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廣銀

    中原地區對坡腳將軍來說,僅僅是可以被搶劫和敲詐的“錢袋子”,另外,中原還有可能威脅他們生存的政治力量。所以,他們既沒有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的興趣,甚至對不能進行遊牧的領土也不感興趣。他們一心一意就是保持自己的政治獨立,即使在名義上成為漢朝從屬的時期,匈奴的政治在實際上也還是獨立的。後來的突厥、回鶻,都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當時的長安已經是千年古都了,是農耕文明最繁華的所在,按理說坡腳將軍可以乘機佔領長安,或者向唐朝提出其他的領土要求。但是,他們收復長安之後,將長安城一搶而空,只留下一座空城給唐朝,他們只對財富感興趣,對領土幾乎沒有絲毫興趣。這些人政治都是以草原為中心,那麼這種政治模式必然是無法適用於中原的。

  • 2 # 此李小龍非彼李小龍

    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今天要說的是一位醜人的傳奇。

    此人雖長相極醜,而且還是跛腳,但他文武雙全,曾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

    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打破了醜人向來自卑的傳統,反而極為自信。

    當安祿山造反時,唐玄宗點將,問道:誰願為朕討伐安祿山?

    一個跛腳的將軍率先站出來對玄宗說,我去取安祿山首級!

    那麼唐玄宗是否真的派他去征討安祿山了呢?他真有能力殺安祿山嗎?最後的結果又如何呢?要弄清這幾個問題,我們不妨結合著他的人生軌跡來探尋答案~

    一、毛遂自薦,成為名將侍從

    這位聲稱要取安祿山首級的人叫封常清(690年—756年),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縣)人。

    他自幼家貧,父母早亡,跟外祖父長大。後來外祖父犯罪,被流放到安西(今新疆庫車),他也跟隨而去。

    他雖生活清貧,但跟隨外祖父讀了不少書,胸有大志。外祖父死後,他便孤身一人,無依無靠,於是立志決定自己養活自己。

    封常清先是去投軍,曾投到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的麾下當兵。後來他不甘心當一名小兵,就想辦法去跟一些顯赫人物靠攏。

    他當時很崇拜大唐名將高仙芝,於是決定投奔他。因為高仙芝也是安西節度使夫蒙靈詧提拔的將領,他當時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所以封常清還是有機會見到並結識他的。

    高仙芝有一次出兵,身邊有跟了三十多名侍從,個個衣著光鮮,威風凜凜,使封常清十分羨慕,所以他就也想當一名高仙芝將軍的侍從。

    於是他便毛遂自薦,給高仙芝寫了一封充滿激情的書信,自我推銷。

    高仙芝被他的自薦書打動,但見到他本人後,卻失望了,因為封常清長得實在是太醜了。

    史載此人不但身材細瘦如柴,而且還是斜眼,跛足,腳還很短,於是高仙芝就沒有接受他。這也可以理解,因為高仙芝長得太帥氣了,他不僅姿容俊美,風流倜儻,而且武藝超群,氣勢逼人,往那一站,器宇軒昂,簡直男神。

    如果他弄個長得跟小丑似的隨從跟著,豈不是大煞風景?

    但封常清並不氣餒,第二天再次投書。

    高仙芝就告訴他,侍從人已夠了,你不用再打攪我了!

    面對此,擱一般人估計就死心了,可性格倔強的封常清不,他竟公然指責高仙芝說,“我仰慕將軍的高義,願意侍奉您,所以就大著膽子來毛遂自薦,您為什麼要拒絕呢?以貌取人,會犯錯的,在下以為,您還是再考慮一下吧。”

