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建立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

    而北宋的趙匡胤則是繼承了北周柴家的家產,那是郭威與柴榮打下來的基業,他屬於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當時的後周在五代十國群雄中,已經是巨無霸的存在。

    而且從嚴格上說,北宋都不能算大一統王朝。雖然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但

    北宋不僅疆域比最早的秦朝還小,甚至連以長城為界的燕雲十六州也不是北宋疆域。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遼國的疆域比北宋大,國力比北宋強,北宋在澶淵之盟後還向遼國稱臣,所以應該很明確北宋不是大一統王朝。

    正如這句千古名言一樣,建立一個新的王朝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腦袋是隨時綁在褲腰帶上的。萬一哪天吃飽了撐得,一下把腰帶崩開了,或者遇到無良商販,買了一條劣質腰帶,這腦袋可就沒了。這就是劉邦所幹的事情。所以說,一般人是不敢幹這種事情。所以以前的改朝換代,一般是由內部人員完成的。比如說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風險性低,收益性好,這和趙匡胤幹得差不多。

    而劉邦同學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廚子,居然將這份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並且將分店開到了全國各地,實在是難得。

    相較之下,劉邦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而趙匡胤屬於繼承家業壯大之,富一代和富二代的區別。換句話講,劉邦是建立了一個新王朝,他推翻了秦朝,破後而立。而趙匡胤則只是將後周改了名字,取而代之。一個是創業,一個是篡業!

  • 5 # 溫陵遊人

    但凡開國,沒有易事。但只就劉邦建漢和趙匡胤開宋的難度對比來看,我覺得劉邦建漢會更難一些。以下簡單例舉兩點原因。

    開國方式不同。

    劉邦是白手起家,以底層農家出身,順秦末起義大勢而起,一步步打拼下大漢江山。而趙匡胤則是叛將稱帝,搶下了郭威、柴榮打拼下的基業,而後席捲天下。劉邦白手起家的難度明顯更大一些。

    對手不同。

    作為起義軍,劉邦的對手主要是兩部分,秦朝政府軍及其餘的起義軍。應該說,前期劉邦的對手主要是秦政府軍,當時的秦朝雖已勢衰,朝局混亂,但仍有大量的精兵猛將,並不容易對付。而後期,劉邦的對手主要是其餘的反秦武裝,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軍勢強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佔據著優勢的,並曾獲得許多次能殺死劉邦的機會。劉邦最後能贏,不得不說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而在趙匡胤取周代宋時,後周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華夏大地上幾乎已經沒有足以和趙匡胤爭鋒的強敵了。

    就這樣來看,劉邦建漢難度會更大一些。

  • 6 # 讀史元宵月

    歷史上多個朝代更替慣例,都是建國難,建國到全國統一比較容易。但是,就西漢大一統和北宋開國的難度相比,都會認為北宋建國容易。西漢建國就很困難,建國後到全國統一的困難還要比北宋建國時的困難大。

    原因不是以哪個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主要取決於不同的社會歷史格局和走勢,其次是個人進入那個時代格局所走過的步驟。

    軍官家庭出身的趙匡胤雖然也歷經坎坷,軍功卓著,可他畢竟是個“打工仔”。正在給別人打工乾的好起勁,行軍途中,兵變陳橋,一覺醒來就變成了“老闆”,黃袍加身,就建了一個大宋國,史稱宋太祖。可以說,在中國多少個開國皇帝中,像趙匡胤這樣,雖然一路崎嶇但都是借力順風,步步登高,順風順水就奪得天下的沒有幾個。他的前任老闆,給後漢隱帝劉承佑打工的郭威---後周太祖也算是一個,而且還是他的學習樣板。

    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三月二十一日,趙匡胤出生在洛陽夾馬營一箇中等軍官家庭。這時,威赫數百年的大唐帝國已經在世界上消失整整二十年了。歷史不情願地又跨進了54年換了八個姓14個皇帝的五代動亂年代。

    軍官家庭出身的趙匡胤,其父趙宏殷在後唐任飛捷指揮使,中級禁軍頭目。多年不得提拔。二十出頭的趙匡胤,不甘現狀,告別父母妻子要自己浪跡天涯。沿黃河走關隴 (陝西甘肅)尋找大唐起源,企盼風雲際會,走到原州潘原縣(甘肅平涼東),囊中羞澀,入了賭局,偏偏因為贏了,被當地市井無賴打的鼻青臉腫。只好南下復州(今湖北沔陽)投奔父親舊友王彥超,後又去找隨州刺史董宗本(也是父親舊友)。因受不了董宗本兒子董遵誨白眼欺凌,又開始漫遊到襄陽,投宿到一個寺廟。 這裡的老和尚成了他人生的一個拐點。給了一點盤纏,讓他朝北走,也許會交上好運。結果應驗。

