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體育產業生態圈
-
2 # blueten
男子職業網球比賽主要包括四大類——大滿貫賽、ATP世界巡迴賽、ATP挑戰賽和ITF希望賽,此外還有戴維斯盃和奧運會兩項特殊賽事。
大滿貫賽大滿貫賽是職業網球的最高榮譽,每年共有4個,分別是澳洲公開賽、法國公開賽、溫布林頓錦標賽和美國公開賽,冠軍積分高達2000分,2017年冠軍獎金分別為370萬澳元、200萬歐元、220萬英鎊和370萬美元,遠高於其他賽事。澳網、法網和美網的主辦方分別是澳洲、法國和美國的網球協會,溫網的主辦方是全英俱樂部。
澳網和美網的場地為硬地,法網為紅土,溫網為草地。賽事規模為128籤。
ATP世界巡迴賽ATP世界巡迴賽是男子網球僅次於大滿貫賽的高等級賽事,包括ATP年終總決賽、ATP1000大師系列賽、ATP500系列賽和ATP250系列賽四個等級,主辦方均為ATP。ATP在進行冠軍統計的時候只計算大滿貫賽和ATP世界巡迴賽。
ATP年終總決賽在每年賽季末進行,由排名前8名的球員參加,分成兩個4人小組,進行分組單迴圈賽,每組的前兩名晉級半決賽,再進行兩輪單敗淘汰。ATP年終總決賽的場地為室內硬地。積分方面小組賽每勝一場得200分,半決賽獲勝得400分,決賽獲勝得500分,一名球員最多可以獲得1500分的排名積分,僅次於大滿貫得2000分。獎金方面,2018年總決賽每名球員將獲得203,000美元的出場費,小組賽每勝一場獲得203,000美元,半決賽獲勝獲得620,000美元,決賽獲勝獲得1,280,000美元。
2017年ATP還為21歲以下的球員創辦了ATP新生力量總決賽,由21歲以下且沒有打進ATP總決賽的排名最高的8名球員參加,但是該賽事沒有排名積分,且冠軍也不計入資料統計,不敗奪冠的球員可以獲得407,000美元的獎金(2018年)。
ATP1000大師系列賽包括9站——印第安威爾斯大師賽(硬地)、邁阿密大師賽(硬地)、蒙特卡洛大師賽(紅土)、馬德里大師賽(紅土)、羅馬大師賽(紅土)、羅傑斯杯(硬地)、辛辛那提大師賽(硬地)、上海大師賽(硬地)和巴黎大師賽(室內硬地),其中除蒙特卡洛大師賽以外,其餘8站均為強制大師賽,上賽季排名前30名的球員強制參賽(由豁免資格的除外),冠軍積分均為1000分。獎金方面,2018年冠軍獎金最高的是馬德里大師賽(1,190,490歐元),最低的是羅傑斯杯(1,020,425美元)。賽事規模方面,印第安威爾斯大師賽和邁阿密大師賽為96籤,巴黎大師賽為48籤,其餘均為56籤
ATP500系列賽包括13站——鹿特丹世界網球錦標賽(室內硬地)、里約公開賽(紅土)、迪拜錦標賽(硬地)、墨西哥公開賽(硬地)、巴塞羅那公開賽(紅土)、哈雷公開賽(草地)、女王杯(草地)、德國公開賽(紅土)、華盛頓公開賽(硬地)、中國公開賽(硬地)、日本公開賽(硬地)、維也納公開賽(室內硬地)和瑞士室內賽(室內硬地),冠軍積分為500分,上賽季排名前30的球員至少需要參加4站,且其中1站必須位於美網之後。獎金方面,2018年冠軍獎金最高的是中國公開賽(733,320美元),最低的是墨西哥公開賽(354,130美元)。
ATP250系列賽包括40站,冠軍積分為250分,2018年獎金最高的是卡達公開賽,冠軍獎金高達218000美元,最低的是安塔利亞公開賽,冠軍僅76020美元。
ATP500系列賽和ATP250系列賽的賽事規模一般為32籤。
ATP挑戰賽ATP挑戰賽是由ATP主辦的低級別賽事,按照總獎金分為125K+H、125K、100K、75K、50K、40K+H六個等級,冠軍積分分別為125、110、100、90、80、80。
ITF希望賽ITF希望賽是由ITF主辦的低級別賽事,分為25K+H、25K和10K三個等級,冠軍積分分別是35、27、18分。
戴維斯盃戴維斯盃是男子網球的團體賽事,最高等級的世界組共有16支隊伍,世界組之下按照區域分為美洲區、亞太區和歐非區,每個大區下面分成3-4個級別。
世界組16支球隊進行單敗淘汰賽,2016年開始戴維斯盃將不再授予排名積分。
奧運會網球在1988年重返奧運會,但是直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才第一次有排名積分,介於大師賽和ATP500系列賽(2009年以前為黃金賽)之間,2016年裡約奧運會開始,奧運會網球比賽不再授予排名積分。
回覆列表
關於網球的比賽和新聞想必大家都看了不少,ATP、WTA、大師賽、巡迴賽、年終賽等專業詞彙和複雜的比賽體系,是不是讓你有些傻傻分不清楚了?
