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razy灬歷史

    我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北定中原,興復漢室

    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說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是為了完成先帝匡扶漢室的遺願,由此要北伐。

    第二,以攻為守

    曹睿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繼續發展國力,那麼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北伐,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第三,轉移矛盾,穩定內部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 2 # 歷史花布雨

    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完成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遺願和自己“攘除奸兇,匡扶漢室”的理想。第二,以攻代守,可保蜀漢太平,魏強蜀弱,偏安一隅必定滅亡。第三,蜀漢內部,荊州、益州兩派對立,對外戰爭有利於緩和蜀漢的內部的矛盾。第四,隨著九品中正制的實施,曹魏越來越得人心,人們對漢室的記憶越來越淡薄,北伐越拖越難。

    第一,劉備和諸葛亮一生的願望就是興復漢室。

    劉備和諸葛亮一生篳路藍縷,歷盡波折才奪取了蜀中這樣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但他們當初起兵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割據一方,而是為了在四百年大漢即將傾覆的時候,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救萬民於水火,挽救漢室。諸葛亮和劉備之間那篇著名的《隆中對》,其落腳之處便在於“漢室可興矣”,可見,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孜孜以求的不是蜀漢的霸業可成,而是漢室可興。

    第二、曹魏越來越強,只有以攻代守,才能保蜀漢太平。

    曹魏從曹操時期便開始在國內屯田,恢復經濟生產,後來曹丕繼位,繼續堅持並發展屯田制,並施行谷帛易市,除禁令,輕關稅,與民休養,使中原地區重新出現了安定繁榮的局面。到魏明帝曹睿時期,對蜀國不輕議征伐,只需大力恢復國內生產,使魏、蜀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可以不戰而勝之。諸葛亮何等聰慧,他一定知道,蜀漢守著益州這麼個“疲敝之地”,無論再怎麼發展,又如何能與佔據了廣大中原地區的曹魏相比,如果不思進取,死守在益州,最終必定滅亡,倒不知以攻代守,兩家都不發展。

    第三、蜀漢內部兩派分立,征戰曹魏可以轉移矛盾。

    益州是劉備佔據荊州以後,用在荊州發展的力量強行奪取的,所以蜀漢內部就形成了兩派勢力即以諸葛亮等為首的荊州集團和以李嚴等為首的益州派勢力。荊州失去以後,兩方勢力都窩在小小的益州內,衝突日益明顯,急需蜀漢擴大勢力範圍來緩和兩派之間的矛盾。

    第四、曹魏越來越得人心,人們對漢室的記憶越來越淡薄,北伐越拖越難。

    隨著漢獻帝禪位給曹丕,天下名義上的天子由漢朝的劉協變成了曹魏的曹丕,最初人們或許還會對漢室懷有情感,但時間一場,人們就會慢慢接受現實對漢朝的記憶就會越來越淡,人心向背,蜀漢想要北伐更加困難。而隨著九品中正制在曹魏上下推行,這一過程顯然被大大加快,北伐如若再拖,其正義性就會完全喪失。

  • 3 # 瘋趣樂園

    世人只知巨龍之怒,伏屍百萬;卻不知蚍蜉之怒,也能摧城撼樹。

    從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幾乎是年年都在出擊魏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諸葛亮不得不北伐呢?

    有觀點認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遠不如他的行政才能,窮兵黷武從而導致蜀漢人民窮困潦倒。

    但當我們從歷史大環境下去細細品味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時。

    不難發現諸葛亮的北伐戰爭,並非窮兵黷武,而是具有卓越的軍事戰略眼光和政治遠見的北伐。

    蜀漢以漢室正統自居,必須討伐立國中原的國賊曹魏

    從魏蜀吳三國的國號來看,魏和吳都是在標示各自所統治的地域,而蜀立國,以“漢”為國號。

    強調對漢代文化符號的直接繼承。

    既然蜀漢以“漢”作為國號,國策方針,北伐中原成為必然。

    因為以繼承漢中央政權作為立國基礎,必然不能侷限於蜀地一隅,唯有北伐中原,才能獲得士人的支援。

    諸葛亮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足以看出其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復興漢室的拳拳之心。

    北伐主動出擊曹魏,以攻代守

    與曹魏國力相比,蜀漢顯然是很弱的,進佔關隴,則是諸葛亮對外開拓以求自強的努力。

    關隴地區對於蜀漢國力的增強確實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隴右自古以來就是個出勇將強兵的地方。

