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上秋陽
-
2 # oOo獨自傷神oOo
傻逼問題,太監干政,幹個毛啊!
漢人主政的王朝,政治的主要矛盾是皇權和文官集團之間的矛盾,太監是奴才,權力來自於皇帝,文官卻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本能的會架空皇權,幾代過後,皇帝能完全使喚動的只有太監,所謂太監干政的本質,是皇權對抗文官集團的具體表象。
韃清為什麼沒有太監干政?因為韃清政治生態的主要矛盾是滿漢之間的矛盾,滿清一直在高度提防漢族官員,文字獄直接把漢族官員搞死不敢動彈,政治矛盾的轉移才是韃清不需要用太監平衡政治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韃清是一種半奴隸社會,朝廷成了一潭死水,皇帝的一言堂,實際上的獨裁,這也是漢人王朝從沒有出現過的。
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還有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以後,滿清骨子裡的奴性和軟弱無能完全暴露出來,各省官員開始陰奉陽為,尤其是八國聯軍入侵,漢人大臣基本沒有勤王,韃清的民族割裂政策可見一斑。
-
3 # 木頭男
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到了大清這一朝,統治者總結前朝的教訓和經驗對太監和外戚的權利做出了有力的限制。但是清朝雖然沒有出現太監亂政,但是外戚干政是有的。
八旗子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滿洲人對漢人實行奴性統治,宮內招的太監大多也都是漢人,很少有滿人或者其他民族。滿人在入關之前太監這個職業是沒有的,自掌控天下之後,滿人遵漢文化為正統,也就接受了太監這一皇家傳統。
雖然歷代清朝統治者極力推崇滿漢一家親,但是骨子裡依然瞧不起漢人,所以招的太監也都是漢人,在他們眼裡漢人就是奴才,太監就是家奴,除了打理後宮事務,根本不可能讓你參與任何的朝政事務,也不給你任何權利。
另外順治皇帝為了防止出現前朝太監禍國的事情,在順治十二年頒佈了一道諭旨“以後(宦官)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這可以說是一條死命令,滿清近三百年沒有一個人敢觸碰這條祖訓。
慈禧身邊的紅人大太監安德海依仗慈禧的寵愛奉慈禧太后之命去江南採辦龍袍,走到山東地界兒正好趕上自己生日,免不了要鋪排一番。地方官立馬上奏巡撫丁寶楨,丁寶楨飛奏朝廷說“太監自稱奉旨差遣,招搖煽惑,不辨真偽”,同治帝收到奏報,感覺總算找到機會收拾安德海了,於是讓恭親王奕訢牽頭,下了一道諭旨“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於是這位安姓太監很快就被正法了,還被搜出有跟地方官往來的信件,算是人贓並獲,嚴厲違背了祖訓,死有餘辜,就算慈禧太后知道了,也無可奈何。
但是清朝的外戚干政還是很嚴重的,比如多爾袞、鰲拜、以及後期的慈禧太后都是屬於外戚,基本上都對皇帝的事情指手畫腳,慈禧更是厲害垂簾聽政幾十年。
-
4 # 90後侍郎
不管是太監亂政還是外戚干政,內在暴露出的是皇帝自身的弱勢,但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區別。
太監亂政通常出現在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或者皇帝過於寵信太監的情況下,這時候太監離皇帝最近,皇帝的大部分事宜都有太監處理,而太監也理所應當成為了皇帝的代言人。歷史上出名的大太監都是這種情況,秦二世的趙高,唐玄宗時的李輔國,明朝的王振、魏忠賢等等,都是這種情況。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權力都依附於皇帝個人,一旦皇帝前臺理政、不再寵信或者帝位更迭,太監的權勢也便煙消雲散。實質上是皇權的暫時讓渡。
外戚干政略有不同,外戚通常是太后或者皇后的兄弟父侄。大多數的外戚干政發生在年幼的新君即位,不相信身邊人,為了鞏固權力,這時候母親身邊的外戚便出現了,通常是皇帝的舅舅或者外公,算起來跟皇帝都是至親,不過權力之上哪有親情?親情相殘屢見不鮮。
