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張邦昌和石敬瑭沒法比。

    首先,張邦昌其實就是個傀儡,是金軍滅亡北宋後扶植的一個代言人,張邦昌這屬於趕鴨子上架。他一個文弱之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其次,張邦昌此人是忠於大宋的,北宋滅亡後,金人打算扶植張邦昌當皇帝,建立楚政權。張邦昌死活不同意,先是閉門謝客,絕食四日,後又打算自殺。金人惱怒,揚言張邦昌不登基,就屠光汴梁城。張邦昌無奈之下,在自己的名節和百姓之中選擇了百姓。

    張邦昌登基後後,堅決不允許群臣向自己跪拜。把辦公地點由紫辰殿改為文德殿,且坐西朝東。與眾臣談話時,堅決不稱朕。時時處處暗示自己是宋臣而不是楚帝。後來金軍退走,張邦昌先是遙拜徽欽二帝。隨後立即讓位於康王趙構。張邦昌知道自己如果讓位,必死無疑。但是他還是這麼做了。

    反觀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一事從頭到尾都是石敬瑭一手促成的。為了當皇帝,不惜出賣國家。

    總而言之,張邦昌可憐,石敬瑭可恨!二者完全沒有可比之處,倒是劉豫此人,能和石敬瑭一較高下

  • 2 # 澹奕

    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偽楚傀儡與宋朝叛臣張邦昌,這兩個人自然都非善類,但是如果說硬要相提並論,自然還是石敬瑭更加可恥,而張邦昌並不能說多壞多可恥,反而他不過可憐,甚至帶著點“可敬”。

    首先說的是石敬瑭,很多人說他的“漢奸”,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並且沒骨氣的對契丹人稱臣,但是,石敬瑭是沙陀人,說他是漢奸又從何說起呢?史書記載,石敬瑭少年時沉默寡言喜歡兵法,並且精通騎射,也算是個當世英才。所以也得到了李存勖的重用的讚美。所以說,石敬瑭也是有真才能的。

    但一個人的好壞畢竟與才能沒太大關係。石敬瑭之所以被後世所不齒,主要還是因為讓出燕雲十六州的“事蹟”。然而,石敬瑭之所以這麼做,還是因為李從珂對他趕盡殺絕。石敬瑭在河東辛苦經營多年,卻被李從珂猜忌,最終兵臨城下,眼看著自己就要被滅了,石敬瑭迫不得已讓出燕雲十六州,並且以“兒國”自稱。

    張邦昌,在歷史上是出名的“叛逆”,但事實呢?張邦昌在宋朝是出了名的“主和派”,尤其是著名的靖康之變後,他仍舊主張議和。然而,這並不能說他的品格有問題,只能說他性格軟弱。

    張邦昌被欽宗派去與女真人談判後,欽宗卻讓人偷襲女真人,很明顯,欽宗根本就沒想留著張邦昌,而是想讓他做炮灰。最終,靖康之變,徽宗欽宗被俘虜,北宋滅亡。

    當時女真人為了在漢地獲得更多的財富,就建立了所謂的“楚”政權,強迫張邦昌做皇帝。但張邦昌死活不願意,裝病甚至用自殺威脅,最終卻被金國用“屠城”逼迫其登基。

    張邦昌被迫稱帝以後,仍舊恪守宋朝臣子的禮儀,嚴禁其他人用“陛下”來稱呼自己,女真人帶著徽宗、欽宗北返的時候,張邦昌一身素衣傷心欲絕。女真人剛走,他立刻宣佈“還政”。

    後世對於石敬瑭,是真的覺得他無恥。而對於張邦昌,主要還是宋朝主戰派大臣對於主和派出身同時還做過敵人傀儡的張邦昌的一種攻擊。

  • 3 # 歷史哨聲

    什麼是好?什麼是懷?標準在哪裡呢?

