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海世界

    1、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

    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2、烽火戲諸候: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3、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4、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動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注:宋濂,明初文學家)

    6、晏殊誠實守信

    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裡閉門讀書。後來皇帝瞭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的故事說明,

    一個人為人的誠實,表裡如一,不弄虛作假,

    對於取得別人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啊!

    7、狼來了:這個大家都知道

  • 2 # 文傑爸爸洪軍

    邯鄲學步,最後別人的步法沒學到連自己的原來走路的樣子都忘了,正是學不像,自己忘,沒心沒肺瞎闖蕩,到頭來,人人皆知書典上。

  • 3 # 使用者龍馭天下

    臥薪嚐膽

    這個典故首先要回顧公元前494年越吳兩國因國土相爭而發生戰爭,最後吳國大敗越國,並侵入越國腹地。越王勾踐能屈能伸,委屈向吳國投降求和;為求信任甘願攜妻帶子去吳國俯首為奴。雖然吳國能臣伍子胥,奉勸吳王要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但吳王並未採納,同意與越王講和。越王勾踐以一國之君的尊貴,去吳國做人質當牛作馬。終於在歷經十幾年的艱辛磨難後,越王勾踐被送回越國。

    臥薪嚐膽的故事這才真正開始。越王歸國後,從此苦心經營,立志報仇雪恨,為磨練意志,他把苦膽懸在室內,飯前先嚐苦膽;晚上睡覺身墊木材,告誡自己居安思危、不忘恥辱,有朝一日報仇雪恨。為提高國力,他和百姓同耕同作、同甘共苦、奮發圖強,使越國民心凝聚國力大增。經過長期的準備,在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大舉興兵進攻吳國,逼迫吳國求和;後又在公元473年舉兵伐吳,以吳王夫差自盡而告戰爭結束。自此越王勾踐稱霸一方。

    從臥薪嚐膽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在人生身處逆境的時候,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要懂得一時的失敗不等於永遠的失敗,要學會忍辱負重、堅持下去,發憤圖強,最終會苦盡甘來,才會取得成功。

  • 4 # 妙物玄境

    我最喜歡的歷史典故: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鍾子期這一段佳話,之所以能廣為流傳至今,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鍾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絃絕音,作為對亡友的紀念,也為自己的才華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欣賞和認可而表現出苦悶和無奈。伯牙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

    當唯一的知音已經不在人世了,那麼彈琴還能給誰聽呢?伯牙的悲傷之情誰能體會?岳飛在《小重山》一詞中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這個知音相求、同心相依的千古佳話流傳至今。

    高山流水,知音難遇,茫茫人海中,能有幾人可以讓自己安心坦然,隨時打擾,隨時暢所欲言?

  • 5 # 媛欣520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歷史典故多如牛毛, 數不勝數,有歷史上的真人真事,還是古代人講的寓言、故事、神話傳說……等等。這些“典故”中,我最喜歡的是《臥薪嚐膽》這一勵志典故。

    故事大意是:戰國時,吳王夫差伐越,越王勾踐敗,淪為吳國俘虜。為吳牽馬打雜,受盡各種屈辱,後嘗吳王糞以診病情,使得吳王高興,勾踐遂得赦歸越。歸國後,句踐下決心洗刷恥辱、振興越國。他晚上睡在柴草上,在床前掛了一個苦膽,每天睡覺前都要舔一舔。十年後越王句踐終於率兵打敗了吳國,成為新一代的霸主。

    勾踐的可貴之處在於知恥而後勇,作為曾經的王:能嘗糞問疾,臥薪嚐膽二十年;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辱;能受常人所不能受之苦,實在讓人刮目相看。他苦心勵志,發憤強國,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勾踐——曾經的亡國之君,國雖亡,但心沒死。可貴的是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重新審視自己,反省自身,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品嚐苦膽的過程中,他認識到了自己的政治弊端,反省自己治國之法的正誤。終於,他成功地逆轉了局勢,讓曾經的勝利者國破家亡,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重振河山。

    《臥薪嚐膽》被喻為成功逆轉的經典,勾踐的忍辱負重之精神應更具啟發意義!

  • 6 # 笑看東籬

    “風聲鶴唳”與“草木皆兵”,是歷久不蓑的典故。

    “風聲鶴唳”與“草木皆兵”的故事,同時產生於“淝水之戰”,是典故中的孿生姊妹。

    383年,氐族政權前秦王苻堅徵集了八十多萬兵力,準備一下子滅掉東晉王朝。前秦的先頭隊伍與東晉八萬人,隔著淝水對峙,交戰一觸即發。

    東晉將領要求前秦軍隊向後退一段距離,以便東晉軍隊渡河後交戰。苻堅憑藉自己的強大優勢,準備在晉軍渡河時,一舉予以打擊滅掉,各有“心中算計”,於是同意了後退。

    前秦軍隊中,漢族人將士居多,他們不願意為“氐族”的前秦賣命。到頭來,一退就潰不成軍,四處亂逃。晉軍趁機發起進攻,大敗前秦。

    這段簡述的故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開始不久,苻堅望見晉軍陣容嚴整,文絲不動,又把遠處八公山上的蒿草樹木,誤認為是晉軍,不由得疑慮叢生,心虛膽怯。秦軍潰敗後逃的路上,聽到沿途的呼呼風聲,陣陣傳來的“鶴”叫聲,以為是秦軍追殺過來,就更加膽顫心驚,拼命狂逃,越快越能保命是也……

    “風聲鶴唳”與“草木皆兵”,既是歷史故事,又演義成了“成語”。它們可以八個字聯合使用,也可以四個字的獨立運用。它們的含義就是:形容驚慌疑俱!

