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油彩

    薛寶釵的名字,是作者曹公起的,曹公的筆下每個名字都是斟酌有深意的。作為紅樓夢十二裙釵之首,曹雪芹的判語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裡有一半是黛玉的判語)

    薛寶釵之薛,是雪的諧音,雪有寒冷之意。暗含薛寶釵處事為人,雖是對眾人周到體貼,卻是距離的客觀冷漠,應寶玉面對的“山中高士晶瑩雪”,比如寶釵對於金釧落水,對劉湘連之死的態度。寶釵之寶,應了寶玉之寶,也就是與寶玉有不解之緣。釵,屬金,說明她出身商戶人家,以金銀財富為寶,所以她的思想和做人都有現利的藏匿,也是小說一個主線金玉良緣之線的金。另外黛玉姓林,也就木了。中國易經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其中金,克木。薛寶釵的出現,是對木石前緣的利刃分割,影像就是:寶釵在花園裡,香汗淋漓地捕捉而弄得那對玉蝴蝶飛散……

  • 2 # 弱水2842

    假語村言,真事隱去,紅樓夢裡的人名都有深意:薛寶釵(削寶拆)專門削弱寶玉對對黛玉的愛,坼散木石之緣,以成就所謂的金玉良緣緣。然而,天不隨願,寶釵所居之處謂(蘅蕪苑),實際在書中已暗示:薛寶釵今生與寶玉無緣(恨無緣)在今天來看,寶釵是一個難得的溫淑賢惠理想愛人,但是生在末世,令人扼腕嘆息,是一個那個時代的悲劇人物,魯迅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嗚呼哀哉,給我敬佩的薛寶釵捧一鞠同情的淚水,願所有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 3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廣闊高深的文學性一直被廣大讀者所推崇,在《紅樓夢》中,薛寶釵無疑是一位博學多才、才思敏銳的美女,但是她和理想派代表人物林黛玉不同,因為薛寶釵對人世間種種世俗糾纏非常清楚,如果說林黛玉是不染紅塵的仙草,那麼薛寶釵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荷,薛寶釵精於人情世故,所以在取名字方面,不像林黛玉、賈寶玉那樣率性而為,她為人取名字,都有一定的深意。

    那麼,薛寶釵都為誰取過名字呢?

    薛寶釵和香菱

    香菱是《紅樓夢》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是《金陵十二釵副冊》裡面排第一的奇女子,也是《紅樓夢》中第一個登場的主要女性人物。

    香菱本名“英蓮”,是甄士隱的獨生女,四歲那年元宵節,因家奴霍啟照看不周,被拐子拐走,輾轉多年後,英蓮越長越漂亮,年齡差不多的時候,英蓮遇到了家境不算太差,對自己非常痴心的“馮淵”,馮淵願意花重金買英蓮做他的正室,並且發誓不再娶小妾,英蓮被馮淵的真誠打動,而柺子見馮淵如此愛慕英蓮,他獅子大開口,把英蓮賣了一個好價錢。

    本來事情到這裡就完了,結果柺子貪心,又把英蓮賣給了呆霸王薛蟠,收了兩家人的錢準備跑路,最終馮、薛兩家都不願意收柺子退回的錢,他們都要英蓮,薛蟠家大業大勢力大,後來把馮淵抓來一頓毒打,可憐家道還算殷實的小戶人家馮淵直接被折磨死了。

    英蓮悲痛不已,最終被搶進薛府,成了薛蟠的小妾,飽受薛蟠折磨。

    英蓮進入薛家不久,薛寶釵便注意到了這個女孩子,不可否認,英蓮長得非常漂亮,或許從小顛沛流離,所以凡是逆來順受,遇到人都是和和氣氣笑眯眯的樣子,薛寶釵非常喜歡她,為她取名“香菱”,寓意為“菱角花開,暗香自來”。

    香菱非常喜歡這個名字,她有多麼喜歡呢?在和夏金桂的爭執中,香菱如此評價了她的名字。

    香菱道:“不獨菱花香,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

    可惜,夏金桂是薛蟠的正室,兩人正在熱火朝天,香菱根本不是夏金桂的對手,在夏金桂的淫威下,最後被迫改名為“秋菱”,薛寶釵去賈府的時候,香菱斷絕了對薛蟠的期待,毅然決然跟隨薛寶釵去了賈府。

