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焦自媒體

    在奶牛生產中,其繁殖力直接關係到奶牛生產水平的高低。奶牛的繁殖力受到遺傳、營養、環境和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隨著現代育種水平的提高,日糧營養已成為提高奶牛繁殖力關鍵因素。

    1、蛋白質營養與奶牛繁殖力

    蛋白質不僅是畜產品(牛奶等)的主要成分,而且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可作為機體新陳代謝催化劑的酶,運輸氧氣的血紅蛋白,參加免疫的抗體,具有調節新陳代謝作用的激素等。日糧蛋白質水平對奶牛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缺乏不但影響發情、受胎和妊娠,並由於使日糧適口性下降而導致體重降低,直接或間接影響奶牛的繁殖。在大多數情況下,奶牛繁殖力下降是由於日糧蛋白質水平過高而引起。奶牛生產者為增加產奶量和養殖的經濟效益,經常飼餵高蛋白日糧,特別是在產後階段,但飼糧DM中粗蛋白質超過l9%,會增加空懷天數,延長產後第一次的排卵時間,降低受胎率。蛋白質含量為20%~23%的日糧與12%~15%的日糧相比,前者降低子宮內pH並增加血液中尿素水平,改變子宮內液體的組成。Anderson等指出,由於蛋白質採食量增加,提高了組織中的氨的濃度,降低了免疫系統的功能,延長了子宮的自淨時間。泌乳早期飼餵l9%~20%蛋白質飼糧會降低血漿中孕酮濃度。Ferguson等認為,用兩種含粗蛋白質均為18%的日糧飼餵奶牛,由於蛋白質的瘤胃降解率不同,當日採食量發生改變時,則可提供的瘤胃降解蛋白質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質不適合,導致瘤胃利用氮和小腸利用氨基酸的不平衡,並進而影響繁殖。瘤胃降解蛋白質的比例越大,妊娠的機率越小,這種趨勢在老年牛中更為明顯。Butler認為高蛋白日糧由於提高了BUN濃度,使子宮分泌物中尿素含量增加,改變了發情週期中的黃體期子宮分泌物的鎂、鉀和磷的濃度,降低了子宮的pH,尿素濃度和子宮pH的變化使子宮內膜細胞分泌大量的PG和PGE2,PG 抑制了孕酮的作用,干擾孕酮對子宮微環境的調節作用,使胚胎處於非最佳的子宮內環境,影響了胚胎的發育與存活。泌乳牛採食高蛋白質含量的飼糧,必然引起子宮分泌物pH以及某些離子濃度的改變,但這種情況主要發生於黃體期而非卵泡期;這種情況也見發生於採食高瘤胃可降解蛋白的後備母牛,這樣的子宮環境與低的繁殖效能有關。採食高蛋白質的飼糧可使血清氨、尿素濃度升高,升高的程度依賴於瘤胃可降解蛋白質與瘤胃可降解碳水化合物之間的平衡;而奶牛血清,奶中尿素氮的增加與其繁殖能力的降低高度相關(Wittweret a1.,1999)。日糧中過量的蛋白質對繁殖的負作用的解釋,目前有三種理論(1)氮代謝的有毒副產物(氨和尿素)可能會損傷精子、卵子和胚胎,造成受精率下降。高濃度的BUN會降低子宮內pH值和影響前列腺素的合成,過高的BUN還能減少促黃體素與卵巢受體的結合,導致血清中孕酮濃度降低和受精率下降;(2)日糧的能量和蛋白質的不平衡會影響代謝效率。該理論認為,在過高的蛋白質水平下,牛體為了排洩過量的氮,必須消耗額外能量,可能造成能量負平衡,引起延遲排卵、受精率和血漿孕酮水平的下降;(3)氮代謝的有毒副產物或能量利用效率可能改變了促性腺素和孕酮的分泌。這三種作用可單獨、同時或協同作用。因此,生產中應(1)對於奶牛應根據體重、生理階段和產奶效能等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蛋白質水平;(2)注意選擇過瘤胃蛋白質高,而瘤胃降解蛋白質低的蛋白質飼料原料用於配製精料補充料,如選用菜籽粕等;(3)保證飼糧可供給適當的可降解碳水化合物,使之與瘤胃降解蛋白質有適當的平衡。NRC(2001)推薦的高產奶牛日糧的蛋白質水平為18%~19%;泌乳期奶牛日糧蛋白中必須含有不低於30%的非降解蛋白,高峰期為38%~40%,幹奶期可以降低到25%。

