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武暢通
-
2 # 大鵬梓鈞
精心謀劃,繼承汗位。滿族先人女真像許多遊牧民族一樣,汗位繼承沒有實行嫡長制。努爾哈赤身後的大位由誰來繼承?當時沒有一個制度。努爾哈赤生前為著鞏固權位,先幽死胞弟舒爾哈奇,又殺死長子褚英。努爾哈赤晚年在汗位繼承問題上非常煩惱,他沒有指定繼承人,而是宣佈《汗渝》:實行八和碩貝勒共議推舉新汗和廢黯大汗的制度。所以,他死之後,屍骨未寒,汗位之爭,非常激烈。當時在諸貝勒中,以四大貝勒的權勢最大,地位最高;此外還有多爾袞、多鐸。四大貝勒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皇太極在四大貝勒中,座次和年齒均列第四,為什麼卻能登上後金國汗的寶座?因為皇太極在大位爭奪中,長期而巧妙地運用了謀略。
當時的形勢是:二貝勒阿敏是皇太極的堂兄,其父舒爾哈齊獲罪被圈禁至死。阿敏自己也犯下大過,自然沒有資格也沒有條件奪汗位繼承權;三貝勒古爾泰是皇太極的五兄,有勇無謀,生性魯莽,軍力較弱。他的生母富察氏曾因過失獲罪,葬古爾泰竟親手殺死母親。這種人,名聲差,可做統兵大將,但不能做一國之君,更沒有條件爭奪汗位;大貝勒代善有資格、有條件也有可能繼承汗位;代善性格寬柔、深得眾心,且軍功多、權勢大。努爾哈赤曾預日後由其襲受汗位,說:“百年之後,我的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大阿哥就是代善。皇太極雖懷大志、藏玄機、有帝王之材但同乃兄代善爭奪汗位繼承,各方面均處於不利的地位,於是不得不暗設機關。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努爾哈赤小福晉德因澤向天命汗告訐
大福晉兩次備佳餚送給大貝勳,大貝勒受而食之;又送給四貝勒,四貝勒受而未食。大福晉經常派人去大貝勒家,還在深夜外出宮院。努爾哈赤派人調查屬實。他不願家醜外揚,便藉故懲處大福晉。這件事在滿洲貴族中曝光後,大貝勒代善的威望大降,已無力爭奪汗位。有人說小福晉德因澤告發是受到皇太極的指使,皇
太極精大福晉同大貝勒代善難以說清道明的“隱私”,施一箭雙鵰之計:既使大貝勒聲名狼藉,又使大福晉遭到懲處。大福晉在這次
事件中受了點“傷”,但沒有“死”,不久又得到努爾哈赤的寵愛。大福晉就是多爾袞、多鐸的生母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阿巴亥12歲嫁給努爾哈赤,共同生活25年。她當時37歲,正值盛年,丰姿饒豔。阿巴亥生有三個兒子:當時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多爾袞、多鐸兄弟也有資格同皇太極爭奪皇位。要削弱多爾袞、多鐸的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處死大妃。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和幾個貝勒說先汗有遺言,讓大福晉殉葬。在皇太極等四大貝勒的威逼下,她自繶而死(一說被用弓弦勒死)。阿巴亥死後,多爾兗、多鐸年幼,失去依靠,沒有力量同皇太極爭奪大位。據《清史稿·索尼傳》記載,多鐸曾說:“當立我,我名在太祖遺詔。”由此看來,努爾哈赤生前或有遺詔,可是至今沒有見到。多爾袞死後議罪,一大罪名就是曾說:“太宗文皇帝之繼位,原系奪立。”所以,皇太極到底是繼位還是奪位?