    三國時,曹魏方面的龐德、蜀漢方面的馬超、姜維都是隴右人,也都是當時有名的戰將。

    隴右地區兵強將勇,民風強悍,這對於需要轉弱為強的蜀漢政權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劉備入蜀,即得馬超,但由於重點放在荊州,沒能使馬超在隴右發揮作用。

    當蜀漢需要馬超發揮作用時,馬超又不幸去世。

    諸葛亮首出祁山,得隴右人姜維,這對於進佔隴右,以隴右之兵壯大蜀漢軍事力量無疑是如虎添翼。

    隴右不但有強兵勇將之源,還是戰馬的產地。

    為此,蜀漢不僅需要強大的步兵,而且還需要強大的騎兵。

    除了軍事上、經濟上的意義以外,隴右對於進攻關中還有地理上的優勢。

    從漢中直攻關中,要走幽谷棧道,軍糧轉運十分困難,而從隴右進攻關中,水路有渭水順流而下,陸路有關隴古道直達關中,沒有什麼天然屏障。

    強兵悍將,戰馬利兵,糧食充盈,這些無疑都是國家實力的標誌。

    因此,佔有隴右,將使蜀國在上述三方面的實力大增,而且又具有東進的地理優勢,將會建立起對曹魏產生極大威懾力的攻擊態勢。

    由於曹魏對蜀國採取的據守要塞,發展實力。

    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

    雖然蜀漢有山峻之險,但是這是相對性的,蜀漢要想匡扶中原必須主動出擊。

    利用北伐中原,一致對外,轉移國內矛盾

    蜀漢的建立離不開荊州集團的支援,劉備佔川中後,矛盾日益凸顯。

    而在蜀漢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本地集團。

    而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後,將會大大緩和蜀漢國內三大集團的矛盾。

    透過北伐中原培養和發現年輕將領

    劉備在佔據荊州之前,將領屈指可數,可以說只有自己的兩位結拜兄弟和將領趙雲了,頂級謀士一個沒有,真正的兵微將寡。

    當攻取益州以後,將荊益兩地俊傑收入麾下後,才漸漸有了起色。

    結果夷陵一戰,讓蜀漢精英損失殆盡,以致使諸葛亮徵南中,北伐中原時,帳下善戰之將也只有,趙雲、魏延、王平等幾人。

    所以急需透過戰爭的歷練,發現提拔一批年輕將領遏制蜀漢人才凋零的局面,後來的姜維便是很好的例子。

    諸葛亮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為後人景仰。

  • 4 # 這歷史怎麼說

    對於諸葛亮主政之後推動了五次北伐,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第一、魏蜀在實力上相差懸殊。

    根據當時的三華人口跟兵力計算,魏國有440萬人口,30萬兵力,蜀國有90萬人口,兵力10萬。這個是人和的優勢;魏國地理位置佔盡中原平原地區,對於種植開荒等對於打仗後勤有很大的保障,對兵力的調動跟糧草的運輸相對於蜀國山路崎嶇有絕對的優勢,這個是地利的優勢;戰場基本上都是在魏國的邊境開打的,對自己國家的各種情況都比較熟,自然在天時上也是佔優勢的。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對於蜀國來說基本都不佔,但是諸葛亮還是強行為蜀國續命,其實原因很簡單,諸葛亮不想被魏國水煮青蛙。地理跟天時沒有還可以創造,但是人和卻很難。魏華人口基數大,蜀華人口基數小,簡單的算下,兩個的人口同時X2,多乘幾次,然後就會發現,蜀國根本沒法玩。而且魏國發展稍微好點就會直接反打回來,不可能給蜀國喘氣的機會。所以諸葛亮深刻認識到這點,他就只能四兩撥千斤,起碼這時候打還有機會,越拖越沒有贏的可能性。

    第二、蜀國利益集團多。

    瞭解歷史的都知道每朝每代,不管君王是誰,身邊總有很多士族集團的支援,很多皇帝能成功登基都是依靠這些氏族集團在背後的支撐,比如早期東漢的何氏士族、三國時期跟隨劉備的糜氏士族、東晉的王氏士族等等。在三國時期的蜀國也存在著同樣的情況,而且相對於魏國來說,蜀國計程車族集團在利益上衝突很大。蜀國土生土長的原著士族、早期跟隨劉焉過來的移民士族集團、劉備入侵益州帶來計程車族集團,就是因為利益的問題,所以諸葛亮不得不北伐,在北伐的問題上,大家至少利益是一致的。另外基本上兵權都是掌握在劉備入侵帶來計程車族手裡,如果不能在這些人還活著的時候北伐成功,一旦這些人去世,蜀國的那些土著跟先來的就會失去北伐的熱情,也就只想偏安一偶,最後還是會被魏國取代,所以不得不趁自己還在的時候北伐。