    2、日糧能量濃度與奶牛繁殖力

    張拴林等(2004)奶牛的繁殖力受日糧中能量水平的制約,能量不足和過剩都會對繁殖力產生不利影響。能量不足通常發生在飼料質量低劣、限制飼養、產後泌乳初期及高泌乳量等條件下,以產後初期最為常見,這是由奶牛產後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奶牛在產後,產奶量逐步增加,使泌乳所需營養也逐步增加;而對採食量的反應應答遲緩,當出現能量負平衡時,為保證泌乳對能量迅速增加的需要,奶牛必然動用體能的貯備,引起體況的下降,不利於LH的分泌,奶牛血清葡萄糖和胰島素濃度也降低,影響了卵泡細胞的發育,從而阻止了排卵,影響繁殖力。最嚴重的能量負平衡狀況約在奶牛產後30天左右出現,此時大概也是奶牛產後的第一次排卵時間(Butler,2000)。Butler等實驗表明,產犢前情況好(產犢前1-2周體況分超過4.0)並不影響總體繁殖效能,但體況過好的母牛產後第一次配種受胎率一般較低,這是因為幹奶期肥胖的母牛,泌乳早期的幹物質採食量降低,使產後體況分降低嚴重而影響繁殖力。產後頭5周體況分下降不到0.5分的母牛,第一次配種受胎率為65%,體況分降低0.5-1分和1.0分以上的牛,產後第一次配種受胎率分別為53%和17%。Imakawa報道,當產後初始體重下降20%~24%時,母牛發情週期終止,卵巢靜止。如果分娩前奶牛體況過肥,則其產後食慾降低和發生能量負平衡的程度要比產前體況適中的奶牛更為嚴重,此時奶牛動用更多的體儲脂肪用於產奶的能量需要,結果是在肝臟累積大量的丙酮,它是導致產後至第一次排卵有更長的時間間隔以及繁殖率低的重要原因。能量負平衡的程度依賴於採食量,但透過增加精料的採食量來增加能量顯然是有限的。有效選擇是透過增加脂肪的含量以提高飼糧的能量濃度來減少奶牛採食飼料的限制,儘量滿足奶牛產奶對能量的要求,可減輕能量負平衡的程度,提供合成孕激素的前體物——膽固醇,增加孕激素的濃度,刺激卵泡發育,保證奶牛良好的繁殖效能。日糧中新增脂肪酸鈣可以減少體內的脂肪動員,抑制奶牛產後體重減輕,保持良好的體況,從而提高受胎率。Boodiolu(1993)研究發現,飼餵脂肪酸鈣的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從61%提高到87%。Schneider(1998)等研究表明,飼餵脂肪酸鈣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試驗組比對照組提高了17.4%,母牛受胎率提高了14.5%。美國Chalupa(1991)報道在奶牛泌乳盛期新增脂肪酸鈣500克以內/頭·天,產後一次情期受精率提高20%。一般情況下,奶牛日糧中的粗脂肪含量應控制在7%。

    3、礦物質元素與奶牛繁殖力

    3.1鈣、磷

    對於種公畜,日糧中缺鈣可導致精子的成活率降低,精液中死精子數增加,精子的受胎率下降;鈣離子濃度過高,也會對精子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可使公牛性慾降低,顯著降低種公牛的精液量和精液品質。母畜日糧缺鈣,可導致骨軟化和骨質疏鬆,繁殖力下降,懷孕母畜缺鈣常導致胎兒發育受阻甚至死胎,並引起產後癱瘓。日糧中鈣、磷缺乏或過量可導致分娩時發生產乳熱,這對牛奶生產和奶牛繁殖有較強負作用。與健康奶牛相比,患產乳熱的奶牛難產率,胎衣不下,四胃移位,酮病和乳房炎發病率分別增加2.8倍、6.5倍、3.4倍、8.9倍和8.1倍,患子宮炎的機率增加1.6倍。日糧中缺磷是母畜不孕或流產的原因之一,據報道,奶牛缺磷常導致卵巢萎縮,不發情,屢配不孕,受精率低,易發生流產或產弱犢胎衣不下,泌乳期短等症狀。日糧中鈣、磷比例不當也影響母畜的生殖機能。一般鈣的攝取量應控制在75g/(頭·天),鈣磷比保持在1.5∶1。

