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頭鷹深度觀察
-
2 # Sabot穿甲哥
今天就應這位讀者老爺的要求,專門寫一篇二戰英德15寸炮的對比。
↑首先感謝一下這位叫做“克里勒”的讀者老爺(看頭像目測是名世3玩家【滑稽】),沒有讀者們這種熱愛知識、尊重知識、探索知識的精神,以及敢想、敢問、敢駁的作風,我們這些寫文章的人也會缺少寫作必要的動力和激情。
這是上週問答的連結,有興趣的讀者朋友不妨點開看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68086424408949003/
好的,正文開始,前方長文預警,非戰鬥人員請迅速撤離!
一戰雙雄:英國MK1型L/45 15英寸(381mm)艦炮和德國SK/L45型380mm艦炮↑在1912年,英國提出了基於現有13.5英寸(343mm)L/45艦炮研發的下一代15英寸艦炮計劃。為了新火炮能夠及時裝艦,15寸炮的試製工作和批次生產幾乎是同步進行的,所幸新火炮效能良好,在試裝過程中沒有出什麼意外。1915年1月,第一門15英寸MK1型艦炮走下阿姆斯特朗工廠的生產線,並裝在了伊麗莎白女王級一號艦的前主炮塔中。
圖為阿姆斯特朗工廠中正在為阿波克隆比號(HMS Abercrombie)淺水重炮艦建造的MK1/N型雙聯裝炮塔,攝於1942年12月。
↑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中,伊麗莎白女王級除一號艦在港維修,其餘的厭戰、巴勒姆、馬來亞、勇士,共四艘該級艦一併被編入了第5戰列艦分隊(其中巴勒姆號充當旗艦),經歷了實戰的洗禮。1916年11月,伊麗莎白女王號接替鐵公爵號,成為英國海軍大艦隊(Grand Fleet)的旗艦。
圖為伊麗莎白女王級勇士號(HMS Valiant),攝於1930年代初。留意B炮塔和X炮塔上新安裝的測距儀以及她艦尾的水上飛機彈射器。
↑而同時期的德國海軍最大隻有12英寸(305mm)艦炮,面對英國主力艦上大量裝備的13.5英寸艦炮已經力不從心,更毋論新研發的15英寸炮。因此,德國海軍部早在1911年7月便責成克虜伯公司開始進行350mm艦炮的可行性研究。經過漫長的論證工作,到了1913年,新式380mm艦炮的研發工作被提上日程,以裝備下一代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
圖為巴伐利亞號(SMS Bayern)在波羅的海海域高速試航,攝於1916年。留意其露出了一段水線以下的兩舷水下裝甲帶。
↑1916年,380mm炮的研發工作完成,隨後開始試生產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亞級一號艦巴伐利亞號(Bayern)於1915年10月13日就已下水,二號艦巴登號(Baden)也於1915年10月30日下水,兩艦卻雙雙等到1917年3月14日才正式服役,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遷就這門380mm主炮的研製工作。當然,二艦也因此沒有趕上1916年5月發生的日德蘭大海戰。
圖為巴伐利亞號,攝於1918年5月的威廉港,這裡也是很多一二戰德國名艦的母港。
↑1919年6月21日,德國戰敗投降後,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隨大部分德國公海艦隊的大型水面艦只在“彩虹行動”中於斯卡帕灣集體自沉。圖為彩虹行動中,艦上大部分裝置已被艦員破壞、準備自沉的巴伐利亞號。
