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瑕不掩瑜世界殊
作為不同的文化遺產,二者的區別還是有許多的:
一、西湖是顯性的,看的見摸得著的,良渚文化的浮出水面更多是藉助於考古發現。
二、如果說西湖是文化的話,良渚更是文明,甚至在溯及華夏文明久遠性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西湖可觀賞性強,良渚可研究性強。
四、西湖是杭州的符號,良渚是華夏文明符號之一。
五、西湖是連續的文化發展,良渚更像是瑪雅文明一般斷代。
六、西湖家喻戶曉,良渚仍有許多神秘面紗有待揭開。
七、西湖是文化遺存與自然山水的完美融合,良渚是純文化景觀,
八、西湖在成為世界遺產片即盛名在外,成為世界遺產後的良渚將近一步聲名鵲起。
-
3 # 葉夕小先生
首先要祝賀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這是太值得慶賀的事情了,良渚古城遺址的申遺成功意味著:"從學術上實證了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
在此之前,國際上普遍認為中華文明應從發現甲骨文的商代算起,也就是說能實證的只有3500年左右。這次申遺成功意義重大,意味著它所代表的中華5000多年文明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有利於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擴大。
(興奮完畢,言歸正傳)
西湖文化遺產和良渚文化遺產,他們的區別太大,最主要的在於他們的文化內涵不同。區分這兩個文化遺產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世界遺產名錄》的分類。
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文化景觀”、“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五類。
1.西湖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文化申遺成功是2011年6月24日。屬於世界遺產裡面的世界文化景觀。國際上認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文化景觀的一個傑出典範,它極為清晰地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思想,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深遠。
可觀賞性非常強。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肇始於9世紀,成形於13世紀,興盛於18世紀。傳承發展至今,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包括5大類景觀組成要素:自然山水、“兩堤三島”“三面雲山一面城”的景觀整體格局、系列題名景觀“西湖十景”、10處相關重要文化遺存、西湖龍井茶園,遺產區面積約43.3平方公里。杭州西湖以“西湖十景”及諸多歷史遺蹟為代表,體現中國傳統園藝、繪畫、詩詞文化元素,還反映出中國農耕文明獨特的景觀審美傳統,對13至20世紀東亞地區的園藝景觀也有顯著影響。西湖是歷史上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審美實體,是東方審美體系中最具經典性的文化景觀。與世界上以自然景觀著稱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觀最多;與世界上以人文景觀著稱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觀最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完美結合的典範。
2.良渚文化遺產
良渚文化代表遺址為良渚古城遺址,而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於2019年7月6日(也就是今天)。也位於浙江杭州,它是屬於世界遺產裡面的世界文化遺產。它代表了中國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直接在國際範圍內從學術上實證了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
可研究性非常強大,還有太多的神秘面紗等待我們揭開!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 年,主要分佈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區,迄今已發現各類遺址600餘處。其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遺址中心為杭州西北部的瓶窯鎮。
據考證良渚文化一方面是具有發達的稻作農業和手工業,還飼養豬、狗等家畜。
另一方面就是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石器、漆木器。從墓葬看,良渚社會等級分化明顯,貴族墓一般隨葬大量的玉器,主要種類有琮、鉞、璧、冠狀飾、三叉形器、璜等,代表了不同的性別和職能分工。其中玉琮代表神權,鉞代表王權,主要以玉器為載體的神徽影象在良渚文化範圍內高度統一,反映了良渚先民具有統一的宗教信仰。
良渚古城和良渚墓葬的等級反映了良渚文化已進入古王國階段,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良渚文化存在的時期,正是古埃及、蘇美爾、哈帕拉等世界早期文明興盛的年代。
-
4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沒有文怎麼叫文化?沒有文怎麼叫文明?