    第三、魏國對蜀國減少戒心。

    在諸葛亮掌權北伐之前,蜀國經歷了一場重創——夷陵之戰,而且是去打人家卻被人家反殺,從此蜀國一蹶不振。在這場戰役中,基本上蜀國能稱得上會帶兵打仗的武將都死的差不多了,魏國也看到了這點,所以在對蜀國防禦上就沒有那麼積極,重點放在了東吳上了。諸葛亮也是看出了魏國的重心,所以才開始北伐。

    第四、魏國初定未平,人心向漢。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都說王朝興百姓苦、王朝亡百姓也苦,誰當皇帝都一樣,自己該幹嘛就幹嘛,但如果魏國穩定下來,再想返回漢朝時代就難了,那些漢朝遺民不會再承認自己是漢朝人,而把自己當成魏人來看。畢竟如果時間久了,魏國最後一代漢朝死完了,子孫就不會再承認自己自己是漢朝人了,因為魏國對待平民的福利待遇那些基本穩定,而沒有享受過漢朝的福利待遇,自然不可能承認,所以這代人這代解決。

    第五、要恢復漢室,也是最根本原因。

    一個堂堂大漢,卻偏居蜀中不思進取,也配叫漢朝嗎?這個恢復漢室就不再多續,這個基本上都懂。

    最後戲裡諸葛鎮樓。

  • 5 # 昊陽閒看歷史

    諸葛亮當政時,正值蜀漢的鼎盛時期過去,隨著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敗,朝中大將紛紛離世,五大上將只剩趙雲一人獨活。劉備白帝城託孤時,蜀漢已是千瘡百孔,急待休養生息。

    諸葛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手蜀漢,當時上有幼主,下無大將,百姓困苦潦倒。此時想重振蜀漢,匡扶漢室,可以說太難了。而這些責任全部在諸葛亮一個人的身上,可想他當時的壓力有多重。

    諸葛亮理政的能力一流,經過幾年的努力,蜀漢的情形大有改善,糧食充足,百姓能吃飽飯,國家諸事也上了軌道。

    而在軍事方面,諸葛亮也沒有放鬆,加大修建要塞,令各大將領嚴守關隘。同時積極訓練新兵,加大軍事訓練。這幾年,沒什麼戰事,但蜀漢的軍事從未放鬆。

    當時三國之中,蜀漢的國力最弱,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諸葛亮還是要執意北伐?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曹魏國力強大,若繼續休養生息,魏國會更強,蜀國更弱,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只能以戰消耗魏國的國力,縮短雙方的差距。

    東漢末年,國內疆土分為13州,到三國鼎立時,曹魏得九州,東吳得兩州,而蜀漢只有一州,這些先天條件制約了蜀漢的發展,諸葛亮作為一代名相,很清楚蜀漢的弱點。

    而曹魏對另外兩國,一直都虎視眈眈,強敵在側,蜀漢根本就不敢掉以輕心。在發展經濟的情況下,還一直加強軍事訓練,就是怕落後被捱打。

    但是眼看著曹魏一天天的強大,與蜀漢的距離越來越大,諸葛亮也很擔憂。這時正好碰到魏帝曹丕身死,新帝曹睿繼位,魏國權力交接需要時間來適應。

    諸葛亮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機會。可以打魏國一個措手不及。果然,這一次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隴右之地基本落於蜀國之手,這次的軍事行動開始非常成功,只是在馬謖失街亭之後,蜀漢的優勢才轉變成弱勢。

    雖然北伐沒有成功,但是也成功拖住了曹魏的軍事力量,魏國上下再也不敢小瞧蜀國,這種消耗敵國的力量,對於蜀國是有利的。

    二、蜀漢只得一州,人口有限,若想長遠的發展,必須擴大疆土,才能有發展的機會。

    當年關羽失荊州,對於蜀國打擊很大。荊州的人口眾多,人才輩出,若一直在蜀國手上,會給蜀國增加很多稅收,提供更多的將士。當年支援劉備建立蜀國的力量,大部分來自於這個地區,其中包括諸葛亮本人。

    而蜀漢佔領的益州雖然有天險可守,但人口有限,可提供的軍事力量也有限,這些條件限制了蜀國的發展。

    我們可以發現,蜀國在失去荊州以後,開始出現人才匱乏,國力不濟,這對於國家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所以蜀國在休養生息之後,有一戰之力之時,會堅持北伐。這也是因為蜀國急需擴大疆土,增加實力,這也是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的主要原因。