    但高仙芝還是沒接受他。於是他就每天到高仙芝門口等候,軟磨硬泡。

    幸虧高仙芝這人脾氣好,不然早把他給亂棒打出了。

    最後高仙芝無奈之下只得讓他當了自己的一名侍從。

    二、封常清因一封捷報書而才華初露,名震全軍

    唐玄宗天寶初年,達奚各部叛亂,叛軍把從黑山以北直到碎葉城的大片地區搞得烏煙瘴氣。唐玄宗李隆基大怒,遂詔令安西節度使夫蒙靈詧平叛。

    於是夫蒙靈詧派高仙芝率領兩千名精銳騎兵前去攻伐叛軍,大敗之。

    這給了封常清一次展示才華的機會,不過不是展示武力,而是展示他的文才。

    因為封常清也目睹了整個戰爭的過程,所以他就在帳中私下寫了篇這場戰爭的捷報,捷書中詳細地陳述了駐軍地點,打敗敵人的戰略戰術,還把當地的地形地貌都寫的很清楚。

    甚至具體到哪裡有個井眼,有一潭泉水等,不僅內容詳實,條理分明,而且文筆優美。

    高仙芝看了,大為吃驚,真天才也!馬上採用。

    回軍後,老大夫蒙靈詧出來迎接高仙芝諸將領。

    判官劉眺、獨孤峻等爭槍著問高仙芝:“請問高將軍,您此前送來的捷報是誰寫的?您帳下竟然還有這樣的人才?”

    高仙芝回答說:“是我的侍從封常清寫的,怎麼?那個捷報寫得還可以?”

    劉眺等人大為讚賞,“牛人啊!將軍有此人相助,乃我大唐之幸也!”

    他們當時就對封常清施禮讓座,並和他談話,均認為他是奇才。

    從此,封常清名震全軍。他也因在平定達奚之亂中的功勞,被授任疊州戍主等職。

    此後他又以軍功累授鎮將、果毅、折衝等職。

    三、封常清為徵滅大小勃律國立下赫赫戰功

    自此封常清在高仙芝麾下幹得有聲有色,步步高昇,很得高仙芝器重,幾乎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唐玄宗天寶六年(747年),封常清隨高仙芝攻滅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

    同年十二月,高仙芝因戰功取代了夫蒙靈詧出任安西四鎮節度使。

    封常清因從戰有功,被高仙芝任為慶王府錄事參軍,充節度判官,賜紫金魚袋。

    不久,又加朝散大夫,專門負責安西四鎮的倉庫、屯田等事宜。

    封常清對自己的工作也是盡職盡責,頗有成就,此後高仙芝出征,常令封常清為留後使。

    如果你認為封常清就是片綠葉,是用來陪襯高仙芝的,那你就錯了。封常清是個文武全才之人,即便脫離高仙芝,也能獨當一面。數年前封常清曾隨高仙芝大破小勃律國,而這次該封常清大發神威了。

    小勃律國被高仙芝攻滅數年之後,與它接壤的大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又發動叛亂。

    於是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封常清奉命親率大軍進攻大勃律國。因為當時高仙芝改任河西節度使,封常清已經擔任了安西節度使。

    唐軍進至菩薩勞城(今克什米爾中部一帶)時,因先頭部隊屢次獲勝,封常清欲揮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打敗敵人。

    但這時斥侯府果毅段秀實冷靜地進諫,他認為:“賊兵羸,餌我也,請備左右,搜其山林。”意思是,敵人可能是詐敗,故意誘我深入其腹地,再伏擊我們。

    他建議唐軍左右包抄仔細搜尋旁邊的山林,看看敵人耍什麼花招。

    封常清儘管自負,但還是虛心地採納了他的建議,派兵在林中搜索,果然發現伏兵,於是唐軍毫不手軟,一通猛打,大敗大勃律軍。

    此戰後,大勃律國被迫向大唐投降。

    封常清在出任安西節度使期間,軍事和外交手段並用,向北平定阿爾泰山葛邏祿部落叛亂,向西與蔥嶺以西的阿拉伯勢力修好,西域形勢日漸穩定。

    由於封常清的經營,唐朝與西域少數民族重新建立起融洽關係,為安史之亂後期少數民族軍隊參與唐朝平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封常清治軍嚴明,杖殺鄭德詮。

