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吐槽機
-
2 # 巷口老貓
于謙做沒做個大將軍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對他家庭倒是蠻瞭解。
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做過很多職業,什麼滿清王爺、華僑、富商、畫家、文學家……等等各種各樣的工做,支撐了整個德雲社的崛起,對傳統行業復興有著難以磨滅的貢獻。
于謙的母親優雅賢惠,小名鐵錘大名鐵柱,一臉絡腮鬍
于謙的太太鐵蛋愛唱歌
于謙的兒子郭小寶機靈可愛以上解答各位看官是否滿意?哈哈哈哈
-
3 # 鹹魚眼看世界
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于謙從未成為將軍,而是以文人身份領將!國難思忠臣,當時土木堡之變,南宋之危就在眼前。瓦喇大軍就在城外,大家都還在鬧內訌,要遷都,要留守,要換皇上!一干上位者都不願承擔責任,因為無論怎樣選,槍打出頭鳥,誰先出頭誰倒黴。
時勢造英雄,平時在朝堂上只能算中下層的于謙走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餘下的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去查。不是大將軍,而是帶領大家救國定邦的人!
-
4 # 軒轅說文史
被後人尊為“西湖三傑”(岳飛、張煌言、于謙)之一的于謙(1398年-1457年),乃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大明王朝的名臣、民族的英雄。
據史書記載,于謙是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考取了進士學歷,入朝為官,開始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
于謙的人生轉折點主要是在土木堡之變後,土木堡之變指的是,明英宗朱祁鎮時大明王朝的北患瓦剌屢次犯邊,後英宗御駕親征,苦逼的是明英宗在這次親征中,兵敗被俘。
一個國家的皇帝成了俘虜,在京畿朝堂之上的這些平時吟風弄月的臣子們,都慌了神,紛紛建議南遷。
這一幕在中國的歷史上可謂是屢屢上演呀,如果在南遷的過程中剎不住陣腳的話,那後果好一點的話(出現岳飛等英雄了)就是那時前不久的北宋,再壞一點的話那可就要是南宋了,到那時不知還會不會有第二個文天祥了(自有後來者)。
就在這歷史的關鍵時刻,于謙挺身而出,他力排南遷之眾議,堅持固守,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要挾的陰謀失敗。
于謙主張“社稷為重,君為輕”,擁英宗的弟弟繼位,史稱明代宗。升任于謙為兵部尚書,其上任後,整飭軍械兵備,部署戰略要害,屢屢親自督戰,後率師二十二萬,列陣於北京九門外,全面抵禦瓦剌大軍。
最終另也先無計可施,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此舉的結果和趙構比起來,明代宗還是遜色宋高宗許多呀)。
戰爭結束,雙方談判後,于謙不像那些腐儒,以為戰爭結束了,從此天下就太平了。呵呵(你沒有侵略別人的野心,總該有保家衛國的能力吧,沒有這些強大的軍隊做護盾,何來國家安定,何來人民的安居樂業,何來腐儒們的風花雪夜,當下也是一樣吧)。
我們的于謙同志仍積極備戰(打出他個三十年太平),實行部隊編制改革,挑選所在京畿部隊裡的精銳,分設十團營操練,同時再派兵在關外屯守(禦敵於國門之外,不要戰爭一開打就被敵人扼住咽喉),從此邊境得以安寧,令瓦剌有賊心沒了賊膽。
于謙在其位,盡其責,可謂事務繁雜,事必親臨,處置合宜。史評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為人行事,憂國而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住所也僅能遮蔽風雨而已。最終還是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自古過剛易折,可謂會謀事而不會謀身也)。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在被囚禁七年後成功復辟,于謙因是廢英立代的首臣,再加上幾個政敵的陷害等原因(具體癥結此文不再贅述),最終那個讓大明王朝續命二百年(從某種意義上說)的豪傑,一代名臣,民族的英雄,于謙含冤遇害。
直到明憲宗時(于謙死後三十二年),于謙才被複官准予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諡“肅愍”,後明神宗時改諡“忠肅”。于謙的墓位於杭州的三臺山麓,西湖的烏龜潭畔。
墓旁建旌功祠,祠墓合一(如今是一個免費開放可供學習和參觀的景點,本人亦去過多次)。《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位高而權重者當:知天時、察地利、曉人心。於公你怎可與日月爭光乎!)