說回原題,就比較好理解了,清朝為什麼沒有太監亂政和外戚干政?個人感覺制度層面的通常不可靠,比如大明的朱元璋命令太監不幹政,也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但無奈子孫不幹活,這活只能太監幹。清朝的皇帝選取是立賢不立長,皇帝大都比較正常,且比較勤政。
說到最終,任何的亂政、干政都是對皇權的侵蝕,只有皇帝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會避免亂政、干政的出現。
-
5 # 天寧閣
太監是伴隨著皇權而生的特殊群體,他們處在權力的中心,蘊藏著巨大的政治能量。明朝亡於宦官干政,這是許多人的共識。
而清朝從入關就不容忍太監干預朝政的行為,1655年順治皇帝福臨在宮內交泰殿前矗立一塊鐵牌,鐫刻著嚴禁太監干政的上諭:
中官之設,雖自古不廢,然任使失宜,遂貽禍亂。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劉瑾、魏忠賢等,專擅成權,干預朝政;開廠緝事,枉殺無辜;出鎮典兵,流毒邊境;甚至謀為不軌,陷害忠良,煽引黨類,稱功誦德。以至國事日非,覆敗相尋,足為鑑戒。朕今裁定內官衙門及員數職掌,法制甚明。以後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接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
順治帝的這道聖旨成為清朝皇室的祖宗家法,誰觸犯了就會被處以極刑,在其200多年曆史中,基本上沒有出現太監干預朝政的現象。
清朝皇帝大多很勤政,素質也較高,對太監干政的問題處理得相當成功。各個皇帝都將權力抓在手中,文官集團輔助皇帝處理好朝政,不允許太監干預,這一點正是清朝統治者的高明之處,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我們不得不承認,清朝皇帝們在處理太監問題上確有一套成熟的作法或稱制度:
其一,從制度上限制太監權力,將太監與皇帝隔開,皇帝下有內務,內務府下有個敬事房,專門管理太監的,就算皇帝想重用太監也沒那麼容易;
其二,控制太監的數量,明朝宮中太監最多時超過10萬人,而清初大約1000人,後隨著宮廷規模的擴大,也限制在3000人左右;
其三,建立太監等級制度,降低官階品級,內部相互制約,禁止太監入朝為官,如大太監李蓮英深得慈禧太后恩寵,但他沒有行政職務;
其四,杜絕太監與外界的聯絡,嚴禁太監在宮內談論政事,誰違反了就要掉腦袋;
-
6 # 釣魚倌
明朝的敗亡給了滿清很大的管理啟示。
明朝時,當紅的太監被皇帝允許處理政務和軍務,甚至可以執掌機要部門,像魏忠賢掌控只對皇帝負責的最高特務機構“錦衣衛”。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皇帝不遵章照法官吏體制,憑個人喜好來人事任選,使權力體制制約失去了原本的平衡。
封建帝王時代,表面上國家施行法治,但實際上卻是純粹的人治,皇帝或者代表皇權的集權機構高高在上,國家的章法是以他們的利益為出發點的,人事任免條例等國家制度在他們眼裡就是沒有約束力的虛設而已,這就給了皇帝身邊的人很大的參政議政的機會,皇帝身邊的人無非就是寵臣、外戚和太監。
滿清入主中原後,先劃分好身份等級,在嚴苛的等級制度下各群體該幹嘛幹嘛,越雷池的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滿清的王公貴族們由朝廷給予極為豐厚的待遇,都在京城享受榮華富貴,不會被外派做官,也不允許和官員往來,這就等於不給王公貴族們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機會,權力都被緊緊的集中在統治者的手裡。
在清朝,絕不允許滿人閹割為宦,太監只是為皇宮服務的下人,被視為最最下等的群體,地位甚至低過僕人和乞丐。在等級森嚴的清朝,漢人官員地位都比較卑微,更不要說是不被當人看的太監。據史料記載,皇宮的太監服務於皇室成員時,腰都不敢直、頭都不敢抬,稍不留神都會招致殺身之禍,就包括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太監總管李蓮英也不敢對朝政有隻言片語。
清朝吸取了明朝外戚干政、太監亂政而國家敗亡的教訓,大清帝國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官吏制度以及嚴酷的刑罰決定了權力被高度集中在統治者手裡。
-
