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間朝暮遇故人

    武松在水滸這部書中是大家最喜歡的一位人物了,也是作者最推崇的一位英雄,對武松也是著重的描寫,可見武松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我們都知道武松是一條鐵骨錚錚的好漢,他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在武松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英雄。可是武松在落難的時候被柴進收留,供他白吃白喝了一年,武松卻對他沒有感激之情呢?

    我們都知道柴進家底殷實,好結交天下英雄,在江湖上也是行俠仗義的英雄。梁山好漢有很多都受過柴進的資助,因此他還被稱為當世的孟嘗君。我們都知道,這些被接受的人受到的待遇可不盡相同啊,根據你的能力也是分為幾等的。有的吃鹹菜啃窩頭,有的吃大魚大肉,還有的出行有車馬接送。孟嘗君對他的門客就是這樣,由此可見柴進也是如此。

    我們知道宋江在去拜訪柴進的時候,柴進對他是多麼的客氣和熱情。因為宋江的大名已經在江湖上早就傳開了,宋江在江湖上也是響噹噹的一位英雄。柴進對他是早有耳聞,對當時的宋江也是十分仰慕,所以當宋江前來拜會他的時候,柴進是好酒好菜的熱情款待與他。

    林沖我們都很熟悉,也是一位英雄好漢,可是被奸臣高俅陷害,最後丟官罷職不說,還淪為階下囚,被刺配滄州。也是早就聽說柴進這個人,喜歡結交各路豪傑,在當地也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於是也前去拜訪柴進。當柴進聽說前來拜會的是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時候,那也是非常熱情,因為他對林沖也是仰慕已久,早就聽說過林沖的大名,不僅好生招待了林沖,還特別對解差交代要好好地關照林沖,不要為難他,給與了林沖很大幫助。

    我們再來看看武松的待遇。在宋江去拜會柴進的時候,柴進在宋江面前成武松為大漢,可見他根本就沒有拿武松當一回事,也許那個時候連武松的名字都記不起來了。還有武松生病的時候,對武松也是漠不關心,也不給武松請醫生看病。甚至在大冬天的,天寒地凍的都不給武松找個地方住,武松當時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內心肯定是不滿地。雖然武松打了柴進府上的人,但是武松是投靠你來的客人,作為主人本來是很好的解決的一件事。

    我們都知道武松投靠柴進的時候,他根本還沒有名氣,那時候他還不是打虎英雄,那時候他只是打架誤殺了人,才出來逃避官府的追拿。那時候的武松只是一名不出名的人物,在柴進眼裡武松算不上英雄好漢,所以才會如此對待他,柴進覺得當時的武松就只能得到那樣的待遇。

    難道武松是一個不知恩圖報的小人嗎?肯定不是的,我們知道後來武松為兄報仇以後,被髮配孟州。在哪裡金眼彪施恩對他有所照顧,這點小恩武松都記在心裡。最後為了報答他的這點恩情,武松找到了蔣門神,把他痛打了一頓,為施恩從新奪回了快活林酒店。這點小恩武松都記在心裡,都知道報答,更何況在柴進家裡白吃白喝了一年多,難道武松就沒有感恩之情。

    其實這都是柴進的原因,當時他沒有拿武松當朋友。表面上看柴進仗義疏財,好結交英雄豪傑,其實他那是投資,他最終都還好是為了自己。這一點武松早就看出來了,所以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武松對柴進沒有感恩之情了。

  • 2 # 大連的天很藍

    這應該和武松的性格有很大關係。首先柴進和武松出身差別很大,一個貴公子,自然希望所有人對自己有所奉承,而武松性格耿直,不會去講那些好聽的客套話,再加上武松好喝酒,脾氣暴躁,時間久了,兩人自然會產生隔閡,柴進對武松也就越發冷淡,甚至任其自生自滅。直到宋江到來柴進對宋江那是畢恭畢敬,而宋江卻不嫌棄武松,還替其找人醫好了病。想想柴進對待武松的態度改變,從武松進莊到後來當做廢物一樣看待,再到宋江到來又恢復到座上賓,對於柴進的反覆以武松的性格能好就怪了。