于謙是一個飽讀詩書和史書的人,難道他就不知道那樣做的他,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嗎?嘿嘿,我們還真不能用常人的思維來揣度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究其原因,還是要聽於謙自己說的靠譜啦。且看:
于謙在其小得時候就是一個刻苦讀書的好少年,自小志向高遠。因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他的座位之側常懸文天祥之像,時刻砥礪自己的品行,可謂幾十年如一日也。以《石灰吟》詩為證,以觀其志向: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我們在教科書上就學到過了,不做過多解讀。這是于謙十七歲時所作(在杭州吳山上有個景點就叫于謙讀書處,此詩即寫於此處,本人亦去過多次)。
此詩透過對石灰加工的過程,詩人使用擬人化的描繪,借物喻人,詠物言志。表面上是寫石灰,實際上是寫人,更是寫自己,勉勵自己要以石灰為榜樣,表露了他不怕艱險、勇立潮頭的犧牲精神和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最終,他的一生,誠如他在此詩中所述的那樣,千古名垂,萬人敬仰。
嶽忠武王祠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雲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此詩作於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隨戰的明軍全軍覆沒,侵略者的大軍壓境時,明王朝可謂是危在旦夕。
透過此詩我們就不難理解于謙為什麼要力排眾議,極力要求堅守了。南宋遷都的結果,我們都是知道的,大片的國土喪失,皇家被擄,百姓遭賤。
往昔的慘痛教訓如今還要再次上演嗎?這就是他堅守的主因,同時也是導致他後來人生結果的最根本的原因。
詠煤炭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此詩一看便知,借物言志,以煤炭自喻,存萬民於心中的遠大抱負。
詩的前四句描寫的是煤炭的形,以形表意。後四句轉折感情迸發,蒼生常懷的心志(此句和我們的杜甫大叔的一首詩裡有句詩很相似吧),可謂其志盡表。
無論鐵石怎樣堅硬,為國為民造福之心不改,即使歷盡千辛萬苦,為國為民造福之志不變。與其說人生是命也,當更是志也。
撰于謙逢雪日感懷
軒轅
昨日飛珠顯鬱腸,今朝飄絮露欣狂。
西風漫卷程門立,素裹銀裝映雪康。
守狗夜闌仍犬吠,雄雞晨曉自啼腔。
人生哪有恆常季,逐鹿江山萬古揚。
-
5 # 羽顏愛遊戲
因為很有腦瓜 畢竟在那個年代
說相聲也不好乾
能堅持但現在也很難
值得敬佩
-
6 # 魅圖君
于謙,應該是我最佩服的英雄了,挽救大明以危難之中,位高權重不自傲,改年號、擁新帝、不愚忠,錚錚鐵骨,兩袖清風……。
他的發跡源於一場叛亂——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他的輝煌在於一場戰役的失敗——土木堡之變。
瓦剌貴族的崛起,對明王朝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軟弱無能的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挾持下,發兵五十萬親征。朝中不少大臣極諫不可親征,他不聽,並命兵部侍郎于謙代理兵部事務,守衛北京城。英宗這次親征,反而做了瓦刺的俘虜。這就是明朝歷史,上所謂的“土木之變”。英宗被俘後,瓦刺軍直驅北京。留守北京的于謙組織軍民堅決抵抗。十月,瓦刺軍抵達北京城下,于謙臨危不亂,力挽狂瀾,率兵出城迎敵,然後派騎兵在郊外埋伏出擊,連北京西郊的居民多登屋擲磚瓦助戰。瓦刺軍屢戰不利,被迫退卻,明軍乘勝追擊,殺死瓦刺軍數萬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決定性勝利。戰後,明朝論功行賞,升于謙為少保,總督軍務。于謙說:“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固辭不允。”于謙此話,表明他保衛國家的赤誠之心。
