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哦哦買藥
-
2 # 南方鵬
關羽的北伐,並不是一場有準備的按照隆中對出兵的戰略,他只是劉備方一支偏師對大局的策應,由於誤判和冒進及盟友偷襲等原因,功敗垂成。當時曹劉剛打完漢中之戰,曹操因漢水之戰糧草被毀只得退到長安駐紮,其時之前召集的曹彰也引軍來到,在長安集結重兵,似有虎視漢中再次出擊的意圖。
關羽北伐,更多的是一種戰略姿態,更多是用作虛兵並非實兵,而在此之前,在荊州的曹劉雙方都有過交戰,有輸有贏,推過去和推過來,都無礙大局,漢中之戰,曹劉雙方大傷元氣,曹操據天下大半,雖然失敗,實力仍不可小視,劉備方已是傾益州的人力物力,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全國動員才打贏這一仗,難以頂住曹操的下一波進攻,需要喘息。而內部也叛亂四起,如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等,自顧不暇,亂事平定後來不及反應,關羽就敗了。
-
3 # 江湖小曉生
都是時間差惹的禍。《隆中對》中確實有寫過荊州和益州同時出兵北伐,奪取天下的事情。但是人家諸葛亮也沒有明確時間啊,這個時候關羽單打獨鬥北伐,劉備卻按兵不動,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難道劉備對《隆中對》產生了懷疑?
第一,關羽北伐,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挪窩。關羽一生的巔峰,可能就是這次的北伐了。當時他帶人進攻南陽,圍住了樊城,只要樊城拿下以後,要北上就輕而易舉了。可是在這個時候曹操派來了自己的五子良將於禁,還有名將龐德作為副將,前來搭救曹仁。天公不作美,于禁大軍駐紮的地方居然被水給淹了,關羽趁機下去撈人,要撈多少就能撈多少,就連於禁和龐德這倆貨都被撈上來了。這個時候的曹操徹底坐不住了,因為關羽戰敗於禁的訊息已經傳到了許都。北方引起了一片騷亂,不少人都贊成遷都的打算,他們認為自己人是打不過關羽的了。
第二,坑爹孫權背後插刀,白衣渡江無恥下流。要說歷史上最卑鄙的一場戰役,那應該就是孫權偷襲荊州的戰役。雙方本身就是盟友關係,說好了要手牽手一起對付曹操。在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孫權甚至還派陸遜過去寫信給關羽,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以此來麻痺關羽。所以關羽為了北伐成功,索性就將防守東吳的人馬都撤了出來,一起北伐。這就給了孫權得逞的機會了。呂蒙帶著一幫人穿著商人的衣服,假裝來做生意的,就這麼混進了荊州,隨後便裡外夾攻奪取了荊州。關羽這邊知道老家讓孫權給端了,那哪成啊。不僅北伐失敗了,就連關羽自己的腦袋都保住了。
第三,這段時間劉備在做些什麼?很多人就不解了,為什麼關羽在北伐的時候,劉備什麼都沒有做呢?我只能說劉備就像跟人打架,被打骨折的傷員一樣,現在壓根就動不了。雖然透過努力,他完全佔據了漢中,可是他所付出的代價是,整個益州的所有男女都參與這一戰。這個時候剛剛打完漢中之戰,劉備身心俱疲。雖然在成都自稱漢中王,可是他清楚自己在短時間內根本就打不了一場大戰。而關羽在這個時候會錯意了,他認為封他為武將第一號就是希望他能北伐,這是對隆中對的完全誤解。
第四,關羽執意北伐,其實是立功心切。試想一下,從荊州發家開始,劉備帶領著張飛趙雲這些兄弟,陸續奪取了益州和漢中,這原地踏步的關羽,心裡能舒服嗎?現在又將武將第一號的名頭封給了自己,他覺得受之有愧。他認為人家這六年時間,已經建立了不朽功勳。而自己這六年除了防守還是防守,如果沒有一戰為自己的名聲正名的話,那關羽一定會痛苦死。所以他這是立功心切,根本就不是按照計劃來的。諸葛亮的計劃很明確,那就是益州和荊州同時出動。現在你關羽提前出動了,你問過益州有這個實力北伐嗎?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其實關羽北伐就是按《隆中對》戰略來執行的。
要理解《隆中對》的戰略,你得從全域性來看,《隆中對》中是說劉備在處理好內政、外交的基礎上,待天下有變時,由益州和荊州兩路大軍同時北伐,就必然能打敗曹魏統一天下 。
諸葛亮的戰略指明瞭進攻曹魏的兩大戰場就是荊州和益州,兩路出擊,也可以是兩路策應。
其實這場戰略從公元217年劉備進攻漢中,就已經開始了,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 抓住機會,趁曹操佔領漢中後沒有乘勝南下攻佔益州的機會,於217年發兵北伐攻打漢中 。
從諸多記載來看,劉備的軍事行動不是孤立的,遠在荊州的關羽也在積極配合劉備在漢中的戰爭 。