既然是同一時期英德兩國軍備競賽的產物,既生瑜何生亮,在拿英國15寸炮和二戰德國15寸炮進行對比之前,我們不妨先把它和一戰的德國15寸炮做一番簡單的比較。
↑巴伐利亞的的380mm炮發射750kg重的Pzgr.L35被帽風帽穿甲彈,採用277kg重的RPC12發射藥,炮口初速800m/s,工作膛壓3150kg/cm²。在10000m的距離上,一戰380mm炮能擊穿垂直放置的390mm厚均質鋼裝甲板;在20000m距離上,則可以擊穿265mm厚垂直均質鋼裝甲板。
↑Mark1型381mm艦炮發射871kg重的Mk1a型被帽風帽穿甲彈,在一戰時只有重194kg的MD45發射藥,炮口初速752m/s,工作膛壓3150kg/cm²。在7980m的距離上,MK1能夠擊穿406mm厚的垂直均質鋼裝甲板;在13582m距離上,這一資料為305mm;在21702m距離上,這一資料則為229mm。
從資料上看的話,MK1由於炮口初速略低、彈丸質量大,彈道比德國380mm炮更為彎曲。故此在那個戰列艦主炮只有15°-20°最大俯角的年代,即便在較近距離上MK1的穿深資料和380mm炮不相上下;而當距離超過15km,MK1較重的炮彈就會由於彈道下墜,導致對敵艦垂直側甲的侵徹能力下降。
總體而言,只看資料的話,一戰時的德國380mm炮效能是要略優於英國15寸炮的。不過這個優勢並不明顯,若是要將實戰中的諸多變數考慮在內,我們可以說二者的實力是旗鼓相當的。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一戰德國380mm炮的膛內容積僅有270dm³,幾乎只有MK1型502.3dm³的一半。在工作膛壓和身管倍徑相同的前提下,德國380mm炮的炮管壁相對MK1非常的薄,看上去也顯得更為細長,可見在當時德國的造炮技術還是比英國略勝一籌的。圖為巴登號的後主炮塔,可見炮管壁是比英15寸炮薄不少的,圖片攝於1919年的斯卡帕灣。
↑當然,一戰380mm炮的這些特性在俾斯麥的SCK34上也得到了繼承。(SCK34的膛內容積也只有319dm³)
圖為提爾皮茨號的後主炮塔,可見她的炮管壁也相當薄,圖片攝於1942年。
冤家路窄:英國15寸炮對巴登號的射擊實驗值得一提的是,在1921年,英國海軍將巴伐利亞級二號艦巴登號從斯卡帕灣中打撈出水,由英國海軍炮術學校的專家對全艦進行了詳細研究後,將巴登號拖至開闊水域作為靶艦。
裝單裝381mm炮的兩艘淺水重炮艦恐怖號(Terror)和艾瑞布斯(Erebus)號,抵近至距離巴登號不到1000m的位置進行射擊實驗。
↑為了模擬遠距離炮戰時的命中效果,兩艘淺水重炮艦透過調整發射藥量來調節炮彈接觸目標時的速度。在此次實驗中,主要採用了兩個彈著速度進行測試:為模擬14170m距離上的命中,採用了472m/s的彈著速度;為模擬19930m距離上的命中,採用了421m/s的彈著速度。
在472m/s的測試中,381mm炮彈以18.5°的落角,擊穿了巴登號350mm厚的主炮塔正面裝甲;以11°落角擊穿了同為350mm厚的炮塔座圈裝甲。在射擊250mm厚的舷側裝甲時,472m/s的彈丸有良好的擊穿效率。
然而,當472m/s的381mm炮彈以較大的30°落角擊中同樣是350mm厚的指揮塔正面裝甲時,卻沒有構成擊穿。另外五枚向炮塔頂部100mm裝甲射擊的472m/s的被帽風帽穿甲彈,由於炮彈著彈角過大,僅有一枚擊穿。
而421m/s的381mm炮彈,能夠較為有效地擊穿巴登號250mm的舷側裝甲帶,但難以擊穿350mm的主炮塔正面裝甲和指揮塔裝甲。
