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面倉央嘉措的傳記寫得真不錯,讓人愛不釋手。 然而讀到後面詩歌賞析的部分,我的媽呀,這油膩膩的感覺……像吃了一百塊奶油蛋糕……實在難以下嚥,不幸的是我又有強迫看完的心理疾病,天知道我有多想嚼一口薄荷吐在書上,否則真會被這華麗詞藻堆積的奶油泡沫溺死,三句不離情愛,讀了半天,腦袋就記住了倆字,情愛…… 讀過的朋友們,你們如何評價這本書?
6
回覆列表
  • 1 # 祥畫之心

    唯美,充斥著情感,也許對於一般人來說情愛多了會膩,但是他的身世身份背景決定了他只能用文字舒意胸懷。他可能更重於愛情,而看泰戈爾詩選你會領略到不同的文筆和不同的感觸

  • 2 # 質德老酒值得擁有

    讀過一些倉央嘉措的詩,是什麼詩?就是些你情我愛的口水話,沒意象沒意境沒張力沒深度,簡直就是在玩文字。猶如一杯白開水,無味無味。

  • 3 # 大力牛魔王

    倉央嘉措的詩看過,文筆很好,有些文藝青年的味道,尤其喜歡寫情感。實話說,不像個活佛,更像個大學文科生。。。其實,在佛教史上,文筆出眾者,也是不乏其人,諸如眾所周知的如來,觀音,均是才華橫溢的大作家。什麼叫經?說白了,就是一篇篇文章嘛。。。觀世音是寫情高手,曾著:前世五百年回睇,換今生一次擦肩而過。。。流傳甚廣。。。當然,倉央嘉措的生活閱歷及深度遠不可與觀音相提並論。但即便如此,情感豐富的倉央嘉措還是受到許多人的追捧。。。因為他的出現打破了現代人對和尚(藏叫喇嘛)的認知,原來和尚也有七情六慾。。。事實上,這不奇怪,佛不能脫離現實社會孤立存在,和尚也是芸芸眾生一員。。。

  • 4 # 宏燈詩話

    佛能參透佛法禪理,卻參不透世俗愛情;佛能捨棄身外之物,卻不能割捨愛慕之心--倉央嘉措的情歌,凡俗男女沉醉在自己各自的感情世界,倍受煎熬而心安理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活佛不一定是所有人的心靈寄託,但是,愛情卻一定是全人類的共同信仰。誰在詮釋倉央嘉措,其實,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故事詮釋倉央嘉措,詮釋那無法詮釋的愛情。

  • 5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憂患意識的超越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集中體現在范仲淹的名言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包蘊了豐富的內涵。其一,在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上,群體高於個體,個體對群體承擔責任,憂天下之所憂,而不以群體的回報作為條件,天下已樂始後樂;其二,個體超越群體,始終承擔著群體的憂患,“進亦憂,退亦憂”,憂先於樂;其三,個體超越時代、超越現實,天下未憂而先憂。

    孟子說:“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樂民之樂”,“憂民之憂”,這是中國曆代知識分子胸襟和人格的體現。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成為士人,除了須具有豐富的知識積累,還必須具有這種胸襟和精神。明人張岱說:“以天下之憂為憂,以天下之樂為樂,其擔何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擔何遠?使世間士子無此胸襟,則讀書種子先絕矣,更尋何人承肩宇宙?”能夠承肩宇宙,荷擔天下之憂樂者,才能稱為士子。這種精神,歷代傳承不絕,生生不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計程車人,激勵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冒險犯難,百折不回,創造了許許多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光輝業績。

