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的空調名揚店

    不見得!美國吃肉,英國想喝點湯!如果中國成老大時,英國,日本,澳洲,新加坡等跟屁蟲一定會拍中國馬屁,現實就是這樣!

  • 2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是紐約,第二是倫敦。

    金融產業是產業最高階,美元霸權就依靠金融產業支撐的。你覺得美華人會不會感到英華人很親切,很志同道合?

    才怪,同行永遠都是冤家!

    英國脫歐以後,農產品依靠美國進口,這個沒問題。但是英國一旦脫離和歐洲大陸的聯絡,它的金融業對美國的競爭優勢在哪裡?

    英國經濟已經全部空心化了,除了金融業一支獨大,還有什麼拿得出手嗎?金融業一旦被美華人打垮,英國還剩下什麼?

    英國前景堪憂。

  • 3 # 時光之意

    導致國家衰落的根本是本身實力的衰落,但跟隨了錯的物件卻會間接的導致實力的衰落。

    英國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促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出現。在這個過程中,英國利用強大的工業實力崛起成為全球第一大國,並在全球各地殖民,形成了日不落帝國。

    但是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德國、美國的崛起,英國實力在相對的衰落了。這個時期隨著德國的統一,破除了原先德意志地區幾十個邦國林立的局面,消除了封建殘餘對於市場經濟的阻礙作用,導致了德國在這一時期的快速崛起,並趕上英國的實力。而同一時期,美國發生了南北戰爭,並以北方大資產階級擊敗南方奴隸主為結局,也迅速開拓了自由市場和大量解放了奴隸形成空閒勞動力,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做好了基礎,同時對於美國西部的開發,也為美國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大量資源。到了19世紀末,美國已經成為了工業生產總值世界第一。

    也就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隨著德國以及美國的崛起,英國實力相對衰落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程序中,英國的發展趕不上德國和美國的速度,從而實力相對的衰落了。

    到了一戰、二戰後,英國就徹底退出全球頂尖強國之列,淪為一流強國。

    那麼在目前的英國實力,繼續跟著美國後面當小跟班會不會繼續衰落,從而退出一流強國呢?

    國家的衰落源於實力的衰落,與跟不跟隨哪個國家沒有必然的聯絡,但是也有間接的關係,就是搭對了順風車,國家經濟就能有更好更快的發展。那麼從搭經濟發展的便車角度來說,在現在這個階段繼續完全跟隨美國就是不明智的選擇。

    一是美國本身也是個慢車,英國搭上也快不了。美國經濟雖然持續的再增長,但增長率與英國差距不大。近些年美國經濟增長率一直維持在2%的範圍,增長速度不快,同時英國自己的經濟增長率也維持在2%的上下。所以英國想要搭美國的經濟便車,也搭不了。

    二是美國以自身利益為先,跟著美華人就是當炮灰。目前特朗普的政策核心就是保證美國利益,為了美國利益可以與我們打貿易戰,可以破壞政治司法規矩,打壓我們華為公司,可以空口白話威脅要求其它國家站隊,可以直接干預任命主權國家的總統。所以當特朗普或者說美國需要的時候,任何美國之外的利益都是可以首先拋棄或進行交易的內容。跟著美華人也只有當炮灰的命。

    三是美華人要用全世界的利益來支援美國的再次偉大,跟著美國就得給美國提供支撐的彈藥。美國為了減少軍事支出到處要求駐軍國家提供更多的軍費支出,比如南韓,日本,德國等等。對於北約國家,相信也會有這個需求,那麼英國也在所難免。

    四是跟隨美國意味著就是站隊美國,那麼必然會與我們產生衝突。在目前這個階段,作為世界經濟發動機的我們,致力於與全球共建共享經濟發展的紅利,推進“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發展沿路各國經濟。在這個過程中,放棄了與我們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機會,也意味著放棄了搭我們快速發展的便車機會,那麼最後的結果必然也是沒有好的。

    所以英國如果長期跟隨美國,那麼間接的會導致英國放棄搭我們經濟快車的機會,從而導致進一步的衰落。

  • 4 # 隨緣27345

    英國和美國其實就是兩大帝國,自二次大戰以來,隨著美國的雄起,英國事實上淪落到了二流的國家。現在的美國,就象以前的英國,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事實上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但美國到處侵略他國,窮兵黷武,干涉他國內政,導致天怒人怨,國運衰退。當前",它又到處打壓別國發展,提出美國第一的目標,連其所謂的盟國都要收割,已然引起了極大反彈,當前的美國,儘管依然很強大,但也處處感到內外交困,國家的整體力量,都在相對地衰竭。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如果緊跟美國,有點逆潮流而動之感覺,當然也不可能使自己強大起來的。我們當試目以待。

