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涯明月
-
2 # 七追風
有一個名叫瑞克·瑞思考勒(Rick Rescorla)的普通人,是911事件中的大英雄。
瑞克出生於1939年的英國,18歲加入了英國陸軍傘兵團。退役之後,瑞克移民美國,1963年加入了美軍第1騎兵師,參加了越戰。戰爭結束之後,瑞克又在世貿中心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他任職的證券公司Dean Witter於1997年和摩根士丹利合併,瑞克因為表現突出,做到了安全副總管的位置。公司位於世貿中心雙子塔南樓47—74層,一共有2700多名員工。
可能由於多年戰爭培養的危機意識和敏感度,瑞克對潛在的威脅非常關注。1988年12月,兩名利比亞恐怖分子劫持了泛美航空公司的一家飛機,這架飛機原計劃是從德國飛往美國底特律,但是中途在英國小鎮洛克比上空爆炸,170人因此喪生。
瑞克很快就意識到,如果恐怖分子繼續襲擊美國,地標性建築將是首要選擇,比如他所工作的世貿中心。於是,瑞克立刻給紐約港口管理局和世貿中心管理方寫信,希望他們能加強安保工作,避免恐怖襲擊。
結果,他的建議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1993年2月,瑞克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名恐怖分子把裝滿炸藥的汽車開進世貿大樓的車庫引爆了,這次災難造成6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
瑞克相信,地標性建築世貿大樓,依然是恐怖分子最重要的目標,在這裡辦公非常危險。於是,他向公司建議搬離世貿大樓,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公司沒有同意。
既然無法讓公司搬走,就只能訓練員工的逃生能力。於是,瑞克開始每三個月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習——這項非常有前瞻性的活動,最初遭到了員工的批評和反感,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太浪費時間了。
2001年9月11日,世貿中心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襲擊。瑞克立刻決定,所有員工撤離大樓。於是,他帶領著2687名員工和250多名正在談業務的股票經紀人,沿著樓梯往下撤離。很快,另一架飛機撞上了瑞克所在公司的南樓上,引發了劇烈的爆炸。
瑞克趕緊安撫員工,並帶領大家走到了大樓的10層,在確認大家都安全之後,瑞克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親愛的,我還要去救人。如果真的不幸發生,我想說我生命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你。親愛的,在家等我。”
在大家都已經安全的情況下,瑞克又一次跑上了樓,試圖拯救更多的人。結果,9時58分世貿中心南樓倒塌了……瑞克所在的公司,只有6名員工不幸死亡,其中就包括瑞克。而他的遺體,一直沒有找到。
他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英雄。
-
3 # 勇戰王聊歷史
壯士許國,不必相送
我們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他的背影是那麼高大。
這張照片上了美國時代週刊,代表了抗戰時的國軍對外形象。然而事實上,很多國軍並沒有這麼“瀟灑”。例如下面這張照片展示的國軍。
裝備給養跟不上,很多國軍將士都是處於“餓肚子”營養不良的狀態。不過,在他們看來吃不好並不重要,只要有槍能打鬼子就行。
以瘦弱身軀,擔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誓將日寇趕出國土。