自從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向孫權借了南郡,在荊州前線,與曹魏直接接壤的,就是關羽鎮守的荊州,劉、曹兩家當時以現在湖北省當陽市為界。直到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劉、曹兩家雖然沒有大的衝突,但小的戰爭一直在進行。
我們知道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攻打襄陽和樊城是在219年的7月,之前雙方的國界是在當陽一帶,怎麼關羽一下子就能打到襄樊去了,而且根據記載,關羽是帶著水軍去的,其根本原因就是:關羽從217年開始,除了策應劉備的漢中之戰,就是開始沿著漢水向北推進,為將來的北伐作準備。
戰爭從來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打響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是需要一系列的準備,和地理上的跨越、前進,劉備打漢中也是一樣,關羽北伐襄樊也是如此,兩場戰爭應該看成一個整體行動,肯定是經過劉備方的策劃和規劃,同時行動的。
如果說漢中之戰,和襄樊之戰是同時行動,那麼就符合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戰略規劃,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出兵,當時劉備與孫權是聯盟狀態,而劉備勢力範圍基本上平定,為了抓住機遇和贏得時間,劉備提前發動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
漢中之戰是從217年開始,一直打到219年,差不多打了兩年。而襄樊之戰的前奏,關羽沿漢水向北推進的戰爭,應當視為襄樊之戰,這要算起來,襄樊之戰也打了2年。而不同的是,劉備的漢中之戰,傾盡了益州的戰備資源,達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在219年劉備拿下漢中後,劉備自稱漢中王,但此時的益州由於2年的戰爭,消耗過大,無力繼續發動北伐戰爭,只能休養。
而關羽這邊因為之前一直是小戰爭,消耗不大,從219年7月開始,關羽將主力壓上,開始攻打襄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關羽的這場襄樊之戰,已經籌備了2年,劉備在漢中的勝利也極大的鼓舞了關羽,並且關羽在戰爭初期,一直就是壓著曹魏打。
不僅擊敗襄陽太守呂常,也擊敗了徵南將軍曹仁,圍住了襄陽城和樊城,在隨後的戰爭中,關羽打出了小高潮,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俘虜于禁手下三萬人的精銳部隊。關羽在前線的勝利,不僅鼓舞了劉備,而且鼓動了曹魏境內的反曹親劉勢力,候音、衛開背叛曹魏,接受關羽印信,孫狼也向南投奔關羽,曹魏境內人心惶惶,關羽一時威震華夏。
關羽的襄樊之戰就是劉備的命令,除了命令關羽北伐,劉備還命令劉封和孟達攻佔了上庸三郡,除了彼此策應,劉備此舉還有減輕漢中壓力的原因,雖然曹操退出了漢中,但是劉備經過2年的漢中之戰,已經筋疲力盡,無力再戰。
誰也沒有想到,關羽在前方作戰,孫權卻已經暗聯曹操,背盟偷襲荊州,奪取荊州三郡並斬殺關羽,讓劉備勢力徹底退出荊州,這不得不說是劉備集團的戰略失誤。
-
5 # 歷史都付笑談中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關羽出兵北伐,此時,益州是沒有能力同時出兵的。
因為建安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劉備一直在爭奪漢中,可以說傾盡益州之力,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劉備、馬超、張飛、黃忠、趙雲、法正都上了戰場,雖然說最終打贏了,曹操親征都被擊敗,但是付出了巨大代價,急需休整,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配合關羽。
關羽這次北伐,出兵時機有些奇怪,我不認為是劉備下命令出兵的,關羽假節鉞,可以自己出兵,本來關羽和曹仁之間就一直在摩擦,可能一開始只是想反擊一下曹仁,然後打興奮了,規模越來越大。
從諸葛亮《隆中對》來看: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個時候明顯天下沒什麼變化,不是發兵最好時機,如果再等一年,曹操病逝,那才是“天下有變”,那個時候兩路齊出,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樣。
-
6 # 阿呆夢話
這個問題有些理想化。
關羽發起襄樊之戰的目的和動機是什麼?是否是個恰當時機?
