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投筆客
-
2 # 精銳高考志願
何南迴答
很簡單的,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他分封了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他在位期間沒做過啥大事兒,就這一個被司馬遷、司馬光記下來了-----估計他刨過司馬家的祖墳。
這三個人是誰啊?
這三個人是晉國三個家族的族長,晉國在這之前一直很亂,原來有六家.......還是說七家吧,公元前550年欒氏被滅了後才成為六家的,分別是韓氏、趙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六家,這六家又相互使絆子打來打去,最後剩下了三家,就是魏氏、趙氏、韓氏,歷史上稱為三家分晉。
需要著重說的是,在此之前,大家打歸打,但是誰都不能不顧國主的臉面和命令,更多的是打打談談,談談打打,宋襄公的仁義之師、晉文公的退避三舍等都是那時候大家相互謙讓的美談。也就是大家還講點兒理和禮,故此之前的階段史學家稱之為春秋,以孔子春秋經典命名也是一種認可和讚譽。
而威烈王分封的這三個族長-----也就是後來的魏國、趙國、南韓,可是分了他們君主的地盤兒立國的,晉國國君剩下極小的一個城郭,不久就被滅了。就這麼幾個以下犯上的家族竟然得到了最高的周天子的認可,一方面說明周王室衰微的厲害,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社會對禮樂這些東西已經不在乎了,大多數時候都是以武力說話。
這也是史學家為什麼叫這段時期為戰國的原因,打來打去,最後剩下七個比較牛的國家,也就是戰國七雄,再打來打去,七個打成一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戰國結束、周朝結束、所有權力歸集到一個人身上。
等於是恢復出廠設定了。
我是何南,一個偽史學家。
-
3 # 東郭講古
並不是三家分晉,是分界點,只能說一部分史學家覺得這樣分,但是我個人覺得:不對。
為什不對?這要從春秋,戰國這兩個名稱說起。
中國歷史上,只有很少幾個階段,用非朝代名稱來說一個時間段,只有這這幾個時期:春秋時期,戰國時期,三國時期,五胡亂華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其他幾乎都是什麼朝什麼皇帝哪一年,為啥這幾個時期要這樣命名?
那是因為這都是亂世,天下無共主,或者有共主而不尊!
具體到春秋時期,第一個問題?春秋因何得名?為什麼不叫冬夏時期呢?
這樣邏輯沒毛病吧?
因此根據春秋這本書的起止年限,春秋時期是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這才是春秋時代!
-
4 # 戴草帽的小老鼠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管是西周還是東周,春秋還是戰國,都是後人為了方便區別歷史階段而稱,所有的這些時期,當時的人們還是稱為“周”,其中秦提前滅周王朝再滅諸侯這一段比較特殊 。下面就以綱要的形式簡單解釋一下。
一、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
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紂滅了商朝,周王朝開始建立,定都鎬京(今西安),由於堵城地理位置在後來的洛陽在西邊,所以歷史上稱為“西周”。周武王死後,年幼的周成王繼位,因此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攝政,在周公旦的努力下,西周採取了很多符合當時環境特點的措施來鞏固統治,包括我們熟悉的分封制、禮樂制和井田制等。
二、周武王的子孫無能誤國
經過兩百多年的統治,和歷史上大多數朝代一樣,周武王的子孫越來越無能。在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被少數民族勢力犬戎攻破都城,周幽王被殺死。
三、周王朝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周幽王死後,周平王繼位。為了躲避犬戎,周平王把都城從鎬京籤遷到了洛邑(今洛陽),由於洛邑在鎬京的東邊,所以歷史上把遷都後的周王朝成為“東周”。
四、東周在歷史上被人們分為兩個階段:春秋時期、戰國時期
(一)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是東周前半期的歷史階段,時間從遷都洛陽到三家分晉。由於這段時間,魯國史官(也有人認為是孔子所修訂)編寫了編年體史書《春秋》,記錄了當時各國的重大事件,所以歷史上把這段時期成為“春秋時代”。春秋時代是一個諸侯開始無視周王朝,相互征伐的年代。後來南邊楚國、西邊秦國逐漸強大,也加入了爭霸,於是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的局面,史稱春秋五霸。
(二)戰國時期
經長期相互吞併,諸侯國越來越少。尤其是三家分晉、齊國田氏取代姜姓後,諸侯主要剩下了強大的七個國家長期爭霸、連年戰爭,所以歷史上把東周後半期的這一階段稱為“戰國時代”。前256年,東周最終被秦所滅,再後來 前221年,秦國統一中國。