    薛寶釵為英蓮改名為香菱,其中有什麼別的寓意呢?小哥認為,薛寶釵正是被英蓮猶如“繁華俗塵中靜靜綻放的一朵香菱花”都氣質所感染,哪怕是多麼惡劣的環境,英蓮依然努力的生活,發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香氣,雖然不明顯,但是這種香和其他如桂花香、蘭花香等其他俗塵中的香完全不同。

    香菱來到賈府是快樂的,她拜黛玉為師學習如何寫詩,為詩發呆,後來夢中得佳句,令大觀園一眾才女歎服,香菱也成為“海棠詩社”成員之一。

    後來夏金桂為了毒殺香菱,最終自作孽不可活,自己喝了毒藥身亡,香菱被扶為正室,她對於薛蟠謹遵儒家“相夫教子”的思想,後來懷了一個孩子,可惜最終香菱難產而亡,由甄士隱親自接入太虛幻境。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悲劇性角色,雖然生存環境惡劣,但是她有自己做人的準則,如菱角花一般,靜靜的在暗處綻放,發散出獨屬於她的花香。

    薛寶釵和鶯兒

    鶯兒原名金黃鶯,是薛寶釵的隨身丫鬟,在《紅樓夢》第八回出場,那麼,薛寶釵為什麼給鶯兒改名字,去掉她名字中的“金”呢?

    首先薛寶釵的名字中有一個“金”字,鶯兒作為丫鬟,名字很明顯犯了主子名稱的忌諱,這是其一。

    其次,薛寶釵出世的時候,有一僧人送給她一副金鎖, 暗合薛寶釵一生的運勢,因此薛府對於“金”這個字非常重視,簡而言之,大家都要避諱這個字,奴才們更不能用這個字。

    第三,在《水滸傳》第八回,薛寶釵見到了賈寶玉,也見到了他的那塊“通靈寶玉”,上面有“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八個字,而薛寶釵的金鎖上面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這也暗示了“金玉良緣”,薛寶釵非常清楚自己擔負的職責,因此她絕不能讓其他人和賈寶玉成為“金玉良緣”,而金鶯兒則有一個金。

    薛寶釵為黃金鶯改名鶯兒,除了上面的三個原因,其實也暗含薛寶釵對生活的無奈,她本人的生活已經被設定好了,很多事情按部就班,如沒有生命的“黃金鶯”,雖然貴重,但終究是個死物,因此她希望鶯兒不要像她那樣,要過自由快樂、真實、充滿生機的生活。

    透過小哥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薛寶釵為別人起名字,是非常講究的,一方面要和別人的性情相合,一方面又寄託了自己的一些意願,透過薛寶釵為她人起名字事件,也反襯出薛寶釵心思縝密,這和其他女孩子是截然不同的。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 4 # 麴塵絲

    薛寶釵,起名的水平如何,在人理解!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世俗上說,寶釵是個好名字。

    高啟說,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來。從非世俗上說,寶釵名字太俗。

    賈寶玉喜愛世外仙妹寂寞林的世界,對賈寶玉來說,這個名字不好。賈雨村有貪酷之癖,對賈雨村來說,這個名字好。

  • 5 # 海闊天空詩酒花

    薛寶釵在《紅樓夢》裡,是一個才學和林黛玉不相上下的聰明女孩。雖然她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認為女孩子第一應該“貞靜”,第二應該勤練女工,讀書詩詞的技能倒是不必掌握的,但實際上,她自己就是一個博覽群書、詩詞工夫也很了得的人。

    所以,寶釵如果要替人起名字,當然不會很差,至少也是有來歷有講究,不會拿不出手的。

    但是,也正因為寶釵本人不贊成在這些文字才能方面花功夫,她在替人起名時,也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她內心深處對他人靈性方面的缺乏尊重,具體表現就是她會有意無意地選擇一些偏俗一點的、隨意一點的、不那麼高雅文藝的名字。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起名的時候顯得隨意一點,這種情形有點類似於今天人們用說段子、起外號的形式消解文字所代表的神聖感。

    寶釵在書裡給誰起過名字呢?