阿呆認為,關羽如果要北伐,最佳的時機讓他錯過了。219年上半年的時候,劉備帶領蜀漢軍隊在漢中同曹魏軍隊,已經是形成膠著狀態,難分勝負。都已經是精疲力盡了。蜀國上下幾乎是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在扛著。到了“男戰女運”的地步。
如果這個時候關羽發起襄樊之戰,那是從背後給曹操捅刀子,是對漢中戰場最有力的支援。可以讓曹操頭尾難顧,敗得很難看。然而,關羽沒這樣做。而是等到漢中之戰勝利的捷報傳來,論功行賞,分封將軍的時候,關羽感覺失落了。連黃忠這樣的降將也被封為五虎上將。關羽感覺沒面子。
沒面子。這讓他這個蜀漢第一將軍坐不住了。關羽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他是多驕傲自大的人啊。那就打一仗,把面子掙回來。不能讓世人只知道漢中戰場的輝煌,而遺忘了他蜀漢第一大將。
關羽是有假節的,是可以不用請示批准就出兵的。史書上記載,關羽是出兵之後,才通報劉備的。
這次的襄樊之戰,高調開始,也創造了關羽生涯的巔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不可一世的關羽,居然不顧大局,忽略了“吳蜀聯盟”的重要性。根本不把東吳放在眼裡。搶收了東吳的軍糧“湘關米”。徹底讓東吳忍無可忍,最終盟友翻臉,一下子三足鼎立的局勢被打破。結局是很難看的,荊州丟失,關羽身首異處……
現在回到大局上看。漢中之戰的勝利,讓蜀漢上下都昏了頭,以為自己不可一世。劉備自從漢中之戰後,已經拋開了《隆中對》。
《隆中對》很明確地規劃: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其中的意思有幾點:
1、保其巖阻。利用益州和漢中的地理優勢,以防守為主。
2、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穩固四面,交結盟友,形成一個相對和平的小環境。主要精力對方曹魏。
3、內修政理。打仗打的是實力。在巖阻的保護下,小和平的環境中,大力發展經濟,加強實力,為爭奪天下做準備。
4、天下有變。當實力發展起來了,天下有變的時機來了,再兩路北伐。
這個規劃方案非常好,考慮的很周到的。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計劃。
事實上,在這四個條件都不滿足的情況下,劉備膨脹了,縱容關羽發起襄樊之戰,自己後來也不顧勸阻,貿然發動夷陵之戰。
由此可見。漢中之戰是個轉折點。漢中之戰的勝利,讓蜀漢達到了巔峰,但是,也從此走向下坡路。那是因為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膨脹了。自大了,把自己高估了。劉備如此,關羽如此……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也是值得借鑑的。
-
7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在襄樊之戰前期的時候,關羽的優勢非常的明顯,曹操一度想要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然而這個時候的劉備並沒有任何行動,甚至在關羽戰敗的時候都沒能派出援兵。如果按照《隆中對》的計劃,劉備的確是需要一起出兵攻打曹魏,但是當時的劉備卻沒有出兵的實力。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之前,劉備剛剛打完了漢中之戰,漢中之戰爆發的時候,益州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尷尬境地。劉備在漢中之戰的時候全民皆兵,才勉強奪取了漢中,而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的損失十分的慘重,根本沒有繼續進攻曹魏的能力。