嚴格的說,周王朝應是前1046年武王伐紂到前256年秦滅周,之後到秦統一中國前的三十幾年已不在周朝範圍裡。
-
5 # 史論縱橫
一切都要剝開現象看本質,最終找到根本原因。
我們背的朝代歌開頭就是,“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為什麼東周要分為兩段呢?這個不是認為劃分的,而是根據特定歷史情況劃分的。
有人簡單的將春秋和戰國區別為,春秋爭霸戰,戰國兼併戰,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以爭霸為目的,都是尊周王室而要號令天下,其實還是要維護分封制的,等到戰國時期根本就不顧及周王室了,這是問題的表象而非實質。
從西周到春秋時期可以看作是的宗法分封制的社會,而戰國時期則是逐漸的打破這一規則,重新建立一套符合自己行為準則的世界。
有很多人在爭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分界點,到底是三家分晉還是田氏代齊,畢竟從時間上來說,三家分晉在公元前400年前後,直到公元前376年才完成,而田氏代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後,田氏才徹底取代齊國。
在大部分的歷史階段劃分上,都有準確的時間節點來分化,然而春秋和戰國的劃分卻不是這樣,在歷史教科書上採取的是以公元前475年左右為標誌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劃分方法,就是因為從春秋到戰國時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他不像秦始皇統一六國,劉邦建立漢朝這樣明明白白的有一個時間點。
也就是說,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劃分,是以某一個事件為標誌,實際上真正的變化是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
然後在迴歸主題,那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春秋和戰國的不同正是由於先進生產工具的出現促進了生產力,導致生產關係的變革,最終使得上層建築不得不改變。
戰國之前的經濟是以井田制為核心,什麼是井田制,就是一大片地中間最好的那片是貴族的,其他邊邊角角分給老百姓,老百姓不但要繳納土地的稅負,還要給貴族的土地耕種。
但是到了春秋後期,隨著鐵製農具和牛耕的普及,最終將這種經濟制度打破,最終形成了小農自然經濟。
這就是生產力的進步,社會開始轉型,以前的那些貴族逐漸沒落,反而是新興的小農逐漸成為國家最龐大的階層,如果這個時候還不發生改變,那麼就會被改變,所有戰國七雄都進行了變法,沒有變法的都被兼併了。
這就是春秋和戰國時期的差別,春秋時期的生產力只能養活八百萬的人口,然而在戰事更激烈的戰國時期,人口卻達到了三千萬,說明生產力是突飛猛進的,各國經濟文化也是快速發展的。
這才有了,各種表象的春秋與戰國的區別,比如軍事上,春秋實行的是徵發制,打仗的時候才徵集部隊,而戰國時期只要是適齡男子都有參軍的義務;比如在政治上,春秋世襲完全是世卿世祿制,到了戰國時期,老百姓也可以參政,很多平民透過軍功或者學習參與到政治當中。
總結起來,不是東周為什麼要分為春秋和戰國,為什麼平白無故的拿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這些事件來區分春秋和戰國,而是在一段時間內社會性質發生了變法,你不得不依照一些標誌事件將兩個歷史階段劃分開來。
-
6 # 凱撒視界
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二者的分界線通常以三家分晉或田氏代齊為標誌,為什麼?
因為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魔鬼!讓我來舉個類比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好了。西周實行的是宗法制之下的分封制,天子的嫡長子為天子、庶子為諸侯;諸侯的嫡長子為諸侯,庶子為卿;卿之嫡長子為卿,庶子為大夫;大夫嫡長子為大夫,庶子為士……
這就像一個大家族,周天子是老子,諸侯是兒子,下面的卿大夫等分別是孫子、重孫子……從上到下、從貴到賤,孫子聽兒子的,兒子聽老子的,一家子最重要的是齊齊整整,大家誰都不越界。
等到平王東遷,周室衰微後,討伐鄭國而大敗而歸不算,周桓王還被射了一箭,面子都丟盡了。這就像兒子打老子,反了天了!於是,其它的兒子也不再把老子放在眼裡了,不再像西周時那樣對老子畢恭畢敬了。我個人覺得,“鄭伯箭射周天子”這一事件才應該是春秋的開始,因為它第一次撥動了諸侯心中那根不安分的弦。
之後自然是紛爭不止、戰亂不休,五個最厲害的大兒子輪番上場當孩子頭。當然,雖然這個時候作為老子的周王室已經年老體衰腎虛氣短尿頻,想管也管不動了,但是至少老子的名頭在這裡,下面打得再厲害也不過是兒子輩的兄弟之間互毆,還要時不時的打著老子的名義去欺負別的兄弟。不算什麼大事。
然後,出了件大事,三家分晉。在春秋與戰國分界線上,我個人認同以三家分晉為標誌,而不是三家滅智為標誌。周天子是老子,晉侯是兒子,趙魏韓智四卿就是四個孫子。其中三個姓趙、姓魏、姓韓的孫子聯手滅掉了姓智的孫子,仍然不算什麼大事。但是,三個孫子聯手把晉這個兒子給滅了不算,還把家產瓜分了,這事就大了!