網球,這個歷史悠久、極富對抗性又具有極高觀賞性的運動專案充滿了獨特的魅力。隨著娜姐在職業網壇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越來越多的華人關注並參與到了網球這項“世界第二球類運動”中來了。
從9月中旬的大連網球公開賽開始,到10月中旬的天津公開賽落幕,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共有上海大師賽(ATP1000大師賽)、中國公開賽(WTA頂級巡迴賽、ATP500賽)、武漢公開賽(WTA超五巡迴賽)、深圳公開賽(ATP250賽)、廣州公開賽(WTA國際巡迴賽)、天津公開賽(WTA 國際巡迴賽)、香港公開賽(WTA國際巡迴賽)再加上11月初的珠海超級精英賽,構成了絢麗多彩的網球中國賽季。
此外,透過這篇賽事分級系統,讓大家更好的熟悉已經到來的中國網球系列賽。我們也一起順便看看,曾經號稱要當“第五大滿貫”的中網,距離這一目標的達成,究竟還有多遠?
1大滿貫
澳網、法網、溫網、美網,通常被稱為“四大滿貫”(Grand Slam)。無論是從賽事的規模、歷史、獎金、積分還是影響力來說,大滿貫都堪稱是職業網壇最重要的賽事,所以,奪得大滿貫賽事的冠軍頭銜,對每個職業網球選手來說都是最終的夢想,連網球奧運金牌都遠不能與之相提並論。這就是為何當年李永波稱“李娜應更重視奧運會”時卻被大家一致嘲諷。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和其他運動專案的世錦賽不同,四大滿貫並不是由國際網球聯合會(ITF)直接來主辦的,而是由各國網球協會獨立承辦的,類似於NBA。而且,大滿貫和ITF曾經甚至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在公開賽時代前,大滿貫曾嚴禁職業球員參賽。1968年起,國際網球聯合會和大滿貫進行了折中,大家各讓一步,大滿貫允許職業球員參賽,而國際網球聯合會也認可了大滿貫,並且予以大滿貫的冠軍高達2000的職業比賽積分,這才開始了大滿貫公開賽時期的盛況。
2ATP/WTA 巡迴賽
職業聯合會是一個商業組織,按照男女分為男子的ATP(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和女子的WTA(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分別組織各自的巡迴賽。因為這些巡迴賽相當於ATP的親兒子,所以世界排名靠前的運動員會按照一定的規則強制參加足夠數量的各級別賽事,以保證比賽的精彩程度。
知識積累到這兒,可以開始給大家介紹一個或許困惑你已久的小常識了。你可能會感到好奇,為什麼近期網球賽事會扎堆出現在中國呢?原來,巡迴賽事會大概依大滿貫賽事和地區,在世界巡迴,最近剛好巡迴到了咱們亞洲系列賽,除了中國之外,在日本南韓烏茲別克等國也有比賽在進行。當然,另一方面,李娜掀起網球火之後,很多城市都積極興建網球場館申辦WTA賽事,也就造就了目前網球賽扎堆的興盛局面。