掛滿手榴彈計程車兵,準備和日軍坦克同歸於盡。這又是誰的兒子,誰的父親,誰的丈夫。
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但是,他們是我們心目中的真英雄。
-
4 # 春秋正義
1932年,日軍突然向上海閘北的十九路軍發起進攻,震驚世界的“一•二八”爆發。戰鬥打了兩個多月,勇敢的中國軍人以傷亡一萬四千名士兵的代價,換來了《上海停戰協定》的屈辱結果。就在戰爭即將接近尾聲之際,旅滬的日本僑民居然大張旗鼓地慶祝天皇壽辰“天長節”,而挑起事端的日軍將領白川義則大將等人更是赤裸裸地出席“淞滬戰爭祝捷大會”,在中國的土地上搞這種大會,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眼見日寇欺辱,淞滬警備司令陳銘樞坐不住了,他找到上海黑道大佬但充滿愛國情懷的斧頭幫幫主王亞樵。說起王亞樵,他可是搞暗殺的好手,就連蔣光頭都曾出現在他的名單上。此次日寇所謂慶祝大會,王某人早就想插一腳了,而小日本顯然也有所防備,聲稱會場只有日本、北韓和臺灣人可以入內。這可為暗殺行動增加了大麻煩。
不過不要緊,今天我們說的主角,在當時來說確實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此人便是尹奉吉,北韓禮山人,他還沒學會打醬油時,北韓便徹底被日本吞併,他還沒意識便成了亡國奴。尹奉吉的愛國精神主要來源於他11歲那年經歷的“三•一獨立運動”,他親眼所見無數同胞為爭取民族獨立,慘遭日本人的獨手。復仇的種子從此深深地種在了少年心裡。青年的尹奉吉在北韓做民族啟蒙運動失敗後,逃到了一江之隔、當時還未被日寇侵略的中國。在這裡,他加入了由許多北韓志士組成的“北韓人愛國團”,接受的正是王亞樵的領導和訓練,強烈的民族解放意識促使他勇敢地承擔了這次光榮的任務。
實際上,北韓義士行刺由來已久,既有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又有李奉昌伏擊裕仁天皇,前輩的光輝事蹟照耀著尹奉吉的暗殺任務。在簡短地國旗宣誓儀式後,尹奉吉身穿西服、肩挎水壺,手提著飯盒,打扮成日本闊公子的派頭成功潛入位於虹口公園的會場。正當小日本所謂“祝捷大會”進入高潮,在禮炮和日本國歌聲中,尹奉吉應聲而起,只見他兩手一揮,手中的水壺準確地落到了白川義則大將腳下,隨後一聲巨響,整個主席臺瞬間崩塌。水壺裡裝著效能強勁的炸藥,日軍上海總司令、陸軍大將白川義則身中204塊彈片,重傷而死。在場的居留民團長河端當場被炸死,第三艦隊司令野村中將瞎了一隻眼,第九師團長植田中將斷了一條腿……一起下地獄的還有無數倭寇。
尹奉吉被捕了,不久他被押往石川日軍基地,慷慨就義。值得一提的是,王亞樵所領導的鐵血鋤奸團,廣泛活動於敵後,給日偽造成極大殺傷。像尹奉吉這樣的義士,數不勝數,今天尹奉吉之名也並不為眾人熟知,而當年還有許多為國捐軀而不曾留下姓名的烈士,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
5 # 歷史漫談君
漢文帝劉恆繼位之後,堅持無為而治,讓天下休養生息,整個社會從戰國、暴秦和楚漢之爭的長期戰亂中擺脫出來。
山東臨淄人的女孩緹縈,他的父親犯了罪,她以死相逼,千里迢迢隨父親進京上書救父。
著名史學家班固讚歎她:“百男何憤憤,不如一緹縈!”小女孩緹縈符合值得人尊敬又不為人知的小人物這一形象。
齊太倉令淳于意,當時為官清廉,後來因為喜歡研究醫術,乾脆就辭職了,他由於聰明好學,潛心研究,拜醫學界的高手為老師,終於學成,然後獨立給人看病。
淳于意的二十五例醫案——“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在《史記》裡,司馬遷把他和扁鵲放在一起進行立傳,即《扁鵲倉公列傳》,可見他的醫術是非常高超的。
但是後來,淳于意被判有罪,需要押送到長安去受肉刑。有罪的原因一說是官吏的誣告,因為他不依附於權貴,不想去給官府家裡做醫生。另一說是給一個病情非常嚴重的人看病,結果那個人生去世了,於是被遭到了誣告。
肉刑,是對犯罪的人的肉體的一種懲罰,古指墨、劓、剕、宮、大辟等。肉刑始於夏、商、週三代:
