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北大爐爐

    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婦好墓的主人婦好是一名將軍,並且該墓葬中出土了眾多的青銅器、玉器等,青銅器以禮器和武器為主,比如著名的三連甗、偶方彝、銅鉞等,玉器則是以玉鳳最為知名,但是除去這些,我想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婦好墓中還出土有銅鏡。

    婦好墓中共出土銅鏡四面,根據背面的紋飾,可將其分為兩類。

    1、橋形鈕,圓座,鈕外共有呈同心圓的凸弦紋七圈,這裡包括鏡緣,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鏡緣也有凸弦紋,因此也算作一圈,這些凸弦紋將初紐座外的鏡背面劃分成為六個同心圓,每個同心圓中間有整齊的短線,這也表明這是六個具有整體意義的區域。當然,這種銅鏡有大小兩種,但是兩種的紋飾是完全一致的。

    2、橋形鈕,圓座,鈕外呈放射狀分佈二十個條形區域,除四正位置( 從鏡鈕方向可以判斷其為正方向) 上的四個外,其餘條形區域內刻畫短線,鏡緣有一圈所謂“連珠紋”帶,實際上是一圈圓乳帶這四面銅鏡有大小之別,顯然不是一模所制,而其紋飾則有明顯的格套,並且此類銅鏡出於高階貴族的墓葬中,又是中原最早出現的銅鏡,顯然其意義非凡,值得我們關注。那麼婦好墓中這些銅鏡有哪些寓意呢?

    我們看這些銅鏡的影象,第一種與七衡六間圖的分佈相似,如下圖第二種銅鏡的分佈則與星象分割槽圖相似:

    這兩種銅鏡的紋飾均和天象之間有著莫大的關係,可能是用以表達古代蓋天的觀念也就是所謂的天圓地方,並且確立了銅鏡圓以象天的正規化,並且在漢代的時候,這種觀念發揮到了極致。

  • 2 # 小漢字見大歷史

    婦好墓中出土了青銅器、玉器、石器等九大類,共1982件文物,其中人盡皆知的如:司母辛鼎和三聯體甗、婦好鉞三件青銅器。

    詳細資料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0). 殷墟婦好墓. 文物出版社.頁15婦好墓中不為人知或者說連考古學家都不怎麼清楚,對其用途爭議很大的有下面兩件青銅器文物——弓形器和尺形器。

    注意的是,並不是說這些器物是「青銅弓」和「青銅尺」,而是暫時不知道其用途,只能根據其外觀,說這些器具像「弓」和「尺」的形狀。

    前兩天回答跟婦好墓有關的問題一筆帶過,所以,就在這個回答下面詳細的講一下。

    --------------------------------------------------------------

    1、婦好墓青銅弓形器

    商周「弓形器」出土情況綜述:

    婦好墓弓形器出土在車馬坑中,一共有三種六件,上面分別有蛇頭、馬頭、龍頭、蟬等裝飾動物:

    圖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0). 殷墟婦好墓. 文物出版社.頁110、圖版75

    這種「弓形器」在殷墟很多墓葬中都出土過,如五十年代的武官村大墓(被盜掘)中也發現過20多個。

    根據學者王英澤等的論文《商周弓形器略說》一文所統計,出土的範圍非常之廣,從中國的中原到北亞的南西伯利亞都有出土,形制上區別不大,一看就是一種東西:

    中國和西伯利亞的弓形器比較,完全是一樣的:圖文引自:王英澤, 邢燕燕, & 董勇軍. (2015). 商周弓形器略說. 黑龍江史志(13).

    目前學界大致有三種說法,本文綜述如下:

    「弓弼」說

    其實故宮博物院也藏有幾十件這個弓形器,所以身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的唐蘭先生也寫過一篇考證文章《弓形器用途考》(1973),認為這個弓形器就是「弓弼」或者「弓柲」。

    我們知道人類發明的「複合弓」,是工程學上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兵器,複合弓以「幹、角、筋、膠、絲、漆」等很多材料製成的,工藝流程非常之複雜,製作時間將近一年的時間,在上古,即便是王侯貴族,複合弓也是非常珍貴的,必須要保養得很好。

    複合弓在卸下弓弦以後叫做「弛弓」,「弛弓」必須進行定型、保養,「弓弼」正是給「弛弓」定型的一種器具,使用方法如下圖:

    圖引自:唐蘭,弓形器(銅弓柲)用途考 .考古,1973, (3).