至今學界仍有不同的意見。代善失勢、多爾袞失母,皇太極在大位爭奪中處於有利地位。新汗的推舉議商,在廟堂之外進行。大貝勒代善
30 的兒子貝勒嶽託、薩哈磷到其父代善的住所,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說:“這是我的夙願!你們所說,天人允協誰不贊同。”這樣,父子三人議定。第二天,諸王、貝勒、貝子聚於朝。代善將他們的意見告訴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佔爾泰及諸貝勒。沒有發生爭議就取得共識。皇太極經過長達15年的精心謀劃,終於登上大位。皇太極初登新汗寶座時,四大貝勒並肩而坐,處理軍政大事,四人輪流分值。爾 後,皇太極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脅服大貝勒代善,終於“南面獨坐”,穩固了權力。
-
3 # 小聰歷史客棧
天命十一年(1626年)農曆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歲,同年農曆九月一日,作為努爾哈赤第八子的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很多人想不通,努爾哈赤兒子眾多,汗位之爭十分激烈,為何是皇太極脫穎而出,繼承了汗位呢?
諸貝勒共同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滿族先人女真像很多其他遊牧民族一樣,汗位的繼承並沒有實行嫡長制,努爾哈赤生前為了鞏固權位,先把親弟弟舒爾哈齊幽禁至死,又殺死了長子褚英,因此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明確公開繼承人。
在《滿文老檔太祖》中記載,努爾哈赤頒佈的《汗諭》,有一項重要內容,在“八和碩貝勒內,擇其能受諫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雖然努爾哈赤沒有確定繼承人,但是生前確立了汗位繼承製度,那就是:實行八和碩貝勒共議推舉新汗和廢黜大汗的制度。
也就是說汗位的繼承製度要遵照努爾哈赤生前《汗諭》,新汗既不是由先汗指定,也不是自封,而是要由八和碩貝勒共同會議推舉產生。
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有十六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共有十八人,在這十八人當中,當時參與商議汗位繼承會議的共有十二人,四大貝勒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小貝勒中為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其他貝勒為阿巴泰、德格類、杜度、碩託。
在諸位貝勒中,最有希望繼承汗位的就是努爾哈赤生前最信任以及最器重的四大貝勒,以四大貝勒的權勢最大,地位最高,這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這四大貝勒中,皇太極的座次和年歲都列第四位。
這四位貝勒中,二貝勒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是皇太極的堂兄弟,舒爾哈齊被努爾哈赤囚禁至死,阿敏本身也犯下大過錯,而且屬於旁支,因此自然阿敏沒有資格爭奪汗位繼承權。
三貝勒莽古爾泰是皇太極的五兄,努爾哈赤的第五子,但是他有勇無謀、生性魯莽、軍力較弱,也不適合爭奪汗位。
也就是說當時承嗣汗位競爭者主要是皇太極、代善和努爾哈赤寵妃所生的多爾袞,努爾哈赤死時,多爾袞年僅十五歲,但是因為努爾哈赤生前的偏愛,多爾袞和弟弟多鐸領有正白、鑲白二旗,勢力較大。
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為了徹底剷除多爾袞爭奪汗位的力量,聯合其他三位貝勒,逼多爾袞母親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成為天命遺位爭奪的犧牲品。
阿巴亥死後,多爾袞和多鐸以及阿濟格兄弟三人年幼失去依靠,便沒有力量與皇太極爭寵汗位了。
如此一來,汗位的繼承,主要在皇太極和代善二人之間角逐,代善本來是最有資格繼承汗位的,代善為大貝勒,齒序居長,有賢能,而且軍功眾多,但是代善曾經被告發和阿巴亥有私情,使得代善的威望大降,已經無力再爭奪汗位。
最後來看,皇太極在大位爭奪中處於了最有利的地位,汗位的繼承者,首選為皇太極,努爾哈赤生前主張實行八和碩貝勒共議推舉新汗和廢黜大汗的制度,因此貝勒們也召開了推舉新汗的商議,代善與他的兒子嶽託及薩哈廉,以及其他貝勒們都擁皇太極繼承汗位。