我們先來看一下劉備在漢中之戰的損失情況,在漢中之戰剛剛爆發的時候,劉備派遣馬超、張飛、吳蘭、雷銅等人進攻曹洪,結果吳蘭和雷銅的軍隊被曹洪帶領的軍隊擊敗,吳蘭、雷銅戰死,張飛和馬超也損失慘重被迫撤退。後來劉備又派遣陳式去進攻徐晃,結果陳式被徐晃擊敗,蜀漢計程車兵死傷的非常多。這樣劉備只能帶領著主力部隊親征,蜀漢全民皆兵前來迎戰曹操。
之後劉備取得了定軍山之戰和漢水之戰的勝利,斬殺了曹操的上將夏侯淵,並且擊敗了曹操的主力部隊。曹操在這種情況下退出了漢中地區。隨後劉備又派遣劉封和孟達攻佔了東三郡,將蜀漢的疆土達到了頂峰。不過這一時期劉備僅僅是表面風光罷了,曹操在離開漢中的時候,將漢中地區的所有百姓都遷移走了。根據史書記載,這些百姓足足有八萬戶。而蜀漢經過四十多年繁衍生息,到了公元263年的時候,人口才只有28萬戶,94萬人。而在漢中之戰結束後,蜀漢經過戰爭的消耗,真正能夠作戰的人,最多不超過五萬人。因此劉備才沒有遵循隆中戰略出兵北伐,而是在國內休養生息。
從關羽戰敗被害後,劉備用了兩年多時間才開始復仇,也能看出劉備存在兵員不足的問題。夷陵之戰時期,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劉備才集合了四萬多軍隊攻擊東吳,而這些軍隊顯然是劉備的全部家當。在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南蠻孟獲等人造反,諸葛亮竟然無力鎮壓,一直等了三年多的時間,才開始對南中地區用兵。可以說從漢中之戰結束後,一直到諸葛亮南征孟獲,蜀漢始終都沒有恢復實力。到了諸葛亮南征孟獲之後,又經過兩年的恢復生產和大練兵,蜀漢才具備了北伐的實力。然而這時候曹魏的政權已經十分穩固,諸葛亮北伐也只能徒勞無功了。
-
8 # 豹眼看歷史
“襄樊之戰”本來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防禦戰役,而關羽卻因為旗開得勝打成了北伐的進攻戰。
北伐是諸葛亮為劉備設定的既定戰略,但此時不是北伐的時機,劉備諸葛亮並沒有做出北伐的決策。
關羽勇猛無敵,不愧為天下英雄,但絕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戰略格局不足,最終導致失敗,亦在情理之中。
01
“襄樊之戰”的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上表許都,曹操聞之大怒。於是,採用司馬懿的策略,聯合孫權進攻劉備。
劉備自然是驚恐無比,但諸葛亮自然是早就料到了:讓關雲長出兵樊城,使敵軍膽寒,自然瓦解矣。
此時,是曹操主動對劉備的討伐戰,也僅僅是一怒之下,做做樣子,發洩一下不滿而已。
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對於兩國交戰這等大事,必定是深謀遠慮,精心策劃才是。絕不會一時衝動,就發動大規模的戰役。
諸葛亮的判斷是正確的,一旦曹操進攻受阻,也就會就此撤軍。
雙方再次歸於戰略平靜期,相安無事。
02
關羽對戰略意圖判斷錯誤
關羽沒有徹底明白統帥們的戰略意圖,由一場裝裝樣子的防禦戰,作為了發起北伐戰役的前戰。
關羽沒按套路出牌,曹操沒想到。打了曹操個措手不及,害得曹操急眼了,連遷都的打算都有了。如果曹操是正式發起對蜀漢的進攻戰役,絕不會如此狼狽不堪,而沒有後續跟進的措施。