後來英宗奪門之變,廢掉代宗,首要查辦于謙,門生多勸上書自證清白,于謙笑道:“亨等意耳,辯何益?”遂被判處謀逆罪,死刑。抄沒家產時,發現于謙“家無餘貨,蕭然僅書籍耳!”錦衣衛不甘,發現隱匿處有一錦盒,大喜,開後卻發現是代宗御賜蟒袍一件,工工整整,錦衣衛默然,退守,上報朝廷,英宗想起于謙挽大明於水火之功績,有意赦其罪,然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說:于謙不死,朝綱有變,意思說,陛下,于謙不死的話,你這奪門就沒理由了。媽的,小人啊!于謙遇害時,史稱“行路嗟嘆,天下冤之。”京城百姓無不失聲痛哭,切齒痛罵奸佞小人。不論男女老少,“論公事業則顏開,談公冤憤則色變”。就連出自曹吉祥部下的指揮朵兒,也攜酒前往祭奠,雖遭曹吉祥毒打,次日祭奠如故。
宋朝開始,中國以文治武,所以文職的權力要大於武職,所以于謙雖未當將軍,但級別要比將軍一職大的多,當然,于謙之歷史地位、威望要比有些皇帝更有威儀,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可謂重於泰山。
直到明英宗死後,明憲宗登位,才為了平息民憤收買人心,下令為于謙落實政策,平反昭雪。生衰死榮,令人握。
-
7 # 紀人物
“救時宰相”于謙:廢掉一個皇帝,擁立一個皇帝,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縱看歷史,總有些故事是驚人的相似。
1126年,金軍攻破北宋都城的汴梁,俘虜了北宋的皇帝宋欽宗和宋徽宗。
岳飛揮師北伐,力圖接回二帝,觸怒宋高宗,最終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1449年明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被蒙古人俘虜,于謙擁立朱祁鈺(明代宗)登基,
1457年明英宗復位,以“雖未顯跡,意有之”的罪名殺害了于謙。
每個傑出人物都會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揭露這層面紗的不是和尚就是道士。
于謙也也沒有免俗,這不當7歲于謙某天跟著父親外出時也遇到一個和尚,那個和尚看到他相貌時,忍不住的說道:“救時宰相是也!”。
1449年七月,蒙古也先率領5萬騎兵進犯中原。
大太監王振一看,好你個蒙古韃子,就5萬人也敢來攻打我大明朝?我大明動動手指頭就能把你給滅了。
不過這個功勞應該留給皇上。讓皇上御駕親征,我跟著,以後歷史上也能留個名。
於是王振跟明英宗說:
“皇上,這次蒙古韃子給咱們送戰功來了。你看他們只有5萬人,咱們有30萬人,到時候咱們6個人打他們1個人。咱們對外就說出動了50萬大軍,再加上您御駕親征,咱們只要一露面就能把他們嚇跑了。到時候您也能像太祖爺、成祖爺那樣名垂千古了。”
明英宗一聽,是這個理。走帶你一塊去建功立業去。
于謙和兵部尚書鄺野聽到這個訊息嚇壞了,戰可不是這樣打的。
於是便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沒辦法,和鄺野商量了下。
於是鄺野跟隨明英宗去打仗。于謙留在朝廷主持工作籌備糧草。
可憐明英宗自己不會打仗也不讓鄺野指揮,全交給王振瞎指揮,結果在土木堡打敗,自己也被人活捉了。
這下也先樂了,沒想到能將大明的皇帝活捉了,那以後戰就好打了。
於是也先帶著明英宗繼續朝前打,遇到關口,就把明英宗往前一放。你們皇帝在這呢,他要進關,快開門。
這仗打的毫無難度,簡直是指哪打哪啊,長驅直入,一直快打到京師。
這時候朝廷慌了。歷史上往往在一個王朝生死存亡的時候會突然出現個英雄來拯救這個王朝。
就在這個時候于謙的那個“救時宰相是也”預言實現了。
于謙知道蒙古人最大的底牌、最大的依仗就是被俘的明英宗。有明英宗在,大明這邊就沒法拼命打,你一打人家,人家就把你們的皇帝放在前面,你還能怎麼打?