    封常清辦事果斷,賞罰分明,治軍極嚴。他任留後使時,很嚴酷地處理了一件事。

    高仙芝的乳母有個兒子叫鄭德詮,此人跟高仙芝自小一塊長大,也可以說是一奶同胞,二人親如兄弟。

    當時鄭德詮任郎將一職,官位雖低於封常清許多,封常清相當於一個大地區的大管家,而鄭德詮只相當於一個家庭的大管家,但不過他負責的這一家比較特殊,是高仙芝一家。

    再加上他跟高仙芝的關係不一般,所以就很自以為是,在軍中飛揚跋扈,根本不把相貌醜陋的封常清看在眼裡。

    封常清每次辦事回來,諸將都前去拜見,唯獨鄭德詮十分傲漫,不行軍禮。

    想必他私下還會暗罵封常清:“這個小臭柺子!”

    有一次他甚至騎馬從封常清身旁大搖大擺走過,跟沒看見長官似的。

    這在古代就是犯上,蔑視軍規。

    於是封常清準備收拾一下鄭德詮以正軍威。

    這天,封常清派人把鄭德詮召來,把門關住後,對鄭德詮說道:“我封常清雖然出身低微,但也跟隨高將軍久矣,今蒙將軍厚恩,受將軍器重,擔任留後使,你做為郎將豈不知乎?為何如此無禮,欺凌於我,無視軍規國法?”

    傲慢的鄭德詮還想辯解時,封常清怒道:“今郎將須暫死以肅軍容!”於是令左右將鄭德詮杖打六十,因出手過重,把鄭德詮給打死了。

    高仙芝夫人和乳母聞訊後,號啕大哭,就去向高仙芝告發。

    但高仙芝也無奈,誰讓他自己傲慢無禮呢?

    所以他也不好責怪封常清,當然封常清也不謝罪。

    這件事封常清做得也許太過分了,不能把人家打死;但首先鄭德詮也太不尊重別人了,好歹也是你的上級領導,長得醜你就瞧不起人家啊?

    況且你的地位是哪來的?你是高仙芝的兄弟,人家封常清也是高仙芝的哥們兒,你咋不明白這個道理呢?後來封常清又殺了兩個犯了罪的大將,使他在軍中的威望才徹底樹立了起來。

    五、把自信發揮到極處,封常清自告奮勇去平叛安祿山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首先把目標對準東都洛陽。

    唐玄宗慌了,因為大唐經過數十年的盛世,都是動不動發兵打外國,已經不習慣聽到內部叛亂了。所以李隆基連忙召見大臣比如楊國忠等人商議此事。

    當時,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正好奉旨入朝辦事,還沒有離開長安。

    唐玄宗也把他召入華清宮問計。

    皇帝對乾兒子安祿山的反叛十分氣憤,他大罵了一通安祿山忘恩負義之後,便問,誰可以替朕分憂去討伐安祿山?

    不等別人答話,封常清率先站了出來,說:“臣願往!”

    估計當時在一邊的楊國忠會暗中恥笑,瞧你那小樣兒,瘦得跟麻桿似的,還是個小柺子,連走路都不利索,還想去獻醜?

    可封常清下面的一席話把唐玄宗和所有的人都震了。

    他說,“安祿山領兵十萬,犯我中原,太過囂張!中原太平很久了,人不知戰,這確實不是小事。

    然而事情有逆順,形勢有變化,我自請趕赴東京洛陽,開府庫,招募驍勇之兵,挑著馬杖和馬鞭渡河,要不多久,就可以取安祿山首級掛於朝門之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封常清這番豪言壯語一出,唐玄宗立馬轉憂為喜,“壯其言”。

    並很快做出決定,任封常清為范陽節度,到洛陽防守並討伐安祿山。另外唐玄宗還任命其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討賊。

    封常清馬不停蹄,很快就奉旨到了洛陽。

    他雷厲風行,一到洛陽就招募兵馬。果然,不多日就招到士兵六萬。

    但是封常清錯誤地判斷了當時的形勢。

    一是他低估了安祿山的實力,安祿山已經為謀反準備了很久,他手下的將士都是英勇善戰的精銳;同時,他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因為中原久無戰事,百姓已喪失了警惕,他雖然招募了五六萬人,但多是些遊民、僱工之類,戰鬥力很差。