    寺廟老和尚讓他北去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尋找的正是後來後周建國皇帝,太祖郭威。此時的樞密使郭威奉命去平叛三鎮(軍校趙思琯長安兵變,聯合鳳翔即古雍州節度使王景崇反叛,護國節度使李守貞也秘結遼朝,自稱秦王在潼關反叛)。在鄴都招兵買馬擴充軍力的郭威,收下了氣象不凡的趙匡胤。後漢隱帝被幾番兵變嚇破了膽,殺完了權臣楊芬,史宏肇,王章,刀鋒指向坐擁重兵的郭威。郭威被逼起兵,兵殺漢隱帝,軍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縣西南),將士譁變擁立郭威為帝。郭威回師汴京,受禪即皇帝位,是為後周太祖。

    趙匡胤在擁立郭威譁變中表現突出,深得賞識,被提升為西班行首,禁軍軍官。這次事變給趙匡胤留下深刻印象。也許他感到,改天換地談何容易,在他眼前將士撕裂黃旗裹在郭威身上,郭威他就做了皇帝。

    兩年後郭威又提拔他為滑州(河南滑縣)副指揮使,還沒上任,竟被皇子柴榮(養子)要到自己身邊。任命為開封府馬直軍使。因為趙匡胤在軍中的勇武和韜略,與他接觸較多的皇子柴榮更為了解。這一要,成了趙匡胤後來坐天下的關鍵一步棋。

    第二年郭威病逝,柴榮即位,是為周世宗。

    之後,在周世宗率兵抵禦北漢和契丹侵入的高平戰役中,趙匡胤臨危陷陣,側面進攻,讓另一將領張永德帥兵控制制高點箭射敵兵,扭轉戰局反敗為勝,周世宗又提拔他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控制了禁軍大部。

    周世宗在內部改革同時,也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在之後的全國統一戰爭中,趙匡胤屢立戰功,在他被任命為同州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的時候,就把在滁州結識的由滁州軍事判官改任渭州軍事判官的趙普,要到自己身邊,擔任節度推官,為湊齊班底打下了基礎。

    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親征契丹,途中有病回京。擔心自己的繼承人皇長子柴宗訓年僅七歲,駕馭不了權臣張永德(作為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張永德當時是殿前都檢點,與周世宗輩份平等)。於是解除了張永德的軍職,取而代之的是他認為忠實可靠的趙匡胤。就這樣,趙匡胤輕而易舉的把禁軍最高指揮權握在了自己手中。

    不久,周世宗病死,七歲的柴宗訓即位。這時的趙匡胤已從殿前都虞候做到都檢點,執掌軍政已經六年。早已把軍中將領籠絡到身邊,以盟誓結義的古老方式,與王守信,王審琦等人結為義社十兄弟。

    顯德七年(960年)元旦,鎮,定二州報告契丹會和北漢入侵,宰相王溥,範質倉促派趙匡胤統帥禁軍抵禦。大軍行至開封東北四十里的陳橋驛,天色已晚,宿營。

    這是一個不平常的夜晚,幾十年來擁兵自重朝代頻繁更替的歷史慣性和親信譁變的推崇,加上趙普,趙匡義幕後策劃,一件早已準備好了的黃袍包裹著槍桿子裡面生出來的政權,刻不容緩的要把代表他們利益的趙匡胤推上天子的寶座。此時的局面,已經不允許趙匡胤推辭。因為,擁立新君就是對舊君的大逆不道。歷史上幾乎兵不血刃的政變,所謂的北宋開國就這樣完成了。

    再看西漢大一統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正月,在楚漢戰爭劉邦取得重大勝利的形勢下,諸侯將相共同建議劉邦當皇帝。劉邦假意推辭說:“當皇帝要有大賢大德,我不敢當。”眾人又勸劉邦說:“你雖出身低微,但起兵誅暴秦,平四海,對有功的人都封為王侯。你如不當皇帝,就不能穩住大家,共同保住打下的天下。”劉邦做了再三推讓後,就表示同意說:“你們既認為我當皇帝對國家有利,我就接受尊號吧!”於是選定二月初三那一天,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北岸正式即皇帝位,國號為漢,定都洛陽,兩年後又遷都長安。

