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行走的灰

    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故又稱“表字”。“字”是男女成年後才加取的,表明他們開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長輩所取,其中多表達長輩對子女的期望,如關羽,字雲長,意為“展翅入雲”。

        周文王姓“姬”,周文王的兒子當然也都姓“姬”。長子伯邑考,姓姬,名考,也叫姬考,“伯”是伯(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長幼順序的排序,“伯” 或 “孟”為最長,“季”為最幼,伯邑考被封了個官就是“邑”,最後的“考”才是他的“名”,所以他叫伯邑考。

    管叔鮮,姬姓,名鮮,周文王姬昌與太姒所生第三子,他是周朝諸侯國管國國君。因受封管國,又排行老三,故稱管叔鮮!

      周公旦,姓姬,名旦,氏號為周,爵位為公,故稱周公旦,因排行第四,按照伯(孟)、仲、叔、季的排序,周公旦也稱“叔旦”。

       文王的其他幾位兒子姓名也以此類推,他們的姓名中看似不姓姬,其實卻都是姓“姬”。之所以會有這種誤解,那是因為我們以現代人對姓名的理解和古代人不一樣。

  • 2 # 愛汕美食

    這是2個問題,我分開說吧,這樣看得比較明白。

    先是古代取名的講究,古代講究個五取六否

    1. 這裡簡單引用下“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這一段出自《左傳·桓公六年》,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下原文。

    2. 大意是出生時與生俱來的特殊標記為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為名是義,用相類似的字眼為名名是像,假借某種事物的名稱為名是假,取與父親有關的字眼為名是類。而國名,官名,山川名,疾病名,牲畜名,器物禮品來取名字。

    3. 因為對於古代人而言,人死了他的名字就是忌諱,不能常提,這是大不敬。

    接下來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取名為何拗口,我先把姬昌兒子名字羅列出來,伯邑考(姬考)周武王(姬發)管叔鮮(姬鮮)周公旦(姬旦)蔡叔度(姬度)曹叔振鐸(姬振鐸)郕叔武(姬武)霍叔處(姬處)衛康叔(姬封)冉季載(姬載),按照年長順序排列。(括號內是他的原名)

    1.其實並不拗口,首先,“伯仲叔季”這是代表大小,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三到倒數第二稱叔,老么稱季。

    2.那還有邑這個字,邑是指他的世子地位,而管叔鮮的管字,是因為他是管國的國主,所以稱管。

    3.周武王、周公旦這兩個比較特殊,周武王本是老二,但因為老大被人害死,所以由他繼承了他爸的地位,稱周武王,而周公旦是因為他輔佐周武王有功,人們尊稱周公。

  • 3 # 維姬小姐

    傳說姬昌有百子,雷震子就是第一百個。當然這是後世為了歌頌周文王的賢明, 誇大了一下下,畢竟在古代子孫眾多說明這人很有福氣的。

    回到咱們的題目上, 首先看看姬昌有幾個兒子, 據可考歷史來看, 姬昌一共有十八子, 分別是,

    伯邑考:姬昌嫡長子周武王:姬昌嫡次子管叔鮮:姬昌嫡三子周公旦:姬昌嫡四子蔡叔度:姬昌嫡五子曹叔振鐸:姬昌嫡六子郕叔武:姬昌嫡七子霍叔處:姬昌嫡八子衛康叔:姬昌嫡九子冉季載:姬昌嫡幼子 郜叔:姬昌十一子雍叔:姬昌十二子毛叔鄭:姬昌十三子滕錯叔:姬昌十四子畢公高:姬昌十五子原叔:姬昌十六子酆叔:姬昌十七子郇叔:姬昌十八子

    嗯?怎麼沒一個姓姬的?什麼情況?別急別急, 咱們先從幾位熟悉的來看(我知道你們都是看了封神演義的),

    老大伯邑考的名字為什麼和老二週武王姬發差這麼多呢?其實, 伯邑考只是後世被大家教的多了, 人家的名字是正正經經的姬考。“伯”是他的排行, 說明他是兒子中的老大,至於“邑”, 有說是表明其世子身份,或是擔任“邑”這個官職,因此,連起來就是伯邑考。

    老二姬發, 就好理解了, 他的名字是發。也常被叫做仲發。這個“仲”字就代表老二的意思。

    現在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咱們再舉個例子, 看看老三管叔鮮是什麼情況。 他的名字是姬鮮, “叔”同樣表明了他的排行是老三。我理解呢這也有個泛指, 就是弟兄排行的比較小的。