代善的長子貝勒嶽託和三子貝勒薩哈廉,對諸貝勒大臣說出了擁戴皇太極的原因:“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諸王貝勒貝子們都聚集在朝堂之上商議推舉新的大汗, 代善將父子三人商定的意見告訴了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以及其他貝勒們,其他人都表示贊同,沒有發生爭議就達到了共識。
由於身為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援,所以眾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皇太極“辭再三,久之乃許”,被擁舉為大汗。在天命十一年農曆九月一日,皇太極舉行登極大典,終於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佈次年為天聰元年,當時的皇太極三十五歲。
皇太極本身實力出類拔萃皇太極繼承汗位,不僅僅是因為各大貝勒推舉,同時皇太極的閱歷、軍事、政治才能以及自身實力在諸多貝勒中,都是出類拔萃的。
年少喪母,自小跟隨父汗,才智出眾
皇太極生母那拉氏是葉赫部落貝勒揚佳努的女兒,稱孟古格格,孟古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年僅十四歲,在二十九歲就撒手人寰,皇太極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
皇太極少年喪母,也沒有同母的親兄弟姐妹,可以說是孤苦伶仃,而他所在的家庭,是一個大家庭,他有十五位同父異母的兄弟,他並不是最受父親努爾哈赤喜歡的一個。
因為少年喪母,皇太極從小隻能跟隨父親身邊,常隨父親外出狩獵,跟隨父汗,學習了才能,儘管他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艱難困苦,但他養成了謹言慎行的性格,同時也磨鍊了他頑強的性格和頑強的意志力。
《清太宗實錄》說皇太極從小“一聽不忘,一見即識”,可見皇太極天分很高,皇太極從十二歲生母病逝後,因為從小就具有非凡的才能,在少年時期就開始管理家務,相比其他貝勒們算是才智出眾的一位。
勤於學習、精於謀略史書記載皇太極“性嗜典籍”在《清太宗實錄》等書記載並且涉及到皇太極學史、講史的至少五十餘處,皇太極喜歡看兵書以及歷史書,尤其喜歡閱讀《三國演義》,長期讀兵書和史書讓他從中學習了智慧,再者皇太極胸懷大志,長時期的讀書讓他更加精於謀略,使得他在跟隨努爾哈赤征戰途中,出謀劃策、明暗兼施,奠定了政治基礎。
頗有軍功,勇敢堅毅《清太宗實錄》記載皇太極年滿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隨努爾哈赤出征烏拉部落,並在第二年跟隨努爾哈赤再徵烏拉,一舉攻佔烏拉城,滅亡烏拉,取得了全勝,皇太極跟隨父汗努爾哈赤,四處征戰,透過激烈又嚴酷的實踐,漸漸變得勇力絕倫,頗有戰功。
皇太極二十歲到三十五歲的十五年間,經歷了建州女真史上劃時代的轉折時期,也是他一生事業最重要的奠基時期。
皇太極從二十歲開始出征以來,在努爾哈赤統帥下,馳騁疆場,勇敢打拼,參與了十次重大的戰役,分別是哈達之役、輝發之役 、烏拉之役 、葉赫之役、薩爾滸之役、撫清之役、開鐵之役、沈遼之役、廣寧之役和寧遠之役。
上述十次重大戰役,是皇太極重要的人生機遇,同時在眾多戰役中,皇太極英勇拼搏、足智多謀,他在這十五年的戎馬生涯中,得到了眾多將士的擁護以及超高的聲望,成為了眾多人心中的文武兼備的後金大汗,同時也為後來被諸貝勒推舉成為新大汗準備了條件。
結語:綜上所述,在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這場政治角逐的最大贏家,並非偶然,皇太極本身實力強大,胸懷大志、有帝王之才,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顯然都比其他貝勒更出類拔萃,因此皇太極能夠脫穎而出,得到眾多貝勒們的推舉,繼承汗位。
-
4 # 曹老師xixi
主要還是眾貝勒相互權衡造成的結果。
努爾哈赤時期對於後金汗位繼承定下的規矩是親王投票制。對於汗位有發言權的主要是努爾哈赤親定的八個貝勒,其中前四大貝勒最有發言權,分別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代善早些年由於生活作風問題,被努爾哈赤取消了汗位繼承資格,阿敏由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因此不具備汗位繼承資格,蒙古爾泰由於手刃其生母性格殘酷,無人支援他繼承汗位。因此實際能繼承汗位的只有皇太極和多爾袞。