《漢書·刑法志》:“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家中突然遭此變故,一家人抱頭痛哭。正在悲傷之際,淳于意感嘆自己家裡只有五朵金花,沒有一個兒子能與自己一起分擔苦難。
但令淳于意沒有想到的是,只有十幾歲的幼女緹縈,擦乾眼淚,要陪父親一起進京,替父申冤。
淳于意欣慰的同時,拍拍女兒緹縈的肩頭,說有她有如此孝心,自己就很知足了。並沒有把女兒的話放在心上,因為一是女兒年幼,二是路途遙遠。
但因為緹縈的堅持,父女二人一同上路。一路艱難,自不必說,父女倆終於到了長安。
到了長安,淳于意被押,女孩兒緹縈衝破種種困難,終於找到願意給他寫訴狀的人,把自己的訴狀交到了漢文帝的手中:
“我的父親曾是清廉的小官吏,現在不慎犯了事,按律當受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被砍去了腳,就成了殘廢;被割去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即使他們想改過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情願做官府的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緹縈表達了對肉刑這種刑罰的傷心之情,希望自己做奴婢來替父親贖罪,而不希望父親和天下所有的人來承受這種刑罰。做奴婢身份卑微,沒有自由。緹縈的孝心可嘉,漢文帝看到後,非常受感動。
“今人有過……朕甚憐之。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寬仁賢德的漢武帝廢除了肉刑,且赦免了淳于意的罪,淳于意父女倆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裡,淳于意繼續行醫,為老百姓緩解病痛。他一直活到了七十多歲,善終。
漢文帝頒佈了新刑律:
黥刑,改為遞去頭髮,以鐵束頸服刑四年;劓刑,改為打三百板子;斬左趾,改為打五百板子;對於那些犯斬右趾以及殺人自首、官吏貪贓枉法、監守自盜等罪,於判刑之後又犯笞刑罪者,一律棄市處死;而對於判處其它各等徒刑,在一定年限內無逃亡等行為的,則可相應遞減刑罪,直至釋放免刑為庶人。漢武帝的這一做法可謂是大快人心,《資治通鑑·漢紀》稱,此後,社會“風氣篤厚,禁網疏闊,刑罰大省”,以至一年之中僅“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焉。”
緹縈救父,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的讚譽,大家都誇她人小膽子大,孝心尤其值得讚揚。因為她不但讓自己的父親免除了肉體之苦,而且也讓後來犯罪之人也免受類似的肉體之苦,可謂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情。甚至有人還寫成了詩歌,對她讚揚: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緹縈上書救父的做法,使其作為中國孝道的典範,漢文帝因廢除肉刑這一改革措施,順應民意,引人注目,是歷史的進步,是中國古代刑制從野蠻時期到文明時期的轉折點,里程碑。
緹縈作為一個小人物,但是卻值得人尊敬。
-
6 # 達達令觀史
說起歷史上值得尊敬又不為人知的小人物,筆者腦海裡出現的第一個人竟然是明朝成化年間的一個太監。我們知道明代出了很多權奸,類似王振、劉瑾、汪直、魏忠賢等人都是歷史上惡貫滿盈的大太監,他們陷害忠良、禍亂朝政、貪汙受賄、無惡不作,然而在這一片黑暗之下仍然有一個人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門監,卻能堅持自己的良知,忍辱負重,最後捨生取義,他就是太監張敏。
我們知道明憲宗朱見深專寵萬貴妃的故事在歷史上總是被人津津樂道,原因就是萬貴妃比朱見深大了17歲。然而雖然後宮佳麗三千,憲宗卻獨寵她一人,任憑誰做皇后也無法動搖萬貴妃的地位。