↑測試表明,在面對巴伐利亞級時,伊麗莎白女王級的381mmMK1炮有著較好的殺傷效能,能夠在大多數交戰距離中貫穿巴伐利亞級250mm厚的舷側裝甲,只是在較遠距離難以擊穿防護水平較好的主炮塔正面裝甲以及指揮塔部位。圖為巴伐利亞號,攝於1917年的威廉港。
↑在實驗過程中,也暴露出早期15寸炮的一些問題,例如引信在侵徹過程中會過早起爆或是起爆失敗。與此同時,英軍研究人員也意識到,以現有15寸炮的穿透力,可能難以在遠距離上對即將出現的下一代戰列艦的裝甲構成有力威脅。
圖為皇家橡樹號戰列艦,上面安裝的是最早的MK1型炮塔。
媳婦熬成婆:英國傳家寶和德國新秀SCK/34型L/50艦炮在1921年的射擊實驗後,英華人便著手改進現有的15寸炮。對於炮本身,能改的並不多,實質性的改進計劃便就集中在了彈藥和炮塔設計上。在1938年,英國推出了最大仰角可達30°的MK1/N型炮塔,以及和新炮塔中裝填、揚彈機構對應的新彈藥。
↑1938年的這批381mm彈藥,在尺寸上和之前的彈藥就有所不同:1912-1918年研發的MK1a、3a、5a彈丸長度在138.4cm-142.0cm,而1938後推出的MK7a、8a、17b、22b彈丸,長度為140.0cm-165.1cm,比舊款的彈藥要長出一截。
↑同時,新彈藥的發射藥也換成了196kg的SC280以及222.2kg的SC300超量發射藥,彈丸的炮口初速也從舊彈藥的752m/s提升到了最大804m/s(這裡的最大指的是使用超量裝藥,下同),火炮的工作膛壓也隨之從3150kg/cm²提升到最大3620kg/cm²。
↑新彈藥能夠在9144m距離上,擊穿422mm的垂直均質鋼裝甲板,或是32mm水平裝甲(彈著角過大導致資料低下,下同);在13176m距離上,能擊穿353mm的垂直裝甲或是50mm水平裝甲;即便在27432m的遠距離上,新彈藥依然能夠擊穿229mm的垂直裝甲或是145mm水平裝甲。圖為聲望號戰列巡洋艦艦艏的MK1/N型新炮塔,圖片攝於二戰期間。
相對一戰的老彈藥,1938年的這批新彈藥至少在紙面穿深資料上,就有了跨代的效能提升。至少在較近的距離上,能夠擊穿15英寸(381mm)厚的裝甲板了。換句話說,新381mm彈藥理論上有著在較近距離上擊穿當時德意兩國主力艦俾斯麥級320mm、維內託級360mm厚的舷側主裝甲帶的能力。在後文的比較裡,我們一律取新彈藥的資料。
當然在這裡多說一句,新彈藥以及配套的新炮塔,只有前衛、胡德、聲望以及經過現代化改裝的伊麗莎白女王級上才有裝備。
說到俾斯麥級,總算該請出本文的另一主角了——SKC34型50倍徑380mm炮。(好吧,出來得是有點太晚了,不過該做的鋪墊還是不能偷懶)需要強調的是,俾斯麥的這款新380mm炮是全新設計的,除了口徑相同之外,和巴伐利亞的那款一戰380mm炮沒有任何直接的繼承關係。
↑SKC34發射800kg重的Psgr.L/44被帽風帽穿甲彈,使用212kg重的發射藥,炮口初速820m/s,工作膛壓3200kg/㎡。其工作膛壓比使用常規裝藥的英15寸炮略低,又比超量裝藥的英15寸炮低。炮口初速方面,SKC34比常規裝藥的英15寸炮高10%,比超量裝藥的英15寸炮也要高出2%,膛壓卻依然能夠維持在相對不高的水平上。
↑值得一提的是,SKC34的發射藥包是分為兩部分的:99.5kg重、由厚布料包裹的前發射藥包,以及112.5kg重、由黃銅包覆的主裝藥筒。二者在裝填時,需先後裝進炮膛並壓緊後,火炮才能開火。這樣的設計雖然影響了射速,但也能有效提升發射藥爆燃的工作效率。上面兩張圖片分別是前發射藥包和主裝藥筒。