    倡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北宋名臣范仲淹,青年時即“慨然有志於天下”,他刻苦自勵,苦學勤讀,磨練毅力。他家裡很窮,10餘歲時,讀書於長山醴泉寺,因家貧缺糧,每天他只煮一點粥,粥冷凝後劃成幾塊,早晚各取一塊就點鹹菜充飢,但每日讀書至深夜,就這樣苦讀了三年。後來他去應天府求學,刻苦攻讀,晝夜不息。冬天實在疲倦了,就用冷水澆面,讓自己清醒。食物不足,只能喝稀粥度日。這種生活一般人都不能忍受,他卻從不叫苦。一個留守的兒子將范仲淹的情況告訴了自己的父親,這位留守為范仲淹的精神所感動,吩咐給他送食物,但范仲淹卻一點不碰,食物放在那兒都發黴了。留守的兒子為此責怪他,他卻說,如果吃慣了精美的食物,以後再怎麼過苦日子呢?他就是這樣從各方面鍛鍊自己,為日後實現自己經國濟世的抱負作好了準備。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中了進士,走上了仕途,逐漸有了施展才能、實現志向的條件。中國士人一向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人生信條。達則立功於社會,窮則追求個人的完善。“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剛柔並濟,可進可退。而范仲淹則提倡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在《岳陽樓記》裡,他提出要“進亦憂,退亦憂”。“進”即“達”,“在廟堂之上”;“退”即“窮”,“處江湖之下”或遭貶謫流放。不論窮達進退,都要憂國憂民,都要以積極的態度擔負起社會責任,任何情況下也不懈怠。較之“兼濟”與“獨善”交相為用的處世之道,這種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更為強烈,更富於獻身精神。范仲淹始終帶著這種激情關注天下大事,每當議論起天下大事,就激昂慷慨,奮不顧身。在37年的政治生活中,他始終實踐著自己提出的原則,始終如一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在朝廷為官,處廟堂之上時,他不斷向皇帝提出建議,犯顏直諫,興利除弊,為國為民。有一年發生了大蝗災和旱災,尤其以江南路、淮南路、京東路最為嚴重。范仲淹請求朝廷派遣使者去災區視察災情,沒有得到答覆。於是他當面質問仁宗:如果宮廷中人半天不吃飯,那該是什麼滋味?經他一問,仁宗也難過起來,就派范仲淹去安撫江南路、淮南路災區。范仲淹所到之處開倉賑濟災民,禁止災區人民過分的祭祀活動,還奏請朝廷免除廬州、舒州應上繳的折役茶及江南東路應交的丁口鹽錢,以減輕災民負擔,並且上條陳指出存在的十種弊端,提出了改進辦法,為救助災民、減輕災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當時北宋立國已近百年,內外矛盾日益尖銳,財政負擔加重,而官僚機構越來越龐大,冗官冗員眾多,耗費大量錢餉,成為人民沉重的負擔。身為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范仲淹對此深為憂慮,他“日夜謀慮,思致太平”,向仁宗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一共十條。改革方案的中心是整頓吏治。他提出要嚴格恩蔭封官制度,根據真才實學選拔人才;在進士考試製度上,著重考察人品和治國的能力,先考策論,後考詩賦;官員的升降主要應根據政績,而不是根據資格;要裁減冗官,整治貪官汙吏等等。此外,他還提出了“厚農桑”(發展農業生產)、(修武備加強國防力量)、(減徭役減輕人民負擔)等措施。仁宗採納了范仲淹的大部分建議,在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推動下,頒發了一系列有關改革吏治、改善科舉制度以及“厚農桑”、“減徭役”的詔令。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慶曆新政”。但這些措施觸犯了官僚集團的利益,他們用各種手段阻撓新政的實施,並大肆造謠中傷,誣衊範、韓、富、歐等是小集團,結成了“朋黨”。他們的誣衊引起了仁宗的疑懼,范仲淹被免去參知政事,排擠出朝廷,為時不及一年的“新政”也被廢止了。

    不僅在朝廷任職時一心為國為民,在被貶謫或在地方為官時,范仲淹也一秉初衷,矢志不移,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不少德政。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他出仕不久任興化縣令時,海潮爆發,淹沒無數良田,他立即建議修建捍海堰,建議被朝廷採納,並任命他為工程負責人。他率領10餘萬民工,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修建了一條長達200多里的捍海堰,擋住了海潮的泛濫,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這條捍海堰也被稱為“范公堤”。景祐元年(1034年),他調任蘇州知州,適逢蘇州發生大水災,民田不得耕種,范仲淹疏鑿五條河渠,引導太湖水注入大海,減輕了太湖水災的威脅。當時,西夏在西北崛起,元昊即位為西夏國王后,不斷對北宋發動軍事進攻,宋軍屢戰屢敗,西北地區人民被屠殺,財產被擄掠。當宋仁宗派范仲淹與韓琦主持對西夏的軍事防務時,他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戰略方針,改革軍制,整頓軍紀,修築要塞,大興營田,愛護士卒,安撫少數民族,使西夏不敢進犯他的防地。西夏人相戒說:“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宋軍中也傳頌著這樣的歌謠:“軍中有一範,敵人聞之驚破膽。”