    3.2銅

    奶牛缺銅時繁殖效能會發生紊亂,卵巢機能低下,發情遲緩,胎盤早亡,分娩困難,胎衣不下。孕期奶牛缺銅對胎兒發育及銅貯存極為不利,產下的犢牛體弱,有患共濟失調症的可能,還可能因母牛無哺乳能力而死亡。公牛的精液質量也與銅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精清中銅的含量與原精活力、密度呈顯著正相關,說明體內(精清)銅的含量在一定範圍內,越高精子活力越好。其原理可能是銅可以提高前列腺素與受體的結合力,從而促進前列腺素E (PEG )作用,由軸突釋放的銅可調節PEG對LH釋放激素神經原的作用,垂體激素(LH,FSH)與精子的生長有密切的關係,而PEG又與LH有不可分割的相互關係,因此,銅可引起LH水平的提高並使睪酮分泌增加。當補飼銅後,奶牛的繁殖力上升,受胎率提高。給母牛補飼銅可使發情率從53%提高到72%;母牛注射銅以後,其受胎率從53%提高到67%,若同時補充鈷和銅可提高到93%;補充銅與鎂,繁殖率也得到提高。NRC(2001)對650kg體重的高產奶牛(40kg奶產量)銅的推薦量是15.7mg/kg日糧幹物質。

    3.3鋅

    鋅透過影響奶牛性腺活動和性激素分泌影響奶牛的繁殖機能。缺鋅會改變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影響黃體的功能。當母牛缺鋅時,卵巢囊腫,發情異常,會引起性週期紊亂,受胎率降低,易發生早產、流產、死胎及胎兒畸形等。公牛缺鋅可影響睪丸發育,使其發育延遲、重量減輕,血漿中睪酮下降。研究表明,向種公牛日糧中新增鋅75mg/100kg體重,可顯著改善其精液品質,並提高母牛的受胎率。Datiev(1973)報道,向缺鋅公牛日糧中補鋅,可使其射精量提高16.8%,精子數增加5.1%,死精和畸形精子減少11%,精子存活時間延長7.8%。NRC(2001)對650kg體重的高產奶牛(40kg奶產量)鋅的建議量是63mg/kg日糧幹物質。

    3.4 硒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成分,適宜體內含量可消除脂質過氧化物的毒性作用,從而提高免疫機能。生產中,硒和VE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和生產力的重要物質,往往同時新增。當Se和VE 缺乏時,母牛不規則發情或根本不發情,子宮炎及卵巢囊腫升高,受胎率低,受胎的也不能正常發育,造成流產或死胎,存活的犢牛體質也不健康。實踐證明,冬春季節長期缺乏青綠飼料時,給妊娠後期母牛和新生犢牛注射亞硒酸鈉,對提高母牛繁殖率、犢牛成活率有良好的作用。若將硒和VE加入飼料中飼餵,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100kg飼料加入0.022g無水亞硒酸鈉,同時按每千克飼料加入20~25IU的VE )。奶牛配種輸精前後注射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能明顯提高受胎率。試驗組確定妊娠48頭,比對照組多4頭,並且情期受胎率和總受胎率試驗組比對照高18%(85%/67%)和8%(96%/88%),差異顯著(P<0.05)。在妊娠後期給奶牛飼餵硒補充料或注射硒可以降低胎衣不下的發生率。NRC(2001)硒的推薦量為0.3mg/kg日糧幹物質。

    3.5鈷

    鈷是形成VB12結構的重要活性組成部分,鈷在動物體內能影響紅細胞的合成,並激活部分酶,進而影響相關的繁殖生理功能。此外,鈷還可以作為其他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組分或自由離子參與動物體內的生理生化反應。缺鈷性貧血的母畜不能發情,初情期延遲、卵巢機能喪失、易流產和產弱胎(王鈺,1994)。Hurley(1989)試驗證明,給牛、羊補飼鈷鹽,能促進其發情,增加受胎率,從而提高其繁殖效能。NRC(1998)指出,成年奶牛每天需要鈷約0.11mg/kg日糧幹物質,而飼草幹物質只能提供0.02~0.08mg/kg,