    那麼我們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古代人取名字有什麼講究。古代人,名只在君王或長輩面前才能使用。比如紂王就經常說,姬發小兒。同輩人或是晚輩, 都要稱呼字或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覺得姬發的兒子為什麼每個人名字都好像不一樣呢, 也無規律可循。

  • 4 # 妖鬼雜談錄

    任何一個時期取名,都會有自己的時代特色,就像現代父輩的建國建軍,90後父母取名的子墨子默梓陌等。

    西周時期也有自己的取名習俗,而感覺先秦時期人名繞口、怪異,一方面是因為取名習俗的變更,一方面是因為不太瞭解先秦人物的稱呼方式。

    周人取名習俗

    《左傳·桓公六年》:

    公問名於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這一段可以說是對周人取名的一種習俗的總結,即取名根據信、義、象、假、類來定。

    信:就是出生時的特點。比如胎記,晉文公的兒子晉成公,因為出生的時候屁股是黑的,所以叫姬黑臀,其他還有黑肩、黑肱等;

    鄭莊公出生時難產,所以叫姬寤生。寤生,表示頭朝裡,聽名字就知道鄭莊公落地的姿勢了。

    話說周公名旦,是不是因為早晨出生的呢?

    義:以美好、祥瑞的字來命名,比如昌、武等。

    象:相似之物,最著名的就是孔子,名丘,據說是因為頭頂凹凸不平像山丘,所以叫丘

    假:以其他事物命名,比如給孩子取名為虎、豹等,就是希望孩子能像這些動物一樣強壯,這個習慣在西周時期就有,比如周平王宜臼,這個名字感覺挺怪異,其實臼作為常用器具,堅實不壞,所以取名為臼實際是希望孩子像臼一樣堅強、健康。

    類:申繻說取於父為類,也就是與父親相關,比如桓公給兒子取名為“同”,就是因為父子兩人是同一天生日。

    由此可見,西周時期,取名雖然有一定的規則,但是整體上仍然偏與樸實,所以有些習慣後世比較少用,比如根據胎記取名,而有些先秦時期常用的帶有美好寓意的字,在後世,尤其是現在也不常用於人名,比如臼。

    再加上由於時代變遷,導致一些當時的常用字成為現代的生僻字,所以在看到先秦時期人名的時候,難免會覺得繞口

    先秦人物的稱呼方式

    我們熟悉的古人稱呼,大都是有姓名,字,或者再有一個號,基本上還比較容易理解。

    但是先秦時期人物的稱呼還要複雜。

    首先就是姓與氏是分開的。比如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所以他應當是叫呂小白,因為是齊國國君兒子,繼位前又被稱為公子小白。

    但是這三人並不姓孟、西、白。這三人的稱呼就是典型的字+名的方式。孟明視,姜姓,百里氏,名視,字孟明。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子姓,孔氏,名紇,字叔梁,所以字+名的方式是先秦典籍中最常見的一種稱呼方式。

    再次,家中排行往往會出現在稱呼中。古代人在家中按照伯仲叔季來排行,伯就是老大。比如周文王第一個兒子伯邑考,伯就是表示他在家中的排行。而周文王其他兒子,管叔、蔡叔、毛叔、曹叔等等,裡面的“叔”表示他們的排行,因為周武王繼發是老二,所以其他弟弟除了最小的,都是“叔某”。

    最後,周文王的兒子因為有封國,所以通常會將封地一起稱呼,封地+排行+名的稱呼方式,或者爵位+名字的方式

    如管叔鮮、蔡叔度等,都是如此。管叔鮮,“管”是封地,“叔”是家中排行,“鮮”是名字。其他如蔡叔度、曹叔振鐸等都是這種方式。衛康叔,最先封於康國,所以又叫康叔封,因為平定管蔡之亂後,改封衛國,所以又稱為衛康叔,衛與康表示封地,叔代表排行。

    如周公旦、召公奭、畢公高,是以采邑+爵位+名字的方式。

    所以看史籍中周文王的兒子的名字很繞口,實際上只是因為稱呼方式的不同而已,如果按照現在的方式稱呼他的兒子就簡單多了,姬發、姬旦、姬鮮、姬封、姬載等等,這樣看就簡單多了。