對比兩人,多爾袞優勢巨大,但恰恰多爾袞優勢太大,反而成為了他繼位的劣勢。努爾哈赤生前的想法還是想把大位傳給多爾袞的,首先多爾袞的生母是最得寵的,再者多爾袞兄弟三人兵權最大,佔有三層以上,最後還暗示阿敏輔佐多爾袞,加上阿敏父子,多爾袞集團的兵權佔一半以上。只可惜各個貝勒各懷鬼胎,最終被皇太極鑽了空子。
首先大貝勒代善,與多爾袞有仇,不支援多爾袞,然後阿敏父子心裡不衡,臨陣倒戈,背叛多爾袞,四貝勒皇太極自然是不可能支援多爾袞,所以多爾袞除了其親兄弟幾人無人支援。
最終眾貝勒推薦皇太極的原因,恰恰就是因為皇太極勢力太弱,因為皇太極的母親是葉赫氏,葉赫家族是愛新家族的仇敵,並且其生母還早逝,皇太極相當於是孤家寡人,眾貝勒都認為皇太極繼位後,容易被控制。所以最終推薦了皇太極繼承大位。
但是誰知道皇太極能力非比尋常,繼位後,把這些貝勒一一干翻。多爾袞實在太倒黴了,後來皇太極去世了,多爾袞也是最有希望的繼承人,但依然還是多爾袞太強了,無人支援。
-
5 # 一憶一
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得不提起一個人 孝莊皇后
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努爾哈赤去世後想繼承王位有三個條件
符合這個條件實力最強的有四個人分別是 濟爾哈朗、代善、 多爾袞、 豪格
這四個人各個都手握兵權,誰也不服誰,孝莊皇后就是利用這點為自己的兒子皇太極爭取到汗位。
皇太極之死,正常情況下只有皇太極一脈是最正宗的繼承,所以豪格是最有資格的!但是其他三個人肯定不服。如果豪格當了皇帝,他們肯定會被殺。
所以順治就順理成章了。
-
6 # 赤腳河邊走
一代英主皇太極如何繼承皇位,鞏固統治,並開創清朝之啟始?
首先當時皇位繼承天時對皇太極非常有利:努爾哈赤共有8子,除去長子褚英外加上養子阿敏號稱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
後面四個小的,在野豬皮被袁崇煥寧遠城之戰一炮轟死的時候還沒長大,不具備汗位爭奪條件。直接忽略。
然後是長子褚英之前就被廢,剩下四大貝勒中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敏是養子,直接忽略。
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妃子通姦,名聲不好。
莽古爾泰素來有勇無謀。
最主要的還是皇太極本人能征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在八旗中樹立了崇高的個人威望,再加上努爾哈赤突然受傷死去。皇太極坐擁天時地利人和。最後在代善的自知之明自動讓步下繼承汗位,自然是水到渠成,順利實現接班!
-
7 # 浮生若淺
皇太極能繼承汗位,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促成的,否則他的汗位坐的必然也不會安穩。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生母是孟古福晉。阿淺看過一些文章中提到,孟古福晉是努爾哈赤的第三任大妃,其實不然,孟古福晉一生並未成為大妃的(當時還是大妃袞代掌事)。所以算起來非嫡非長的皇太極能繼承汗位,確有一定的實力。
1、自幼聰慧,能力出色。不得不說,貌美賢惠的孟古福晉與努爾哈赤的優良基因,讓皇太極自小便十分聰慧,父兄不在時,他年紀雖小,卻也能把事打理的很好。
2、能文能武,軍功卓越。電視劇中常有句話是說清朝祖輩是在馬背上打來的天下,所以他們十分崇尚武力。年少時皇太極隨努爾哈赤東征西伐,勇猛過人又不失智慧,這樣優秀的兒子,自然也是努爾哈赤喜愛的。
3、與其他兄弟的優勢對比。努爾哈赤眾多兒子中,褚英已被處死,代善薄待前妻之子被廢黜嗣位,莽古爾泰有勇無謀,現任大妃阿巴亥所生三子年幼無軍功,其餘皇子母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皇太極似乎是較好的選擇。
皇太極能成功脫穎而出,優秀的實力和尚佳的運氣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能力,他就如莽古爾泰一般,早早被排除在外,自然不會得到眾人的支援;如果缺少了運氣,那麼或許就像代善一般,在汗位面前跌倒了。
-
8 # 古今都付笑談中
個人感覺,雖然皇太極資歷排名與戰功都不佔優勢,但他善於學習,勤勉認真,而且心胸豁達,富有大智慧!更重要的他是努爾哈赤最疼愛的兒子!少不了努爾哈赤在背後默默地培養!