巡迴賽區間大體可以劃分為以下五個系列賽(有例外):
1. 澳網系列賽:澳網前後的1至2月,賽事分佈在亞洲與大洋洲;
2. 法網系列賽: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公開賽(均在美國)後的3至4月進入歐洲紅土賽季,直至5月法網結束;
3. 溫網系列賽:法網結束到溫網的5-7月為歐洲草地賽季,直至7月初;
4. 美網系列賽:7月後北美硬地賽 ,直至美網9月末結束;
5. 亞洲系列賽:美網結束後至10月底的年終賽前大多賽事在亞洲進行。已經到來的一系列中國的網球賽事,正是這個亞洲系列賽的一部分。
男子的巡迴賽ATP World Tour
如下圖所示,分為ATP1000大師賽、ATP500賽和ATP250賽(……咳咳,這名稱難道是WTA的人給起的?),數字代表著冠軍可以獲得的積分數。
下表則是目前的頂級的九站ATP1000賽事,10月10號即將開打的上海大師賽名列其中:
此外,ATP和WTA都有年終排名前8的球員才能參加的引人注目的年終總決賽。男子的稱ATP世界巡迴總決賽,09-15年的都會在在英國倫敦舉辦,02年該賽事的前身大師杯曾落戶上海,8位頂級網球運動員唐裝出席,給中國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14年底,北京曾試圖申辦16年之後的ATP年終總決賽,但由於承辦費高達6000萬美元,北京最終選擇了放棄申辦計劃。不過,隨著中國系列賽的推廣,如果網球運動能夠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或許ATP或WTA的年終總決賽未來還會有機會落戶中國。
女子網球巡迴賽WTP Tour
如下圖所示,分為頂級巡迴賽(Premier Event)、國際巡迴賽(International Event,280分)和125K系列賽(125K Series,160分),其中頂級巡迴賽又分為CROWN賽(Premier Mandatory,1000分)、超五巡迴賽(Premier 5,900分)和頂級巡迴賽(Premier,470分)。
WTA最初是為了維護女子球員的利益而出現的,後來逐漸發展壯大,在他們的保護下,網球運動是女子運動員和男子運動員薪資差距最小的一項世界性的運動。這種分開管理也造成了一點點小的麻煩,就是WTA賽事名稱很不好記憶,貌似目前國內也沒有官方標準的翻譯方式,而且積分也相對不好算……不知道未來有沒有可能改成ATP那種直接明瞭的賽事名稱方式。
女子的WTA年終總決賽14-18年都將在新加坡上演,同樣是世界排名前8的女單和女雙選手參加。不過今年還將新增一項女子年終賽,就是將於11月初在珠海進行的WTA超級精英賽。該賽事15年至19年都將在珠海舉行, WTA全年賽事總排名9至19位單打選手及9至12位的雙打選手強制參賽,相當於“小年終”,冠軍積分700分,總獎金215萬美元。
現在再來看下圖的中國系列賽主要賽事的時間表,是不是感覺條理清晰多了?
