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桿中醫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纖雲弄巧》是秦觀的代表作。這是一曲純情的愛情頌歌,上片寫牛郎織女聚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於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純真愛情的美好。此詞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尤其是最後兩句,使詞的思想境界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也一直為後來廣為傳唱。

  • 2 # 此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宋詞自然也是壯麗輝煌。或豪放激昂,或深情婉約,每一首詞都有其令人回味無窮的特質,被古往今來的無數人歌頌與傳唱。其中,宋詞的集大成者蘇軾所創作的詩詞流傳最廣,被引用最多。

    宋詞的主要流派,以豪放派和婉約派為兩大陣營。但蘇軾的詞,卻能在豪放激昂與深情婉約之間自由切換,兼收幷蓄。這也就是蘇軾的詞,能夠廣泛流傳的一個重要原因。不管哪個時刻,哪種心情,我們總能從蘇軾的詞裡找到靈魂的滋養與慰藉。回顧歷史,我們意氣風發的時候,會想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歷史的交錯與流轉之中,感受到過往的激情澎湃,希冀著未來的波瀾壯闊。最終在“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尾聲裡,驚覺浮生如夢的人生真諦。

    遭遇挫折,我們意志消沉的時候,會想到蘇軾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告訴我們人生需要吟嘯徐行、淡定從容。萬水千山走過,溝溝坎坎踏過,我們豁達如初,“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沉淪愛情,我們柔腸百轉的時候,會想到蘇軾的《江城子》。縱使沒有經歷過痛失愛人的苦難,也會被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所深深打動。如此深沉的愛戀與長久的思念,沐浴在愛河的飲食男女又有誰不會心嚮往之呢?

    面對離別,我們無可奈何的時候,會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離別離不開酒,更離不開人們心底的那輪明月。明月照我還,明月寄相思,那是無數離鄉之人的無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也是無數人心底最美的企盼。蘇軾的詞,每一首都很經典。但具體到哪一首流傳最廣,引用最多,想必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喜好。“此心安處是吾鄉”,那是追求隨遇而安、從容如水的呼喚;“人間有味是清歡”,那是追求清曠閒雅、不慕虛榮的守候。

    不管你是豪情萬丈,還是萎靡不振;也不管你追求儒家的積極入世,還是嚮往道家的仙風道骨,抑或佛家的清心寡慾,我們總能從蘇軾的詞裡,找到心靈的慰藉,得到靈魂的滋養。

  • 3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宋詞,實際上是起於唐代,盛於宋代。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傑出的文學作品。

    宋代詞人數百家,留世的傑出詞作何止數千篇?只不過是有的詞作反映了民間疾苦,或讚美了祖國的山川景色,反映出宋代時期社會繁榮和普通市民生活面貌。而有的則是熱衷於男歡女悅,離情別緒,風格淫靡,趣味庸俗。

    《水調歌頭:中秋》,則是一首詠月的名作。作者:蘇軾 (1037~1101) 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即後人所熟知的蘇東坡。作者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織入了對中秋夜月的描寫之中。從開始時希望超塵出世,到最後自己作寬解之語,反映了作者的曠達心胸和對人世間美好生活的熱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中:幾時~~何時。把酒~~拿著酒。李白有《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此句化李白詩而成。

    "……我欲乘風歸去",這一句用了《列子:黃帝》的典故。列子從老商者學道,最後到達"心凝神釋,骨肉都融","竟不知風乘我邪?我乘風乎?"作者用此典,暗寫物我兩忘之意。

    瓊樓玉宇~~指月中宮闕。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意思是現在月下起舞也很好,天上哪裡比得上人間?!

    轉朱閣~~指月光從硃紅樓閣的一面轉向另外一面。低~~指月光漸低。綺戶~~指刻有紋飾的門窗。無眠~~指因相思而不能入睡。〈作者之弟蘇轍也因反對新法而貶為地方官,地在濟南。兄弟二人已有七年:未見面。〉

    後幾句是說月亮不應該對人有什麼怨恨,為什麼偏偏當人們離別的時侯而圓呢?兄弟雖隔千里,不得謀面,但共對明月亦總可自慰…

    現代人不知其意,愛用後兩句詞表達男女朋友之戀情,殊不知東坡先生表達的卻是兄弟之情也!