    1.香菱

    香菱原名甄英蓮,確實“真應憐”,自幼被拐,身不由己被薛蟠搶了做妾。到了薛家以後,英蓮的名字就變成了香菱。從後來香菱對夏金桂的解釋,我們知道這個名字是寶釵起的。

    香菱這個名字好不好呢?當然很好,一看就很文藝很清新,格調和寓意也不錯,一如香菱本人對夏金桂說的:

    “不獨菱角花,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兒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聽起來寓意是很好,所以夏金桂心裡不爽,愣是要把這個名字改成秋菱,大概心裡的潛臺詞是:我讓你香去!不過是在衰敗的秋天出現的上不得檯面的小東西而已!

    香菱是沒什麼脾氣的人,很爽快地就答應了改名,一如當初很爽快地接受了寶釵給起的這個名字。問題在於,香菱本來是有名字的,她親生父親甄士隱也是一個“文化人”,給她起的名字不會沒水平,為什麼寶釵非要改掉呢?

    大概就是一種預設的規矩吧,英蓮進了薛家,一開始是給薛姨媽使喚的,寶釵給她另外起名,意思可能是行使主人權利的一種儀式。至於這種改名儀式是否必須的呢,反正我不得而知。但寶釵行使了,其實也就等同於宣告香菱是薛家的下人。雖說這是事實,但如果這個改名儀式不是必須,我就覺得寶釵此舉多少證明了她對封建等級秩序的維護。

    當然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就是寶釵希望給英蓮改一個名字,表示她從此可以告別過去,在薛家開始新生活。這種解釋如果成立,應該和英蓮這個名字寓意不好相聯絡。但是,雖然《紅樓夢》裡很多名字都有明顯的諧音寓意,書中人物卻從來不會拿名字的諧音說事,寶釵當然也不會例外。

    所以,英蓮這個名字雖然明顯有不好諧音,但要說寶釵是考慮到這一點而給她改名,好像也沒有依據。

    如果不看諧音,那就不好說原來的名字有哪裡不好了。單看字面意思,英蓮至少比較大氣,香菱則真的是小人物小東西的感覺了。把一個大氣的名字改成一個不那麼大氣的,就為了適應香菱現在只是一個下人、奴才、比寶釵等主人低一等的身份?如果是這樣,就無法說寶釵改這個名字時有多麼尊重英蓮。

    2.鶯兒

    鶯兒是寶釵的貼身丫環,原名黃金鶯。她的名字改動就更典型了。她親口告訴寶玉,是寶釵把她的名字改掉的,理由是原來的名字“拗口”:

    “我的名字本來是兩個字,叫作金鶯。姑娘嫌拗口,就單叫鶯兒,如今就叫開了。”

    金鶯這個名字拗口嗎?見仁見智吧。如果僅僅從尊重的角度出發,別人的名字拗口是很難成為自己不叫這麼名字的理由的。大概寶釵認為自己是主人,有這個權利按自己喜歡的叫。這也是事實,但寶釵喜歡的叫法,似乎總是隻考慮自己順口,不考慮新的名字是否比不上原來的。

    至少從字面上說,金鶯這個名字肯定比鶯兒顯得正式、層次高一些。而從感覺上說呢,黃金鶯和黃鶯兒比起來,確實後者更像一個丫環的名字,雖說帶著可愛風,但也消解了前者的正規、莊嚴。說實在的,我甚至覺得黃金鶯這個原名簡直像是一位小姐的名字,一個小小的丫環怎麼能使用這麼高階的名字?是不是這才是寶釵把“金鶯”改成“鶯兒”的真實心理反映呢?