之前,再怎麼折騰也是同輩人之間互相打、互相殺,或者大一輩的欺負小一輩的,最狠的一次也不過是兒子春秋小霸王鄭伯(鄭莊公)把周天子這個老子給打了,除此之外,從來沒有小輩的敢把長一輩的直接給滅掉。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我之前說,三家分晉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魔鬼,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他們第一次開創了孫子滅掉兒子、晚輩滅掉長輩、下級滅掉上級的先例。周天子這個老子不僅管不了他們、罰不了他們,而且最終還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這就相當於維繫一個家族的倫理被打破了,幾百年來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矩和契約被打破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什麼上下貴賤的規矩非守不可了。既然孫子能滅掉兒子,那麼,兒子自然也可以滅掉老子……也就是從這個事件開始,各諸侯對周王室不僅僅是平視、輕視了,簡直就是蔑視、無視了。
此前各個諸侯按公侯伯子男封爵,即使是尊稱也不過稱作某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但是之後,各諸侯紛紛稱王了!兒子已經公然跟老子平起平坐了!再之後的田氏代齊,一個不知道哪來的野孩子直接把一個兒子滅掉、把兒子的家霸佔了,當老子的屁都不敢放一個。一直到最後,野心和實力最大的一個兒子——秦,不僅想把其它兒子全部幹掉自己當老子,而且他真的這樣做了,第一個幹掉的就是老子(秦滅東周)。
以上,說明了東周為什麼要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個階段,關鍵在於一個仍然遵守最核心的遊戲規則,而另一個已經無視規則;一個有底線,而另一個無下限而已。 -
7 # 隨手談詩
這個問題太複雜了,一般來說,我們以三家分晉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又或者說,以《春秋》和《戰國策》兩本書來區分時代,方向上來說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你要知道,這只是兩種種簡單的時間標誌,而不是春秋、戰國的根本。
土地引發的改變如果你對這兩個時代有一定的瞭解,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春秋時代,雖然各國都在打仗,但戰爭規模都不大,相對比較溫和。真正威脅到國家穩定的,都是內部問題,比如士大夫坐大,直接架空國君。三家分晉就是這個矛盾的極致體現。
而到了戰國一切都不同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突然就變得殘酷無比,一不小心就被滅國了。
戰爭規模為什麼能擴大?原因很簡單,國君對國家的控制力加強,可以舉國之力發動戰爭了,而這背後,是不可忽略的變法。你看那些著名的變法,秦國商鞅、魏國李悝、楚國吳起……無一例外都集中在戰國時期。
變法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春秋時期的分封制,太容易讓貴族膨脹,從而威脅到國君,變法的目的,就在於回收貴族的封地,取而代之的是食邑。土地屬於國家,你別想要,但稅收你可以拿去。
控制了土地,就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土地就有人,國家人多了,有能力發動大規模戰爭,而貴族人少了,造反的基礎就薄弱了,所以你看戰國時期的大小國家,再也沒發生過哪怕一次“三家分晉”的事件。
新的問題隨著土地國有化,新的問題隨之而來。
分封制已經實行了數百年,貴族管理自己的國家,國君管理貴族,大家壓力都不大,這突然要讓國君管理整個國家,原先那種管理模式就落伍了,沒法面對新的局面。
變法的另一目的,就是要制定新的遊戲規則,國家人員統計、國家官員組織、財政稅收、軍隊規模,還有貴族的利益問題怎麼解決,等等等等問題都要透過新的法律制度來決定。
所有的國家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但是大家都沒經驗,摸著石頭過河,所以選擇的方向也都不一樣,魏國主抓經濟、楚國主抓軍事、秦國更是以法為本,被稱為“酷法”,但雖然方向不同,但主導變法者的結局都是相同的,沒有好下場。
為什麼?因為你懂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啊。國家變法有成效了,既得利益者需要得到平衡,那你變法者肯定要背這口鍋。
戰爭裝備和生產力戰爭裝備最大的改變在武器上,春秋時期大家還用青銅,而青銅在中國比較稀少,支援不了大規模戰爭,到春秋末、戰國初,鐵器得到了發展,戰爭進入了鐵器時代。
另外,農業生產力也因為鐵器的出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之前農業用具都是石頭或木頭,質量不如鐵器,使用起來也不如鐵器方便實用。
你想想,此時國君已經有能力舉國之力發動戰爭了,所欠缺的只是兵器短缺,而鐵器的出現,彌補了這個短板。而且,打仗是需要糧草的,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也解決了這個問題。