    注:文中部分參考自《中國古代漢語》及《文學辭典》。

  • 4 # 皓月Lh2088

    中國古詩詞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瑰寶,盛行於唐宋時期,湧現了數不勝數的詩人、詞人,也誕生了不勝列舉的經典詩詞,代表了當時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水平,千百年來,深受世人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最負盛名最廣泛吟唱的幾首宋詞: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從宋至今,本詞始終在唱和引用榜上獨佔鰲頭,也是歷代各種選本的必選之作。作為東坡先生的代表詞,一定程度上,東坡詞的藝術風貌為本詞所遮掩。我認為本詞當選第一,實至名歸。

    《滿江紅》(怒髮衝冠)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本詞每在家國危急之時,奏響時代強音。民國時,著名音樂家楊蔭瀏先生的譜曲,更是加速了此詞的傳唱,助其成為家喻戶曉之作。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詞,用宋人胡仔的話說就是:“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雨霖鈴》(寒蟬悽切)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是宋代流行樂壇的天王級人物。他這首詞做到了普通大眾和文人雅士兩大讀者群體的普遍認同。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動人魂魄,韻味無窮。

    《永遇樂》(千古江山)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是兩宋詞人中最多產的作家,有620餘首。明學者楊慎說這首《永遇樂》為“稼軒詞中第一”。本詞是一首典型的稼軒詞,喜歡用典、以文為詞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揚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這是一首著名的懷古傷今詞。遣詞造句自然精工,化用杜牧詩句渾然無痕。

    《釵頭鳳》(紅酥手)陸游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一首《釵頭鳳》,一段不了情。陸游與唐婉悽美的愛情故事,打動了千百年的讀者。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借用屈原《離騷》的寫作手法,以香草美人喻寫自己的身世遭際,抒發英雄失路的悲憤之情,不失“要眇宜修”的本色之美。詞評家雲:“肝腸似火,色貌如花。”

    《暗香》(舊時月色)姜夔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想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本詩雖然不太盛行,但在我眼裡卻別具一番風味。主要是本詞顯得十分陽春白雪,而大眾知名度卻不高,但是在文人雅客中圈粉無數。

    總的來看,這幾首詞中,蘇軾、辛棄疾的詞,是當之無愧的超一流聖手。而姜夔、柳永、李清照、陸游、岳飛的詞也廣為流傳各有千秋。他們的詞作最高質量已奠定他們在詞史中的地位。

  • 5 # 老喵玩遊戲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引用、傳唱的最多最廣。幾乎人人都知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極富哲理的詩句。這首詞可說是寫絕了,立意之高遠,構思之新穎,意境之清新古今中外絕無僅有,有人評論說:中秋詞自蘇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這一點也不誇張。詞的上半闕是“問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寫出了詞人對月宮的嚮往和依戀,但現實是“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詞人只好由衷的讚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下半闕是“感悟”。“我”逐影隨行,“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想來想去,還是“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天道輪迴,人生蒼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以大家一起“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吧!這就是說,“親愛的人們啊,我們儘管天隔一方,可是共有明亮而美麗的月亮在上,讓我們一起來寄託思念共同緬懷吧!”

    蘇軾的這首詞到現在已歷千年,自當時一出版直到現在都轟動大江南北,她“溫馨”了一代又一代人,是我中華詩詞之奇葩!

  • 6 # 老街味道

    問題:宋詞裡被引用最多的是哪首?被傳唱最廣的又是哪首?

    前言

    宋詞中被應用最多的是哪一首真不清楚,現在有了大資料統計,估計很容易就能計算出來。

    我們平常見到的比較多的可能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吧。如果論宋朝當年的話,柳永應該算第一位流行音樂的巨星。柳永既能作曲又能填詞,據說當年“凡飲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另外還有兩首詞,在文人之間非常流行,大家紛紛步韻唱和,這兩首就是秦觀的《千秋歲》和賀鑄的《青玉案》

    一、秦觀《千秋歲》 攝人心魄

    秦觀的這首詞當朝唱和者眾多,這裡多選幾首大家比較一下,先看看秦觀的這首原唱: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馮煦《蒿庵詞論》中說道:

    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古之傷心人也......

    秦觀這首詞寫成後,去拜訪朋友孔平仲,

    孔看完詞驚曰:“少遊盛年,何為言語悲愴如此?”遂賡其韻以解之。 事後孔平仲說:“秦少游氣貌大不類平時,殆不久於世矣。”

    孔平仲大概是第一個次韻這首詞的人,目的是想疏導秦少游,希望他不要那麼悲觀。孔詞如下:

    春風湖外。紅杏花初退。孤館靜,愁腸碎。淚餘痕在枕,別久香銷帶。新睡起。小園戲蝶飛成對。惆悵人誰會。隨處聊傾蓋 。情暫遣,心何在。錦書訊息斷,玉漏花陰改。遲日暮,仙山杳杳空雲海。

    這首詞以次韻方式唱和者極多,大文豪蘇東坡步韻秦觀的《千秋歲》如下:

