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樓殘卷

    朱元璋為避免宦官干政,曾在宮中立一鐵牌,上刻: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曾經有一次朱元璋在批示公文的時候,身邊一個太監看出其中有一個錯別字,好心提醒朱元璋,但是朱元璋雖然知道他是好意,但還是殺了他,理由就是干政了。因此明初的太監還是安分守己的。

    後來朱棣篡位成功,因為朱棣的成功,太監的諜報工作功不可沒,因此朱棣很信賴太監,覺得用著很順手。還有就是丞相制度的廢除,皇帝的工作量很大,朱元璋很勤快,但是後世子孫就不一定了,慢慢的在皇帝的信任下,開始逐漸放任太監參與政事!文官集團與皇帝的矛盾,也為太監干政滋生了土壤。於是開了個不好的口子,一直到後邊大太監王振,權勢滔天,目無王法,直接就把太祖皇帝的鐵牌給砸了,這也為以後太監干政開了先河。一直到明末,太監問題都是社會的一個毒瘤,一直陪伴著大明壽終正寢!

  • 2 # 蟈蟈的文史原創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為了鞏固統治,大肆誅殺功臣,之後又誅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中書省,將六部直接歸自己掌管,這樣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同時,朱元璋借鑑以前諸朝的弊病,為避免宦官專政和亂政,據《明史.職官志》記載,洪武十七年鑄鐵牌,文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置宮門中,又敕諸司,毋得與內官兼文移往來。可見朱元璋對於宦官亂政是多麼的重視。

    朱元璋畫像

    但是重視歸重視,朱元璋不可能一直掌管天下,如果他的後代像他一樣防範宦官,那大明江山也不至於到後期如此不堪一擊,而宦官亂政就是在其子孫後代中上演了。而將朱元璋這鐵牌搗毀的,就是大明宦官亂政的傑出太監人物代表王振。

    影視劇中的明英宗

    王振略通經書,後來做了教官,也許做的不咋地,後自閹割入宮,入宮後一直陪伴太子,後太子繼位後,也就是明英宗,因為明英宗年幼,實際權力掌握在太皇太后張氏手中,並國家大事交給內閣大臣“三楊”處理(楊士奇、楊榮、楊溥),正是因為“三楊”的兢兢業業處理朝政,才使得大明王朝發展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影視劇中的王振

    而此時的王振處於蟄伏時期,因為太皇太后張氏,以及“三楊”對其人品都有很清楚的瞭解,所以對待其十分的嚴格,太皇太后曾經將其捆綁起來公開宣讀他的罪狀。王振是什麼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能夠十分容忍的人,在太皇太后,以及“三楊”理政期間不敢興風作浪,但是隨著“三楊”和太皇太后的相繼離世,明英宗自己親政之後,自然而然喜歡用自己信任的人,於是王振開始迅速崛起,掌握了朝中的大權,朝中大臣沒有不怕他的,往往因為一件小事,大臣就會遭到王振的報復。可以說王振指哪明英宗就去哪,完成淪落為一個太監的傀儡。

    而最出名的就是“土木之變”,就是王振在其中攛掇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為了自己的榮譽,讓大軍拐彎去他老家,以便顯示自己的飛黃騰達,而遭到瓦剌大軍圍攻,最終明英宗別俘。

    而砸碎朱元璋鑄鐵牌的就是王振,因為自己已經大權在握,皇帝什麼都聽自己的,朝中已沒有人能夠管束自己,所以,在面對: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每次看到都是那麼的刺眼,所以,他派人按照將此鐵牌砸碎。而明英宗自然而然不會在意這個,如果他真的在意這個,就不會導致宦官專政了。而王振的這一舉動,標誌著大明王朝宦官專政時代的開始。

  • 3 # 史之策

    但凡是提到明朝,如果要問有什麼是印象最深刻的。很多人都會說東廠、西廠,還有早期的錦衣衛。然而但凡提到東廠和西廠,就離不開明朝的太監。但是朱元璋曾立下要求,禁止宦官干政,甚至還寫了8個大字放在宮門口,後來為什麼會被砸了?而明朝的宦官干政到底有多嚴重?又是誰開了這股風?

    朱元璋立下八個大字,卻被後世子孫打臉!