    對照一下黛玉給自己丫環起的名字。雪雁、紫鵑,多麼文藝範,一點都沒有丫環下人的低俗感。尤其是紫鵑,原名鸚哥。從鸚哥改成紫鵑,感覺這格調是升級了還是降級了?我覺得不言而喻。黛玉給丫環改名的思維路徑,幾乎和寶釵是相反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兩個人對他人的真誠和尊重程度完全不同。

    3.寶玉在詩社裡的號

    起詩社是一件風雅的事,起一個寫詩專用的號,總該是名正言順可以要多文藝有多文藝,要多高雅有多高雅吧,哪怕在一些不以為然的人看來,用今天的話說,要多裝X有多裝X吧。

    於是大家起名字都遵循了這個風雅好聽的原則。儘管起名字過程中不乏互相戲謔和捉弄,但擬出來的號都是過得去的。比如探春嘲笑黛玉愛哭,說她將來在想“林姐夫”的時候,大概瀟湘館那些竹子也會因為她的眼淚變成斑竹,所以乾脆叫她“瀟湘妃子”好了。這番話明明是在捉弄黛玉,但是最終起的名字確實不錯,所以不但大家“都拍手叫妙”,就連被揶揄的黛玉本人也沒有意見,最後還真的使用了這個號。

    在場的人中,只有寶釵不遵循這個原則。當寶玉請求大家幫他想個名號時,寶釵一連給他貢獻了兩個。但這兩個號就真的是單純的揶揄或而已,絲毫沒有風雅的文藝範。

    第一個是“無事忙”,第二個是“富貴閒人”,一聽就是嘲笑寶玉平日的生活做派,根本不可能真的拿來做詩社成員的名號。誠然,寶釵可以用這種隨便開玩笑的方式表示她和寶玉的熟悉,但她的這個玩笑是否真的被寶玉所接受?顯然沒有,寶玉只是好脾氣地用“當不起”表示不計較,卻絲毫沒有把寶釵的意見聽進去。不管是寶釵用來嘲笑他的這些名號,還是這種嘲笑背後所隱含的寶釵對寶玉“恨鐵不成鋼”的期待,寶玉都壓根不加理會。

    其實和寶釵一樣不理解寶玉、把寶玉平日的行為看成是不務正業不求上進的人並不少,像李紈能教育自己的兒子賈蘭以後高中科舉,自然也是不會認同賈寶玉的閒散作風的,但即使如此,李紈在給寶玉起名號時都沒有像寶釵那樣顯得不夠尊重,而是中規中矩地建議寶玉可以使用舊號“絳洞花主”——至少這個名字是符合詩社的文藝風格的。

    所以,從寶釵給寶玉起名這一段就可以看出,寶釵內心缺乏對人的真正尊重,對寶玉,她簡直是時刻抓住機會明朝暗諷地進行“教育”,哪怕是在詩社活動這種場合,她腦子裡轉的也不是詩社的內容,而是其他在她看來更重要的“正經事”——和詩社活動想對應的俗事。

    對比一下靈魂帶著詩性的黛玉,以及每次詩社比賽都“忝居末席”卻依然興趣不減、對詩社活動積極響應的寶玉,寶釵和他們的內心距離有多遠,可想而知。

    4.迎春、惜春在詩社裡的號

    還是詩社起號的例子。最後大部分人都有了名號了,李紈提醒還差迎春和惜春。別人還沒發表意見,寶釵就開口替倆人起了號,乾脆利落結束了這個過程。

    李紈道:“二姑娘四姑娘起個什麼號?”迎春道:“我們又不大會詩,白起個號作什麼?”探春道:“雖如此,也起個才是。”寶釵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頭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

    寶釵起的號難聽嗎?不難聽,而且還有一定的水平。正如前面說的,至少是有理由有出處的,寶釵的理由就是用二人的住所名字化用成她們在詩社裡的代號。這種做法,甚至可以說反映了寶釵的積累和急才,跟傳說中乾隆皇帝題詞“真有趣”被善於拍馬屁的狀元改成“真趣”,立馬烏雞變鳳凰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確實,迎春表態沒意見,不需要,但惜春沒有說話呀。李紈和探春都中規中矩地認為,儘管她們倆人不寫詩,但在詩社裡還是應該有個號的。在我看來,這是把她們當作詩社成員應有的尊重。別人都知道這個尊重的道理,只有寶釵,問都不問迎春和惜春一聲,就用最簡單的方法給她們隨便起了個號,還以“就叫他……”“就叫他……就完了”這種蓋棺論定的句式決定了一切。