    范仲淹不但“先天下之憂而憂”,而且真正做到了“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內剛外和,清廉自持,一生節儉。即使貴顯以後,要是沒有客人,飯桌上也不上兩樣葷菜。妻子兒女的衣食也僅僅夠用,甚至幾個孩子只能輪換著穿較好的衣服出門。兒子結婚時,聽說兒媳要用綢緞做帳幔,他警告說:“誰要是做了,我就在院中把它燒掉!”晚年知杭州時,後輩想為他在洛陽建造一座華麗的府邸,被他堅決拒絕。他雖自奉甚儉,但幫助別人卻非常慷慨,他曾用自己的俸祿供養“四方遊士”,資助別人,並用自己的錢財在故鄉設定了“義莊”,用以供養族中的窮人。

    范仲淹以他崇高的人格和所建立的功業,博得人民的敬愛。生前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邠、慶二州的百姓和歸屬於宋的羌人都畫像立生祠紀念他。他去世訊息傳開,“四方聞者,皆為嘆息”;羌族首領幾百人,就像死了父親般哭泣,為他做齋三天才散去。

    范仲淹的憂樂精神和他的完美人格,為後人所景仰。朱熹稱許他為“天下第一流”人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進亦憂,退亦憂”,成為直道而行計程車人所必須繼承計程車大夫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明末的東林黨人,就是這種精神的繼承者。他們在其位,憂天下之所憂;不在其位,也憂天下之所憂。不論升沉進退,都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東林黨人的領袖顧憲成有一副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道出了東林黨人的志趣和心聲。顧憲成在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時,敢於言事,因在推舉內閣宰輔問題上忤逆皇帝的旨意,被免職為民。返鄉後,他並沒有採取“無道則隱”、“獨善其身”、逍遙自適的消極態度,仍然關心國政,他說:“當京官不忠心事主,當地方官不注重民生,隱居鄉里不關心世道,不配稱作君子。”繼承了范仲淹“進亦憂,退亦憂”的積極入世的傳統。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他與一些志同道合者修復了宋代理學家楊時建立的東林書院,一面讀書講學,一面“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吸引了大批志在改良政治、重振朝綱的有識之士。“當是時,士大夫抱道忤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學舍至不能容。”東林書院不僅成了一個著名的講學中心,而且也成了一個很有影響的政治輿論中心。

    東林黨人的鬥爭矛頭,在前期主要是對準朝中腐敗的官僚集團,在後期則主要對準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明自萬曆以來,幾個皇帝都十分昏庸,不理政事,宦官與大地主集團結黨把持朝政。他們橫徵暴斂,誅求無厭;政治上賄賂公行,排斥異己,結黨營私。東林黨人針鋒相對地要求改革政治,任用正人;揭露權貴們的貪婪和殘暴,反對大地主集團對農民土地的掠奪;要求整頓稅收,取消礦監稅使,減輕城市工商業者的沉重負擔。他們的鬥爭博得了世人的同情和民眾的支援,但卻招致當權者的殘酷打擊。閹黨捏造種種罪名,將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周起元、高攀龍、周順昌、黃尊素等人逮捕入獄(顧憲成已先死)。高攀龍投水自盡,其他人皆慘死獄中,受株連者不可勝數。黃尊素之子、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黃宗羲,在評價東林黨人的鬥爭時寫道:“一堂師友,冷風熱血,洗滌乾坤。”東林黨人為“洗滌乾坤”,獻出了滿腔熱血,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曲慷慨悲歌。

    當代政治活動家、史學家鄧拓在憑弔東林書院後寫道:“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關心天下事,積極參與政治,不僅是已入仕之士大夫,也是未入仕之書生所遵奉的傳統。“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恰是歷代憂國憂民的書生們精神風貌的絕好寫照。他們以正義抗強權,以文弱之軀抵擋統治者的斧鉞,雖然結果多歸失敗,但他們為國為民發出的吶喊,張揚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

