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記者倪好
-
2 # Julia咪妃
因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本身狼煙四起,戰亂不休,無力討伐南方的東晉,而且東晉雖說偏安一隅,但也不是軟柿子說捏就捏,時不時還來北方滅掉一兩個國家。一直到宋武帝劉裕代晉自立,北方各國都沒有滅掉東晉的機會。
歷史上的“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在西晉經歷“八王之亂”後趁虛而入,並在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建立了多達二十幾個政權,除去幾個影響力太小的以及北魏前身代國,統稱為“十六國”。這十六國分別為一成一夏二趙三秦四燕五涼,這裡不再詳述。
十六國時期自公元304年,匈奴劉淵和益州李雄分別稱王起,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為止,共135年的歷史,北方一直征戰不休,雖然前秦苻堅曾短暫統一過,但是淝水之戰後又快速分裂,根本沒有餘力去滅掉東晉,反而東晉曾多次北伐,比如桓溫三次北伐,滅了成漢,劉裕兩次北伐,滅了南燕後秦等。
所以只有北方徹底統一了之後,才有能力去滅掉南方政權
-
3 #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無非是三個原因:當時的北方正處於群雄混戰時代,無暇南顧;東晉由於佔據著長江天險,有利於防禦;東晉本身並不是弱雞一個。
先說第一點。與東晉並存的北方政權,被稱為"五胡十六國"。這個概念是在北魏統一北方之前北方諸多割據政權的統稱。這些政權有些是同時存在,有些之間則為替代關係(即一個滅掉另一個),總而言之,北方非常混亂。這些政權之間相互攻伐,有時雖然也牽扯到東晉(比如後趙的石勒),但總體而言,北方政權的主要戰略利益還是在北方,因此,東晉很少與北方政權發生你死我活的衝突。
然而,在五胡十六國期間,北方有過短暫的統一,那就是前秦的苻堅掃清北方其餘政權,實現了前秦的統一。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和第三個原因,東晉有這長江天險作為屏障,並且國內不乏能人。東晉依靠著長江天險,加上謝玄的出色指揮,大敗前秦苻堅軍隊,解除了東晉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
當時,由於造船技術普遍不高,且北方人不習水戰,長江可謂是一道真正的天然防線,只要扼住長江,那麼江南政權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不滅。
在人才方面,東晉也並不缺乏。從前期的祖逖,桓溫;再到後來的謝玄,劉裕,都是能征善戰之才,正是這些人,保住了東晉的半壁江山。
-
4 # 慵懶國王
首先要說明的是,東晉不偏安,也不是龜縮在長江天險以南。它的地盤遠遠超過北朝,相對於北朝的五胡亂華,東晉整體上還是比較穩定的,一般都是內部世家大族之間權力的轉換。
一、東晉叫板的資本東晉各方面人才濟濟,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的正統。北方的世家衣冠南渡,與南方世家聯合,成立了以司馬家為皇室的朝廷。說起東晉,政治上更像是君主立憲制,司馬皇帝沒有實權,任由世家大族遍佈。朝堂之上,都是世家大族的優秀子弟。
東晉的軍事實力強大,對於北朝胡人部隊,依舊有著頑強的戰鬥力。尤其以後期的北府兵最為出名,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在名將謝石、謝玄的帶領下,以八萬之眾重創前秦數十萬之師,贏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