  • 3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寄人籬下怎感恩

    橫海郡柴進莊園接待了天下無數英雄好漢,宋江、林沖、武松等是書中描述較詳細者,相比於宋、林,武松的遭遇實在讓人看到了柴進的另一面,是葉公好“名”而非龍啊。

    這個柴進乃後周廢帝之嫡後,宋太祖賜有免死鐵券,世代富貴翁兒,學孟嘗遺風,廣待天下豪傑,資助流亡之士,江湖有大名聲,實則是要建一個“群”自任“群主”,終極目的或許是復辟夢,當然該群要選有用之人,逃犯宋江大有名聲,柴大官人拜於地,沐浴換衣連日大擺宴席;罪犯林沖來投,柴大官人外熱內冷,棒打洪教頭後熱情有加;逃犯武松落魄成“大漢”,有病難醫。嘿,群裡也有三六九等啊。可笑這位前朝廢帝子孫,空守丹書鐵券,自視英雄豪傑,卻徒負虛名,識不得高低,辨不得良莠,太把自己當根蔥了!

    武松呢,武松性情剛烈處人不恭,自幼父母雙亡,侏儒長兄養大,社會底層,倍受冷眼悽苦,投奔柴進時並無江湖名望,空有一身功夫卻無施展之處,在柴進處亦有病難醫,類如乞丐。柴進不待見也是人之常情,說是莊客搬弄口舌恐怕也是託詞。從宋江結交武松――“連說早知武二英雄(絕非實話),又攜手相邀,由柴進讓其“坐地”到宋江“連忙讓他一同在上面坐”,連日同宿同宴,又做新衣,在歸家途中長送不捨,宋自身逃難又送盤纏,武二哥久冷之心倍感溫暖,墮淚拜義”的情節來看,武松最需要的是社會認可與尊重啊。

    一顆急需贏得社會尊重的心,遭遇了柴進打發叫花子般的待遇,寄人籬下,有病難醫,廊下生活,怎麼會對這個柴大官人感恩戴德呢?較之宋江,柴進徒負盛名爾。

  • 4 # 薩沙

    這就是所謂升米養恩,鬥米養仇。

    也就是說,你幫助一個人要有度,不能讓別人認為你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形成接受幫助的習慣。

    不然,一旦你減少或者停止幫助,被幫助人的人可能不會感激你,甚至會仇恨你。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說是一個老闆七八年時間資助了上百個山區的貧困學生,給學費和生活費,讓他們完成高中和大學的學業。

    然而,這些學生大學畢業後,幾乎沒有人寫信或者當面感激他。

    然而,一年因為商業上被人詐騙,老闆的公司破產被查封,自己只剩下一套居住的房子,幾乎身無分文。

    這種情況下,他不得已停止了對幾十個學生的資助。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大部分學生或者他們的家長,竟然打電話來質問他甚至罵他為什麼不給錢了。有人直接罵他是騙子,還有人讓他賣掉唯一的房子,把錢用來資助。

    這個老闆感到很震驚。

    因為他對於這些學生的資助是不公開的,不存在藉助學生沽名釣譽;而對於學生的資助也沒有什麼回報可言,完全是單方面付出。

    不要說老闆因為破產無法資助,就算有錢就是不願意繼續資助,也是他的自由。

    然而,這些學生家長竟然上門罵人,絲毫沒有一點感激的心理。

    其中一些學生已經上了大學,其實透過學校的貧困補助貸款之內,也可以完成學業,不存在輟學的可能,為什麼要罵人呢?

    這就和武松一樣!

    柴進冒著被連坐坐牢的危險,收留武松一樣,白養了他一年,算得上是非常講義氣了。

    然而,就是因為養了武松這麼長時間,讓武松覺得柴進的優待是應該的。相反,柴進的僕人稍微有些怠慢,武松就感到怒不可遏,拔拳打人。

    要知道,你是個走投無路來投靠柴進的逃犯,人家肯收留你就是天大的面子,武松根本就沒有要求生活條件的資格。

    但最終武松還是和柴進鬧翻,之後也沒有什麼交情。

    反而,宋江就聰明的多。

    宋江除了甜言蜜語拍武松馬匹以外,就是一次贈送10兩銀子這種小錢,瞬間就收買了武松的心。

    而武松離開的時候,柴進也給了他一些金銀,武松卻不當回事了。

    說來說去,柴進不會做人。

  • 5 # 自說文史

    熟悉水滸的人都知道,武松其實也可以叫“武十回”,因為整本水滸中,作者花了大概十回的篇幅去描寫武松,完全把武松寫活了,寫得名揚天下。篇幅之所以多,是因為武松事蹟多,打虎景陽岡,醉打蔣門神,威震平安寨,結義十字坡,大鬧飛雲浦等等。