小結以上所說,只是幾個方面,並非全部,這個問題太大了,我也沒有能力全面展開詳細講述。總之,國家制度的改變,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戰爭規模的擴大,都是春秋轉向戰國必須具備的條件。
春秋時期,這些問題也有改變,但是不迅速,所以影響不大,到戰國時期,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所有的變法在這一時期集中爆發,從而形成了兩個時代鮮明的特徵。因此東周被劃分為春秋、戰國,也是必然的結果。
-
8 # 豌豆尖兒
一、春秋
東周初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5年,是為春秋時代,各地諸侯雖然有小規模的戰爭,但都還聽命周天子的安排調遣,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這是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齊、晉、楚、吳、越各國相繼稱霸,但是進行的戰爭主要是大國區域性的進攻小國,而使小國屈服,並不滅亡小國,周天子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諸侯國。它們相互兼併,角逐爭雄,混戰不休;各諸侯國內部,則階級矛盾尖銳,奴隸起義連綿不斷,新舊勢力鬥爭激烈,社會在劇烈地動盪著。
二、戰國
東周後期, 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是戰國時代,這個時代周天子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沒有任何的影響力了,各地諸侯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相互戰鬥,戰亂連連,因此謂之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封建改革,這個時期的土地兼併戰爭比起春秋時期更為頻繁,春秋時期的小國家這個時候基本被這7個國家兼併掉了。各諸侯國內新興的地主階級先後奪取了政權,進行變法,逐漸確立起封建制度。七國之間展開了更為慘烈的兼併戰爭。最後由秦取代周室,滅六國而一統天下。
“春秋五霸”轉變為“戰國七雄”標誌著一個新的格局,總之,春秋末期各家的兼併戰爭使得諸侯變少了,勝出者疆域變大了,人口變多了,財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財富,現在都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諸侯手裡.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復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面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戰爭烈度也急劇上升.在彼此間不斷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且富國強兵成了各國決策層的首要考量目標.在此時代出現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變法改革應時展開,戰國時代的大幕也隨之拉開.
回覆列表
春秋和戰國,史學界一般以公元前403年為界(如司馬光寫資冶通鑑,即以此年為開篇)。是年,周天子分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戰國正式拉開序幕。
東周之所以分為兩段,主要是春秋和戰國的形勢截然不同,可以從社會制度、政治、軍事與文化認同(周天子地位)上區分。
一、社會制度上
春秋時各國基本上以奴隸制為主,各國改革後逐步向封建制過渡,各國治國主要依賴貴族階層(如公族,世襲卿族);而戰國基本上都是封建制,平民階層興起,治國以"士"為主,各華人才流動頻繁。
二、政治上
春秋時諸侯國眾多,強國打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稱伯",以打服對方為主,滅國而不絕嗣,比較講究禮儀,是謂"春秋五霸";弱國依附於強國,尚能生存。
戰國時打仗主要為了統一天下,滅國之戰不絕,血腥四起,諸候國迅速減少,連禮儀之國魯國及周天子亦被滅,後來剩下七國,是謂"戰國七雄"。最終六國入秦。
三、軍事上
春秋時打仗時講究禮儀,以車戰為主,貴族儀式感強,強調"不擒二毛,不二傷敵",甚至在晉楚爭霸泌之戰中,晉國兵敗,士卒於逃跑途因車子陷入泥中而不能動,追上的楚國士兵競停下追擊,教晉卒如何弄出車子,然後等晉卒跑遠後再追趕的行為。這在殺人如麻、動輒斬首數萬的戰國是不可想象的。
戰國打仗主要目的就是殺人滅國,以步戰為主,如魏武卒、秦銳士等。戰爭中詭計百出,不擇手段,血腥殘忍,毫無道義可言,甚至出現了秦將白起坑殺40多萬趙國降卒的惡性事件。這種事在春秋也是絕不會出現的。
四、文化認同上
整個春秋時期強調禮儀,周天子還是各國認可的天下共主,爭霸戰爭多在"尊王攘夷"口號下進行,爭取到周天子的支援,無疑會佔據道德優勢,在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如齊、晉,晉更是稱霸中原百年之久;而楚國僭越稱王,遭到了中原各國鄙視,被視為蠻夷,屢受打擊,雖稱霸而時間很短。
戰國時周天子地位芨芨可危,強國競相稱王,不斷挑釁天子,對周天子名義上的尊重也沒了,最終在戰國中期,秦滅周,歷史進入秦王紀年。
以上就是拙見,請有識之士多加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