    在甲骨文中,「弼」的初文寫作一大一小的兩個「弓」之形:「弜」,大多數時候假借為「否定詞」,也表示地名。

    這個字形很有可能取像自「弛弓」上附有「弓弼」之形。

    唐蘭的說法也得到學者左駿等人的認同,同時認為弓形器這種東西應該字北方遊牧民族傳入到中原, 周代以後這種東西就消失了:

    「掛韁鉤」說

    雖然,唐蘭先生非常自信的認為他的論文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仍然有很多學者並不同意。

    專攻古文字和殷周曆史的林沄先生,寫過三篇論文論證,這種東西是古代御手別在腰間掛韁繩用的。

    只不過這種東西一直都在演變:

    見:1、林沄(1980)《關於青銅弓形器的若干問題》,《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 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年。2、林沄. (1998). 再論掛韁鉤. 林沄學術文集, 302-310.3、林沄. (2007). 青銅掛韁鉤補說. 邊疆考古研究(1), 103-109.

    學者王路清認為「弓形器」屬於「老司機」用的的「安全帶」:

    引自:王路清. (2010). 世界最早的安全帶——論青銅弓形器的安全保護. 黑龍江史志(13), -.

    學者侯乃峰在林雲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從訓詁學角度論證,認為弓形器就是《易經》中所說的「金柅」:

    《周易·姤卦》初六爻辭雲:  繫於金柅, 貞吉。有攸往, 見兇。羸豕孚蹢躅。古人駕駛多匹馬拉的馬車時,就需要用到這個東西:引自:侯乃峰. (2010). 《 周易· 姤卦》“金柅” 考辨. 周易研究, (6), 21-27.

    「旂鈴」說

    學者秦建明認為「弓形器」是古代旌旗上掛旗幟用的,旂鈴”說

    一圖勝千言:

    圖、文引自:秦建明. (1995). 商周“弓形器”為“旂鈴”說. 考古(3), 256-258.

    反正這個東西,一般都是出現在車馬坑,到底是什麼,今天仍然沒有一致的結論。

    2、婦好墓青銅尺形器圖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0). 殷墟婦好墓. 文物出版社.圖版77

    文章太長了,這個只有簡單的說,

    這種青銅「尺形器」,也不是婦好墓中獨有的,商代中、晚期墓葬出土了一些,

    關於其功用,目前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石璋如——青銅髮簪或頭飾

    陳志達——裝飾物

    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祭酒器或青銅匕柶

    上文結論和圖片引自:何毓靈, & 馬春梅. (2016). 試論婦好墓“銅尺形器”的功用——兼談商周青銅爵、觚的使用. 文物(12), 50-58.石璋如(1976),《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殷墟墓葬之四,乙區基址上下的墓葬》,第45~47 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4),《殷墟的發現與研究》,第320~321 頁,科學出版社Bernhard Karlgren, A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BronzesintheAlfredF.PillsburyCollection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52, pp.186-187.

    我個人認為是高本漢青銅柶的說法可能性大一點,就相當於今天勺子和鍋鏟合體之類的器具,是用來分食用的,祭祀中這東西用來攪動酒糟,殷周時代的酒跟今天的米酒有點像,需要茅草多次過濾。

    ------------------------------------------

    其實,婦好墓中的馬車雖然都腐朽了,還有一些殘存的兵器、車馬器構件,能夠以小見大,進行推理還原,一窺殷商時代的戰車和御器,也可與甲骨文、金文互相參照互勘。

    這都是很小眾的領域,可能感興趣的人不多。網路焦點都被明星八卦、手機評測佔據了。

  • 3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婦好墓,唯一一座不曾被盜掘過的商朝王室陵墓,迄今為止唯一一座能夠確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久遠的陵墓。