    尤其是武松打虎,實在太精彩,以至於提及打虎英雄,人們都忘了之前的卞莊、子路、李存孝等人。即便後來李逵怒殺四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寫典韋逐虎過澗,也取代不了武松。

    但是,武松並非聖人,更不是完人,他也有讓人詬病的問題。

    武松曾經因為打死人(後來證實只是打暈),跑到柴進的莊子裡躲避一年多。但是,當宋江到的時候,武松與宋江結義了,並且有點怨恨柴進,說他剛來的時候也是客官,受人尊敬,但後來卻沒人理他了。

    於是有些人就說,武松忘恩負義,實在可恥;也有人說武松並非忘恩負義之人,但是他不感恩柴進,轉頭跟宋江結拜很奇怪等。實際上,從柴進和武松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

    先從柴進的角度來說。

    柴進是前朝皇族,雖說前朝的皇族不值錢,但是他有誓書鐵券,身份地位是很高的,從柴進穿的龍紋袍,繫著的玉帶等都能看出來。也就是說,柴進地位相當高,而武松不過是普通人一個。

    柴進仗義疏財,喜歡結交天下好漢,但是,武松那會人並沒啥事蹟,更沒有多大的名頭,所以,在柴進眼中,武松跟其他來投奔的人沒啥區別。

    正因如此,所以當武松經常喝酒打架,別人不斷吐槽武松時,柴進也慢慢地對武松怠慢了。其實,這種怠慢也不算怠慢,只是以平常人對待而已,畢竟,柴進也不可能每天都大魚大肉,好酒好菜地伺候著武松。

    剛來的時候客氣一點,但時間久了就要回歸到普通人的生活,這是很正常的事。

    其實最後的時候,能看出來柴進對武松不錯。他一直在幫武松打探家裡的訊息;他說“豪傑相聚”,拉著武松和宋江一起喝酒;他看宋江要給武松做衣服,於是就給兩人都做了衣服;武松最後要走,柴進也要給他銀兩等。

    再從武松的角度來說。

    武松當時年紀還不算大,不過二十四五歲,還很年輕。因為年輕,所以血氣方剛,快人快語,有不滿的地方就會說出來。

    於武松而言,初來之時,柴進很客氣,但後面就沒這麼客氣了,他受不了這種落差,所以才會不滿,但問題其實出在他身上。即便他不喝酒打人,柴進也依然會慢慢“不客氣”,像普通人一樣對待他。

    但武松也並不是無情無義,忘恩負義之人,實際上他還是很感恩柴進的。武松臨走時,先是謝了柴進,然後說“多多相擾”,柴進給他錢他也沒拒絕。如果武松忘恩負義,恐怕就會抱怨甚至怨恨柴進了了,但實際上並沒有。

    有人說,武松受柴進之恩,卻跟宋江結義為兄弟,就是忘恩。

    實際上,柴進當時身份高貴,不可能去跟武松結義,二者太過懸殊。武松與宋江身份差不多,宋江對他也不錯,所以兩人才會結義。但這並不等於武松忘恩,跟誰結拜,是武松的自由,總不能因為柴進對武松好,武松就不能跟別人結拜吧。

    從作者角度來說,這一段是要表現宋江。

    宋江本就是書中第一男主,倘若柴進對武松特別好,武松與他結義,兩人之間情誼深厚,那哪裡能顯得出宋江仗義疏財,愛結交好漢呢?所以,作者安排武松出名前,宋江與之結拜,而不是出名後,這也是要表現宋江,否則又要有人說宋江看重武松的武藝,所以拉攏武松、利用武松了。

  • 6 # 情感飛花

    武松並非忘恩負義之人,柴進曾養了他一年多,為何武松卻不領情?