    朱元璋對於以前的宦官干政,他曾經這樣評價過:

    吾見史傳所書,漢唐末世,皆為宦官敗蠹,不可拯救,未嘗不為之惋嘆。此輩在人主之側,日見親信,小心勤勞,如呂強、張承業之徒,豈得無之?

    為了避免明朝出現宦官干政的情況,於是朱元璋提前立下規矩:禁止宦官擔任外朝文武官職;禁止宦官穿戴外朝朝服;禁止宦官和各級外朝官員有文書接觸;宦官最高官銜為四品。

    這些條框訂立下來後,基本上就把宦官圈定在了“內朝”當中。朱元璋此舉的目的,主要是讓宦官只能在後宮當中運轉。為了防止後世子孫忘記,還打造了一塊大鐵牌子,上面寫著:內官不得干預政事。

    雖然朱元璋的初衷非常好,而且後面的四位皇帝,也就是截止到宣宗朱瞻基。雖然有宦官稍微的想出頭,但是基本上也只是有個跡象,對於朝政影響並不大。

    在明英宗朱祁鎮時期,朝廷裡面出來了一位大宦官——王振。此人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之前宦官的局面,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有他一份原因。朱元璋所立的牌子,也成為了一塊廢鐵,沒多久後被他摘去。

    宦官王振到底如何幹政?有何膽子撤走鐵牌?

    宦官王振閹割之前不再多加表述,他在永樂朝後期進入皇宮。在明宣宗當政時期,他負責照顧明宣宗的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當時他也是剛剛進宮,地位並沒有多高。其實此時已經有了宦官出頭的跡象,比如說明宣宗最喜歡的是太監金英。王振也知道自己地位不高,所以只是全身心的照顧明英宗。沒想到明宣宗在位時間不長,明英宗九歲的時候便匆匆即位。

    由於明英宗年齡比較小,朝廷就交給了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也就是明英宗的祖母,另外還安排了內閣大臣三楊處理政務。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是太監也是如此。

    明宣宗之前喜歡的金英被換了下來, 王振一躍成為了司禮太監,這個官職也是明朝官職最高的太監頭銜了。由於明英宗一直是王振來照顧,所以對他非常信任。

    而王振剛也沒有上來就專權,畢竟朝廷當中還有三楊不說,上面也有著太皇太后。他還是延續之前的樣子,盡心盡力的去討好明英宗。就這樣沒過幾年,太皇太后去世,三楊也是死的死老的老。

    王振終於迎來了他的日子,為何會這麼說呢?因為明朝有一個“票擬”制度,就是皇上把意見寫好之後,交給司禮太監用紅筆抄到奏摺上面,這一個過程被稱作是批紅。

    有了批紅大權之後,宦官在某種程度上就成為了皇帝的代言人。他們經常察言觀色欺騙皇上,有時候也會藉助皇上深居寡出的特點假傳聖旨。

    因此王振的權力越來越大,想要滿足的也越來越多。當時朝廷裡面很多官職的任免,都是王振從中調節,這一點有點像清朝的和珅。只要給的錢夠多,升官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8年,整個朝堂上面被他搞得烏煙瘴氣,很多大臣也是被他逼死在了家裡面。後來瓦剌大舉入侵,眼看就要打到了土木堡。

    王振當時慫恿明英宗,讓他效仿宋真宗御駕親征。明英宗不僅相信王振,而且也希望像祖輩們一樣征戰天下。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僅僅只是帶了20萬大軍,胡亂的準備了些糧草,就開始了這次御駕親征。

    最後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土木堡之變發生,明英宗被俘虜,不久之後王振也被殺。國不可一日無君,在皇太后的主持之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繼位。

    宦官干政誰的錯?朱元璋逃不了干係!