  • 5 # 幸福地帶2

    英國曾經是美華人的老子,美國首先是英國的,殖民地國家,最後演變成了英國的半殖民地國家。美國的獨立是英華人的後裔,華盛頓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也就是英華人的後代,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國家。二戰之後,英國卻變成了美華人的兒子。英國的什麼政策都要聽從,或者是配合美華人的決策,和美華人的所謂的全球戰略而行事。所以,英國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美國的跟班,也就成為了美國實際上最聽話的兒子。

    美華人要求英國做什麼?英華人實際上都在全盤的接受。例如,歐盟成立之初,英華人並不願意參加,而歐盟成立之後,英華人卻有積極的和歐盟談判,並且,在保留英鎊獨立的情況下,加入到了歐盟。而現在英國卻又不顧一切的退出歐盟,這些的背後都是有美國主使的。正因為如此,也就體現了英國在許多重大政策上面,都在聽從美國的安排。如果長此下去,那麼,英國必將會加速其衰落,這將是毫無質疑的。

    美華人吃了大魚大肉,而英華人只能夠啃一啃骨頭。美華人吃膩了,丟一塊骨頭給英華人,英華人撿起來還吃得津津有味的,試問這樣的國家哪裡還有前途嗎?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日不落帝國,那麼,看看英國在一戰之後的表現吧?再看一看英國在二戰之後的表現吧?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早就榮耀不在了,現在早就已經淪為了美國的跟班。試問這樣的國家還在不斷的為美國出力,不斷的為美國的軍事全球化賣命,而不顧本國的實際經濟情況,而為美國發展自己的全球化軍事戰略。這樣的一個英國,自然就會被自己的自尊,無限制的,聽從美國的軍事戰略所拖垮。所以英國,沒有將其主要的精力用在本國的經濟和國家建設之中,而成為了美國的陪襯,這樣的一個國家自然會加速的出現衰落,這只是大機率事件,相信如果長此下去,英國衰落的速度將會大大的加速。

  • 6 # 鷹眼國際視野

    有人認為英國長期跟隨美國會導致其加速衰落,我覺得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不準確的,這種觀點沒有從深刻根源分析英國為何長期跟隨美國,沒有認清英國長期跟隨美國的歷史性和必然性。我恰恰覺得,英國長期跟隨美國,其實是英國對自己客觀分析、準確定位後的明智選擇!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戰後英國深知其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地位已一去不復返,必須重新找準定位和方向。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英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地最多時曾是其本土面積的110倍,殖民地人口數是本土人口的8倍。到一戰前夕,英國控制的勢力範圍達到全世介面積的1/4。但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大部分殖民地先後獨立,以往英國稱霸相當程度依靠從本土以外的殖民地掠奪資源財富和不公平貿易的渠道基本喪失了。一個國家國運的興衰自然會有他的規律難以抗拒,英國深知這一點,所以,跟隨已取代它成為世界第一霸主的美國,就自然而然了。

    (二)戰後英國遭受嚴重的破壞,損失慘重,必須依靠戰後實力大增的美國援助進行重建和復興。二戰期間,德國雖然沒有攻入英國本土,卻對英國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轟炸,特別是首都倫敦。德國空軍對倫敦 進行了總計76晝夜的轟炸,總計傷亡民眾4.3萬人,損毀建築物超過10萬幢,倫敦、柏林和重慶並稱為二戰遭受空襲最嚴重的城市。戰後英國經濟近乎崩潰,是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挽救了西歐和英國經濟,幫助英國走出困境。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援助英國32.97億美元,佔總援助額的四分之一。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是英國商品的第一大出口國。經濟上長期對美國依賴如此之大,英國甘願淪為美國跟班就不難理解了。

    (三)雖然已衰落,但人要臉樹要皮,英國內心上不甘從堂堂“日不落”淪為二三流國家的心理,使得它在國際事務和軍事上還時不時刷存在感,同時也可向美國表忠心,但自身實力所限,必然要跟隨美國這棵“參天大樹”。二戰後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中,北約和華約兩大陣營的全面對抗,美蘇兩國都大力發展核武器,在恐怖的蘇聯核威脅下,英國等西歐國家只能靠美國能給他們提供核保護,導致其對美國的依賴進一步增強。戰後凡是由美國主導的戰爭包括北韓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敘利亞等等都有英國的參與,可以這樣說,英美這兩個同一民族的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基本捆綁在一起了。