  • 7 # 大豐205065954

    最喜歡的歷史典故有很多。

    但是對“東施效顰"情有獨鍾。

    人們往往對東施的效仿西施捧心嗤之一鼻,無褒多貶。

    但在我看來,我們大家都應感謝東施姑娘,她的效仿讓文人創造了"東施效顰”這一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更讓後人借用這一成語在創作中使作品生輝。讓我們為兒孫輩講故事多了這則流芳千古的寓言故事。

  • 8 # 巴爾魯克種羊

    最喜歡的是徐福東渡。。

    徐福東渡,在2000多年前是空前的壯舉。但由於徐福第二次揚帆東渡一去不歸,致使這個航海事件帶有神秘色彩。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這位一心想傳位萬世的皇帝在“南登琅邪”、“留三月”的海上巡遊時,接到了齊人徐福等方士的上書,說海中有“三神山”,於是,秦始皇便“發童男女數千,入海求仙道”。秦始皇派出了一支多達三千人的龐大船隊,去探求“三神山”。

    徐福首次渡海的出發地,是在山東半島南端的琅邪。琅邪是當時的一個古港,早在春秋時,這一帶的Nautilus們就從這裡出海,航達北韓半島,而後順半島沿岸航行,經過對馬島到達日本九洲。

    徐福第二次出海的始發港,由於尚沒有找到史書詳細記載而說法不一。徐福村人(贛榆)傳說是農曆的十月十九日,從他的家鄉贛榆下海。另一個說法是在山東嶗山。還有一種說法是,徐福第二次出海走的仍是第一次的航線,也是在琅邪。這是根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而得知的。因為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稱,徐福第二次航海時,詐稱仙人索取“百工之事”,遂“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如據此推斷,徐福有可能走的仍是上次的舊航路。不僅如此,而且也由此我們得知徐福二渡日本,帶去了古代中國的“百工之事”,如漢字、中草藥和水稻種植等許多文化和科學技術。

    徐福東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彌生文化”的誕生。那時,日本還沒有文字,也沒有農耕。徐福給日本帶去了文字、農耕和醫藥技術。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農神”和“醫神”。這是隨著考古及兩華人民之間的交往逐步被發現和發掘的。近年來,在日本福岡縣板付的考古遺址中,又發現了碳化米粒遺存,經碳十四測定,與在北韓半島釜山金海地區發現的碳化米為同一型別。說明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日本人民開始了農業生產,尤其是水稻種植。在同一時期,日本也開始使用青銅器和鐵製生產工具以及絲織品等,而且開始有了文字。所有這些,都與此前的日本繩紋文化沒有任何傳承關係。日本學界、考古界公認:彌生文化源於中國北方沿海文化。這也是日本文字為什麼和漢字相似的緣由。

    彌生文化起源於日本繩紋文化之後,由於最先是在日本東京彌生町發現出土而定名。它起自公元前二百多年,至公元三百多年之間,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末年及秦漢時期。在彌生文化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銅劍、銅鐸、銅鐸等。銅鐸以中央日本為多,銅劍、銅鐸則大多在九州。日本學界認為,加工這些器物的原料和技術來自中國。日本學者八木奘三郎說,中國山東省有類似銅劍、銅鐸的器物出現;梅原末治等學者說,“銅鐸之見於日本,無疑意味著中國秦漢人的東渡”。此外,在彌生町遺址中,還出土了中國古鉞、古鏡和秦式匕首和漢字等。日本人喜歡葫蘆都與中國入海的方士有關。

    說明日本的文明是我們傳過去的,哈哈。

  • 9 # 石徑斜

    我最喜歡的歷史典故是《圯上敬履》,《圯上敬履》的故事來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留侯世家》。圯上敬履原名《圯橋三進履》,講的是漢初三傑的張良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原文如下: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從容步遊於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故事的大體意思是說張良年輕時出門散步,走到石橋上,在橋上遇到一個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脫落掉到橋下,吩咐張良給他撿起來並幫他穿上,張良恭敬地照老人的話做了。老人看張良可教,又約張良夜間在橋上見面,前倆次老人都閒張良來晚了,第三次張良半夜就來等老人,老人授予張良《太公兵法》,傳說是當年姜太公留下的兵書!回去以後,張良反覆誦讀,認真體會,增長了不少的才智。後來張良在輔佐漢高祖劉邦開創帝國,立下汗馬功勞。連高祖都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圯上敬履》寥寥二百餘字,卻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張良和老者兩個人物形象。它告訴我們:人應該心懷善良,無論何時何地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謙虛禮貌待人。有時候刻意刁難其實是一種考驗,經歷過一些磨礪反而能讓你變得更好,所以要不怕磨難,積極進取,才能成人傑。

