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離子
-
2 # destiny30
清朝初期,由於滿人剛入住中原,對於是否能穩定的統治中原未有很大的把握,所以留下後路,禁止漢人進入東北,意圖一旦統治不穩就退回東北。清初期至中期,滿清統治者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清中期後,由於土地兼併和災荒,不斷有人逃往東北謀生,再加上當地的王公貴族為了一己之利,不斷招收漢人耕種土地,閉關令已經名存實亡。清朝末年,為了應對沙俄的入侵,清朝不得不正式廢除這項政策,實施開荒,屯邊實民,大量失去土地的山東等地的農民進入東北,這就是闖關東了。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後,各地陸續起義,滿清統治土崩瓦解,當時的滿清政府也曾考慮退回東北意圖東山再起,但是手下的旗民,旗兵已經習慣了內地的生活,不願退回東北,滿清統治者只能絕望的宣佈退位。
-
3 # 憤怒野虎
清軍入關時,禁止漢人“闖關東”,應該是滿清王儲參考過歷史、詢問過相關“世外高人”參議,而作出的決定。
據說相關傳聞,努爾哈赤利用“十三副盔甲”埋葬在東北“龍興之地”從而使滿清順利入關,入主中原。對此,為使滿清龍脈不受破壞,專門派出風水大師,在東北地區劃出範圍,加以保護,嚴禁漢族人前往破壞。上世紀末,香港電視本港臺還以此為參照,拍攝電視劇《大清氣數錄》供觀眾娛樂。
另一種說法是,滿清王儲學習了中原大地上各代歷史,參照蒙古元朝經驗,若日後漢族人恢復中原江山,則滿清可退出關外,繼續回到它的“龍興之地”,繼續發展。
在晚清時代,東北之地受到沙俄、日本的侵佔。外東北永久地被沙俄侵佔。這時,滿清上層有識之士才放鬆民眾進入“關東”的態度,其實滿清政府也難以抑制沙俄、日本對東北的滲透,不得已才放松管制。
-
4 # 一點點歷史
關東,一般意義上指的是山海關以東,也被說成關外。闖關東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人口大遷徙。
1644年清軍入關,揮軍南下,繼而佔領整個中國,致使關外變得人口稀少,早在順治十年朝廷就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透過各種優惠措施,吸引人們來此定居耕種。
但是從康熙初年就停止了“招民”政策,轉而開始封鎖關東地區。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東”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是滿清的大本營,自從滿清入關之後,國內的反抗呼聲就從未停止過。
康熙年間“三藩”漸成大患,清廷自己也沒有信心能夠長期霸佔中原,所以必須留條後路,中原丟失後還能去東北老家繼續當皇帝。
但是“招民”政策使得大量漢人湧入,不利於大後方的穩定,於是清朝停止了鼓勵政策“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為此還專門修建了堤防壕溝來防止漢人湧入關東。
但是閉關政策並不能阻止人口的流入,由於黃河中下游頻頻遭遇自然災害,災難中失去土地的居民生存受到威脅,而清廷卻依舊“禁關”,不顧禁令進入關東謀生,才有了闖關東一說。
-
5 # 圭海四記
目的很單純:保護滿清的“龍興之地”。
清軍入主中原後,雖然一再強調“滿漢一體”,但是在政策傾斜上還是刻意偏袒滿人,並利用各種機會限制漢人的活動和嘴巴。
在形式上,滿清還是想方設法摒除關內外的隔閡的。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特別頒旨廢除長城的修復傳統,從而使中國以長城為界區別關內外百姓的政策歸零,間接促使民族大融合。
然而,與之矛盾的是,滿清政府竟加強了山海關的管制功能,嚴格限制關內漢人進入關外,表面上是稽查往來商旅抽取關稅,但實質上是杜絕漢人北上破壞滿清的風水。
在這個統治思想意識上,滿清還是有些自卑的,一方面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時時居安思危,另一方面也在為自己未來準備退路,萬一無法在中原立足,則回到關外重新開始。
因此,在關東的保護上,滿清自然不能放任漢人隨意自主地進入關東,此外,還必須在東北設定各種障礙,如東北三將軍的存在以及圈地等。
至於後來,為什麼又開放東北,允許闖關東的存在,其理由也是順理成章的。
到了那時候,滿清的統治已經根深蒂固,不必擔心後路被截,再者俄華人對東北虎視眈眈,也急需漢人充實東北,以免被俄華人佔據。
..............................