    婦好墓不但出土了眾多的國寶級文物,更重要的是它解開了困擾史學界的一個世紀謎團——早在殷商時期,華夏文明就曾受到古印歐人(即雅利安人)的入侵。

    婦好,商朝一代雄主武丁的皇后,武丁以其赫赫武功,曾扭轉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國運,史稱其為“武丁中興”。

    武丁一生征伐的邦國共計81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兵於西北的“鬼方”,而作為武丁的妻子婦好,她不僅主持過各種的王室典禮,還經常統帥軍隊征伐四方,因為多次大獲全勝而受到武丁的嘉獎。在婦好墓中出土了龍紋大鉞、虎紋大鉞各一件,重8—9公斤,鉞是那個時代軍權的象徵,相當於此後的尚方寶劍。因此,婦好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女將”。

    婦好是武丁60多位妻子中最傑出的一位 ,她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軍事家、女統帥,同時她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

    婦好為商朝拓展疆土,為武丁立下戰功無數,然而她卻不幸在三十歲時去世,雖然三十歲在商朝時期也不能算作是早逝,但相對於在位59年的武丁來講,確實算是過早的逝去了。因此,武丁為婦好獨葬巨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婦好墓附近的一處殷墟之中,還挖掘出了一個用以獻祭的戰俘頭骨坑,其中赫然驚現了大批古印歐人種(即雅利安人種)的頭顱。

    大約6000年以前,在今天烏克蘭東部和俄羅斯南部的烏克蘭平原上,有兩條大河即伏爾加河與頓河,在這裡生活著現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古印歐人。

    由於他們還沒有掌握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文明和華夏古文明那樣的農業種植技術,他們只能靠打魚捕獵為生。因此,尋找食物也就成為了古印歐人的第一生存目標。古印歐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的適應力強,而且他們極具侵略性,但由於食物的匱乏和來源的不固定等因素,決定了古印歐人幾乎無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定居,遊牧和遷徙就是古印歐人最顯著的特徵。

    早期的古印歐人相當落後,他們只對水和土地感興趣,至於對自己的歷史則是滿不在乎,所以也就沒留下多少有價值的遷徙遺蹟。

    相傳曾經有一支遷徙的古印歐人,他們居然不可思議的翻越了高聳入雲的蔥嶺(今喀喇崑崙山脈)和遍地黃沙的塔里木盆地,不遠萬里的來到了今天中國甘肅的祁連山下,他們在中國的古籍中被稱之為“大月氏人”。後來這些“大月氏人”遭到了匈奴人的追殺,就連他們首領的腦袋也被匈奴王砍下來做成了酒壺,其餘部最後也被漢軍盡數殲滅了,這應該是古印歐人在中國歷史上的最早記載,但早在商朝時期的婦好墓附近,又為何出現了大批古印歐人種(即雅利安人種)的頭顱?

    殷商時期,在河套地區生活著一個強大的異族“鬼方”,由於這些“鬼方”人逐漸對商王朝進行劫掠,最終引發了殷商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

    據甲骨文中的記載,殷商此次討伐異族“鬼方”出動大軍三千人,而這場戰爭的統帥就是婦好。在這場戰爭中,婦好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的擊敗了異族“鬼方”,並用“鬼方”戰俘的頭顱來祭祀祖先,而這些“鬼方”人,很可能就是最早遷徙華夏的古印歐人(即雅利安人)可以說,婦好打贏的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保衛戰,其意義絕不亞於傳說中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

    武丁在位59年,他是目前已知的商王中在位時間最久的國王,而且在商朝的歷代帝王之中,以武丁時代的武功最盛。

    武丁透過多年的征戰四方,使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貢獻最大的就是他的王后婦好。武丁對婦好的感情極為特殊,除了愛慕之外更有敬畏。所以,他對於婦好的離世始終無法釋懷。於是,這位開明的君主,就把他珍愛的妻子許配給了去世已久的前代賢王,並親自為愛妻主持了冥婚,在他看來,婦好完全可以與偉大的帝王相提並論。