    按照道理來說,朱元璋當年定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規矩,明明是後世子孫不按照規矩來破壞的要求,為什麼還有他的錯?朱元璋的心是好的,但是不代表每一個皇帝都是朱元璋。

    朱元璋孫子朱允炆繼位之後,他在位的時候效仿朱元璋,堅決杜絕宦官干政。但是在靖難之役中,朱棣獲得的很多情報,其實都是透過朱允炆身邊的宦官來的。

    所以等到朱棣繼位的時候,開始大規模的重用宦官。甚至還建立了東廠,用來監視百官的言行。而明朝東廠建立,也標誌著宦官登上了明朝歷史的舞臺。

    再到後面還廢除了宰相制度,把很多權利都歸到內閣上面,也開創性的提出來了票擬製度。就是內閣把意見統一之後,交給皇帝做最後的處理。結果公文實在是太多了,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凡每日奏文書,自御筆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

    畢竟但凡是內閣交上來的,基本上問題也不是特別大。皇帝這邊忙不過來,就只好交給了太監來處理。結果沒想到給自己減了負,卻把權力嫁接到了太監身上。

    不過這裡的處理並不是批閱檔案,只是簡單的分門別類。到了朱棣孫子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加嚴重。明宣宗朱瞻基時甚至教太監們認字,出現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務。

    兩個人一個人負責幫皇帝抄寫文書,另外一個負責幫皇帝蓋印章。可見兩個人的權力之大,明朝後來出現的太監干政情況,基本上都是出自這兩個職位。

    所以說明朝太監干政,朱元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他很想把權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樣的思想也影響到了兒子朱棣。畢竟皇帝只有一個人,沒有分身術之下只好交給太監處理。

  • 4 # 宋安之

    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有鑑於漢唐太監亂政之事,因此規定太監只供灑掃侍奉,“不許讀書識字”,還有“不得兼外臣文武銜”。

    並且特意造了一面三尺高的鐵碑,立於宮門口,上鑄了八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他說的話,他立下的規矩,對於後代皇帝來說就是祖制,皇帝沒事的話是不會去動祖制的,不然會被大臣罵死的。

    但為什麼後來“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牌子為什麼被取了呢?

    是因為王振!

    王振是明英宗寵信的太監,在正統七年十月,可以壓制王振的張太后病死,三楊中楊榮已死,楊士奇因為兒子殺人被捕入獄而“堅臥不出”。

    “三楊”大臣中就剩下楊溥在朝勢單力薄,再無人壓制王振,深受明英宗寵信的王振就徹底無所顧忌了,因此他拿掉了朱元璋時在宮中所立的“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禁牌。

    取掉放哪裡就不知道了,但應該沒有砸掉,畢竟是太祖所留,他偷偷的拿掉就好,何必當眾砸掉呢。

    至於原因呢,主要在於明朝皇帝需要以太監集團制衡文臣集團,所以太監的權勢越來越大,自然朱元璋留下的鐵牌會被太監所取的。

  • 5 # 春秋正義

    朱元璋從社會底層摸爬滾打,得上天眷顧才登上皇位,他依然保持了農民艱苦樸素的作風,這就好比一個農民有幾口薄田,天天都會去打理。他在帝國的設計上傾盡心力,幾乎讓後代子孫不費腦子安心坐天下就好。

    於是他為了防止宦官篡權,在宮門口立了一個碑,上有八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言簡意賅,絕無歧義。

    在絕大多時候,帝國都按照朱元璋的設想正常執行,但偏偏他低估了他那些不肖子孫的懶惰程度,以及明朝中央機構設計導致的巨大漏洞。

    廢丞相,導致皇帝直接被文官集團孤立

    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將延續千年的丞相制廢除了,皇帝直接統領六部,從此即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批閱三千多奏章,仍然顯得無能為力。到朱棣時期,明成祖馬上得天下,發覺這樣治國理政實在太累,於是建構內閣的雛形,選任幾個低級別的大學士,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但總的老說,內閣還是文官集團的勢力,皇帝不能完全信任,明中後期楊廷和、楊慎直接與皇帝對立,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時皇帝就需要另外一幫人幫助自己延伸皇權。一個就是宦官,長期陪在皇帝身邊,甚至陪伴皇帝長大,所以宦官也是皇帝的內臣,相當於奴隸,與文官集團作為外臣不同,外臣可以成家立業,而內臣只能終身與皇帝同吃同住。

    推倒朱元璋立碑的王振,以及後來的馮保、魏忠賢都是在皇帝年幼之時就在身邊,深得皇帝信任,皇帝親政以後,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獲得批紅權(朱元璋沒想到自己的後代這麼懶,連動筆畫個圈都懶得動),實際上代理了皇帝的部分決策職權。