  • 5 # 大信1688

    古代人取名真的是太講究了,一旦沒注意一些細節,弄不好就引來殺身之禍。

    古代人名字,忌諱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非常普遍和重要。在取名字的時候都會有所避諱,講究“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為尊者諱”。在取名甚至在言談和書寫時,一律會迴避君父的名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忌諱就是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要對當代帝皇及本朝歷代皇帝之名進行避諱,這屬於當時的國諱或者公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之中,帶有一個“民”字。你家小孩就不能用一個“民”字來取名了。如果冒犯了國諱,變成十惡不赦中的大不敬之罪,是要殺頭的。因此避諱在中國古代是人人需要懂得一門學問,哪怕是不認識字的平民百姓。

    古代華人,通常的情況下,除了姓和名以外還有字號等。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個人在社會上所使用的符號,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古人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顧雲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過冠而加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由此可見,名是幼時起的,供長輩呼喚,字是為了便於其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於禮貌和尊敬。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字,主要用於他稱,比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古代人取名時要對其所包容的內涵,慎重考慮反覆斟酌。可不像我們現在起名那麼隨意,重名那麼多,在學校老師點名,叫聲梓萱,一大片人都站起來了。《左傳.桓公六年》記載著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意思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託物喻志、褒揚德行、寄託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並且提出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來取名。因此說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

    古代取名還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弟取字,常見的伯(孟)仲叔季子,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有個長兄,字孟跛。

    至於周文王姬昌的兒子的名字為什麼這麼繞口,我猜想既有故意起個拗口的名,免得讓人犯諱,也有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弟來取字。傳說周文王姬昌有百子,可考的17個,分別為: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召公奭、蔡叔度、曹叔振鐸、郕叔武、霍叔度、康叔封、聃季載、鄖叔武、毛叔鄭、畢公高、郇叔葡、伯廖、虞仲。(還真是拗口)這些名字,既有表明排行次弟的字(伯仲叔季),也有表明其身份的,如伯邑考,姬昌的長子,“伯”為其排行,“邑”表明其世子身份。

  • 6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史記”——

                古人取名有講究

    古人是如何取名字的?《左傳—桓公六年》記載,魯桓公的夫人文姜(就是與哥哥齊僖公私通的那位)生了個兒子,而且是與桓公同干支(屬相)同月同日,桓公很高興,要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公與文姜、宗婦命之”,看來是大事,不僅是父母操心,還請來了“宗婦”,這個一般解釋為同宗婦人,應該是自己的祖母、伯嬸母或者是長嫂吧,俗人認為也可能是同宗中的德高望重者或者是掌管家族內務的貴夫人。不過好象這三位搞不好,桓公不得不去問一個懂禮的大臣申繻。

    “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大意是說“取名有五種方式,信,義,像,假,類。用出生的某一種情況來命名是信(象鄭莊公叫寤生),用祥瑞的字眼來命名是義(象李隆基),用相類似的字眼來命名是像(象張百忍【仁】),假借某種事物的名稱來命名是假(象孔丘),借用和父親有關的字眼來命名是類(象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命名不用國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物禮品名。不用神仙名,不用死了的祖先名,這些都是要避諱的”。“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命之曰同。」”於是這個孩子就取名叫“姬同”了。

    至於文王之子乃是“姓姬名某”並不複雜,後世加以官職、封地是有點扭口罷了,老大“伯邑考”叫“姬考”,伯是老大,邑是官職或封地,老二武王發叫“姬發”,武王是天子,發是名字,老三“管叔鮮”,管是封地,叔是小弟,鮮是名字,老四“周公旦”,周公是官爵,旦是名字,其餘類似。

    當然也有不會取名字的,晉國的國君晉穆侯“七年,伐條。生太子仇。十年,伐千畝,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師。晉人師服曰:“異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讎也。少子曰成師,成師大號,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適庶名反逆,此後晉其能毋亂乎?”因為戰敗了給老大起名叫“仇”,因為戰勝了給老二起名叫“成師”,當時晉人師服就說了,名字是自己取的,事情是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的,這樣取名,是不是有點亂了。無獨有偶,晉惠公的一雙兒女竟然一個叫圉(犯人)、一個叫妾(賤人),原因是“初,惠公亡在梁,梁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梁伯卜之,男為人臣,女為人妾,故名男為圉,女為妾”。真是有點讓人不可思議啊。

  • 7 # 盛說紛紜

    要說起名字這事,那我們的老祖宗的講究可是大了去了,而且古人的名和字其實都是分開的。在古代,一般孩子出生三個月左右,長輩們會給他起第一個名字,這個被稱作“名”;等到這孩子長大成年之時,就需要在名之外再取一個“字”。