7 # 樂樂愛收藏
清朝為什麼沒有出現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呢?這裡我們分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兩個部分來分析。
眾所周知,宦官專權導致了秦漢唐明的衰亡,明朝的滅亡還歷歷在目,對於宦官專權的危害性,滿清統治階級當然是清楚的,因此對於太監的選擇和管理有一整套的嚴格規定,首先太監只在地位最低的漢人中挑選,在滿清貴族眼裡漢人就是奴才。嚴禁宦官與大臣接觸。康熙時就設立內務府總管宮廷事務,並設立敬事房專門管理太監。內務府總管並不是由太監擔任,而是由王公貴族以及重臣來擔任。大貪官和珅就擔任過內務府總管。內務府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一旦發現宦官有什麼不軌行為,可以不經過皇帝允許直接處死。因此在清朝統治期間沒有出現宦官專權,只有在慈禧老佛爺時,出現了大太監安德海,李連英,他們也只是作威作福,其影響並沒有惡劣到專權亂政的程度。
外戚干政也是有它的歷史背景的,一旦皇帝因為年幼或者重病,或者其他原因無法執政,後宮女性執政慾望就膨脹了,因為女性不能直接干政,自然是透過扶持本家的勢力來掌握政權。東漢是外戚干政最嚴重的朝代。而唐朝的武則天做皇帝就是因為外戚干政的結果。清朝時如何防止外戚干政的呢?清朝的皇子一出生就不允許生母撫養,而是配備標準的太監以及宮女伺候。只有地位較高的嬪妃才有撫養皇子的權利,這樣既避免親生母親溺愛皇子,鍛鍊皇子的能力,也避免外戚干政。甚至連小皇帝的飲食起居都要受到嚴格的限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能夠一直在皇帝身邊干預朝政。而且清朝還規定後宮不能幹政,對於皇帝的決定亦不能加以評判,杜絕了後宮嬪妃為了母族勢力吹枕邊風的機會,這就有效杜絕了外戚干政,。但在清朝晚期,卻出現了意外,皇權旁落到了慈禧老佛爺手中。
-
8 # JJGS518
中國歷史上兩次宦官專政,出現在漢朝和明朝。所以清朝一定會吸取前朝的經驗,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因此對這類人會嚴加防範的。再說,宦官專權的朝代,特別東漢,其實這些傢伙並不是閹割了的,他們和正常人一樣,有子女和家室,為了利益,會挺而走險的。明朝的宦官是閹割了的,朝廷為了制官吏,設定了東西廠,由宦官管理和轄制,他們只對皇帝負責。因此,明朝的吏制很好,但擴大了宦官的權力,使其成為一個特殊群體,一家獨大,最終養虎為患。
-
9 # 理工男讀歷史
這個就是個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問題了,意思不大。
中國自秦代以來,就是一個君主制中央集權國家,君權和相權(文官集團)、中央權力和地方權力,才是最為重要的問題,至於是文官掌權還是官宦、外戚掌權都是表象,不是評判一個朝代優劣的關鍵因素。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誰掌權不重要,關鍵是掌權者做了什麼。
清朝期間,不但是太監和外戚沒幹政,連文官集團沒資格決定政務,滿清衰弱崩潰都是因為此,帝王專制的太厲害了。
1、歷代滿清皇帝都把權力放在第一位。從努爾哈赤開始,爭權奪利就是滿清王族的第一要務,唯一能把滿清天下大事放在第一位的多爾袞暴死,順治撿了便宜,要是多爾袞爭皇位,滿清能不能入關都是兩說。後期也一樣,滿清帝王上臺過程大都是血淋漓的,清朝宮鬥電影電視這麼多,就是因為滿清都把爭權奪利放在第一位,題材充足。到了光緒更是明顯,與慈禧後黨爭權絕對比打日本重要。這個不算批評,政治就是這麼殘酷;
2、民族壓迫加上規則傾向滿人,限制了文官集團發展。歷代清帝都保留了糊塗無能的貴族大臣群體和漢族大臣打擂臺,有這些滿清貴族大臣作為緩衝,透過科舉考試上來的漢族知識分子能力雖然不差,但規則上的劣勢使雙方基本勢均力敵,更別說進一步發展以至於影響皇權了。因此,滿清皇帝不用考慮漢族大臣的挑戰,更不可能給機會成為權臣,曾國藩就是例子,宦官或者外戚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漢人文官需要藉助皇權來保護自身,相對其他朝代的文官聽話的多,沒有宦官和外戚發展的機會。文官集團力量的薄弱,帶來的問題是重大政務只能由皇帝一言而決;