東晉實行門閥家族政治,不需要憑藉軍功來累積聲望和政治資本。他們有一套完整的人才選拔系統,其實也就是熬資歷,各種人才是不確缺的。對外戰爭,並不是很熱崇。東晉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對於談玄論道、詩歌書畫無所不及。
東晉外,已經開啟了中國大航海時代,對外進行貿易,與北韓半島、東南亞都有所交集。雖然說,南宋時中國經濟中心徹底南移,南方超過了北方。但在東晉那個時代,安定的國內環境,加上海上貿易,日子過得比北朝好上太多。可以說,東晉經濟文化全面領先於北朝。
對於北朝一般都是主動收復失地為主。北伐有勝利有失敗,但北朝胡人部隊長期不敢南下。唯一一次統一北方的前秦王朝出動北朝全部軍隊,結果被東晉八萬人打得落花流水,王朝沒過多久就分崩離析。
二、東晉與北朝的戰爭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城登基稱帝,標誌著東晉正式成立。與此同時,北方處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相對與北方的戰火連天,南方整體比較安寧,簡直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東晉朝廷裡主要分兩派,一派是北伐派,一派是主和派。北伐派並不討巧,從皇帝到世家都不大支援。中間經歷過幾次戰爭,在北伐程序上建樹不多,一直到劉宋王朝才成為朝廷的主流。關於北伐,從祖逖開始算起,一共進行輪。
1、第一次北伐:東晉VS後趙
失敗原因:孤掌難鳴,朝廷鉗制
317年,祖逖率領宗族部曲正式北伐,在淮北之地兼併群雄,進軍中原。319年,擊敗石虎五萬大軍。隨後三年裡,祖逖招撫河南地區割據群雄,不斷削弱後趙對這裡的控制與影響。隨後的戰略便是與後趙修好,屯兵對峙,雙方進入一個和平的安定期。祖逖死後,後趙進攻河南,祖約不能抵擋,丟失了大片收復的河南之地,第一次北伐失敗。
2、第二次北伐:東晉VS後趙
失敗原因:選將不當
祖逖的北伐是個人行為,得不到官方的大力支援。而庾亮作為第二輪北伐的主將,依舊遭到了朝眾大臣的反對。
339年,庾亮率領十萬大軍坐鎮石城準備北伐事宜。隨後,後趙與東晉在邾城大戰,由於庾亮沒有出兵救援,邾城失守,守將毛寶及一萬名將士罹難。庾亮上表請罪,北伐告終,第二年鬱鬱而終。
3、第三次北伐:東晉VS後趙
失敗原因:選將不當
這輪北伐是殷浩,目的是進據洛陽,修復園陵。但數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不但損兵折將,而且丟失了大量的戰備物資。
352年,殷浩率領大軍進攻許昌、洛陽,但一直處於降將內訌,到了253年冬天正式北上。到了山桑,姚襄又叛亂,殷浩敗退至譙郡,軍械糧食損失殆盡。這次北伐歷時兩年,幾乎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也沒有與前秦直接對抗。反倒是殷浩領導才能短缺,不能控制手下的降將,從而因內訌、人心問題而失敗。
也因為這次北伐,謝尚打了敗仗,謝氏家族敗落,不得不請出謝安來東山再起。
4、第四輪北伐:東晉VS前秦、姚襄、前燕失敗原因:缺糧
桓溫是東晉中期著名的權臣,也是走軍國主義的堅定者。他率軍三次進攻北朝,打擊了氐族(前秦)、羌族(姚襄)、鮮卑族(前燕)的統治者殘暴統治,用實際行動支援北方漢地人民的鬥爭,多次將北方百姓遷移到南方。但三次都因為缺糧而功虧一簣。
347年,率軍攻滅成漢,平定巴蜀,擴大了東晉的版圖。
354年,桓溫率先拿前秦開刀,從襄陽起兵,經過數次血戰,進入關中,隨後戰至灞上,前秦皇帝收軍龜縮於長安城內。由於前秦堅壁清野,桓溫軍中缺糧,隨後帶著關中百姓撤退,敗退而歸。
356年,桓溫盯上了羌族首領姚襄,從江陵出兵,直取許昌、洛陽,並在伊水大敗姚襄,收復洛陽。