↑在4542m距離上,SKC34的800kg被帽風帽穿甲彈能夠擊穿厚達616mm的垂直裝甲或19.3mm的水平裝甲;在10000m距離上,能擊穿510mm垂直裝甲(水平裝甲資料缺失);在18000mm距離上,能夠擊穿419mm的垂直裝甲或是75mm水平裝甲;在27000m距離上,可以擊穿304mm垂直裝甲或是126mm水平裝甲。
這樣看來,SKC34的穿深資料在大部分距離上,比英15寸炮都要高出一截。英15寸炮唯有在20km外的遠距離,能夠憑藉較大的彈丸質量,在攻擊敵艦甲板水平裝甲時獲得比SKC34更好的穿甲效果。
↑在實戰中,一兩百個毫米的穿深資料差距可能就意味著我打得穿你,你卻打不動我,從而導致火炮效能較弱一方面臨一邊倒的戰術劣勢。
當然,拿早在1912年就立項研發的MK1型381mm炮和1934年才開始研發工作、1939年才最終實裝服役的SKC34炮進行對比,的確是有些為難這款老驥伏櫪的英15寸炮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穿深資料之外的軟實力比較兩款艦炮,僅僅比較火炮的效能是不夠的。在瞬息萬變的實戰中,炮塔的旋轉速度、裝填揚彈機構的工作效率,即艦炮系統整體的反應速度,對於高效發揚火力也是至關重要的。而在這一點上,SKC34型380mm炮相對於MK1型381mm炮,又有著天然的後發優勢。
↑一座雙聯裝SKC34戰列艦炮塔的全重為1052噸,俯仰角在-5.5°-30°,俯仰速度為6°/秒,旋轉速度為5°秒。SKC34採用定角裝填,即每發射一輪後,主炮須復位到2.5°位置進行裝填。當然,俾斯麥裝備了在當時來說較為先進高效的裝填、揚彈系統,整個彈藥輸送裝填系統完全由電力驅動。
↑有資料表明,俾斯麥的主炮有可能是有史以來射速最快的大口徑艦炮:根據德國於1941年5月發表的“Artillerieversuchskommando”(直譯過來,大意是“艦船炮術測試”),俾斯麥號在當年的炮術演習中,四座共八門主炮打出了總共23-25發/分的射速,均分到每門主炮中,即是3發/分,或是每20秒發射一發炮彈。上圖為提爾皮茨號在一次炮術演習後,甲板上堆放的銅製主裝藥筒(使用後剩下的空殼)。
當然,這個資料是透過較小的4°仰角射擊得到的,可以節約大量主炮俯仰瞄準的時間,而且以過高的射速持續射擊會使得炮管迅速過熱,導致主炮精度下降,乃至誘發炸膛等嚴重事故。若是以實戰中更為常用的較大仰角射擊,根據小編的估算,俾斯麥級上單門SKC34主炮的實際射速應在54-86秒/發左右。
↑英國的MK1型381mm炮有多種型號的炮塔,在這裡我們取胡德號上MK2型雙聯裝炮塔的資料。MK2型雙聯裝381mm炮塔全重894噸,俯仰角-5°-30°,俯仰速度5°/秒,但炮塔旋轉速度就只有2°/秒。圖為胡德號,攝於1931年,留意胡德的每座主炮塔上都配備了測距儀。
不過,英15寸炮沒有采用定角裝填,在-5°-20°的任意角度,均可進行裝填作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英15寸炮裝填機構相對落後帶來的射速劣勢。根據當時的英軍教令,胡德號上的一個主炮射擊迴圈僅有32秒。在長時間的實戰中,這一資料應為60秒左右,與俾斯麥不相上下。
↑但英15寸炮的炮塔旋轉速度僅有2°/秒,僅有俾斯麥SCK34炮5°/秒的一半不到。換句話說,如果在實戰中,俾斯麥與胡德同時將主炮從指向艦艏正前方轉到指向舷側90°的位置,俾斯麥只需要18秒,而胡德要45秒。這也是1941年5月24日5時35分胡德號在丹麥海峽發現俾斯麥號時,英艦上的霍蘭德海軍中將沒有選擇轉向瞄準德艦的原因之一。
圖為俾斯麥號前主炮,攝於1940年。留意A炮塔上的測距儀,在1941年將被拆除。
當然了,如果看射速和旋轉、俯仰的資料,英15寸炮也並不比SCK34差很多,甚至在射速上還能略勝一籌。