    儘管人不少,表面上是唐朝軍隊,事實上是一支雜牌軍。

    封常清就這樣帶著這支雜牌軍開始了洛陽保衛戰。

    為了防止叛軍渡過黃河,從北面攻擊洛陽,封常清下令拆毀黃河上唯一的通道河陽橋,在洛陽堅守。

    但不久,黃河冰凍,安祿山大軍順利渡過黃河,兵鋒直指洛陽。

    此時的洛陽已無險可守,封常清遂率軍進駐武勞(虎牢關),阻擊叛軍。

    安祿山渡河後很快攻陷陳留(開封),叛軍的兵鋒之精銳,是封常清沒有預料到的。安祿山接著攻陷滎陽,又向西進攻洛陽。

    封常清在武勞欲同叛軍決一死戰。然而戰勢一拉開,封常清才知道叛軍的厲害。

    面對安祿山的虎狼之師,唐軍那幾萬人就顯得十分業餘,一擊即潰,幾萬人馬如潮水般向西奔逃。

    封常清軍一直退到洛陽城東的葵園,才終於糾集起一些部隊,斬敵近百人;但敵軍主力很快又攻來,再戰,再敗。

    於是封常清再收兵與叛軍戰於洛陽上東門內,又敗。

    十二月十二日,洛陽淪陷,叛軍縱兵燒殺搶掠。

    洛陽保衛戰以唐軍慘敗告終。

    封常清退至谷水,西奔至陝郡(今河南三門峽),遇到高仙芝。

    他把戰況告知高仙芝,二人覺得目前難以與叛軍正面交鋒,於是決定退守潼關。

    安祿山叛軍又很快追到潼關,由於高仙芝率眾奮力抵抗,叛軍才沒能攻入。

    後來,因封常清多次兵敗被唐玄宗削去官職,他只能以普通軍士的身份在高仙芝軍中效力。高仙芝的監軍叫邊令誠,此人專橫跋扈,對軍中之事多次干涉,高仙芝認為他不懂軍事,多不服從,使邊令誠懷恨在心。

    於是邊令誠便把高仙芝、封常清兵敗的情況向皇上添油加醋地奏了一本,又誣陷他們剋扣軍糧等等。

    “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

    唐玄宗大怒,於756年1月24日派邊令誠斬殺高仙芝、封常清二人。

    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讀了要斬他的聖旨。

    封常清說:“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汙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

    封常清事先就寫了好待罪的表文,文中表明瞭自己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希望“陛下斬臣于都市之下,以誡諸將”,但也給朝廷提出了一些討伐安祿山的策略,臨死之前還惦記著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危。

    封常清把奏表交給邊令誠後,毫無怨言,昂首就戮。

    接著邊令誠又斬了高仙芝。

    高仙芝臨死前看著自己的老搭檔封常清的屍體說:“常清啊,你從貧賤到顯赫,是我提拔你的,你代我為節度使,我今天又和你同死在這裡,這也是命中註定的啊。”

    威震西域的大唐帝國雙子星座“高·封組合”就這樣一起隕落了。

    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是唐朝的一個極大的失誤,唐玄宗的這一錯誤處置簡直自毀長城,使唐朝喪失了兩員極具作戰經驗的名將,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對平定安史之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事實證明,封常清、高仙芝退保潼關的戰略是十分正確的,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安史之亂絕不會曠日持久地打8年,造成大唐江山的嚴重衰微。

    從封常清一生來看,他首先是不幸的,家境貧寒,又生的極醜,還有殘疾;

    但他又是幸運的,透過自己的努力結識了名將高仙芝,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

    但最後因為太過自信,甚至自負,導致了自己被殺的悲劇。

    不過他在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去抵抗叛軍,其精神足夠令人敬仰。

  • 3 # 趣史大爆炸

    因為無人可用,無人敢去。

    唐玄宗時期,唐朝有戰鬥力的部隊幾乎都在邊軍,而安祿山身為三鎮節度使,掌握了朝廷邊軍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其它節度使無法及時增援的情況下,單靠長安周邊的軍隊去平叛,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來說跛腳將軍封常清,雖然身體有殘疾,但並不代表他是庸才,事實恰恰相反,他是當時為數不多文武全才的將領,為朝廷立下過赫赫戰功。