-
6 # 永亨辦公傢俱
清軍入關為何禁止漢人“闖關東”?防止被“漢化”,留下衰敗後的退路
闖關東即指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泛指東三省)謀生,是歷史上中國對東北大開發的重要手段,東三省沒有在中國清末脫離中國核心原因之一。
然而把歷史線拉長一點看,有重要歷史貢獻的“守土”手段“闖關東”,在清朝初年是被明令禁止的行為,漢人前往關東是必須手持朝廷的“通關證”,私自前往將受到最高可被“處死”的懲戒。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直接原因有3個要點。
1:滿清朝廷為自己留的後路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由崛起於中國東北一代的女真族建立。由於考慮到它的“前車”蒙古元朝在中原統治百餘年時間就被漢人推翻的歷史。
那時清朝初期的統治者是沒有信心能夠長期統治中原的,因而為了讓自己的後人在可能的“兵敗”之後,能像元朝一樣“主動”退出中原,然後繼續稱霸“漠北”。
清朝統治者選擇極力保護自己的“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生怕漢人進入東北後,會讓自己衰退後的後人“無家可歸”。
2:防止漢化歷史上清朝並不是女真族的第一次入主中原地區,1114年,女真首領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立國“金”。
該國一度將中國長江以北全部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與南邊的宋國“共享”華夏文明傳承,是那時東亞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然而這個帝國在1234年亡在了蒙古人手裡。至於為何會消亡,滿清統治者在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是,金朝過度將自己“漢化”了,失去作為遊牧民族的血性。
因而當女真再次建立清朝時,以所謂的“歷史教訓”為由,滿清是極力反對東北三省的滿人拋棄遊牧狀態。
而若漢人進入東北,因農耕文明在和平時期的生活水準明顯會高於遊牧,因而在潛移默化中游牧的女真極有可能就“漢化”了。而這群一旦漢化,對滿清政府來說就是“重蹈覆轍”。
3、滿清貴族壟斷東三省特產的需要東北盛產的鹿茸、人參自古就是中原地區的昂貴經濟“作物”,如此一來這對於滿清貴族來說就是可以持續“下黃金的奶牛”。
而若漢人大規模的入主,不可避免的就會打破滿清貴族對上述昂貴物件的壟斷,而這對於滿清貴族來說是絕不允許的,等同於到嘴巴的手被搶了。
因而很多貴族就會以第1、第2兩個點為由,極力鞏固禁止漢人闖關東的政策。
-
7 # 宋安之
清軍入關並非是單純的割據政權過渡到全國性政權,還是一次民族內遷之舉,舉族傾巢而出當然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而如何保持大後方的穩定,那肯定就是防止漢人闖關東滲透控制東北了。
為了這條退路,清朝甚至修建了東北長城“柳條邊”,可見對其的重視。也側面反應了康熙帝說清朝不需要修長城的確有點誇大吹噓了。
明清革鼎可以說是一個巨大意外。垂垂老矣的明王朝耗死了清之太祖太宗兩代人,使滿清只能望關空嘆。不過這個難題隨著李自成冒失失的攻進北京城逼死崇禎帝,又在山海關敗於吳三桂與多爾袞聯軍後解決了。
清軍入關時,為了奪取天下可以說是舉族內遷,即使如此也是軍隊很少,當時算上八旗蒙古、漢軍還有隨行家眷也就是十幾萬,當然還有資料說是二十多萬。姑且算二十萬,除去家眷真正可戰之兵最多十多萬。
清朝當時的難題不只是兵力問題,還有清朝的意識形態不同,早在沒有入關時,努爾哈赤就推行了民族隔離性質的八旗制,皇太極時代進一步完善八旗制,入關後更是行“剃髮易服”的野蠻政策,使這場明清戰爭的主要性質變成了民族戰爭。
改朝換代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而民族戰爭的性質就嚴重了,所以清廷參考了元末亡國後蒙古退往漠北大草原的例子,就重點經營東北,順治帝就曾直言告誡滿洲貴族遇有不測時可以退回東北,為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滿清經營東北這條退路早在順治帝時期就開始了,首先以東北是“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的名義來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還沒有統一中國之時,就繼續修建皇太極時期就開始修建的東北長城“柳條邊”,至康熙二十年竣工。
清中後期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的不足,加之黃河下游地區連年遭水災,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便不顧清廷禁關令,開始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闖”入關東,這就是“闖關東”的來歷。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庭天朝上國的遮羞布被掀開,東北被沙俄屢屢侵略,為了抵抗沙俄,清庭於1860年在關東區域性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大量的人口湧入東北,開發了東北也一定程度上抵擋了沙俄的侵略。
清朝入關後防止漢人闖關東只是為了留條後路,就是這麼簡單,但為了面子問題所以號稱是為了保護祖地而禁止漢人闖關東的。
-
8 # 春先生的世界
原因是有那麼幾個:
一是關東是滿清的大本營,是滿清的發祥地,滿清建國初怕根基不穩,總總想給自己留條後路,漢人的湧入會改變人口的構成。三藩的勢力強大,滿清一度認為自己也不見得能統治中原,龜縮在東北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是康熙年間,沙俄勢力已滲透進入東北廣大地區,那時候的東北可不是現在那麼小,在尼布楚條約後滿清已將西伯利亞外東北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割給了沙俄。滿清是怕漢人和沙俄聯合起來,丟了自己的龍興之地,所以派兵把守不讓漢人進入東北。
-
9 # 王斌兔斯基
關東,在中國近代指的是山海關以東。闖關東一般是指山東地區人民因生活所迫,向東北地區遷徙的人口活動。
要明確的一點是,禁止漢人闖關東是隨著清王朝自身的實力相關的。而且在清軍入關之後,並不是馬上禁止漢人闖關東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1644年清軍入關的時候,大量滿洲八旗士兵入關,致使東北地區人口稀疏,田地無人耕種,在這種情況下,順治十年滿清朝廷頒佈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
“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凡招來新民,歸部遣官偕同縣官,城中每丁給地基二繩,約三丈(二日)於野,每丁給地五繩(二十五畝),永為民業”注意以上引文,特別是加粗字型。可以看出滿清當時為了招募開墾荒地的人們,基本上是用的濫封官爵的辦法。只要招徠一百個人,就能封知縣。
為何如此呢?