3、滿清從自大直接轉化為自卑,中間沒有奮發向上的要求和過程,心理崩潰的太快、太直接。從乾隆開始天朝上國這種自大心態就充斥了滿清帝王的內心,等到外來帝國列強敲門的時候,又很快轉變為自卑心理,但求過一天算一天,只要維持漢人不造反就行。沒有上進慾望就不想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也沒給權臣、宦官或者外戚機會,但實際上後期慈禧自身就是外戚。
總之,滿清野蠻民族出身,底子太薄,一部三國演義就是前幾代帝王的啟蒙教材,順治康熙開始積極漢化,核心沒學來,爭權奪利這些糟粕、皮毛學的徹底,這些最好理解和接受。就像我說元帝國,對漢民族政權經濟方面最容易接受,其次是政治,到了文明方面就一竅不通了,底蘊不夠接受不了。滿清也是如此,沒有深刻理解歷代王朝興衰的關鍵、沒有深刻理解儒家治國的得失,只記得“宦官干政者斬”這句話,還立了一個鐵牌子,有用麼?
所以,滿清帶來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連宦官、外戚這樣的藉口都不能找,就是皇帝統治階層的問題,太差勁了。
(李蓮英)
-
10 # 執斧談史說事
清朝之所以沒有出現太監和外戚亂政現象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清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中國歷史上的最頂峰他們根本無力威脅皇權,二是大部分清朝皇帝雖然昏庸無能可是卻比較勤奮讓他們沒有機會亂政。
其實一開始清朝皇帝的權力還是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很大制約的,後來清朝皇室透過設立內閣、南書房和軍機處等方法一步步加強了君主集權,特別是軍機處的設立使得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在明朝朝以前皇帝的權利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宰相等大臣的制約,而明朝雖然廢除了宰相制度可是後來的內閣首輔性質上和宰相其實是差不多的,因此清朝以前的皇帝權力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宰相或者內閣的制約,而清朝軍機處設立後則真正成為了沒有宰相的朝代。
像殿閣大學士等人雖然被人稱為宰相可是在權上根本就不是這樣,軍機大臣也只是跪受筆錄執行皇帝命令而已,而且這些大學士和軍機大臣都有很多位,所以清朝時期大臣們根本就一點都無法制約皇帝的權利,索額圖和年羹堯等外戚們也無法例外不可能做到大權獨攬。
至於清朝太監為何沒有亂政同樣是因為清朝皇帝徹底限制了他們干政的權力,清朝皇帝鑑於明朝太監干政的歷史教訓制定了非常多的規定扼殺太監干政的可能,不僅規定官階不得超過四品而且非奉差遣不得出皇城,總是無數的條條框框把清朝太監嚴格限制在皇城之內無法為非作歹。
而且清朝也沒有像東廠和西廠這樣的太監掌管的特務機構存在,這樣太監們即使獲得格外的恩寵也沒有自己的勢力,自然也就難以亂政危害國家和朝廷了,因此整個清朝都沒有出現比較厲害的太監。
比如慈禧太后寵信的太監安德海一度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可是在慈禧太后讓其下江南採購物品途中,卻被當時的山東巡撫丁寶楨以沒有聖旨擅自出宮的藉口給處決了,而慈禧太后對此也毫無辦法只能乾瞪眼,然後不得不再提拔一個李蓮英來服侍自己了。
其實清朝沒有出現太監和外戚亂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朝皇帝雖然大多比較昏庸無能但是都還算勤奮,明朝以前之所以會出現皇帝大權旁落現象,要不是因為皇帝年幼要不就是因為皇帝比較懶惰。
而明朝時期的制度實際上已經可以很好的杜絕太監和外戚亂政的可能了,只不過後來因為許多皇帝根本就不理朝政,於是就給了這些人亂政的機會,比如萬曆皇帝就二十幾年不上朝也不填補國家幹部的空缺,導致國家空轉日益衰敗,而有些人竟然還要誇他會治理國家。
至於清朝皇帝其實大多都是一些平庸甚至是昏庸之輩,比如道光皇帝在遭受鴉片戰爭的恥辱後竟然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而欺上瞞下的賣國賊清朝宗室奕山竟然也沒有被處死,以至於他在當黑龍江將軍期間簽訂《璦琿條約》又一次出賣了中國的領土主權,這樣一個內不能處置奸逆外不能發奮圖強抵禦外辱的皇帝不是昏君又是什麼?