    劉邦取得勝利是諸多諸侯將相支援下取得的,在他被確立皇帝之後,大封功臣為諸侯王,這也是歷史的慣性使然,也是鬥爭策略的需要。正式這種分封,為他建國後,諸侯叛亂分裂埋下了種子。這就是西漢由大七統,大八統為大一統的困難所在。

    韓信原來是齊王,改封為楚王,建都下邳;彭越被封為梁王,建都定陶;韓王信仍為韓王,建都陽翟(後來遷都太原);吳芮原為衡山王,改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長沙);英布原為九江王,已改封為淮南王,建都於六;趙王張熬封地不變,建都襄(今河北邢臺西南);藏荼的燕王封地不變,建都薊;閩粵王無諸,南粵王趙佗,劉邦也承認了他們的地位。

    立國之初的各路諸侯多是被迫分封,擁兵割地,如不解決,秦朝統一六國之前的歷史將會重演。這不,劉邦剛剛當了皇帝,原來項羽分封的臨江王歡就舉兵反叛。劉邦派盧綰,劉賈圍攻數月才降。不久劉邦親封的燕王藏荼也舉兵反叛,並且攻取了代地。劉邦親自帶兵擊敗了藏荼,並立盧綰為燕王。沒想到就是這個盧綰,劉邦的同鄉,一直追隨左右的親信,也在後來的陳豨叛亂中暗中支援陳豨,最終投奔匈奴當了叛徒。

    對劉邦威脅最大的是楚王韓信,韓信原始項羽手下,與項羽的一些舊部有關係,由齊王改封楚王。劉邦稱帝后,韓信暗藏項羽的部將鍾離昧,劉邦要他交出,韓信不理不睬。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十二月,有人揭發韓信陰謀叛亂,劉邦採用陳平的“偽遊雲夢”,假裝到雲夢巡獵的辦法,通知各諸侯到陳縣(今河南淮陽)相會。韓信還是殺了鍾離昧,帶著鍾離昧的頭顱去見劉邦,想表明自己並無反叛之意。被劉邦逮捕。帶會洛陽,將為淮陰侯。在劉邦親征陳豨要他同去他裝病不去,還暗中派人告訴陳豨,“你在外邊起兵,我在京城協助你”。還與家臣密謀,假傳詔書,“赦諸官徒奴”,組織奴隸襲擊呂后和太子。不料他的陰謀被一個門客的弟弟告發,蕭何和呂后假稱劉邦征討陳豨獲勝,要文物官員前去慶賀,乘機逮捕了韓信,在呂后所住的長樂宮鍾室,韓信被秘密處死。

    陳豨曾帶500兵參加過劉邦進入關中的戰鬥,後因在平定燕王藏荼的叛亂中有功,被封為陽夏侯,他在任鉅鹿郡守時,一次請假回家路過趙國,隨從賓客有一千多輛車子,趙相周昌密報劉邦說他有疑點。陳豨害怕就暗中勾結投降了匈奴的韓王信及其部將王黃,丘曼臣。隨即起兵反對劉邦,自立為代王。劉邦親率大軍討伐,採用爭取大多數,集中打擊陳豨,王黃,丘曼臣等少數罪魁的正確策略。充分依靠燕趙當地的將領,連敗陳豨,活捉了王黃,丘曼臣。劉邦返回長安後又令周勃樊噲領兵追擊,在河北當城(今河北尉縣東)斬殺了陳豨,平定了叛亂。

    和陳豨聯合叛亂的韓王信是已故韓襄王的孫子,在劉邦還定三秦的鬥爭中,他平定韓地有功,被劉邦封為韓王。在山西北部守邊以防匈奴。這個韓王貪生怕死,與匈奴屢次求和。劉邦派人去責備他,他害怕了,就公開投降了匈奴。反過來攻打太原。劉邦又得率兵親征,斬其大將王喜,韓王信逃入匈奴。後來他又領匈奴入侵參合(今山西陽高東北),劉邦派柴武征討,在參合斬殺了韓王信。