萬貴妃有寵愛不假,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給皇家開枝散葉,成化二年的時候,曾經誕下過一個麟兒,然而不到一年皇子就夭折了,此後不知是因為年齡大的原因還是身體的緣故再也沒有受孕,這成了萬貴妃心中永遠的痛,也讓她見不得別的妃子懷孕,知道哪個嬪妃有孕就加以迫害,後宮中人迫於萬貴妃的淫威和憲宗的偏愛人人自危。
然而就在萬貴妃的嚴密監視之下,依然有一條漏網之魚。有一天朱見深偶然經過內藏閣,遇到了管理內藏的女官,覺得這個女官長相秀麗,清塵脫俗,一時來了興致,便寵幸了這個女官。貴人多忘事,皇上沒放在心上,也沒有給這位女官應有的名分。
沒想到沒多久這個女官居然懷孕了。後宮中人有子嗣的事情不脛而走,被萬貴妃知道了,她便派宮女去一探虛實,幸運的是這個宮女回來後只是對萬貴妃說那個女官沒有懷孕,只是得病罷了。
十個月之後,女官生下了一個男孩,嬰兒的啼哭聲打破了寂靜的宮牆,這件事還是被萬貴妃知道了,她又派了一個太監去溺死這名男嬰,這名太監就是張敏。
張敏到了女官的房裡,看到了這個男嬰,想到皇上還沒有子嗣就大膽的決定把這個男孩藏起來,用粉餌飴蜜哺育這個男孩。這個秘密一直保守了5、6年,男嬰被宮裡的太監、宮女共同撫養著,期間還有被廢的吳皇后不時的接濟一下,大家心照不宣、守口如瓶,皇上和萬貴妃都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存在。
轉眼間朱見深已經快三十了還沒有兒子,後繼無人向來是皇家最擔憂的事情,有一天朱見深看著鏡子中日漸衰老的容顏,傷心的感慨道:人都快老了,還沒有兒子呀。此時正在給他梳頭的張敏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將皇子的事情公之於眾了,他跪下來對朱見深說道:奴才死罪,皇上您已經有兒子了!
朱見深感到很驚愕,我有兒子了?什麼時候的事情,怎麼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快說孩子現在在哪?
皇上見到了自己的兒子,抱著看了又看,說道沒錯這就是我的兒子,長得像我。有人歡喜有人愁,皇上後繼有人自然高興,但是孩子的親孃和張敏就倒黴了。萬貴妃知道了這一切,馬上覺得自己被騙了,日夜哭泣悔恨不已,沒過多長時間皇子的親生母親,那位女官就暴斃身亡了,張敏得知自己大限將至,隨後也吞金自殺了。
這件事情在大明歷史上可以稱得上一個奇蹟了,堂堂大明皇子被養在宮中6年,所有的太監宮女都知道他的存在卻能達成共識,他們用自己的善良、愛心、團結一直保護著孩子,尤其是張敏在留下這個孩子的那一瞬間,他就知道了自己的結局,但他依然義無反顧,一個宦官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了自己心中的良知,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一個孩子的未來,這就是捨生取義,他應該被後世記住。
順便說一句這個孩子就是大明歷史上綜合素質被評為第一的明孝宗朱祐樘,他雖然歷經千難萬險才長大成人,但是他當上皇帝后卻沒有追究迫害他母親的那些人,對萬氏家族也選擇了寬恕,心存善念、寬厚待人,也許這就是張敏教給他的道理吧。
回覆列表
這樣的人非常非常多啊,僅僅中國1840到現在有多少大英雄受盡磨難,就有多少不為認知受人尊敬的平常人。
他們在當時誰也不知,在以後如果沒有當事人的回憶,也永遠不會被大家所知。這裡要問的肯定是和很大的事件或影響很大的事聯絡起來。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幾個例子。
一,隗順,南宋首都臨安的獄卒,因掩藏民族英雄岳飛的遺骨而聞名於世。
高宗年間,岳飛被冤殺。大家害怕秦檜的淫 威,連岳飛的門生故吏不敢去給岳飛收屍,岳飛的遺體只能躺在冰冷的地面上腐朽,最終化為白骨?有一個人說,我來收!!!此人,臨安獄卒隗順,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直到臨死才告訴兒子,讓兒子繼續他的遺願,皇帝昭雪冤案的一天才能告訴大家岳飛的遺骸在那裡。
二,陳振龍,一個在南洋做生意的華人。