    漢皇朝為維護封建統治設立太學,用以傳授儒家經典,培養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各種人材。但儒家積極入世,與天下共憂樂的精神,激發了太學生們關心政治、參與政治的熱情。東漢末,太學規模越來越大,擁有太學生數萬人,這數萬太學生遂成為當年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太學生們不斷上書言事,抨擊奸邪,批評弊政,對朝政積極提出建議。同時與號稱“清流”計程車大夫聯合,向當時代表最黑暗反動勢力的外戚宦官作堅決的鬥爭。太學生領袖劉陶,眼見政治腐敗,群小專權,致使“地廣而不得耕,民眾而無所食”,日夜憂慮,夜不能寐。他多次上書皇帝,痛斥權貴們是虎豹豺狼,如“封豕長蛇,蠶食天下”,使天下的商人為“窮冤之魂”,窮人作“飢寒之鬼”。要求皇帝斥退奸佞,任用朱穆、李膺等良臣。桓帝永興元年(153年),宦官趙忠家屬違法,被冀州刺史朱穆逮捕,桓帝知道後大怒,反而逮捕了朱穆,並罰他去做苦工。劉陶聞知後,聚集太學生數千人到皇宮門前舉行集會,上書桓帝,為朱穆辯護,表示願代朱穆服苦役。書中還控訴了宦官的罪惡,指出宦官依靠皇帝的寵信為非作歹,濫施賞罰,“競為虎狼,噬食小人”,表示支援朱穆打擊宦官的鬥爭。桓帝懾於太學生運動的聲威,不得已而赦免了朱穆。桓帝延熹五年(162年)皇甫規平定邊患,論功當封,卻因拒絕向宦官徐璜、左悺行賄,反被下獄,判罰苦役。一些官吏及太學生張鳳等300餘人到宮門前上書支援皇甫規,使皇甫規得以免除刑罰。太學生的這些活動打擊了宦官的囂張氣焰,也使他們驚恐萬分,千方百計地對反對他們計程車大夫及太學生進行迫害。他們捏造罪名,誣衊太學生和“諸郡生徒”結為朋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以激起桓帝的憤怒。桓帝下令大肆搜捕黨人,200餘人被捕,受到酷刑拷打。由於輿論壓力和部分大臣的抵制,桓帝雖不得不釋放黨人,但又規定對黨人終身禁錮。皇帝及宦官的殘酷迫害,並沒有嚇倒太學生們,他們仍然堅持與宦官的鬥爭,從而招致了更嚴重的迫害。靈帝熹平元年(172年),竇太后死,有人在朱雀闕上寫道:“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常侍侯覽(曹、王、侯皆為宦官)多殺黨人,公卿皆尸祿,無有忠言者。”宦官見後大怒,下令逮捕了千餘名太學生。在這場鬥爭中,宦官雖然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但太學生們不畏犧牲、敢於鬥爭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每當國家多亂之秋,書生們總是挺身而出,不惜擲頭顱、灑熱血,為國家民族而獻身。