    3.6錳

    錳參與膽固醇的合成,缺錳時,膽固醇及其前體合成受阻,從而引起性激素合成障礙,發生輸精管退化性病變,精子減少,性機能衰退,睪丸退化,性週期紊亂以致不育。青年母牛缺錳表現為發情週期不正常,受胎率降低;成年母牛表現為繁殖力低下,易發生流產。錳還參與黃體組織的代謝,採食低錳日糧的奶牛流產和卵巢囊腫的發病率增高。缺錳的奶牛即使能正常發情、排卵和受精,但受精卵在子宮附著困難,往往受精而不懷胎、早期不明原因的隱性流產或所產牛犢先天性畸形、生長緩慢、被毛乾燥、褪色,腿畸形而用球關節以上著地等。

    3.7碘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的必需原料。母畜缺碘後會導致甲狀腺與垂體之間功能紊亂,造成排卵機制障礙,引起發情不排卵,性週期紊亂,胚胎髮育受阻,受胎率明顯降低。受胎後胎兒發育不良,易於流產,出現死胎和母牛胎衣停滯等症狀。如常年給母畜補碘後,牛發情排卵正常,配種期縮短,受胎率可提高20%以上,所產牛犢健壯,成活率高。種公牛缺碘時,使垂體促甲狀腺素釋放增加,從而相應地抑制了其他激素的釋放,導致了性腺發育受阻,性激素分泌減少,公畜性慾減退,精液品質不良,畸形精子數增多,受精率降低。

    3.8鎂

    鎂缺乏奶牛主要症狀是不發情和不規則發情,有時延長不發情期,濾泡發育不良,延遲排卵,發情表現不明顯,受胎率僅有30%~45%。沈勇等(2004)對281頭飼養管理正常、無繁殖系統疾病的高產奶牛進行了產後補飼微量元素的試驗研究。試驗組130頭補飼的母牛比151頭未補飼的母牛(對照組)配種兩個情期受胎率提高16.1個百分點,產後60d內母牛發情試驗組比對照組發情母牛比率提高15.4個百分點。另據報道,陰離子型日糧還能降低胎衣不下的發病率,提高繁殖力。

    4、維生素與奶牛繁殖力

    4.1維生素A

    維生素A與母牛的繁殖力和胎兒的生長髮育密切相關。Michal 等(1994) 的研究表明,β-胡蘿蔔素可以降低胎衣不下和子宮炎的發病率,原因是其提高了臨產前血液中β-胡蘿蔔素的濃度,增強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的功能,進而提高宿主的抵抗能力,降低繁殖疾病的發生率。若日糧中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母牛發生生殖器官炎症,隱性發情,發情期延長,延遲排卵或不排卵,黃體和卵泡囊腫,使受胎率降低,胎盤形成受阻,胚胎死亡、流產,胎衣不下和子宮內膜炎等;種公牛則造成睪丸萎縮、副性腺發育不全,性成熟推遲,精液品質下降等。劉宗平報道,患VA缺乏症成年母牛可能產下先天性雙目失明犢牛,產後犢牛不能掙扎起立,安靜地側臥,四肢伸展,極度衰弱,病死率高達88.23%。而在日糧中補充VA,可改善母牛健康狀況,提高母牛產奶量。據報道,補充VA和β-胡蘿蔔素能使胎衣不下的發生率下降28%;補充β-胡蘿蔔素能使子宮內膜炎發生率下降50%。Akordor(1986) 研究發現,荷斯坦奶牛產後10天直至懷孕期間,日糧中VA、VE和VD 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每天補飼400mgβ-胡蘿蔔素可以提高血漿中β-胡蘿蔔素濃度;而且與對照組相比,黃體囊腫、子宮積膿和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分別從21%、4%和13%下降到6%、0 和7%。劉輝放等(2005)研究了奶牛日糧補充β-胡蘿蔔素(300mg/頭·天)對奶牛產前7天、產後10天和60天血液β-胡蘿蔔素濃度及產後發病率、產後70天內的配種率、配種受胎率及一次配種受胎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新增300mg/頭·天的β-胡蘿蔔素能顯著提高奶牛產前7天、產後10天和產後60天的血液β-胡蘿蔔素濃度,降低產後胎衣不下和乳腺炎的發病率,提高產後70天內的配種率和配種受胎率,但對一次配種受胎率和配種天數無明顯影響。建議VA應為3000-4000IU/kg幹物質。