至於每項賽事會有哪些明星參加,大家可以關注各賽事的官網或官方微博和微信平臺來獲取最新資訊。目前瞭解到的情況,中網將有德約科維奇、納達爾、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科維託娃、伊萬諾維奇等明星前來逐鹿,上海大師賽則有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穆雷、瓦林卡等人助陣,武漢公開賽會有哈勒普、沃茲尼亞奇、伊萬諾維奇等人前來爭芳鬥豔。
3國際網球聯合會賽事
國際網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共有210個協會成員,比聯合國還要多17個成員。主要負責主辦三項國際團體比賽,分別為男子團體的戴維斯盃、女子團體的聯合會杯、男女混合的霍普曼杯。此外,青少年、老年和輪椅網球賽事,也都是由ITF來負責舉辦。
青少年網球的賽事——未來賽(Futures Tournaments),賽制也頗為複雜。基本上是本地區及周邊的選手來參加比賽,其中:
初級的賽事由ITF舉辦,稱為ITF巡迴賽(ITF Circuit Tournaments),不同級別的賽事獎金和積分數不同,中國目前三亞、寧波、文山、西安等數站;
中級的賽事由ATP和WTA各自在ITF的協助下舉辦,男子的稱ATP挑戰賽(ATP Challenger Tour),有廣州、深圳、安寧、上海、南昌、寧波、宿州等數站,女子的稱為125K系列賽(WTA 125K Series),大陸有南昌、大連、南京等數站。可以說,幾乎每一個職業網球選手都是打著ITF舉辦的未來賽走上職業選手的道路的,我們也希望中國的選手能透過這些比賽提高自己,爭取早日成為可以站在公開賽舞臺上的職業選手。
當然還有奧運會網球專案。男子網球在1896年的首屆奧運會上就成為了正式比賽專案。而女子網球則在次屆進軍奧運。不過,由於職業選手難以界定的問題,1928年到1984年間,網球一度被排除出奧運會專案之列,1984年後才恢復。
網球雖然目前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專案,但就重要性而言,奧運會網球賽事的要遠低於四大滿貫。比如,奧運金牌的積分才男子750、女子685分,還不如頂級大師賽的積分。而每屆奧運會的網球比賽的安排,更是和美網為主的系列賽事衝突很大。不過,現在有種說法是,大滿貫再加上奧運金牌就是“金滿貫”,由此可見,奧運網球金牌的地位或許正在慢慢提高。
附:
Eco說
從賽事分級來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巡迴賽和大滿貫之間鴻溝一般的差距。最直觀的一點:四大滿貫是決定全年賽季日程的中心賽事,其後才是ATP和WTA的巡迴賽都是在跟著大滿貫的時間和地區走的。因此,從巡迴賽到大滿貫,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問世之初,中網主辦方就曾喊出“向大滿貫邁進”的口號。那麼,到底中網距離“第五大滿貫”,還有多遠?十年前當中網說它們想成為第五大滿貫時,每個人都在嘲笑。但和十年前相比,它們距離這個目標更近了。
到底何為大滿貫?鉅額獎金、巨星陣容、賽事贊助、粉絲忠誠、中央球場、觀賽文化、網球文化……這個名單可以列得很長。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一些硬體方面的東西可以用資本和行政力量迅速解決,但是有些軟體的東西,卻需要時間的積澱。
歷史是四大滿貫賽最值得驕傲的要素。四大滿貫裡最年輕的澳網也已過百年。時間可以為賽事提供完善的商業運作途徑、積累經營和組織經驗、積澱網球文化、培養穩定的觀眾群體,這些都是構築成功賽事的重要因素。雖然中國網球的勢頭是最強勁和最快速的,但是目前中國在缺乏網球文化的基礎和薰陶下,網球觀眾群體還不夠穩定,觀眾對網球文化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對網球運動的投入慾望還不夠強烈。現場觀眾隨意走動、吶喊,相機的閃光燈等干擾仍舊存在。
此外,中網目前是男女同賽的賽制,擁有了類似於大滿貫賽事的雛形。不過,和貴為CROWN級別的女子賽事相比,男子賽事則是處於二線的ATP500 級別,難免有一些“陰陽失衡”。有訊息稱,中網存有將男子賽事升級為ATP1000 大師賽事的野心;這也許將觸及上海大師賽的利益,而中國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兩項大師賽的舉辦權。
所以,從歷史和賽制來說,中網還遠無法和大滿貫相提並論,“第五大滿貫”只是在未來較長時間裡追逐的目標。但是,現在不會有,不代表將來不會有。業內人士對於中網的期待是一致的,那就是,用恆定高質量積累品牌美譽度,還要培養世界一流的網球文化。如果一項賽事足夠大,足夠成功,足夠有文化和歷史,即便你不給自己貼上第五大滿貫的標籤,人們也會說,你是第五大滿貫。北京已經加入到了邁阿密、印第安維爾斯甚至馬德里的集團,在討論到“第五大滿貫”的話題時,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物件。
夢想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