    在我們華夏文明的初期,曾經也和其他幾個遠古文明一樣,同樣遇到了古印歐人的威脅。正是在婦好的帶領下,華夏文明戰勝了最危險的入侵者,把華夏的種族和文明儲存了下來,使華夏文明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現存的民族。

  • 4 # 西域老高

     1976年發現的婦好墓,規模並不很大,而隨葬物非常豐富。它是目前唯一能與甲骨文相印證,斷定墓主的明確身份與墓葬確切年代,並未被盜過的商王室成員墓。這在殷墟考古史上是僅有的。

      婦好墓為長方形豎穴,南北長5.6米,寬四米,深八米。墓室上部的地面上有一塊與墓室口大小相等的夯土房基,可能是用於祭祀的建築。葬具為木棺、木槨〔guǒ果〕,槨長五米,寬3.6米,高1.3米。槨室在潛水面下,大部分塌毀。漆棺與墓主遺骸均已腐朽,棺上附一層麻布和薄絹。墓內殉葬16人,腰坑(墓主腰部下的土坑)內一人,東壁龕二人,西壁龕一人,槨頂填土中四人,在槨內棺外的八人。另外,殉狗六隻,腰坑中一隻,槨頂上五隻。

      隨葬品共計1928件。有銅器、陶器、骨器、玉石器、象牙器、蚌器等。還有海貝6800餘枚、海螺兩枚。填土中有陶爵、玉[左(上白下厶)右殳]〔guī歸〕、石磬、象牙杯、玉臼、石牛、骨筓、箭鏃等。槨內放置銅禮器。棺內主要放置玉器和貝等器物。

      青銅器共460餘件。其中禮器210件,其次為武器、樂器、工具、雜器。銅器上不少鑄有銘文,其中,以鑄“婦好”的銅器數量最多,計有109件。銅禮器有:方鼎、圓鼎、偶方彝、三聯甗、簋、尊、方罍、壺、瓿〔bü部〕、缶、觥〔gōng公〕、斝、盉、爵、觚、盤等。器類齊全。其中,偶方彝,通高60釐米,通長88.2釐米,重71公斤。上部形似殿堂屋頂,器底鑄有“婦好”銘文。三聯甗,由長方形六足甗架和三件大甑組成。在甗架、甑內壁及耳下,各鑄“婦好”銘文。還有一對“婦好”鶚〔è餓〕尊和一對“司母辛”四足觥,這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銅兵器130件,其中銅鉞四件,二大二小。大者通長39.5釐米,寬37.3釐米,重9.5公斤。上鑄“婦好”二字。銅戈90多件。還有銅錛、鑿、刀、鏟等44件。銅鈴18件。

      銅鏡四件,圓形,正中有鈕。可分為大型、中型、小型三種。鏡面直徑分別為12.5釐米,11.7釐米,7.1釐米。它比甘肅齊家文化出土的銅鏡要晚近千年。但也說明商王室已用銅鏡。

      玉器750件,經鑑定,有300件軟玉,大部分是新疆玉,也有遼寧岫巖玉。有琮、圭、璧、環、璜、戈、矛、戚、鉞、斧、鏟、臼、杵、盤、梳等,均為浮雕和圓雕製品。特別是玉雕人像和人頭像,一件跽〔jì季〕坐玉人,盤辮、戴冠、著交領衣、長袖窄口、腰束寬頻、著鞋,神態倨傲,似是貴族。另一件跽坐玉人,頭梳小辮、著衣、赤腳,似是女奴形象。造型多樣,線條流暢,堪稱商代玉器之精品。

      玉雕動物形象多樣。獸類有:虎、象、馬、牛、羊、熊、猴、兔;鳥類有:鶴、鷹、鶚、鸚鵡、鴿、鸕鷀、燕、鵝;昆蟲類有:蟬、螳螂。還有龍、鳳、怪獸、怪鳥、蛙、魚、鱉、石龜等。其中鶴、鷹、鴿、鸕鷀、螳螂的造型,在殷墟尚屬首次發現。