    是以當時人們的價值觀為標準,還是以今天的價值觀作為標準呢?在沒有確定標準之前,很難做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判斷。

    以石敬瑭為例,在生死存亡之際,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代價要求契丹幫助自己。他的目的是為了生存,並沒有想到後唐就滅在他的手裡。石敬瑭最初的目的只是自保。

    以張邦昌為例。他是為了避免汴梁被金兵屠城而答允即位建國。在金人離開後,張邦昌讓位給趙構,這才是趙構得以安穩即位的基礎性因素。

    如果張邦昌如劉豫一樣,發動戰爭攻打趙構,趙構能夠建立南宋呢?客觀的來講,趙構想要建立南宋非常艱難。北有張邦昌的割據,南有農民軍騷擾,趙構很難有時間和空間去鞏固和團結人心。這也是當年宋徽宗非常擔心的事情。

    在跟隨宋徽宗北上的曹勳所寫的《北狩見聞錄》記載著:

    “徽廟過河數日,宣諭曰:“我夢四日並出,此中原爭立之眾。不知中原之民,尚肯推戴康王否?””

    宋徽宗又人傳遞訊息給趙構,要求趙構立即順應人情即位,即便擁護的人不多,也要像漢光武帝劉秀一樣起兵奪位:

    “徽廟又令奏上雲:“恐吾宗之德未泯,士眾推戴時,宜速應天順民,保守取自家宗廟。若不協順,記得光武未立事否?””

    表面一看,似乎石敬瑭割讓燕雲之地、張邦昌建楚,都是叛國行為,但不同的審判標準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從當時的情況來說,石敬瑭割讓燕雲之地,不過是放空炮,因為石敬瑭並沒有控制燕雲之地,所謂的割讓,不過是開張空頭支票,契丹想要,還得和後唐爭奪。後唐的迅速潰敗,可不在石敬瑭的預計之內,也不能算做石敬瑭的責任;

    張邦昌順應金國壓力,建楚後,又還位給趙構,保障了南宋政權建立的平穩性和正當性。張邦昌非但不是漢奸,還是功臣。

    但從後世的危害而言,石敬瑭割讓燕雲之地,讓中國北方的大門大開,遊牧民族可以輕鬆進入中國北方。但後世中原政權無力奪回燕雲之地,是它們自己實力不足的原因,和石敬瑭無關。後周柴榮、北宋無力擊敗契丹奪回燕雲之地,能把責任推給石敬瑭?

    自己打不過別人,而把責任推給古人,這是負責任和客觀的態度嗎?

  • 4 # 好史不死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好壞,在政治家的字典裡更沒有好壞,更關鍵的是這兩位更是有點風馬牛不相及。而題主非要問出個好歹來的話,那我認為石敬瑭更壞!

    石敬瑭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為了實現自己當皇帝的夢想,硬生生的給自己親爹戴了頂“綠帽子”,認了大遼國的皇帝為“父皇帝”,更是發揮“孝敬長輩”的優良傳統,把北方重要的防線“幽雲十六州”孝敬出去,導致中原無險可守,北方遊牧民族隨時可以南下“打秋風”,這也是導致後來的大宋,由於沒有幽雲十六州作為緩衝地帶,中原腹地讓遼、金來去自如,吃盡苦頭,最終亡國。所以說在我們老百姓心目中,他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為了一己私慾出賣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十足的民族罪人,是人人得而誅之的那種。

    而張邦昌從根本上講壞到沒壞到哪去,要不是“徽欽二聖”太過無能,自家的江山被金人整得個支零破碎,倆人也做了俘虜。張邦昌也就想安安穩穩做個大宋的官,畢竟大宋朝雖然戰鬥力不行,但有錢。當官的日子過得很滋潤,市井生活還豐富多彩,瓦欄勾舍還挺讓人流連忘返的。可命運就愛跟人開玩笑,他也想不通金人為什麼非得讓他當“大楚”皇帝,這那是皇位,這就是一個活靶子,這就是所有宋人咬牙切齒、做夢都想掐死的目標。他也深知這一點,因而成了一個最怕別人知道自己是皇帝的皇帝。這不,金人一退兵,他背後沒了支援,就自覺退位,把皇位物歸原主。可退了位的皇帝哪有善終的,何況還是百姓心目中為虎作倀,甘當金人爪牙的偽皇帝,最終被清算。

  • 5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我想是沒有爭議的,一定是石敬瑭,中國歷史上再難找出一個比他還無恥、還混賬的人了。而張邦昌的形象之所以在民間那麼醜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說岳全傳》的醜化。

    石敬瑭幹了什麼呢?認耶律德光做爹。當然這個和別人沒有關係,因為認誰當爹是他自己的自由,不就是耶律德光小他十歲嘛。但是為了做一個孝子,把漢人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人,這就非常的無恥了。

    這是漢人的地界,不是你一個沙陀人的。你想孝敬你契丹爸爸,你拿你們沙陀人的東西怎麼玩我們都不反對,但是你拿別人家的東西給你自己做人情,這個算怎麼回事?

