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步世界歷史
-
2 # 見史簡談
中世紀教皇權利確實很大,但是教權和王權的劃分還是很明顯的。
先說宗教好比如宗教戰爭就是宗教戰爭,你只能在領土上建教堂,開辦異端裁判所,建立宗教文化體系什麼的,但是你絕對不能開國立派,這土地還是屬於中世紀的歐洲公國。教廷只能在思想上去影響百姓。
這點從中世紀那麼多的公國就能看出來,教廷並沒有直接干預到各個公國之間的領土爭奪上面,十字軍東征所爭奪的其實也僅僅只是宗教傳播範圍的爭端。跟領地沒什麼關係。
從這上面看,歐洲的思想其實是大一統了,畢竟當時歐洲幾乎從上到下都信奉羅馬教廷,剩下的不信的,也都被打擊成了異端,是異教徒,抓到就會被審判處死的。
而土地上沒有大一統,那就是王權的原因了。中世紀的歐洲奉行的政治體系是一種“我的附庸的附庸,不再是我的附庸”之類的體系。
咱們就拿歐洲的皇室金字塔體系來舉例,國王的附庸是貴族,貴族的附庸是騎士,但是騎士卻不用聽從國王的命令,只用聽貴族的命令就可以了,而國王也只用管理貴族,其他就不用管了。
這與中國封建時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央集權觀念”在某種程度上有著背道而馳的意思。
也就意味著當這個體系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王每下達一個命令,可能就會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來層層下達下去,才能最終去實行,實行進展國王也幾乎沒辦法第一時間掌握。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這樣一個從根本上就權力分散的政治體系,又如何能大一統!筆者莫名的感覺王權統治還不如教廷的思想控制體系呢,畢竟教廷可是靠著一本書就控制了中世紀歐洲大多數人的思想啊。
-
3 # 史海泛讀
中世紀歐洲為何沒有大一統?有很多原因,我在前一個問題裡已經回答過相關原因,這裡不在贅述,有興趣瞭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的問答。這個問題我主要從基督教宗教權力和世俗王權的關係來談一談為何基督教未能統一歐洲建立統一的神權政治。基督教早期教權只是從屬於羅馬帝國皇權,作為皇帝鞏固帝國統治的工具公元325年,在尼西亞地區(今土耳其伊茲尼克),君士坦丁大帝(即君士坦丁一世)主持召開了基督教第一次大公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解決基督教中正統派系和異端阿里烏派系關於基督教神學問題“父與子的關係是‘同質’“還是‘受造’的爭論”,通俗點講就是耶穌基督到底是“人”還是“神”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已經造成帝國境內基督教的分裂,君士坦丁大帝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雖然他本人對這種神學問題的爭論完全沒有興趣,但是在影響到帝國穩定的時候他要出面解決這個棘手的神學問題,最後尼西亞大公會議支援了亞歷山大地區主教的觀點認為耶穌基督是“神性”的觀點,放逐了基督教阿里烏派的領袖尼可米底亞地區的主教優西比烏。但是風水輪流轉,在阿里烏派被放逐後不久,皇帝對尼西亞會議的正統派的執拗非常不滿,後者希望皇帝徹底剷除異端阿里烏派,但皇帝的目的只是想要維持帝國境內各個基督教派的平衡,於是皇帝又放逐了尼西亞正統派的領袖亞歷山大主教亞他那修,收回了對阿里烏派基督教派的放逐。從君士坦丁一世對基督教各派又打又拉的態度來看,基督教的早期只是羅馬帝國皇帝統治帝國的工具,根本談不上對皇權的影響,皇權也不需要基督教的授權,更談不上說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
▲尼西亞大公會議確立的“尼西亞信經”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新建立的蠻族國家需要教會力量的支援,促進了教權的發展,但教權仍未能完全控制王權公元486年,法蘭克人領袖克洛維在北高盧地區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作為由日耳曼蠻族所建立的國家,為了確立國家統治的合法性,克洛維於公元496年親自率領3000名士兵來到蘭斯大教堂接受了蘭斯主教雷米吉烏斯的洗禮,正式皈依了基督教。克洛維期望透過基督教君權神授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統治提供合法的外衣,鞏固自己的統治。這時的基督教教權開始進入世俗王權領域,王權開始和教權相互依賴,但是教權還遠沒達到可以控制王權的地步。公元751年,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宮相丕平,在羅馬教廷教皇的支援下篡奪了墨洛溫王朝的權力,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丕平為了取得羅馬教廷教皇的支援,承認教會土地屬於教會所擁有的財產,同時所屬的封臣需要向教會上交稅收,這就導致了在義大利中部以羅馬為中心的地區形成了一個“教皇國”。從此教皇的權力大大擴張,教皇已形成了一個單獨的政治力量。公元800年,丕平的兒子查理曼建立了龐大的查理曼帝國後,幫助教皇利奧三世復位,利奧三世作為報答親手把金色的CROWN戴在查理曼的頭上,並封其為羅馬皇帝。這是第一次出現世俗王權由教皇授予,教皇的權勢開始達到頂點。▲查理曼大帝加冕禮