369年,桓溫領兵五萬從合肥出發,攻打前燕。一戰生擒慕容忠,與前燕名將慕容垂的八萬大軍在枋頭對峙,此時淮水以北地區落入晉軍手裡,桓溫的軍隊打到了前燕首都鄴城200多里處。由於晉軍缺糧,再次大敗,折損三萬兵人。
370年,東晉豫州刺史袁謹叛變,桓溫率軍平叛,擊敗前燕、前秦聯軍。第二年,攻破壽春,再敗前燕、前秦聯軍,洗刷了之前北伐的恥辱。
5、第五輪北伐:淝水之戰
378年,前秦先鋒軍17萬兵分三路進攻襄陽,東晉守將朱序死守一年後被俘。379年,秦晉淮南之戰爆發,謝玄率領五萬北府兵四戰四勝,全殲敵軍。
383年11月,東晉將領劉牢之率五千北府精兵取得洛澗大捷,此戰斬殺前秦10員大將,全殲敵軍5萬。隨後,在淮河渡口再殲滅1.5萬人,抓獲秦將王顯。
383年12月,東晉將領謝玄、謝琰、桓伊率領7萬晉軍在淝水戰勝苻堅的15萬先鋒軍,並陣斬前秦第二號人物苻融。隨後,擊潰了苻堅70餘萬大軍,苻堅逃回北方。兩年後被殺,前秦王朝解體。
這輪戰鬥,持續五年,以漢民族為主的北府兵擊敗了彙集五胡的全部優質兵力,尤其是在以少勝多的情況下獲得了成功,可以說振興了整個漢民族的信心。隨後,東晉趁機北伐,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使北朝胡人不敢南下數十年。
6、第六輪北伐:東晉VS前秦、後燕
這輪北伐是藉著淝水之戰大勝的情況下進行的,主將是淝水之戰一戰成名的劉牢之。
384年,劉牢之率軍北伐,先後攻佔譙郡、甄城,黃河南岸諸地望風而降。隨後救援苻丕,遇上了後燕名將慕容垂,中了埋伏導致全軍覆沒,隨後被召回。隨後,戍守彭城、淮陰一帶,與後燕、前秦戰爭不斷,總體上勝多敗少。
7、第七輪北伐:東晉VS南燕、北魏、後秦
這輪北伐主要是劉宋王朝建立者劉裕,他在國內平定了各大割據勢力,又親自率軍北伐。經過兩次北伐,相繼收復了淮北、山東、河南、漢中、關中等地區,收復了長安、洛陽二京。以卻月陣破北魏,滅亡了南燕、後秦兩個國家。是東晉北伐以來成就最大的。
407年,劉裕率軍從建康出發,直接將戰場推到山東。臨朐一戰,南燕主將段暉及大軍被殲。隨後,圍困南燕廣固兩年,最終攻破廣固,俘虜皇帝慕容超,南燕鮮卑族王公貴族被屠滅三千人,南燕滅亡。
413年,劉裕派軍攻滅西蜀,隨後又擊敗仇池國,收復漢中。
416年,劉裕親率四路大軍意圖攻滅後秦,但遇到北魏阻攔,被迫兩線作戰。7月,擊敗北魏,收復河南。9月,突破潼關防線,攻入長安,後秦滅亡。
-
5 # 夏目歷史君
三國歸晉後,天下再次一統,只可惜的是,這次大一統時間相當之短暫,幾乎可以說是二世而亡,不少人認為亡的最大原因是來自塞外的內遷少數民族狼子野心,肆意妄為,其實大謬不然,西晉滅亡的直接原因應該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以及統治集團內部的崩塌才是使得西晉滅亡的真兇,而胡人政權只不過是加快了這個程序。更何況,當時的胡人之所以得以內遷,甚至後來滲透進入西晉軍隊,正是八王之亂的功勞。
在西晉轟然倒塌之後,古老的北方中原地區就陷入了胡塵,衣冠南渡前往南方,這正正好好應了當年晉武帝司馬炎與東吳亡國之君孫皓的那番對話,即司馬炎說:“孫皓啊!你在東吳的時候我就給你在洛陽設了這個座位。”一向能言善辯的孫皓也說:“我也在江東給陛下設了一個這樣的座位。”曾經被認為的戲言,最終一語成讖。
東晉建立後,面對著江南地區計程車家大族,從北方過來的大量豪族傻了眼,因為一向高高在上的他們,最終也被當地士族給瞧不起了,其中以琅琊王司馬睿為典型,作為皇族,他不得不聽從王導的建議,採取借用江南門閥士族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地位的。而就在這種混亂背景下,東晉居然能熬過那段時間北方胡人們的窺探,得以慢慢站穩了腳跟,從此偏安,不少人都覺得非常奇怪。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裡我們要從三方面來分析,第一個方面,是來自地理環境;第二方面,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自身;第三個方面,則是從東晉自身具有的正統性方面來解釋。