    而相比之下,張邦昌就可憐的多了,你根本都不能說他賣國。甚至可以說,他是把國家的利益放在了自己的榮辱之上的。

    靖康之恥後,金人要扶持一個傀儡皇帝,找來找去找到了張邦昌。張邦昌死活不幹,金人微微一笑:要麼你做皇帝,要麼我屠城,你自己選。

    為了已經殘破不堪的汴京不再承受更多的傷痛,張邦昌只能選擇當這個皇帝。在他當偽帝的三十三天裡,他連正殿都不敢進,只敢在中樞裡面辦事。最重要的是,當金人表示要留一支部隊駐守的時候,張邦昌拼盡全力將他們請走了。這客觀上為後來宗澤乃至岳飛等人創造了機會。這樣的人,壞嗎?

    最後再說一句,無論是石敬瑭和張邦昌都不是漢奸,只不過原因不一樣。張邦昌為什麼不是漢奸,我說得很清楚了;石敬瑭不是漢奸,因為他不是漢人。

  • 6 # 桃花一簇開無主

    首先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對於這些皇帝,不管是兒皇帝還是偽皇帝,到底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從皇帝的職業性質來看,國泰民安應該是好,或者是好之一吧。

    石敬瑭原來是後唐的河東太守,鎮守山西一帶,還是李存勖的女婿,手握重兵,位高權重,後來和李嗣源爭奪皇位,這位居然相出了一個奇葩的方法,向遼國稱臣,還稱子,同時割讓幽雲十六州。這種做法,比慈禧還慈禧。

    但透過這個手段,石敬瑭打敗了後唐,佔領了北方地區,也如願當了皇帝,實現了他個人的夢想。但是,造成的對中原的影響巨大,幽雲十六州成為了後來宋朝一直的心腹大患。從某種意義上說,宋邊防極弱和這戰略要地的流失關係巨大。

    張幫昌這個偽皇帝實實在在是"偽",他完全是金的一個工具,或者說是金統治中原的一個政治權力機構。這一點,和石敬瑭截然不同,石敬瑭還算是一個"真皇帝"。張的偽政權存在時間僅僅一兩個月。金兵退去後。他就完蛋了。

    但是,這麼一位偽皇帝后來見了趙構,痛哭流涕,居然得到了趙構的原諒,位列三公。後來還當了趙構的主和大臣。說到這,我不禁要問?到底是張這個偽皇帝壞,還是趙構這個真皇帝壞??

  • 7 # 知未是也

    張邦昌在金國圍攻北宋京都汴梁時,作為北宋宰相,主張割地言和,希望北宋對金國稱臣,後金國攻下汴京後,張邦昌被金國立為"偽楚"皇帝,後金國返回北國後,還政於高宗趙高,被主戰派彈劾遭貶,後因與徽宗李夫人有染,被趙構處斬。張邦身為北宋末期宰相,主張言和,向金國稱臣,賣主求榮,罪在不赦,但其罪孽比起"兒皇帝"石敬塘來,相對要遜色的多,還不屬最壞。

    石敬塘,後晉高祖,892年生,死於942年。這個人年青時因驍勇善戰,被後唐皇帝李嗣源欣賞重用,後因治理地方有方,成為後唐政治中心重要人物,正因為石敬瑭足智多謀,受到了後唐新皇帝李從珂的猜忌,他為了控制石敬瑭,將其從河東調回洛陽,並把妹子嫁給石敬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石為了逃脫虎口,第一用美男計拉攏、討好帝妹,讓其感激不盡,帝妹不但放棄了對石的監視,還在太后面前求情,希望放石敬瑭回河東養病。第二,石敬塘經常揹著帝妹吃瀉藥,整個人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完全一幅病重的樣子,讓李從珂從而對他放鬆了警惕,在皇太后的勸請下,答應了石敬瑭回河東治病的請求。回到老巢(石敬瑭是河東節度使),不幾日石敬塘身體恢復如初,又露出了本來的真面目。