可是這樣一個昏庸的皇帝恰恰又是以簡樸和勤政著稱,而清朝像他一樣比較勤政的皇帝並不在不數,比如雍正皇帝就堪稱是中國皇帝中的勞模,所以清朝自然就難以出現皇帝大權旁落太監和外戚亂政的現象了。
然而清朝卻出現了和以前朝代一樣的後宮干政現象,慈禧太后趁其子同治皇帝年幼的時機實現垂簾聽政,而清朝祖制也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規定,所以說到底清朝之所以沒有出現太監和外戚亂政的現象,是因為幸運的沒有出現這樣的契機,否則契機一到一樣會出現太監和外戚亂政的現象!
回覆列表
首先,清朝皇帝充分汲取了往代尤其是明代太監分割、利用皇權而擅權亂政的教訓,不僅政務處理不假手太監,而且屢屢釋出禁令,制定懲治違令太監的制度及防微杜漸的措施。順治皇帝曾嚴令,太監品級不能高過四品,“不許擅出皇城”,“職事之外,不許干涉一事,不許招引外人,不許結交外官,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結,不許假弟侄等人名字置買田屋”。順治十二年六月,順治專門鑄立鐵牌,強調太監“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劣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後來又經過康熙朝的不斷探索、總結,到乾隆時期,制定了《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在規定太監等級、職責和待遇的同時,對太監的管理及處分做了詳細嚴格的規定。從《現行則例》和對發生過失及犯罪太監處罰的實際看,清代對太監的處罰大體有罰月銀、降職、板責、杖責、鞭責、枷號、罰做苦役、杖斃、絞決、斬決、凌遲等。凌遲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是清代對太監最為嚴厲的刑罰。能被處於這種極刑的,往往是犯下了“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比如,嘉慶十八年(1813),京城發生了林清領導的天理教起義,多名太監做為內應,一同攻打皇城,起義失敗後,參與這次起義的太監劉得財、劉金、張太、王福祿、楊進忠、閻進喜等都被嘉慶帝下令凌遲處死。乾隆初年,乾隆帝甚至把奏事太監定為秦、趙、高三姓,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自儆,時刻牢記秦朝太監趙高指鹿為馬,攬權亂政的教訓。由於制度及相關措施完善細緻,執行有力,有清一代,沒有出現一起太監亂政的現象。
清代不摒棄外戚而且利用外戚,畢竟雙方是姻親,如果是皇帝的母族,還存在著血緣關係,那可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有天然的親近感和信任感,但對外戚的管束非常嚴厲。如權臣索額圖、明珠、年羹堯、隆科多等都被處置。尤其是年羹堯,作為兩朝重臣,不但對雍正繼承皇位功不可沒,而且為雍正平定西北叛亂立下了不世之功。平定青海的叛亂後,雍正極為興奮,把年羹堯視為自己的“恩人”,年羹堯所受的恩遇之隆,也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比如,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覲見,獲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年羹堯本人及其父年遐齡和一子年斌均已封爵,十一月,又以平定卓子山叛亂之功,賞加一等男世職,由年羹堯次子年富承襲。可以說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當雍正帝覺察到年羹堯擅作威福、結黨營私、貪斂財富時,立即對其不留絲毫情面,痛下殺手,在經過一系列前期鋪墊後,於雍正三年四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沒過多久就給年羹堯開列92款大罪,勒令年羹堯自裁,嫡親子孫發遣邊地充軍,家產抄沒入官。叱吒一時的年大將軍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告終。由於對外戚的嚴加防範,清朝由始至終沒有發生往代外戚亂政乃至挾制皇帝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