十字軍東征的失敗,嚴重損害了教皇的政治號召力及威信,教皇權力一落千丈公元11世紀至公元13世紀應當是教皇權力最為鼎盛的時期,最著名的事件莫過於“卡諾莎之辱”。1076年2月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宣佈革除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廢黜其帝位,迫使亨利四世於1077年親自前往教皇的居所卡諾莎城堡請求教皇的寬恕,這似乎象徵著教皇的權力已經超越了王權,可以廢立國王了。▲卡諾莎之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在雪地裡站了三天三夜乞求教皇寬恕
公元1096年,在教皇烏爾班二世的號召下,西方基督教世界開始團結在教皇的周圍。而教皇此時的威信達到了鼎盛,西方基督教世界發動了對東方伊斯蘭教世界的“聖戰”——史稱十字軍東征,旨在從異教徒手中收復聖城耶路撒冷。在這場持續時間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中,總共發動了九次十字軍東征,除了第一次取得了勝利之外,剩餘的八次全部遭到了失敗,在後面的幾次東征中,教皇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大大下降,到了後期基本已經失去了對西方諸國的控制力。公元1296年,十字軍東征已經結束,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因向教會徵收財產稅,教皇博尼法斯八世公開發出敕令以開除教籍為威脅反對腓力四世向教會徵收財產稅。但腓力四世不但沒有退縮,當眾燒燬了教皇的敕令,並派人逼迫教皇退位,最後博尼法斯八世在憤懣中離世。這個事件標誌了教皇權力的徹底衰落,教皇可以逼迫王權退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歷次十字軍東征路線圖
總結基督教教皇的權力發展其實是有一個過程,教權從一開始作為王權的附屬,到後來成為了可以駕馭王權,甚至廢立國王,在11世紀到13世紀達到了頂峰,如果按照當時教皇權力的發展,在基督教第二次分裂前,中世紀的基督教教廷最後統一整個西歐諸國還是有可能的。但十字軍東征的發動及最終的失敗,使得教皇的威信大大下降,直至最終失去對世俗權力的控制,中世紀時期最有可能實現歐洲大一統的機會也就隨之遠去了。
-
4 # 秦右史
中世界教皇權力隻手遮天,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實際上,教皇權力與世俗王權之間是互相配合和加強。在某一歷史時段,或許教皇權力會擴張一些,但是總體情況是雙方勢均力敵並肩齊趨的。
試想,教權如果沒有世俗王權的認可和確認,是很難真正建構起絕對權威的。反之,在信仰宗教的國家,如果教權不認可王權,那麼必然世俗政權是不穩固的。這也就是不少中世紀皇帝傾向於讓教宗給他們加冕,而教皇們也往往需要皇帝或地區諸侯的服從姿態。
歐洲大一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民族國家和民族語言尚未崛起之際,歐洲都沒有形成實質上的統一體。多次十字軍東征,在結果層面也是沒有實際成效的。等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之後,式微的教權更不可能統一歐洲了,而是被科學思潮所取代,影響力節節下降。
因此,歐洲中世紀沒有形成絕對權威足以統一的教皇,也沒有形成可以脫離教權自己獨大的皇帝。可以說,分權是統一的阻礙。
教皇與皇帝在這樣一種動態平衡下,權力互相制衡,微妙衝突,教權皇權有合作有牴觸,但大體上是為了集團利益服務的,也就無法形成大統一局面。
-
5 # 良人說史
為什麼歐洲沒有大一統。
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歐洲小國林立,一直持續到今天。
與之相反,遙遠的東方大陸基本上分久必合,一直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大一統的希望,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羅馬帝國之所以叫“羅馬”,是因為帝國是從羅馬這個彈丸之地發展起來的。羅馬人驅逐了國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羅馬共和國,原本的羅馬共和國只今天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地方。
但是經過幾代羅馬人的經營,征伐,殖民,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很快佔據了整個半島,也就是當今的義大利。
凱撒遇刺身亡後,屋大維掌權。屋大維不甘心讓元老院掌權,經過一系列運作,建立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經過發展羅馬帝國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東方與羅馬帝國交相輝映的是漢帝國。
基督教與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的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一個日後享譽全球的宗教,基督教。
公元1世紀,基督教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
對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而言,宗教的傳播無疑是挑戰帝國皇帝的權威。上帝是天神,有救世主降世帶領人民奔小康?我皇帝算什麼?人生下來都是有罪的?不能享受我做皇帝幹什麼?