萬曆年間,東南沿海糧食歉收,隨時可能鬧饑荒。陳振龍發展菲律賓種植的番薯產量大,做糧食也不錯,於是花重金買了幾顆署苗。但是當時整個菲律賓島都是西班牙的地盤,嚴禁將番薯帶出國,哪怕是一棵苗也不行。陳振龍想了一個辦法,帆船有纜繩,他把纜繩塗上泥,然後把番薯苗種在上面,用這個辦法,成功將幾棵番薯苗帶入福建。第二年,也就是萬曆二十二年,福建大旱,眼看就要鬧饑荒。這個時候陳振龍向當時的福建巡撫上書,建議推廣種植番薯,於是福建大面積種植番薯,救了很多老百姓的命。
後來清朝大面積種植,由於當時人們不會餓肚子,才有了歷史上人口的突破,四萬萬人民就是來的。可以說陳振龍是古代的“袁隆平”。
三,一個勞工。
1936年漢堡,船廠工人們在觀看納粹海軍訓練艦下水儀式。在向納粹致敬的人海中,只有這名男子拒絕舉手。此前,因為和一位猶太女人結婚,他已被判兩年苦力。二戰中失蹤。1949年被宣佈死亡。1991年這張照片刊登時,一名女子認出這是她的父親,這個男人的名字叫August Landmesser。雖然他沒有做任何和大事聯絡到一起。但同樣值的我們尊敬。
四,馬毓寶。
代表中國唯一參加世界第一大戰的華人。1917年北洋政府加入協約國宣佈參戰。可是當時中國內亂頻生,各個軍閥混戰,無一個軍隊入戰。馬毓寶發出“吾當效綿力以戰德,德苟敗,中國亦去一毒”。馬毓寶留下了一段擲地有聲的話語:“德殘忍國,天下人應共誅之,而中國名加入協約,無一人與德戰,吾甚恥焉!諸公愛吾,吾何敢自愛,而使人疑吾為怯耶。”“中國雖入戰團,然反注力內競,而未履行職務,此固勿怪乎協約責言,列強騰笑也。”
馬毓寶犧牲後,孫中山親書挽辭“黃胄光榮”;前總統黎元洪也書寫“邦家之光”的大幅橫額;
五,他的名字叫克萊爾·卡梅倫·帕特森,一個拯救人類的英雄。
帕特森是美華人,出生於1922年,是個非常普通的理工男。在他普普通通的學術生涯中因為有一天要研究一個科學專案叫:透過研究隕石中鉛同位素的丰度,推測出地球的年齡。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未來是多麼的艱辛,自己拿到博士學位,是多麼的困難。
總之最後經過自己的辛苦研究,獲的比較科學的依據。地球的年齡是45·5億年,直到現在這個資料還沒有被推翻。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才剛剛開始。
我們現在知道,鉛是有毒的,很可怕的東西,但是在那個年代,很多人並不清楚。因為沒有人對鉛有過認真的研究,而鉛中毒又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很多人為了巨大的利益,覺得無所謂。
帕特森在專案研究過程中深知鉛對人類的危害,向鉛工業的巨頭和汽油巨頭髮起了挑戰。因為當時美國著名的科學家托馬斯·米基利還和通用汽車老闆合夥,把四乙基鉛作為抗爆劑加入到了汽油中,大力宣傳這種新產品。
石油巨頭們還僱傭了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向大眾“科普”:鉛不會對大眾產生什麼影響,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所有人都被矇騙了,大家心安理得的使用這種會導致鉛中毒的石油,更有石油巨頭收買及威脅帕特森讓他不要多管閒事。
他的研究資金被收回了,很多研究機構不敢用他,包括美國公共衛生局,一些重要的研究會議也將他拒之門外。
帕特森被孤立了,他要是不放棄,很可能會遭遇更可怕的事情。一個人怎麼能對抗整個石油集團?帕特森很倔強,他決定走下去。
這一走就是20年,終於讓美國政府提出了《1970年潔淨空氣法》,到1986年,美國禁售一切含鉛汽油。很快,美華人的血液中含鉛量下降了80%……。
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帕特森的堅持,含鉛汽油還會大行其道多少年。
那些偉大的小人物有些一定遭遇了很多艱辛,很多不理解。但是,幸好他們好多人都堅持了下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人,甚至現在就有,只是他在默默付出。他們使我們懂的尊敬含義。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