    同時宦官還掌管東廠,負責監察百官,收集情報,幫助皇帝掌握文官集團的秘密,因此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曆史,都是文官集團與皇帝的代理人宦官的鬥爭史,在宦官被打倒或買通時,皇帝便首當其衝地成為言官們的眾矢之的,如武宗、神宗。所以其實明朝皇帝很孤獨,也很可憐。

    因此宦官若是野心十足,大可以利用皇帝的信任或者授權,大肆聚攏權力,畢竟皇帝的敵人也是文官集團,所以大宦官掌權的第一步同樣是清理不服自己的文官。明朝歷史上,劉瑾、魏忠賢權傾朝野,除了皇帝本人,別人還真拿他們沒辦法,而已這很大程度要歸結於朱元璋的制度設計,慵懶的皇帝會出現集權的宦官,以至於明朝多次出現宦官專權。

    在英宗時期,王振就是這樣一個有野心、又深得皇帝信任的大宦官。他有文化,兼做朱祁鎮的老師,同時還照顧朱祁鎮成長,善良懵懂的皇帝對這位有著生理缺陷的王先生十分信任,放任他走上奪權之路,原本宣宗留下的顧命大臣陸續告老還鄉、一直敲打王振的太皇太后去世,朝堂上能夠對抗如日中天的王振的實力派大臣,少之又少,就連後來的名臣于謙都曾被王振下獄。

    因此在正統七年,王振漸漸大權在握,他對朱元璋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碑感到愈發刺眼,便命人將其移走。可惜老朱早已進了棺材,不然非得跳出來把王振活剝了。

  • 6 # 清水空流

    眾所周知,華夏封建時代有三次宦官時代,一次是東漢,一次是唐朝,一次是明代。與漢唐的宦官干政不同的是,明代的官宦干政皇帝"主動"賜予的,而非透過其他方式得到的。

    應該說,明太祖朱元璋對於閹禍和太監干政十分警惕。嚴禁宦官干政。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多疑,對所有的人他都不信任。更更何況沒卵子的太監。朱元璋不允許太監認字。為了防止太監干政。明太祖朱元璋立了鐵牌置於宮門之中:“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但最大的譏諷就在於。朱元璋防止太監干政,而明朝的太監干政是歷朝歷代最猖獗的。甚至設立單獨組織架構,職務最高的太監(司禮監)又內相之說。設立東西兩廠的特務機構。權傾朝野。

    而後來明朝之所以閹禍猖獗。起始於明成祖朱棣。朱棣靖難之役的時候,收買了大量的建文帝身邊後宮裡的太監,從這些人的嘴裡得到了大量的"情報"待朱棣登基以後,對太監具有信任度。但還是把握住了底線。基本上太監沒有干預政務,但仁宣二帝以後,太監的地地位逐漸提高。明宣宗甚至在後宮建立"大學"補習班。讓翰林學士,金榜題名的進士教授這些太監學文化。由於這些沒卵子的太監沒有"個人慾望",學習積極性頗高,而且成績優異。真應了那句話,不怕壞蛋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

    後來的歷史可以證明,這群有了文化的太監真是禍國殃民,是大明王朝身上的毒瘤和癌症。明朝的皇帝都很懶,朝局又補設立宰相。為了和內閣奪取"權力"所以舊形成了明朝獨特的政治狀態,即國家政務由內閣"票擬"和皇帝"批紅"的形勢。但由於皇帝怠政。就由太監代行。如此一來,太監的權力大大地提高了。干政也就形成了。在明英宗時期,太監王振將朱元璋立的鐵牌給損壞扔掉。從此太監不許干政就此成為歷史。大明王朝也進入了宦官時代。

    太監製度是華夏封建制度最醜惡的一面,他是為了保持皇家血脈純潔所採取的最不人道措施。這些"嫁到"皇宮裡的"男人"有這最扭曲的心裡,他們把一切的不滿都發洩在別人的身上。也形成了明朝最醜惡的政治制度。

  • 7 # 離上青

    宦官,即太監,一個朝代的風起雲湧興亡更替,宦官的位置舉足輕重。

    其實太監本職的工作只是伺候皇帝的飲食起居,打掃清潔,或者上傳下達,是與皇帝接觸最多的人群。

    個別太監因職位不同更是與皇帝形影不離,與皇帝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皇后妃嬪與皇帝的接觸時間,這意味著什麼?皇帝是什麼?是至上的榮耀,擁有主宰一切的生殺大權!