    在《禮記·士冠禮》這樣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長輩面前才能使用,而“字”則是用來在平輩或晚輩間的稱呼,而且再走入社會之後,朋友同事們稱呼的是他的字而不是名。

    在古代,不僅僅是名和字是分開來取,而且這取名字的講究也有許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在取名字時的一些講究,順便來說說周文王姬昌給兒子們的取名。

    古人取“名”的講究

    要知道,一個人從生到死,其名是要伴隨這個人一生的,所以不管是在古人眼裡,還是現在人的觀念中,取名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視的事情。

    而古人取名的講究要更多一點,在《左傳·桓公六年》對這一點有明確的的表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所謂信,指的是要以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標記和特點為名,比如某種特殊形狀的胎記,與眾不同的長相等。如《紅樓夢》中賈寶玉因含玉而誕,故名為“寶玉”,就有這樣的意味。

    所謂義,指的是以出生時伴隨的祥瑞現象為名。比如孩子出生時正好晚霞映天,則可取名為“紅霞”。

    所謂象,是以相似之物為名。如孔子名“丘”,是因為他出生時頭頂是凹下去的,即所謂“圩頂”,他父親便以此為他取名為“丘”。

    所謂假,是可以指假託萬物之名。孔子有了兒子之後,魯昭公送給他一條鯉魚,於是孔子便給兒子取名“鯉”,這遵照的就是“取於物為假”的原則。

    所謂類,指的是可以取與父親相似的名字。古人很大一部分都是遵循這個原則給孩子取名的。

    此外,除了這五條該遵循的原則外,古人還提出不能用於取名的六條禁忌,即: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古人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名與這六樣東西重名,一則不是很祥瑞,二則也會造成諸多不便。

    古人取“子”的講究

    上文已提到過,古人的名和字一般是分開的。也可以說,古人的“字”其實是一個“名外之名”,取“字”的字數上一般為一至兩個,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字的選取是會參考名的,與名會有一定的聯絡。

    相併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是並列的關係。如孟軻,字子輿。而軻、輿在漢語中都表示車的意思。

    相輔助,是說字的意思和名比較相近,但並不完全一樣,二者可以起到互為補充的作用。如陸機,字士衡。而機、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稱,是相輔相成的存在。

    相矛盾,即字和名二者意思正好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則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此外說一點,在古代,男女是兼可取“字”的,而並非男性的獨有。如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就問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無字。”

    周文王兒子們的取名

    說完了古人取“名”取“字”的一些講究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周文王姬昌給兒子的取名之道。

    在《封神演義》中,雷震子說:“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雷震子說他是姬昌的第一百個兒子,難道周文王真有一百個兒子嗎?顯然這只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

    事實上,周文王與正妃太姒共生有十個兒子,名分別為:伯邑考、姬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冉季載。讀來也確實是挺繞口的,而且乍一看好像不單單命比較複雜,好像姓都不同,除了周武王姬發與父親同姓姬外,貌似其他兒子的姓各不相同,那麼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了!

    周文王姓“姬”,毫無疑問他的兒子當然也都姓“姬”。我們來說說伯邑考,其為周文王長子,姓姬,名考,也叫姬考,而“伯”則指的是伯、仲、叔、季,說的是兄弟姊妹長幼順序的排序,“伯”為最長,“季”為最幼。伯邑考的官職“邑”,“考”是他的名,“伯”說的是他最為年長。

    我們再來看看周文王的三兒子和四兒子,他們分別叫管叔鮮和周公旦。管叔鮮,姬姓,名鮮,他是周朝諸侯國管國國君,因受封管國,又排行老三,故稱管叔鮮。周公旦,姓姬,名旦,爵位為公,故稱周公旦,因排行第四,按照伯、仲、叔、季的排序,周公旦也稱“叔旦”。而周文王的其他幾位兒子之名也以此類推,看似無姬,實則都姓“姬”。

    透過一樣的一番分析解釋,我想我們應該對周文王兒子們的名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了吧,而之所以先前會有這樣姬昌兒子不姓姬的誤解,或認為這些名都過於複雜繞口,其實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以現代人對取名的講究以及對姓名的理解都和古代人是有一定差異的。

    結語:

    在古人的名字中,流淌著的是整個家族的血脈傳承,寄託著的是所有長輩的殷殷期望,象徵著的是一個人的身份與地位,其名字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託,豈能不講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論語》中有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請問,《論語》讀起來真的有樂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