    島邊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淚濺,丹衷碎。聲搖蒼玉佩,色重黃金帶。一萬里,斜陽正與長安對。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君命重,臣節在。新恩猶可覬,舊學終能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

    黃庭堅步韻《千秋歲·苑邊花外》 :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軋,鳴珂碎。齊歌雲繞扇,趙舞風迴帶。嚴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灑淚誰能會。醉臥藤陰蓋。人已去,詞空在。兔園高宴悄,虎觀英遊改。 重感慨,波濤萬貫珠瀋海。

    在黃山谷唱和時,秦少游已經離世了。所以黃庭堅的《千秋歲》裡有:(秦觀)醉臥藤陰蓋。人已去,詞空在……

    二、 賀鑄 《青玉案》風靡大江南北:

    賀鑄 的《青玉案》也是如此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當朝唱和就能看到二三十首, 這裡只選兩首。徽宗崇寧二年(1103),黃庭堅因“幸災謗國”除名羈管宜州。離別之際,哥哥黃大臨填詞送別,黃庭堅也填詞酬答,兩首詞都是次韻賀鑄《青玉案》。

    《青玉案》(送山谷弟貶宜州) 黃大臨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髮,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黃庭堅唱和道:《青玉案·至宜州次韻 》

    煙中一線來時路。極目送,歸鴻去。第四陽關雲不度。山胡新囀,子規言語,正在人愁處。憂能損性休朝暮。憶我當年醉詩句,渡水穿雲心已許。暮年光景,小軒南浦,同卷西山雨。

    兩年後黃庭堅就離開了人世,這兩首次韻詞也成為千古絕唱。

    在宋朝次韻這首詞的人還有:史浩 、周紫芝 、韓淲、李彭老、李清照、蘇軾、吳潛、楊無咎 、程垓、劉一止、李之儀、侯置、趙彥端、王千秋、陳亮、馮時行、惠洪 ...是不是好多人的名號如雷貫耳。

    結束語

    大家喜歡或認可一個人的作品,表現就是到處傳唱,不過也分不同的層次。例如柳永詞達到了“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地步。

    但柳永卻在士人文化圈裡頗有爭議,蘇東坡就說過秦少游:“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少遊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晏殊問過柳永:“賢俊作曲子麼?”柳永回答:“我和先生您一樣也做曲子。”晏殊下面的話卻透漏出許多的不屑:“我雖作曲子,可是我不曾寫過 綵線閒拈伴伊坐。”

    可見普通老百姓的審美和文人的審美是不一樣的,他們所傳唱的作品當然也不一樣。

  • 7 # 文子心語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達到古代詩詞的高峰。詞起始於唐,盛至於宋。宋詞,或激昂豪放,或婉約深情,每首每句甚至每詞,都抒發了詞人對人生對社會的感悟和情懷。至於宋詞的哪一首詞被引用的最多,流傳的最廣,還真不好說,詞人有詞人的特點,讀者也有讀者的喜好。至於引用和流傳中的之最,都是憑感覺而已。

    選一首范仲淹的《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燕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范仲淹(公元989一1052年)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宋 真宗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進士。曾任陝西經略副使,負責邊防軍事行使,抵禦西夏。西夏不敢進攻,說他“胸中自有數萬甲兵”。官職副宰相。他在政治上比較開朗,主張革除積弊,實行新政。終因保守勢力的反對,遭到失敗,貶官外調,但他仍然堅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表現了堅強的意志和寬廣的胸懷。這首《漁家傲》描寫了邊疆遼闊的景象和將士們悲壯的感情,開宋詞豪放派的先聲。

    此詞上半闕開頭兩句,就勾勒出一幅荒涼、廣闊的邊塞圖景,連大雁到此也毫無留戀之意,那麼,人們不願意留此也就意在言外了。“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幛裡,長煙落日孤城閉”。這三句進一步描寫邊境的荒涼,第一句寫所聞,第二三句寫所見,戰馬悲鳴,長空雁叫,角聲四起,這些邊地特有的聲音,在四面八方迴響。夕陽晚照著層巒疊嶂,軍營中的炊煙在上升,這是何等荒涼的景象!一個“閉“字,既寫出了孤零零的城堡,也暗示了邊防的緊張局勢。

    下闕的頭兩句,唱出了壯志未酬,有家難歸的悲壯抑鬱心情。夜深人靜,傳來了悠揚的羌笛聲,此時此地,又有誰能安然入睡呢?久戍邊城,將軍已經生出了白髮,而遠離家鄉的戰士也不禁潸然淚下。下闕的後三句,寫出了將士們保衛邊防的壯志和思念遠方親人而引起的矛盾和痛苦,全詞緊扣人物的內心活動加以描繪,悲歌激昂,慷慨生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季如何種植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