回覆列表
一個國家的末年,註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內憂外患,對於明朝來說,後金是邊關地區少數民族中最強大的一個,他們的領導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努爾哈赤,這個人帶領著自己的部落走向了強大。他把自己的小部落逐漸發展統一了東北地區,然後在這個地方展開了割據。
之後,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等的原因就和明朝展開了對峙,但是當時他們國家的實力還是比較小的,努爾哈赤最後被明朝的一位將軍給擊敗了,並且在這場戰爭中,不幸的是他身亡了。因為他在戰鬥過程中被袁崇煥的大炮給打中了,於是,他帶著自己的遺憾含笑九泉。
但是雖然他走了,國家仍然要繼續發展,那麼誰又來擔任這個大任呢?在他這麼多的兒子裡面,自然也是不愁找不到繼承者的,在他的幾個兒子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四大貝勒四小貝勒。在這八個人裡面,每個人都非常的有能力,有本領。但是繼承者的位置只有一個,那麼到底誰來擔任這個位置呢?在小編看來,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他的回答其實早已經在他去世後就已經認定是誰了。
說到這兒大家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多爾袞其實也是被他父親喜歡的,而這個人確實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為什麼他沒有繼承皇位呢?大家可能忽略了一點,皇太極當時是比多爾袞大很多的,這個孩子的年紀就是一個小孩的存在,而在當時的國家,他們是比較愛拼敢打又實在的民族,他們就認為誰更能打一些,誰的年齡大,誰就說了算。所以他們大家都是支援了皇太極的,而多爾袞就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
那麼其他的貝勒呢?這四個小貝勒,他們的年紀也是非常小,這是他們沒有競爭資格的一個點,而且,他們的父親其實也不是很喜歡他們,所以這幾個自然也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了。那麼再看這幾個大貝勒,阿敏呢,不是努爾哈赤的孩子,他只是一個侄子。而按照中國的傳統來說,只有親生的孩子才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所以,他肯定沒有資格繼承皇位,被排除了。
還有一個人是莽古爾泰,他這個人是一個喜歡打仗的將軍,而且性格又非常的粗暴。也就是說,他是一個粗人,做事幹什麼都非常的粗暴,所以他不適合繼承大統。還有個人就是代善了,他這個人非常的有本事,但是有一點卻被蒙上了黑點。他曾經被傳說過生活作風差,說他曾經和他父親後宮的一個妃子的有過瓜葛,如果說有事情的話,沒關係,但是這個人還偏偏是他父親的妃子,這樣的話問題就不一樣了。而他又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皇位,他直接就放棄了。所以,皇太極就順利的成了後金的皇帝,也是後來大清的開國皇帝。而他也用自己的成就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統治者。
他能夠成為國家的領導者,不僅在於他的年齡比其他人都大,沒有做過什麼壞事,各方面都很出色。更重要的是因為他非常的會打仗,而且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因為要知道兩個國家可以交流,不僅是隻有戰爭的形式,雙方之間的往來交流也非常的重要。他們這個國家雖然說非常會打仗,但是政治往往來說是非常複雜多變的,而皇太極對於這方面的能力非常的有一套,可以更好為自己的國家服務。
而且他也改變了和明朝之間對抗的狀態,他知道自己的國家還處於非常弱的時代,對於明朝這樣悠久而強大的國家,目前是還沒有能力去和他們抗爭的。所以他自己計劃了一套國家的政治進攻,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不僅有軍事才能,還有政治才能。所以,他繼承皇位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並且,他的表現也讓我們確認了他是一個很好的皇帝。
上面就是他為什麼能在所有皇子裡面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我們不否認這當中有一定的運氣和政治,但是他自身的能力和身為一個皇帝需要具備的素質是值得肯定的,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帝王,在他之後的政治生涯中,他實現他父親的願望,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