    北宋末年,面對外有金兵入侵,國家危在旦夕,內有奸佞弄權,皇帝驕奢淫逸,只知一己之享樂的局面,太學生們又一次發出怒吼。太學生領袖陳東,入太學前就深以國事為憂,議論時政,無所忌諱。當時宰相蔡京、王黼權傾天下,勢焰熏天,無人敢言。陳東獨直言無忌,常在朋友相聚、宴會小集之時,對權奸進行猛烈的抨擊。在座的人怕受連累,悄悄溜走,陳東卻不以為意。入太學後,他更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三年內八次帶領太學生“伏闕上書”,對關係國家存亡的重大問題,鮮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言辭激烈,毫不隱飾。欽宗登位,他即上書指斥操縱朝政的蔡京、梁師成、李彥、朱勔、王黼、童貫為敗壞國家的“六賊”,強烈要求“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以後他又單獨上書,“請誅六賊”。後來在全國輿論強大的壓力下,欽宗不得不將蔡京等人貶謫。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包圍都城汴京,徽宗南逃,欽宗亦欲出走,被主戰派大臣李綱阻止。李綱領導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汴京保衛戰,抗擊金兵。但欽宗一意屈辱求和,與金兵訂立割地賠款的和約,並罷免李綱的職務。陳東聞訊,率領太學生數百人伏宣德門下,上書請願,要求堅決抗戰,反對屈膝求和,指出“李綱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所謂社稷之臣”,必須讓李綱復職,“以安中外之心”,痛斥主和派大臣李邦彥、白時中等為“社稷之賊”,應予貶斥。一時間,開封軍民數十萬人不約而同齊集宮前聲援太學生,他們把登聞鼓抬出猛擊,鼓面都被擊破,呼聲震天動地。群眾憤怒地以瓦石猛擊李邦彥等投降派官僚,打死宦官200多人。這一場規模浩大的群眾運動,打擊了投降派的氣焰,終於迫使欽宗將李綱復職。為了平息輿論,籠絡人心,欽宗親筆褒獎陳東:“太學生陳東言事,誠出忠義,勅迪功郎同進士出身,補太學正錄。”陳東卻不為所動,堅決拒絕封賞,繼續上書請誅蔡京等奸臣。靖康二年(1127年),徽、欽二帝被金兵俘虜,康王趙構登帝位,是為宋高宗,建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李綱因眾望所歸,被任命為宰相,陳東也應召回朝。投降派大臣黃潛善、汪伯彥力主議和,排斥打擊抗戰派大臣,任宰相僅75天的李綱被高宗罷免。陳東再次憤而上書,要求李綱留任,罷免黃潛善、汪伯彥,反對遷都金陵,力主高宗回汴京,御駕親征,迎回徽、欽二帝。黃、汪等人對陳東又恨又怕,黃潛善密見高宗,挑動說:如果不殺陳東,他又會伏闕上書,聚眾鬧事。趙構聽信讒言,密令殺害陳東,派人以議事為名,將他逮捕。逮捕他時,陳東自知此去必有一死,但仍鎮靜如常,請求吃了飯再走。他寫了一封信,安排家事,筆墨從容,字型筆畫一如平時。寫完,他將信交給隨從的人說:“我死後,你回家把這封信交給我的父母。”吃罷飯,他要上廁所,派來的官吏怕他逃跑,面有難色。陳東笑著說:“我陳東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官吏連忙說,我們也知道您的為人,怎麼敢逼迫呢?陳東穿戴得整整齊齊,從廁所出來,與同住之人告別,隨官吏而去,遂被斬於市,年僅42歲。死訊傳開,民眾不論相識與不相識的,都為之哭泣。陳東短暫的一生,始終以憂國憂民為先,不計安危,不避利害,刀斧當頭不能使之屈,利祿在前不能易其志,最後慷慨赴死,義無反顧,反映了太學生中正直之士的凜然正氣。

    同時的許多太學生和陳東一樣,在國難當頭之際,置個人生死利害於不顧,一心救亡圖存,冒險犯難,不少人為國捐軀。太學生的正義行動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援和稱讚,“人皆稱太學多忠義之士”。終宋之世,太學生始終是政治舞臺上一支活躍的力量。他們堅決維護民族利益,支援抗戰,反對投降;要求澄清吏治,或“伏闕上書”,或以詩詞譏諷,反對奸佞誤國。他們時時為國家民族而憂患,與天下共憂樂,奮起匡正時弊,維護正義,雖然由於歷史的原因,其鬥爭大多以他們的失敗而告終,但他們這些可歌可泣的事蹟,足以廉頑立懦,激勵和鼓舞著後人。

  • 6 # 單純教主本尊

    倉央嘉措:我將騎著我夢中那隻憂傷的豹子,冬天去人間大愛中取暖,夏天去佛法中乘涼.

    你為什麼像一些不懂倉央嘉措的詩詞的人提問,就像你永遠也不可能騎上那隻憂傷的豹子一樣。

    就像他們永遠也不可能遇見這樣的愛情,你只在地上觸摸了她的體溫,卻行走十萬大山,

    你只為觸控她的指紋,轉山轉水轉經輪。

    他心愛的人,是度母,

    他的愛也是一種修行。

    “自從我遇見你那天開始,我的心,就像跌入了深深的湖水,推不開,躲不掉,心一直想往你身上靠,曾經有人告訴過我,不可以有人間的愛慾,而且也不能靠近,可我一見到你,就想起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於是我飛昇成就,只為了佑你,平安,喜樂”

    在社會黑暗的時候,用大愛普渡眾生,在社會穩定的時候,用真心修行自己。

  • 7 # 南極小博士

    這本書沒有什麼大的理想,就是男女親親熱熱的作品,生活就是五彩繽紛的。你喜歡什麼作品那就是最好的,你不喜歡就是別人說好那也不是好作品。作品就給美餐一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喜歡男女談情說愛的人他們說這個作品非常棒,不喜歡談情說愛的人,那就會說這個作品沒有一點意思。百花齊放才是春,一枝獨秀不是春,生活需要酸甜苦辣,談情說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本書就是一本平常的書,男女青年看還算一本好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體戶更改營業執照上的經營地址需要什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