現在已知的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在賈湖。
中國賈湖文字已經在九千年到七千年前出現了,說明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
那時候的賈湖文字一二八等字現在還在使用。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的提法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
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符號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國家明,不是銅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強調的是文。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的畫是水墨畫。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畫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就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體現了中庸之道。如果,是領導說的話就是害怕負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因為無法修改。
中國的文明文化什麼都沒有中斷。什麼是古文化?什麼是現代文化?古代的文字化資訊是古文化,現代的文字化資訊是現代文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要看這個國家的文化普及程度。
————就是文字化的使用。
中國文化和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不斷代是因為,華人的聰明智慧儲存了中國的文化連綿不斷髮揚光大。
這就是世界上只有華人,使用了能夠輕便的,把文字資訊隨意攜帶的工具——甲骨和竹簡。
首先,甲骨和竹簡的儲存比石頭和泥土的儲存方便。
其次,重量輕,容易攜帶。
再則,就是可以摺疊,資訊儲存空間大。
還有就是可以長期儲存,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展開閱讀使用。
以上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戰亂年代隨身攜帶,就算背井離鄉也可以有人傳承。
而使用石頭和泥土,作為承載文化資訊工具的人,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戰亂到了被迫背井離鄉無法攜帶,經過幾代異地生活,原地使用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文已經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規模戰爭因素,都是在文化資訊傳遞比較方便的時期,這樣可以及時聚集大量人員投入戰爭。中國的三國演義就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文明的功勞應該在有水的地方,那裡有龜甲和竹子,是它們讓文字流傳千古,保持文明。
-
5 # 吉誠
西湖文化是杭州的地域文化,而良渚文化是透過良渚文化遺址考古發現的中國原始社會末期在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分佈的一支重要的古文化。西湖文化遺產和良渚文化遺產在文化內涵、地域範圍、遺產型別、認定時間、表現特徵等多方面都是不一樣的。但兩者之間有一定的交叉:良渚文化豐富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歷史遺存,而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又為良渚文化和良渚文明提供了一個好的佐證和典範。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申遺成功,這是屬於世界遺產裡面的世界文化景觀。國際上認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文化景觀的一個傑出典範,她極為清晰地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思想,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深遠。
大家知道,杭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浙江省省會城市、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國家首批命名的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素以“人間天堂”、“文化之邦”、“絲綢之府”、“茶葉之都”、“魚米之鄉”享譽天下。杭州擁有8000年文明史、2226年建城史。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橋文化、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均處於杭州境內,被譽為“東方文明的曙光”。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先後定都杭州,使杭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和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西湖文化是吳越、南宋、元明清等歷代延續的杭州各種文化凝結而成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
西湖文化有一條歷史文脈相連,是吳越、南宋等歷史文化的積澱和反映,是歷代杭州人在杭州這塊土地上的勞動創造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吳越、南宋等對杭州歷史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年代留下來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特色文化,形成了西湖文化的特定內容和發展線索,也構成了西湖文化的特定概念。
西湖文化的內涵
西湖文化則是反映杭州這一特定地域在歷史上形成的這種精神的最好代表。這種文化體現出杭州濃濃的民俗風情,反映了歷代杭州人積累下來的豐厚的物質和精神的積澱,而且這一特點在與現代精神的融合中,又有了進步的發展,賦予杭州人文精神以新的內涵,推動著杭州城市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我們再來說說良渚遺址、良渚文化和良渚文明
良渚文化是原始社會末期在中國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分佈的一支極為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浙江省餘杭區良渚鎮而得名,主要分佈在浙江、上海、江蘇的環太湖流域及杭州灣地區,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瓶窯兩鎮是其中心區域。分佈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這是中國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國家文物局曾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文化遺址的發現已近70年了,隨著近20年一大批良渚文化墓葬、遺址的新發現,其文化面貌變得更加清晰。