    封常清,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縣)人,幼年家貧,就選擇了從軍,在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詧麾下當兵。由於崇拜高仙芝,後來就到高仙芝手下當了侍從。

    唐玄宗天寶初年,達奚各部叛亂,夫蒙靈詧派高仙芝平叛,當時封常清並沒有帶兵的權利,只是做一些文書類工作。平叛勝利之後,封常清寫了一篇戰爭的捷報,文章內容詳實,文筆優美,因此得到高仙芝的賞識,從此仕途一帆風順,以軍功累授鎮將、果毅、折衝等職。

    如果說上面這個事例只是證明了封常清的文采,那下面這個事例就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唐玄宗天寶十二年,西域大勃律國發動叛亂,由於當時高仙芝已經改任河西節度使,這場戰爭的擔子就落在了已接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身上。封常清用兵如神,知人善用,用幾乎全勝的戰績將大勃律國打投降。

    封常清出任安西節度使期間,軍事和外交手段並用,向北平定阿爾泰山葛邏祿部落叛亂,向西與蔥嶺以西的阿拉伯勢力修好,西域形勢日漸穩定。

    封常清在安史之亂中的失敗,跟他本人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唐朝強盛,中原久無戰事,軍隊早已失去了警惕,他雖然多招募了五六萬人,但大都是遊民和僱工之流,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這場以雜牌軍為主力的洛陽保衛戰,失敗是必然的。

    但封常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國家有難時,他並沒有逃避,而是選擇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去抵抗叛軍,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就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將軍好太多了。

  • 4 # 冰哥聊史論古今

    自唐高祖李淵建立大唐以來,國力強盛,兵強馬壯,“貞觀之治”與“開元之治”兩大盛世歷朝少有,“夢迴大唐”至今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然而到了唐玄宗後期,安祿山叛變,在決定大唐命運的戰場上,卻是兩個行動不便的人各自統領大軍,實在是有點諷刺。那這背後究竟有何隱情呢?

    面對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唐玄宗慌了神,他怎麼也想不到平時乖巧聽話的乾兒子會造反。唐玄宗著急之下,詢問群臣何人敢去迎戰安祿山。此時,跛將軍封常清主動請纓,要到洛陽與叛軍一戰。

    封常清是個跛子,行走不便,但是他也是個有能力的人。當時因為醜陋,大唐名將高仙芝瞧不上他。後來封常清憑著出色的表現讓高仙芝刮目相看,並且一直提拔他。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由於平日聽信讒言,朝中已經沒有可用的大將,封常清能夠主動迎戰,唐玄宗自然也十分高興。

    封常清趕緊去招募兵馬,不過結果讓他比較失望,招募的大都是新兵,根本來不及組織訓練便開往戰場。而安祿山雖然是個幾百斤的大胖子,胖到行動不便,但是他帶領的可是大唐的精銳力量,而且數量也比封常清多很多。封常清雖然有些能力,但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更為老謀深算和準備充分的安祿山,他還是沒有守住洛陽。

    洛陽失守後,封常清又和自己的老上級高仙芝死守潼關。無奈宦官小人使壞,誣陷高仙芝和封常清,唐玄宗自毀長城,殺了這兩員大將,安祿山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像樣的對手了,於是長安很快也落入安祿山的手中,大唐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總結起來,唐玄宗派遣跛腳將軍出戰,原因有三:一是唐玄宗早就被嚇破了膽,六神無主,因此有個人出來說話他都深感欣慰。二是當時朝廷奸臣當道,會打仗的將軍並不是很多,敢擔當的大將更少。三是封常清作為高仙芝的部下,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讀者朋友,您認為唐玄宗派遣封常清迎戰安祿山是正確的嗎?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知道大家為什麼都會說弱宋?大家大家心中的宋朝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