    這之前石敬塘談不上什麼壞,經歷此事後,他完全變了一個人,把智謀心思全部用到了學壞上,暗地裡與契丹人勾結,答應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還答應每年給契丹布帛三十萬,以此為條件借契丹兵馬滅了後唐,自稱皇帝,改國號晉,建都汴梁,史稱後晉和後晉高祖。

    石敬塘建立的後晉,完全依靠出賣漢人利益和依賴遼國契丹人的勢力,他對契丹人感激不盡,除了割讓燕雲十六州和每年孝敬布帛三十萬匹外,作為皇帝,他不但對遼國稱臣,還把遼國皇帝稱作父皇(儘管遼太宗耶律德光比他小十多歲),並自稱"兒皇帝",卑躬屈膝,不知羞恥,喪權辱國已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石敬塘之所以比張邦昌還壞,在於他對漢人凶神惡煞,毫不留情,把契丹人當作先人來孝敬,更嚴重的是,他割讓燕雲十六州,使中原腹地失去天然屏障,直接暴露在北方民族眼皮子底下,讓中原王朝長期受到來自北方民族的軍事威脅和直接入侵,把燕雲廣大漢人長期置於北方少數民族鐵蹄威脅之下,直至四百年後才得以收回。還在於他開漢人依靠外族打江山的先河,在他之後屢屢發生極少數漢賊逆子勾結外族出賣漢人利益的事情,張邦昌就是其中的代表。謝謝!

  • 8 # 桃花石雜談

    謝悟空邀請!石敬瑭的張邦昌誰比較壞,這個問題其實得再具體一點,因為說政治人物的好壞其實沒多大意義,說他們這倆人誰給中原王朝造成的損失更大恐怕更有意義一些。毫無疑問是石敬瑭

    而要說這二位傀儡皇帝誰給中原王朝造成的損失更大,那毫無疑問是石敬瑭了。石敬瑭最大的罪過就是把中原王朝的故地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而這個舉動,其實不光是對後來的宋朝有影響,而且影響到了中國後來一千年的歷史程序。

    幽雲十六州

    把幽雲十六州說的這麼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兩個方面。第一是幽雲十六州是長城所在地。而在近代以前,長城在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縱觀中國歷史,中原王朝能夠成功抵禦除了軍事實力超強的漢唐兩朝和本身由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清兩朝之外,中原王朝能夠成功抵禦遊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戰國、秦朝和明朝,其實都是依託幽雲十六州的地勢天險和長城的防禦作用。

    長城基本上就是沿著幽雲十六州建立的

    長城依託山勢,可以使中原王朝在大部分割槽域只留少數哨兵駐守即可,而把重兵集中在少數幾個遊牧民族騎兵大部隊可以進攻的關隘,再結合鋒火臺的資訊傳遞系統,可以形成一個非常高效的防禦體系,所以能夠有效防禦北方遊牧的南侵。

    但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之後,長城的天險不再,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在華北平原長驅直入,直搗中原腹地,這也直接造成了原來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長期的軍事弱勢。

    另外,幽雲十六州還是中原王朝僅有的可以大規模飼養戰馬的地區。幽魂十六州丟失之後,騎兵成了宋朝的稀缺兵種,這對於已經推動了長城天險的宋朝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因為華北平原一片坦途,本身就是騎兵對步兵作戰優勢最大的地區,宋朝再缺少騎兵,基本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無法抵抗。這也是我們後來看到靖康之變之前,金軍只要一入侵就兵臨汴梁,沿途宋軍基本望風而靡的重要原因。