“救時宰相”就是“救時宰相”,他要破局!
一、擁立新帝
他破局第一步就是擁立監國親王朱祁鈺為新帝,只要我這邊有了新的皇帝那蒙古那邊的舊皇帝就無法要挾到大明朝了。在他的運作下,朱祁鈺得到太后支援成為明景宗(明代宗),遙尊被俘的明英宗為太上皇,一切事情有了新皇帝之後就好辦了。有了新的皇帝,大明在軍事上受制約的力度大大減少,也先也不能把明英宗作為最大的籌碼逼迫明朝和談。
明代宗
二、籌備兵馬
當時明英宗朱祁鎮北征是傾國而出,帶走了三十萬大軍,此時不僅北京,就連河北、山東附近的兵源都非常緊張,北京城內剩下的只有老弱殘兵。
于謙立馬徵調兩京、河南的預備軍,山東及浙江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的運糧軍,集齊了近22萬的人馬。調來的兵馬雖多,但其實這都是二流兵,缺乏訓練,戰力低下並且沒有糧草。
當時北京的糧倉在通州,距離北京還有22公里,于謙只好讓這些前往京師的部隊繞行至滄州,同時動員百姓、官兵家屬,自行運糧。
三、將退斬將、兵退斬兵
于謙知道面對蒙古的5萬精兵,自己這邊雖然有22萬兵力,但都不是正規軍,沒有實戰經驗,取勝機率太低。
打戰就要祭旗,在這個關頭,王振的餘黨是最好的祭旗人頭,於是便拿他們的人頭來祭旗。同時派各將領修繕兵器、甲冑、重整火器,做好防禦工事,將百姓都遷入城內以堅壁清野。
為了提高士氣,于謙決定親自率領二十二萬軍隊和瓦剌對抗,他將二十二萬人分列在九個城門,自己則坐鎮德勝門。並對所有官兵下了一個命令: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哀兵必勝,士兵沒有選擇,只有死命抵抗。城中百姓與官兵協作,鏖戰一個多月,終於擊敗瓦剌,打了一場決勝的北京保衛戰,大明王朝亦轉危為安。
歷史的魅力就在於此,如此絕望的情形下,依然能創造出奇蹟。
景泰元年(1450年),蒙古提出議和。
也先:我同意釋放你們的太上皇,你們什麼時候來接太上皇啊。
使者:我不知道
也先:你回去告訴皇帝,只要派幾個太監大臣過來,我就馬上派人送去,這樣可行?
使者不吱聲。
也先:“太上皇帝留在這裡又不能當我們的皇帝,實在是個閒人,你們還是早點把他接回去吧!”
使者還是不吱聲
也先沒轍了,為把這個累贅的太上皇丟出去,於是他決定再次議和。
也先:你們怎麼不帶錢來贖人呢?
使者楊善:我們本來是帶錢來的,但這樣不就顯得太師貪財了嗎,幸好我們特意不帶錢來,現在才能見識到太師的仁義啊!
也先:那你們的國書上為什麼也沒有寫要接太上皇呢?
楊善:這是為了成全太師的名聲啊!國書上故意不寫,是為了讓太師自己做這件事,您想啊,要是在國書上寫出來,太師您不就成了奉命行事了嗎?這可是大明的一片苦心啊!