    三 、劉備的遺願。匡扶漢室,入主中原,是蜀漢一直的國策,也是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之策,諸葛亮想有生之年完成。傳旨召諸臣入殿,取紙筆寫了遺詔,遞與孔明而嘆曰:“朕不讀書,粗知大略。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我們知道著名的“隆中對”就是諸葛亮在襄陽時給劉備定下的,佔據荊州和益州兩地建立政權,達到三國鼎立之勢。之後再已國為依託,向外擴大疆土,一步一步的奪回東漢土地,達到匡扶漢室的目的。

    匡扶漢室,一直是劉備和諸葛亮的理想。劉備到死的一刻,心中還是一直牽掛著漢室江山,雖然在他手上沒有奪回來,但他也希望他的後代子孫能夠奪回漢家土地,恢復大漢威儀。

    這才有了諸葛亮多次北伐。

    雖然劉備和諸葛亮二人終身沒有實現這一願望,但一輩子都在為這個夢想而努力。而諸葛亮堅持北伐,也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追求他們的夢想。

    我的總結:諸葛亮之所以推動五次北伐,完全是為了國家大義。於內,他需要向外發展;於外,需要消耗魏國的實力。雖然最後北伐沒有成功,但以弱國之勢攻打強國,而且對方只有招架之功,也是能傳頌世間的絕唱。

  • 6 # 起風了ii

    自己觀點諸葛亮五次北伐!!其“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口號意義遠遠大於其作戰意義!!!劉備出身不好!世人只知其為織蓆販履之輩!說明他的大漢皇叔的身份沒有得到天下眾多人的認可!劉備稱帝后,為了保持其為漢室正統,不斷的與曹魏交戰也是這個道理!!!雖說自己的實力遠不如曹魏!畢竟只要自己打出這一槍,也會得到那些個漢室老臣的響應!!夷陵之戰劉備大軍被陸遜火燒連營!傷了元氣!孫權已然稱帝!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然形成!孫權嘮叨漢家天下已經被曹魏實際上所取代,不斷向大漢丞相曹操進言,加九錫,取代漢室!沒有得到曹操的同意!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作為蜀漢的當家人看到這種情況,更應該透過不斷的北伐強調自己的正統性!以此向東吳施壓!既然孫劉聯盟已經形成,不要在朝三暮四!!所以諸葛亮透過五次北伐無果而終!!他自己也明白以蜀漢的實力伐曹魏本身處於劣勢!曹魏與蜀漢之間是是死敵!!所以為了保持正統性!砸鍋賣鐵也要搞

  • 7 # 三七配紅花

    諸葛亮5次北伐的主要原因,都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所促成

    (諸葛亮劇照丿

    經濟需要。

    當時的天下共分為13個州。總入口大概在1200萬左右。最富有的地方當然是北方,下來就是東吳。最窮困的地方是西北和西南地區。曹操佔據了北方九州。掌控了全國近800萬的人口。可以說富的流油。東吳雖然只有三州,但是因為是魚米之鄉,地方雖小卻很富裕。西蜀當時的地盤,在劉備死後,只剩下益州 。總人口大致就是90萬左右。人口這麼少,生產力又不發達,那麼要想和北方抗衡,那是不可能的。雖然有天險來作為屏障。但是1人民窮困。不想辦法擴充實力,被滅國是遲早的事情。北伐就成為迫切的問題。

    政治需要。

    先主劉備一生的夙願就是興復漢室。雖然劉備不在了。這個任務諸葛亮仍然得繼續去完成。這也是白帝城託孤的時候,諸葛亮答應劉備的事情之一。蜀華人才匱乏。葛亮活著的時候,或許勉強可以支撐三分天下。葛亮如果去世,三國裡面最好欺負的當然就會成為蜀國。三國滅亡時候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當曹魏想統一全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滅亡蜀國。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諸葛亮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盡力改善這樣的局面。如果能統一全國那當然最好,如果不能統一全國,他也想給後人留下一個較大的空間。這樣蜀國的國力也會更為強悍一點,或許會撐得更久一點。這也是北伐的另一個動因。

    諸葛發明的運糧工具,木牛流馬。)

    時機問題。

    雖然有了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北伐的需求。但是因為曹魏實在是太強大了。他總得要等候一些機會。諸葛亮的幾次北伐都是選在了曹魏陣營發生了內部混亂的時候進行的,趁曹魏無瑕西顧取得了很大的戰果。曹丕去世後北伐一次。曹睿去世時候又北伐一次。其他的三次,也都是趁曹營軍事防線出現漏洞的時候進行的。葛亮六出岐山,除了第一次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後面的幾次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實質建樹。這就是時也命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努-吉諾比利和詹姆斯-哈登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