    4.2維生素D

    維生素D有D2和D3兩種活性形式,維生素D最基本的功能是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提高血液鈣和磷的水平,促進骨的鈣化。牛放牧每天能夠由面板合成3000-10000IU維生素D。奶牛臨產前新增大劑量維生素D可預防產後癱瘓,保證奶牛機體健康。此外,維生素D對奶牛的繁殖也有間接作用。一些研究證明,補充維生素D可以提高母牛的受胎率,並可使發情症狀明顯。

    4.3維生素E

    維生素E又稱生育酚,是一組化學結構近似的酚類化合物。它具有多種生理功能,特別是具有生物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細胞膜中脂質過氧化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損害。維生素E與前列腺素的合成有關,因而對改善繁殖功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報道,繁殖失調(最突出的是胎衣不下)發生率與VE的攝入量有關。維生素E與微量元素硒具有協同作用,在妊娠母牛預產前60-70天肌注亞硒酸鈉維生素E,可明顯改善健康和生產狀況,特別是對減少胎衣不下及臨床型乳房炎有效。一般認為在補充硒適當的情況下,對幹奶牛補充VE1000IU/天能減少胎衣不下的發生率。研究表明,圍產期給奶牛餵給VE 25~50IU/kg幹物質是必要的。

  • 2 # 農村張飛機

    奶牛日糧中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易發生下列問題:

    (1)奶牛性週期紊亂,卵巢萎縮,有時出現持久黃體或卵泡囊腫。

    (2)牛奶中乳脂率降低 發生於粗飼料供應也不足時,主要是瘤胃內產生的乙酸過少,丙酸過多,引起乳脂率降低。

    (3)奶牛營養不良 常在蛋白質供應不足時發生。

    (4)誘發奶牛酮病。

    碳水化合物供應過多,易發生下列問題:

    (1)奶牛繁殖障礙 尤其發生在日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時。表現為性週期紊亂,出現持久黃體、卵巢囊腫、難孕、難產、胎兒發育不良等。

    (2)奶牛真胃變位或扭轉與瘤胃酸中毒。

    (3)奶牛產奶量下降 主要是過量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沉積於乳腺內,使乳腺腺泡的發育受到影響所至。

  • 3 # 水果達人煙臺二哥

    碳水化合物對生育力的影響可能與孕酮濃度有關,配種時孕酮濃度高,生育力一般較高,而 孕酮濃度的變化是與營養水平緊密相關的。奶 牛的營養水平高,每次受胎的配種次數就少,產後孕酮濃度出現峰 值的時間也比在營養狀態低下時早23天左右,卵巢恢復功能的時 間也早。

    但是,如果牛體重增重過快,消耗的能量過多則會對其生育力 產生不良影響,可使受胎間隔時間延長,配種次數增多。營養太高 還會引起“S巴胖母牛綜合徵”及各種圍產期疾病。

    肥胖的奶牛,產 後子宮復舊比較緩慢,產後至配種的間隔時間也長。一般來說,為 了提高繁殖效能,對產後期的牛應供給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過 多,但攝人的能量應該是逐漸增加的,否則會引起牛的肥胖

  • 4 # 遇見山水

    碳水化合物對牛繁殖有哪些影響?

       一、碳水化合物對生育力的影響可能與孕酮濃度有關,配種時孕酮濃度高,生育力一般較高,而 孕酮濃度的變化是與營養水平緊密相關的。Brian (1986 )認為,奶 牛的營養水平高,每次受胎的配種次數就少,產後孕酮濃度出現峰 值的時間也比在營養狀態低下時早23天左右,卵巢恢復功能的時 間也早。

           二、但是,如果牛體重增重過快,消耗的能量過多則會對其生育力 產生不良影響,可使受胎間隔時間延長,配種次數增多。營養太高 還會引起“S巴胖母牛綜合徵”及各種圍產期疾病。

       三、肥胖的奶牛,產 後子宮復舊比較緩慢,產後至配種的間隔時間也長。一般來說,為 了提高繁殖效能,對產後期的牛應供給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過 多,但攝人的能量應該是逐漸增加的,否則會引起牛的肥胖。

    綜上所述: 碳水化合物對牛繁殖主要有以上三個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兩部作品哪一部更值得我們反覆深究?陳道明的演技比之於焦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