    所以說,英國長期跟隨美國是歷史的必然,長期做跟班也使英國受益匪淺,那種長期跟隨美國會加速衰退的說法實在是不準確的片面之詞,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可以說,除非日後美國霸主地位崩潰,否則,英國對美國的跟隨和依賴還將一直下去。

  • 7 # 回馬一腔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徹底從美國的老大哥淪落為跟班小弟,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動作,全都追隨著美國的節奏亦步亦趨。然而我個人認為英國長期追隨美國,恰恰是延緩而並非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第一,大國興衰的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英國能硬撐到如今,表現已經足夠優秀。

    英國出現衰落徵兆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及歐洲在戰後的廢墟上舔著創傷,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趁勢崛起。二戰時納粹魔頭希特勒將英國炸成焦土,戰後蘇伊世運河被埃及收回,南亞次大陸印度、巴基斯坦等殖民地紛紛獨立,曾經不可一世的不列顛王國終於跌下了神壇。

    (圖:二戰時倫敦的孩子們在轟炸廢墟中尋找課本。)

    但是大國興衰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從二戰結束算起已經歷時70多年,幾乎相當於前蘇聯從誕生到解體的全部時間段,英國由衰落到如今仍不失為歐洲強國,能硬撐下來,表現已經足夠優秀和出色。

    第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英國雖然衰落卻依然具備大帝國殘存的底蘊。

    英國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英國卻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舊保留著日不落帝國殘存的底蘊。比方說現代國際金融體制,始作俑者就是英國,而倫敦還保有世界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國以海洋立國,目前仍控制著直布羅陀、好望角等航海要衝;英國對於全球各大海系水文資料的掌握也是最齊全的。英聯邦國家尚有52個成員國,其中16個國家名義上的元首由英國查爾斯王子但任。

    (圖:英國首都倫敦的老建築,就是國家底蘊的標誌物)

    英國對全球治理經驗豐富,目前世界秩序的頂層設計也脫胎於英國。美華人堅定奉行的離岸制衡策略,其實也是在拾英華人的牙慧。正是憑藉上述殘存的帝國底蘊,英國才能在漫長的衰弱期苦苦掙扎至今。

    第三,英國追隨美國,是出於不得已而為之的現實選擇,目的恰恰是延緩國家衰落。

    二戰後歐洲各國百廢待興,包括英國在內不得不依靠馬歇爾行動計劃—— 美國的扶持重整旗鼓。在美蘇兩個超級戰勝國之間,其實最想整合全歐洲成為第三極的國家是英國,最早提出這一設想的人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無奈英國國力已衰,而法德兩國對英國的警惕排斥猶存,面對前蘇聯及華約咄咄逼人的戰略擠壓,英國只能選邊站隊,抱緊美國的粗腿以求自保。

    (圖:這是深情凝視還是怒目相向?梅姨特叔正確認眼神)

    英國加入歐共體較晚,雖號稱歐盟三駕馬車之一,卻遲遲未肯加入歐元區,英鎊始終保持著獨立的貨幣地位。實際上英國一直充當美國控制歐洲的抓手,既然英國當不成一體化歐洲的領袖,那就做美國在歐盟內部的臥底和攪屎棍。

    英國因此而獲得的回報,就是被美國大佬視作貼身知己,美國吃肉,英國優先喝湯。美英情報共享,美國最先進的軍事科技成果,完全不對英國保密,這在同為跟班小兄弟的日韓、歐洲各國中是獨一份,甚至比美國鐵桿盟友以色列更近乎。美英金融互通、貿易互惠,好得同穿一條褲子。

    第四,英國追隨美國並非無條件的,保留著相應的靈活度與自主性。

    英國鑿壁取光,沾了美國全球霸主許多便宜好處,客觀上延緩了自身的衰落速度。但英國傍上美國是出於自己國家利益的考量,並非處處對美國老大俯首帖耳,仍然保留著相應的靈活度與自主性。

    (圖:英國選擇跟歐盟一刀兩斷)

    像這次堅決脫歐,就不怎麼符合美國依靠英國控制歐盟的盤算,可為了擺脫歐盟那些懶惰國家的沉重負擔,增強英國政治經濟的自主性,英國還是毅然選擇跟歐盟一刀兩斷。

    再比如罔顧美國觀感,率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投資銀行,均表明英國不同於日韓加拿大等跟班對美國言聽計從,在重大國家利益方面,英國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並非是跟美國步調一致。