第一方面分析:地理環境由於東晉南遷之後,在當時的胡族看來,最先應該得到鞏固統治的應該是關隴地區和河北地區,這個地方是胡人非常看重的——畢竟這兩個地方都是曾經的天下之中心、帝王之基礎,因此這個地方胡人們反反覆覆進行了多次的你爭我奪。
若是東晉在此立足,那當然是要被打的稀爛了——歷史上真實的例子就是司馬鄴,在關隴地區的長安被活捉、幽州的王浚被幹掉、幷州的劉琨被斬殺,這都是鐵一般的事實,要是東晉選擇在這倆地方立足,那妥妥的被打爆。
但是江南地區就不一樣了,與後世的江南富饒的印象不同的是,當時的南方,明顯要落後於北方,當時經濟重心正在南移,要想等到完全南移,那得要到隋唐了,那個時候也許會出現所謂的“揚一益二”,而在東晉那是一塊不發達的土地,而且這塊土地上還有大量的高門大族,對於從北方過來的人還很看不起。
話說回來,北方的大族也很不喜歡這裡——當時來到這裡的北方貴族,紛紛得了軟腳病,其實就是腳氣。 對於這麼一塊未經太多的開發的地方,北方華族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正忙著收拾北方打得天翻地覆的胡人們了。
所以短時間內,北方胡人根本沒有對剛剛立足的東晉進行什麼大規模進攻與入侵,實在也是有興趣不是太大的緣由,於是對於東晉採取了放任的態度。
第二方面分析:對手自身問題在當時,北方先後崛起的遊牧民族非常多,而且速度太快,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少矛盾,這很常見,而且也非常好理解。
我們先看最先發難的是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漢國攻克了洛陽,俘虜了晉朝皇帝,漢國雖然攻克了洛陽,但是洛陽附近還存在大量的反抗勢力,漢國需要慢慢清理,這些反抗勢力漢國還沒來得及完全清理完畢,之前一直屬於匈奴附庸的羯人部落迅速強壯起來並且崛起,對著曾經的故主匈奴揮起了屠刀,屠刀落下,一個由做過奴隸的皇帝建立起來的趙國站起來了——踩著漢國的屍骨。
再拿奴隸皇帝石勒建立的這個趙國來說,他之後又被子侄石虎禍害得不成樣子,幾乎殺盡了石勒的子嗣,石虎死後他的養子閔冉又篡了趙國的位,以至於五胡亂華期間北朝的王朝更新換代極快,而且往往帶著極重的血腥味,每次改朝換代都是往往是一個部族對另一個部族進行殘酷的屠殺。
在這種極大內耗下,五胡十六國無暇,更無力對南用兵,最多也就是在河南等地打一些過於平淡無奇的拉鋸戰而已,因此東晉得以安穩於東南。
對於東晉來說,中華正統無疑在自己這邊,當年讓胡人入侵成功完全是因為八王之亂勾結了胡人,在中原元氣大傷之後,胡人趁虛而入,這一點甚至連胡人內部也非常認可。所以,東晉從來不認為自己正統被別人奪走了。
舉個例子,雖然東晉一度被幹到了江東東吳故地,但是東晉卻能憑藉著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正統性輕輕鬆鬆號召多次北伐,而且每次北伐都成果驚人,例如五次還於舊都,數次盡佔黃河以南之地。 這還沒完,對於五胡十六國,他們的先輩們受到漢人的奴役,他們對於漢人往往極為憤恨才對,那麼五胡十六國有稱帝的直接與東晉朝廷對立的嗎?答案是令人驚訝的,寥寥可數(著名的只有那個所謂頒佈殺胡令的閔冉稱帝和日後苻堅作大後稱過帝),不但幾乎沒有多少人稱帝,而且他們甚至還一度接受東晉朝廷的冊封。
一旦有那個不接受東晉朝廷的冊封還要貿然稱帝,那麼就給了其他胡人國家絕佳的進攻藉口——當年那個閔冉就是這麼死掉的,後世還有人覺得很奇怪,說為什麼東晉見死不救——當然不會救,你老人家都稱帝了,那正統性難道在你那邊嗎?把東晉朝廷的正統性放到哪裡了?