    武松是水滸全書的書膽,題主說的這個事情在書中確實存在,原因我就我理解來說一下。

    原書這樣寫:

    說話的,柴進因何不喜武松?原來武松初來投奔柴進時,也一般接納管待;次 後在莊上,但吃醉了酒,性氣剛,莊客有些顧管不到處,他便要下拳打他們,因此 滿莊裡莊客,沒一個道他好。眾人只是嫌他,都去柴進面前,告訴他許多不是處。 柴進雖然不趕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卻得宋江每日帶挈他一處,飲酒相陪,武松 的前病都不發了。

    這裡面有個情節,現在比較少見了,那就是所謂的食客與主公。

    從戰國時期開始,這種風氣最盛,有財有勢的主公會養很多食客,這些食客各有才能,甚至是一些不太常用的才能,主公也不要他們從事生產,就單單養著他們,好吃好喝,年復一年。但是主公一旦有事,食客也絕不能袖手旁觀,常常需要豁出命去,這就是曾經的食客。

    柴進是皇親國戚,有能力養一大群奇能異士。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食客太多他顧不過來,剛延請來的時候尚稱尊重,久了就容易怠慢了,為什麼?因為太平年景當紅的都是些知書達理,功夫做在面上的人,和柴進清談聊天,有見識有禮貌會得到柴進的賞識。

    而武松是什麼人?他是本書中第一條鐵血漢子,需要的時候一夜殺幾十號人不眨眼的那種,出身也和柴進這種官宦人家相差很遠,讓他去官面上送往迎來,和柴大官人吟哦相伴這是不可能的,武松有心只會表達在行動上。

    所以柴進等於活生生錯過了本書第一條義烈好漢!像武松這種人,手起刀落,劫牢反獄,但並不是不懂感恩,也不是不通人情,他是不拿嘴來回報,只用行動說話的那種人。

    柴進慢待武松,沒能重視武松,是他自己的問題,也和他出身有關。他不是像宋江那樣出身稍低,上下都能理解的人,柴進皇親國戚,對武松出身草莽的這種義烈好漢缺乏瞭解,非常可惜。

    白白讓宋江這個二五仔收買了人心,唉。

  • 7 # 唐風宋月

    這裡我有個故事要講,人心險似山溪水,月到天心叫一聲。

    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在江南打工,混的還可以,起碼衣食無虞。有一年,我一個朋友,不知道從那兒聽說我在江南,於是前來投靠,那時候也沒有電話啥的,不知道他是怎麼找到我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好吃好喝招待,剛開始其樂融融,過了大概十幾天,他還沒有走的意思,我問他有啥打算,他也不說,但是明顯臉色就不好看了,又過了十幾天,我們其實就沒有什麼話好說了,每天見了也很尷尬,他於是問我借了五百塊錢回家了,那時候的五百塊錢可是我一個月的工資。

    後來我跟我老闆說起這事,他說你不懂人性。如果他來了你不要收留那麼長時間,而是請他吃喝玩樂兩三天,然後給點路費打發走,他會感激你一輩子,逢人就說你好。現在你收留他一個月,錢沒少花,但是並不會受到他的感激,相反得到的就是詆譭,因為你們的關係沒有達到細水長流的程度。

    武松跟柴進就是這種情況。如果武松投奔柴進,柴進好吃好喝一頓招待,然後給了他幾錠大銀把他打發了,那麼武松會感激一輩子,宋江就是這麼招攬江湖好漢的,不能時間長了。閻婆惜跟了宋江不到半年,就被宋江一刀子捅了。

    萍水相逢,你卻給我那麼多,這才會讓人刻骨銘記。如果大家要交讓對方感激你的朋友,切記,要不不要招惹,要不一下在短時間內花好多錢打發走,絕對不要扯長摸細。

  • 8 # 月淡風青

    說武松在柴進家住了一年多,卻不領情,這麼說不準確。武松只是有點怨言,藉著誇宋江有頭有尾,來抱怨柴進有頭無尾。除此之外,武松還是很感謝柴進的。辭別柴進回家時,武松謝道:“實是多多相擾了大官人!”武松和柴進沒有交情,只是慕名而來。

    柴進和武松之間首先不是朋友關係,而是主客關係。武松投靠柴進,是因為柴進有養士的名聲:專一招接天下往來的好漢,三五十個養在家中。

    武松自認為是好漢,慕名而來。柴進招攬好漢,自然應該待之以禮。當然,相應的,好漢也應該知恩圖報。武松去投柴進,身無長物。靠的只是天生神力和武藝。可是,武松的特長,柴進沒有用。換句話說,柴進招攬天下賓客,只是要個好客的名聲。或許他是追慕古人,像孟嘗君養士三千。