    相信寶釵說完這些,大家都不會出聲了。迎春和惜春估計本來就不在乎,沒意見。而其他人在寶釵這種不自覺流露的霸氣面前又能說什麼呢?反正兩個當事人都沒表態。

    寶釵這種給人起名時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不假思索越俎代庖的表現,反映的正是她內心對人的缺乏尊重。

  • 6 # 每天讀名著
    薛寶釵生於皇商之家,幼時父親在時,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可以說是詩藝才學,非比尋常,可以與黛玉相媲美。她所取的名字,猶如她的個性:質樸無華,大有深意。

    第一,詩社取名,雅俗共賞。

    探春倡議成立海棠詩社,激發一幫少男少女的詩情畫意。大家各取別號,好不熱鬧:李紈說她是“稻香老農”;並給寶釵取名“蘅蕪君”;黛玉調侃探春“蕉下客”;探春則叫黛玉“瀟湘妃子”……

    一貫老成持重的寶釵也活躍起來:給寶玉取名“無事忙”,調侃寶玉無所事事,

    迎春說她和惜春:“我們又不大會詩,白起個號做什麼?”寶釵自告奮勇,給迎春惜春分別取名“菱洲”和“藕榭”,以兩人的住所命名,簡單直接易記。

    第二,給香菱取名,寓意吉祥。

    香菱原名甄英蓮,諧音真應憐,這個出生富貴之家的女孩,從失蹤開始,便是命運多舛:被拐子拐走養大十二三歲賣掉,如果賣給馮淵,未來幸福可期,偏偏被呆霸王薛蟠看上並搶到薛家。

    薛寶釵給她取名香菱,諧音相憐,想憐,希望香菱的人生贏得一份芬芳!

    香菱進入薛府,雖然不受薛蟠喜愛。但是薛姨媽和薛寶釵還是對她憐愛有加,讓香菱有一種溫暖。

    所以香菱在回答刁蠻的夏金桂時,對寶釵為自己取的名字顯然很滿意:

    “不獨菱花香,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

    第三,給貼身丫鬟取名,含有警示。

    寶釵也喜歡改名,她的丫頭鶯兒原名叫黃鶯兒,寶釵嫌拗口,重新給她取了新的名字,直接把姓都刪了,就單叫鶯兒。

    寶玉見到鶯兒,那感覺也是相當的好:嬌憨婉轉,語笑如痴!實際上,黃鶯兒真的那麼可愛嗎?!

    唐代詩人金昌緒的那首《春怨 / 伊州歌 》著名詩歌: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人家正在夢裡去遼西和征戰的丈夫相會,你個黃鶯兒真是可惡,呱噪打斷我的好夢!黃鶯兒打擾了一個婦女的思夫夢!

    在這裡,黃鶯兒是一個不合時宜之物,不顧場合,只管自己呱噪,不顧他人感受。讓人掃興!

    其實,在《紅樓夢》裡,鶯兒似乎扮演了那首唐詩中黃鶯兒的角色,鶯兒不止一次為“金玉婚姻”代言,太直接!太急不可待!幾次都讓寶釵制止了。

    所以,寶釵給黃鶯兒重新取名鶯兒,顯然不是叫的順口那麼簡單!有心機隱藏深的寶釵,可不希望自己身邊有一個大嘴巴的丫鬟,大大咧咧把她的心思張揚出去!

  • 7 # 追風無影

    沒有超天的學識和本領,真的不敢隨隨便便枉議小說紅樓夢。

    其中,耳熟能詳的很多“大家”,窮一生的精力和心血研究紅樓夢。尚不敢,或不能,對紅樓夢中的人或事說三道四,更何況你我這些只皮毛的讀過紅樓兩三遍的人。

    小說紅樓夢中,按照“脂版”的註解,每個角色的名字,都不是隨隨便便用幾個字來表述的。不止是小說中的主要角色,甚至只是在小說中出現一次、兩次的小角色,所起名字的諧音或寓意,都與小說的情節緊密地連線著。更不用說,小說中“金陵十二釵”,這些貫穿小說始終的角色了。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香可冷得,天下一切無不可冷者”的寶釵,何止是“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人們總在說,小說紅樓夢是在描寫寶黛之情,回望歷史,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小說何嘗不是在歌頌寶釵之德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蘭特出走勇士後,勇士會退役35號球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