最終要的是,宗教與皇權爭奪民眾,聽上帝的還是聽皇帝的?
於是羅馬帝國明令禁止基督教的傳播,基督教會遭到的清除,骨幹成員遭到迫害。
基督徒曾受到羅馬帝國的數次大迫害,但是宗教的力量太強的,經過不斷的發展,甚至帝國的基層官員都成了基督教教徒。教會的發展迫使羅馬當局改變做法,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在313年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在臨終前受洗為基督教徒。
君士坦丁是第一位正式皈依基督教的羅馬皇帝。
公元392年狄奧多西在位時期,正式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基督教傳遍帝國的每一寸土地,掌控人民的思想。但是教會只有神權,沒有世俗的權力,對皇帝來說算不上威脅。
之後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教會因為陣營,理念等原因也分為兩部分,西派教會以羅馬為中心形成天主教傳統,東派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形成正教傳統。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即天主教)。
如果教皇不是傻子,就不會推動歐洲的統一476年,西羅馬滅亡。歐洲進入中世紀,日耳曼小國林立。
教皇與最大的法蘭克王國達成協議,成為政治同盟。法蘭克王國的實際掌權人丕平就成了教皇拉攏的物件。在教皇的幫助下丕平成功法蘭克國王,751年,丕平在蘇瓦松舉行王國大會,教會為其塗抹聖油,賜予王權。753年冬季,教皇離開羅馬來到法蘭克王國,丕平親自迎接並給教皇牽馬,民眾也很高興,不顧嚴寒,夾道歡迎。民眾的熱情驅散了寒冬,教皇重新給丕平加冕,病給予他的兩個兒子羅馬貴族頭銜。
丕平承諾將在未來的戰爭中所征服的義大利土地中,劃出拉文納至羅馬的狹長地帶,捐贈給羅馬教會。756年末,丕平已平定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區。丕平兌現了承諾,將征服的拉文納 、利米尼 、 具沙羅等二十二個城市獻給了羅馬教會,史稱“丕平獻土”。丕平獻土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
之後羅馬教皇不僅成為了歐洲的精神領袖更掌握了世俗權利,教皇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羅馬教會規定,教權大於王權,教皇可以廢除國王。
對於羅馬教皇而言,一盤散沙的歐洲是有利的。這片土地再也不能出現一個像羅馬帝國那樣的強大國家的。小國不斷征伐,教會並不禁止甚至暗地裡推波助瀾,比如法國德國的千年仇怨。戰亂下人民惶恐不安,才會更加虔誠的信仰上帝,聽從羅馬教皇。與中國類似,改朝換代人民飢寒交迫的時候宗教就盛行。德國是歐洲最混亂的地方,因此羅馬教皇在這裡撈的好處也最多。德國被譏笑為“教皇的奶牛”。
強大的世俗權利是教皇的威脅,因此只要教皇不傻就不會推動歐洲的統一。
1861年教皇國大部分領土併入義大利,1870年羅馬城也併入義大利,教皇屈居梵蒂岡墨索里尼在1929年與教廷樞機主教加斯佩裡簽訂《拉特蘭條約》,羅馬教廷正式承認教皇國滅亡。
實際上梵蒂岡成為了新的教皇國。
-
6 # 玄坤文史
歐洲的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國土面積略大一些,中國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之後雖然也有分裂的時期,但是最終都會再次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歐洲,雖然在歷史上也一度出現過疆域遼闊的強大帝國,但是始終沒有一位雄主可以徹底統一歐洲,而在歐洲中世紀,教皇也達到了權力最鼎盛的一個時期,並且當時有超過半數的歐洲人信奉天主教,為什麼教皇沒有促成歐洲的大一統呢?歐洲
事實上,在我看來正是因為有教皇的存在,中世紀的歐洲才始終沒有統一,歐洲大多數國家和我們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一直處於政教合一的狀態,甚至可以說神權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凌駕於王權之上,而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東羅馬帝國建立之初的這段時間,皇權的衰落也讓教皇代表的神權崛起,特別是在國家混亂的時期,宗教更容易成為普通民眾內心的依靠,所以羅馬主教就在這種混亂的狀況下,逐漸在百姓中積攢起自己的威望。
教皇利奧一世
但是歐洲的動盪早晚還是會平息,另外一個強大的國家也將取代西羅馬帝國,再這樣的背景之間,逐漸強大的王權,自然是不會讓神權凌駕在自己之上,所以在歐洲也一樣出現了王權和神權對歐洲主導權的爭奪,公元八世紀中葉,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在羅馬教皇聖匝加的支援下,創立了卡洛林王朝,將掠奪來的拉文納到羅馬的大片領土交給教皇管轄,教皇也就從神權,精神世界的領袖,變成了世俗世界的領袖之一。