良渚文化遺址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是中國文明起源階段規模最大、文化水平最高的大遺址,是實證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該遺址在三方面具有十分獨特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即原始地理環境和遺址儲存的完整性、遺存的密集度,且這三方面在全世界都很罕見。良渚遺址區內包括宮殿、祭壇、墓地、城址、村落等各類遺存,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特定的社會形態。
從整體上看,良渚遺址是一個帶有完整古國形態的大遺址,它已形成了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普通聚落這種級差式的聚落結構,體現出了良渚遺址在全世界罕見的規模和品質,使其成為探討東方文明起源的重要物件,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唯一性和特別的重要性。良渚文化的最大墓地一一平湖莊橋墳,位於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設想的東方大港乍浦港以北5公里的浙江平湖市東南部的林埭鎮群豐村。這裡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素有“金平湖”之稱,非常適宜古代人們在此生息、繁衍,因此這裡也給後人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良渚遺址所反映出來的以原創、首創、獨創和外拓為特徵的“良渚精神”,是中國文明傳統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它不僅開創了曾經盛極時的“良渚社會”,而且對當今世界仍具有極大的教育和啟發意義。高超的器物製作水平。良渚文化以全世界最精美的玉器、石器所表徵的禮制,連續作業之犁耕生產方式,大型工程營建,大規模社會生產組織系統,早期科學技術思想,以及絲織、黑陶、髹漆、木器等手工業或商業的萌生而著稱,是中國文明的前奏,也是夏、商、周文明的主要構成因素,在學術界素有“文明曙光”之譽。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明)和精神文化(明)的精髓。
因良渚文化手工業也趨於專業化,故琢玉技藝尤為發達,玉器製作水平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球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佔整頭。玉器中的琮、璧等更是獨具特色,而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良渚文化以神人獸面紋為代表的紋飾、成組使用的固定形器和具有象形和表意功能的刻畫符號所反映的文化形態,對後來中國社會意識和思維的發展影響深遠。
良渚文化中大規模農業和大型營建工程顯示出當時社會剩餘勞動空前增多,社會財富的非平均分配導致社會分化日益加劇併成為普遍現象,使顯貴者階層、準國家制度形成,露出了後來中國宗法政治之端倪。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稱,其胎質細膩、造型規整,器種變化多樣,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壺的組合,構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良渚文化時期生產生活與人文特色
考古研究表明,從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耕作的犁耕階段,說明其農業已率先進人使用畜力的時代。稻米作物生產也已相當發達,從而為當時社會的繁榮莫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另外,良渚人還懂得養蠶和絲織。文字是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在良渚文化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單個或成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畫符號,學者們稱之為“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現的前奏。因此有專家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時期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良渚文化因此而成為中國早期文明一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由從良渚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漆器、絲綢、鉞、神秘神徽像,以及大規模的人工土臺和墓葬來看,良渚文化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已達到較高水平,並在夏、商、周時代得以繼承和發揚,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無論是西湖文化遺產還是良渚文化遺產,都是非常寶貴的,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都是值得高興的,但更重要的文化遺產表現出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追求如何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更好的傳承保護和發揚廣大,這比文化遺產本身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我們一定要堅持文化自信,有些還沒有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代表世界唯一性的文化,我們也完全有理由去傳承和發展好,相反,現在申遺成功的民間技藝文化種類,如果我們沒有傳承保護好,我們怎麼對得起古人呢?
對文化遺產而言,研究挖掘、開發利用、傳承保護和發揚光大才是硬道理!
回覆列表
西湖文化遺傳在性質上屬於“文化景觀”,而良渚遺址屬於“文化遺產”。
兩處文化遺產最大的特徵差異,可以說在於“載體”上。西湖有兩個載體,一是文化,一是人文景觀;良渚遺址只有一個載體,文化。
西湖不僅有著文化導向性,更重要的是,它還可見於傳統文學、西區乃至遊藝之中,有自己獨特的社會實踐、儀式、民俗、節慶活動,具備多個傳承體系,而不像良渚遺址,只有單獨的傳承主體。
一個文化景觀,必定有其獨特的時代性。而西湖在此之上,更同時具備了多種具有可視性的文化特徵。也因此,實際上西湖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難度,要比良渚遺址小,小很多。
雖然西湖文化景觀直到2011年6月24日才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它入選晚的原因僅僅是中國申請得比較晚,庫切直到1992年,文化景觀才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類別中。而在申請之前,基本上所有人都已篤定,西湖必定能夠成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就叫底氣。
反觀良渚遺址,其實它的遺產要素主要是人工營造的史前古城,最早走的是“史前建築遺蹟、鄉村景觀”路線,形態規則、結構奇特、體量龐大、出土器物多。但這其實算是比較平常的。
直到2010年,發現古城宮殿區具備超乎現代人想象的糧食儲備和控制能力,才意識到良渚遺址不僅是一個時代繁榮的社會文明的象徵,更是人類瞭解得很少的史前黑科技的產物,這才加重了良渚遺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砝碼。
當然了,不論西湖還是良渚,都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寶貴財產。只是說,西湖體現的是文化的綜合性、動態性、互動性和可持續性,而良渚更多是考古研究價值,功能性不太一樣,但社會價值卻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