      象牙杯三件。其中一件帶流虎鋬〔pàn判〕杯,通高42釐米。杯身用中空的象牙根段製成。通體雕刻鳥,饕餮〔tāo tiè濤帖〕紋和夔紋,並襯以雷紋。杯鋬下端立雕虎形。可稱為罕見瑰寶。

      婦好之名,常見於武丁時卜辭中,她曾多次征伐夷方、土方、羌方、[上工下口]方、巴方等方國,是個顯赫的女英雄。據卜辭和銅器銘文,推斷墓主婦好系武丁之妻。墓的年代屬殷墟二期。約公元前13—前12世紀。

      1990年10月在殷墟郭家莊西部,發掘一座商代中型墓葬。該墓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105°。墓口距地表深2.3米,墓室長4.5米,寬約2.9米,墓底距地表深八米。墓底中部有腰坑。葬具有棺有槨。槨室長3.26米,寬1.52米,高0.88米。墓主骨骼已朽,頭向東。墓內有殉人四個、狗三隻,分別埋於二層臺、棺槨之間和腰坑中。

      墓中出土青銅器288件。包括禮器、樂器、生產工具、兵器。青銅禮器40件。有方尊、方斝、方觚、方鼎共16件。器表都有紋飾及銘文(氏族徽號)。酒器出土10觚、10角,卻不見爵。這是前所未見的組合。還發現了新器形,如一件提樑四足鼎和一件方形器,造型新穎。在這件提樑四足鼎內發現尚未完全腐爛的肉食,這在殷墟發掘中是罕見的現象。此次出土的方尊,腹部的四角有突起的四個象頭,象圓眼,長鼻向上彎卷,各邊中部又飾四個突起的獸頭,頭頂部向上伸出一對大角,角端有五個枝叉,像人手掌,造型奇特。特別應指出的是,在一個圓形銅尊內,還發現有一件圓錐狀小竹簍,用細竹篾編成,編制精巧。這是殷墟第一次發現的竹器。

      青銅武器有戈、矛、鉞、大刀等220件。另有銅鏃數堆(約900多枚)。看來,墓主似為地位較高的武官。

      據出土物判斷,這座墓,當屬殷墟文化第三期。

      1989年在此墓西南約30米處,發現車馬坑兩座,出土銅戈、鏃。與該墓所出的戈、鏃形制相似。該坑的時代,亦屬殷墟三期。很可能是該墓的陪葬坑。

      甲骨文自1899年發現以來,迄今已有90多年了。殷墟出土的甲骨約15萬片。在甲骨文發掘的歷史中,甲骨出土數量最多,刻辭內容最豐富的是1936年6月在小屯村東北發掘的127號坑。該坑出土刻字甲骨1.7萬多片,其中絕大部分為卜甲。發現了用墨或硃砂寫成的簡單文辭。可知殷代已有書寫的顏料和毛筆。又發現了一些特大龜甲,其中最大的龜甲長44釐米,寬35釐米。據鑑定,它產於馬來半島。可知殷代卜甲的龜甲有些來自南方。此後,甲骨文方面最重要的發現,是1973年在小屯南地發掘出土刻字甲骨4000多片。其中,基本完整的大版卜骨達100多片。據層位關係,證明商代甲骨文中的“[追去辶]〔duī堆〕組卜辭”,屬武丁時代。

      1991年9月,殷墟花園莊發掘一個殷墟早期甲骨坑。經部分清理,取出856片甲骨。其中,龜甲839片、牛胛骨17片。在龜甲中,腹甲811片、背甲28片。其中,刻辭甲骨170片。特別珍貴的是,此坑甲骨以大版卜甲居多,完整卜甲有300多版。每版上的刻辭,少者一二字,一般數十字,多者達200多字。有的卜甲,字中還填以硃紅色。此坑甲骨的特點:一是時代較早,屬殷墟文化第一期;二是刻辭內容主要涉及祭祀、田獵等方面;三是字型較細小、工整、秀麗。這對研究甲骨文分期斷代以及殷代歷史,都有重要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哆啦A夢》中的道具有哪些是已經實現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