    總之,我個人覺得英國長期追隨美國,並不會導致英國加速衰落。恰恰相反,英國採取包括親美政策在內的一系列舉措,有效地延緩了自身的衰落程序。

  • 8 # 曹娥人

    英國是靠資本主義工業發家的,但地域太小,資源匱乏,所以只有侵略擴張與殖民。他的繁榮富強,是從世界各國用戰爭中掠奪的,就如現在的美國,世界上沒有戰爭,就用所謂的明主自由去忽悠別國百姓,製造動亂,再以救世主的名義打擊不跟隨美國的資源國家政權,把侍世界。換而言之,如果是現在,英國也不敢再用鴉片同中國發生戰爭,也不會再有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西方國家用雙重標準的輿論詆譭中國,一面用中國崩潰論,另一面卻又用中國威脅論。西方的輿論導向讓不少華人盲目地崇洋媚外,總認為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總之,西方列強沒有戰爭就發不了財,沒有別國的資源源源不斷地無償地輸入,一定會衰退的,美國也是如此。

  • 9 # 政確pro

    與其問英國未來發展和美國的關聯,不如把視野再放寬點,談談誰會引領發展。

     

    因為美國是英國的後裔,或者換句話說是美洲的英國。

     

    所以世界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一幕發生了,那就是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和平交接棒。

     

    看看近代的美國和蘇聯冷戰,現在的中美貿易摩擦。

     

    當世界第二試圖挑戰世界霸主的地位時,很難心平氣和,除了英美二戰後,美國接過英國日不落的旗幟成為世界老大。

     

    把這個背景理解清楚,其實已經可以側面回答題主問題,英美不出意外,會一直保持高度關聯,同榮共辱。

     

    所以問題就回到了以英美為代表的利益集團未來的發展。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我大中國了。

     

    透過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經幹掉第二的日本,奮起直追美國。

     

    日本當年膨脹了,美國廣場協議一下把日本打回了失去的十年。

     

    而中國是否會重複日本的老路,或者是步入“中等國家陷阱”,又或者說未來中國的發展和美國又是什麼關係?

     

    隨著國家現階段的發展調整,從高增速到高質量發展,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製造業放在國家戰略層面。

     

    可以預判的是,未來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更是世界的研產中心。

     

    中國依託完善的工業體系,加上未來成熟的高科技研發,會在現有基礎上,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階製造國。

     

    請注意,這裡的唯一是指唯一能製造指各行各業高階產品的國家,而不是侷限於某一領域、某一產品。

     

    看清楚這個發展趨勢,我們再看看英美的角色。

     

    英美現在大量工業都在海外,國內基礎物資極為依靠全球貿易。

     

    簡單說,英美不具備中國這樣完整的工業體系,因此在英美本土上,也難以實現工業4.0升級。

     

    但是,英美的高科技水平依然全球遙遙領先,行業中頂尖技術依然在英美手裡。

     

    所以未來英美和中國的關係可以做個簡單預測,如果中美依然是和平發展,不發生戰爭衝突,未來雙方走向合作的局面將是英美技術,中國製造,缺誰都不行。

     

    所以回到題主問題,英美同榮共辱,不能現在簡單得出英美開始衰落的結論。

     

    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站在大國關係之間來看,未來世界的格局。說不定中美在合作中,能把雙方帶上新的繁榮高度。

  • 10 # 江淮聖手

    英國曾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正是得益於一切遵從自身發展的需要,著眼於本國戰略利益和長遠利益,故而能夠成為名噪一時的“日不落帝國”。

    然而,自從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敗北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元氣大傷後,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有魄力、有膽識、有闖勁、有作為的國家了,似乎變成了美國的附庸,凡事看美國的臉色行事,如同被人牽著走,這就很難樹立起雄心壯志,擁有宏偉的藍圖,併為之奮鬥。

    跟隨與學習是兩碼事,跟隨別人,就是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一步,沒有主見,人家高談闊論,自己唯唯諾諾,一切照辦,沒有開拓性和開創性,長此以往,由於缺乏生機活力,只會逐漸衰落;而學習就是以別人為標杆,取長補短,一切為我所用,將別人的優勢化為自己的長處,並盡力尋求突破,超越別人,實現自身質的飛躍。

    英國看似在學習美國,而實際上卻是在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要制裁、打壓他國,英國不加思考,不顧是否符合本身利益,盲目跟從,結果害人害己;美國認為某項技術存在安全問題,英國立馬錶態贊成,不去查證實驗研究,就將其拒之於門外,這樣的盲從只能導致國家科技嚴重脫節,與時代格格不入,最終趨向衰退。

    英國因莎士比亞、牛頓等文學大家、科學巨匠而聞名於世,更因第一次技術革命取得的卓越成果而載入史冊,未來英國是要藉著前人的臂膀在與風浪搏擊中奮力向前,還是繼續跟隨美國的步伐而加速衰落呢?英國,有必要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作出無愧於先人與後人的抉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產品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