後來到了北方出了個苻堅大帝,幾乎一統北方之後,秦軍赫赫,覺得自己現在可以不懼怕東晉的正統性了,把當年謀士王猛的建議拋之腦後,非要稱帝,還要進攻東晉朝廷,他的親弟弟聽說之後是這種反應——“大哥你瘋了吧!那可是正統,上天庇佑的那種,打他我們肯定死光光啊!”(原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窮兵極武,未有不亡。且國家,戎族也,正朔會不歸人。江東雖不絕如綖,然天之所相,終不可滅。)
連大帝苻堅的親弟弟都這麼說,可想而知,這個正統性的重要性,當然了,苻堅的結局我們大家都看見了,正好被他弟弟猜中了。
夏目說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東晉能夠得以偏安一隅,是因為胡人受到地理因素的侷限;加上運氣也還不錯,胡人內部一直有矛盾;最後一個則是一直身居正統。
而總的來說,不管是出於哪種原因,東晉能夠偏安,主要原因並不是東晉實力多麼的強大(當然自身力量也還是有的,這裡並不否認),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它的對手之上,胡人受制於地理不太想打,接著因內部矛盾不能夠打,最後又因為東晉頭頂正統性光環不太敢打。因此,即便東晉內部並不太平,依舊能夠穩定下來。
-
6 # 美麗青春您真痘
三國歸晉,天下一統,八王之亂,二世而亡, 316年匈奴人劉淵滅亡西晉,中原計程車族和人民紛紛南遷,史稱“衣冠南渡”。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今南京),420年被劉裕所建的劉宋取代,享國103年。東晉初年,司馬皇帝沒有實權,而由琅邪王氏、陳郡謝氏、譙國桓氏、潁川庾氏四大豪門大族輪流把持朝政,既相互爭權,又相互制約,所以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同時在北方與東晉並存的政權為“五胡十六國”,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他們自304年匈奴劉淵建立漢國(後改為趙)開始,到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為止,在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建立的十六個主要政權。可以概括為:一漢(成漢)、二趙(前趙、後趙)、三秦(前秦、後秦、西秦)、四燕(前燕、後燕、南燕、北燕)、五涼(前涼、後梁、南涼、北涼、西涼)和胡夏,這些政權有些是同時存在,有些則為此生彼亡,互相替代。
東晉為何能夠偏安一百多年?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一、西晉滅亡,“衣冠南渡”,胡族人將爭奪重點放在天下中心、帝王基礎的關隴地區和河北地區,而對於當時經濟遠不如北方的江南並未當作重點,東晉得以殘喘。
二、東晉憑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有利於防禦,當時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之間狼煙四起,戰亂不休,內耗極大,無暇南顧。
自304年,北方一直征戰不休,僅前秦苻堅曾短暫統一,秦苻不顧名相王猛生前建議,出動北朝全部軍隊,結果被名將謝石、謝玄帶領的東晉八萬人打得落花流水,不久又四分五裂,根本沒有實力滅掉東晉。
東晉曾多次北伐,比如祖逖、庾亮、殷浩等三次討伐後趙,雖因糧草、選將等原因失敗,桓溫三次北伐,滅了成漢,劉裕兩次北伐,滅了南燕後秦等。
三、東晉雖皇帝並無實權,由四大家族共同執政,平時內部矛盾重重點,但在國家危亡時刻,還能齊心協力、共同對外,並且東晉名將輩出,人才濟濟,如謝安、桓溫、劉裕及聞雞起舞的祖逖、劉琨等。
回覆列表
因為北方沒整明白。還有聞雞起舞兩兄弟。
說起聞雞起舞的哥倆,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祖逖劉琨是一對好哥們,倆人都有匡扶天下的志向,所以每天同榻而眠,一聽到雞鳴就起床鍛鍊身體,練劍打拳。後來天下大亂,朝廷南渡,劉琨坐鎮晉陽,在北方跟異族打得難解難分,;好兄弟在北方大展拳腳,祖逖在南方也沒閒著,組織了軍隊不斷北伐。
這哥倆一南一北,攪得北方不得一刻安寧,客觀上保證了東晉的安全。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