值得一提的是,戰列艦主炮的備彈數量實際上都很少,胡德的每門主炮只儲備了120發炮彈,俾斯麥的每門主炮也只有108發炮彈。
傳家寶後傳:MK1型381mm艦炮本只是一款基於現有艦炮改造的應急產物,卻無心插柳柳成蔭,成為了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大口徑艦炮。
↑伊麗莎白女王號艦艏的15寸炮,攝於1915年初的達達尼爾海峽,該年的達達尼爾戰役也是15寸炮首次投入實戰。這是15寸炮的少年。
↑胡德號上的15寸炮,攝於1932年,這是15寸炮的壯年。
↑前衛號上的15寸炮,攝於1952年9月,這是15寸炮的老年。前衛號於1954年退役。
英國15寸炮的效能嘛,只能說是一戰先進水平。即便是更換了新彈藥之後,在更新銳的16寸炮和維內託、俾斯麥的下一代15寸炮面前,它依然顯得力不從心。但它同時也目睹了從1915年到1954年,從一戰到二戰再到冷戰的風風雨雨,這是世上任何一款艦炮不曾經歷的。
在這跨越兩次世界大戰的39年間,15寸炮一直是皇家海軍的主力大口徑艦炮,可以說是從當家花旦,一直做到了垂垂老生,可稱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代傳奇艦炮。
嘛其實這兩天本來不應該寫文章的,昨天忙活了一天,今天一大早在高鐵上七手八腳才把這篇文章搞完的。不過呢,很多時候寫文章的樂趣就在於此吧。
回覆列表
首先,更正一下標題中的德國38mm應該為380MM吧。380MM應該為艦炮的口徑,而英國的15 INCH MARK1的口徑為15英寸(381公分)。
BL 15英寸 Mark I(英語:BL 15 inch Mark I)是英國皇家海軍所研發的一款大口徑艦炮,其服役歷史長久,最早隨著1915年伊麗莎白女王級戰艦一同服役,期間參與了一戰、二戰和冷戰,最終1960年隨著前衛號戰艦一同退出皇家海軍,可以被視為一款相當成功的艦炮。
1910年代,當時英德之間正在進行無畏艦造艦競賽,為了能在戰力上保持優勢,英國開始研發新一代大口徑艦炮。後來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戰事,英軍為求新型炮可以快速裝備到新型戰艦伊麗莎白女王級戰艦上,決定直接將原本的BL 13.5英寸 Mark V放大成15英寸,甚至跳過了原型製造和測試階段,於1915年倉忙服役。這使得新型炮可以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日德蘭海戰中發揮強大的火力優勢,這款炮後來被廣泛的裝備在一戰前後建造的戰艦和戰鬥巡洋艦上,成為皇家海軍的基本戰艦艦炮之一。
上圖為英國15 inch Mark1
SKC/34型380雙聯炮是著名的俾斯麥級的主炮,相比其他國家的同時期同級別主炮,德國380炮彈丸較輕,遠距離效果差一些。儘管效能並不算最突出的,但是俾斯麥正是使用該炮擊沉了胡德號。
德國雙聯380毫米炮(38cm/52 (14.96”) SK C/34)屬於因為聞名世界的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主炮。這武器經常錯誤地被認為是47倍徑,實際上其倍徑以英標計算是48.5倍,以德標計算為51.66倍。
上圖為德國380mm SKC34
綜上可以看出,其實兩款艦炮的效能差別不大。但是德國的炮彈丸較輕,遠距離效果較差,所以英國的15 inch Mark1應該稍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