    柴進的養士和戰國貴族的養士還是有區別的。

    戰國的貴族養士模式是貴族提供衣食住行用,門客提供智慧或技能為貴族服務,貴族和國君關係很近,貴族利用門客的智慧和技能,門客利用貴族的平臺展現自己的能力。屬於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的關係。

    而柴進則不同。他沒有戰國貴族的權勢和地位。

    他不過是一個苟活在宋朝的前朝遺民。宋皇不可能給他實權,更不可能倚重他。留著他,只是當做遮自家醜事的一塊布。所以,柴進的好客和養士就變得毫無用處,甚至還埋下了禍根。皇帝大費周章,搞個杯酒釋兵權,你卻私養好漢。意欲何為?從書中可以看出,柴進養的好漢,主要的作用是幫閒。因為柴進本身也是無事可幹,更不可能給“好漢”謀個出身。所以,“好漢”的日常就是打獵、喝酒、陪柴進玩兒。這些“好漢”沒個正事兒,對柴進家的僕人來說,還不如他們有用。所以“狗眼看人低”,武松自然就脾氣不好。一來二去,武松和柴進之間就因為僕人的閒言碎語變的冷淡了。這就是武松口中的“有頭無尾”。

    但是,柴進畢竟是財大氣粗的場面人,宋江來了以後,柴進對武松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武松回家,柴進還是取出些金銀送與武松。武松是個明事理的人。在柴進家白吃白住一年多,自己又沒什麼可以回報的,也就只有說句“實是多多相擾了大官人!” 了。因為柴進家實在沒有什麼需要武松幫忙的。還不像後來柴皇城被打,需要人幫忙。話說回來,如果那時不是李逵,而是武松,柴進被抓的可能性會小很多。

    武松想報答柴進的收留之恩,但是沒有機會。

    戰國時期貴族養士,有句話叫“士為知己者死”。像侯嬴以死報答信陵君;像馮諼為孟嘗君收薛地人心;像藺相如為繆賢免禍;像毛遂自薦為平原君出頭。這些人可以為主人施展自己的才華,報答主人的供養之恩。武松也想這樣報答,畢竟管一年的食宿,對武松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而武松能回報的,就只有用拳頭替柴進平事兒了。可是柴進現在沒有這個需求。作為武松,能怎麼辦?也就只能說聲謝謝。日後有機會再回報吧。

    日後,柴進留下李逵在莊上,並不是想讓李逵幫忙,而是為了讓李逵和朱仝分開,要不然,朱仝死活不上山。沒辦法,宋江才弄了這麼個權宜之計。如果說,當時柴進就需要幫忙,武松是不會袖手旁觀的。至於後來叔叔柴皇城被打,李逵打死殷天錫,事發突然,武松當時還在二龍山,不知情,也不可能來幫忙。後來柴進上了梁山,武松等人也上了梁山,柴進也沒有什麼需要武松幫忙的地方。各個都聽從宋江和吳用的安排,自然也就無需幫忙了。所以說,到了最後,武松都沒有機會回報柴進的收留之恩。

    可以用施恩參考一下。

    武松到孟州,施恩照顧了幾天,武松就替他解決了蔣門神,後來施恩父親受牽連死後,孤身一人。武松上二龍山,施恩隨後上山,坐了把交椅。照顧了幾天的施恩,都給與回報,照顧的妥妥的。何況照顧了一年的柴進?不過是沒有機會回報而已。並不是武松無情無義。

  • 9 # 使用者2681768447859

    不是小氣 而是對看不上眼的人直接表示出了蔑視 而得知是宋江後態度大變 只能說明 武松心思簡單 說難聽點就是缺心眼 但為人沒問題

  • 10 # 勤奮努力的小螞蟻

    武松沒有得到重用是主要問題,其原因一是武松名聲不顯,做事能力確實一般,只是江湖上見不得光的亡命之徒;二是柴進不識人,也不會用人,搭救武松僅僅是少年天性而已,從其被捕入獄也看出其心性幼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把喬丹放在現在這個聯盟時代,能否超越詹姆斯·哈登,凱文·杜蘭特,斯蒂芬·庫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