劉備諸葛亮沒有想到,關羽想趁勢奪取許都,一統中原。按照設想,僅僅是讓關雲長出兵嚇唬一下曹操罷了,根本就沒有討伐中原的意圖,否則絕不會不考慮關羽出兵後,荊州的保障防禦工作以及在其他方面配合關羽作戰。
北伐戰役這麼大的事,不可能隨意發動,更不會劉備諸葛亮都在喝茶聊天,讓關雲長一人去完成。此等大事絕不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03
戰役的責任
“襄樊之戰”的失敗,是蜀漢走向衰敗的開始。把責任讓關雲長一人承擔,這不公允。
此戰,關羽是有失誤的地方,比如不該以奪取襄樊為戰役目標,而應以部分兵力與曹仁對峙,靜待其變,把工作重心放在荊州的防禦上。但這不能就把失敗歸罪於他。而最應該承擔責任的是劉備諸葛亮。
“赤壁大戰”之後,逐步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暫時處於一個和平穩定的戰略平衡時期。任何一個小小的區域性衝突,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誰敢保證曹操就是虛晃一槍哪?事實也證明了,“襄樊之戰”最終演變成了一場關係歷史走向的戰役。
顯然,諸葛亮對比估計不足。輕描淡寫地一句“吾早已料到,關羽一出,曹軍就瓦解矣”。事實也證明了劉備諸葛亮的重大決策失誤。
諸葛亮只考慮到關羽一蹴而就,而沒有考慮到關羽可能吃不下曹操的大將曹仁;更沒有考慮到東吳真的會出兵趁機奪取荊州。
從整個過程看,除了安排關羽進攻襄樊之外,幾乎看不到有其他的跟進措施。
就連關羽戰敗,求救劉封,孟達,都沒有任何反應。
由此看來,劉備諸葛亮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戰役預案。
不知道諸葛亮料事如神,究竟料了些啥。
劉備一怒之下,發兵討伐東吳,為了替兄弟報仇不假,有沒有跟諸葛丞相賭氣的意思呢?不得而知了啊!
事實證明,即便關羽抽調了幾乎所有看守荊州的兵力,也沒有吃掉曹仁;陸遜一個毛頭孩子還真敢捋捋虎鬚。
大意的豈止是關公關二爺啊,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此時膽子咋就那麼大呢?
看不懂哦!
回覆列表
首先先看看地圖 我個人認為關羽應該是奉命打襄陽 但是劉備是讓關羽去騷擾曹仁 並不是真打 而關羽是打嗨了結過變成真打了後面被偷襲
首先劉備漢中是慘勝 可以說是得其地而失其民 得了一個漢中空城 自身成都兵力也損失 需要空城佈防而且劉封拿下三郡民心不穩,北面移民40萬人口 曹魏需要消化所以沒有威脅 最有威脅的就是曹仁位置 所以派關羽去騷擾曹仁讓他不能行動
結過關羽北上騷擾曹仁中途過程中 好傢伙曹仁四周都叛變響應了 曹仁已經是孤城一個 假打變真打 而且從地圖上看這拿下襄陽已經是志在必得了 曹仁要完蛋了
地圖上看 援軍于禁和徐晃都是曹操中央派來的還有張遼的合肥遠道而來也就是連援軍都是遠水止近渴的地步 還有曹操怕的不是關羽厲害而是怕皇帝離叛亂地區不遠 怕出亂子才想遷都的而且遷都還能派中央援軍支援曹仁
然後龐德援軍進入了樊城可惜被關羽滅了 又打的于禁投降了 關羽然後就驕傲了這也太好打了吧 於是加派防衛東吳的人馬打算在魏國第三個援軍到來前打下曹仁 然後估計連關羽也沒想到曹仁這麼難打 一直打不下來而且還耗到徐晃到來被徐晃打敗了 背後又被東吳偷襲
綜合來說就算東吳不偷襲關羽還是打不下樊城 地圖已經很清楚了就算徐晃被打敗了後面還有張遼援軍 而且還有一支叫李通的援軍也在趕來 如果關羽打下襄陽籠絡叛變勢力對抗援軍可能還有希望會贏而且就算丟了南郡也沒關係因為襄陽不管經濟和戰略位置都比南郡強 可惜關羽還沒打下樊城就被徐晃援軍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