    歷代所有的一切政治鬥爭,無一不是圍繞著皇權的爭奪明爭暗鬥血雨腥風!是人就有慾望,而做為可直接接觸皇帝的這一特殊人群,難免參與其中,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

    比如,我們熟知的明後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意圖謀反的劉瑾,唐代甚至可以決定皇帝生死的陳弘志,李輔國,還有漢代初期曹操的爺爺曹騰(曹操的父親是養子),更不用說近代的李蓮英,安德海。

    朱元璋即位後,為了加固皇權穩固,避免大權旁落,一方面廢黜宰相之職,一方面有感唐代漢代宦官專權舞政,汲取前代經驗對宦官的壓制打壓前所未有,嚴禁一切宦官過問朝政,不給宦官擔任文武官職也不可私自結交朝中官員。其中一條是禁止一切太監識文斷字,並從根本遏制太監所為,甚至給太監的俸祿都極其微薄,為警示後代子孫,手書“內官不得干預政事”八個大字刻於石碑置於宮門外。在朱元璋執政的31年,這些宦官確實中規中矩不敢僭越,畢竟都見識了朱元璋的手段。

    王振,今河北蔚縣人,是大明第一個專權的大太監,也是其開了明朝宦官專政的先例。早年此人不滿自己舉人身份,為了早入仕途,乾脆自宮入宮,做了一名小太監。因其擅長揣摩人意,又八面玲瓏,很快得到宣宗皇帝賞識,讓其做了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的伴讀。

    富於心機的王振不免心花怒放,使勁渾身解數討的小皇帝的歡喜和依賴,待少不更事的英宗即位。初期,還有太皇張太后和“三楊”握有實權輔佐年僅九歲的小皇帝打理朝政,王振處處小心低調,不敢造次,可還是有一次,太皇太后將刀駕到王振脖子上要殺他,小皇帝痛哭流涕為其求情,才倖免一死,誰知太皇太后僅此一念卻加快了日後大明王朝由勝到衰的的腳程。 朱元璋廢黜宰相之制後,所有政事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王權是集中了但是弊端也很多。這樣是需要一個有相當治國經驗經歷老道的有為皇帝,時年九歲的英宗哪堪此大任?

    即此,所有國事均有輔佐大臣透過“票擬---批紅”做出結論,最後交由皇帝“御筆批紅”,但僅“批紅”小皇帝還得需要司裡監的太監們幫忙,這就給王振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漏洞”。

    待太皇太后和其他兩位重臣先後辭世,只剩下一位風燭殘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老臣時,韜光養晦多年的王振終於粉墨登場!他仗著皇帝的寵信,專權跋扈,結黨營私打擊異己,朝廷上下,被他搞得烏煙瘴氣,好多朝廷規制在其眼中形同虛設,上下官僚敢怒不敢言。

    這廝居然把朱元璋親立的“內官不得干預政事"的八字大碑“砸之棄之”,可見其狂妄至極,無法無天!不知棺材裡的朱元璋做何感想,如泉下有知將此賊剝皮挖心凌遲處死也不足平憤吧!

    王振大權當握,但沒有指揮江山運籌帷幄之能,非治國之才,且剛愎自用不顧眾大臣反對,鼓動英宗御駕親征抗擊瓦剌反叛。由於糧草不濟,軍心不穩,在加王振沒有經驗胡亂指揮致使大明數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英宗也被瓦剌大軍俘虜,終於激起民憤,被手下大將樊忠一錘擊斃!這次戰役史稱“土木堡之變”,是明王朝非常重要的一次戰役,英宗被俘,朝廷不得不另立新主,大明的天風雲驟變,天下動盪,也更使整個朱明王朝日漸衰敗!

    任朱元璋再有先見之明,該發生的總會發生,誰也擋不住歷史的腳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邏輯上講,古代名人的詩詞真的是精美的嗎?