    彭越是起義較早的將領,在楚漢鬥爭中曾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劉邦把他爭取過來擊敗項羽後,封他為梁王。劉邦征討陳豨時要他領兵參戰,他裝病,只派部將前往。劉邦派人責問,彭越的部將還勸彭越反叛。彭越猶疑不決。這時彭越的太僕向劉邦告發了他與部將謀反,劉邦派人逮住了彭越。審訊結果認為他謀反罪成立,就把他廢為庶人,發配去西蜀。彭越走到鄭(今陝西滑縣)時,正好碰到從長安去洛陽的呂后,呂后從他的自我表白中看出疑點,決定不能留下這個後患。並把他帶回洛陽,建議劉邦把他殺了。

    還有趙王張熬是劉邦的女婿,他的趙相貫高對劉邦的傲慢專橫不滿,計劃在劉邦路過趙國,夜宿柏人縣(今河北內丘縣東北)館舍時,刺殺劉邦。但那天劉邦未宿柏人縣,刺殺未遂。這一密謀後來被人告發了,劉邦下令逮捕了張熬貫高等人,貫高一口咬定刺殺事件與張熬無關,結果貫高自殺,張熬因呂后援救,被貶為宣平侯。

    英布也是起義較早的將領,在反秦鬥爭和楚漢相爭中,被劉邦爭取過來,屢立戰功,劉邦稱帝后被封為淮南王。當他看到與自己一同奮戰的將領彭越被殺,還被劉邦剁成肉醬,分賜諸侯時,已是心驚肉跳,十分恐懼。於是就密令部下集中兵馬待機反抗。事發後,劉邦決定帶病親征,兩軍在蘄縣(今安徽宿縣南)相遇,劉邦在陣前質問英布為什麼反叛?英布直接了當答道,“我也想當皇帝”。開戰英布敗逃,英布是長沙王吳臣的姐夫,劉邦讓吳臣把走投無路的英布騙到番陽(今江西波陽縣東)的茲鄉殺了。

    就這樣,48歲起兵,51歲當漢王,54歲坐皇帝(前202年),最後活到62歲(前195年)的劉邦,用了七年時間開國,又用了七年時間才基本完成了他的西漢大一統(異性諸侯王的消滅)。你說西漢大一統難不難。

    那麼,他難在哪裡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業諸侯,難也諸侯。沒有各路諸侯(包括前秦各國諸侯後裔和秦滅後投誠的將相)的支援,他做不成西漢開國皇帝。這西漢大一統的艱難過程,也是歷史的必然。這也可以說劉邦先拿空間換取各個擊破的時間。如果開國初期不分封諸侯,那各路諸侯投奔劉邦的希望破滅,隨即的混戰還不知道何時停止,西漢的建國還不知推遲到何時。

  • 7 # 我當作者那幾年

    本人認為,宋朝開國比較困難一些。

    為什麼?

    當然本人的一般,僅僅是本人的見解,不喜勿噴。

    為什麼這麼說?

    西漢時期劉邦佔據漢中,奪取關中。這就是幾乎奪去了秦朝原來的地盤,秦朝的老底子都留給劉邦了,然後劉邦帶著這群關中子弟走了一遍曾經秦始皇走過的路。

    跟著秦始皇的步伐再次統一天下。

    我相信,如果劉邦被分在趙地沒那個容易一統天下。因為趙是四戰之地,而且沒什麼底蘊。

    如果劉邦被分封在了燕地,那麼估摸著憑藉燕國的人民,這輩子都很難爬起來了。

    北宋呢?

    經過多年的戰亂,割據勢力都是比較頑強的,北宋這也算是屬於一個一個的橫推過去,最後才推平了天下的。

    而且北宋的頭上還有一把劍高高在上的懸著,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危險。

    隨時隨地有傾覆之憂。

    劉邦可不一樣,楚漢爭鼎的時候劉邦可是除了項羽之外隨便揍的那一種。

    要知道秦始皇統一天下僅僅是十五年啊,十五年前六國被滅。可以說六國被滅的時候,下一代還沒有成長起來呢。當時山東六國的殘破性不用多說了吧,

    劉邦為什麼能一次又一次的承受失敗?

    項羽卻只有一次失敗就徹底滅亡?

    因為劉邦長得帥?人格魅力高?人們都願意跟他混?

    張良就算是有千般能耐,也不可能平地裡變出花來!

    要是沒有肥沃的關中土地,堅韌的秦人,怎麼會有劉邦的一統天下?

    所以,我認為劉邦開國並不那麼難。

    北宋開國這是在漢人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情況下……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應該如何認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