  • 10 # 袁衛宇

    最喜歡的歷史典故,當屬金城泣柳。

    東晉大司馬桓溫早年在琅琊郡擔任琅琊內史時,曾經在琅琊郡治所金城種下了一株柳樹。二十多年後,桓溫率領大軍北伐時,路過金城,看到了他年輕時手植的那棵小柳樹,如今已經長得非常粗壯,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合抱。桓溫感慨萬千,說道“樹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桓溫言罷,折下一根柳枝,忍不住老淚縱橫。

    溫自江陵北伐,行經金城,見少為琅邪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晉書·桓溫傳》

    是啊。樹木尚且經不住歲月的流逝,更何況人呢。那時的桓溫,早已是能行廢立之事的權臣。他早已不再是那個英姿煥發的少年郎,他蒼老了許多,兩鬢斑白,臉上寫滿了滄桑。

    桓溫年輕時,因為手刃仇敵,為父報仇,一戰成名,得到了不少人的賞識,後來還娶了南康公主為妻,隨後又赴金城任琅琊內史,從此走上仕途。

    後來在侍中何充的推薦下,桓溫出任荊州刺史、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也由此掌控了東晉長江上游的地盤,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桓溫在荊州刺史的任上,曾出兵消滅了盤踞在巴蜀地區的成漢政權,名聲大震,桓溫被朝廷封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賀郡公。桓溫此後掌握了東晉八個州,部眾甚多,而且不聽朝廷節制之舉,朝廷深感憂慮為了牽制桓溫,朝廷啟用殷浩抗衡桓溫。不過桓溫也沒有什麼挑釁行為,所以雙方相安無事。

    時知朝廷杖殷浩等以抗己,溫甚忿之,然素知浩,弗之憚也。以國無他釁,遂得相持彌年,雖有君臣之跡,亦相羈縻而已,八州士眾資調,殆不為國家用。-《晉書·桓溫傳》

    殷浩一介文人,根本不是打仗的料,朝廷放著桓溫不用,卻讓殷浩掛帥北伐,結果屢戰屢敗,一敗塗地。桓溫趁機彈劾殷浩,要求革除殷浩的一切職務。朝廷只得照辦,桓溫因此入主中樞,掌控了軍政大權。

    桓溫執政後,曾三次北伐,除第二次取得一些戰果外,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慘敗。金城泣柳這件事就發生在桓溫第三次北伐期間。不幸的是,桓溫第三次北伐時遭遇慘敗,損失慘重,桓溫的威望也跌到了谷底。

    桓溫很早就有篡位之心,這次慘敗讓桓溫非常不安。於是在謀士郗超的建議之下,他廢掉當時的皇帝司馬奕,另立司馬昱為皇帝,就是想樹立威望。桓溫立司馬昱為帝,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希望司馬昱能有自知之明,禪位於自己。

    司馬昱當然明瞭,他只當了十個月皇帝,鬱鬱而終。臨終前留下遺詔讓桓溫效仿周公攝政,不過這道遺詔被侍中王坦之當眾撕毀,要求改桓溫攝政為輔政。在王坦之的據理力爭之下,司馬昱同意了王坦之的要求,隨即駕崩。後來群臣擁立太子繼位,同時朝廷召桓溫輔政。

    桓溫覺得,就算不能當皇帝,也應該當個攝政王。區區一個輔政大臣,當然不能滿足桓溫,他失望至極,堅持留在姑孰,斷然拒絕入朝輔政。

    桓溫在駐地姑孰待了大半年,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再不稱帝就沒機會了,於是他突然率軍進入建康。建康的文武百官見到桓溫,無不大駭。桓溫又命謝安和王坦之,過來拜見自己。王坦之見了桓溫,心生恐懼,開不了口,戰戰兢兢,連記事用的手板都拿倒了。而謝安則鎮定自若,侃侃而談。謝安在桓溫面前,極力維護東晉皇權。憑藉著高超的口才和陳郡謝氏的巨大影響力,謝安鎮住了桓溫,迫使桓溫放棄了篡奪晉室的計劃。

    既見溫,坦之流汗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坐定,謂溫曰:“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邪?”溫笑曰:“正自不能不爾耳。”遂笑語移日。坦之與安初齊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晉書·謝安傳》

    桓溫萬般無奈,只好退回姑孰。沒多久,桓溫得了重病,他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他終究還是不死心,心心念唸的都是皇位。桓溫多次給朝廷上表,請求朝廷給他加九錫。都被謝安以文書不合規、退回重寫為由給攔了下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好多次,桓溫終於撐不住,死了。

    當桓溫病入膏肓,行將就木時會不會想起,自己在金城的年少時光?會不會想起他在金城種的那棵柳樹?我覺得應該會吧。

    回望回溫這一生,既有風流倜儻,也有金戈鐵馬,還有殺人如麻,更有野心勃勃。我眼中的桓溫,依舊是那個站在金城的河邊,栽種楊柳的翩翩少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服務雄安,白溝應如何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