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
這也讓教皇的地位大為提升,但是也為幾個世紀後,歐洲神權和皇權的鬥爭埋下了隱患。公元10世紀,奧托一世稱帝后,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他開始干預教皇的廢立,主要目的是為了爭奪教皇轄區的政權,和稅收的權利。神聖羅馬帝國並不具備物質基礎,去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大一統帝國。而教皇開始利用自己在民間,擁有眾多的信徒開始反制羅馬皇帝,要求神權應該在皇權之上,世俗君主不得干預教皇的選舉,進而發動了克呂尼運動,這一系列漫長鬥爭的結果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去向教皇請罪,暫時結束了這次皇權與神權的爭奪。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
經歷了這一次事件之後,教皇也不可能在讓歐洲出現一個能夠威脅自己地位的大帝國,而教皇本身為什麼不徹底成為世俗的君主,統一歐洲呢?教皇的地位其實很尷尬,他有些類似於中國周朝時期的周天子,你說他在這些國家沒有影響吧,其實他又是這些國家的精神領袖,你要說有影響吧,教皇不是天子,代表的是神權而不是皇權,你要說哪國的君主褻瀆的神靈,那信徒去反抗他,問題不大。但是你讓教皇去征服統治這些地區,和其他民族一同服從天主教的統治,這些百姓不和他拼命都不正常。
教皇給國王加冕
要詆譭某一任君主很簡單,說他品行不行,道德敗壞就夠了,百姓們還有下一任君主可以期待,但是要讓教皇來統治這些不同民族統治的不同國家,教皇還沒有那麼大的權威。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神權統一不了世俗的世界,那麼世俗的世界也別想有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來和神權抗衡。
而這些本來一盤散沙的歐洲國家,如果出現了教皇想要統一歐洲,並開始行動,那麼這些小國家,自然而然也就會團結在一起,來抵制教皇。另外又有多少的天主教信徒,在沒有好處,沒有所謂耶路撒冷的金銀財寶的誘惑下,還願意為教皇賣命呢?所以歐洲這一千多年,雖然教皇的權利一度十分強大,但是始終和皇權達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狀態,誰也贏不了誰,誰也別想統一歐洲。
教廷所在地梵蒂岡
-
7 # 氣吞萬里如猴
一個地區能否形成大一統,主要取決於“天意”!中國處於東亞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帶,風調雨順時,五穀豐登;旱澇頻仍時,赤地千里。只有大一統,才能實現相互救濟,才能共同抵禦外敵入侵。歐洲屬於溫帶海洋氣候帶,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雖產糧有限,但災害較少,小國寡民就能過的悠哉遊哉,缺乏形成大一統的內在動力。
回覆列表
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教皇是僅存的碩果,法蘭克王國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很明智地團結羅馬教會作為自己的助力,以打擊其主要敵人——其它日耳曼蠻族國家。後來,還搞了個冠冕堂皇的加冕儀式,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兩廂利用,一時都爽。但是:
1,從一開始,教權與皇權就是權力義務的雙關方,相互利用。蠻族國王需要羅馬的合法權外衣,羅馬教會需要蠻族軍事力量的保護。蠻族國王雄才大略者可以微妙的平衡這種關係,但是不是所有的國王都很睿智英明,這給了教會以滲透的機會;
2,中世紀的歐洲的封建制度給自己埋下分裂的不穩定因素,在教權與皇權的的爭鬥中,這一點往往被教皇利用,國王不聽話,教皇就透過自己的影響力攛掇對方的手下領主鬧分離叛亂。但是,一旦國王處理完家事鎮壓叛亂後,又會對教會殺個回馬槍;
3,隨著時間的推移,遷徙到歐洲建國的原日耳曼蠻族國家逐漸形成了民族共同體,民族國家的形成,對外來控制本國的宗教教會力量就有天然的排斥。無論是國王還是民眾都這樣。比如英國亨利八十的宗教改革是奪取羅馬隊英國宗教事務的控制權;馬丁路德在德意志呼籲的宗教改革也可以看成是驅逐羅馬教會對德意志地區宗教事務的控制而該由其本華人掌管。捷克的胡思戰爭也是如此;
4,羅馬教會還受到東方拜占庭帝國的牽制。查士丁尼時代,東羅馬帝國就想收回羅馬的統治權,被羅馬教皇以“君士坦丁的贈禮”婉拒。後來東西方教會你爭我鬥,持續到拜占庭帝國滅亡。
總之,教皇權勢是一度熾盛,但總有他的短板。與王權和東方的鬥爭,此消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