    幫助遊牧民族建立起千年軍事優勢

    另外一點沒有這麼直接,但其實影響更為深遠。就是幽雲十六州的北境,其實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生活區域的分界線。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之後,讓契丹有了在農耕地區的一個根據地,使契丹可以依託農耕地區,建立起定居的政權。從之前的遊牧部落迅速進入了封建社會,建立起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之前的北方遊牧民族,其實一直都沒能建立起真正的國家政權,因為國家這種形態,和遊牧民族固有的流動式生活方式其實是有衝突的。

    但憑藉幽雲十六州這片高度成熟的農耕地區,契丹卻卻實現了遊牧民族的蛻變,成為第一個成功建立起真正國家政權同時還保持了其騎兵戰鬥力的遊牧民族,為後世的女真和蒙古提供了樣板,為後世將近一千年北方遊牧狩獵民族對農耕民族的軍事優勢奠定了基礎。而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所以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石敬瑭的這個舉動,可以說是遺禍千年。

    張邦昌其實就是個小丑,有他沒他一個樣

    而張邦昌其實沒有起到什麼實際作用,完全是個任憑金軍擺佈的傀儡,他自己不去當偽楚皇帝金軍也會很容易找到李邦昌或者劉邦昌,所以只是個招罵的角色,其實有他沒他對後世的歷史都沒什麼影響。

  • 9 # 夜月下鳴蟬

    兒皇帝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六州,而宋朝叛臣張邦昌登基稱帝,與後金苟合,使得宋朝北部淪喪。這兩個人都算得上是歷史的罪人。可是要細細說來,這兩個人都有不得已之處。我不是為這兩個人洗白,也沒有這必要,只是講下為什麼這兩個人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首先,石敬瑭為了儲存實力,給契丹許下了空頭支票,也就是燕雲十六州,彼時燕雲十六州並不都在石敬瑭的控制之下,但是畢竟給了契丹一個藉口。石敬瑭的這種行為和吳三桂差不多,甚至猶有過之,畢竟還做了別人的兒子。彼時石敬瑭在後唐李從珂的壓力之下,就像溺水了的人,而契丹就是石敬瑭求活的唯一一根稻草,只能說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雖然如此,但不值得同情。因為他一定沒有想到,此次割讓燕雲十六州居然在四百年後才被收回。

    再說說張邦昌,張邦昌在金人大兵壓境之下仍然想著求和,可以說這個人典型的腦子有病,對外膽小怕事到了極點,歷史證明,高官膽小怕事確實是亡國之兆,因為再多勇敢的人也擋不住竊居高位的膝蓋的彎曲。與金人求和了,金人以屠城逼他稱帝,答應了。雖然後來把政權還給了宋高宗趙構,可是失去的北方再也回不來了。很多時候,看起來可怕的敵人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可怕,更多的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敵人,那才可怕。

    總的說來,石敬瑭更壞,因為他可以說間接影響了整個宋朝,甚至整個中國歷史。後來的張邦昌也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石敬瑭的拖累。如果燕雲十六州還在,宋朝也不至於缺馬,軍事實力也不會大打折扣,導致只有守城之力,而無唐朝一樣出征塞外的能力。

  • 10 # 歷史的天空history

    韓寒的《後會無期》中有句話說的挺不錯“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石敬瑭原本是後唐的大將,後來反叛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並向其許諾: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以此為條件換區了契丹對他的支援,建立了後晉。

    由此對後世也產生的重要的影響。幽雲十六州是長城所在地,而自古以來,長城都是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時的重要屏障。長城依託山勢,可以使中原王朝在燕雲地區只留少數哨兵駐守即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使後漢、後周已經宋朝始終暴露在契丹的兵鋒之下,制衡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防守。

    而契丹得到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就不再是單純的一個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大大增強。

    所以說,石敬瑭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

    而張邦昌,雖然被金國強立為“偽楚”皇帝,但僅僅歷時一月就退位。

    張邦昌原本是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金兵圍開封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但被金人扣留作為人質。

    靖康之難後,被金國強立為“偽楚”皇帝,歷時一月。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個傀儡,大事小事完全受制於女真人。

    無論對於當時還是後世都沒什麼影響。

    所以綜合評價,還是石敬瑭對後世的影響最惡劣,做的壞事更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史湘雲醉臥芍藥裀,說明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