也先被感動了,他沒有想到明朝竟然如此周到,連面子問題都能為自己顧及到,確實不容易。於是他決定一定把朱祁鎮送回去。
楊善又說:“太師不貪財物,是男子漢,必當名垂青史,萬世傳頌!”(好男子,垂史冊,頌揚萬世)
而也先更是興奮異常,他激動地站了起來,當即表示男子漢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頓下來,回頭我就讓人把朱祁鎮給你送回去。
奇蹟就這樣誕生了。沒有割讓一寸土地,沒有付出一文錢(路費除外),太上皇明英宗於8月份被送了回來,安置在南宮廢殿中。
1457年,明代宗突然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勾結了起來,在正月十六日凌晨發動政變,擁立英宗復辟。而後又捏造了于謙要另立太子,將於謙逮捕入獄。
徐有貞說了一句讓自己遺臭萬年的話“雖未顯跡,意有之”。
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謙被押往刑場,北京百姓聞之,夾道痛哭,行刑之時,巧逢陰雲蔽天,可謂天怒人怨。
“救時宰相”,他於亂世挽救大明江山,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績卓著。“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他一生真實寫照。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詩中表述的那樣,名垂千古,受人敬仰。
回覆列表
回答問題之前,我先修正一點題主的失誤。于謙從來不是個將軍,他的官職有兩個,一個是兵部左侍郎,這是個文官官職。另一個是太子少保(名義上太子保鏢頭目的副手),這是一個虛職,沒有實際職權的,主要是從一品的品級。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于謙並不是一個將軍。于謙這種挽狂瀾於既倒的救世之臣拿來當將軍用的話,無異於拿洲際導彈當火箭炮使喚,不是不行,是太浪費了。
那麼繼續回答這個問題,于謙的出身問題,其實于謙的出身可以說普通,也可以說是官宦之後。他的父親沒有出仕,但他爺爺曾經做到過工部主事,也算就京官裡有些實權的。而在明朝有比出身更厲害的當官手段,就是科舉,于謙在永樂年間是考上了進士的。所以他當官是理所當然的,只是開始時官職不高而已,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個御史,大抵就是挑毛病的官。
他開始展露頭角是在漢王朱高熾謀反時候,但也不是因為軍事才能,而是御史的本職工作做的好,把朱高熾噴的無地自容,伏地戰慄。從此幾乎是仕途平順,皇帝記在心上,內閣三楊拿他當接班人培養,上午交的文書,下午就批好。
讓人誤以為他是個將軍的原因大概是那場京城保衛戰吧?但作為那場戰爭的主要策劃者,他更像總攬全域性的謝安,而不是親赴前線的謝玄,而且他也是不得不那麼做。當時作為兵部左侍郎的于謙帶頭反對遷都,獲得幾位重臣的支援。但不遷都就得打,得把北京守住。而此時武勳集團已經在土木堡中損失殆盡,文臣中有膽者無能,有能者無膽。于謙提出了死守北京,就必須自己把這重擔挑起來。他沒有退路,所以在安排了所有援軍、補給、人事等問題後,他自己帶人守一個門,把自己也關在了城門外。
我個人的結論是,把于謙看成大將軍是貶低了他的一生功業,他的定位是千古之下都少有的救世之臣。而他取得這樣蓋世的功業和家庭出身沒關係,男兒功業如果需要靠出身的話,那隻能說明他生活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幸運的是,于謙沒有生在那樣的時代,他成就了自己千古之名。不幸的是,于謙沒有生在那樣的時代,他就得含冤而死,不能反抗。
說句題外話,杭州真的很幸運,供奉著一文一武兩大千古忠良。文有於忠肅,武有嶽武穆。朋友們如果去杭州玩的話,不妨去看一看,畢竟是這個民族可以稱為脊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