因為在順治十年這個時間點,滿清仍未坐穩天下。但遼東地區常年戰亂百姓百不存一,加之滿清八旗入關帶走大量人口。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也為了能充實人口,保障遼東地區的賦稅,使得滿清自己能夠在任何情況下保有龍興之地,他們索性就慷他人之慨,用虛名換實際的人口。
那為何後期又禁止人們闖關東了呢?
因為在康熙初期,大量人口已然充實了遼東地區。加上滿清八旗日益腐朽,已然完成了從原始奴隸部落制度向封建地主制度的轉變。在康熙年間,關東地區的土地不但已經獲得了初步開墾,而且大量優質土地已經被滿清貴族瓜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闖關東的人們越多,造成的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大。
更嚴重的是,康熙年間的王輔臣,三藩,準噶爾,臺灣等都在叛亂。滿清八旗腐朽不堪,已經無法再進行大規模作戰。綠營開始成為清軍主力。
面對這樣的情況,康熙決定永遠詔禁人們進入關東,為的是避免漢人佔據關東地區的主流。
說白了,滿清讓人們闖關東是為了讓漢人給他們滿清貴族開墾土地,而禁絕漢人闖關東,也是為了保障他們自身利益,避免所謂的龍興之地被漢人佔據。從而導致他們失去退路。
但是,滿清統治下,陝西河南大災連連,山東地區十年九災。面對這種活不下去的情況,滿清即便嚴刑峻法,靠挖壕溝,植柳條邊,也沒有阻擋住人們闖關東。
-
10 # 詩詞誦詠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滿人的祖地在哪裡,清軍也就是滿族人的發祥地在遼東,是滿人的大後方及最後的退守之地。而在那裡生活的漢人少之又少。如果清軍允許漢人闖關東,以漢人龐大的人口基數及明末時期社會動盪,必然造成大量漢人湧入遼東,一旦清軍入侵中原失敗,滿人的回家之路將不會順暢。所以清軍入關禁止漢人闖關東。
回覆列表
清朝封禁關外,其目的有兩個:
1.保持滿洲騎射習性;
2.對能否長久統治中原的不自信,給自己留後路。
《鹿鼎記》給禁止漢人入關找了一個特別神秘的理由,即東北乃大清龍脈所在,閒雜人等不可靠近,其實與以上兩點真實目的並不衝突。
清朝初年,東北設定盛京將軍、寧古塔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大體對應今天的東三省。
清朝對東三省的管理依舊保持著將軍管轄制度,與關內的行政制度不同,這就是為保持滿洲騎射習慣,但關得住人,卻關不住心,即使滿洲將軍再區別對待,八旗軍隊也在中原的花花世界裡逐漸迷失了自己。
為了禁止漢人入關。從1644年開始,多爾袞下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不久,開始大規模設立邊牆。
所謂邊牆,就是土堤,不是防水,而是用來防漢人進入東北的。一般土堤上種著柳樹,所以又叫“柳條邊”。
《柳邊經略》中這樣記載:
“(老邊)西起自長城,東到船廠(今吉林省吉林市),北自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境內),南至鳳凰山(今遼寧省鳳城市)止。設邊門二十一座……每門設蘇喇章京一員,筆貼式―員,披甲十名。”柳條邊由最南邊的盛京將軍管轄,漢人、蒙古人以及北韓人如果想進入關外,必須持有所在地衙門的通行證,限時出入。
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又下令設立了兩道邊牆,由寧古塔將軍管理,加強防範漢人進入關外。
這樣的政策顯然不符合發展規律,滿洲入關以來,本身就人煙稀少,再加上對東北的封禁政策,無疑阻礙了東北的發展,也導致與沙俄交界處的國土被大量侵佔。
這種不符合發展規律的政策,最終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清朝中後期,這個禁令逐漸的放寬,最後形同虛設,大量“闖關東”的老百姓湧入東北,經營開墾著這片黑土地,讓她煥發出從未有過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